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0 小说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0 小说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0 小说阅读专题01 基(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赳赳老秦①肖建国①油灯忽闪,一条黑影已站到大帐之内。

②我大骇,唰地抽出腰刀,厉声喝道,谁?③来人微微一笑,孟将军,无须惊慌,我是咸阳派来的救兵。

④我忙唤卫兵,燃亮壁灯。

⑤面前就一老者,身穿交领窄袖长衫,头包方巾,儒雅中透着刚毅。

我验过手信,不假。

确实是咸阳来的。

⑥兵呢,来了多少?我抬头向帐外张望,天已蒙蒙亮,除了站岗放哨的侍卫,看不到其他人员。

⑦兵呢?我又问。

⑧就在你眼前啊。

老者笑容不变,双眼直视着我。

⑨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要和匈奴人打仗的。

⑩我知道,你已和匈奴打了两次仗,一次小胜,杀敌八十,自损二十。

一次平手,双方各有伤者,没有折损。

十天前,匈奴增兵万余人,你只有一千多,故退守上郡,依靠城垣坚固,闭门待援,请王派兵。

⑪这老头儿,知道的事还不少。

可我没心情夸他,我要的是兵。

没有兵,上郡难守,咸阳也将遭到威胁。

⑫兵呢?我提高嗓门,明显充满火气。

⑬就在你面前。

老者不再笑,很严肃地回答。

⑭(A)就你一个人?⑮是。

⑯你来救我们?⑰是!⑱按手信上的命令,老者是我的上司,我归他管辖。

我这样咄咄逼人,他分分钟有斩杀我的权力。

想到这一点,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⑲孟将军,老者说,依我三天的观察,你现在缺的不是士兵,是士气。

⑳士气?面对十多倍于我的匈奴,没有足够的兵马,我们只有傻气。

要知道,匈数人骑马很多都不配鞍的,那屁股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

人马一体,自由伸缩。

手中挥舞的弯刀,呼呼生风,要多快有多快,让人不寒而栗。

㉑老者说,看来,你还是没有醒悟。

现在天也快亮了,你带着手下的将领和亲兵扮演匈奴,我是大秦士兵,咱们来一场较量如何。

㉒你一个人?㉓是的。

㉔(B)我手下有六员大将,八名亲兵,再加上我,可有十五人啊。

这老头儿,难道真的身怀绝技?我从上到下再三打量他一番,那神态、那筋骨,怎么看都不像武艺高强的人。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言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

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

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声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究挨到了集上。

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

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第一课时:情节的梳理与概括【复习目标】1.总结梳理与概括小说情节的一般方法。

2.运用相应的方法梳理并概括小说情节。

【温故知新】回故乡()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到家时的情况和杨二嫂的比照(1)《故乡》在故乡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告别闰土和故乡离故乡():想朗读,遭拒绝(2)《心声》:练朗读,忆往事:纠错误,遭嘲讽:勇救场,感动人贩枣蒙杨志卖酒诱官军(3)《智取生辰纲》巧下蒙汗药(黄泥冈)上当饮药酒开端:盼于勒(赶于勒)(记叙顺序:)(4)《我的叔叔于勒》发展:赞于勒请吃牡蛎高潮:遇于勒怀疑水手是于勒结局:躲于勒证实水手是于勒梳理情节的角度有:(1)(2)(3)阅读小窍门:概括情节的方法是:【实战演练】(2016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我心目中的马卡连柯(又名《花儿与少年》)梁晓声①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②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③是的,他经常逃学。

④他逃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贫穷。

贫穷使他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新书包。

都六年级了,他背的还是小学一年级时的书包。

那书包太小了,而且,像他的衣服一样,补了好几块补丁。

这使他自惭形秽,也使他的自尊心极其敏感。

往往是,其实并没有谁成心伤害他,他却已经因为别人的某句话、某种眼神或某种举动而遭暗算了似的。

处在他那种年龄,很难悟到问题出在自己这儿。

⑤某日,他正茫然地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却遇见了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刘老师和他的新婚妻子。

刘老师向新婚妻子郑重地介绍了他,之后温和地说:“我代表我的妻子,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去逛公园。

怎么样,肯给老师个面子吗?”⑥他摇头,挣手,没挣脱,不知怎么一来,居然又点了点头……⑦在公园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顺从,得到了一支奶油冰棒作为奖品。

待他吃完冰棒,刘老师说:“老师想知道喇叭花是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⑧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片刻,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

考点5、注意环境描写
题型有: 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 解题思路: 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 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周围 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 境;5、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 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 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 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 推动……的情节发展。
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
(3)描写 ②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 / 社会环境描写
主要作用:①交代时间、地点,提供故事背景; ②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 ④推动情节发展。
㈢ 环境描写 作用:
1.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2.是渲染气氛,
3.是烘托人物性格。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映衬人物的心情, 6.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人物形象
评价题 1.请分析小说中XX的人物形象。 2.请结合原文分析,XX是个怎样的 人? 欣赏题 1.你欣赏XX吗?说说理由。 2“XX”和“XX”你更喜欢谁?为什
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1.这篇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面富有特 色,请结合内容选取一点加以分析。 2.文中划线句(文中X段)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表达方式
1.文中XX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效果? 2.请从本文(X段)中找出一句议论 句(抒情句)分析其作用。 3.本文的“XX”和“XX”都饱含感情, 请以第X段的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
情节构思
1.结合语境,说说第X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从全文来看,第X段的内容似乎与主题 关系不大,能否删去?如果不能,请谈 谈理由。 3.试分析第X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初三小说阅读复习(整理)

初三小说阅读复习(整理)

4·邦迪 喜出望外 ,将饮料 抱在怀里,兴冲冲 邦迪 在怀里, 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的叫嚷 开心的叫嚷道 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的叫嚷道: 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 请分析红字的表达效果。 来。”请分析红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 指引】结合上文内容,从人物神态·动作 动作·语言 指引】结合上文内容,从人物神态 动作 语言 描写方面来分析他此时的心理,并点明品质。 描写方面来分析他此时的心理,并点明品质。 答题关键词】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心理 心理·品质 【答题关键词】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心理 品质
[关键词:人物描写方法、作用] 关键词:人物描写方法、作用]
从外貌描写中可以知道闰土的生活极其艰难, 从外貌描写中可以知道闰土的生活极其艰难, 苦楚。 苦楚。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很好……我并不感到奇怪 我并不感到奇怪……谢谢 “啊!啊!好……很好 啊好 很好 我并不感到奇怪 谢谢 船长。 您,船长。”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
人物-主题 人物-
1、闰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巨大变化反映 、闰土是个怎样的人? 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鲁迅在《故乡》中塑造闰土这个人物,表现: 鲁迅在《故乡》中塑造闰土这个人物,表现:
1、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悲伤); 、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悲伤) 2、中国封建社会的愚昧、落后、贫穷(无可奈何)。 、中国封建社会的愚昧、落后、贫穷(无可奈何) 3、纯真的人性被扭曲(痛苦); 、纯真的人性被扭曲(痛苦) 4、渴望能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建立新型的人际关 、渴望能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 希望) 系。(希望)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5 小说阅读(七大考点七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5 小说阅读(七大考点七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5 小说阅读(七考点七技巧)小说阅读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从命题材料看,小说阅读材料几乎都来自课外,所选材料突出思想性,注重艺术性和时代感,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材料的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从考查内容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对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把握,始终是命题的方向和重点;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价、情感体验、写法揣摩、哲理感悟等为考查着力点;而对小说艺术技巧的考查将会更加灵活;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人文发展要素的试题将得到进一步重视。

从题型看,与散文的考查一样,以主观性试题为,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将进一步淡出,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表达的的开放性试题会逐步增加,而且赋分相对较高。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5个左右,赋分多在12-15分之间,有的省市会高达20分。

考点一、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形式】1.阅读全文,概括/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

4.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5.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6.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答题要点】1.总体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分析情节发展,感知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3.品析人物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借助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以此衬托主要人物。

4.品读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5.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结局的外因。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课件

5、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 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 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 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事情E 节
知识点3: 小说考题主 要命题方向
C
知识点6: 小说中的人
物形F 象
知识点1:走近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和具体 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
知识点1: 走进小说
A
知识点4: 小说中的环
境D描写
知识点2: 小说的考点
B
知识点5: 小说中的故
事情E 节
知识点3: 小说考题主 要命题方向
C
知识点6: 小说中的人
物形F 象
知识点2:小说的考点
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 (5)品味语言特色。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 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 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 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专题12 小说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

专题12 小说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

2024年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全国通用)小说阅读(十二)几乎每套试题的阅读题材料均来自课外,且多选自《小小说》类刊物.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

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90%是简答,选择题、填空题极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题量一般5个左右,赋分多在15分左右,有的省市高达20分以上,预计近年年中考小说阅读命题将呈现如下情形:1.选文将进一步突出“三性”(即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以亲情友谊、团结互助、友爱和谐、道德修养、教育成长为主题,采用铺叙、对比、对话以及突变式手法创作的的现当代名家名作或具有时代气息的时文佳作将是命题的首选2.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基本解读能力,对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把握,始终是命题的方向和重点,对小说艺术技巧的考查将会更加灵活3.命题形式仍以主观性简答题为主,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进一步淡出,但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表达的开放型试题会增加。

同时进一步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发展要素,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观照自我、提升道德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4.题量设置将保持在5-6个上,分值在20分左右。

考点一:文本赏析【考向 1 选材特点】①选材真实:选取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具有真情实感。

②选材典型/切题:围绕中心选取事例,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针对性。

③选材新颖:选取的材料具有时代气息/视角独特。

④选材多角度:从几个方面来叙述,全面性。

【考向 2 语言品析】(1) 遣词造句方面:长短句结合、句式富于变化、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增强语言气势(2)语言风格方面:①典雅而有韵味、含蓄凝练②清新雅洁、灵活生动活泼、③幽默风趣④富有生活气息、质朴自然【考向 3 人称作用】(1) 第一人称:①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②叙述亲切自然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孔乙己活动的舞台,烘托 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 为下文中他不被人同情,而被冷漠社会吞噬的悲剧命运 埋下伏笔。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
《最后一课》《变色龙》当中都有精彩的社会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
1.归纳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2.掌握有关景物描写分析的答题方法
a
3
1.《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 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 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 来了。”
赏析示例:极力渲染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烘 托出“我” 悲凉的心境,为下文做铺垫。
通过一系列恶劣环境的描写,烘托出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 命运的悲惨,烘托(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a
7
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1.渲染(营造)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境。 2.烘托(刻画)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 4.烘托(深化)作品主题。
a
8
《芦花荡》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 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出来,地上已经下了火。” “马路上一个水点都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很高,与
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 干燥,处处烫人,处处敝闷,整个老城就像烤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 气。”
为生计所迫,祥子不得不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拉车,挣钱。 祥子的悲惨命运在景物描写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揭示了旧社 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a
12
速读小说《苦菜花开满山黄》,完成阅读探究题。
a
13Βιβλιοθήκη [参考答案]1.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处交待人物苦丁出生的时间及名字的由来,为后文写人物的悲惨命运作 铺垫。②处与①处照应,深化文章主题,令人心酸。
2.故事在寒冬的雪花中开始,又在新年的鞭炮,祝福声中结束。这样有 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a
4
2.《智取生辰纲》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 “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红日当天,十分大热。”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3.《骆驼祥子》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出来,地上已经下了火。” “马路上一个水点都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很高, 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 干燥,处处烫人,处处敝闷,整个老城就像烤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 气。”
初中阶段小说篇目回顾
《故乡》 《范进中举》 《生命的意义》 《芦花荡》 《荒岛余生》 《我的叔叔于勒》 《孔乙己》 《最后一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 《变色龙》 《智取生辰纲》
*《蜡烛》 《蒲柳人家》 《孤独之旅》 《白色鸟》 《台阶》 《杨修之死》 《俗世奇人》 《心声》 《香菱学诗》 《热爱生命》
a
5
2.《智取生辰纲》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 “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红日当天,十分大热。”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赏析示例: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烦闷紧张的气氛,也 有助于刻画(烘托)杨志的谨慎、精明、蛮横的性格,同 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a
6
2.《骆驼祥子》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 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选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自然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 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a
9
《孔乙己》
“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 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
a
10
在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两个单元的精读篇目中 选一篇小说,针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设计一个阅读 分析题,然后与小组成员一起规范答案。
a
11
《孔乙己》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赏析示例:交代了时令、天气的变化,渲染悲凉气氛, 烘托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预示了孔乙己的不幸结局。
名著导读
《简 爱》 《水浒传》 《海底两万里》 《鲁滨孙漂流记》 《西游记》 《骆驼祥子》 《格列佛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
1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除了本身具有一定的表现力,还 在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主题 的深化等内容服务。
a
2
小说专题复习之
作者把人物置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新年的鞭炮,祝福与苦丁的 境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沉浸在“新年”中的人们对苦丁的冷漠,更反 衬出苦丁命运的悲惨,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a
14
写作训练 以“上学路上”为题写一段环境描写。
用环境描写烘托某种氛围,或烘托人物的某种性格。
a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