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惊世华彩 博物馆展览语境下的娄睿墓壁画解读

83惊世华彩博物馆展览语境下的娄睿墓壁画解读墓主及其时代博物馆策展界常说这么两句话:“让文物活起来”,“透物见人”。
如果透过文物能让文物背后的人、事以及各种背景都有一个有效的呈现,文物就不再是简单的文物,而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讲述者。
要解读娄睿墓壁画,必须首先了解墓主人娄睿。
娄睿,字佛仁,鲜卑人,本姓匹娄,简称娄,与北齐统治者高氏集团关系密切,在《北史》《北齐书》均有传。
北朝娄氏,声名显赫,为高氏集团逐鹿群雄、掌控东魏、建立北齐立下赫赫战功。
娄睿出生于这一世家大族,他自幼丧父,由叔父娄昭抚养成人,是高欢正妻武明皇太后娄昭君的侄子。
娄睿早年追随高欢征战南北,屡立战功,北魏中兴元年(531年),授光州刺史;北齐建立以后,20平方公里。
晋阳古城从建成到废弃连续1500城址没有大的移动,是一处城市格局保存完文化遗存埋藏丰富的古代城市遗址。
娄睿墓志拓片任瀛州刺史;孝昭帝皇建元年(560年),封南青州东安郡王、使持节丰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后又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大将军、大司马、太傅、太师、节州刺史、并州刺史等职位,权倾朝野。
《北齐书·娄睿传》称其“外戚贵幸,纵情财色,聚敛无厌”,是一个名声不好的皇亲贵胄。
武平元年(570年)二月五日,娄睿卒,葬于晋阳(今太原)。
晋阳作为北齐的陪都,既是娄家世居之地,也是其祖茔所在地。
娄睿墓发现于今天太原晋源区王郭村西南,南距晋阳古城遗址7.5公里。
该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甬道、天井和墓室组成。
墓室为平面弧方形的砖砌单室,顶部叠涩成四角攒尖,墓底铺砖。
有砖砌棺床,葬具已毁。
出土有墓志,墓志中的文字可与史书互相印证。
娄睿墓壁画作为北朝墓葬壁画代表作,文化内涵与北朝大时代密切相关。
西晋末年,王权丧乱,中原扰攘,北方陷于战乱,历史进入十六国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
金戈铁马,鲜血淋漓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北朝的第一个政权北魏,正是崛起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当中。
浅谈娄睿墓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娄睿墓壁画的艺术特色作者:霍光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4期摘要:娄睿墓于1980年在山西太原市南郊王郭村发掘,为北齐权臣贵戚东安郡王娄睿之墓。
其中墓中壁画宏伟壮观,画艺精湛,以及保存完好,堪称南北朝壁画的杰作。
本文以娄睿墓壁画的内容、形式、风格以及意义进行分析,从中探究娄睿墓壁画中所折射出北方墓室壁画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娄睿墓;壁画;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K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98-0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绘画呈现南方与北方分立发展,这种分立从魏晋时代西北地区的风格演变已初见端倪。
嘉峪关魏晋时期墓室绘画继承了汉代传统,其后从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的分段式描绘到娄睿墓总体构图的成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
前者还滞留在汉画传统上,而后者已经上升到卷轴画独立时代的审美境界了。
一、山西娄睿墓总体概述山西娄睿墓为北齐权臣贵戚东安郡王娄睿之墓。
墓室壁画面积200多平方米,是北朝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品,在绘画的形式有了与之前的显著变化。
娄睿墓壁画分成两大部分:墓道天井墓室四壁的下栏,主要表现了娄睿生前的威仪和豪华生活。
有出行和归行图、门卫仪仗图、墓主夫妇富贵图;甬道天井的上栏、墓门,墓室的中栏和上栏,画的是祥瑞图,表现了娄睿死后升天的情景。
甬道拱顶墓门前后布有龙虎、金翅鸟、摩尼宝珠等,在墓室门屏上布有青龙白虎,墓室中栏环绕为四方神,上栏是为十二星辰加七只神犬,穹窿上绘天象图。
与画壁相配合,还有棺床上的屏风画(已毁)彩绘,柱础浮雕莲花,红漆棺椁等。
其中墓道里的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清晰,虚实相生,疏密适度。
墓道两侧的出行图和回归图,形象地再现了娄睿生前奢侈的生活,每幅画即单独构图,又前后呼应,宛如一幅打开的巨型连环画画册。
画面上出行的队伍浩浩荡荡,这样的画面有“鞍马游骑”、“军乐仪仗”、“门卫仪仗”、“禄爵显赫”等。
墓室壁画延续了汉代以来墓室壁画、帛画所流行的人间富贵、天界幻境的封建意识形态。
从娄睿墓壁画谈金戈铁马_王一菁

1980年,山西省太原市南郊的王郭村发现了一座北齐武平元年(570)的古墓,为北齐权臣贵戚东安郡王娄睿之墓。
《文物》1983年第10期刊载了发掘报告及专家述评。
此墓出土了大量北齐文物,其中至为珍贵的北齐墓室壁画轰动一时。
娄睿墓壁画之宏伟壮观,画艺精湛,以及保存的完好程度,都为以前北齐考古发掘所未有。
如1957年发掘的武平七年(577)河北磁县高润墓也有壁画,墓主人高润虽为北齐高祖高欢的皇子,官职爵位均高出娄睿一筹,但其壁画的内容、规模、特别是画艺的精美程度,都逊于娄睿墓。
且娄睿墓壁画大部分保存,完好者约200平方米。
壁画内容反映了墓主人出行、归来以及宴享、升天等生前死后显赫奢侈生活的活动场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带有浓郁北方少数民族风情、剽悍骏伟的鞍马人物。
壁画中的金戈铁马展示了骑兵这一古老的军种在中国战争史上的意义和兴衰发展,是从娄睿墓壁画娄睿墓壁画中的珍品之作。
墓道西壁《出行图》,分上、中、下三层。
画中主从、侍卫,多身跨或牵随高大剽悍的战马,手持或身挂长短刀剑之属,显得十分英武雄壮。
从这些动态各异的鞍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纵马飞驰的骑兵脚下,已经有了在骑兵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装备——“马镫”。
此壁画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最迟在5~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用金属制成的“马镫”,这是骑兵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期。
“马镫”的发明标志着“骑兵”这支金戈铁马做为冷兵器时代最具冲击王一菁 田立勤娄睿墓壁画(局部)力的古老军种,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战斗力量,出现在中国战争历史舞台上。
此壁画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军事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将驯养马匹作为战争的重要工具,从夏商时期就已开始。
此时用马匹拖拉战车,进行战斗,而且逐渐成为战争的主力。
此后战车的形制和配备标准也越来越完备严格。
如多为一车四马,乘甲士三人,各司其职,且配备若干徒兵,形成相对独立的基本战斗单位。
春秋战国为战车交战更加激烈的时期,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等,战车的规模和数量成为衡量一个诸侯国大小和军事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从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 兮击鸣鼓”的诗句,不难看出战国时期战车交战的激烈程度。
堙没的华彩——太原北齐娄睿墓室壁画之浅议

堙没的华彩——太原北齐娄睿墓室壁画之浅议1979年在太原市南郊区王郭村清理挖掘的娄睿墓,是我国北齐考古的重要收获。
其墓室壁画呈露艺术瑰宝。
400余平方米的精美作品,其宏丽场景,丰富内容与精妙绝伦的运笔濡墨技法和彩色晕染技术等,均堪称上乘,皆使人惊叹,令人称羡。
而其所展示的北齐上流社会贵族的豪奢骄纵的生活更令人叹服。
一、娄睿的显赫身世与雄豪的家族势力蒌睿墓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西南一公里,位于汾河以西,悬瓮山及太汾公路之东畔的娄氏家族墓地。
娄睿墓规摸宏伟,墓冢高大,又经夯打,虽漫历千余载,至今还占地400余平方米。
底部东西长17.5米,南北深21.5米,墓顶呈拱形,高约六米。
由其墓冢位置及规模来显示墓主人的显赫身世与雄豪的家族势力。
娄睿,鲜卑人,本姓匹娄,简改称娄,墓志说他是“太安狄那汗殊里”人。
太安郡届朔州,原是北魏北方六镇之一的怀朔镇,治所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
从《北齐书武成纪》,《娄睿传》及出土墓志来看,他的一姑母嫁与豪族窦泰,另一姑母娄昭君是高欢的嫡妻,北齐建立政权后,被尊为皇太后,北齐几代皇帝系其儿孙。
娄睿即为北齐武明皇太后的内侄。
娄睿祖先本是“家僮数千,牛马斗量”的大畜牧主,高欢借助与娄家的婚姻关系得以发迹,通过与娄家的婚姻纽带,又逐渐形成了以高欢为中心的娄、窦、段豪强集团,他们在以后成为北齐政权的核心。
因此,娄氏一家在北齐时,是最显赫的外戚。
(张明远《晋阳美术遗珍》,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娄睿自随高欢“信都起义”,先为帐内都督,曾平定叛乱,收复炽关,为北齐建立军功,先后封东安王、司空、司徒、太尉,天统二年(566)封为大司马统领全军,三年(567)为太傅、太师,兼录并省尚书事、并省尚书令,成为“坐而论道”,“总领帝机”的宰辅重臣。
在东魏,北齐之世,他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
他以外戚而贵幸,也有纵情声色,家敛无厌,滥杀无辜等劣迹,史书都有记载。
他卒于武平元年(570)二月五日,葬于此。
娄睿墓壁画:壁上丹青 华彩重现

惊世发现1979年,考古人员原本是在太原天龙山脚下的牛家口村探寻晋王陵,但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勘察和发掘,未发现墓穴。
后来,周围村民介绍,牛家口村东的王郭村曾发现一座大墓,墓中还有色彩斑斓的壁画。
考古人员一听,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对村民 1979年,北齐娄睿墓壁画在山西太原一经问世,中国古代美术史由此翻开新篇,正如我国绘画大师吴作人所说:“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发掘,使千百年来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派,空缺得以证实……至于壁画之工拙,揆其简练肯定,运笔收纵,承两晋而启隋唐。
”娄睿墓壁画:壁上丹青 华彩重现汇编|秋慈口中的大墓进行了实地调查。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通过墓志确认这座大墓是北齐东安王娄睿和妻子的合葬墓。
娄睿是鲜卑族人,他自幼丧父,由叔父娄昭(高洋称帝后,封娄昭为太原王)抚养。
他的姑母娄昭君是东魏丞相高欢的夫人,娄昭君之子高洋称帝建立北齐后,娄昭君便成了北齐高祖神武明皇后。
也就是说,娄睿和高洋是表兄弟。
娄睿16岁就跟随高欢在信都起兵。
之后,他屡立战功,官至太傅,以王还第,39岁时病故。
娄睿墓规模宏大,虽然之前多次被盗,但依然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壁画。
娄睿墓的墓道、甬道、墓室的墙壁上均有壁画,现存约220平方米,共71幅画面。
壁画生动描绘了墓主人生前出行、宴飨等奢华的生活场景和死后升天的景象。
以往,我们对北齐时期的绘画是陌生的,没能有一幅卷轴画真迹得以留存,连相关摹本都十分少见,直到娄睿墓壁画如石破天惊一般展现在世人面前。
娄睿墓壁画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北朝壁画的空白,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绘画艺术Community社区 - 小科说宝67的代表作,特别是全墓画面中200余匹马的描绘无一重复,动态多样,用线流畅,技艺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然是画家成熟期的创作。
壁上丹青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对娄睿墓壁画不吝溢美之词:“布局紧凑,既分组清楚,又相互呼应;造型准确,既姿态各异,又情趣一致。
惊世华彩 博物馆展览语境下的娄睿墓壁画解读

I84Exhibition 遗产展示•吹三臍扶虚風爲螢十匹舘誰詛衙馬判換南剌封國頂裂請筍裔啬克武 悲翕星持:•炎黄州退舎黔荷書轉領太青史乳子壹淳縉書昌H •餡汾 4F 曰 砾v» Rii 衣1A 缶-Jr 宙 F?Xvhlil 0:□» 才二甘 fS i :A -^T •> 白門翼.英藕髙屑Z 皇假秩以大公東府和之州黄棟之之太增将除安俄開侯武之李秋州右武昇今PJ 不剌丞并千事道使師史相元當讥州通尊大白開太丰令師剌前以j 〒韩特白韋二之博史二本臺豊進王太月良Z 昔千官侮之後之見如師耳牧太曰令史好其黄住論人上鳥亂推氮星主及貝旳代博物馆策展界常说这么两句话:“让文物活 起来”,"透物见人”。
如果透过文物能让文物背 后的人、事以及各种背景都有一个有效的呈现, 文物就不再是简单的文物,而是历史的见证者、 参与者、讲述者。
要解读娄睿墓壁画,必须首 先了解墓主人娄睿。
娄睿,字佛仁,鲜卑人, 本姓匹娄,简称娄,与北齐统治者高氏集团关 系密切,在《北史》《北齐书》均有传。
北朝娄氏,声名显赫,为高氏集团逐鹿群雄、掌控东魏、建立北齐立下赫赫战功。
娄睿出生 于这…世家大族,他自幼丧父,由叔父娄昭抚 养成人,是高欢正妻武明皇太后娄昭君的侄子。
娄睿早年追随高欢征战南北,屡立战功,北魏 中兴元年(531年),授光州刺史;北齐建立以后, 任瀛州刺史;孝昭帝皇建元年(560年),封南青州东安郡王、使持节丰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后又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大将军、大 司马、太傅、太师、节州刺史、并州刺史等职位, 权倾朝野。
《北齐书•娄睿传》称其“外戚贵幸, 纵情财色,聚敛无厌”,是一个名声不好的皇亲 贵胄。
武平元年(570年)二月五日,娄睿卒,葬 于晋阳(今太原)。
晋阳作为北齐的陪都,既是娄睿墓壁画胡商驼队图摹本娄家世居之地,也是其祖莹所在地。
娄睿墓发现于今天太原晋源区王郭村西南,南距晋阳古城遗址7.5公里。
太原北齐娄叡墓十二生肖图像再考察

Re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Zodiac Images of Lou Rui Tomb of Northern Qi Dynasty,Taiyuan
作者: 王倩[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版物刊名: 草原文物
页码: 70-75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2期
主题词: 北齐娄叡墓;十二生肖图;法天象地;灵魂升天
摘要:娄叡(531-570年),鲜卑人,字佛仁,北齐贵戚重臣,武平元年(571年)葬于今山西太原王郭村。
1979年娄叡墓葬被发掘之后①,作为壁画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北朝时期的高等级墓葬在当时就备受学界关注,关于娄叡墓壁画、葬制、墓志、随葬品的讨论成果颇丰②。
然而,相关论述中对壁画的某些重要题材如十二生肖图像的研究稍显不足。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作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约读】渠传福:娄睿墓发掘轶闻

【约读】渠传福:娄睿墓发掘轶闻卷帙浩繁的庞杂史料往往只记录下历史的宏大曲折,而潜藏其中的琐碎细节常常淹没于岁月长河中。
考古人的执着探索,让今天的我们,能够站在陈列着精美文物的展柜前,站在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千年壁画前,隔着漫长的时光,遥想古人的生活,他们的宗教、礼仪、风俗、服饰、音乐、饮食……1979至1981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发掘了娄睿墓,出土各类文物870余件。
其中,彩绘壁画71幅,200余平方米,是我国北朝考古的重大发现。
本期约读邀请渠传福老师,为您讲述娄睿墓发掘轶闻。
约读嘉宾:渠传福,1953年生,山西祁县人,山西博物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周、北朝历史文化和美术考古。
以下为音频节选:1980年,省市文物部门发掘了北齐东安王娄睿夫妇合葬墓。
娄睿,高欢妻娄太后的亲侄,是北齐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葬于武平元年(570年)。
娄睿墓虽曾遭盗掘破坏,仍出土大批陶俑、瓷器和浮雕、彩绘壁画等文物。
其中,大面积的彩绘壁画最为珍贵,精美壮观。
虽时隔一千四百多年,保存较好的仍有二百多平方米,是山西博物院最重要的珍藏之一。
役夫俑、陶立驼、陶卧驼陶镇墓武士俑娄睿墓壁画的内容,一部分以长卷形式描绘墓主人显赫的生活和奢华的场面,如出行图、归来图、宴饮图,还有显示鲜卑贵族排场的仪仗骑队和跋涉于丝绸之路的胡商驼队。
另一部分,则是表现墓主的佛教信仰和神仙思想,诸多神鬼鸟兽栩栩如生。
墓室第二层十二辰图:牛墓道东壁第三层壁画迎宾图全部壁画中有200余匹马的图像,骏骐挺拔,无一重复,神乎其技。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杨子华“尝画马于壁,夜听啼啮长鸣,如索水草”。
杨子华“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
很多专家认为,娄睿墓壁画极可能即宫廷画家杨子华的作品。
鞍马游骑图娄睿墓壁画的发现,改变了学界对北朝绘画的认识。
吴作人教授曾评价:“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发掘,使千百年来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派,空缺得以证实……至于壁画之工拙,揆其简练肯定,运笔收纵,承两晋而启隋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娄睿,鲜卑人,本姓匹娄,简改姓娄。
其三个姑姑分别嫁段荣、窦泰、高欢为妻,建立了北齐最高统治阶层中娄、段、窦、高婚姻集团。
娄氏一族成为北齐最显赫的家族。
娄睿以太傅、太师兼录并省尚书令,成为坐而论道、总领帝机的宰辅重臣,于东魏、北齐之世,乃颇有影响的人物。
娄睿墓位于太原市古晋阳城南王郭村。
砖室为方形弧边,前臵甬道、天井及长形斜坡墓道。
此种形制上承北魏,下启隋唐,是北朝晚期大型墓葬的代表。
娄睿墓发掘经1979年至1981年历时21个月,共计出土器物870余件、壁画71幅200余平方米,是我国北朝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娄睿墓俑类文物共计600余件,品种十分丰富,有镇墓俑、文武俑、女官俑、女侍俑、役头俑、骑马文、武俑、骑马乐俑、驮物骑俑等十余种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陶俑,陶牲有马、牛、羊、猪、鸡骆驼等,应证了北史中娄氏“家童千数,牛马以谷梁”的记载。
墓中出土的瓷器和彩釉陶瓷七十余件,其中尊、壶、盘、盂、碗、盆、灯、盏、扣盒等品种成套组合出现,反映出北齐时期贵族的生活中已经大量使用上了瓷器和彩釉器。
这些陶瓷极具北方陶瓷的艺术风格,可称我国北方陶瓷的典型代表,其特点表现为白胎坚硬厚重,青釉泛黄有玻璃质感。
瓷器装饰上肥厚的仰莲、忍冬,粗大的联珠、兽头、粗棱,极富立体感,具有石刻浮雕之艺术效果,同时也从中看出北齐地区与西域文化有着广泛的交流。
墓中出土了一件较为罕见的低温彩釉灯,高约50厘米,体高而秀美,文饰庄严富丽。
上部为钵式灯碗,碗底凸出尖状榫插入柱柄上口。
柱柄上端凸出圆棱一周,柱身刻划出仰、覆莲瓣纹,下端贴饰四组忍冬,忍冬间有二镂孔,灯座饰有肥厚的覆莲纹。
此灯集模印、刻花、浮雕装饰技法于一体,充分显示出北齐陶瓷匠人之高超技艺。
娄睿墓出土的淡绿釉黄绿彩小盂,在淡绿豆色釉上施以黄绿二彩。
釉面晶莹透亮,色彩斑斓艳丽,是单彩釉陶瓷向多彩釉陶瓷发展的上品佳作。
由此可以看出,举世闻名的唐三彩正是继承了北齐低温釉彩陶的技艺而发展形成的。
娄睿墓壁画的出世,轰动了中国整个美术界。
虽有部分壁画遭受自然与人为破坏,仍然保存下来200多平方米精美的壁画。
娄睿墓墓道、天井、甬道、墓室所有墓壁全部绘有壁画。
墓道的东西两壁呈阶级状分为三层画面,以绚丽多彩
的大型长卷描绘了墓主人生前显赫的生活场景。
其上、中层分别为出行和回归图,下层为军乐仪仗图。
天井、甬道是司阍、仪卫图及獬豸图。
门扉上绘有东青龙、西白虎。
墓室中绘画的是表现墓主人豪华奢侈的生活内容,顶部画有十二支像和星象图。
娄睿墓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技法精湛高超,承两晋而名隋唐,为研究北朝绘画艺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墓道绘制的出行、回归阁分上下两层,全长70余米,是一幅气势壮观的巨幅画、28组画面,远近有序、构图巧妙,每组画前都有两导骑,随后为八人的主骑或载物驼队。
西壁主人坐骑出行,众骑相随,东壁主、从相随,牵马步行回归。
骑卫中画有身着圆领窄袖衫的女骑,当为此墓壁画首见。
200余匹雄健的牡马栩栩如生。
壁画采用了铁线勾勒和色彩晕染手法,把人物、马匹刻画的惟妙惟肖、极富动感,其场面宏伟,内容丰富,色彩鲜艳,长卷式构图,主从有序、疏密相宜,构思技法之精彩令人赞叹。
甬道的军乐仪仗人物两两相对,劲吹长鸣,长号向天,昂首鼓腹,生动形象,给人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乐手身着赤服,体现出墓主人东安郡王之高贵地位身份。
门卫仪仗身着朱色大袖衫,两手拱于胸前或手拄斑剑、气态轩昂、神色肃穆,表现出极大的威严与力量。
此组壁画体现出一种豪放雄健的风格。
墓室四壁所画帷幄几案、歌舞乐伎、列旗羽葆、鞍马扈从,充分展现出墓主人内庭富丽豪华的生活场景及其禄爵的显贵。
墓室顶部所画十二支像图,是我国所见目前最早的十二支像形象,其与星图、雷公、电母相配名,打破了十二支像只刻于墓志边侧的传统说法。
这组壁画对于研究中国十二支像的起源、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娄睿墓壁画无榜题,故而无法确指其作者,但是从画面内容和技法上可以看出,画师非常熟悉北齐贵戚的生活习尚,具有敏锐细致的艺术观察力,技法上用以刚劲的铁线勾勒、一丝不苟的细节描绘,所画人物、马匹形象生动,体现出顾恺之等大师所倡导的以形写神的思想,画师广泛运用了色彩晕染、明暗映衬、远近对比的手法增强了所画形象的立体感。
娄睿墓壁画堪称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填补了中国艺术史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