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的危害
打针输液的危害

输液的危害==自杀——来自中央电视台新闻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临床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有些药物配合不当,进入血管可发生化学反应沉淀在血管之中。
输液反应:轻者出现头痛.烦躁.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的病灶反应,重者发烧甚至可导致死亡。
严重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输液治疗尽管作用大,见效快,但危害性极大:1 输液的沉积物导致肺功能下降。
2: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引起急性心衰。
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诱发的根源。
3:输液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恶果。
4:消毒不严格,操作不规范,为此每年全国有很多因输液不当付出生命的代价。
什么情况下可以输液?专家认为只有三种情况:1:吞咽困难。
2:严重吸收障碍。
3:病情严重,发展迅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为不必要的输液,美国人发明了抗生素,但买一支抗生素比买一支枪要难得多。
而中国人恰恰相反,据调查我国每年使用抗生素18万吨,是美国人的十倍。
国外同行医学界把我们国内医生称为“水医生”小病,慢性病不要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耐药性”产生抗药性后,如果再有病时用其它药就起不到作用了。
用药时一定要慎重,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现在讲回归自然,物理疗法,中国是科技大国,医学界专家不断研究适合人们的绿色疗法——量子医学。
它是21世纪最尖端的医术,治疗一些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的患者,再不用吃药打针了。
从根本上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治愈当今世界的不治之症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健康绿色通道。
《本产品连续四年进入两会,并为两会代表提供治疗服务5千余人》。
并走向世界27个国家,光量子可以帮您走上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健康之路!。
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

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对感冒发热病人来说,“多喝水、少吃药”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
但在我国许多医院、许多情况下,却被升格为输液,有时还要连续输上几天。
有时,甚至只要是感冒,不发热也要输。
既然输液,不管有没有夹杂细菌感染,在葡萄糖水或盐水中加入抗生素,就是常有的事。
其实,给感冒患者输液至少有下列四大危害。
首先,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也增高了血压,对于有心肺疾患、高血压的老人来说,尤其在滴速过快的情况下,甚至有引起心力衰竭、脑溢血的可能。
其次,对于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一下子输入大量葡萄糖,有导致“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
再次,感冒通常是在急诊留察室或临时病房内输液的。
此类场所为便于观察病情,多数时候是许多病人共用的“大通间”。
患者为了输液,每天在其中过十来个小时,事实上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夹杂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的几率,徒然使病情加重。
最后,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将之溶入1000多毫升的液体中静脉滴入,8—10小时滴完,药物的浓度并不均衡,抗菌效果也未必强于口服、肌注或分次静脉推注。
其实,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会好,理论上可以不用治疗。
吃药,主要是缓解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症状。
如果夹杂细菌感染,引起高热不退,出现脓痰、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增高,或许可以加用抗菌药物。
花钱买罪受,又何苦呢?经常输液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今天看了一篇新闻《医院输液室常常人满为患》,内容是这样的:昨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去年8月至今,全国有50%以上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初步统计基本药物价格大约下降了30%。
他还透露,去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过度用药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门诊不准输液的文件

门诊不准输液的文件【实用版】目录1.门诊不准输液的背景和原因2.输液的危害和过度医疗的现象3.政策对门诊输液的限制和规范4.公众对门诊不准输液的反应和建议正文近年来,我国医疗体系中出现了一种过度医疗的现象,即门诊输液。
许多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患者的实际病情,过度输液,导致患者身体受损,医疗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出台了门诊不准输液的文件,旨在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
一、门诊不准输液的背景和原因门诊输液是指患者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过程。
过去,输液治疗主要用于重症患者,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门诊输液逐渐普及。
然而,这种看似方便的治疗方式,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首先,频繁输液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抗药性,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其次,输液过程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遏制过度医疗现象,有关部门开始关注门诊输液问题,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规定门诊不准输液。
这一举措旨在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患者负担。
二、输液的危害和过度医疗的现象过度输液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受损,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首先,过度输液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许多患者为了追求快速康复,盲目输液,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其次,过度输液会加剧医疗资源的浪费。
在输液过程中,大量药品和医疗器械被消耗,使得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其他患者的就诊质量。
三、政策对门诊输液的限制和规范根据相关文件,门诊不准输液的政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严格控制输液指征。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输液需求,避免不必要的输液治疗。
2.加强输液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输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医疗风险。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广无痛、微创等先进技术,减少输液治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公众对门诊不准输液的反应和建议门诊不准输液的政策出台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感冒输液的危害大吗

感冒输液的危害大吗感冒输液的危害1.肺水肿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2.静脉炎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3.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宝宝感冒发烧的预防措施第一、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但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或在室内放一台小型高效负离子发生器,保持空气流通,保证空气新鲜。
也可定期采用食醋熏蒸、臭氧紫外线或者点卫生香等措施给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第二、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干燥地区可以在家里,装一台空气加湿器,市场上常见的都可以满足需求,多喝开水、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地面洒水等,均可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第三、睡前给孩子温水泡泡脚,睡觉的时候一定注意盖好被子,不能着凉;这个是最简单的事情,但需要家长多花费心思,睡觉的时候盖好被子,但是由于孩子生性好动,建议给孩子选择“兔耳被”造型的,可以有效的包住孩子的身体,又不像睡袋有封闭感,保护孩子免受蹬被子着凉感冒的风险,家长也不用每晚频繁起来盖被子。
第四、注意给孩子做好防护,减少出去次数,年龄大点的孩子可加强锻炼,多运动,增强体质。
预防小儿感冒的五类食物1、母乳。
母乳不仅是宝宝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
而且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
2、富含锌的食物。
锌元素是不少病毒的“克星”。
在感冒高发季节多吃些富含锌的食品有助于机体抵抗感冒病毒,因为能直接抑制病毒增殖。
肉类、海产品和家禽含锌最为丰富。
3、富含维生素A食物。
在冬春季节儿童体内缺乏V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诱因。
输液不合理使用问题

输液不合理使用问题
输液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1. 过度输液:过多或不必要的输液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液体负荷,导致水肿、心脏负担加重等问题。
2. 抗生素滥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使治疗效果下降,并增加感染治疗的难度。
3. 药物配伍不当:某些药物在输液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4. 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不适当的输液速度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5. 忽视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存在差异,未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输液方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6. 不必要的输液:对于一些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有效治疗的疾病,过度依赖输液可能会增加患者的风险和医疗成本。
输液对身体的危害都有什么

输液对身体的危害都有什么输液是常见治疗疾病方法,这样的治疗方式对缓解疾病有很好帮助,常见就是感冒的时候会选择输液,感冒严重的时候,药物控制不住,就要选择这样的治疗方法,对彻底治愈疾病有很好效果,因此很多人都是会选择这样治疗方式,那输液对身体的危害都有什么呢。
输液对身体的危害:1.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2.肺水肿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3.静脉炎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空气栓塞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
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5.“恶性”药物不良反应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
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
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欣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让人触目惊心,挥之不去的痛。
在对输液对身体的危害认识后,输液治疗疾病要减少选择,不过对一些特殊疾病治疗,依然是会选择这样治疗方法,不过不长期的选择,输液对身体危害并不是很大,所以不要过于害怕这样治疗方式,输液在治疗疾病上有很好作用。
感冒了盲目输液的危害大

感冒了盲目输液的危害大
对感冒发热病人来说,“多喝水、少吃药”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
但在我国许多医院,许多情况下却被升格为输液,有时还要连续输上几天。
有时,甚至只要是感冒,不发热也要输。
既然输液,不管有没有夹杂细菌感染,在葡萄糖水或盐水中加入抗生素,是常有的事。
其实,给感冒患者输液至少有下列四大危害。
.hzh
首先,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也增高了血压。
其次,对于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一下子输入大量葡萄糖,有导致“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
再次,感冒通常是在急诊留察室或临时病房内输液的。
此类场所为便于观察病情,多数时候是许多病人共用的“大通间”。
但现在输液患者一待就好几个小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夹杂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的几率,使病情加重。
最后,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将之溶入1000多毫升的液体中静脉滴入,8~10小时滴完,药物的浓度并不均衡,抗菌效果也未必强于口服、肌注或分次静脉推注。
其实,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人就是就是自己会好,理论上可不用治疗。
吃药主要是缓解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症状。
如果夹杂细菌感染,引起高热不退,出现脓痰、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增高,再酌情输液不迟。
长期输液抗生素对身体的危害

长期输液抗生素对身体的危害
1.肺水肿
2.静脉炎
3.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输液后,一定要用棉签按压针眼足够的时间,一般人需要3~5
分钟,老年人由于凝血功能差,需要6~10分钟。
“对于有些药物,比如抗生素和降压药,输完后最好留院观察半小时,不要马上离开。
”医生提醒说。
一、患者必须提供门诊记录、注射证明(盖红章)、处方(含患者
姓名、药名、用法、用量)、医疗机构发票和药物。
二、静脉注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为减少出现输液反应的几率,所有外带药物必须在首诊医疗机构当次治疗中使用过
至少一次,并有相关的使用证明。
三、输液药物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患者不得离院,必须在护士指定的输液地点完成输液。
五、需做皮试的药物,若病历卡上未注明或皮试后未打者,一律不予注射。
3、输液器、留置针的选择:使用加密终端过滤输液器;做好留置针的管理。
减轻痛苦病人,使输液更加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的危害二自杀来自中央电视新闻,为了自他健康,请速转2012-04-23 13:53 转载自阿比甲当嘎输液的危害=自杀--来自中央电视新闻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
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
专家调査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汁,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我国已成了重灾区。
国内外医学专家呼吁:“医生在选择用药时,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原则”。
如医生违背这一原则,滥用输液,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这是因为强行将药物和水往血液中灌输,要比口服药有更大的风险。
临床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剧增。
“吊瓶!”中如合用七种药物,英毒副作用就会增加50%以上。
有些药物配合不当,进入血管可发生化学反应性沉淀。
例如氨节青篷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可呈现棕色沉淀。
有的医生常大量为病人输注维生素C。
其实连续大量输注维生素C,可使病人岀现中毒反应。
滥打“吊瓶!”的输液反应也很严重。
某科研单位统计:6个医疗单位,一年之中就有326例输液反应,其中死亡< /SPAN>7例。
输液反应轻者头痛、低饶、药疹、心慌,重者高烧、寒颤、关节酸痛、烦躁、抽搐、休克甚至死亡,滥打“吊瓶”还可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
北京某医院在对“吊瓶”检查中发现,在1亳升20%甘需醇药液中,可査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
在1亳升50%匍萄糖加入青殆素的药液中可检岀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
一亳升药液中含有这么多微粒,那500亳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
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岀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髙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
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由于输液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长期输液常会导致静脉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硬化等。
静脉输液和口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病人胃肠功能正常,是万万不可滥用静脉输液的。
滥用静脉输液一则多花钱,二则可使你的身体受到伤害,严重的甚至断送性命。
那么,什么情况才能静脉输液给药呢?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许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延用老一辈专家提出的“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静滴”的用药原则,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品不再短缺,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强调一步到位,动辄就进行输液治疗,已经带来了许多严重的不良后果,以至于国外同行把我们社区诊所的医生称之为“水大夫”!输液治疗尽管作用强、见效快,但它的危害和不良反应也很突出,不当的输液治疗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危害(一)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0?3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 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0?3,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无关系!(二)输液过多过快将引起急性心衰,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对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三)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这些都将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恶果!(四)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对策输液打吊瓶,因其见效快、疗程短而深受青睐,但是现在,很多人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输液。
特别是换季之时,感冒发烧的患者大幅增加,各大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而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其实根本用不着输液,吃些药,多休息休息就会好。
输液本是为了治病,但是不根据病情就频繁地挂上吊瓶,不但可能对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多损害。
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几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
无论小感冒还是苴他什么病,人们总以为输液打吊瓶最保险又省事,但却有可能成为一种“输液病”。
据北大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的!许医生介绍,“输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时,喜欢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病如果不输液就不太容易治愈。
因为输液的相对药戢更大一些,而且不经过胃肠道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显。
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医院输液,一天一般只输一次,这样就会造成本来应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输入的药量一次性输入了体内,输完后血药浓度要达到一个高烽,但过一段时间浓度就会降低,这样就造成血药浓度不稳定,以后就可能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还有就是过敏反应。
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
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
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适成肺部堵塞跋佛卧喙§圳0喽杂诳诜「裕捣顿厥漂嚎赡芒够岫陨破宓囊恍卜輔僭斐捎跋聯II魏我禾逡卜吩谏讨卸蓟岫蚊嗷姪俚牟蝗节晕17.# 以谡夥娇嬉灿邢喽①谋曜肌/SPAN〉据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丁辉介绍,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亳微米。
但是有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输液药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泄,有的甚至达到50亳微米以上。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亳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指岀,药品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 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
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笛本来都是通畅的,这些颗粒积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气交换不够,人体呼吸困难。
颗粒堵在血管里无法被清除岀去,这时身体自动地采取第二个处理办法,就是将这些颗粒包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团块。
输液!时如果经常输不合格的药品,肺里就会积聚很多这样的团块。
丁辉认为,我们平时输的液体一般是每瓶250亳升或500亳升,如果按每瓶500亳升计算的话,只要我们所输的药品达到80瓶,就会在我们的体内留下5000多个那样的团块,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 同时可能影响全身的氧的供应。
泄期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病效果值得怀疑现在,一些中老年人定期到医院输!点活血化淤、扩张血管的药物,以预防血栓、冠心病或栓塞发生。
但是这样做有多大的作用呢?北医一院心内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夫认为,这样做没有科学依据,虽然静脉输液会比口服药起效快, 但停止输液后没有口服药维持的时间长。
而且心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很多,特别是和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关系很密切,单纯地依靠输液并不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建议:尽量避免用药,能口服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
能吃保健品的就不要吃药。
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岀生命为代价是个天文数字!请紧急通知家人及朋友--淸理药箱.请紧急通知家人及朋友…淸理药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通知的13种胶囊药品是:脑康泰胶囊、愈伤灵胶囊、盆炎净胶囊、苍耳子鼻炎胶囊、通便灵胶囊、人工牛黄硝哇胶囊、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羚羊感冒胶囊、抗病毒胶囊、清热通淋胶囊、胃康灵胶囊、炎立消胶囊请紧急通知家人及朋友淸理!大部分為重金屬含量較高或是某種成分對人體有害,不適合過量使用這些中药被禁用了中药很可怕朱砂雄黄附子(“即著名有毒中草药乌头的子根,含毒性强烈的乌头碱,能对心脏造成损伤,能被用来杀人,死亡症状和心脏病发作类似。
美国、英国等国都禁售含附子的中药,例如附子理中丸”)美国禁含汞、铅、朱砂、马兜铃酸、龙脑、黄连、蝮蚣、麻仁等成分中药,禁售以下常用中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复方丹参片、猴枣散、保婴丹、黄连素片、人参再造丸、六神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丹、利肝片、龙胆泄肝汤、安神补脑丸、附子理中丸、牛黄淸心丸、泄心丸、龟龄集、救心丹等等黄连彼禁用的原因是发现小樂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
小柴胡冲剂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和黄岑,二者都有肝毒性。
日本在90年代有很多人因为吃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肝炎,有的因此死亡。
此后日本仍有因为服用小柴胡汤而导致肺水肿的报道。
逍遥丸含柴胡,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柴胡皂昔d对人的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
柴胡还具有肾毒性,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也有实验表明,柴胡煎剂、柴胡皂昔对动物胸腺有抑制作用,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罗布麻降压片中的夏枯草、钩藤、泽泻都有肾毒性。
降血压建议还是用西药,有多种便宜(便宜到一天几分钱)、有效、副作用小的西药可选择,没有必要去尝试中药。
夏枯草是肝毒性,能损害肝脏,还可能是免疫抑制剂,,长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王老吉也含该成分。
”复方甘草片能镇咳,是因为含有阿片粉,阿片也就是著名的毒品鸦片,能够成瘾。
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 有和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长期或大剂虽:服用甘草可引尼“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甘草还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
蜜炼川贝枇杷膏含款冬花,含有具有肝脏毒性的毗咯里四咙生物碱,动物实验表明款冬花能致肝癌,被欧洲禁用。
蕾香正气水如果用的是较便宜的董香,主要成分为爱草脑,是一种致癌物,可诱发肝癌。
另外,董香正气水中的厚朴有肾毒性,彼欧洲禁用:生半夏也有肾毒性,而且有非常明显的生殖毒性。
这些中药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肾衰竭,含有这些成分的中药绝不要吃: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计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有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千万别用。
这个药应该禁掉,不禁是药监局没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