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面试常见专业知识问答汇总
骨科问答知识点总结

骨科问答知识点总结一、骨科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骨科?答:骨科是专门研究骨骼和关节疾病的学科,涉及骨折、关节疾病、脊柱疾病等方面的诊断和治疗。
2. 骨科医生的职责是什么?答:骨科医生负责对各种骨骼和关节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包括骨折、关节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等。
3. 骨科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骨科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如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等。
4. 如何预防骨科疾病?答:预防骨科疾病的方法包括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外伤等。
二、常见骨科疾病1. 什么是骨折?答: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的病变,通常需要经过复位和固定才能愈合。
2. 关节炎是什么?答:关节炎是指关节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见的类型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3. 脊柱侧弯是怎么引起的?答:脊柱侧弯是由于脊柱骨骼发育异常或遗传因素导致的脊柱侧弯形变。
4. 什么是关节脱位?答:关节脱位是指关节骨头相对位置的改变,通常需要通过复位才能治疗。
5. 股骨颈骨折会对患者产生什么影响?答: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严重影响患者行走能力。
三、常见骨科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包括哪些内容?答:保守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可用于部分骨科疾病的治疗。
2. 骨折复位手术的原理是什么?答:骨折复位手术通过外科干预使骨折两端复位到正确的位置,再行内固定使其愈合。
3. 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是什么?答: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重度关节疾病患者,如骨关节炎患者、严重关节损伤患者等。
4. 脊柱手术有哪些类型?答:脊柱手术包括脊柱内固定术、椎间盘切除术、椎体成形术等,用于治疗脊柱畸形、椎间盘疾病等。
四、骨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1. 如何预防骨折?答:预防骨折的方法包括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保持适当的体重、少饮酒等。
2. 关节炎患者应该如何保健?答:关节炎患者应该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锻炼、避免过度用力、注意合理膳食等。
骨科面试题题库及答案大全

骨科面试题题库及答案大全1. 骨折的分类有哪些?答案:骨折的分类包括简单骨折和复杂骨折,其中简单骨折又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复杂骨折则包括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等。
2. 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骨折的愈合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
3. 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答案: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和骨擦音。
4. 骨折的X线检查有何意义?答案:X线检查是诊断骨折的重要手段,可以确定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5. 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石膏固定、牵引治疗、支具固定等。
6. 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外固定术、骨折复位术等。
7. 骨折愈合不良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骨折愈合不良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血液循环不良、固定不牢固、过早活动等。
8. 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答案: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药、合理饮食、适当活动、心理护理等。
9. 骨折病人的饮食指导是怎样的?答案:骨折病人的饮食应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以促进骨折愈合。
10. 骨折病人的康复训练包括哪些内容?答案:骨折病人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功能恢复训练等。
11. 骨折病人的出院指导有哪些?答案:骨折病人的出院指导包括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避免过度活动、加强营养、注意伤口护理等。
12. 骨折病人的随访内容有哪些?答案:骨折病人的随访内容包括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检查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等。
13. 骨折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答案:骨折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形成、神经损伤、关节僵硬等。
14. 骨折病人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案:骨折病人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避免高风险活动、定期体检等。
15. 骨折病人的康复期一般需要多长时间?答案:骨折病人的康复期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需要数周至数月不等,具体时间需根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和个体恢复情况而定。
中医骨科面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科面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骨科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什么?A. 消炎止痛B. 正骨复位C. 活血化瘀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骨科常用的外治法?A. 推拿B. 针灸C. 拔罐D. 手术答案:D3. 中医骨科中,“筋骨并重”的治疗思想指的是什么?A. 重视骨骼的治疗,同时兼顾肌肉B. 重视肌肉的治疗,同时兼顾骨骼C. 同时重视骨骼和肌肉的治疗D. 只重视骨骼的治疗答案:C4. 在中医骨科中,骨折的愈合过程通常分为哪三个阶段?A. 炎症期、修复期、重塑期B. 血肿期、吸收期、骨化期C. 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期D. 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答案:C5. 中医骨科治疗中,哪种药材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A. 当归B. 黄芪C. 甘草D. 黄连答案:A二、多选题6. 下列哪些是中医骨科治疗骨折时常用的手法?(多选)A. 拔伸B. 旋转C. 挤压D. 按摩答案:A、B7. 中医骨科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筋骨损伤?(多选)A. 外力撞击B. 长期劳损C. 营养不良D. 情绪波动答案:A、B、C8. 在中医骨科治疗中,以下哪些属于内治法?(多选)A. 内服中药B. 外敷药膏C. 针灸D. 食疗答案:A、D三、简答题9. 简述中医骨科中“筋骨相连”的理论基础。
答案:中医认为,筋与骨相互联系,筋依赖于骨的支撑,而骨则依赖于筋的牵引和保护。
在治疗上,中医注重筋骨并重,通过调整筋骨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10. 描述中医骨科治疗骨折的一般步骤。
答案:中医骨科治疗骨折的一般步骤包括:正骨复位,即通过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固定,使用夹板、绷带等将复位后的骨折固定,防止移位;药物治疗,内服和外敷中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恢复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四、案例分析题11. 患者,男性,35岁,因跌倒导致右前臂骨折,经过中医骨科手法复位和固定后,目前处于恢复期。
骨科招聘考试试题题库

骨科招聘考试试题题库骨科招聘考试试题题库涵盖了广泛的专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病例分析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骨科招聘考试中的样题:一、单选题1. 骨折的分类中,下列哪项不是按照骨折部位的完整性来分类的?A. 闭合性骨折B. 开放性骨折C. 粉碎性骨折D. 压缩性骨折2. 骨折愈合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是骨折线逐渐模糊,骨小梁逐渐通过骨折线?A. 炎症期B. 修复期C. 重塑期D. 稳定期3.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立即复位B. 固定伤肢C. 减少移动D. 保持伤肢功能位二、多选题1. 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哪些?A. 疼痛B. 肿胀C. 功能受限D. 骨折端可触及2. 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A. 保守治疗B. 手术治疗C. 物理治疗D. 药物治疗三、判断题1. 所有类型的骨折都需要手术治疗。
(错误)2. 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
2. 描述骨折愈合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五、病例分析题病例:患者,男性,35岁,不慎从高处跌落,右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X光片显示右股骨中段骨折。
问题:1. 根据病例描述,患者可能的骨折类型是什么?2. 针对该病例,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3. 患者在康复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结束语:骨科招聘考试试题题库的目的是测试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确保他们具备处理骨科常见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考试,可以选拔出最适合骨科工作的医疗专业人员。
希望以上样题能够为准备骨科招聘考试的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骨科知识点提问技巧总结

骨科知识点提问技巧总结一、了解患者病史1. 是否有外伤史:患者是否有骨折史、扭伤史等。
2. 是否有疾病史:是否患有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
3. 是否有手术史:是否进行过骨科手术,具体手术内容是什么。
4. 是否有药物史:是否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等对骨骼有影响的药物。
二、询问症状1. 疼痛:疼痛的部位、性质、频率、持续时间等。
2. 活动受限:关节是否活动受限,程度如何。
3. 肿胀与红肿:是否有肿胀、红肿现象。
4. 感觉异常:是否有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
5. 歪斜畸形:是否有肢体歪曲、畸形。
三、详细了解外伤史1. 伤后肢体位置:伤后肢体是如何受伤的,受伤时的姿势是怎样的。
2. 伤后活动情况:伤后是否还能行走、活动,如何活动的。
3. 伤后疼痛程度:伤后是否有剧烈疼痛,是否需要止痛药。
四、询问家族史1. 是否有家族成员患有相关遗传性骨疾病。
2. 是否有家族成员患有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疾病。
五、综合考虑患者一般情况1. 体重:了解患者的体重情况,对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影响。
2. 营养状况:是否有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
3. 运动情况:平时是否有运动习惯,对骨骼健康的影响。
六、综合分析患者情况1.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外伤史、家族史等综合分析,进行初步诊断。
2. 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相关检查,如X光、CT、MRI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总的来说,在骨科的临床实践中,提问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总结的骨科知识点提问技巧能够对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骨科面试常见专业知识问答汇总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手术方案及其依据诊断标准:1、轴向颈痛:2、阶段性脊髓症状:脊髓受压阶段出现该脊髓节受压症状3、髓性症状:受累节段以远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下肢硬瘫、肌张力高等4、植物神经症状:大小便障碍以及血管症状等手术方案:CSM多数由于脊髓压迫所致,保守治疗一般不会有效缓解,通常需要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手术依据主要根据导致CSM 的压迫原因,部位和受累节段:1、间盘退变型CSM:压迫主要来源与脊髓前方,小于3个节段通常前路手术减压间盘切除,需要进行椎间植骨或联合钢板、cage等固定,早期稳定颈椎,促进功能恢复2、椎管狭窄型:多数由于黄韧带肥厚压迫所致,后路椎管成型或椎板切除减压缓解脊髓压迫3、后纵韧带骨化:前方压迫为主,可前路或后路手术解除压迫4、上颈椎、颅底畸形、骨折脱位等需要进行上颈椎减压、固定或枕颈融合。
开放骨折的Gustilo分型Ⅰ型:伤口长度小于1,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简单,为横断或短斜形,无粉碎。
Ⅱ型:伤口超过1 ,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无形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性骨折。
Ⅲ:软组织损伤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
ⅢA型:尽管有广泛的撕脱伤及及组织瓣形成,或为高能量损伤,不管伤口大小,骨折处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
ⅢB型: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和丢失,伴有骨膜剥脱和骨暴露,伴有严重的污染ⅢC型: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
骨延迟愈合的原因技术因素1. 感染2. 治疗不当A. 过度牵引B. 固定不当C. 肌肉收缩导致骨折分离D.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导致骨缺损E. 骨折端对位不当导致异物间隔生物学因素1. 骨痂形成障碍2. 骨痂钙化障碍3. 区域性加速现象低下4. 异常分化5. 骨改建异常6. 骨塑形异常7. 力学对骨塑形的影响联合因素骶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1983年Denis根据CT分析的解剖位置不同将骶骨骨折分为三区3型:DenisI型(骶骨翼区骨折),骨折通过骶骨翼,无骶孔区及骶管的损伤;骶骨翼骨折,腰5神经从其前方经过,骨折可损伤神经根,引起相应症状,DenislI型(骶孔区骨折),骨折通过一个或数个骶孔,可累及骶骨翼,但不累及骶管;骶管孔区骨折,骶1、2、3孔区连续性中断,可损伤坐骨神经,但一般无膀胱功能障碍DenisIll型(骶管区骨折),骨折通过骶管,可累及骶骨翼及骶孔区,骶骨横形骨折亦属于该型。
骨科面试知识问答

骨科面试知识问答1. 什么是骨科?骨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和治疗与骨骼、关节、肌肉和其他相关结构有关的疾病、损伤和畸形。
骨科医生通过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来诊断和治疗这些问题。
2. 骨科医生的职责是什么?骨科医生的主要职责是诊断、治疗和预防与骨骼、关节和肌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
他们可能进行手术修复骨折、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等。
此外,骨科医生还可以提供非手术治疗,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康复计划。
3. 骨折的分类有哪些?骨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指骨折部位与外界环境相通,有皮肤创口;闭合性骨折指骨折部位未与外界环境相通,没有皮肤创口。
•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完全性骨折指骨折部位骨折片完全分离;不完全性骨折指骨折部位骨折片未完全分离。
•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指骨折部位骨折片相对固定,不易移动;不稳定性骨折指骨折部位骨折片易于移动。
4. 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骨折的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骨折和不显著位移的骨折,包括石膏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和功能支架固定。
•手术治疗:适用于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以及不能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满意疗效的情况。
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如钢板、螺钉)、外固定和骨折复位等。
5. 关节置换手术适用于哪些情况?关节置换手术,也称为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
它适用于以下情况:•关节疾病: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导致关节严重疼痛、功能障碍和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
•关节损伤:关节严重损伤或骨折后关节丧失正常功能的情况。
•先天性关节畸形:出生时关节发育异常导致功能障碍和疼痛。
6. 脊柱手术适用于哪些情况?脊柱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和损伤的手术。
它适用于以下情况:•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脊柱侧凸)、脊椎裂、脊椎滑脱等。
•脊柱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关节炎等。
骨科医生招聘试题

骨科一套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骨科病人出院指导的内容下列哪项不是( C )。
A、饮食和排泄指导B、功能熬炼C、协助用具的选择D、对截瘫病人家属的指导2、骨科病人住院复查的时间不应依据何种状况确定( B )A、骨折固定时间B、患者的经济实力C、功能熬炼的方式D、治疗时间3、开放性性骨折的重要并发症是( B )A、大量失血B、发生感染C、致残D、畸形愈合4、创伤性高位截瘫出现中枢性高热时,应调整室温( A )A、20~23℃B、20~24℃C、22~24℃D、22~25℃5、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夜间呼吸( C )时,应与时唤醒患者,警惕发生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
A、≦6次/分钟B、≦8次/分钟C、≦10次/分钟D、≦12次/分钟6、颈椎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 B )A、12~24小时B、24~48小时C、24~36小时D、48小时以上7、( A )是颈前路手术较紧急的并发症,处理不与时可造成患者窒息死亡。
A颈部水肿 B、喉上、喉返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加重和神经根损伤 D、肺部感染8、( D )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缘由。
A颈部水肿 B、喉上、喉返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加重和神经根损伤 D、肺部感染9、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予持续皮肤牵引时,保持患肢( B )中立位,以减轻难受。
A、15度B、30度C、45度D、40度10、骨与关节结核患者手术后引流液以下何种状况属正常( C )A、50~100ml/dB、50~200ml/dC、50~400ml/dD、 50~500ml/d11、膝关节病变患者术前即应起先股四头肌功能熬炼,频次为( C )A、每天3次,每次10分钟B、每天3次,每次15分钟C、每天2次,每次15分钟D、每天4次,每次10分钟12、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备皮的范围是( B )A、上至大腿中段,下至踝关节 B上至大腿上1/3,下至足趾C、上至大腿下1/3,下至踝关节D、上至大腿下1/3,下至足趾13、( B )是关节镜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手术方案及其依据诊断标准:1、轴向颈痛:2、阶段性脊髓症状:脊髓受压阶段出现该脊髓节受压症状3、髓性症状:受累节段以远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下肢硬瘫、肌张力高等4、植物神经症状:大小便障碍以及血管症状等手术方案:CSM多数由于脊髓压迫所致,保守治疗一般不会有效缓解,通常需要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手术依据主要根据导致CSM 的压迫原因,部位和受累节段:1、间盘退变型CSM:压迫主要来源与脊髓前方,小于3个节段通常前路手术减压间盘切除,需要进行椎间植骨或联合钢板、cage等固定,早期稳定颈椎,促进功能恢复2、椎管狭窄型:多数由于黄韧带肥厚压迫所致,后路椎管成型或椎板切除减压缓解脊髓压迫3、后纵韧带骨化:前方压迫为主,可前路或后路手术解除压迫4、上颈椎、颅底畸形、骨折脱位等需要进行上颈椎减压、固定或枕颈融合。
开放骨折的Gustilo分型Ⅰ型:伤口长度小于1,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简单,为横断或短斜形,无粉碎。
Ⅱ型:伤口超过1 ,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无形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性骨折。
Ⅲ:软组织损伤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
ⅢA型:尽管有广泛的撕脱伤及及组织瓣形成,或为高能量损伤,不管伤口大小,骨折处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
ⅢB型: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和丢失,伴有骨膜剥脱和骨暴露,伴有严重的污染ⅢC型: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
骨延迟愈合的原因技术因素1. 感染2. 治疗不当A. 过度牵引B. 固定不当C. 肌肉收缩导致骨折分离D.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导致骨缺损E. 骨折端对位不当导致异物间隔生物学因素1. 骨痂形成障碍2. 骨痂钙化障碍3. 区域性加速现象低下4. 异常分化5. 骨改建异常6. 骨塑形异常7. 力学对骨塑形的影响联合因素骶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1983年Denis根据CT分析的解剖位置不同将骶骨骨折分为三区3型:DenisI型(骶骨翼区骨折),骨折通过骶骨翼,无骶孔区及骶管的损伤;骶骨翼骨折,腰5神经从其前方经过,骨折可损伤神经根,引起相应症状,DenislI型(骶孔区骨折),骨折通过一个或数个骶孔,可累及骶骨翼,但不累及骶管;骶管孔区骨折,骶1、2、3孔区连续性中断,可损伤坐骨神经,但一般无膀胱功能障碍DenisIll型(骶管区骨折),骨折通过骶管,可累及骶骨翼及骶孔区,骶骨横形骨折亦属于该型。
骶管区骨折,骶管骨折移位可损伤马尾,表现为骶区及肛门会阴区麻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Barton骨折的概念及分类1838年Barton J.R.描述过一种腕关节半脱位伴随桡骨远端关节的骨折。
Barton骨折很少见,目前一般将桡骨远端背侧缘、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者统称Barton骨折。
其分为两型:1、前缘(掌侧缘)2、背缘(后缘)。
1、Barton背缘骨折多为跌倒,腕背伸而前臂旋前,腕骨冲击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背侧缘造成骨折。
骨折块三角形,包括了关节面的1/3,腕关节呈半脱位状。
牵引下易于复位,通常复位后以短臂石膏托固定于腕关节中立位,以防止再移位,应避免固定于掌屈位。
4周后去固定,活动关节。
如果有不稳定倾向或再移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
2、Barton前缘骨折多为摔倒时手背着地,应力延腕骨冲击桡骨远端的掌侧缘造成骨折。
其骨折块较小,可按Smith骨折方法复位,或手术以托状钢板内固定。
Maisonneuve骨折一、定义:该骨折1840年由法国医师Maisonneuve首先报道,系指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下胫腓韧带损伤合并有腓骨的近1/3骨折。
后多数人认为此是一种旋前外旋型损伤。
二、创伤病理:一般内踝骨折多有分离,骨折处于踝关节水平之下为撕脱所致。
如果未发生内踝骨折,则三角韧带断裂。
下胫腓前韧带断裂。
骨间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断裂超过8CM时,下胫腓关节出现分离,极不稳定。
三、临床表现:伤后踝部迅速肿胀,疼痛,以致不能行走和活动该关节,若骨间膜损伤严重,则小腿前外方肿胀亦明显,肿胀及压痛水平常代表骨间膜损伤水平。
腓骨近段亦有压痛,肿胀。
X线检查应包括踝关节及小腿上段,以免漏诊。
四、一般可以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
但从早期活动,最大限度保存功能考虑,仍以早期手术内固定为宜。
内踝骨折可用螺钉或张力带固定,如无骨折仅为三角韧带断裂,应修复三角韧带;腓骨上段可用钢板螺钉固定。
下胫腓水平应以位置螺钉横穿固定。
但由于正常时,踝关节伸屈时,踝穴存在微量的“开”、“合”运动,故下胫腓水平位置螺钉在骨折愈合后应尽早除去。
儿童骨折治疗原则1、应熟知骨骺板的特殊手术解剖,几乎所有的骨骺板都是沿着关节形状而起伏走行的,不是一条直线。
2、术中尽可能将骨折片及关节软骨解剖复位,这样可预防骨桥的形成和关节面的不平整。
3、内固定材料易于取出。
4、克氏针固定较螺钉固定好,克氏针不要交叉穿过骨骺板,而应与骨骺板平行。
5、应用可吸收的缝合材料缝合。
6、避免不必要的钻孔,以免引起医源性的病理骨折。
孟氏骨折的分型及治疗孟氏骨折是指尺骨近侧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Ⅰ型:占60%,尺骨任何水平的骨折,向前侧成角,合并桡骨头前脱位。
Ⅱ型:占15%,尺骨干骨折,向背侧成角,合并桡骨头后脱位。
Ⅲ型:占20%,尺骨近侧干骺断骨折,合并桡骨头的外侧或前侧脱位,仅见于儿童。
Ⅳ型:占5%,桡骨头前脱位,桡骨近1/3骨折,尺骨任何水平的骨折。
1.孟氏骨折饶神经深支损伤是常见的合并症,应检查相应的神经功能。
一般不需探查,桡骨头复位后几乎都能自行恢复。
2.治疗上趋于一致的意见是桡骨头脱位并无手术的必要,1,2,3型骨折闭合复位不能达到要求时尺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对于4型骨折,应早期切开复位,尺桡骨均行坚强的内固定。
3.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制动4~6周,1,3,4型骨折固定于前臂旋转中立位,屈肘110度。
2型骨折固定于屈肘70度位。
下尺桡关节半脱位的病因与治疗?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常为骨折的后遗症,亦可为单纯下尺桡骨关节脱位。
稳定性:常由下尺桡掌侧韧带,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维持。
前臂旋前,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的背侧缘紧张,旋后时,反之。
背侧或掌侧韧带的断裂,就会发生半脱位。
治疗:尺骨头向背侧半脱位,旋后位短臂石膏脱固定5~6周尺骨头掌侧脱位,麻醉下复位,前臂旋后位,牵引,向背侧推压脱位的尺骨头,复位时弹想,复位成功后短臂石膏托固定于旋前位5~6周。
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进展?手术指征:1.术中向外牵拉腓骨远端,分离>3CM,并伴有内踝(三角韧带)损伤;2.下胫腓联合损伤伴腓骨近端骨折和内踝损伤.由于手术并不复杂,大多数学者推荐如果术中发现下胫腓分离>2~3MM,即应进行手术内固定.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固定部位应在下胫腓联合的近侧,距关节水平2~3MM,勿直接穿过联合;2. 固定时踝关节应处于最大背屈位;3. 固定螺钉应与下胫腓联合平行,并前倾30度,螺钉应穿过三层皮质骨固定。
术后注意事项:1. 目前广泛接受的观点是,下胫腓联合分离不应当行坚强内固定,行坚强内固定将限制腓骨相对胫骨干的位移和旋转,从而影响踝穴对距骨运动顺应性的调节。
2. 关于取钉问题,如无局部问题(如异物感,皮肤激惹)可不取钉。
如果要取钉,至少12周以后再取,过早取钉,尤其是腓骨骨折尚未完全愈合时取钉这将影响踝穴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取钉后下胫腓联合再次出现分离。
骨盆骨折的分类?Tile根据骨折稳定性提出分类:(一):A型:稳定骨折A1型: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如骨盆边缘撕脱骨折。
A2型:移位较小的稳定骨折,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骨纵形骨折、单纯髂骨翼骨折(Duverney)。
A3型:未波及骨盆环的骶骨和尾骨横断骨折。
(二):B型: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折B1型:分离型骨折,仅髂骨外旋不稳。
B2型:侧方挤压损伤,半侧骨盆内旋不稳。
B3型:双侧B型骨折。
(三):C型: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骨折C1型:单侧损伤失稳。
C2型:双侧损伤失稳。
一侧为C型,对侧为B型损伤。
C3型:双侧C型骨折。
临床上骨盆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损伤。
骨传导试验:是骨骼检查时听诊的一种,即以震动的音叉放在肢体的远端对称的骨隆起处,用手指或啊诊锤叩击该处,将听诊器放在肢体近端对称的骨 ... 正常骨传导音清脆,骨折时,由于骨正常的连续性部分或完全破坏,传导不良,传导音变为低沉或无传导音。
Salter-Harris 骨骺损伤的分型Ⅰ型:骨骺分离,骨折线通过骺板软骨成熟区的细胞退化层。
Ⅱ型:骨骺分离并带小块干骺端骨片。
Ⅲ型:关节内骨折,骨折线开始于关节面,沿骺板软骨细胞退化层弯向骺板边缘。
Ⅳ型:关节内骨折,骨折线开始于关节面,经骨骺、骺板、和干骺端三部分。
Ⅴ型:骺板软骨压缩骨折。
Ⅵ型:骺板软骨膜环(Ranvier 软骨膜沟)损伤。
Ogden增加了3种非涉及骺板的生长机构损伤Ⅶ型:化骨核骨折及化骨核周缘骺软骨骨折。
Ⅷ型:干骺端横断骨折。
Ⅸ型:骨膜较大范围破坏或缺损。
骺板损伤的治疗原则?1 Ⅰ、Ⅱ型闭合复位,超过1周不宜强行复位,尽量2期矫形。
2 Ⅲ、Ⅳ型切开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及骺板对位。
3 忌用暴力挤压骺板、忌用器械撬压骺板、忌横向穿越骺板(克氏针垂直插入)、螺钉忌穿越骺板。
4 骺板骨折一般3-4周。
愈合后及时取出内固定。
5 骨骺损伤导致骨骼生长障碍,最后结果需要1-2年确定。
骺板的组织学结构是什么?从骨骺向干骺端可将骺板分为4个细胞层或软骨层1 静止细胞层,生发细胞层。
2 增殖细胞层,与静止细胞层合称软骨生长区。
3 肥大细胞层,软骨成熟区。
4 软骨内骨化层,细胞退化层或暂时钙化层。
论述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愈合不同于其他组织的修复,最终不是形成藏痕,而是十分类似于原有骨结构。
传统的骨折愈合(二期骨愈合)方式大致可经历4个阶段:1.血肿形成骨折时,由于骨折部骨髓、骨膜及周围软组织中的血管断裂出血,形成血凝块。
通常在伤后4~8小时即可在两断端间形成血肿。
2.血肿机化骨折后的24~72小时内,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性反应不断加重,血管扩张,血浆渗出,炎细胞浸润,出现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肥大细胞,开始吞噬和清除坏死组织;同时,骨折断端的骨外膜出现增生、肥厚,成纤维细胞增殖,骨外膜内层即生发层,增殖成骨细胞,与毛细血管一起向血肿内生长,使血肿逐渐机化。
3.骨痂形成骨折后1~2周,机化的血块被纤维血管组织所替代,再沉积胶原纤维和钙盐,通过成骨细胞和多种内源性生长因子的作用,逐渐产生骨样组织和新骨,形成骨痂。
4.骨痂改建骨折2周后,骨样组织内不断有钙盐沉积,并逐渐钙化为坚实的骨组织,与骨折断端的骨组织连接、融合在一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