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
50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50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基础护理技术是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它包含了很多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
下面是。
1. 手卫生操作流程:包括洗手、消毒及穿戴手套。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按照流程操作,洗手达到规定时间(20-30秒),穿戴手套无破损。
2. 看护卧床病人操作流程:包括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口腔护理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病人舒适,床单整洁,口腔清洁。
3.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包括静脉通路的开放、连接输液器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静脉通路通畅,输液器连接牢固。
4. 注射操作流程:包括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采用无菌操作,确保注射安全。
5. 利尿操作流程:包括导尿、更换尿布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导尿过程无刺激,尿布整洁。
6. 饮食护理操作流程:包括餐前准备、宣教、喂食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准备食物,根据病人需要进行宣教,保证饮食安全。
7. 拔除引流管操作流程:包括胃管、尿管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拔除过程无疼痛和感染。
8. 皮肤护理操作流程:包括擦洗、涂抹药膏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皮肤清洁,涂抹药膏均匀。
9.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包括选择正确袖带、测量位置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测量,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10. 吸痰操作流程:包括口腔、气管吸痰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吸痰过程顺利,无刺激。
11.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按压准确、呼吸通畅。
12. 疼痛评估与缓解操作流程:包括疼痛评估方法、给药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恰当的缓解措施。
13. 体温测量操作流程:包括口温、腋下温、肛温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测量体温,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14.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包括贴电极、连接监护仪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监护仪正常工作。
15. 疾病诊断与护理操作流程:根据不同病种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护理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一、床位转移1.确认病人的需求: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床位转移;2.组织准备工作:准备好移动的辅助工具,如护士站的帮助,轮椅、担架等;3.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转移操作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4.准备好环境:清除床边的物品,确保转移过程中没有阻碍;5.准备好人力:医护人员合作完成转移操作,确保病人的安全;6.转移病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移动方式,如侧翻、侧扶、应用机动床等;7.安置病人:将病人安放在新的床位上,确保舒适和安全;8.记录:及时将转移操作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二、口腔护理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口腔护理所需用具,如滴管、口腔护理消毒液、漱口杯等;2.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口腔护理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3.保护病人:将毛巾等放置在病人的口腔外,防止水和清洁液流入病人的喉咙;4.清洁口腔:用湿纱布或棉签蘸取口腔护理消毒液,轻轻擦拭病人口腔的内侧、外侧和舌面,注意不要伤害口腔组织;5.漱口:使用漱口杯为病人提供含漱口液的开水,让病人漱口后吐出,重复数次;6.记录:及时将口腔护理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三、皮肤护理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皮肤护理所需用具,如洗涤剂、洗盆、肤色座椅等;2.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皮肤护理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3.检查肌肤: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有湿疹、破损等;4.清洗皮肤:使用洗盆和温水,将洗涤剂稀释后涂抹到病人皮肤上,注意按摩和冲洗干净,并及时擦干皮肤;5.保护皮肤:涂抹保湿露或护肤霜等,在洗浴或更换尿布之后,及时保护病人的皮肤;6.记录:及时将皮肤护理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四、静脉注射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注射所需材料,如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球、药物等;2.确认注射方式:根据医嘱确定静脉注射的方式,如直接注射、插管注射等;3.规范操作: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注射材料进行消毒处理;4.选择静脉注射部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手背静脉、手臂静脉等;5.插管注射:先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部位的静脉,插入针头,然后注射药物;6.注射完成:将剩余的药液注射完毕,轻轻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点;7.观察状况: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8.记录:及时将静脉注射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洗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洗手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技能之一,下面是洗手操作的流程及评分标准:1. 打开水龙头,并调节水温合适,使水温在37-42摄氏度之间;2. 用流动水将双手全部浸湿;3. 取适量洗手液于手心,揉搓至起泡;4. 用十指相互交叉互搓;5. 十指交叉搓指背;6. 十指相对交叉揉搓掌心;7. 十指相对交叉搓手心;8. 旋转搓手指;9. 拇指绕掌交替搓揉;10. 冲洗手腕;11. 用干净纸巾擦干双手;12. 将水龙头关紧。
评分标准:- 水温调节准确性;- 使用洗手液的规范性;- 搓手步骤的顺序正确性;- 搓手的时间和力度是否充分;- 搓手步骤的熟练程度。
二、测量体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测量体温是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之一,以下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准备好体温计,并确保其干净;2. 让患者舒适地坐下,露出体温测量部位;3. 将体温计插入患者口腔下舌根部(或其他测量部位);4. 等待体温计提示音响,读取体温数值;5. 将体温计取出,并做好清洁消毒准备;6. 记录测量到的体温值。
评分标准:- 使用体温计的消毒情况;- 测量的部位选择准确性;- 插入体温计的深度合适性;- 读数的准确性;- 测量后的清洁操作是否正确。
三、更换尿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更换尿布是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下面是更换尿布的流程及评分标准:1. 准备好新的尿布、湿纸巾、干纸巾等物品;2. 叠好新尿布,准备好将旧尿布取下;3. 将患者翻身,取下旧尿布;4. 用湿纸巾清洁患者的私密部位;5. 用干纸巾擦干患者的私密部位;6. 将新尿布穿好,并将患者翻正;7. 调整尿布位置,确保贴合舒适。
评分标准:- 更换尿布的速度和顺畅度;- 私密部位的清洁度;- 尿布的穿戴位置准确性;- 患者的舒适度;- 清洁操作的规范性。
通过上述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护理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进行,同时对护理质量也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掌握和运用多项技术操作流程,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下面将介绍50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1.洗手: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前都需要正确洗手,以保持卫生。
2.戴手套:在接触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或者进行伤口换药等操作时,护士需要戴上手套以保护自己和患者。
3.双人确认:在进行重要操作,如给药、输血、手术等前,护士需要与另一名护士进行双人确认以确保操作正确。
4.体征测量:护士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记录在病历中。
5.导尿:护士需要有相关技术操作导尿,以帮助患者排尿。
6.留置尿管护理: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尿管的清洁和更换。
7.管路护理:对于患有中心静脉导管等管路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进行管路的清洁和更换。
8.呼吸道护理:对于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护士需要进行呼吸道护理,包括吸痰、雾化等操作。
9.给药:护士需要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口服、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
10.输液:护士需要按照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器的更换。
11.输血:护士需要按照医嘱进行输血操作,注意输血血型的匹配和输血速度。
12.高级生命支持操作:对于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护士需要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操作,如心肺复苏、除颤等。
13.管理疼痛: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或非药物控制疼痛。
14.引流管护理:对于患有胃管、胆管或其他引流管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进行管路的清洁和更换。
15.妇科检查: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妇科检查,如阴道检查、宫颈涂片等。
16.胃肠造影:护士需要为患者准备好检查所需药物和设备,并协助医生进行胃肠造影。
17.心电图监测:护士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波形。
18.眼药水给予:护士需要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眼药水,注意卫生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19.眼部护理: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眼部清洁和护理,如眼科手术后的眼部护理。
20.口腔护理: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如口腔吸引、刷牙等。
护理技术操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护理技术操作实验,掌握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提高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护理实训室四、实验对象随机选取5名护理专业学生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协助患者翻身;鼻饲法;静脉输液;伤口换药等。
2. 实验步骤(1)测量体温、血压、脉搏①准备:测量体温、血压、脉搏所需物品。
②操作步骤:A. 测量体温: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患者取舒适体位,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窝深处,嘱患者夹紧手臂,3分钟后读取体温。
B. 测量血压: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袖带平整缠绕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观察血压计指针变化,当降至收缩压水平时,记录血压值。
C. 测量脉搏:患者取舒适体位,将手指轻放于患者腕部桡动脉搏动处,数30秒,乘以2,即为脉搏数。
(2)协助患者翻身①准备:准备翻身所需物品,如:翻身垫、毛巾、便器等。
②操作步骤:A. 患者取仰卧位,先将患者两臂放于体侧。
B. 护士站在患者一侧,一手托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协助患者缓慢转向侧卧位。
C. 患者侧卧后,护士将患者两臂放于胸前,必要时在患者两腿之间放置软枕。
(3)鼻饲法①准备:准备鼻饲所需物品,如:鼻饲包、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或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鼻饲流食等。
②操作步骤:A.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
B. 护士站在患者头侧,用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前端。
C. 将胃管从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使胃管顺利进入食管。
D. 护士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于胃管通过食管。
E. 当胃管进入胃内时,听到“咕噜”声,表示胃管已进入胃内。
F. 护士将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注入少量温开水,确认胃管在胃内。
G. 将胃管末端连接鼻饲流食,缓慢注入。
护理技术操作项目50项及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项目50项及评分标准护理技术操作项目50项及评分标准1.洗手:要求患者的双手干燥,洗手过程要彻底,注意细节,如指甲缝、手背等。
评分标准:干燥的双手得1分,洗手过程彻底得2分,细节部位清洁得1分,总分为4分。
2.测量体温:要求使用无菌体温计,正确操作插入口腔或其他测量部位,读数准确。
评分标准:正确使用体温计得1分,正确插入体温计测量部位得2分,准确读数得1分,总分为4分。
3.测量血压: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正确操作测量血压,保持患者舒适。
评分标准:正确选择血压计得1分,正确操作测量血压得2分,保持患者舒适得1分,总分为4分。
4.口腔护理:要求使用适合的刷头和护理用品,正确清洁患者的口腔,包括舌苔。
评分标准:使用适合的刷头和护理用品得1分,正确清洁口腔得2分,清洁舌苔得1分,总分为4分。
5.留置导尿管护理:要求正确洗手,正确操作留置导尿管护理,保持导尿袋的清洁。
评分标准:正确洗手得1分,正确操作留置导尿管护理得2分,保持导尿袋清洁得1分,总分为4分。
6.静脉输液:要求正确选择输液器材,正确操作,保持静脉通畅。
评分标准:正确选择输液器材得1分,正确操作得2分,保持静脉通畅得1分,总分为4分。
7.病人转移:要求正确使用转移工具,注意患者体位,避免摔倒。
评分标准:正确使用转移工具得1分,注意患者体位得2分,避免摔倒得1分,总分为4分。
8.吸氧:要求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正确操作,保持氧气流量适当。
评分标准: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得1分,正确操作得2分,保持氧气流量适当得1分,总分为4分。
9.造口护理:要求正确清洁造口,使用适当的洗液,定期更换造口袋。
评分标准:正确清洁造口得1分,使用适当洗液得2分,定期更换造口袋得1分,总分为4分。
10.皮肤护理:要求正确识别和处理皮肤问题,选择适当的护肤品,注意保湿。
评分标准:正确识别和处理皮肤问题得1分,选择适当护肤品得2分,注意保湿得1分,总分为4分。
以上是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的部分示范,共涵盖了50个项目。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体温测量: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评分标准:准确性、规范操作、卫生条件等。
2.血压测量: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评分标准:准确性、规范操作、卫生条件等。
3.心电图检查:采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评分标准:采集准确、操作规范、卫生条件等。
4.静脉输液:将药物或营养液经静脉输送到患者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漏液、输液速度合适等。
5.中心静脉置管:将导管经颈部或腋下插入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感染、导管位置正确等。
6.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胃管或肠管将营养液经口腔或鼻腔插入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漏液、进食顺畅等。
7.膀胱造瘘护理:对人工膀胱造瘘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痛、无感染、排尿畅通等。
8.气管插管:将插管经口或鼻插入患者气管,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通气顺畅等。
9.气管切开护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无误吸、通气顺畅等。
10.吸痰:通过管路吸取呼吸道分泌物,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吸痰深度合适等。
11.气管切除术后护理:对气管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通气顺畅、口腔卫生等。
12.经皮内镜胃造瘘护理:对经皮内镜胃造瘘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管路通畅、进食顺畅等。
13.胃肠减压:通过管路将胃肠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管路通畅等。
14.磁共振检查护理:对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耐心细致、保持患者舒适等。
15.CT检查护理:对接受CT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持患者舒适、保护患者隐私等。
16.X光检查护理:对接受X光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保持患者舒适等。
17.耳鼻喉科检查护理:对接受耳鼻喉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持患者舒适、减轻痛苦等。
18.消化内镜检查护理: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减轻痛苦等。
最新版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常用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手卫生1、一般洗手(一)操作要点1.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二)注意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一)操作要点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二)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操作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3.打开无菌钳包,取出无菌持物钳容器罐置于治疗台面上。
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口腔粘膜、舌苔和特殊口腔气 味,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
.
31
口腔的生理
➢正常PH 值为6.6~7.1 ➢正常人的口腔内存有大量的微生物 :
➢氧菌常生存于唾液、牙垢、舌苔等处 ➢厌氧菌常生存于牙缝中
.
32
口腔健康的标准
1、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 2、健全的口腔功能 3、没有口腔的疾病。
.
18
判断循环
.
19
.
20
.
21
.
22
5.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分泌物及异物,如果看到即采用头偏向一侧体位, 用食指将异物取出。
检查口腔异物
.
23
.
24
.
25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 开放气道——托颌法
.
26
.
27
人工胸外按压,依次做够五个循环。
.
28
做完第5个循环后给予人工呼吸两次后检查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情况, 检查时间:小于10秒钟。计数方法为:1001、1002、1003、 1004~1010。
疗台、病历夹…)
.
7
手卫生的小诗
➢ 也许、太多的也许,
➢ 也许由于你的疏忽, ➢扑灭了希望的种子。
➢ 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是谁?
➢ 也许由于你的大意, ➢是你?是我?是她?
➢ 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我们是治病还是致病?
➢ 也许由于你的不自觉, ➢最简单、最有效的一次洗
➢ 给细菌造成可乘之机。
卫生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
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 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 手术手消毒要求的操作之前
aa
.
4
5
➢经常进行手卫生,是防止外来菌定植及传播 的重要手段,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可使医院 感染发生率下降30%
➢医务人员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后的标准 要求≤10cfu/c㎡,外科手消毒后≤5cfu/c㎡
➢ 连续做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5秒2次)
➢ 未见明显的胸廓隆起时,重
新开放气道,再做一次人工
呼吸。
.
15
心肺复苏视频陈东乐2013.mp4
.
16
评估场地是否安全,选择位于病人一侧,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贴于 (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双手轻轻拍打病人双肩,同时呼叫病人。
.
17
高声呼救,记录时间。
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1
.
1
手卫生
2
心肺复苏
3
口腔护理
4
静脉输液
5
无菌技术
静脉输液
.
2
操作中的沟通技巧
➢操作前问候病人解释操作目 的、简要方法、不适感和减 轻法
➢操作中询问、安慰、鼓励及 相关指导
➢操作后嘱咐、赞扬、感谢的 内容融入到操作中
.
3
3
手卫生
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指征:洗手
➢不论在任何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均不得 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 其致病性微生物,在母婴同室、新生儿室及 儿科病房的医务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菌。
.
5
六步手消毒法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内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外
➢手指交错掌心与掌心搓擦 夹
➢双手互握,互搓手背关节 弓
➢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
11
关于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有无呼吸或不能正 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是喘息)
「没有反应,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 (即仅有喘息)」 时开始 CPR。
已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
.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脏按压标准
➢寻找方法:划肋弓方法胸骨中下1/3处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按压频率>100次/分 ➢按压深度>5厘米 ➢按压与呼吸比30:2 ➢每次按压胸廓回弹恢复。 ➢尽量避免按压停顿。 ➢避免过度通气(500-600ml) ➢每5个循环后重新评估,按压开始通气结束
手可以阻止细菌病毒的侵
➢ 也许由于你不规范的操作, 扰。
➢ 是你的辛苦没有得到应有 ➢为他人、为自己带来幸福。
的回报
➢ 让我们积极行动!
➢ 自觉履行手卫生!
.
8
心肺复苏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
33
口腔护理方向的职责
1、评估病人的口腔 2、病人的教育 3、协助病人做自我口腔护理 4、为无法自己完成口腔清洁的病人做好口腔
➢心肺复苏的3个关键步骤(CAB)
➢C胸外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
10
➢首先判断: ⑴ 现场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
⑵ 是否昏迷、呼吸正常吗?
➢2、呼救与摆放体位:⑶ 确定昏迷立即呼救
➢
⑷ 摆放仰卧体位,解开上衣
➢3、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⑸ C胸外按压
➢
⑹ A开放气道
➢
⑺ B口对口人工呼吸
➢4、如果现场有AED: ⑻ 必需尽快实施电除颤
.
29
颈动脉及自主呼吸恢复,复苏抢救成功,继续下一步生命支持,心肺复 苏操作完毕。为患者摆好体位。
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面色、口唇有苍白、青紫变为红润。
恢复可以探明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伤病员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
30
口腔护理的目的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 染等并发症。
.
13
按压部位及方法图片展示
.
14
开放气道
用一只手的掌外侧按住伤病员的前额,另一只手 提起伤病员的下颏,保持其呼吸道畅通(仰头提颏 法)
有头部外伤的,医务人员推荐用(推举下颌法)
人工呼吸两次
➢ 捏紧患者的鼻翼,吸一口气 (500-600ml)口对口包严患 者口唇周围持续将气体吹入 (大约1秒钟),观察胸廓 隆起。
.
9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 取的“救命技术。
➢心脏骤停发生后,全身重要器官将发生缺血缺氧 特别是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在10秒左右患者即可 出现意识丧失,4~6分钟时脑循环持续缺氧开始 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超过10分钟时将发生不可 逆的脑损害。
➢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为“4~6分钟”
大
➢指尖在掌中摩擦
力(立)
.
6
什么时候进行手卫生?
“两前三后” ➢接触患者前(隔离之前的污物) ➢进行无菌操作前(包括:接触清洁、无菌物
品前) ➢体液暴露后(包括: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伤口敷料后) ➢接触患者后(包括: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到
清洁部位、摘手套后、穿脱隔离衣前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设备仪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