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器械消毒流程

合集下载

口腔科器械消毒流程

口腔科器械消毒流程

口腔科器械消毒流程根管器械消毒把使用过的器械(如车针,口腔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放入浸泡液(2%戊二醛),浸泡 10 个小时。

↓把浸泡过的器械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浸泡 15 分钟后震荡 5 分钟。

(溶液为多酶清洗剂)。

↓把它放入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

↓放入干燥箱内烘干。

↓把细小的根管治疗器械,放入高压蒸气收纳盒中。

↓用高压蒸气炉消毒灭菌 45分钟。

↓每个器械盒中有同样的治疗器械约 5 套左右,真正的做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

手机的消毒先把用过手机用 75 %的酒精棉球擦拭。

↓放入手机清洗加油机中,清洗加油 3 分钟。

↓烘干↓装入含有消毒指示卡的密封袋中密封。

密封袋上标明消毒的时间和登记人。

↓把它放入高压消毒设备中,经过三次抽真空, 134℃ 45分钟的消毒。

↓把消毒过的器械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整齐的放入无菌柜中。

当医生用的时候,护士从无菌柜中取出。

拔牙器械的消毒用流动的清水刷洗器械,将残留血迹洗掉。

使用过的拔牙器械,放入震荡器中浸泡 15 分钟后震荡 5 分钟。

↓把它放入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

↓用消毒毛巾把器械擦干。

↓含有消毒指示卡的密封袋中密封。

密封袋上标明消毒的时间和登记人。

↓把器械放入高压消毒设备中,经过三次抽真空,并按 134℃,消毒45 分钟。

消毒完成后的工作把消毒过的器械,整齐的放入无菌柜中。

当医生用的时候,护士从无菌柜中取出。

口腔科器械消毒制度

口腔科器械消毒制度

口腔科器械消毒制度
1.背景
为了确保口腔科治疗过程中的器械消毒达到标准,减少交叉感
染的风险,制定口腔科器械消毒制度是必要的。

2.目的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口腔科器械在使用前经过正确的消毒程序,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3.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口腔科的所有医务人员和相关器械消毒工作人员。

4.器械分类
根据器械材质和使用频次,将口腔科器械分为三类:
非纯金属器械:如塑胶、橡胶制品;
半临床接触器械:如外科钢器械;
高风险接触器械:如手术钳、针具等。

5.消毒程序
5.1 器械预处理:
使用前必须进行初步清洁,去除表面的血迹和污垢;
将能脱落的附属装置、橡胶制品等取下。

5.2 消毒方法:
非纯金属器械:使用热气或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半临床接触器械:使用高温高压蒸汽消毒器进行消毒;
高风险接触器械: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干热灭菌器进行灭菌。

5.3 消毒记录:
每次消毒过程都需记录消毒日期、器械名称、消毒方法、消毒
时长等信息;
消毒记录需存档备查。

6.责任和监督
6.1 责任:
口腔科医务人员在使用器械前负责进行初步清洁和正确消毒;
器械消毒工作人员负责进行器械的消毒操作。

6.2 监督:
口腔科主管负责对器械消毒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定期进行抽查,检查消毒操作的符合性。

7.更新和修订
制度需定期进行评估,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

8.参考法规和标准
根据相关卫生部门颁布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器械消毒。

以上为口腔科器械消毒制度的文档,请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消毒工作,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口腔科器械消毒操作规范

口腔科器械消毒操作规范

口腔科器械消毒操作规范1、流程图1.1 个人防护:按标准预防措施,附加防护面罩;1.2 椅旁预清洁:使用后器械及时用敷料或75%酒精棉球擦拭器械的工作端,去除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治疗完毕后放入专用的器械回收盒暂存;1.3 回收器械:每椅位设器械回收盒,保湿、密闭运送到消毒室;1.3.1 清洗:①手工清洗: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做预消毒后,用多酶清洗液进行水面下刷洗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将器械分类后,分别置于专用的清洗篮筐或清洗架清洗1.3.2 漂洗:①手工清洗:在流动水下漂洗纯水漂洗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自动完成漂洗、消毒、上油过程1.3.3 干燥:机械烘干,或用清洁纱布擦拭干燥1.3.4 质控保养:检查器械的洁净度、性能,根据器械情况选择是否需上油1.3.5 包装:选用纸塑袋包装、封口或符合规范的包装材料包装,标记消毒日期及有效日期1.3.6 灭菌:选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空腔器械选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1.3.7 监测:检查灭菌监测指标合格,发放2、注意事项2.1 清洗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2.2 遵循器械的清洗从使用后开始,做好椅旁预清洁,防止残留材料及污物干固,增加清洗难度。

2.3 椅旁清洁时注意防锐器刺伤,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锐器的尖端。

2.4 器械暂存盒需要加入少许含酶清洗液,对回收器械进行保湿并密闭运送。

2.5 手工清洗时,要使用专门的刷子或海绵,造成器械的损坏,减少因器械光滑面损坏而引起的污物积聚,增加清洗难度。

2.6 手工清洗时,注意选用低泡或无泡多酶清洗剂,在流动水中进行冲洗,在清洗液面下进行刷洗,防止或减少气溶胶的形成。

2.7 有锈的器械必须先除锈再进行清洗。

2.8 清洗时应将器械轴节完全打开;机械清洗时按操作说明装载,不可超载;容器、管状类器械置于专用冲洗架上清洗;保证清洗质量。

2.9 做好有关节器械的上油保养工作,防止生锈,不能使用液状石蜡进行器械保养和润滑。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一、前言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是口腔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患者健康和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为了确保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本文详细介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二、预处理1. 治疗结束后,及时将使用后的器械进行预处理。

用敷料或酒精棉球擦拭器械表面的血渍、污渍、粘接剂、补牙材料等残留物。

2. 器械保湿存放或尽快密闭送至消毒室,避免污物干结,影响清洗消毒质量。

三、器械回收分类1. 器械回收时需密闭回收并做好保湿处理,尤其是工作端,可放于盛有多酶溶液的回收清洗架,并置于回收盒加盖暂存;也可用喷雾式酶保湿剂进行保湿处理。

2. 回收容器应在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3. 回收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检查手套有无破损,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锐器尖端,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车针等小器械与手机等器械应分类处理。

四、手工清洗操作步骤1. 冲洗:将器械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2. 刷洗、擦洗:冲洗后的器械需用酶清洗液进行浸泡,浸泡时液面需淹过器械,保持充分湿润。

再进行刷洗、擦洗。

3. 终末漂洗:刷洗、擦洗后,再用纯化水冲洗。

五、清洗质量检查1. 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无污渍、血渍、蛋白残留等。

2. 采用ATP荧光检测仪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检测,确保ATP值低于规定标准。

六、消毒1. 根据器械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

2. 将清洗后的器械放入消毒液中浸泡,确保消毒剂浓度和浸泡时间符合规定。

3. 消毒后的器械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器械表面无水分残留。

七、灭菌1.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等。

2. 按照灭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灭菌,确保灭菌参数和时间符合规定。

3. 灭菌后的器械进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

八、保存1. 灭菌后的器械放入避光干燥的无菌柜中保存,确保无菌状态。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口腔诊疗服务质量,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口腔医院、诊所等口腔诊疗场所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

二、原则1.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程。

2. 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器械的污染程度和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消毒灭菌处理。

3. 采用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确保器械达到无菌状态。

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消毒灭菌操作技能。

5. 做好消毒灭菌记录,便于追踪和质量控制。

三、操作步骤1. 预处理(1)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

(2)使用者及时卸下污染手机,用湿棉球及时擦除手机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放入诊室污染器械回收容器中暂存。

(3)清洗人员清点收取使用过的手机,将污染器械回收容器送至清洗间。

2. 清洗(1)无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清洗1)冲洗: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

2)洗涤:冲洗后,用酶清洁剂浸泡2~5分钟后刷洗、擦洗。

部分手机冲洗后可放进超声清洗器内加酶清洗3~5分钟。

3)漂洗:洗涤后,在流动水下冲洗或刷洗。

管腔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

4)终末漂洗:漂洗后,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冲洗。

管腔内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

5)清洗后手机放入网筐中准备干燥。

(2)有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清洗1)检查自动清洗机工作性能及酶清洗剂、中和剂、增亮剂是否足够。

2)将手机头逐个平稳地插入手机清洗机专用插孔,进行充分有效清洗。

3. 干燥将手机逐个从网筐或清洗机中取出,使用高压气枪或注射器吹干管道、风轮轴承表面水分,也可注入75%乙醇干燥。

4. 消毒用75%乙醇消毒手机内外表面。

5. 内部保养使用全自动注油设备向手机内部注入专用的手机清洁润滑油,若使用手工式注油,宜选用喷雾型清洁润滑油。

6. 干燥注油后器械外表应及时擦干,管腔内应用机械烘干、压力气枪吹干,不得自然晾干。

口腔器械消毒流程

口腔器械消毒流程

口腔器械消毒流程口腔器械的消毒是保证牙科诊疗安全的关键步骤之一,正确的消毒流程可以有效地消灭病原体,保护患者免受感染。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口腔器械消毒流程。

1. 分类:首先,将不同种类的口腔器械进行分类,如镊子、刮匙、钳子等。

2. 预清洁: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预清洁,可以使用洗涤剂和刷子进行清洗,去除可见的血迹、唾液等污垢。

注意,不能使用金属刷子,以免损坏器械。

3. 包装:将清洗干净的器械进行包装,可使用透明塑料袋或特殊牙科器械包装袋,以确保在消毒过程中不被污染。

4. 检查:将包装好的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器械无损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5. 暂存:将已经包装好的器械暂存在封闭的柜子或储物间内,避免受到外界的污染。

6. 高压蒸汽消毒:将待消毒的器械放入预先加满水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设置消毒时间和温度,通常为20-30分钟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高温和高压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

7. 冷却:消毒结束后,待器械冷却到室温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8. 封存:待器械冷却后,将其放入绝缘性良好的袋子中,用标签标记消毒日期和有效期,以便下一次使用。

9. 使用前检查:在使用器械之前,仔细检查封存标签,确保器械在有效期内,并且未受到外界的污染。

10. 使用后处理:在使用完器械后,不要将其进行二次利用。

将器械放入特定的容器内,以便统一处理。

11. 清洗: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血迹和其他污垢。

12. 冷洗消毒:将清洗干净的器械放入冷洗器中,进行冷洗消毒。

这一步骤可以进一步消除细菌和病毒。

13. 干燥:消毒结束后,将器械进行烘干,确保其完全干燥。

14. 检查和包装:将干燥的器械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和污染,并进行包装。

15. 暂存:将包装好的器械暂存在封闭的柜子或储物间内,避免受到外界的污染。

口腔器械消毒是牙科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在消毒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一、总则为了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

二、基本要求1.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将其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

2.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的规章制度,建立消毒管理责任制,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从事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并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三、消毒方法1.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科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2. 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3.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科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 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科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治疗器械等,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或物理方法进行消毒,并达到消毒合格标准。

四、消毒流程1. 清洁:诊疗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有机物质。

2. 消毒:根据器械的材质和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进行浸泡、擦拭或喷雾消毒。

3. 灭菌:对于需要达到灭菌标准的器械,应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气体灭菌等方法进行灭菌。

4. 干燥:消毒后的器械应进行干燥,避免潮湿导致的细菌繁殖。

5. 存放:干燥后的器械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受污染。

五、监督管理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2.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进行自查和整改,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医疗机构应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消毒技能和意识。

牙科诊所口腔诊疗器械的灭菌与消毒(共七步)

牙科诊所口腔诊疗器械的灭菌与消毒(共七步)

牙科器械消毒灭菌操作流程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1、收集(1)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和别。

(2)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3)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

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至无误。

2、分检、毁形(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人,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①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批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换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

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②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第二步:清洗消毒(表1)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器械消毒流程
根管器械消毒
把使用过的器械(如车针,口腔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放入浸泡液(2%戊二醛),浸泡 10 个小时。


把浸泡过的器械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浸泡 15 分钟后震荡
5 分钟。

(溶液为多酶清洗剂)。


把它放入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


放入干燥箱内烘干。


把细小的根管治疗器械,放入高压蒸气收纳盒中。


用高压蒸气炉消毒灭菌 45分钟。


每个器械盒中有同样的治疗器械约 5 套左右,真正的做到
了一人一用,一消毒。

手机的消毒
先把用过手机用 75 %的酒精棉球擦拭。


放入手机清洗加油机中,清洗加油 3 分钟。


烘干

装入含有消毒指示卡的密封袋中密封。

密封袋上标明消毒的
时间和登记人。


把它放入高压消毒设备中,经过三次抽真空, 134℃ 45分
钟的消毒。


把消毒过的器械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整齐的放入无菌柜中。

当医生用的时候,护士从无菌柜中取出。

拔牙器械的消毒
用流动的清水刷洗器械,将残留血迹洗掉。

使用过的拔牙器械,放入震荡器中浸泡 15 分钟后震荡 5
分钟。


把它放入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


用消毒毛巾把器械擦干。


含有消毒指示卡的密封袋中密封。

密封袋上标明消毒的时间
和登记人。


把器械放入高压消毒设备中,经过三次抽真空,并按 134℃,
消毒45 分钟。

消毒完成后的工作
把消毒过的器械,整齐的放入无菌柜中。

当医生用的时候,
护士从无菌柜中取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