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可食用野生植物
如何识别野生植物并确定哪些是可以食用的?

如何识别野生植物并确定哪些是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有些植物可以作为药物使用,对健康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也有些植物是美味佳肴,可以为我们的味蕾带来无穷的惊喜。
不过同样的,也有些野生植物是有毒的,如果无法准确识别,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学会如何识别野生植物,并确定哪些是可以食用的,是非常必要的一项技能。
一、采集前需知道的基本原则在采摘野生植物时,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选择无污染区域2. 找到正确的时候和位置3. 确保不会损害生态平衡4. 不取过多二、学会如何识别野生植物在野外判断植物是可以食用的还是有毒害的是一项重要技能。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识别方法:1. 区分同种植物和似非同种植物2. 使用组织学技术3. 寻找电子图谱4. 了解植物基础知识及其习性5. 利用植物专家的专业知识三、野生植物的食用方法在确定野生植物可以食用之后,还需要了解一些野生植物的食用方法,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影响健康。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食用方法:1. 食用适量,不过量2. 充分清洗后才可食用3. 食用前应充分烹饪4. 个人口味的偏好,不能决定植物的适宜性四、几种常见野生植物的识别与食用方法1. 野葡萄野葡萄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果实味道甜美,但种子有毒,不可食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其成熟期,果实会有些发黑发酸,不宜食用。
2. 黄芪黄芪为常用中草药之一,但其根茎在野外长成后,须经过专业处理,方可食用或药用,否则会有毒害。
3. 红枣红枣营养丰富,有益气血,但不少人都可能误食茉莉花果。
一旦误食,极易引起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我们要学会如何识别野生植物,并确定哪些是可以食用的,品尝那些口感独特、美味的野生植物,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大自然,也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但切记确保食用安全,遵守采集野生植物的基本原则,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
云南常见的野生生植物介绍

云南常见的60种野生植物及其简介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的野生植物。
1.杜鹃花:云南是杜鹃花的故乡,品种繁多,花色艳丽。
2.茶树:云南普洱茶的原料茶树就生长在云南境内的高山上。
3.三七:云南文山是三七的原产地,有“南三七、北人参”之称。
4.滇黄精:黄精的一种,云南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
5.野生灵芝: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灵芝,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6.冬虫夏草:生长在高山上的一种真菌和昆虫的复合体,具有滋补作用。
7.龙胆花:云南八大名花之一,因其花形如龙胆而得名。
8.报春花:云南高山上的特有品种,春季时在雪山草甸上开放。
9.山茶花:云南山茶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10.龙舌兰:云南干旱地区的代表植物,可提取龙舌兰酒。
11.仙人掌:生长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仙人掌科植物。
12.绿绒蒿:云南高山草地上的美丽植物,具有观赏价值。
13.马先蒿:云南特有的马先蒿属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14.杓兰:云南野生杓兰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5.铁皮石斛:云南特有的名贵中药材,被誉为“药中黄金”。
16.天门冬:云南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材。
17.黄杨:云南黄杨是黄杨科黄杨属植物,生长在云南西北部高山地区。
18.火棘:火棘是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云南很多地方都有分布。
19.南天竹:南天竹是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小灌木,云南各地均有分布。
20.十大功劳:十大功劳是罂粟科十大功劳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云南有分布。
21.木通马兜铃:木通马兜铃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中部以南至东南部和西南部。
22.短尾铁线莲:短尾铁线莲是毛茛科铁线莲属木质藤本植物,生长在云南西北部和北部山区。
23.五味子:五味子是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木质藤本植物,在云南有分布。
24.紫金龙:紫金龙是罂粟科紫金龙属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和北部山区。
25.地菍:地菍是野牡丹科地菍属匍匐状小灌木,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至台湾等地的丘陵、低山林缘、路旁、草地或荒地上。
野生保护植物类中药材

野生保护植物类中药材
野生保护植物类中药材是指那些因为过度开发、非法采摘或其他原因而面临濒临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植物类中药材。
这些植物多数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疗效,对于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这些濒危植物,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措施,例如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执法力度等。
以下是一些已知的野生保护植物类中药材:
1. 麝香(Moschus):麝香是一种来自于麝鹿的分泌物,具有温阳补肾、舒筋活络等功效。
由于过度猎杀和非法贸易,麝香麝鹿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因此现在麝香多数采用人工培育的方式获得。
2. 珍珠(Margaritifera):珍珠是一种贝类的产物,可以镇静安神、润肤养颜等。
但是,由于自然环境退化和过度开采,珍珠贝的数量已大幅减少,因此保护珍珠的栖息地和控制采集量已成为重要任务。
3. 朱砂(Cinnabaris):朱砂是一种矿石,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
然而,由于朱砂的产量非常稀少,而且开采朱砂需要破坏环境,使得对朱砂的采集受到限制。
4. 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沉香是一种名贵的木材,具有镇静、安神、理气等功效。
然而,由于过度采伐和非法贸易,沉香树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实际上还有许多野生保护植物类中药材。
为了保护这些植物资源,我们应该加强监管,合理利用中药材资源,遵守法律规定的采集和使用原则,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常见可食用-药用野菜

常见可食用、药用野菜山野菜是重要的可食性植物资源,而且大多数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医疗功效和保健功能。
常见野菜如下:1问荆问荆(接续草《本草拾遗》、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中医药实验研究》,马蜂草、猪鬃草《东北药植志》、黄蚂草《四川中药志》、节节草、接骨草《陕西中草药》、笔头菜、马草)。
Equisetum arvense L.Sp.pl. 多年生草本。
生于田边、路旁、林缘湿地及河边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问荆皂甙、木贼甙、异槲皮甙、木犀草甙、硅酸(含量达干生药的5.19~7.77%)、有机酸、脂肪、β-谷甾醇、犬问荆碱、二甲砜、胸嘧啶、3-甲氧基吡啶、多种氨基酸。
孢子含五羟基蒽醌葡萄糖甙、廿八烷二酸、卅烷二酸、卅烷二酸二甲酯、棉花皮次甙和草棉甙。
嫩孢子茎含有胡萝卜素等成分,可食用,称“笔头菜”。
2分株紫萁分株紫萁(牛毛广、牛毛广东《长白山植物药志》、薇菜、桂皮紫萁、绿提琴头菜、野豌豆、巢菜、元修菜)Osmunda cinnamomea L. var. asiatica Fernald. 多年生草本。
生于林下或灌丛湿地。
嫩株可食,是一种野生蕨类山菜。
是名贵山珍。
每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3.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克、纤维3.8克、维生素B2 0.25毫克、维生素C 69毫克、胡萝卜素1.97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钾3120毫克、钙190毫克、镁293毫克、磷711毫克、铁12.5毫克、锰8.1毫克、锌6.2毫克、铜1.8毫。
还含有大量氨基酸、鞣酸等。
3蕨蕨(蕨菜、老蕨菜、龙头菜、如意菜、小孩拳、狼萁)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 latiusculum(Desv.)Underw. ex Heller多年生草本。
生于山坡向阳处、林缘或林间空地。
嫩茎、叶可食,是美味山野菜。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
每100克胡萝卜素1.04毫克、维生素B2 0.13毫克、维生素C 27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6.6克、脂肪0.9克、糖54.2克、粗纤维25.5克、维生素C 3毫克、维生素E0.53毫克、维生素PP2.7毫克、钾31.8毫克、钙1.9毫克、镁3.39毫克、磷5.16毫克、铁171微克、锰35微克、锌61微克、铜25微克。
常见野花野草

野花野草1、鼠曲草。
亦名清明菜,全株有白色绵毛,民间草药名叫“追骨风”,属菊科草本植物。
江浙地区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团,香糯可口。
2、棒头草。
农田常见杂草,一年生草本,成株秆丛生,光滑无毛。
3、看麦娘。
别名山高梁,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的4-8月开花、结果。
全草入药,味淡,凉。
4、阿拉伯婆婆纳。
为玄参科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有柔毛。
花单生于苞腋,花冠淡蓝色,生于田间、路旁,是华东地区早春常见杂草;也为常见入侵植物。
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
生花期3~5月,种子繁殖。
5、球序卷耳。
石竹科,卷耳属。
又名婆婆指甲菜、粘毛卷耳。
二年生或有时一年生草本。
苗期11月份至翌年2月份。
花果期4~5月份。
种子繁殖。
喜生于干燥疏松的土壤。
6、车前草。
又名车轮菜,多年生草本,连花茎高达50厘米,具须根。
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
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地。
7、猪殃殃。
又名锯锯草,活血草,是茜草科小草本,属于双子叶植物。
其嫩苗可作菜,据说猪食之则病,故名猪殃殃。
8、酢浆草。
又名三叶草。
多年生草本。
黄色的叫黄花酢浆草,红色的叫红花酢浆草。
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一般园土均可生长,夏季有短期的休眠。
9、蛇莓。
一种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药用价值,也可同时观花、果、叶,园林效果突出。
10、积雪草。
匍匐草本。
生于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
茎伏地,节上生根。
叶互生,叶柄长;叶片圆形或肾形。
11、杠板归。
蓼科,蓼属。
杠板归是在中国旱地比较常见的一种杂草类型,一年生攀援性草本,通过种子繁殖。
每次爆发都会带来巨大危害。
12、田野水苏。
唇形科,水苏属。
一年生植物,高30—50厘米,有在节上生须根的根茎。
13、细叶芹。
伞形科,芹属。
一年生草本,是常见的农田杂草之一。
14、白花鬼针草。
菊科。
一年生直立草本。
茎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的柔毛。
15、通泉草。
为通泉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30厘米,遍布全国,仅内蒙古、宁夏、青海及新疆未见标本。
中国常见可食野生植物图谱

中国常见可⾷野⽣植物图谱推荐的书是叫“中国的野菜——319种中国野菜图鉴”1 荠菜:别名:地M菜(湖北)、菱⾓菜(⼴东)、护⽣草(⽢肃)。
长于各地,⽣于⽥野、路边、沟旁。
嫩苗可⾷,味平淡。
3~4⽉采其全草,洗净炒⾷、作汤晒⼲,吃时⽤⽔泡开炒⾷。
药⽤可治腹泻、痢疾(单味⽔煎服),也可治⽬⾚肿痛,⾼⾎压以及各种出⾎症。
⼆年⽣草本,⾼15~40CM。
叶有根⽣叶和茎丛⽣,有柄,叶⽚⽻状深裂,有时浅裂或不裂,茎⽣叶⽆柄,基部抱茎,边缘有齿,嫩叶有⾹⽓。
春天抽出花茎,排列成总状花序,花穗挺⽴,花⼩,⽩⾊2 蒲公英(⼜名:婆婆丁,黄花地丁,姑姑英)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科属:菊科蒲公英属,分布各地。
⽣长于⽥野、路旁,易采集。
3~5⽉可采嫩叶洗净后⽣⾷,味微苦。
5~8⽉采花放⼊汤中烹⾷。
全株伏地丛⽣,⾼3~乳汁。
叶缘为不规则的⽻状分裂,⾊鲜绿。
花茎数个,⾃叶丛基部⽣出,与叶等长或稍长过⼀点,上部密⽣⽩⾊丝状⽑。
头状花序顶⽣,全为黄⾊⾆状花说明:⾷⽤部位:嫩株,清洗后烫后可炒⾷,做汤.其他应⽤:全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作⽤3 名字: 乌⽑蕨科⽬:蕨科乌⽑蕨属拉丁名: Blechnum orientale说明:茎⼲短⽽直⽴,被有线状披针形的暗褐⾊鳞⽚,叶柄丛⽣,长30---60公分,⽻⽚线状披针形,多数密⽣,但最下⽅的数对退化⽽成⼩⽿形,孢⼦囊群线⽣. 乌⽑蕨卷曲的幼芽及紫红⾊的新叶都可以⾷⽤.先以沸⽔烫过后再进⾏烹调,也可以烫熟,捞起,晒⼲后,腌渍成咸菜或者蕨⼲4 ⼟⼈参(⼜名:假⼈参,参⼦叶,波世兰,⼟⾼丽参)学名: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科属:马齿苋科⼟⼈参属说明:多年⽣草本,全株光滑⽆⽑,茎叶柔软多汁,叶互⽣,倒卵状披针形,春末⾄秋季开花,圆锥花序腋⽣出或顶⽣,花粉红⾊,梗细长,花瓣五⽚,蒴果球形分布底海拔⼭野,荒地,庭院以及其他有⼈烟的地⽅,嫩茎可以直接炒⾷或者煮汤,也可以腌渍⾷⽤,主根可以切⽚炖⾁等,全株煎服,具有利尿效果;茎可外敷肿毒等。
野外生存 食用植物

1.蒲公英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
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
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
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
花期早春及晚秋。
多分布于北半球,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各地均有分布。
生于道旁、草地、田间、河岸、荒地、庭园等处。
蒲公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
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痹疡、疗毒疮肿、感冒发热、急件扁桃体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蒲公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野菜,主要食用部分为叶、花、花茎、根。
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
挖其嫩幼苗,开水焯后,冷水漂洗,炒食、凉拌、做汤。
风味尤佳。
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
2 车前草车前草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等的全草。
车前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路旁、花圃或菜园、河边湿地。
分布于全国各地;平车前生于山野、路旁及河边。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河南、湖北、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
夏、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
根茎短缩肥厚,密生须状根。
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主脉五条,向叶背凸起,成肋状伸入叶柄,叶片常与叶柄等长。
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状花序,花小,花冠不显著。
结椭圆形果实,顶端宿存花柱,熟时盖裂,撒出种子。
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的功效。
不仅可药用,还可食用。
功效主治:1、利水通淋(淋证、水肿、尿血)2、清热解毒(痈肿、热痢)3、清肝明目 4、祛痰 5、止泻。
1. 车前根丛生,须状。
十种常见的山野菜介绍

十种常见的山野菜介绍一、大耳毛别名:东风菜、大耳朵毛、山蛤芦等。
来源:鞠科植物东风菜Astey scabey Thunb 的嫩苗或嫩叶。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
根茎粗壮,横生。
生多数褐色须根,径直立,圆形,有棱条。
叶互生,基生叶有狭翼的长柄,叶片心形,边缘有尖锯齿,叶面绿色,疏生糙毛,茎上部叶较小,叶柄具宽翼。
头状花序排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边花舌状白色,心花管状,黄色。
瘦果,长椭圆形,冠毛淡黄色。
花期8-9月,果期9月。
分布与生境:多生于阔叶林中的山坡林缘,疏林下,灌木丛中,分布范围较小,仅在东北、华北多见。
营养成分:每100克嫩叶中含水分76克、蛋白质2.7克、粗纤维2.8克、胡罗卜素4.69克、维生素2.8克、尼克酸0.8克。
食用方法:1、鲜菜择洗干净,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一夜,供炒、做汤或蘸酱用。
2、腌制成咸菜或酱菜。
3、鲜菜速洗,供包饭、菜食用。
药用:东风菜的地上部分有清热解毒、去风止痛、活血消肿的功能。
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感冒头痛、跌打损伤等。
验方:1、跌打损伤:将东风菜捣烂,敷于患处。
2、蛇咬伤:将东风菜挤成汁,涂于伤处。
评述:东风菜的胡罗卜素比胡罗卜的含量还高许多,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药用成分居多,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山野菜之一。
该资源长白山有较大的贮量,开发潜力巨大。
二、蕨菜又名龙头菜、如意菜、拳菜、商山芝、如意菜、乌糯。
Fiddlehead Fern蕨菜为蕨类植物蕨还处于卷曲未展时的嫩叶,蕨菜是野菜的一种。
它所烹制的菜肴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而且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还包括蕨素、蕨甙、甾醇等特有的营养素,被称为“山菜之王”,而且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
蕨菜可鲜食,但较难以保鲜,所以市场上常见其腌制品或干品,现在我国蕨菜大量用于出口。
营养价值1、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2、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3、所含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4、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5、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长代粮充饥,有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6、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蕨菜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可食用植物实物
1、一点红:
味道清香,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消炎之功效,现在多做野菜栽培
3~4月采其全草,洗净炒食、作汤,根可煮食。
菜可晒干,吃时用水泡开炒食。
药用可治腹泻、痢疾(单味水煎服),也可治目赤肿痛,高血压以及各种出血症。
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
如荠菜拌香干、荠菜炒鸡蛋、荠菜烩豆腐、荠菜肉丝汤、荠菜春饼、荠菜馄饨等,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
荠菜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中医认为荠菜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之效用。
常用来治疗下列疾病: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便血、尿血、咯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浮肿、小便不利、尿痛;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症、眼生翳膜及青光眼;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等。
常吃荠菜,对防治软骨病、麻疹、皮肤角化、呼吸系统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有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医药界将荠菜中的提取物用于治疗高血压症,服其煎剂或用它沏茶喝,颇有疗效。
嫩叶可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糖类。
也可入药,甘、温、无毒,具有收敛止带,止痢止血的功效。
4、黄栀:
栀子花含挥发油、黄酮、栀子素、鞣质、栀子苷、栀子次苷、藏红花酸等成分。
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寒,具有清肺、凉血功效,可用于肺热咳嗽、鼻衄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栀子花性寒、无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炎、凉血等功效。
民间用鲜桅子花12克加水煎汁后,调入适量蜂蜜服,食之可清肺凉血。
也可用烘干研细末的栀子花吹入出鼻血的鼻内,起清肺凉血之功效。
栀子花还可入肴做菜、做汤、煮粥。
全草可食,味平淡。
通常在5~9月中旬采嫩茎叶,用开水烫软,将汁轻轻挤出,加入调料即食。
全草供药用,能治痢疾、退热,并有消炎和利尿作用。
捣烂外敷肿毒处效果很好,也可用治毒蛇咬伤、痔疮。
肉质草本,肥嫩多汁。
6、车前草:
山野中常见的野菜之一。
具有利尿、止泻等作用。
车前草可煮熟生吃、做汤、做粥或炖着吃,如凉拌、车前草肉片汤、车前草叶粥、车前草炖猪肝等,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佳蔬野菜。
3~5月可采嫩叶洗净后生食,味微苦。
5~8月采花放入汤中烹食。
全株伏地丛生,高3~6寸,体内有白色乳汁。
叶缘为不规则的羽状分裂,色鲜绿。
花茎数个,自叶丛基部生出,与叶等长或稍长过一点,上部密生白色丝状毛。
头状花序顶生,全为黄色舌状花
8、土人参:
具有利尿效果;茎叶鲜品捣烂后,则可外敷肿毒等。
9、黄花菜:(别名:金针菜,鹿葱)
嫩叶,花蕾可食,叶和根入药。
食用方法:鲜萱草花蕾有毒,含秋水仙碱,食用前必须在100*C开水浸烫去毒。
常用有凉拌萱草花蕾,炒肉,煮汤等.
10、胡颓子:
果实--成熟后红色,味道酸甜,生吃,也可以用于酿酒和熬糖。
11、鸡蛋花:
食用部位:花,晒干后泡茶饮用,解毒润肺.
红花有毒,黄白花可以吃
12、桃金娘:
果实甜蜜,多汁,外表乌黑色(别吃太多哈,会拉不出大便的)
13、地捻:
食用部位:果实---成熟后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用于酿酒,全株入药。
14、土茯苓
食用部位:根状茎,可与肉类炖食或者炒食,亦可煮粥.其他应用:根状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活络关节的作用。
15、车轮梅(又名:石斑木,雷公树)
(1)嫩叶,烫熟,洗净后烧食(2)果实,成熟后紫黑色,可以鲜食
根部入药,可以治疗跌打损伤
15、猪肝莱:
嫩叶部分。
味淡、甘、微苦,性寒,无毒。
内服凉血、清热解毒。
外用拔毒退肿。
主治肺热咳嗽、咳血、感冒发热、暑热烦渴、伤暑发热、目赤肿痛、急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发热、眼结膜炎、便血、赤痢。
外治带状疱疹、皮肤疮疖肿毒、坐板疮、狗咬伤、乌疤等。
16、龙葵:
花果期9-10月。
注意:只能食用成熟果实(紫黑色)。
未成熟果实(绿色)及茎叶含龙葵碱,作用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
过量中毒可引起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曾有报告小孩食未成熟的龙葵果实而致死亡(与发芽马铃薯中毒相同)。
澳洲茄碱作用似龙葵碱,亦能溶血,毒性较大。
18、蛇莓:
果实
四叶菜的叶子可供食用,并有利尿解毒的功能,叶子如捣汁,也能治疗肿毒。
叶子煮水喝可解热消炎。
四叶菜常见于浅水的沟边、水田中或沼泽等地。
20、野苋:
嫩茎叶可作蔬菜。
22、沙棘:
23、鱼腥草:
嫩茎叶和地下茎可食用,特别是地下茎粗壮、洁白、鲜脆,辛香味浓,可凉拌、炖肉、煮粥、煮面、泡茶。
有很多刺的,在择菜的时候,需要小心,果实和叶柄都可以吃。
25、平菇:
特别是下雨后,池塘边上的树桩上经常可以看见,平菇烧豆腐汤很美味。
要注意分辨!
菱角的果实生吃,老了时候煮着吃;茎都可以焯水后,炒着吃。
27、香椿:
28、马兰头:
别路边菊。
全草可入药,能消积食,除湿热,利小便。
采春天里新萌发的嫩梢叶,洗净焯烫后摊开晾凉,挤干水分,凉拌、炒食、做汤,或炒鸭蛋、炒猪肝均可,有淡淡的菊叶清香。
29、蕨菜:
嫩苗
30、败酱草:
别名苦菜,性凉,味辛、苦,全草可药用,能清热解毒,祛瘀排脓。
败酱味清苦,民间最普遍的做法是:采春天嫩苗,洗净,用沸水漂烫脱去苦味,再用凉水浸泡,然后凉拌或炒食,也可炒鸡蛋、煮肉,味微苦而香。
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中毒后,舌、喉灼热、痒痛、肿大,民间用醋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可以解救。
因此魔芋食用前必须经磨粉、蒸煮、漂洗等加工过程脱毒。
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叶食用,由于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与铁器相遇会变黑,所以忌用铁锅烹制。
不可加醋食用,否则损伤毛发。
莼菜性寒而滑,多食易伤脾胃,发冷气,损毛皮,故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食;妇女月经期及孕妇产后应少食。
嫩茎叶
根状茎、幼苗。
35、玉竹:
采摘嫩叶供食用,春、秋两季采挖根状茎,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即可供食用。
36、麦冬:【地方名】沿阶草、麦冬门、野麦冬、土麦冬
将麦冬整株挖起,剪下块根,去杂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抽去心,再洗净供食用。
37、天门冬:
【食用部分】块根、嫩茎。
38、酸模:
牛耳酸模,【食用部分】嫩茎叶。
野菜中毒急救
催吐:可用手指或其他代用品触及咽喉部,直至中毒者吐出清水为止。
导泻:常用的导泻剂有硫酸镁和硫酸钠,用量15~30克,加水200毫升,口服。
洗胃:最方便的可用肥皂或浓茶水洗胃,也可用2%碳酸氢钠洗,此法亦能同时除去已到肠内的毒物,起到洗肠的作用。
解毒:在进行上述急救处理后,还应当对症治疗,服用解毒剂。
最简便的可吃生鸡蛋清,生牛奶或用大蒜捣汁冲服。
有条件的可服用通用解毒剂(活性炭4份,氧化镁2份,鞣酸2份和水100份),其主要作用是吸附或中和生物碱、重金属和酸类等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