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症状国际分类与解析_吴子明

前庭症状国际分类与解析_吴子明
前庭症状国际分类与解析_吴子明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日期: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是一组以短暂发作的眩晕、头晕、站立不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持续几秒到数小时,偶有数天者,通常包括一些暂时的、短暂的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如眼震、跌倒发作)。也有一些症状和体征提示耳蜗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VS通常具有发作性疾病引起的多次反复发作(诱发性或自发性)的特点,但也可能为首发事件之后初次表现。表现为EVS的疾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MD)、前庭性偏头痛(VM)、惊厥发作、低血糖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引起的中枢或外周前庭系统结构损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疾病,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临床诊治水平有很大提升。目前,这一疾病在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等方面应该向纵深发展,避免诊断泛化,实现科学干预。诊疗要点如下。1BPPV经典的发病机制有两种:管结石症学说和嵴顶结石症学说,这两个学说几乎可以解释B PPV的临床主要症状。但有些患者在耳石复位后还可以有不稳感等症状,而检查时可以看不到眼震,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可能与耳石在前庭内有关,虽然不能诱发出眼震,但可以存在前庭症状。因此,在BPPV的发病机制中,前庭结石也是一个

可能的原因,针对这一机制应有对应的处理策略。2BPPV诊断的金标准是变位试验(也称位置试验)有下述一些要点:首先,应该注意双侧评价,以往可能重点关注一侧,而对侧往往视为没有异位耳石存在,这种思维定式可能会导致对双侧或多个半规管累及的患者发生误诊或漏诊,因此在评价时应常规分别评价左侧和右侧;此外,若第1次检查为阴性结果,应进行重复检查。有研究发现在第1次检查阴性后,第2次检查仍可能出现阳性结果。所以,变位试验为阴性结果时至少应检查两次。原因在于耳石在半规管内的不同位置可以影响潜伏期等眼震参数,即使第1次检查时不明显,第2次检查也可能会观察到明显的眼震和眩晕。3难治性BPPV:难治性BPPV指BPPV发生后经过3个月治疗仍然反复发作。但实际工作中对于这一情况的诊断标准要宽一些,一般病程超过2周基本上就列入难治之列。难治性BPPV归纳起来有下述情况:(1)继发性BPPV,尤其在前庭神经(元)炎后并发的BP PV(突发性聋并发的BPPV一般不难治疗);(2)水平半规管BPPV的背地性水平眼震类型,其治疗难度高于向地性眼震的类型;(3)上半规管BPPV诊断有时有难度,复位的次数可能也要多于其他类型的BPPV;(4)多个半规管受累是难治的另一可能原因,究其原因可能是评价不全面,忽略了并存的其他半规管内的耳石。4多个半规管受累在诊断时需要仔细分析多个半规管受累时会出现不同类型眼震叠加在一起的

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 根据301医院张素珍、吴子明大夫的有关视频整理查淑琴大多数眩晕和失衡症状与内耳疾病有关。如果眩晕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则大脑会对平衡和视觉输入信息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引起较长期的问题如走路不稳、头昏不适等,这种情况比较适于前庭康复训练。一般来说,推荐进行康复训练的疾病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前庭神经炎、迷路震荡、晕动病、慢性平衡失调等。 系统练习 一、头眼练习 (一)转头时注视 1、端正坐在椅子上,手拿一张纸牌(或竖一个手指)放正前方25厘米处 2、左右转头45度,转头时注注视纸牌或手指清晰 3、逐渐加速 4、重复15至20遍,每天2到3次 (二)水平转头 1、端正坐在椅子上。 2、身体不动 3、快速转头,短暂注视左右物体,然后注视中间物体5秒 4、先快后慢,重复15至20遍,每天2到3次 (三)头垂直运动 1、端正坐在椅子上。 2、身体不动,低头、仰头 3、先快后慢,重复15至20遍,每天2到3次 (四)斜向垂直运动 1、端正坐在椅子上 2、身体不动,先左转45度,低头、仰头,然后右转转45度,低头、仰头 3、左右各重复15至20遍,每天2到3次 (五)头画圆 1、端正坐在椅子上,身体不动,睁眼头画圈,头随眼动,一圈一个周期 2、闭眼重复 3、顺时针15至20周 4、逆时针15至20周,每天2至3次 二、视靶训练 (一)平视 1、端正坐在椅子上,找视平面三个物体,分别在正前、左边、右边 2、从左到中到右再反向为一周 3、每个视靶停留一秒,重复15至20周,每天2到3次 (二)扫视 1、眼平面双手握牌距眼18CM。 2、头不动,眼从一张看到另一张,双手距30CM。 3、先水平方向,后垂直方向,最后斜行跟踪,(左上→右下,右上→左下)运动时视觉清晰。不过快,只眼动头不动。 4、症状改善后注意事项细节,加快运动。 5、重点水平方向15-20次,每日2-3次。 (三)视觉跟踪

康复课:平衡能力

《四分之一圆平衡板》教案 一、教学目标 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促进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训练身体灵活运动能力,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 A类学生:训练肢体的配合,促进平衡能力提升,提高运动能力。 B类学生:训练肢体的协调性,促进平衡能力提升。 C类学生:训练手、眼协调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在四分之一圆平衡板上前行的方法。通过输入触觉、前庭平衡、本体感觉、视觉等各种感觉刺激,使智障学生能够重新组织、协调、统合这些感觉,促进脑神经生理功能的发展,以对外界环境作出适当反应。 难点:BC类学生能够克服恐惧上圆平衡板并能向前运动。如何在一个感统训练的学习活动中创造更多的感觉过程,涉及更多的感觉系统,以达到最好的感统训练效果。 三、教学器械:平衡台、四分之一圆平衡板 四、教学过程: 1、热身运动 颈部运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头部尽量往上往下往左往右各两个八拍。 肩部运动:手臂伸直,往后拉伸两个八拍,左右手臂用力甩圈各两个八拍。

腰部运动:手臂伸直,弯腰,左手拍右脚,右手拍左脚各两个八拍。 手腕运动:双手十指相扣,甩圈两个八拍。 设计意图:热身运动是本节课训练时需要活动的各个关节肌肉的准备活动,通过活动,即强化了动作的规范有效性又注重了趣味性。 2、复习上节课内容:平衡板 设计意图: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3、走线游戏 在操场的一条直线或波浪形曲线上,学生踩着行走,足尖对着足尖,双臂伸直,抬头看前方,身体保持平衡。 设计意图:调整学生平衡觉,本体感觉,中枢觉醒状态。 4、感统训练 (a)出示训练器械:同学们,这是什么?它叫圆平衡板。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b)训练圆平衡板的方法: 双脚站上平衡板上,双手抓住平衡板的杆子,双脚向前迈进,双手抓住上下杆子,双手双脚交替,借助双脚力量,使圆平衡板前行。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手脚协调性,训练身体灵活运动能力。 (c)老师示范动作 (d)指导学生动作要领:双脚、双手交替,同时进行,动作要协调统一。 (e)学生练习圆形平衡板,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大前庭知识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 2010-12-21 14:26:18 关键字:潍坊萌韵聋儿康复中心潍坊聋儿康复中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诊断水平的提高,许多新的疾病被发现。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就是在70年代末随着CT的问世才被发现的一种新的致聋疾病,主要表现为幼儿波动***音神经性耳聋和眩晕。1978年被正式命名为LVAS,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除前庭导水管扩大外,不合并其他内耳畸形。 感觉声音的主要结构-内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膜迷路内有内淋巴液,内淋巴液的正常代谢对维持正常的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前庭导水管将膜迷路与内淋巴囊相连,而正常大小的前庭导水管是维持内淋巴液代谢所必须的。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前庭导水管扩大时,内淋巴液可经扩大的前庭导水管从内淋巴囊倒流于耳蜗或前庭,损伤感觉毛细胞出现耳聋或眩晕。在耳部影像检查者中存在大前庭导水管者占1% ;患儿出生时听力一般接近正常,多数在3-4岁发病;感冒和外伤常常是发病的诱因,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眩晕;采用神经营养剂治疗,有一定效果,部分患儿的听力可恢复到原有水平,但仍较正常儿童听力差,听力容易波动,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采取防范措施,可延缓病情发展,患儿出生后听力接近正常,虽处于亚临床期,但细心的父母会发现患儿说话较晚,口齿不清,上感或外伤后听力下降有时呈可逆性,如能及时去医院耳科行听力和平衡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做颞骨CT扫描检查可以确诊,早期证实此症并采取预防措施,特别是预防头部磕碰,有可能保持更多的听力储备,不致一次次外伤使听力严重丧失。对于听力下降明显,影响语言交流者,可以配助听器,进行语言训练。对于重度耳聋患儿,有条件者宜尽早行电子耳蜗置入手术,其价格虽然昂贵,但在目前是唯一可以改善听力的办法。 大前庭水管综合症:儿童听力损失主因之一 2010-12-21 14:27:01 关键字:潍坊萌韵聋儿康复中心潍坊聋儿康复中心大前庭水管综合症又被称为前庭导水管扩大,前庭导水管直径大于1.5毫米时,从临床上看,属于异常增大。伴随前庭导水管异常扩大,很可能导致内淋巴管和囊也增大。目前认为SLC26A4基因突变和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有关,现在的许多研究也表明至少90%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患者均具有该基因突变。一般来说,大前庭水管综合症的儿童会同时患单侧或双侧轻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大约有15%的患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儿童也有前庭导水管扩大,并且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患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出现前庭导水管异常扩大。 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患者中,有三分之一表现出患有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Pendred Symdrone)。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与进行***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耳聋。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患者可能表现出前庭疾病症状。所有大前庭水管综合症病例中,研究发现至少有62%患者同时有耳畸形,这是他们可能患前庭导水管扩大上迹象。总体讲,大前庭水管综合症目前是通过CT能检测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最常见的耳畸形。 中国的大前庭水管综合症发病率较高,比如13%-16%的聋校学生均有大前庭水管综合症。从听力损失患者中患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比例推断,中国至少有361-444万听损患者同时也有大前庭水管综合症,这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8-(2)1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8-(2)1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20,分数:40.00) 1.就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时进行的舌运动功能训练,其中不对的是 A.舌喉闭锁 B.舌伸缩 C.舌尖上抬-下拉 D.舌左右运动 E.舌环转运动 (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2.构音障碍训练中,“ba-ma-pa”音节组合训练属于下述哪种类型的训练 A.句子水平的组合训练 B.无意义音节组合训练 C.有意义音节组合训练 D.构音点不同的组合训练 E.构音点相同的组合训练 (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3.超声波治疗时,在人体表面涂耦合剂的目的是 A.减少超声头与皮肤间的声能损耗 B.降低超声头与皮肤间的摩擦力 C.避免超声头灼伤皮肤 D.减少治疗时引起的疼痛 E.防止超声治疗设备的损坏 (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在超声波治疗时使用耦合剂(或接触剂),主要的目的是使超声头与皮肤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超声波能量有效地进入人体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如果声头与皮肤间有间隙,超声波就会被反射,不能有效地进入人体内。 4.不属于个人卫生用具的是 A.指甲剪 B.轮椅式坐便池 C.长柄梳 D.加双环毛巾 E.坐厕扶手 (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坐厕扶手属于个人卫生用具的附加辅助装置。 5.下列不是针对软腭抬高的训练是 A.用力叹气 B.用压舌板辅助软腭抬高 C.用软毛刷刺激软腭 D.舌运动训练 E.用冰块刺激软腭 (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针对软腭抬高的训练包括:用力叹气、用压舌板辅助软腭抬高、用软毛刷刺激软腭、用冰块刺激软腭。 6.下列属大肠经穴的是 A.曲池 B.内关 C.三阴交 D.太冲 E.太渊 (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临床常用。 7.与人体平衡功能无关的是 A.视觉 B.本体感觉 C.听觉 D.中枢神经系统 E.运动系统

(完整版)感觉统合(运动与康复)

“前庭区辨能力不良”的主要表现为: 1.跳跃或是单脚站着的时候很容易失去平衡; 2.坐在火车上,另一部火车从旁边经过时,分不清是自己在动还是另一部车在动; 3.叫他往左,他却可能往右,总是跑错方向。 4.动作不协调; 5.老是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而紧张兮兮; 6.看起来一副松松软软的样子; 每个孩子,基本上从三到五个月龄开始,都会进入他们人生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在口腔敏感期内,给予孩子充足的口腔触觉刺激,能够帮助他们顺利探索物质属性,收住口水,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的形成以及促进语言的发展。但是,往往在孩子最需要得到口腔触觉刺激的时候,家长却因为担心不卫生,害怕孩子手指变形等原因,组织孩子吃手,吃玩具等获取口腔触觉学习的机会,结果导致孩子无法顺利度过口腔敏感期,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依然喜欢吃手,咬指甲,甚至咬人! 父母在孕期,甚至备孕时期的身心健康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状态,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这么快,如果母亲在怀孕时期缺乏足够的休息。工作、学习、生活的忙碌、焦虑、运动不够等,都会影响到胎儿胎位的变动,进而影响母亲自身及孩子的健康。有大量医学研究已经显示:女性孕期吸烟、饮用酒、浓茶、咖啡、毒品等刺激物质将会引起脐带毛细血管的萎缩,阻碍营养的输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上的不足,引起婴儿出生后触觉发育的不良。不止如此,从妈妈怀孕的第五个月开始,会有五个月的胎位变化期,这个过程便是胎儿的身体在和地心引力互动,协调出固有平衡能力的过程。如果胎位不正,即使产前调整过来,胎儿出生后的平衡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感统训练之—“脚踏车” 适宜年龄:3岁以上 适宜改善: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平衡感不好,情绪不易控制,缺乏自信心,学习力差等。玩法举例: 1.让孩子用手抓住手柄(熟练后再骑可以不带手柄)向前骑行。可以蹲着骑,站着骑,正着骑,倒着骑。 2.让孩子边骑车边做拍球动作。 在所有感觉统合能力当中,触觉统合能力对孩子的情绪、性格影响最大也最直接,所以,在这里,我们还要再次单独列出以示强调。正如岳明途老师指出的,父母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触觉刺激条件,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接近大自然,多让孩子玩水玩沙,并坚持每天为孩子进行触觉按摩等,帮助孩子获得充足的触觉营养,让孩子具备正常良

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30T13:42:01.1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作者:卢明 [导读] 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甲钴胺配合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眩晕症状的缓解,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东港医院内科;江苏无锡214199) 【摘要】目的:对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2014年4月~6月收治的前庭神经炎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方式的38例纳入对照组,常规训练基础上采用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8例纳入观察组,通过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冷热试验(CP)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判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前DHI、CP分别为(58.4±19.6)分、(58.2±19.4)%,对照组分别为(56.9±20.8)分、(56.2±18.9)%,无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DHI与CP分别为(4.9±5.2)分、(21.9±5.8)%,对照组(6.2±2.9)分、 (27.8±7.9)%,CP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庭神经炎临床治疗中,通过甲钴胺、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并配合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眩晕残障程度的改善,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甲钴胺;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前庭神经炎 前庭神经炎病因表现在HSV-1再感染方面,临床症状以自发性或急性眩晕为主,若未能做好疾病治疗控制工作,很容易引发其他如继发性焦虑、平衡障碍等问题。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为主,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将糖皮质激素、甲钴胺联合使用,并辅以康复训练,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4年4月~6月期间收治的前庭神经炎76例进行研究,男39例,女37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9.4±6.4)岁,发病时间1~6d,平均(3.14±1.21)d,病变部位左侧42例、右侧34例。纳入标准:①冷热试验下,有单侧半规管轻瘫情况;②周围性眼震特点显著;③孤立性眩晕。排除精神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偏头痛患者、糖尿病史、糖皮质激素禁忌症以及冷热实验不配合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变部位等)无显著差异(P>0.05),在研究过程中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包括前庭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康复训练,同时,药物治疗中引入1m/kg强的松,坚持服用5d,并在服用期间进行补钙、补钾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甲钴胺,连续10d进行静脉推注,用量为1mg,10d后用量为1.5mg/d,采用口服方式,可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时间,一般为三个月。治疗过程中要求配合相应的康复训练活动,通常以头部训练为主,使潜艇康复训练效果得以提升[1]。 1.3观察指标 对两个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利用DHI量表评定患者眩晕症状。同时,利用冷热实验,保持气体灌注1min,在此基础上进行双耳不对称比(CP)的记录[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DHI变化与CP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录入WPS xls数据表,由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服从正太分布组间比较由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DHI、CP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DHI无明显差异(P>0.05),而CP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 1 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前、治疗6月后DHI与CP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前庭神经炎治愈率较高,一般被认为良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在未得到及时控制与治疗的情况下,极易有继发性不良、头部运动耐受不良以及平衡障碍等问题。特别其中平衡障碍问题,多因外周未完全复原、中枢未完全代偿,对此要求治疗中解决平衡障碍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甲钴胺应用下,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从甲钴胺的应用机理看,其作为氰钴胺衍生物,存在形式以辅酶为主,其能够同生化甲基共同作用,对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以及核酸合成可起到极大帮助,可用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受损神经修复等方面[3]。 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DHI值在两组中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CP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充分说明甲钴胺、糖皮质激素以及康复训练共同应用下,能够帮助患者在眩晕程度上降低,可使治疗效果得以改善。实际治疗前庭神经炎患者中,医护人员需对前庭神经炎的病理机制明确,掌握疾病知识的情况下,合理用药,将糖皮质激素、甲钴胺共同引入,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需注意的是,对于部分眩晕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应由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陪同,避免因眩晕情况而发生不良事件。此外,对于出院后的患者,医护人员也可适时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若仍有眩晕等不良症状,应为其做好用药或康复指导工作,或及时安排就诊,避免因治疗最佳时机被延误,影响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甲钴胺配合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眩晕症状的缓解,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眩晕的药物与康复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吴子明 本课件介绍了眩晕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中对常用药物的适应证以及副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康复治疗的定义、作用机制、技术、评价等进行了全面描述,有利于学员队眩晕治疗的系统掌握。 前庭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①疾病与症状的药物治疗;②通过外科手 段稳定前庭终末器官或前庭神经病变;③观察、安抚患者带病生活;④前 庭康复治疗。 眩晕治疗的药物可以分为几大类? 一、药物治疗 眩晕的类型有耳源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精神性眩晕和原因不明性眩晕。下面主要介绍耳源性眩晕的药物治疗。耳源性眩晕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胆碱药、抗组胺药、苯(并)二氮卓类、钙通道阻滞剂、抑制呕吐的药物和影响代偿的药物。 1. 抗胆碱药

抗毒蕈碱的受体制剂如东莨菪碱,可增加对运动的耐受性。抗胆碱制剂的中枢抗胆碱效应对于眩晕治疗非常重要。 用于治疗的眩晕的抗胆碱制剂都有明显的副作用,包括口干、瞳孔放大、瞳孔调节功能受损和镇静。 2. 抗组胺药 作用于前庭中枢的抗组胺药物可预防运动病,并减轻症状。所有用于抗眩晕的抗组胺药物都有抗胆碱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茶苯海明(乘晕宁或晕)或)苯海拉明。新型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组胺药物不能用于抗眩晕治疗。 3. 苯二氮卓类药物 劳拉西泮:每天的剂量超过0.5mg,2/日避免成瘾。劳拉西泮也可舌下含服(1mg),用于治疗急性眩晕。 地西泮:低剂量的地西泮也很有效,2mg,2/日。 氯硝西泮:前庭抑制作用与劳拉西泮相似。0.5mg,2/日,也有舌下含服剂型。 阿普唑仑:避免应用阿普唑仑用来作为前庭抑制剂,因为易出现戒断症状。 常用前庭抑制药物的比较见下表。

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疗效观察精修订

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疗效观察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前庭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BS评分和计时平衡实验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变动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计时平衡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平衡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能够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前庭康复训练;眩晕;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Vertigo.Methods: 78

cases of Vertigo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pril 2016 to October 2017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9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andard Drug,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alyzed the BBS score and timing balanc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 of balance function.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BS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ifferent.The dynamic amplitud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ime balance tes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balance function of the observ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p < 0.05).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现代康复治疗项目适应症禁忌症

电动起立床 患者产生自身重力的作用来达到以下几点: 1、仰卧位到站立位,重心从低到高,适应立位状态; 2、提高躯干与下肢的负重能力,增加 颈、胸、腰及骨盆在立位状态下的控制能力,为将来的自主立位及平衡的保持打下良好基础; 3、通过重力对关节肌肉的挤压,有效刺激本体感觉器对患侧肢体进行促通,并可增加肌张力偏低患者的肌张力; 4、对下肢肌张力偏高引起的尖足、内翻等异常模式,通过重力对跟腱形成足够强度且较持久牵拉而引起的矫治的作用; 5、肌肉关节逐渐持续负重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有利于肾素产生,改善血液循坏,增加血管收缩,从而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肢体的负重对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疏松等卧床综合征有很好疗效。 适应症: 偏瘫、SCI病情稳定。 禁忌症: 1、发热在38度以上 ; 2、有低血压休克危险的患者 ; 3、无人瞧护下请勿用; 4、双下肢关节严重变形者 ; 5、严重肥胖或长期卧床; 6、下肢有流血开放性 伤口的患者 ; 7、下肢有扭伤、挫伤或骨折未愈合者 ; 8、有严重心脏病、心 衰与血压不稳者 电脑平衡操作规程 一、应用范围:1、测试静态与动态条件下立位姿势平衡,测出与平衡相关的各项参数指标 2、根据测试结果,设定训练目标,利用平衡训练游戏软件进行阶梯型平衡能力提 高训练。 二、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小儿脑瘫、周围性瘫痪、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等。2、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下肢骨关节疾患,骨质 疏松症,截肢,关节置换,椎体骨折,肌肉疾患等。3、前庭功能损害。4、老年患者 。 三、禁忌症:1、中枢性瘫痪合并中重度痉挛者;2、下肢关节不稳定;3、意识障碍不配合者。 CPM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四肢骨折,特别就是关节内或干骺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韧带重建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 后;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关节镜术后等。 二.禁忌证:连续被动运动如对正在愈合组织产生过度紧张时应慎用或择期应用。 牵伸技术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1、由于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疤痕形成,引起肌肉、结缔组织与皮肤缩短,关节活动 范围降低。 2、软组织挛缩影响了日常功能活动。 3、当肌无力与拮抗肌紧张同时存在时,先牵拉紧张 的拮抗肌,再增强无力肌的力量。 二、禁忌证:1、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炎症,如结核、感染,特别就是在急性期。2、新近发生 的骨折。 3、新近发生的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或有其她创伤体征存在。 4、神经损伤或神经 吻合术后1个月内。5、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有剧痛。6、严重的骨质疏松。7、当挛缩或缩短的组织具有下列作用时牵拉应慎重: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或为了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力量,增加功能活动的基础,特别就是截瘫或肌肉严重无力的病人。 Fugl-meyer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操作规程 一、适应症;1、适用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的评定。2、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的患者 二、禁忌症:1、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2、有认知障碍的患者。3、检查不配合者。 功率自行车操作规程 一、适应症:1、下肢关节活动受限。2、肌力下降及协调功能障碍。3、心肺功能疾病等。 二、禁忌症:1、不稳定的心绞痛。2、未控制的高血压。3、下肢肿胀,运动后疼痛加重者等。 肌力训练操作规程 一、训练原则:1、阻力原则。2、超量负荷原则。3、训练次数易多原则。4、训练至疲劳而 不过度疲劳原则。 二、适应症:1、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 症、横贯性脊髓炎。2、原发性肌病:肌萎缩、肌无力。3、骨关节疾病:截肢、骨折、 关节炎、创伤、烧伤、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

康复治疗师-专业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 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幕所属的方框涂黑。 1.磁疗宜用于 A.孕妇下腹部 B.磁疗副作用明显不能耐受者 C.瘢痕、硬结处 D.心脏起搏器患者 E.金属异物处 2.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原则是 A.大重量牵引 B.强手法刺激 C.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者,尽早手术治疗 D.只可进行保守治疗 E.只能手术治疗 3.肩周炎的功能障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A.紫外线照射 B.制动 C.针灸 D.红外线治疗 E.功能康复训练 4.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运动疗法不包括 A.手术治疗 B.姿势矫正 C.肌力训练 D.关节活动训练 E.牵张训练 5.Barthel 指数评定项目不包括 A.交流 B.大便控制 C.洗澡 D.梳妆洗漱 E.上下楼梯 6.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选用的物理治疗是 A.超短波 B.冷疗 C.红外线 D.脉冲治疗 E.直流电离子导入 7.肌张力始终处于降低的状态属于 A.痉挛 B.僵硬 C.挛缩 D.障碍 E.弛缓

8.适用于关节松动技术的疾患是 A.关节急性扭伤 B.关节肿胀 C.关节骨折4周内 D.关节活动僵直 E.关节炎症急性发作 9.软组织急性感染的治疗不包括 A.局部换药 B.推拿治疗 C.必要时手术 D.紫外线照射 E.高频电疗 10.康复评定的目的不包括 A.对疾病进行诊断 B.明确功能障碍的性质 C.明确患者的康复需求 D.确定康复治疗方案 E.预后的判断 11.肌力评定的禁忌症是 A.急性渗出性滑膜炎 B.高位截瘫 C.失用性肌力减退 D.拮抗肌肌力失衡 E.截肢后 12.Bobath常用的促进方法是 A.联合反射 B.协同运动 C.紧张性迷路反射 D.反射性颈反射 E.反射性抑制模式 13.利用学习和动机的理论,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正常的技术是 A.Bobath技术 B.Brunnstrom技术 C.PNF技术 D.Rood技术 E.运动再学习技术 14.关于僵硬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升高 B.为锥体系损害 C.帕金森为僵硬最常见的原因 D.可表现为齿轮样强直 E.可表现为铅管样强直 15.关节活动评定的禁忌症是 A.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初级康复医学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7

初级康复医学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7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A2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 1.以下量表中,不用于评估平衡功能的量表是 (分数:2.00) A.Fugl-Meyer量表 B.FIM量表√ C.MAS平衡量表 D.Lindmark量表 E.Berg量表 解析: 2.LOS的测试范围不包括 (分数:2.00) A.向前 B.向后 C.向左 D.向右 E.向上√ 解析:[解析] LOS,稳定极限,是指人体在前后左右各方向内能保持自身平衡的最大倾斜活动范围。 3.Berg量表共有多少项 (分数:2.00) A.12项 B.13项 C.14项√ D.15项 E.16项 解析:[解析] Berg量表共分为14项,每项分为0~4分共5个等级。 4.协调评定内容不包括 (分数:2.00) A.指鼻试验 B.轮替试验 C.跟膝胫试验 D.对指试验 E.压顶试验√ 解析: 5.Bruee方案不适于 (分数:2.00) A.青少年人群 B.中年人群 C.老年人群√ D.运动员 E.正常健康人群 解析:[解析] Bruce方案因同时增加坡度和速度,运动量较大,不太适合老年人。 6.症状限制性试验的停止指征不包括 (分数:2.00) A.出现呼吸困难 B.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下降

C.心电图S-T段下降≥1mm D.患者主动要求停止 E.心率加快√ 解析: 7.RPE的范围为 (分数:2.00) A.6~20 √ B.7~20 C.8~21 D.6~21 E.6~22 解析:[解析] RPE,自觉用力程度分级,分为6~20级。与心率和耗氧量具有高度相关性,各级乘以10常与达到该点的心率大体一致。 8.解剖无效腔气量约为 (分数:2.00) A.50ml B.100ml C.150ml √ D.200ml E.250ml 解析:[解析] 正常人潮气量为500ml,其中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气道中的气量不参与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约为150ml。 9.关于最大摄氧量VO 2max,不正确的概念是 (分数:2.00) A.也称为最大耗氧量 B.是综合反映心肺功能的最好生理指标 C.正常情况下取决于心排出量和动静脉氧分压差 D.运动训练可通过外周效应和中心效应提高最大摄氧量 E.一般在40岁时达到峰值√ 解析:[解析] VO 2max一般在20岁前后达到峰值状态。 10.运动处方中不包括 (分数:2.00) A.运动时间 B.运动类型 C.运动频率 D.运动强度 E.运动对象√ 解析: 11.双支撑相占步行周期的比例为 (分数:2.00) A.5% B.10% C.15% D.20% √ E.25% 解析:[解析] 单支撑相及摆动相各占步行周期的40%,其他时间为双支撑相时期。 12.划圈步态多见于 (分数:2.00) A.脑瘫

小学校本课程_《感统前庭平衡训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感统前庭平衡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 1、通过走、跑、跳跃等训练增强学生的肢体力量及肢体协调性,通过独脚椅、平衡台等器材训练提高学生的控制能力,改善学生的本体感及前庭平衡。 2、通过接球传球练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及练习兴趣。 3、培养学生服从指令及遵守课堂纪律的意识。 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 1、通过走、跑、跳跃等训练增强学生的肢体力量及肢体协调性,通过独脚椅、平衡台等器材训练提高学生的控制能力,改善学生的本体感及前庭平衡。 2、培养学生服从指令及遵守课堂纪律的意识。 【康复目标】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肢体运动能力,改善前庭平衡及本体感机能。 【教学重点】 1、独脚椅、平衡台、万象组合 【教学难点】 1、万象组合训练 【教学准备】 感统器材:大车轮、平衡台、独脚椅、排球、万象组合器材

《感统前庭平衡训练》教材分析 一、感觉统和训练内容在整个康复体系中的定位 在智障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认知、言语语言、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等六大康复领域中,运动能力是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领域。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动作是感知的源泉、思维的基础。感统训练正是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能力缺陷,来设计的康复训练环节。 二、前庭平衡训练内容在学生缺陷补偿中的定位 智力障碍学生大都运动能力发育落后,肢体力量较弱,身体协调性较差,耐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较差。医学证明正是前庭平衡影响着我们注意力和学习能力。感觉统和训练通过调节他们的前庭平衡、本体感机能来补偿他们的能力缺陷,进而促进他们个体能力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感觉统合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运动学习能力。所谓学习能力,不仅指认识事物的能力,还指统合、整理、分类知识的能力。而大脑在整理讯息之后,会根据收到的讯息给神经组织下达命令,由此来指导四肢的动作,这个过程叫做运动学习。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提供前庭平衡、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训练中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新设计的活动逐渐增加对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在指

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疗效观察

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 中疗效观察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前庭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BS评分和计时平衡实验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变动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计时平衡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平衡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在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能够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前庭康复训练;眩晕;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78 cases of Vertigo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pril 2016 to

October 2017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9 cases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andard Drug,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alyzed the BBS score and timing balanc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 of balance : after treatment, BBS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ynamic amplitud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ime balance tes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the balance function of the observ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p <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Conclusion: the use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ized drug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balanc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and make a targeted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Vertigo Effect

【CN210020998U】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41262.X (22)申请日 2019.04.02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 附属佛山医院)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 道北81号 (72)发明人 陈丹萍 虞幼军 周晓娓 杨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王国标 (51)Int.Cl. A63B 23/0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 仪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上从左到右 并列设置有左激光发射头、中激光发射头、右激 光发射头,所述中激光发射头与壳体的前端面垂 直设置,所述左激光发射头与中激光发射头的夹 角为角度Φ、右激光发射头与中激光发射头的夹 角为角度所述角度Φ、角度均为锐角;所 述壳体上设有一档开关、二档开关,所述中激光 发射头与一档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左激光发射 头、右激光发射头分别与二档开关电性连接。本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通过 眼球运动锻炼来加快前庭功能损伤的前庭代偿, 改善广大前庭功能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实用 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210020998 U 2020.02.07 C N 210020998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020998 U 1.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前端面上从左到右并列设置有左激光发射头(110)、中激光发射头(111)、右激光发射头(112),所述中激光发射头(111)与壳体(100)的前端面垂直设置,所述左激光发射头(110)与中激光发射头(111)的夹角为角度Φ、右激光发射头(112)与中激光发射头(111)的夹角为角度 所述角度Φ、角度均为锐角;所述壳体(100)上设有一档开关(120)、二档开关(121),所述中激光发射头(111)与一档开关(120)电性连接,所述左激光发射头(110)、右激光发射头(112)分别与二档开关(12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Φ、角度均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还设有电池(130),所述左激光发射头(110)、中激光发射头(111)、右激光发射头(112)分别与电池(13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30)采用锂离子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还连接设有电源线(140),所述电源线(140)与电池(130)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管、脚架(150),所述支撑管的上端与壳体(100)下端面的中心连接,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脚架(15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辅助前庭康复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包括上套管(151)、下套管(152)、拧紧器(153),所述上套管(151)的上端与壳体(100)下端面的中心连接,所述下套管(152)的上端可活动地套接在上套管(151)内,所述下套管(152)的下端与脚架(150)连接;所述上套管(151)的下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拧紧器(153)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穿过螺纹孔与下套管(152)的外壁抵接。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