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练习题(二)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二()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二()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效⽤论⼀、名词解释效⽤消费者均衡⽆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替代效应收⼊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填空题1.当消费者的收⼊不变时,若两种商品的价格同⽐例下降,则预算线向(右)平移;若两种商品的价格同⽐例上升,则预算线向(左)平移。

2.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效⽤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在他们的共同作⽤下,总效⽤与价格成(反)⽅向变动。

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3.根据商品的需求量与收⼊的关系,商品可以分为(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

其中,(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同⽅向变动;⽽(低档商品)的需求量与收⼊成反⽅向变动。

4.根据收⼊增加导致商品需求减少的程度,低档商品可分为(⼀般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

5.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将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收⼊效应则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

6.⼀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两部分。

7.⼀般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减少)。

⽽且降价的总效应是替代效应(⼤于)收⼊效应,消费者仍然(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8.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效⽤与价格成(同)⽅向变动,且在⼤多场合,收⼊效⽤的作⽤(⼩于)替代效⽤的作⽤,所以,总效⽤与价格成(反)⽅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9.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减少)。

⽽且降价的总效应是替代效应(⼩于)收⼊效应,消费者(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

三、单项选择题1.⼀种商品价格下降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两部分,总效应为负值的商品是()。

A.正常物品;B.低档物品;C.吉芬物品;D.必需品。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2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2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练习题2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2、等产量线3、等成本线4、固定成本5、可变成本6、短期成本7、长期成本8、边际成本9、正常利润10、价格差别(价格歧视)11、寡头垄断市场12、卡特尔13、准地租14、经济租金p.124二、选择题1、当劳动的(L)总量下降时,(D)。

A.AP是递减的;B.AP为零;C.MP为零;D.MP为负。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3、当AP为正但递减时,MP是(D)。

A.递减;B.负的;C.零;D.上述任何一种。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5、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6、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7、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

A.平均成本;B.固定成本;C.长期成本;D.总成本。

8、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

A.可变成本;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隐含成本。

9、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C)。

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D.上述任一种。

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B)。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1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C)。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练习题

(需求曲线)单选题: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一般来说,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3.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4.如果商品A 和商品B 是替代的,则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5.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判断题:1.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2.设需求方程为Qd=α-βP,在一个以横轴代表需求量,纵轴代表价格的几何图形上,β即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3.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供给曲线)单选题:1.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2. 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3. 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 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 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4.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物品的(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弹性理论)选择题:1.若X 和Y 两种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2.3,则( )。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练习与答案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练习与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卷共2页(第1页)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微观经济学》试卷共2页(第2页)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微观经济学》试卷共2页(第3页)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微观经济学》试卷共2页(第4页)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 求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 =60-5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 50-5P和供给函数s Q =-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 s Q ,有:50- 5P= -10+5P 得: Pe=6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d Q =50-5p ,得: Q e=50-5206=⨯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206=⨯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 e=20 ...如图1-1所示.Q sQ dQd(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 Q =60-5p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60-5P=-10=5P 得7=Pe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 Q =60-5p ,得 Qe=60-5257=⨯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 Q =-10+5P, 得 Qe=-10+5257=⨯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d Q =50-5p ,得5.225.5550=⨯-=e Q或者,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s Q =-5+5P ,得5.225.555=⨯+-=e Q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 P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Pe-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s Q =-10+5P 和需求函数d Q =50-5p 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6=e P 且当6=e P 时,有d Q =s Q =20=Qe ;同时,均衡数量 20=Qe ,切当20=Qe 时,有e s d P P P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6=e P ,20=Qe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2,1i E 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 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 和 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 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 d =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选择题1.随着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上升,会出现公共汽车车票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B.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2.随着公共汽车票的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D.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互为替代品,替代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会跟着下降,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3.随着汽油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C.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汽油和私人汽车互为互补品,互补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数量会增加,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增加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4. 随着养猪专业户的增加,会出现生猪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A. 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本题供给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消费者增加了生猪的需求数量,是需求量的变化。

5.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商品房的()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解析:B.本题考察供给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供给数量的变化被称供给量的变化。

微观经济学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微观经济学》第二单元练习题本单元练习所涉及的内容为第四章生产的基本规律、第五章成本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及其产品的最佳组合,以上三章也称为“生产理论”。

本练习需要3小时。

请注意,计算题应该有计算过程,有些问答题需要辅助图形。

并请大家最好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一、选择题(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1)当生产函数Q=f(L)的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是:( D )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2)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 D )A.开始于APL 开始递减处(即APL的最高点),终止于MPL为零处B.开始于APL 曲线和MPL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C.开始于 APL 的最高点,终止于MPL为零处D.上述说法都对(3)总产量处于递增阶段时,边际产量:( D )A.递减B.递增C.为正D.上述任何一种(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只要边际产量减少,平均产量就减少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C.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一定为负D. 只要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5)规模收益递减可能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 A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不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增加其余生产要素的投入(6)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7)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1/2K1/2,则该企业生产处于:( B )A.规模收益递增阶段B. 规模收益不变阶段C. 规模收益递减阶段D. 边际收益递减阶段(8)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B )A. 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沉没成本D. 超额利润(9)在规模内在经济作用下的LAC曲线是呈:( B )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不变D.无法判定(10)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等于( B )(11)某先生辞去月薪1 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 A.2 000元 B.100 000元 C.1 000元 D.101 000元(12)在长期中,下列成本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 )A.固定成本 B.平均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性成本(13)在短期生产中,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下列哪项成本达到最小值:( B ) A.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 C.平均可变成本 D.平均不变成本(14)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则LAC曲线是:( B ) A.上升的 B.下降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15)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是:( B )A.盈亏平衡点 B.停止营业点 C.厂商均衡点 D.平均成本最低点(1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 B )A.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有关 B.规模经济有关C.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D.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C )A.短期生产中边际成本的变化只与可变成本有关B.长期内如果产量减少到零,总成本也将为零C.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D.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引起了MC一开始的递减(18)厂商的停止营业点在:( A )A.企业的总损失等于TFCB.商品价格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总收益等于总成本D.以上都不对(19)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三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六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C )A. MRTSLK =2,且MPK/ MPL=2 B. MRTSLK=1/2,且MPK/ MPL=2C. MRTSLK =2,且MPK/ MPL=1/2 D. MRTSLK=1/2,且MPK/ MPL=1/2(20)某厂商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现有投入组合下,劳动与资本间边际产量之比大于劳动与资本间价格之比,那么,该厂商 ( C )A.要增加产量,必须增加成本B.现有投入组合可能是较好的C.应增大劳动投入比例D.应增大资本投入比例(21)当厂商处在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D )A.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B.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C.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D.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22)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是指:( C )A.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C.边际产品价值D.边际产量二、问答题(1)一个企业是否可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请解释你的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

第二章供需(ɡònɡ xū)理论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上,人们愿意(yuàn yì)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四层含义①建立在购买(支付)能力(nénglì)的基础上②涉及P和Q两个(liǎnɡɡè)变量。

③非实际(shíjì)购买量,只是计划购买量。

④时间概念2、需求规律:又称需求铁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即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比例变化。

3、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它因素变化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的变动伴随着需求表、曲线和函数的变化。

4、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各种可能的价格上,原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有四层含义①原意并有实际的供给能力。

②涉及两个变量P,Q③并不是实际出售量,而是计划的出售量。

④时间概念。

5、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由于本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供给的变动伴随着供给表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6、点弹性:弹性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意指某一物体对外界力量的反应力。

用于经济学,其含义是指经济因变量对经济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点弹性是指经济变量变动的非常微小的弹性。

其弹性系数公式用微分表示。

7、弧弹性:是指经济变量取值于某一区间的平均弹性,在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中,经济自变量和经济因变量都取值于区间端点的平均值。

例如需求价格的弧弹性公式:△Q (P1+P2)/2 △Q P1+P2Ed= ──·───── = ──·───△P (Q1+Q2)/2 △P Q1+Q28、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章节习题(一)、填空题:1、总效用是消费者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_____的总和。

2、在边际效用为正的情况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增加,但总效用是按____的比率增加的。

3、同一物品对于不同的人有的效用,同一消费者,对同一物品,在不同时间其效用____。

4、如果某个消费者使用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从1单位增加到2单位,他所感到的总效用从4单位增加到7单位,那么他消费第2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是_____。

5、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从每一元商品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____其所支付的每一元货币的边际效用。

6、无差异分析是研究消费者如何通过消费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而得到程度_____的满足。

7、距离坐标原点愈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水平_____。

8、如果不考虑符号的正负,X物品对Y物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X物品的___对Y物品的__比值。

9、在同一条预算线上,消费者的总支出是_____。

10、如果某个消费者把同一种商品分配到两种用途中去,那么他获得最大效用的条件是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1、欲望是指人对物品的____的感觉和要求满足的愿望。

A.有用性B。

盈利性C。

稀缺性D。

安全性2、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指出幸福等于____。

A.效用÷欲望B。

效用×欲望C.效用+欲望D。

效用-欲望3、猪肉对于回民来说可能有_____。

A.很大的效用B。

很小的效用C.零效用D。

负效用4、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____。

A.不可计量的B。

可以计量的C.不能确定的D。

可以排序的5、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____。

A.不可排序的B。

可以排序的C.不可确定的D。

可以计量的6、如果某个消费者消费巧克力的消费量从2包增加到3包时,他感受到的总效用从50单位到60单位,那么,他在消费第3包巧克力时的边际效用是______。

A.110单位B。

60单位C。

—10单位D.10单位7、当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_____。

A.最大B。

最小C。

为零D.不能确定8、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______。

A.增加B。

减少C。

为零D.不能确定9、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_____。

A.增加B。

减少C。

为零D.不能确定10、假定商品X的价格为10克,商品Y的价格为20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2,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______。

A. 2 B。

3 C。

4 D。

511、假定某个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第3个单位时他感受到的总效用是9单位,而他消费第4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是1,那么,他消费第4单位商品的总效用是_______。

A.7 B。

8 C。

9 D。

1012、如果增加4个单位X商品,减少1个单位Y的商品,消费者的效用不变,那么,以X商品代替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______。

A.4 B。

1 C。

0.25 D。

513、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增加,则预算线______。

A.向右上方平行移动B。

不变动C.向左下方平行移动D。

不能确定14、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减少,则预算线______。

A.向右上方平行移动B。

不变动C.向左下方平行移动D。

不能确定15、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_______。

A.消费者的收入B。

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D。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16、预算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______。

A.消费者的收入B。

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D。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17、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均衡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某个消费者在收入和价格变化后的新的消费者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高于原均衡状态,那么,这表明该消费者的生活状况____。

A.更好了B。

恶化了C.没有改变D。

不能确定18、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会有_____无差异曲线,表明他对两种商品爱好的全部情况,形成无差异曲线的完整体系。

A.一条B。

几条C。

数量很多的D。

无数条19、如果商品价格一定,那么,预算线的位置取决于______。

A.偏好的程度B。

收入的大小C.替代的强弱D。

互补的强弱20、当一种商品的需求违背了需求规律,那么这种商品是_____。

A.正常货物B。

低档货物C.高档货物D。

吉芬货物(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可能有几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请选出全部正确的答案,不能多选,也不能少选。

)1、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消费者包括____。

A.一个企业B.一个团体C.一个家庭D.一个人E.一个厂商2、人的欲望尽管是无限的,但有不同的欲望层次。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A 马斯洛把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包括_____。

A.基本生理需要B.安全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3、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_____。

A.相交之点B.相切之点C.横轴截距相等之点D.纵轴截距相等之点E.斜率相等之点4、当物品的数量增加时,总效用的变化可能是____。

A.随物品的边际效用增加而增加B.随物品的边际效用增加而下降C.随物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增加D.随物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下降E.先随边际效用增加而增加,后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下降5、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中的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____。

A.不相交B.不接触C.可相交D.可接触E.可相切6、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一些特征___。

A.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越大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关D.是斜率为负的曲线E.是凸向原点的曲线7、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称为___。

A.等支出线B。

无差异曲线C.预算线D。

总效用曲线E.消费可能线8、边际效用呈递减规律,但也在边际效用并不递减的特殊情形,比如____。

A.嗜酒成性的酒徒在消费酒时酒的边际效用B.人们吃饭时每碗饭的边际效用C.一个集邮爱好者收集邮票时邮票的边际效用D.一个口渴的人在饮用水时水的边际效用E.苹果的边际效用9、效用在如下情形可能是不同的这些情形是_____。

A.不同的人对同一物品B.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物品C.同一个人对同一个物品在不同时间D.同一个人对同一个物品在不同地点E.同一个人对同一个物品在相同地点、不同时间10、假定某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单价为9元,那么该商品在如下价格的情况下他可能购买__。

A .15 B.12 C.9 D.6 E.3(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任何一种商品消费的数量越多,从额外增加1单位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就越大.()2.效用是物品所具有的满足欲望的能力。

()3.效用不具有xx或xx的属性。

()4.物品的效用就是消费者在购买或者使用该物品时所感到的满足程度,因而效用不可能为负。

()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都代表两种物品的一种组合,不同的这些组合给消费者提供的满足程度都是不同的。

()6.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7.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8.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

如果算是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因变量是效用,则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效用的增加量即为边际效用.()9.同一物品对不同的人效用是相同的。

()10.消费者拥有四只右脚鞋和一只左脚鞋的效用比拥有一只右脚鞋和一只左脚鞋的效用大。

()11.消费者随着消费的商品数量的增加,他获得的总效用也会增加。

()12.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交点处,消费者获得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13.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效用公取决于他的收入。

()14.两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交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对于消费者具有相同的效用。

()15.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所代表的两组商品组合,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有相同的效用。

()16.预算线的F率总是负数。

()17.在总效用为正时,边际效用不可能为负。

()18.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他所购得的商品的总效用必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19.边际效用决定需求价格。

()20.垄断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章节习题(一)、填空题:1、生产是指对_____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2、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3、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____。

4、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____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5、内在不经济是指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_____。

6、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_____。

7、外在不经济是指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使个别厂商的产量与收益的______。

8、一个行业是由生产____的厂商组成的,它的大小,影响着其中每一家厂商的产量与收益。

9、既定产量的最低成本组合的均衡条件是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必须等于它们的__之比。

10、既定总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均衡条件是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它们的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1、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生产的主要动机是______。

A.获得最大收益B。

获得最大利润C.获得最大产量D。

获得最高价格2、生产出的产品产量与______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函数。

A.价格B。

收益C。

生产要素D。

利润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继续增加某一生产要素,当达到一定数量后,边际产量开始___。

A.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规则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继续增加某一生产要素,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平均产量开始__。

A.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规则5、生产规模的变动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按____比例增加或减少。

A.相同B。

不同C。

一定D。

不变6、在短期内随产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动的生产费用称为_____。

A.固定成本B。

总成本C.边际成本D。

可变成本7、在短期内不随厂商产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动的生产费用称为_____。

A.固定成本B。

总成本C.边际成本D。

可变成本8、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_____。

A.增加B。

不变C。

减少D。

不能确定9、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_____原点的曲线。

A.通过B。

凸向C。

凹向D。

远离10、如果增加1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品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品增加后平均成本将_____。

A.上升 B 。

下降C。

不变D。

不能确定11、如果增加1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大于产品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品增加后平均成本将______。

A.上升 B 。

下降C。

不变D。

不能确定12、如果增加1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品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将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