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著名品牌实施细则
山东省卫生厅健康山东行动食品安全品牌企业战略合作总方案

山东省卫生厅健康山东行动乳品安全品牌企业合作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健康山东行动,是省政府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
健康山东行动自启动以来,17市人民政府、36个省直部门陆续制定健康行动方案,近百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报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营造出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已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健康山东品牌形象。
第二条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乳品安全法》和《乳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普及乳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民的乳品安全法律意识,保障人民群众乳品安全,同时提升我省乳品安全整体水平和形象地位,促进“健康山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决定邀请全省重点乳品安全企业为“健康山东行动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权威、公信、高效的公共健康传播平台。
第二章目的和意义第一条推进乳品安全工作,加快建立以企业自律为核心、舆论监督为辅助的自律体系,引导乳品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提升我省乳品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受社会认可乳品品牌。
第二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协调合作伙伴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向政府反映单位的意见和诉求;加强行业诚信自律,创造和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环境,保护合作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推进乳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乳品企业诚信体系。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一条山东省卫生厅健康山东行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组长:包文辉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省爱卫会副主任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主任副组长:袭燕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成员:张立祥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成员邱枫林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处长王正武省卫生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处长食品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成员葛永宏省卫生厅卫生法制与监督处处长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成员张爱国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处长丁凤深省卫生厅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处处长万书臻省卫生厅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处处长宗玲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成员刘勇省医务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舒德峰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所长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成员毕振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食品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疾病控制处,宗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省爱卫会成员部门和省直有关部门联络员名单陈仁祥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副调研员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成员汤青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副调研员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成员冯浩省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副处长王玉江省委办公厅行政处副调研员张萍萍省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副处长孙晓冬省总工会宣传教育部主任科员徐宁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脉泉省妇联宣传部部长高斌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卫生防疫处助理员杨凤娟省武警总队卫生处助理员张新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消费品产业处副处长于波省教育厅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处副调研员宋宁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二支队科员员牛学宝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调研员丛勤滋省人保厅医疗保险处调研员薛良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服务中心主任李莉飞省交通运输厅机关党委主任科员孙智敏省水利厅农水处副主任科员张曰林省农业厅生态农业处副调研员韩灿平省商务厅办公室副主任胡传刚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副调研员曲光远省环保厅污染控制处处长李立新省广电局宣传管理处副处长张怀明省体育局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冯浩省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李康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科员孙爱武省质监局稽查局科长吴成宽省安监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蒋光辉省旅游局监督管理处科长史晓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处副处长李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处袁文亭省老龄办老年学学会秘书处处长李连贵山东机场有限公司医疗急救中心副主任万军济南铁路局劳动和卫生处主任医师魏然大众报业集团政教新闻采编中心记者王玉东新华社山东分社老干部管理室主任第二条食品安全专家顾问团队:由山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各专家组成近110人的专家顾问团,指导食品安全品牌创建工作.委员会由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团组织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为山东省乳品安全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的通告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1.21•【字号】•【施行日期】2022.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的通告为提高我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暂行办法》等规定,组织制定了部分重点监管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现予以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1月21日山东省车用尿素水溶液(快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车用尿素水溶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成品油(快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成品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安全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安全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安全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不锈钢餐厨具省级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不锈钢真空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单光老视成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滴灌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电吹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电磁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电热暖手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电热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非复合膜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复合膜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建筑保温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建筑用钢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可燃气体探测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工业和商用电动食品加工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机动车辆制动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机制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配装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洒水喷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食品接触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食品用纸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铝合金建筑型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密胺塑料餐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农用薄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卫生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消防应急灯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收获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水泥(快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饲料加工机械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陶瓷片密封水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童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童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玩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 山东省婴幼儿用塑料奶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原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运动场地面层原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运动头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絮用纤维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蓄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 山东省学生文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山东省植物保护机械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pdf。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发布《山东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通知

省 名推 办 日常工 作 由省质 监局 职 能
价 为基 础 , 以独 立 的第 三 方机 构为 主体 , 坚持 企 业 自愿 申请 , 科 学 、 公 正 、 公 平 、 公 开 、 无偿 的 原则 。 第 四条 山东 省名 牌 战略推 进 委员会 以下 简称 “省 名推 委 ” 统 一 组 织 实 施 山东 省 名 牌 战 略推 进工作 。 省名 推委 由省 有关部 门组成 。省 名
名牌 产 品评价 标 准技术 委员 会 。 技术委 员会 由有
一 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 、 法规 、 规 章 的规 定 二 三
能力
按照合法 、 有效的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 具有先进可靠 的生产条件和工艺技术
产品质量达到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 装备 , 自主创新成效突出 , 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 四 产品连续生产经营三年 以上 , 并在企 业 注册 商标范 围内 五 市场 占有率 、 品牌知名度和顾 客满 意 度 居省 内 同类 产 品前列 六 申报产 品商标符 合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商标法 》 的规定 , 且商标所有权属于山东省各级
处 室 承担 , 主要 负责 一 根据 质 量 发展 目标 、 产 业 政 策 和 工 业 调 整振 兴规 划 的要求 , 拟定 山东 名牌 产 品评 价指 导 目录并按 程序 公布 二 委员 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第 期
指 导 建立 山东 名牌 产 品评 价 标 准 技 术
省政 府部 门 文件 —
三 测算 委托 第 三 方 中介 机 构 或 技术 机 构 对 申 第十 条 本要 求 申报 山东名 牌 的产 品应 符合 下 列基
报山东名牌产品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和品牌价值 四 委托第三方 中介机构具体承担 山东名 牌产 品评 审工 作 五 指导制定 山东名牌 产品评审专家管理 办法 并监 督执 行情 况 六 对第 三方机构提报的山东名牌产 品评 审结果进行监督审核 , 并按程序送审 。 第七条 有关技术机构按程序牵头建立山东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好品山东”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好品山东”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8.04•【字号】烟政办字〔2021〕45号•【施行日期】2021.08.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好品山东”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烟政办字〔2021〕45号各区市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字〔2021〕25号),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竞争力,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以“好品山东”公共品牌建设为引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着力构建“好品山东”品牌体系、标准体系、质量体系、服务体系、培训体系,大力提升“品牌烟台”“匠心烟台”“智造烟台”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全市“好品山东”企业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到2030年,全市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好品山东”企业。
二、主要措施(一)构建“好品山东”品牌体系。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好品山东”品牌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全市现代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化工、医养健康、文化旅游、高效农业、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着力打造特色区域品牌。
将国家和省组织并颁发、评定、认定的产品、工程、服务等领域的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品牌培育体系,建立“好品山东”品牌培育库,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好品山东”品牌培育工程。
到2025年,新增省长质量奖1个以上,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质量标杆企业等30家以上;上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省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二)打造“好品山东”标准体系。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佚名
【期刊名称】《山东政报》
【年(卷),期】2016(000)026
【摘要】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产供销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大省向品牌大省转变,制定本实施方案。
【总页数】9页(P14-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2
【相关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施方案的批复鲁政字[2016]178号 [J], ;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O16—2020年)的批复鲁政字[2016]179号 [J], ;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J], ;
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山东省食盐监管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7]35号 [J], ;
5.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19•【字号】济政字〔2021〕75号•【施行日期】2021.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标使用与管理正文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字〔2021〕7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管委会(推进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字〔2021〕25号)精神,深入推动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推动我市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现就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统筹为要”,形成“好品山东”工作合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质量至上、诚信为本、创新驱动、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全市重点行业和重要业态,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提高我市“好品山东”品牌美誉度和品牌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优化政策供给;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品牌培育动力。
完善品牌协同推进机制,加快横向部门合作、纵向属地联动,形成“好品山东”建设强大合力。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流程再造升级,树立品牌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
到2025年,打造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良好生态。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坚持“产业为核”,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核心,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品牌培育进程,助力突破制造强市。
山东地方标准

建设
(70分)
※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
10
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得10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15
取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得15分。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5
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得15分。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10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得10分。
※测量管理
体系认证(AAA)
20
取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AAA)得20分。
f)企业近三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环保责任事故;
g)申报产品具有行业领先的生产技术条件、工艺装备及检测能力;
h)企业管理体系健全并有效运行;
i)申报产品采用有效的标准组织生产,并自我声明;
j)主动向社会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
k)符合《山东名牌认定管理办法》的其它有关要求。
6
山东名牌产品认定程序,主要包括材料申报、材料初审、经济指标公示、资格审查、品牌认定工具箱及专家认定、顾客意见调查、名单公示等步骤,具体流程详见图所示。
山东省地方标准
2017-00-00发布
2017-00-00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山东名牌产品认定规范
目
前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 2541.1-2014《山东名牌产品评价 第一部分:通则》、DB37/T 2541.2-2014《山东名牌产品评价 第二部分:评分指南》,与DB37/T 2541-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9.4
对部分消费类产品进行顾客意见调查,由受委托的名牌组织认定机构提出需调查企业名单并组织实施。
9.5
对部分涉及环保、人身安全、及专家认定阶段有异议的产品进行现场验证,由受委托名牌组织认定机构提出名单并组织实施。
申报省级品牌实施方案

申报省级品牌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方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作为一个地区的代表性标志,省级品牌的建设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省级品牌实施方案,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地方形象和知名度。
二、目标设定。
1. 建立省级品牌形象,通过品牌宣传和推广,树立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省级品牌形象,提升地方形象和知名度。
2. 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以省级品牌为引领,带动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
3. 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通过省级品牌的建设,吸引更多的投资、资源和人才向地方聚集,推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
三、实施策略。
1. 挖掘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找准省级品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2. 建立品牌宣传平台,通过建立省级品牌宣传平台,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打造品牌产品和服务,支持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意识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 加强品牌保护和管理,建立省级品牌保护体系,加强品牌管理和维护,保障品牌形象和权益。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省级品牌发展规划,制定省级品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时间表。
2. 搭建宣传平台和渠道,建立省级品牌宣传平台和渠道,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线下宣传等。
3. 支持品牌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品牌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推广。
4. 建立品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的品牌保护机制,加强品牌管理和维护力度,保障品牌形象和权益。
五、预期效果。
1.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省级品牌形象,提升地方形象和知名度。
2. 带动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
3. 吸引更多的投资、资源和人才向地方聚集,推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著名品牌实施细则
山东省著名品牌实施细则最新全文
第一条、培育范围及条件
(一)培育范围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的会员单位及区域性知名企业。
(二)基本条件
1)在山东省内注册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名优企业,拥有国内商标;
2)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行;
4)有较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
5)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6)近三年无不合格产品出厂,未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7)售后服务健全,有较高的用户满意度;
8)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信誉良好;
(三)培育时间
重点培育的“山东省著名品牌”不搞终身制,培育期为三年,培育期满延续培育者需重新申报。
第二条、提供资料要求
1)填写《重点培育“山东省著名品牌”申报表》(加盖企业公章)原件;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复印件;
3)注册商标复印件:
4)企业概况及产品介绍(图片、说明);
5)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特种行业证书复印件);
6)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复印件;
7)产品获奖荣誉证书复印件;
8)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9)地市级以上统计部门出具的销售量、销售额证明;
10)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区域证明或海关或外汇管理部门出具的出口量、出口额证明。
注:所有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第三条、培育目标
重点扶持创新型品牌、成长型品牌、民族特色型品牌等。
依据我国实施名牌战略方针,逐渐培育出名牌企业群体,努力培育出具有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山东名牌。
第四条、基本程序及实施方案
(一)申报流程:
企业自愿申报-相关部门推荐-初审(科学公开公正评价)-媒体公告公示-正式批复-咨询-培育-发布成果-跟踪服务
(二)实施方案
1)参加重点培育“山东省著名品牌”的企业,须是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的会员单位;
2)严格按照实施名牌战略的要求审查申报企业及产品,对符
合条件者组织申报、立项;
3)经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山东省著名品牌”牌匾
和证书(不收取评审费用);
4)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品牌山东》杂志和网站上
对企业品牌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监督。
5)候选名单进行公告公示后,专家委员会在一定范围内征求
社会意见,并根据相关意见进行复审,最终确定山东省著名品牌
名单。
6)发放重点培育推广“山东省著名品牌”牌匾和证书;
7)获得“山东省著名品牌”的企业在有效期内,可以在其包装、广告宣传中使用山东省著名品牌专用标志。
9)企业使用著名品牌的标志,图形必须准确,按比例放大或
缩小式样,不得更改图形的比例关系和色相。
10)积极协助企业做好申报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
驰名商标咨询服务;
11)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国际交流、参观、考察和培训进修;
12)邀请品牌问题专家到企业进行走访或进行讲座;
13)在新产品开发、项目合作、技术支持等各方面为企业提供
帮助和服务;
14)帮助企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确定产品市场
定位,制定争创名牌的发展规划。
(三)培育终止
在培育期内,企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则终止培育,责任由该企业负责:
1)产品质量降低,不符合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规定,将伪劣产品投放市场;
2)被消费者投诉或被国家有关部门处罚的;
3)企业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影响品牌市场信誉的;
4)企业进入破产程序的;
5)培育期满。
中国著名品牌
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人寿、南方电网、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电信、中国银行、宝钢集团、中化集团、中国农业银行、百联集团、一汽集团
中铁工程、中粮集团、上汽集团、五矿集团、中国铁建、中建总公司、东风汽车、远洋运输
联想集团、海尔集团、中国网通、中海油、交通建设集团、首钢集团、鞍钢集团、兵工集团、中国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