铝合金铸轧技术

铝合金铸轧技术
铝合金铸轧技术

第一章总则

¢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试车大纲适用于机列的空负荷式运转以及带负荷式生产空负荷式运转目的在于对新安装的设备在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性能和质量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考验使设备操作手能更好的了解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的运转安全可靠使之达到预定指标带负荷试生产目的在于使设备在带负荷的条件下对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综合性能进行一次综合考验使设备操作手能更好的了解设备的性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第二章

一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1 试车前所有参加人员必须对¢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操作维护说明

书以及有关的机械电气液压图纸和铸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熟悉了解铸轧机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掌握操作程序和方法

2 确认机械液压电气部分安装全部完成无任何漏装现象

3 检查各齿轮箱液压系统油箱以及各执行件是否进行了加油

4 检查操作台各个操作手柄按钮是否搬动灵活控制部位是否正确控制度

是可靠

5 检查冷却系统的水压0.4—0.6Mpa

水温10——32°

6 检查供压缩空气的风压0.3-0.6mpa

7 检查电源是否已经通电

8 检查各部分装配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各连接部件是否紧固各种计量仪器

是否经过简练合格

二空负荷单体运转

铸轧机的空负荷试车步骤应遵循先单机后联机先无负荷后有负荷先辅机后主机的原则

1主机传动

要求达到轧辊升降速度平稳两辊的线速度要一致正反转切换顺利无明

显异常噪音电机冷却风机风量以及风向正常运转时间为4小时电机转

速为基速

2轧辊上下移动畅通无卡阻现象单侧压力调节方便无明显漏油保持时间为30分钟此次数为2次

3换辊系统

要求轧辊移动到位无卡组现象主传动座于轧辊付锁正常次数2次4火焰喷涂

上下喷枪运行平稳单双动可调速工作时间为连续运转30分钟次数2次5导出辊

运转灵活无卡组现象

6液压平动剪

剪刃向上移动到位自动复位正常平移灵活无卡组

7导板

导板抬起不得超过卷取机钳口落下不得触及地面连续动作5次8推料板

推料板运行平稳推反倒位无卡组现象连续动作5次

9 送料小车

小车行走到位升降平稳

10 卷取运转平稳涨缩自如钳口自动定位准确运转时无明显噪音电机冷却风量以及风

向正常运转时间为4小时电机转速为基速

11 电磁阀动作方向正常无明显泄漏无过热现象压力指示表正常步骤为用螺丝刀将

阀芯动作到位无卡组然后无负荷(无油)送电观察动作情况最后送油动作导通次数不低于2次

12液压泵站

液压泵运转正常无明显杂音低压泵互锁正常高压泵手动自动运转正常邮箱加温系统和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正常各仪表指示正常系统无明显泄露步骤为打开液压系统全部溢流阀使系统出于泄压状态邮箱加温单开各泵运转正常后系统压力调定值运转时间为4小时

13电气系统

电源正确指示明了逻辑控制达到设计要求控制符合直流电机运转需要操作台满足设备各种功能的操作控制

14铸嘴小车

第一步伸出油缸调整左右两侧的升降手轮使铸嘴前边的铁耳中心线大致对准牌坊上的轧制中心线用水平仪放于固定前箱处得加工平台上通过单独调整两个升降机调整好水平升降机的传动比为24 螺距为12mm 也就是手动轮转一圈平台升降

0.5mm首先固定好作为指针的副尺水平度调整好后定位垂直方向的钢板尺使副尺

的零位对准主尺的中间刻度以后就以它为基准两边同时调整并读数一样就能保证平台永远水平

15第二步使控制水平方向距离的两个升降都在伸出位置油缸退回并与伸缩平台左右两个档板接触仔细观察平台与底座间有没有歪斜如果有歪斜可以通过单独后退调整升降几行程得到调整注意调整油缸的油压能保证平台伸缩并能保证升降机于档板间有良好接触就可以了油压太高不便于手轮调整两个手轮同时往后退升降机的传动化为24 螺距7mm 也就是手轮转动一圈平台可以退回0.292mm 一直退到料嘴的工作位置此时料嘴前端的铁耳距轧辊垂直方向中心线100mm 料嘴退回约

43mm, 当然具体位置应由实际生产来决定, 此时主要保证料嘴前端的两个铁耳于轧辊间的相对位置一致为以后对嘴子提供基准就可以了平台到达工作位置后首先固定好作为指针的副尺之后定位水平方向的钢板尺使副尺的零位对准主尺的中间刻度以后就拿他作为基准两边同时调整并读数一样就能保证左右两边同时进出并可以记好读数数据便于以后生产方便第一次调整比较麻烦但以后就比较方便了.

三空负荷联动运转

将铸轧机所有电机同时开动运行运行时间为4小时观察电机运转有无明显噪音电机冷却风量及风向是否正常同时开动液压泵站启动平动剪卷取机主机压上系统在所有需要压力支持的操作同时进行观察液压泵站能否满足需要油路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各个阀站是否灵活操作台手柄是否控制准确方便及灵活

第三章带负荷运转试车——立板

一立板前的准备工作、

1.1 参加试车立板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操作维护说明书和¢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立板工艺操作规程了解铸轧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步骤

1.2 参加试车立板的所有维修人员必须熟悉¢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操作维护说明书以及各个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正确的操作维护方法

1.3 按照铝熔炼炉保温炉哄炉工艺进行烘炉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1.4 对¢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的轧辊参数进行控制经过适当的磨削控制出适合实际生产要求的轧辊辊型粗糙度圆柱度同心度

1.5 熔体浇筑系统的准备(从保温炉流眼口到铸嘴前箱中间含有自动控制装置初过滤除气箱精过滤箱前箱液面控制装置前箱连接流槽等)检查浇注系统连接是否严密特别是衔接处

1.6 从铸嘴箱内取出供料嘴根据试车产品的规格按照¢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供料嘴制作工艺进行加工然后放入哄烤箱内继续以中温进行烘烤保温

1.7 将磨削好的轧辊装入主机连接好冷却系统用干净的棉纱清除轧辊表面的油和脏物然后用天燃气对轧辊表面进行中温烘烤预热预热时间为4小时

1.8 铝熔体经过熔炼炉的融化成分调整除气以及除渣导入保温炉待精炼后准备铸轧立板

1.9 再次检查铸轧机各个部件的运转是否正常

2.0 检查铸轧辊导出辊和导向辊的供水系统是否正常

2.1 检查火焰喷涂装置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检查夹送辊液压剪以及卷取机运转是否正常

2.2 准备好试车所有的各种工具材料准备铸轧出板时的工装与工具

2.3 对浇注系统进行通天然气微火烘烤

二立板

1 根据产品规格厚度预设轧制辊缝,从铸嘴烘箱内取出供料嘴前箱迅速检查并修理安装在铸嘴小车耳子装平并顶紧,顶紧分配器前箱等防止漏铝

2 启动铸轧机反转以1.5米的速度运行反磨嘴唇5——10分钟,用压缩空气清理干净粉末

3 将保温炉的铝液温度控制在780士10°

4 启动铸轧机主机以正向运行,使其辊面线速度达到1600左右,用千维毯堵好前箱入口

5 关闭轧辊冷却水,并打开静置炉流眼放水,烫流槽及流盘,启动钛丝机。

6 当流盘内熔体温度730——750°,液面高度超过正常液面20——30mm时方可跑渣。跑渣时,要调整好前箱液面高度,不宜过高,以防漏铝。出口侧操作人员清理上,下轧辊不能有铝刺

7 流槽应备好铝液以便向流盘补充,当贴附下轧辊的铝片均匀,咀腔无堵塞现象时,轧辊开始降速,并随时调整液面高度。当降至约1000——1200mm/min注意开始立板。立板后根据前箱液体温度、高度适当调整铸轧速度。

8 立板板头出来约1米时,开启轧辊冷却水,点燃火焰喷涂

9 用平动剪将不合格的板头切掉,将成品板带送入卷取机、开始卷取,并调整好卷取张力,逐渐转入正常铸轧

三、立板生产停机的工作

1 停止向铸轧机供铝熔体,清理干净浇注系统内的残留铝液

2 消除压力和负荷

3 切断机列电源和其他动力电源

4 检查机组设备主要的配合和连接情况以及安装精度

5 清理现场

6 整理试车的各项记录

一、基本原理

双辊倾斜式连续铸轧法是根据流体力学中的巴斯加原理,利用U形连接管建立起来的。

他的主要是靠液体金属的静压力作用,通过U浇注系统,将液体金属输送到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水冷铸轧辊之间,使液体金属快速结晶,结晶后的固体铝液被旋转的铸轧辊咬合。并给以一定的加工率,获得一定厚度的铸轧板,这就是铸轧的简要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供料嘴的出口端到两个轧辊中心连线之间的狭小范围内——铸轧区内完成的,由此可见,出辊一侧不断的铸轧出板,进辊一侧又不断的供应金属液体,使进出铸轧区的金属量始终保持平衡,这样就达到了连续铸轧的稳定过程。

二、¢820x1600倾斜式铸轧机主要技术参数

1、铸轧材料(1000系列 3003 5052)

2、带材规格;

厚度:6——10 (1000系列);6—8(3003)

最大宽度;1400mm (限于1000系列)

1300mm(限于3003)

1000mm(限于5052)

3、最大预载力:15000KN

4、单辊最大轧制力矩;300KNm

5、最大卷取张力;140KN

6、冷却水

(1):悬浮物不大于50PPm

(2);硬度总合不大于7

(3);水温15——32°

(4);水压0.4—0.6mpa

(50); 流量2000N㎡/h

7、机列方向:站在操作侧看,铸轧方向由右到左,轧制线标高为904毫米

三、设备组成

1、浇注系统

2、钛丝送进装置

3、铸轧机主机机组

4、液压平动剪

5、导向辊托板

6、夹送辊装置

7、卷取机

铝合金铸轧技术

第一章总则 ¢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试车大纲适用于机列的空负荷式运转以及带负荷式生产空负荷式运转目的在于对新安装的设备在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性能和质量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考验使设备操作手能更好的了解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的运转安全可靠使之达到预定指标带负荷试生产目的在于使设备在带负荷的条件下对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综合性能进行一次综合考验使设备操作手能更好的了解设备的性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第二章 一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1 试车前所有参加人员必须对¢820ⅹ1600倾斜式双驱动轧机操作维护说明 书以及有关的机械电气液压图纸和铸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熟悉了解铸轧机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掌握操作程序和方法 2 确认机械液压电气部分安装全部完成无任何漏装现象 3 检查各齿轮箱液压系统油箱以及各执行件是否进行了加油 4 检查操作台各个操作手柄按钮是否搬动灵活控制部位是否正确控制度 是可靠 5 检查冷却系统的水压0.4—0.6Mpa 水温10——32° 6 检查供压缩空气的风压0.3-0.6mpa 7 检查电源是否已经通电 8 检查各部分装配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各连接部件是否紧固各种计量仪器 是否经过简练合格 二空负荷单体运转 铸轧机的空负荷试车步骤应遵循先单机后联机先无负荷后有负荷先辅机后主机的原则 1主机传动 要求达到轧辊升降速度平稳两辊的线速度要一致正反转切换顺利无明 显异常噪音电机冷却风机风量以及风向正常运转时间为4小时电机转 速为基速 2轧辊上下移动畅通无卡阻现象单侧压力调节方便无明显漏油保持时间为30分钟此次数为2次 3换辊系统 要求轧辊移动到位无卡组现象主传动座于轧辊付锁正常次数2次4火焰喷涂 上下喷枪运行平稳单双动可调速工作时间为连续运转30分钟次数2次5导出辊 运转灵活无卡组现象 6液压平动剪 剪刃向上移动到位自动复位正常平移灵活无卡组 7导板 导板抬起不得超过卷取机钳口落下不得触及地面连续动作5次8推料板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货条件等。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电机铝合金端盖压铸件。 2、引用标准 GB6414铸件尺寸公差 GB6987.1-GB6987.16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88-87金属拉力试验法 GB/T13822-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GB6060.5 表面粗造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吵加工表面 3、技术要求 3.1 压铸铝合金的牌号 压铸铝合金采用UNS-A03800(美国A380.0,日本ADC10) 可选用材料UNS-A03830 (美国383.0,日本ADC12) 化学成份见表1 表1

供应商可选择上述四种牌号的任何一种,如在生产过程中更换其它牌号,需重新进行样件鉴定。 3.1.1回炉料使用规定 3.1.1.1回炉料分类 一级回炉料:浇道、化学成份合格的废铸件,后加工次品等不含水分和油污。 二级回炉料:集渣包、坩埚底部剩料、退货废品、存放时间长(超过10天)的一级回炉料。 三级回炉料:飞边、溅屑、细小的碎料、带有油污的渣料、因化学成份报废的铸件、从铝渣中捡出的铝粒。 3.1.1.2回炉料使用比例 使用单一某级回炉料: 一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50%,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40%。 一级、二级回炉料混合使用: 回炉料总量不超过40%,其中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20%。 三级回炉料: 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重熔、精炼且化学成份分析合格后才能使用,其最大使用量10%,仅与铝锭混合使用。 3.1.1.3加料循序 小颗粒回炉料大块回炉料铝锭,如此循环。 3.2 力学性能 采用单铸拉力试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应满足抗拉强度≥240Mpa,伸长率≥1%,

铝合金铸造技术篇

国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教育训练教材 铝合金铸造技术篇 一、前言: 铝合金为目前使用极为广泛的一种金属。在铸造上而言,不论重力铸造,砂模铸造、压铸精密铸造┄等各种铸造方法均可见到大量的铝合金铸件,由于这些方法铸造,其原因乃在于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机械质优良、耐腐蚀、美观以及机械加工容易等优点。因而不仅大量使用于一般生活用品,例如:运输工具、通信器材、运动器材料、家庭五金┄等商业用途上,亦大量使用于航空太空载具及武器系统等军事装备。 铝合金铸造技术的发展时间,已有数十年历史,由于机械设计及加工观念的改变与要求以及机械设计的日趋复杂,加上新的合金不断的被发展出来,部份的铸造用铝合金机械强度甚至超过一些锻造用铝合金,如A201、A206等,因而铸造的重要性再度被肯定,在铸造一般生活用品时,铝合金的铸造并非一困难工作,但要铸造高品质的铸件时,则铝合金的铸造就非想象中的容易。 影响铸件品质的要素有八点,例如:铸造方案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以及铝水的品 质等,其中铝水的品质,则系熔炼的工作。 二、熔炼设备 熔炉: 铝合金熔炼用的炉子,以热源区分,可分为两个主要的种类:燃料及电力。 在使用燃料的熔炉中,则又分为油炉及瓦斯两种。 而电力炉则可区分为反应炉及电阻炉。 在选择炉子时,值得考虑的因素甚多,例如:熔解量的多寡;能源的价格;原始设备的成本,安装的价格,设备维护的难易,厂房设施配合;以及产品的种类。就一般铝合金铸造的:由于铝件的重量有限,为求操作上的方便,以及成本的考虑,绝大部份均系采用坩锅炉(目前已大量改用连续炉)。 以不同加热方式的炉子而言,使用油炉或气炉,或可降低成本。但是,不论油炉或电炉,均有机会增加铝水中的氢气量。一般而言,在使用油炉时,所使用的燃油中带含有10-20%的水气,对气炉而言,例如瓦斯不包含空气之中,因温度而含的水分,而仅计算燃烧所产生水蒸气,至少在消耗气体量的两倍以上。而不论使用燃油或瓦斯气体为热源时,燃烧后产生的水气,必然是包围着熔解炉。因此,可想而知的是氢气 的来源必然可观。 三、铝汤处理之目的: 在铝汤有由原材料在熔解过程中发生的氢气或氧化物等非金属介在物之外,尚含钠碱

铝铸轧工艺及质量研究

第一章铸轧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铸轧原理的简单介绍 连续铸轧工艺是液体铝连续通过旋转的结晶器(铸轧机)制成毛坯同时轧制成为板带的一种金属铸轧方法。 铝带坯连续铸轧工艺是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的生产工艺连续铸轧即铸造和轧制的过程,通过供料嘴从铸轧辊的一侧源源不段地供应液体金属铝,经过铸轧辊的连续冷却,铸造,轧制,从铸轧辊的另一侧铸轧出铸轧板,同时进,出铸轧区的金属量始终保持平衡,使之达到连续铸轧的稳定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液体金属铝通过供料嘴进入到铸轧区时,立即与两个相转动的铸轧辊相遇,液体金属铝的热量不段从垂直于铸轧辊辊面的方向传递到铸轧辊中,使附着在铸轧辊表面的液体金属铝的温度急剧下降,因此,液体金属铝在铸轧辊表面被冷却、结晶,凝固。随着铸轧辊的不段转动,液体金属铝的热量继续向铸轧辊中传递,并不段被铸轧辊中的冷却水带走,晶体不段向液体中生长,凝固层随之增厚。液体金属铝与两个铸轧辊基本同时接触,同时结晶,其结晶过程和条件相同,形成凝固层的速度和厚度相同,当两侧凝固层厚度随着铸轧辊的转动逐渐增加,并在两个铸轧辊中心线以下相遇时,即完成了铸造过程,并随之受到这两个铸轧辊对其凝固组织的轧制作用,并给以一定的轧制加工率,使液体金属铝被铸造,轧制成铸轧板,这就是连续铸轧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铸轧的工艺流程 铝水→静置保温炉→除气箱→过滤箱→供流系统→铸轧机→喷涂系统→剪床→卷取。 1.2.1 熔炼 铝锭装入圆炉中,加以高温融化,待熔融后有一定温度时在其中加入金属溶剂并搅拌,使金属溶剂达到一定的含量既可倒炉,将铝水倒到静置炉内。 1.2.2 保温 静置炉内的液态铝并不是马上就进入下一道工序需要一点点流过去,因此在静置炉内保温。 1.2.3 除气 铝水从静置炉流出在除气箱内除气保温,继续流往下一工序。除气箱有两个腔体,一个是除气用一个是加热或保温。 1.2.4 过滤 过滤是在过滤箱内完成的,过滤箱腔中安装有过滤片,有来过滤,此工序的质量直接关系铸轧板的质量,过滤彻底则无夹渣,不彻底则会有质量问题。

铝合金热轧工艺

铝及铝合金热轧工艺 热轧坯料主要采用的是半连续、连续两种生产方式生产铝锭,现代化的热连轧大部分都是采用半连续铸造的生产方式生产铸锭,可生产出来的铸锭重量重,铸锭的尺寸、表面、化学成分和内部质量较高 一铸锭的制备和质量要求。 (1)铸锭的选择应考虑到客户的质量需求和自身设备能力和工艺水平。(举例子)(2)铸锭的厚度选择的依据:成品厚度和变形率 (3)铸锭宽度选择的依据:成品的宽度和合金的切边量 (4)铸锭长度的选择依据:热轧卷的卷径 二铸锭的断面形状: (1)圆弧形 (2)梯形 (3)V字形 (4)长方形 三铸锭切头尾的目的 四热轧前铸锭头尾的处理方式 (1)表面要求不高的产品可以对铸锭浇铸口和底部不做任何处理 (2)对表面要求高的产品必须将头尾铸造缺陷部分全部切除 五、热轧前铸锭的表面处理 1、铣面 铸锭铣面量的确定原则:产品的用途、合金特点。铸造技术,目前国内带侧面铣的的铣削量大面一般8-15mm.小面8-10 mm. 铣床的特点:干铣和湿铣 2铣面后的表面质量要求 (1)铸锭小面弯曲不易过大 (2)铣刀痕的控制,刀痕深度不得大于0.15MM (3)表面无粘铝现象 (4)无磕碰或存放时间过长

六、铸锭的加热 (1)天然气加热炉的基本特点,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 (2)加热制度:均热温度,加热温度和炉内气氛 (3)加热温度必须满足热轧温度的要求,保证合金塑性高,变形抗力低 (4)装炉要求:先宽后窄,先一次后二次,先低温后高温,先小吨位后大吨位 七热轧工艺 (1)轧制方式和特点:纵轧、横轧、斜轧 (2)影响轧制的几个重要因素:轧制过程包括粗轧和精轧,在轧制过程中主要是轧辊,轧件和乳液三者之间的作用过程 (3)轧辊几个常用的术语 A:辊型 B:轧辊硬度 C表面粗糙度 D轧辊的基本结构 E轧辊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轧辊径向跳动、辊身两端直径差、配对辊 径差,表面状况。 八热轧制度设计 (1)热轧速度的确定 A开始轧制阶段,铸锭短且厚,绝对压下量大,咬入困难,一般为了咬入采用低速轧制 B 中间轧制阶段为了控制终轧温度和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都采用高速轧制 C 最后轧制阶段,因为带材变得薄而长,轧制过程温度降得太快,但是也 要控制表面所以要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选择轧制速度。 热轧压下制度 热轧压下制度的确定主要包括热轧总加工率和道次加工率的确定(2)总加工率的确定原则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热轧总加工率可达到90%以上,总加工率愈大,材 料的组织越均匀,性能越好, A合金材料的性质。纯铝以及软合金,其高温塑性范围较宽,热脆性小、 变形抗力低,因而其总加工率越大,硬合金则相反。 (3)满足最终产品表面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供给冷轧的坯料,热轧总加工率应留足冷变形量,以利于控制产品性能 和获得良好的冷轧表面质量;铝及铝合金热轧制品的总加工率应大于 80%。 (4)轧机能力及设备条件 轧机最大工作开口度和最小轧制厚度并差越大,铸锭越厚,热轧总加工 率越大,但铸锭厚度受轧机开口度和辊道长度的限制。铸锭尺寸及质量, 铸锭厚且质量好,加热均匀,热轧总加工率相应增加。 道次加工率的确定原则 制定道次加工率应考虑合金的高温性能、咬入条件、产品质量要求及设备能力。不同轧制阶段加工率确定原则是: (1)开始轧制阶段,道次加工率比较小,一般为2%~10%,因为前几道次主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讲解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目录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1 低压铸造工艺 1.1 低压铸造原理 1.2 低铸汽车铝合金轮的工艺特点 1.3 汽车铝轮低压铸造工艺设计 1.4 汽车铝轮低压铸造模具设计 1.5 铝轮低压铸造工艺过程 1. 模具检查 2. 模具喷砂 3. 模具的准备 4. 模具涂料 5. 涂料性能和配比 6. 涂料的选择 7. 模具的预热和喷涂 1.6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 保温炉的准备 2. 陶瓷升液管的准备 3. 设备和工艺工装的准备

1.7 铝车轮低压铸造液面加压规范 1. 加压规范的几种类型 2. 铝车轮低压铸造加压规范的设定 3. 设计铝轮低铸加压曲线的步骤 4. 铝轮低铸工艺曲线实例 1.8 铸件缺陷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 1. 疏松(缩松)的形成与防止 2. 缩孔的形成与防止 3. 气孔的形成与防止 4. 针孔的形成与防止 5. 轮毂的变形原因及防止 6. 漏气的产生原因及防止 7. 冷隔(冷接,对接),欠铸(浇不足,轮廓不清)的形成与防止 8. 凹(缩凹,缩陷)的形成与防止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铝合金车轮制造技术是多种多样的,而铝车轮的铸造工艺,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型重力铸造,一种是低压铸造。我们主要是做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工艺采用的 是低压铸造。我们教材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我们公司的员工,所以对工艺技术的介绍是有针对性的,介绍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1 低压铸造工艺 1.1 低压铸造原理 低压铸造是将铸型放在一个密闭的炉子上面,型腔的下面用一个管(叫升液管)和炉膛里的金属液相通。如果在炉膛中金属液面上加入带压力的空气,金属液会从升液管中

铝合金铸造工艺

铝合金铸造工艺 一、铸造概论 铝合金铸造的种类如下: 由于铝合金各组元不同,从而表现出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均有所不同,结晶过程也不尽相同。故必须针对铝合金特性,合理选择铸造方法,才能防止或在许可范围内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从而优化铸件。 1、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 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通常理解为在充满铸型、结晶和冷却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那些性能的综合。流动性、收缩性、气密性、铸造应力、吸气性。铝合金这些特性取决于合金的成分,但也与铸造因素、合金加热温度、铸型的复杂程度、浇冒口系统、浇口形状等有关。 (1)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合金液体充填铸型的能力。流动性的大小决定合金能否铸造复杂的铸件。在铝合金中共晶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成分、温度以及合金液体中存在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颗粒,但外在的根本因素为浇注温度及浇注压力(俗称浇注压头)的高低。 (2)收缩性 收缩性是铸造铝合金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讲,合金从液体浇注到凝固,直至冷 到室温,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合金的收缩性 对铸件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影响着铸件的缩孔大小、应力的产生、裂纹的形成及尺寸的变化。通常铸件收缩又分为体收缩和线收缩,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应用线收缩来衡量合金的收缩性。

铝合金收缩大小,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称为收缩率。 ①体收缩 体收缩包括液体收缩与凝固收缩。 铸造合金液从浇注到凝固,在最后凝固的地方会出现宏观或显微收缩,这种因收缩引起的宏观缩孔肉眼可见,并分为集中缩孔和分散性缩孔。集中缩孔的孔径大而集中,并分布在铸件顶部或截面厚大的热节处。分散性缩孔形貌分散而细小,大部分分布在铸件轴心和热节部位。显微缩孔肉眼难以看到,显微缩孔大部分分布在晶界下或树枝晶的枝晶间。 缩孔和疏松是铸件的主要缺陷之一,产生的原因是液态收缩大于固态收缩。生产中发现,铸造铝合金凝固范围越小,越易形成集中缩孔,凝固范围越宽,越易形成分散性缩孔,因此,在设计中必须使铸造铝合金符合顺序凝固原则,即铸件在液态到凝固期间的体收缩应得到合金液的补充,是缩孔和疏松集中在铸件外部冒口中。对易产生分散疏松的铝合金铸件,冒口设置数量比集中缩孔要多,并在易产生疏松处设置冷铁,加大局部冷却速度,使其同时或快速凝固。 ②线收缩 线收缩大小将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线收缩越大,铝铸件产生裂纹与应力的趋向也越大;冷却后铸件尺寸及形状变化也越大。 对于不同的铸造铝合金有不同的铸造收缩率,即使同一合金,铸件不同,收缩率也不同,在同一铸件上,其长、宽、高的收缩率也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热裂性 铝铸件热裂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铸件收缩应力超过了金属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多沿晶界产生从裂纹断口观察可见裂纹处金属往往被氧化,失去金属光泽。裂纹沿晶界延伸,形状呈锯齿形,表面较宽,内部较窄,有的则穿透整个铸件的端面。

A356铸造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程

A356铸造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程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铝合金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铝合金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第三节 A356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第四节 A356合金的生产设备 第二章 A356合金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A356合金的生产工艺流程第二节熔炼 (1)铝熔体的特点 (2)铝熔体的精炼与净化 (3)熔炼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铸造 (1)铸造方法的分类 (2)铸造原理 (3)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 第四节熔铸工艺 (1)配料工艺 (2)熔炼工艺 (3)铸造工艺 (4)取样工艺

第三章 A356合金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 第一节化学成分 第二节外观质量 第三节低倍针孔度 (1)针孔的定义与分类 (2)针孔形成的原因 (3)形成气孔的H2来源 (4)预防针孔形成的工艺措施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铝合金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所谓铝合金就是在工业纯铝中加入适量的其他元素,使铝的本质得到该善,以满足工业上和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要。由于其比重小,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动力仪表、工具及民用器皿制造等方面。 第二节铝合金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铝合金可分为两大类: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要先铸成锭,用于压延或拉伸,如:管、棒和板等;铸造铝合金,用于铸造固定铸件,如:活塞、汽缸和支架等。 变形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大致有两种: 1、国家标准

用第一个字母L表示工业纯铝或铝合金,(取铝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表示铝合金类别,下面几个字母分别表示: G——工业高纯铝 F——防锈铝合金 Y——硬铝合金 C——超硬铝合金 D——锻造铝合金 T——特殊铝合金 字母后面的数字表示该类合金的序号。如LF3表示3号防锈铝合金;LD2表示2号锻造铝合金;LY12表示12号硬铝合金;LC4表示4号超硬铝合金;LT21表示21号特殊铝合金。 2、引用美国四位数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作为国家标准第一位数字表示铝合金系列,如: 1XXX 表示纯铝 2XXX 表示AL-Cu系合金 3XXX 表示AL-Mn系合金 4XXX 表示AL-Si系合金 5XXX 表示AL-Mg系合金 6XXX 表示AL-Mg-Si系合金 7XXX 表示AL-Zn系合金 8XXX 表示AL和其它元素的合金 9XXX 表示尚未使用的系列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某种具体的铝合金或铝的纯度,第二位数字表示对原来的合金或杂质范围的修改。 铸造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

铝合金铸造工艺简介

铝合金铸造工艺简介 一、铸造概论 在铸造合金中,铸造铝合金的应用最为广泛,是其他合金所无法比拟的,铝合金铸造的种类如下: 由于铝合金各组元不同,从而表现出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均有所不同,结晶过程也不尽相同。故必须针对铝合金特性,合理选择铸造方法,才能防止或在许可范围内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从而优化铸件。 1、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 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通常理解为在充满铸型、结晶和冷却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那些性能的综合。流动性、收缩性、气密性、铸造应力、吸气性。铝合金这些特性取决于合金的成分,但也与铸造因素、合金加热温度、铸型的复杂程度、浇冒口系统、浇口形状等有关。 (1)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合金液体充填铸型的能力。流动性的大小决定合金能否铸造复杂的铸件。在铝合金中共晶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成分、温度以及合金液体中存在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颗粒,但外在的根本因素为浇注温度及浇注压力(俗称浇注压头)的高低。 实际生产中,在合金已确定的情况下,除了强化熔炼工艺(精炼与除渣)外,还必须改善铸型工艺性(砂模透气性、金属型模具排气及温度),并在不影响铸件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浇注温度,保证合金的流动性。 (2) 收缩性 收缩性是铸造铝合金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讲,合金从液体浇注到凝固,直至冷到室温,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合金的收缩性对铸件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影响着铸件的缩孔大小、应力的产生、裂纹的形成及尺寸的变化。通常铸件收缩又分为体收缩和线收缩,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应用线收缩来衡量合金的收缩性。 铝合金收缩大小,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称为收缩率。 ①体收缩 体收缩包括液体收缩与凝固收缩。 铸造合金液从浇注到凝固,在最后凝固的地方会出现宏观或显微收缩,这种因收缩引起的宏观缩孔肉眼可见,并分为集中缩孔和分散性缩孔。集中缩孔的孔径大而集中,并分布在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DOC)

页号:1/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电机铝合金端盖压铸件。 2、引用标准 GB6414铸件尺寸公差 GB6987.1-GB6987.16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88-87金属拉力试验法 GB/T13822-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GB6060.5 表面粗造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吵加工表面 3、技术要求 3.1 压铸铝合金的牌号 压铸铝合金采用UNS-A03800(美国A380.0,日本ADC10) 可选用材料UNS-A03830 (美国383.0,日本ADC12) 化学成份见表1 表1

页号:2/8 供应商可选择上述四种牌号的任何一种,如在生产过程中更换其它牌号,需重新进行样件鉴定。 3.1.1回炉料使用规定 3.1.1.1回炉料分类 一级回炉料:浇道、化学成份合格的废铸件,后加工次品等不含水分和油污。 二级回炉料:集渣包、坩埚底部剩料、退货废品、存放时间长(超过10天)的一级回炉料。 三级回炉料:飞边、溅屑、细小的碎料、带有油污的渣料、因化学成份报废的铸件、从铝渣中捡出的铝粒。 3.1.1.2回炉料使用比例 使用单一某级回炉料: 一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50%,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40%。 一级、二级回炉料混合使用: 回炉料总量不超过40%,其中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20%。 三级回炉料: 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重熔、精炼且化学成份分析合格后才能使用,其最大使用量10%,仅与铝锭混合使用。

页号:3/8 3.1.1.3加料循序 小颗粒回炉料大块回炉料铝锭,如此循环。 3.2 力学性能 采用单铸拉力试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应满足抗拉强度≥240Mpa,伸长率≥1%,HB85(5/250/30)。 试样尺寸及形状应符合GB/T 13822-92《压铸有色合金试样》的规定。 3.3 压铸件尺寸 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的规定。 3.4 待加工表面用符号“”标明,尖头指向被加工面。 例:0.5 表示该表面留有加工余量0.5mm 3.5 表面质量 3.5.1 铸件清理后的表面质量 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清理痕迹。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因去除浇口、溢流口时所形成的缺肉或高出均不得超过壁厚的四分之一,并且不得超过1.5 mm。 3.5.2 铸件不加工表面的质量 3.5.2.1 不允许有裂纹,欠铸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3.5.2.2 由于模具组合镶拼或受分型面影响而形成铸件表面高低不平的偏差,不得超过有关尺寸公差。 3.5.2.3 推杆痕迹不得凸起,允许凹入铸件表面,深度不得超过该处壁厚的十分之一,并不超过0.4 mm。

铝合金铸件的铸造工艺分析

铝合金铸件的铸造工艺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对汽车用压铸件的需求量日益提升;另一方面为了应对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紧张的发展现状,对汽车用压铸件的质 量要求及应用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高压铸造的角度探讨铝合金铸件几 种关键的高圧鋳造工艺。 关键词:铝合金铸件;铸造工艺 压力铸造是近代金属加工工艺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少无切削的特种铸造方法, 具有生产效率高、经济指标优良、铸件尺寸精度高和互换性好等特点,在制造业,尤其是规模化产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压力铸造是铝、镁和锌等轻金属 的主要成形方法,适用于生产大型复杂薄壁壳体零件。压铸件已成为汽车、运动 器材、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汽车行业是压铸技术应 用的主要领域,占到70%以上。随着汽车、摩托车、内燃机、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五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压铸件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 而促进了压铸技术不断发展,压铸件品质不断提高。本文针对铝合金高压压铸技 术进行分析探讨。 1高性能压铸合金技术 对于新型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开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现有传统压 铸铝合金的合金成分或添加合金元素进行优化设计;二是开发新型压铸铝合金系。而新型压铸铝合金一般要求其满足以下几点:①适用于壁厚为2-v4 mm复杂结构 压铸件的生产;②铸态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可以达到300 MPa和150 MPa,且具有15%的伸长率;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④可以通过工业上对变形 铝合金常用的高温喷漆过程对合金进行一定的强化;⑤可进行热处理强化处理;⑥ 可回收利用且环境友好。当前常用的高强韧压铸铝合金有Silafont-36, Magsimal-59, Aural-2及ADC-3等牌号,均为国外开发,其共同特点是Fe含量均比普通压 铸铝合金更低;另外其他杂质元素如Zn,Ti等均进行了严格控制。 对于新型压铸镁合金的开发,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超轻高强度压铸镁合金;抗高温蠕变压铸镁合金;耐蚀压铸镁合金。超轻高强度压铸镁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Mg-Li系合金,Li元素可提高合金的韧性,而强度则下降,通过添加第三元素, 经热处理后,合金的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抗高温蠕变压铸镁合金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添加合金元素,其有三方面作用:一是细晶强化,合金元素的添加有利于形成高熔点形核质点达到异质形核细化晶粒的效果;二是析出相强化并钉扎晶界,组织晶界滑移;三是固溶强化,Y等元素固液界面前沿形成强的溶质过冷层,抑制了初 生相生长而细化晶粒。而耐蚀压铸镁合金的研究同样集中在添加合金元素上,同 时还应与提高力学性能和抗高温蠕变性能相结合,以开发耐腐蚀热稳定优良的压 铸镁合金系列为目的,加强对压铸镁合金添加合金元素的研究;开展压铸镁合金后期处理的研究,例如对镁合金表面进行涂层、强化处理,阻止氧化反应和介质腐蚀。 目前国内对这部分压铸合金的规模化回收处理通常是采用直接加入火焰炉或 感应炉内重熔的方式,此种回收处理工艺所带来的主要问题是金属烧损大、重熔 能耗高、环境污染较重、人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恶劣等。 2高真空压铸技术 当前,真空压铸以抽除型腔内气体的形式为主流,将真空阀装在模具上,其 最大的优点在于模具的设计和结构基本上与常规压铸相同,在分型面、推杆配合

铝材连续铸轧工艺技术操作详细说明祥解

连续铸轧工艺技术规程 目录 1.目的及适用范围 2.连续铸轧工艺流程 3.熔炼工艺技术规程 4.精练工艺技术规程 5.铸轧工艺技术规程 6.供料嘴组装工艺技术规程 7.液化气喷涂工艺技术规程 8.炉外除气工艺技术规程 9.附件: 9.1化学成分控制标准 9.2轧辊磨削工艺技术要求 9.3烘炉制度、洗炉制度 9.4废料分级标准 9.5试样切取要求

连续铸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目的及适用范围 1.1 目的:规范工艺操作,保证产品质量。 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960X1850mm倾斜式铸轧机连续铸轧工艺技术规程。 2 连续铸轧工艺流程 连续铸轧的原料为:铝锭、铝水、待回炉废料,成品为铸轧带材。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铝锭、铝水、待回炉废料---熔炼及配料——精练—铸轧—成品铸轧卷 3 熔炼工艺技术规程 3.1、连续铸轧的原料为:铝水、铝锭、待回炉废料、中间合金、易挥发合金。 3.2、熔炼炉装炉顺序为:小片料---板片料----难熔难挥发合金---铝水---易挥发合金。 3.3、各种炉料应均匀平坦分布在炉子中央或稍靠近烟道及烧咀大火交叉处,同时不可堵住喷嘴。 3.4、使用电解铝水时必须配入30%~35%的冷料。 3.5、装炉炉料应干净,无油污、无杂质、无水分等。 3.6、按要求进行配料和装炉。加料要迅速,以尽量减少炉内热量损失,同

时计算各种牌号废杂料的化学成分及用量。 3.7、当炉料化平后应立即对熔体进行搅拌,加快固体料熔化速度并向炉内均匀撒入一层覆盖剂,用量为1kg/t.Al. 3.8、炉料完全融化完毕后进行取样分析,式样在炉子中间部位舀取,取样勺距炉底约100mm,式样在两个炉门共取两个,进行炉前分析,(最终试样以溜槽中所取为准)如果计算值与试样成份差值大于20%时应重新搅拌取样。 3.9、根据炉前分析结果进行配料,加入合金时要分别在两个炉门向不同位置加入,加入合金时铝液温度不得低于720℃。 3.10、向表面撒一层覆盖剂用量为20 kg,关闭炉门进行保温,准备倒炉。 3.11、倒炉时铝液温度控制在740℃~750℃(测量前应充分搅拌熔体,保证炉内熔体温度均匀),温度测量采用在两个炉门分别取三点的平均值。3.12、倒炉过程中导流流槽要加盖一层石棉毯,以防热量损失。 3.13、倒炉前后要对熔炼、保温炉导流口、导流竖管及倒流流槽进行检查清理,倒流流槽内刷滑石粉。 3.14、倒炉结束后应清理炉内铝渣。 3.15、倒炉时间不大于30分钟。 3.16、精炼完毕静置10~15分钟将表面浮渣扒净,扒渣应干净彻底,然后均匀撒入一层覆盖剂用量为20kg。 3.17、保温炉熔体温度控制在730℃~740℃之间。

(完整版)铝合金铸造工艺控制对铝锭质量的影响

铝合金铸造工艺控制对铝锭质量的影响 铸造工艺参数主要有铸造温度、铸造速度、冷却强度,其次是液位高度、铸造开始与结束条件等。 1 铸造温度 铸造沏度通常是指液体金属从保温炉通过转注工具注入结晶器过程中具确良好流动性所需要的温度。但是,目前铝合金熔铸大部分已应用了在线除气与过滤装置,铸造温度仍然按上述的概念是不够全面与正确的。实践证实,在线除气装置中液体温度不同具除气效果也不同。因此,要考虑在线除气装置除气效果对液体温度的要求。另外,还应考虑液体在结晶器内的气体析出情况,因铸造温度低,液体在结晶器内的气体来不及上浮逸出液面,造成气孔、疏松,还可能产生灾渣及冷隔等铸锭质量缺陷、铸造温度最高不宜超过熔炼温度。铸造温度过高会导致铸造开始时漏铝。底部裂纹与拉裂,还可能产生羽毛品组织缺陷,又因为转注工具长度不同而液体温降不同,在线装首有加热点,液体在转注过程中温度变化起伏大,所以科学规范铸造温度应指注入结晶器内的液体温度一般情况下铸造温度比合金的实际结晶温度高50℃~70℃,1 x x x、3x x x系铝合金在铸造过机中过渡带较窄,铸造温度宜偏高;而2x x x、7x x x系合金的过渡带较宽.铸造温度宜偏低。 2 铸造速度 连续铸造时,单位时间铸锭成形的长度称为铸造速度。老式铸造

通常是一个铸次为—个固定铸造速度;而现代铸造是曲线铸造速度,即铸造开始与铸造过程不是同一个铸造速度:铸造速度的快与慢对铸锭裂纹、铸锭表面质量、铸锭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在保证铸锭质量的前提下,应采用最高的铸造速度。老式铸造法为解决某些合金及规格铸锭的裂纹问题,铸造时采用铺底或回火的工艺方法;而现代铸造法则采用曲线铸锭速度,取代了老式铸造的铺底或回火工艺,它既减少了一些辅助设施,又节省了人力与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避免——些铸锭表面质量缺陷铸造速度的选择是依据所生产合金的特性与铸锭截面尺寸而定。一般规律足冷裂纹倾向性较大的合金及铸锭规格,应提高铸造速度;而热裂纹倾向较大的合金及铸锭规格,则应降低铸造速度 3 冷却强度 冷却强度也称为冷却速度。冷却强度不但对铸锭的裂纹有影响,而且对铸锭的组织影响更大、随着冷却强度的增大,铸锭结晶速度提高,晶内结构更加细化;随着冷却强度增人,铸锭液穴变浅。过渡带尺寸缩小.使金属补缩条件得到改善,减少或消除了铸锭中的疏松、气孔等缺陷.铸锭致密度提高:另外还可以细化一次品化合物的尺寸,减小区域偏析的程度。 老式铸造法多采用分体结晶器,尤其是铸造扁铸锭时.水套与结晶器是分开的。随着铸造工艺技术的发展,现代铸造法的结晶器是一体的。用老式结晶器铸造时冷却水消耗量大,因为老式结晶器供水不是封闭的,一部分冷却水敞火而起不到冷却作用,而且一次冷却与

铸轧生产中的粘辊现象研究

铸轧生产中的粘辊现象研究 摘要论述铸轧生产中引起粘辊现象的原因,粘辊后铝带表面被破坏,造成铸轧产品质量下降,并严重影响轧制速度,粘辊严重时不得不中断生产。除此之外,粘辊后造成上下滚负荷分配极为不均,对铸轧机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掌握粘辊后上下辊速度、负荷变化很有必要。并由此设计出一种一旦发生粘辊便能够自动检测、自动调节上下辊速度、自动平衡负荷的电气控制线路。把粘辊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铸轧机;粘辊;轧制速度;负荷 铸轧生产过程中,铸轧圈内的入口侧为金属熔体,当金属熔体与铸轧辊上下辊面接触时,开始凝固,随着铸轧辊的转动,凝固壳不断增厚,开始进入轧制区。由于铸轧辊辊径大,表面粗糙,摩擦系数大,入口侧无阻力,所以辊面上凝固的金属温度高,与辊面相互粘着,以相同的速度前进,使带变薄并拉向出口侧,因此带坯出口处的速度大于铸轧辊辊面的线速度。 在稳定的连续铸轧过程中,有时由于加热设备或供水系统的原因,出现铝熔体浇注温度升高,或者冷却水系统压力降低等现象,而铸轧机速度一直保持不变,导致铸轧区入铝轧件平均温度升高,液穴加深,铝铸件与轧辊表面摩擦系数增大,粘着区弧线加长。当粘着区大于或等于凝固区与轧制变形区之和时,就产生粘辊现象。 粘辊后,铝表面被破坏,造成铸轧板质量下降,并严重影响轧制速度,粘辊严重时,不得不中断生产。除此之外,粘辊后造成上下辊负荷分配极为不均,对铸轧机本体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 1粘辊后的负荷分配 以上海天重重型机器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Φ820*1600倾斜式双驱动铸轧机为例,结合生产记录进行分析。 铸轧压上缸油压19MPa,冷却水压0.4 MPa,水温25℃,前箱铝液温度707℃,铸轧区长度49mm,铸轧卷线速度920mm/min,以上是铸轧机正常生产时的数据。对应的电机参数如表1。 试生产时,铸轧卷的线速度1250mm/min,粘辊严重,连续交替粘上下辊,粘上辊120mm后,接着粘下辊120mm,呈周期性粘辊,持续了15min,当铸轧卷的线速度降到920mm/min时便正常了,粘辊时电机参数如表2。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呢?我认为与浇铸料嘴的上边前沿靠近后以及上辊比下辊冷却效果好的原因有关,这是生产工艺和设备本体造成的,但是表2记录的数据时怎么产生的呢?

研究铝合金连续铸轧数值模拟现状

研究铝合金连续铸轧数值模拟现状 发表时间:2018-10-29T16:35:45.6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作者:曾宪林 [导读] 高性能的铝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我国市场对高性能的铝制材料需求很大。本篇文章主要讲了铝合金在连续铸轧的过程中数值模拟方法的种类和会出现的问题,并研究了国内现在铝合金连续铸轧的现状。 曾宪林 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市 530031 摘要:我国现代的铝合金业发展方向是流程短、连续自动化、节约能源以及质量好。高性能的铝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我国市场对高性能的铝制材料需求很大。本篇文章主要讲了铝合金在连续铸轧的过程中数值模拟方法的种类和会出现的问题,并研究了国内现在铝合金连续铸轧的现状。 关键词:铝合金;连续铸轧;数值模拟 当前我国生产铝板带材坯料(Aluminum Sheet Strip Blank)的方式包括热轧(Hot-rolling)以及连续铸轧(Continuous Cast Rolling),经由热轧加工而成的产品性能好,其中热连轧(Hot Continuous Rolling)是最先进的,由于需要进行的投资成本较大,导致我国并没有铝板带坯热连轧的生产线,我国铝板带坯的生产是运用双机架热轧,运用双机架热轧技术会让产品在精度以及性能上受到局限。但是连续铸轧与热轧相比,连续铸轧技术需要投入的资金少,且生产流程比较短,能源消耗也比较低,所以连续铸轧技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就飞速的发展起来并变成主流的铝板带材坯料生产方式,我国能进行铸轧的合金品种非常少,所以我国的高性能铝板带材都是要进口的,就需要我国的研究人员要积极的开发先进的连续铸轧技术以及工艺,这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1进行具体的分析我国连续铸轧工艺 随着我国连续铸轧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运用连续铸轧工艺生产出来的铝合金板带坯增加了市场竞争。我国在进行研究铝合金连续铸轧的数值模拟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目前我国现代的连续铸轧工艺已经完全可以替代传统运用铸锭热轧工艺生产出的铝带坯。我国的连续铸轧工艺已经全面达到在铝合金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铝加工业的不断发展让连续铸轧的设备也在一直变得更加先进。我国最先进的连续铸轧机降低了后道工序的压力,也节约了在生产铝箔上的投资以及能源,大大的提升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着举重若轻的重要地位。 连续铸轧的工艺是指把金属熔体轧制成半成品带坯或者是成品带材的工艺。连续铸轧技术的特点是通过两根内部有冷却水系统的旋转铸轧辊(Rotary Casting Roll)做为结晶器,熔体是在旋转铸轧辊的缝隙之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完成凝固以及热轧这两个过程。铝带坯连续铸轧工艺(Continuous Casting Pocess of Aluminum Strip)具有低投入以及流程短的特点,通过运用连续铸轧工艺生产得到的铝合金板带材有凝固快以及定向型结晶的特点,并且晶体具有很强的生长方向。连续铸轧的过程非常复杂,熔体在进行连续的散热以及凝固的同时还会因为受轧制力的影响会发生形变,铸造的过程与热轧的过程这俩具有互相影响的作用。双辊连续铸轧工艺(Double Roll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是把连续转动且具有水冷系统的轧辊作为结晶器,在经过轧辊缝之时会凝固并受到轧制力加工形成的一个工艺方法,双辊连续铸轧工艺的应用在我国的铝板带材生产中非常广泛。有效进行控制铸轧中的工艺参数可以让运用铸轧法做成的合金材料具有组织均匀且晶粒细小等这些特点。而且国内外已经有众多学者开始进行研究铝板带坯连续铸轧过程中的双辊式连续铸轧法。进行连续铸轧时金属的凝固以及变形这两者之间是能相互影响的。 图1 连续铸轧系统示意图 2研究连续铸轧过程中的数值 在进行铝带坯连续铸轧中金属的凝固成形过程非常复杂,它并非只是在传统的铝带成形工艺中将铸造以及热轧过程简简单单的进行融合。金属在连续铸轧工艺中会受到冷却以及凝固,并会受轧制力进而出现塑性变形,他们是可以进行相互的影响以及相互制约。在缩短连续铸轧技术的生产流程前提下会让连续铸轧中的过程及装备变复杂。在进行连续铸轧技术中基本上带坯出口的温度都是处在三至四百度之间,由此可知可以在三百至六百六十度之间的温度范围进行轧制变形,这样会加大难度来实际测量在连续铸轧中的工艺参数。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数值模拟来研究连续铸轧过程。目前国内外的铝加工业都处于飞速的发展阶段,需要我们有更高的标准去要求铝及铝合金的连续铸轧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内国外许许多多的研究学者都开始研究连续铸轧过程的数值模拟工作。 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了运用温度为重点的连续铸轧中的数值模拟工作,主要是分析随着温度的变化怎样影响金属的铸轧,打造铸轧区以及铸坯的传热模型,建立理论的目的是可以简化在连续铸轧中因为变形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影响连续铸轧中的参数,在连续铸轧中金属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金属结构发生变形以及影响金属材料本身的性质,金属结构发生的变形也会运用变化热边界条件再让温度改变,在连续铸轧技术中温度与变形之间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了运用变形场为重点的进行连续铸轧中的数值模拟工作,主要是分析在连续铸轧中的变形,在连续铸轧中通过降低由于温度场的变化影响到的变形场就可以建立起变形模型,在连续铸轧中因为部分参数的变化会影响到金属的变形。实际上一般在以变形场为主的数值模拟中会因为温度的改变严重影响到变形场。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了运用热力耦合为重点的进行

铝合金杆(电缆)连铸连轧工序

铝合金杆(电缆)连铸连轧工序 铝连铸连轧生产属于热加工工艺。是电工用铝加工的第一道生产工序,也是公司生产中的重要生产工序。它的主要生产功能是把电工用铝锭加工成φ9.5大小的圆铝杆。 连轧机的主要控制参数有:保温炉铝液温度、浇铸下浇煲铝液温度、铸锭温度、冷却水温度、冷却水压力、乳化液温度、乳化液压力、浇铸电机反馈电压、连轧、电机反馈电压、连轧电机反馈电流等主要参数。 铝连铸连轧生产共分为9个生产工序,由3个操作机台来完成。 9个工序为:装料、熔化、保温、精炼、过滤、连续浇铸、剪头、连续轧制、成圈。 3个操作机台是:熔化、浇铸、轧制。其中装料、熔化、精炼工序为熔化机台部分;过滤、连续浇铸工序为浇铸机台部分;剪头、连续轧制工序为轧制机台部分。 一、装料工序 1、电线电缆使用的电工铝纯度一般要求不低于99.70%,并符合GB/T1196—93规定。为了防止铝单线出现裂纹倾向和单线机械强度不达标,必须使Fe含量大于Si含量,其中Fe含量和Si的比例应控制在1.3~2.0之间。 2.配方 2.1若铝锭中Fe含量和Si含量比例达不到1.3或Fe含量小于Si含量时,在尽量少降低铝导电率的条件下为了保证铝线的强度,应对铝进行控铁处理,在铝中加入适当的铝铁合金。 2.2若铝锭中V、Mn、Ti、Cr4种微量元素总量大于0.01%时,需加入铝硼合金。硼在铝中可以降低V、Mn、Ti、Cr微量元素杂质对导电率的影响。另外硼的加入

可以起细化晶粒的作用。 2.3若Si含量在0.09~0.13%时,在加料过程中加入一定的铝稀土合金,使硅与稀土结合形成化合物,减少游离硅对铝组织结构的危害,提高铝杆的导电性能与机械性能。 2.4对优质产品的化学成分应控制为:Fe<0.15%, Si<0.12%, Cu<0.01%。杂质总和小于0.29%。 开始上料时,应连续上料到炉满为止,炉膛上部空炉端不允许超过400mm,防止火焰外冲,也不允许装料过满。采用铝稀土、铝硼和铝铁中间合金作为辅助材料加入,根据原材料和可能的配料结果以及生产实践经验,可以采用一种或几种处理方法,以保证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3.设备主要技术参数(提升小车及料斗) 提升高度:8.7m 最大提升重量:500㎏提升速度:2.5m/min 二、熔化工序 熔化工序在熔化炉(即冲天炉)中完成。熔化工序的作用是把铝锭通过加热熔化成铝液。铝锭熔化后铝液的温度控制在720℃~740℃,不大于760℃。温度过高,铝液大量吸气,气体与铝液在高温下反应形成铝液中夹渣,直接影响铝杆质量。 1. 技术参数 炉膛腔直径:1400mm 有效高度:7.14m 有效容积:10.8m3 熔炉总高:7.78m 熔化标称速度:5T/h 天然气用量:130m3/h 铝金属烧损:最佳状态0.5%~ 1.0%,平均值约为0.7%,最大烧损在3%以内。 2. 控制要点 2.1 尽量避免水分与铝液接触,与铝水接触的进出口、出水口、流槽等各类工具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规范与流程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 规范与流程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规范与流程 资料来源:全球铝业网铝业知识频道一、铝合金熔炼规范 (1)总则 ①按本文件生产的铸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9438-1999《铝合金铸件》、JISH 5202-1999《铝合金铸件》、ASTM B 108-03a《铝合金金属型铸件》、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JISH 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ASTM B 85-03《铝合金压铸件》、EN1706-1998《铸造铝合金》等标准的规定。 ②本文件所指的铝合金熔炼,系在电阻炉、感应炉及煤气(天然气)炉内进行。一般采取石墨坩埚或铸铁坩埚。铸铁坩埚须进行液体渗铝。 (2)配料及炉料 1)配料计算 ①镁的配料计算量:用氯盐精炼时,应取上限,用无公害精炼剂精炼时,可适当减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镁量。 ②铝合金压铸时,为了减少压铸时粘模现象,允许适当提高铁含量,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2)金属材料及回炉料 ①新金属材料 铝锭:GB/T 1196-2002《重熔用铝锭》

铝硅合金锭:GB/T 8734-2000《铸造铝硅合金锭》 镁锭: GB 3499-1983《镁锭》 铝铜中间合金:YS/T 282-2000《铝中间合金锭》 铝锰中间合金:YS/T 282-2000《铝中间合金锭》 各牌号的预制合金锭:GB/T 8733-2000《铸造铝合金锭》、JISH 2117-1984《铸件用再生铝合金锭》、ASTM B 197-03《铸造铝合金锭》、JISH 2118-2000《压铸铝合金锭》、EN1676-1996《铸造铝合金锭》等。 ②回炉料 包括化学成分明确的废铸件、浇冒口和坩埚底剩料,以及溢流槽和飞边等破碎的重熔锭。 回炉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80%,其中破碎重熔料不超过30%;对于不重要的铸件可全部使用回炉料;对于有特殊要求(气密性等)的铸件回炉料用量不超过50% 。 3)清除污物 为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清除炉料表面的脏物、油污、废铸件上的镶嵌件,应在熔炼前除去(可用一个熔炼炉专门去除镶嵌件)。 4)炉料预热 预热一般为350~450℃下保温2~4h。Zn、Mg、RE在200~250℃下保温2~4h。在保证坩埚涂料完整和充分预热的情况下,除Zn、Mg、Sr、Cd及RE等易燃材料外的炉料允许随炉预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