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负面情绪:情绪低落也有好处

合集下载

十六种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

十六种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
16、痛苦
使我们能避开危险,并提升人生经验的信号。

从上面这些定义中我们明白,每个负面情绪其实都是给人一份推动力,推动当事人作出行动,这种推动力或者是指出了一个方向,也可能给予了一种力量,或者两者皆有。
我们相信上帝为我们安排的所有情绪都有正面意义的,因而我们所认定的负面情绪也许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讨厌,是完全值得我们重视的,别忘了情绪本身就是一种能量!
既然问题不在情绪本身,就要看你如何去拓展情绪上的选择空间,也就是运用情绪的能力。如果你感觉你在情绪上无能为力,那么,负面情绪似乎往往要占上风,它降主宰并控制你的行为。
虽然很多人提醒你,应该设法避开负面情绪,但我相信,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有时候,当我感到自己有一种负面情绪时,我外在的意识通常就通知我对这些情绪作出评估。
一种能促进深沉思考的反应,能更好的从失去种取得智慧,从而更珍惜目前所拥有的。
3、后悔
找出一个得不到的最好效果的做法中的意义,提醒我们,要找出一个更好效果的作法,同时让我们更明确内心价值关的排序。
4、左右为难
说明内心价值观的排序尚未清晰明确。
5、恐惧
一种高能量的情绪,恐惧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并能使意识性增强,这对我们提高对潜在问题的警觉性很有帮助。它使我们获得本不能得到的信息,它使我们迅速作出反应,并在必要条件下选择逃避。
你一旦获得了情绪上的自由,也就大大拓展了精神领域的活动空间,例如,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悲伤,你的意识可能会马上提醒你:喂,别忘了,它是为你服务的“因而你就会感到悲伤和一种更积极的感觉,例如在快乐之间作出选择,你当然会选择快乐,难道不是吗?
态度就想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它的牵引,而思想就想轮子一般,使我们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

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负面情绪是指那些不愉快或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愤怒、悲伤、焦虑、恐惧等。

通常我们习惯把这些情绪看作是有害的或是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的。

然而,负面情绪也有着一定的正面意义,它们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重要的益处。

首先,负面情绪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和行动力。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我们往往会被激发出去改变不公正的事情;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会更加小心谨慎,为了避免危险而作出行动;当我们感到悲伤时,我们会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寻求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

负面情绪在适度的程度下能够激发我们的积极行动,使我们更有动力去追求我们的愿望和目标。

其次,负面情绪能够促进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当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时,我们往往会对自身的能力和表现产生质疑,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成长;当我们感到失望和沮丧时,我们往往会思考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并提升自己。

负面情绪可以使我们更加敏锐地察觉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促使我们反思和改进,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此外,负面情绪可以促使我们更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情感。

当我们感到同情和怜悯时,我们往往会更加关心他人的困境,提供帮助和支持;当我们感到愧疚和羞愧时,我们会更加重视他人的感受,努力弥补自己的过错。

负面情绪能够让我们更加敏感于他人的情感需求,并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来关心和帮助他人,从而修复关系、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最后,负面情绪可以提醒我们关注自身的需求和健康。

当我们感到疲惫和不满足时,我们会意识到自己需要休息和放松;当我们感到沮丧和压力时,我们会意识到需要寻求支持和疏解压力的方法。

负面情绪能够提醒我们不断调整和满足自身的需求,保持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状态。

总结起来,负面情绪虽然在表面上给我们带来了不快和困扰,但在更深层次上,它们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它们能够激励我们积极行动、促进个人成长、增强人际关系、关注自身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负面情绪,学会从中寻找积极的意义和启示,使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益处。

学会接纳负面情绪有什么好处

学会接纳负面情绪有什么好处

学会接纳负面情绪有什么好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如同多变的天气,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云密布。

当负面情绪来袭,如愤怒、焦虑、沮丧、恐惧等,我们往往会本能地想要抗拒和逃避。

然而,学会接纳这些负面情绪,却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首先,接纳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负面情绪就像是内心世界的信号灯,它们在向我们传递着某些重要的信息。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可能是我们的边界被侵犯;当我们感到焦虑,或许是在提醒我们对未来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当我们陷入沮丧,也许是在暗示我们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如果我们一味地排斥这些情绪,就等于关闭了了解自己内心需求和渴望的通道。

比如说,一个人在工作中总是感到焦虑,每次接到新的任务都会紧张不安。

如果他选择逃避这种情绪,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其实是自己对工作技能的掌握不够自信,对时间管理也存在问题。

但当他开始接纳这种焦虑,静下心来思考,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去提升自己,逐渐减少焦虑。

其次,接纳负面情绪能够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

人生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

当我们学会接纳负面情绪,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承受生活中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不会因为一时的困境而崩溃。

每一次成功地接纳和处理负面情绪,都像是给我们的心灵肌肉做了一次锻炼,让我们在未来面对更大的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坚定。

举个例子,一个创业者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沮丧。

但他没有让这些情绪将自己击垮,而是接纳了它们,把这看作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态变得更加坚韧,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取得了成功。

再者,接纳负面情绪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当我们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时,如果能够坦诚地面对和接纳它们,而不是将其发泄到身边的人身上,那么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就会更加顺畅。

比如,夫妻之间发生了争吵,如果双方都能冷静下来,接纳自己生气或者伤心的情绪,然后以平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互相指责和攻击,那么这场争吵很可能会变成一次增进彼此了解、加深感情的机会。

负面情绪有哪些积极作用

负面情绪有哪些积极作用

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负面情绪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将负面情绪视为不好的事情,但实际上,负面情绪也具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负面情绪。

1. 警示作用负面情绪起到了一种警示的作用,提醒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或挑战。

当我们感到沮丧、焦虑或愤怒时,这些情绪告诉我们当前的状态不正常,并激励我们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警觉,避免陷入舒适区,以及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困难。

2. 动力来源负面情绪可以成为我们的动力来源。

当我们遭遇失败、挫折或失望时,这些负面情绪激发了我们的求胜欲望和自我提高的动力。

例如,有人因为失业感到沮丧,但这种负面情绪反过来激发了他们寻找新的机会并改进自己的能力。

负面情绪可以使我们更加追求成功、阳光和快乐。

3. 反思和成长负面情绪促使我们进行反思和自我成长。

当我们感到内疚、懊悔或后悔时,这些负面情绪驱使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并找出改进之处。

负面情绪推动我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并激励我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负面情绪的反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取得个人成长。

4. 筛选与调整负面情绪有时可以帮助我们筛选人际关系和调整期望。

当我们感到失望、不满或受伤时,这些负面情绪促使我们审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决定是否需要保持距离或寻找更合适的人。

负面情绪还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期望,根据现实情况重设目标,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5. 提升适应能力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适应能力。

当我们面临挑战、压力或危机时,负面情绪激发了我们的应激反应,并促使我们寻找应对策略。

负面情绪可以激活我们的应激机制,提高我们对压力的应对能力,以及从困境中走出来的能力。

结论尽管负面情绪常常被认为是不好的,但它们也具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负面情绪能够警示我们面临的问题,成为我们的动力来源,以及促使我们反思和成长。

此外,负面情绪还可以帮助我们筛选与调整人际关系,并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情绪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控和管理情绪来应对不同的心理刺激和挑战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和困扰,适当地进行情绪调节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识情绪调节的意义以及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识情绪调节的意义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促进心理健康情绪调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抑郁等。

它可以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减少情绪波动,提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从而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1.2 改善人际关系情绪调节不仅对自身心理健康有益,同时也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适当地调节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减少冲突产生,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提高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高适应能力。

当我们面临困惑、挫折或失败时,适当地调节情绪可以帮助我们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重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

二、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要有效地进行情绪调节,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和技巧。

2.1 情绪认知与理解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是进行情绪调节的基础。

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找出导致情绪波动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通过与自己的情绪对话,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有助于提升情绪调节的效果。

2.2 情绪表达与释放适当地表达情绪和释放压力是情绪调节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选择以书写、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通过参加运动、放松训练等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帮助我们恢复情绪平衡。

2.3 心理调节与疏导在情绪波动较大或长期困扰情绪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

专业的心理调节和疏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困扰情绪的问题,学习更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2.4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心理学 情绪分类

心理学 情绪分类

心理学情绪分类一、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指一种正面、愉悦的情感状态,如快乐、满足、兴奋等。

积极情绪可以提升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

积极情绪还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

通过积极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

二、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是指一种负面、不愉悦的情感状态,如焦虑、沮丧、愤怒等。

消极情绪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的人容易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消极情绪还会削弱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调节消极情绪,以保持身心健康。

三、中性情绪:中性情绪是指一种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情感状态,如冷漠、平静、中立等。

中性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冷静和理性。

然而,长期处于中性情绪中也可能导致情感麻木、生活乏味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保持情绪的平衡,避免过度倾向于消极或积极情绪。

四、复杂情绪:复杂情绪是指由多种情绪成分组合而成的情感状态,如喜悦与忧愁交织的情感、愤怒与担忧并存的情感等。

复杂情绪常常是由于某种事物或事件引发的,我们需要学会辨识和管理复杂情绪,以避免情绪冲突和矛盾。

五、基本情绪:基本情绪是指人类普遍共有的、天生具备的情绪,包括喜悦、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和悲伤等。

基本情绪是人类生存和适应的基础,它们在面对外界刺激时自然而然地产生。

基本情绪的表达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六、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通过认知和行为方式来调整和管理情绪的过程。

情绪调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和压力,提高情绪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情绪调节的方法包括积极的情绪表达、情绪引导、情绪释放等。

通过情绪调节,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结起来,情绪是人类内心感受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深远影响。

了解和管理不同类型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情绪管理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情绪管理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情绪管理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情绪管理是指个人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对他的个人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工作效率以及促进身心健康。

本文将探讨情绪管理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一、提升心理健康良好的情绪管理对个人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增强幸福感,降低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相反,不良的情绪管理可能导致情绪失控,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改善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对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能会情绪失控,对他人表现出消极情绪,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相反,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个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增加互信和共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提升工作效率情绪管理对个人的工作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情绪低落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很难专注于工作并保持高效率。

然而,通过情绪管理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控制情绪,减少情绪干扰,提高工作专注力和效率。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减少负面情绪对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使个人更有动力去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四、促进身心健康情绪管理与个人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不良的情绪管理可能导致慢性压力,增加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的风险。

反之,有效的情绪管理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和促进身心健康。

因此,情绪管理在维护个人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为了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技巧供个人参考:1. 意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辨认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和触发因素。

2. 表达情绪:学会适当地表达情绪,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渠道来释放情绪,如与亲友交流、书写日记等。

3. 接受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或否定它们。

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情绪健康的好处

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情绪健康的好处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人的一生离不开这四种情绪的影响,我们又可以把它分成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够促进人的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动力,激励人去努力,而且,在活动中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消极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起来动作缓慢、反应迟纯、效率低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

情绪对身体得影响大多从外表可以看出,情绪好的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我们常说这个人很健康,情绪不好的人郁郁寡欢,我第一想到的便是林黛玉,她的悲惨一生恰恰是因为没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整日以泪洗面,最终毁掉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我们改变不了世俗的眼光,可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用自己的思想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我认为情绪最大的影响还在于对心理的影响,因为有了对心理得影响,在导致了身体的变化,一个好的情绪代表着一个好的心态。

它对我们的智力,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情绪对智力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消极的情绪会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

科学研究表明,情绪积极、乐观的儿童的智力水平要比情绪悲观、忧郁的儿童的智力水平高。

智力水平不只体现在智商(IQ)上,而且体现在记忆、思维、创造、想象等众多方面。

在学习中,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做到“乐学”,这样会提高学习效果。

因为,消极的情绪不仅对提高学习成绩没帮助,而且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积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发展,有助于人取得好成绩。

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社会精英,或智力超常的人,大多是较为沉稳,临危不惧,比较乐观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会有太多的情绪变化,并且能够冷静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

情绪对人生观的影响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等精神疾病频频出现,而究其原因,大多是没能培养一个好的心态,在压力和不良情绪面前无法调整自己,而越陷越深。

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是教人们培养一个好的心态,失败后不气馁,不放弃,不堕落,自会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的负面情绪:情绪低落也有好处
积极的负面情绪:情绪低落也有好处
十月31, 2012 by yeeyan 所在目录:外刊集粹
近几年里,很少有行为科学(如果有的话)能够像积极心理学那样获得那么多关注。

从各个科学的实验室里诞生了大量的关于快乐的研究。

像美国心理协会会员Ed Diener和James McKeen Cattell、威廉詹姆士奖获奖者Martin Seligman等人的研究,引起了公众巨大的兴趣,也给予了无数的畅销书以灵感。

这些研究无疑是积极心理学巨大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们将社会、认知以及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的益处与积极情绪联系了起来,但是其中有些研究的逻辑很简单:选择幸福还是不幸福?我们大多数人都倾向于选前者。

积极心理学没能告诉我们的是,这些积极情绪能带给我们的益处是有限的。

是的,高兴情绪很好;但是,当你在应该恐惧或愤怒时感到高兴,或者当你把追求永远高兴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就不好了。

在2011年的一期《心理科学观察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June Gruber 领导的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发布了一份研究结果,该研究的主题是他们所说的快乐的“黑暗面”——幸福什么时候、以什
么方式变得不再有用甚至会伤害人,这种效应的程度有多大。

Gruber将她自己的研究称为对于积极心理学的自然的、科学的反应。

“我们越了解快乐的限制,就越能学会如何将其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量上,”她说,“不多,也不少,正正好好。


有这样积极情绪才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


Bruber及其同事重点介绍的一个研究结果,来自于他们的联合作者丹佛大学的Iris Mauss(现在在加州大学,伯克利)。

Mauss及其同事通过两个研究测验了当一个人要求太多幸
福时的情况。

他们觉得,由于西方的幸福概念是非常个人而非公共的,所以当一个人频繁追求幸福时,他的社会联系会受负面影响。

Mauss及其同事的第一个研究从人们的日记中发现,人们在经受压力时,自己评价的幸福度和孤独感之间存在简单的相关。

Mauss等希望能够探明这种孤独感的来源,于是他们招募了43名女性被试来观看一段35分钟的关于亲密和男女关系的电影片段。

在观看电影片段之前,部分被试看了一篇关于幸福的好处的新闻(这些被试是幸福组),而其他被试则
看一篇中立的文章(这些被试是中立组)。

在看完电影片段之后,幸福组报告的自己的孤独感比中立组
报告的要高,研究者们将这一结果发表在2011年的一期《情绪(Emotion)》杂志上。

“因此,和经历(being)幸福相比,想要(wanting)变得幸福有时候可能会产生相反地效果,”他们总结道,“所以这可能意味着,如果人们想要享受幸福带来的益处,就不能过多的追求幸福。


人们还应该在正确的时候追求幸福。

Gruber及其同事在其文献回顾中证明,在一些的时候,幸福感并不是最好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者,美国协会会员Joseph Forgas以及Rebekah East的研究。

Forgas和East在实验室里研究了117名被试,他们先用一段影像来启动被试,影像有三种——正性启动影像(一段英国喜剧)、负性启动影像(一段关于癌症的电影)、中性影像(一段自然景色)。

之后,被试观看一场“审问”,被审问者是一个被认为偷了一张电影票的嫌疑人,之后被试需要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

研究者们进行了安排,使得一部分被试看到的审问中嫌疑人无罪,而另一部分审问中嫌疑人是有罪的。

在所有的审问中嫌疑人都拒绝认罪。

当嫌犯无罪时,被试的判断并不受其情绪的影响,正性组、负性组、中兴组的被试基本都能判断出嫌疑人没有偷电影票。

然而,当嫌疑人有罪时,负性组的被试要比正性组和中性组的被试判断更准确。

事实上,正性组和中性组的被试错误判断嫌疑人的概率大于机会水平。

这一结果发表在2008年的
一期《实验心理科学(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ety Psychology)》杂志上,Forgas和East在其中总结道,幸
福感会使我们容易受骗。

这一研究结果的另一面就是,负性情绪有时候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必要的怀疑态度。

Forgas是一系列所谓的“悲伤的光明面”的研究中的先锋。

这几年里,他将负性情绪和更好的记忆力、更强的说服力以及更不容易错误归因的能力联系在一起。

正如积极心理学有时候高估了幸福感的限制一样,积极心理学有时候还会忽视负性情绪的益处。

“我认为积极心理学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但是它只说了一半,”Forgas说,“经过数千年,我们人类已经进化出了丰富的情感反应的技能,这就意味着,负性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一定也有着重要的适应性功能。

……我认为强调一种类型的情绪(如积极情绪)永远有益、认为负面情绪永远有害,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Forgas及其新南威尔士的同事Hui Bing Tan总结了同一系
列的三个实验,证明负面情绪能使我们变得更公正。

在一个实验里,45名被试先进行了伪几何测试,根据其结果被试接受正性或负性启动。

之后被试完成独裁者博弈(the dictator game)任务,该任务是一个测试被试自私程度的分配任务,在该实验里被试需要选择如何在自己和搭档之间分配10张
奖励为20美元的彩票。

当搭档是一名完全的陌生人时,正性启动组的被试相比于负性启动组的被试,会为自己保留更多的彩票。

这一结果发表在2010年的一期《实验心理科学(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ety Psychology)》杂志上。

甚至当搭档是自己的同校同学时,这一实验的结果仍没有改变,无论条件如何,负性启动组的被试会更公平的分配彩票。

在一个后续的实验中,64名被试先被正性或负性启动,之后再被公平或不公平启动。

Tan和Forgas发现,公平因素调
节情绪因素的方式很有意思。

当公平被强调时,正性组和负性组的被试都能在独裁者博弈任务中公平地分配物品。

但是,当听到一种负性情绪能减少自私的暗示时,正性组的被试会明显变得比负性组的被试更自私。

另一个最近的研究发现,接受负面情绪能减少人的沮丧。

由Amanda Shallcross带领的丹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招募了55名被试,这55名被试近期都遭遇了一些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

被试完成了关于他们的压力、抑郁症状和接受程度(研究者定义接受程度为被试直面、不回避负面情绪)的问卷。

四个月之后,这些被试完成了一份类似的测评问卷。

Shallcross及其同事在分析两份问卷之后发现,四个月之后,只有那些接受程度低的被试的压力和抑郁症状增加了。

这一矛盾的结果发表在2010年一期的《行为研究与疗法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杂志上,它表明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事实上能够帮助我们减少负面情绪。

“认为幸福感和正性情绪是人人都渴望并且可以得到的,这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

这种想法和期望的流行可能会使一些本来可以幸福和快乐的人变得不幸福和不快乐。

”Forgas说,“一种更现实和更平衡的观点应该是,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各有益处。

这样的观点相比于片面地提倡积极情绪,可能更能带给我们满意而快乐的生活。


近期的其它研究回应了这种看法,它们都得出了要平衡正性和负性情绪的结论。

在2011年另一期《心理科学观察(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dam Grant和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的美国心理协会会员Barry Schwartz给了积极心理学一个提醒,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真正的幸福的奥秘在于适度(the secret to true happiness lies in moderation)。

他们提倡应该多注意所谓的“倒U曲线”,即积极心理学家所说的,一旦追求过多、幸福就会变为消极情绪。

Gruber表示追求情绪平衡是一个健康的生活目标,但她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稳定也同样重要。

Gruber和Mauss及其他同事一起追踪了两大样本人群在一段时间里的情绪变化,一个人群在丹佛(追踪两周时间),另一个人群在法国(一天时间)。

在即将出版的下一期《情绪(Emotion)》杂志里,
研究者报告说情绪变化幅度大的人健康的状况更差——生活满意度低、生活功能差、抑郁和焦虑症状更多。

“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过分追求幸福,也是因为我们过分回避消极情绪,”Gruber说,“这导致了我们的情绪生态系统中出现了不平衡。

我们不是只用来接受幸福感的机器,如果我们长期处于持续的幸福感之中,我们就会忽视环境中许多重要的线索。


译者cscnak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