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各委员会职责和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各委员会职责和制度

医院各委员会职责和制度

调整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各委员会的通知院属各科室:为了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等各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各项诊疗、护理规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由于医院人员变动,调整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等十个管理委员会成员,各委员会组成、职责及工作制度如下:一、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三、医疗技术委员会四、护理质量委员会五、医院药事委员会六、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七、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八、输血管理委员会九、医学伦理委员会一、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一)、组成:主任:邓志刚吉资江副主任:聂黎明张迪平胡飞跃蒋桂平彭欣辉成员:龚福祥邱建才谭国常颜碧英胡均平童秋华李红兵张扬王敏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医务科。

(二)、职责:1、负责全院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2、负责对医疗质量管理和人员进行医疗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院员工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3、制定医疗安全管理目标方案,进行质量考核和奖惩。

4、根据医院发展情况,调整和修订医疗质量与安全评价体系,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5、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安全的检查、评价、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和反馈情况、检查落实等工作。

6、负责调查分析医院发生的医疗、护理缺陷的原因,判定缺陷的性质,制定改进或控制措施。

组织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

7、做好医疗服务质量分析,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三基”培训考核。

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核并按规定上报。

8、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委员会各项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委员会相关工作,办公室在委员会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开展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组织筹备委员会会议并负责会议的记录和会议文件的保管。

(三)工作制度1.制订医院年度医疗安全管理计划和年终总结;2.每季度召开一次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和审定医疗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4.每月召开1次临床科主任会议,研究需要解决的医疗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每月1次对全院临床科室医疗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提出整改建议;6.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医疗质量状况;7.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分析,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参考;8.学习外院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医院各委员会主要职责

医院各委员会主要职责
4.配备必要的质量改进专业人员和其他资源,建立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信息沟通的机制和方法,保证信息的有效沟通。
5.制定质量改进及患者安全员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6.确认医院的警戒事件,对重大的质量缺陷及风险趋势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和预防方案并通报全院。
7.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机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订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6.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
7.检查并杜绝自采、自供血、私自外调用血等行为。
8.负责医院临床用血实施细则的修订。
通过输血相关规定、监督血液合理使用、讨论输血不良事件
设备管理委员会
1.组织审定医疗器械设备管理的专项制度,明确分级审批制度。
2.组织对医院各科室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的分析评审。
3.负责院内大型医疗设备报废的审核。
4.在临床医师和病案管理人员之间发挥桥梁作用,收集科室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进相互间的密切协作,促进病案书写和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5.根据有关材料讨论和确定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的统一命名,指导临床科室正确应用ICD编码。
6.组织各种形式的病案书写质量检查,评选优秀病案,交流书写和管理经验。
7.定期听取病案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每年向院长提出病案管理工作报告。
2.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3.定期检查和监督临床用血情况,从严掌握用血指征与标准,杜绝滥用血及浪费血液的情况发生。
4.大力宣传和开展成分输血、手术患者自体血回输技术和患者亲友互助鲜血工作。
5.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4.分析、评估用药风险和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提供咨询与指导。

各专业委员会职责和工作制度

各专业委员会职责和工作制度

各专业委员会职责和工作制度(一)医院管理委员会:职责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讨论研究医院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医院重大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

2. 对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医院的重大工作进行布置、研究,并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

3. 审议医院的办院方针、发展计划、科室设置、年度工作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设备引进计划等。

4. 审议医院的管理条例、管理性的规章制度以及奖金分配方案。

5. 审议医院经费预决算、大型设备购置及大型基本建设维修等项目的实施方案。

工作制度1. 传达贯彻上级党委(党组)重要会议精神、重要文件、指示和决定。

2. 制定医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大改革方案及财务年度预、决算方案。

3. 制定医院中层干部及学科带头人的选拔、考察、任免、调配、奖惩方案。

4. 研究、决定干部职工调进调出、职能科室人员调配、大中专毕业生招收计划及高知人员退休、延聘。

5. 研究、批准因公出国、出境及涉外活动中的重要事项。

6. 研究、审议十万元以上基建、维修、设备购置、物资采购等方面经费的开支、重要项目的引进及合作。

7. 提请职代会审议和涉及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问题。

8. 需要以党委名义向上级推荐的先进模范人物和集体,以及上级机关规定应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有关问题和事项。

(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制定医院质量的长期发展规划、管理方针、目标。

2.贯彻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类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流程、制度。

3.建立健全本院的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流程、制度。

4.审定医院年度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

5.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有关质量的检查、考核工作,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6.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工作制度1.定期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分析总结全院质量管理运行情况,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

2.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教育活动。

3.据全院质量管理运行中的关键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如鱼骨头、直方图等)进行定期分析。

医院各医疗管理委员会职责

医院各医疗管理委员会职责

医院各医疗管理委员会职责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一)在院长和医疗院长领导下监控全院医疗质量运行情况。

研究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掌握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现状。

(二)制定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标准及医疗质量检查操作程序,指导科室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促进医疗安全。

(三)开展医疗质量、医疗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医疗质量培训会,共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四)向领导反映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

(五)对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探索更为严谨、更为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

(六)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开一次会议。

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一)在护理部统一领导下,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全院护理质量标准。

(二)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规范全院护理工作。

(三)掌握各科室基础护理、重患者护理、专科护理实施程度及健康宣传教育计划的落实程度。

(四)掌握各科室护士对患者心理护理及其服务满意程度。

(五)评价各科室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水平,使其达到质量标准。

(六)监查是否有护理缺陷,及时反馈总结,保证护理安全。

(七)监查医嘱执行是否及时、准确、护理文件书写是否达到要求。

(八)监查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贯彻落实程度。

(九)确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进行质量控制,通过信息反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

(十)对准入护士进行素质、理论及技能考核。

(十一)每月进行一次例会,分析反馈当月护理工作运行情况,提出改善措施,做好记录。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三)研究并确定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职责与制度

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职责与制度

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职责与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院的核心管理机构之一,负责制定全院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方案,并监督、检查、考核医疗护理质量。

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护理、药品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方案。

2. 负责医疗护理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及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3. 作好医疗纠纷防范工作,制定具体防范措施,负责各类医疗纠纷的调查,并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按照科学、公正、合理的原则处理好各类纠纷。

4.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医疗护理质量问题,研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二、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病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严格病案管理,完善病案信息统计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贯彻落实《病历书写规范》,负责对病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

2. 严格病案管理,完善病案信息统计工作,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每月组织一次病历质量抽查,并随时向临床科室及分管院领导反馈病历质量信息。

4. 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和解决有关病历质量问题。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的贯彻执行,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其主要职责如下:1.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2. 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的要求,对本医院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

3. 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

4.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协调,制定医疗安全管理措施,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院各委员会主要职责

医院各委员会主要职责

行情况,并制定整改措施。
2. 组织制定和审核医院安全计划。
3. 定期组织医院安全教育与培训,组织全员应急预案的演练。 的各项措
4. 组织制定和督促检查医院的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确保各类安 施落实;
全设施完好;并对医院的安全管理进行评估。
5. 对重大医疗安全问题进行鉴定,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
1.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
备人选。
8. 受院长或上级委托对医疗、护理、医技发生的事故和纠纷进行
技术鉴定。
9. 建立每半年、一年的例会制度,分析总结医院医、教、研工作
的进展情况。
1. 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门急诊、住院病案资料的管理和 通过病案
病案质量的审核监督工作。
2. 制订本院病案管理制度,审定全院医用表格的式样,并监督实 听取监管
5. 制定质量改进及患者安全员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良事件管
6. 确认医院的警戒事件,对重大的质量缺陷及风险趋势进行分析、理
提出改进和预防方案并通报全院。
7. 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机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订进行
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1. 组织制定审校医院范围内有关安全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执
织协调医院质量管理具体工作的实施、监督、检查、统计分析 医院评审、
和评价,每月汇总各质量管理组织对全院各科室医疗、护理、 制度修订、
后勤保障管理、设备管理等质量的检查和考核情况。
4. 配备必要的质量改进专业人员和其他资源,建立医院质量改进 核心制度
与患者安全信息沟通的机制和方法,保证信息的有效沟通。 落实、不
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各委员会职责和制度

医院各委员会职责和制度

委员会职责
审议批准医院的年度工 作计划
审议批准医院的重大投 资项目
审议批准医院的学科建 设与发展规划
审议批准医院的员工薪 酬福利方案
审议批准医院的员工培 训计划
制定医院发展战略和规 划
审议批准医院的财务预 算和决算
审议批准医院的医疗质 量安全管理制度
审议批准医院的医疗设 备采购计划
审议批准医院的员工招 聘计划
委员会职责
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 和管理
组织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和 风险评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医院信息管理制度和规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协调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和交流
委员会制度
委员会的职责:制定和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标准和规范,监督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使 用,组织开展信息化培训和交流等。
委员: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门诊部、临床科室主任 职责:负责全面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 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委员会职责
制定医疗质量标准 监督医疗质量执行情况 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改进 组织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考核
委员会制度
委员会职责:制定医疗质量 标准、监督医疗过程、评估 医疗质量等
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讨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进展和问题解决方案,及时调整和 完善相关制度
报告制度:委员会成员需定期向委员会报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 促进委员会工作的持续改进
07
医院信息管理委员 会
委员会组成
委员会主席:医院院长 委员会副主席:医院副院长 委员会成员:医院各科室负责人 委员会秘书:医院信息科负责人
委员会工作流程:提交申请、组 织评审、审批采购计划、监督使 用情况等

医院各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院各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院各委员会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组织机构医院设立以下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科研学术管理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三、工作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和流程,监督、检查、考核医疗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3. 负责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调查和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

4. 定期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医疗质量情况,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1. 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和流程,监督、检查、考核护理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定期组织护理质量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3. 负责护理事故、护理纠纷的调查和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

4. 定期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护理质量情况,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1.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和流程,监督、检查、考核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定期组织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和技术水平。

3. 负责医院感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

4. 定期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控制情况,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四)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1. 制定病案质量管理标准和流程,监督、检查、考核病案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定期组织病案质量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病案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3. 负责病案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

4. 定期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病案质量情况,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各专业委员会职责和工作制度一、医院下设各专业委员会,由院长、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负责人以及具有专业代表性的技术人员组成。

二、专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1人,由主管业务的副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若干人,应由具有专业代表性的各学科带头人担任。

三、各专业委员会是对医院各项重要工作做出专门决定的专业技术组织。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使对各专业领域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制定我院有关医疗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使医院各项管理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

医院管理委员会职责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讨论研究医院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医院重大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2. 对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医院的重大工作进行布置、研究,并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3. 审议医院的办院方针、发展计划、科室设置、年度工作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设备引进计划等;4. 审议医院的管理条例、管理性的规章制度以及奖金分配方案;5. 审议医院经费预决算、大型设备购置及大型基本建设维修等项目的实施方案。

工作制度1. 传达贯彻上级党委(党组)重要会议精神、重要文件、指示和决定;2. 制定医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大改革方案及财务年度预、决算方案;3. 制定医院中层干部及学科带头人的选拔、考察、任免、调配、奖惩方案;4. 研究、决定干部职工调进调出、职能科室人员调配、大中专毕业生招收计划及高知人员退休、延聘;5. 研究、批准因公出国、出境及涉外活动中的重要事项;6. 研究、审议十万元以上基建、维修、设备购置、物资采购等方面经费的开支、重要项目的引进与合作;7. 提请职代会审议和涉及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问题;8. 需要以党委名义向上级推荐的先进模范人物和集体,以及上级机关规定应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有关问题和事项。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制定医院质量的长期发展规划、管理方针、目标;2.贯彻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类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流程、制度;3.建立健全本院的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流程、制度;4.审定医院年度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5.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有关质量的检查、考核工作,实现质量持续改进;6.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工作制度1.定期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分析总结全院质量管理运行情况,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2.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教育活动;3.据全院质量管理运行中的关键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如鱼骨头、直方图等)进行定期分析;4.按要求对有关部门进行全面质量的评价、考核、奖惩;5.不断完善医院质量管理标准、流程、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在院长或业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医、药、护、技等的质量管理工作;2.开展全员医疗质量教育,不断强化职工质量意识;3.负责制定和修改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及各种质量考核标准;4.负责制订各种质量管理措施,并检查落实;5.定期召开临床科主任会议,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6.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做好质量分析,给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工作制度1.制订医院年度医疗质量计划和年终总结;2.每周1次业务查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通知单,并追踪整改落实情况;3.每月1次核心制度检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4.每月召开1次临床科主任会议,研究需要解决的医疗质量问题;5.每月1次对全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提出整改建议;6.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医疗质量状况;7.做好质量分析,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参考;8.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医院护理质量委员会职责1.在院长或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2.确立医院的的护理质量管理方针和工作计划;3.根据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护理人员的培训;4.负责督促各级护理质控组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5.定期组织护理专家及管理人员对全院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6.年终总结医院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7.学习国内外先进护理管理经验,组织好护理科研工作。

工作制度1.确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针,审订职能部门提出的年度工作计划;2.每月1次,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活动;3.每季度召开1次护理工作会议,对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4.每年举行1次护理岗位技能竞赛,提高护理人员基本技能;5.每月举行2次科室护士长会议,研究解决相关护理质量问题;6.每年至少1次,开展护士礼仪、护理技能,以及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定期派出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做好护理科研工作。

医院学术委员会1.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审议本单位学科建设计划和教学、科研方案;2.负责指导、协助各科室开展科研工作;3.负责安排单位科研立项、初评推荐工作;4.负责省市级、院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其培养对象的初评推荐工作;5.负责院级重点学科、学术科研成果奖的初评工作;6.负责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论证、评价和管理工作;7.负责本单位其他学术方面的工作。

工作制度1.在院长的领导下,制定本单位的年度学术计划;2.指导科室进行科研课题的选择、申报、立项工作;3.每年3月召开会议,安排科研立项、推荐工作;4.督促各科室科研进展情况;5.统计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6.负责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论证和评价;7.负责推荐科室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重点特色专科,并进行初评工作。

医院药事委员会1.监督、检查医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药事工作的规定;2.负责制定医院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督导实施;3.根据国家《基本用药目录》,检查审定各科用药计划,制订调整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定期审定需要增加或淘汰的药品品种;4.审核各种申请购入新药和新制剂,并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备案或批准;5.审查药品采购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决定特殊紧缺药品分配使用方案;6.定期组织检查各科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及自配制剂的质量;7.指导监督临床各科合理用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防止用药事故和药源性疾病的措施,确保安全有效用药;8.督查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情况,及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提出改进与完善管理意见。

工作制度1.审定医院用药计划,制(修)订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2.每周参加医院业务查房,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3.每年参加1次省市药品招标,选择新的医院用药;4.药事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审核本院新制剂,提出淘汰品种意见;5.加强麻醉药物和特殊药品的使用,保存管理;6.指导临床用药及组织评价新老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7.及时研究解决本院医疗用药的重大问题;8.编辑《医院药讯》,宣传药政法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3.研究并确定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4.研究确定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研究制定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6.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7.根据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8.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工作制度1.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3.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4.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5.每年至少召开2次医院感染工作会议,安排有关事宜;6.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7.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8.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9.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10.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11.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12.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13.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职责1.在院长和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工作;2.定期组织专家,和医务人员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3.接受市医学会的委托,派专家参加医疗事故鉴定工作;4.负责推荐本院医学专家进入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5.负责各种患者投诉处理,及时报告领导,并反馈科室;6.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培训,通报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7.负责医疗纠纷的处理工作。

工作制度1.每年2次进行全员医疗安全相关培训;2.每半年1次,对全院医疗事故进行归纳,总结经验教训;3.定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4.定期到科室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协调解决;5.积极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6.组织院内专家,对医疗纠纷是否构成事故进行讨论,形成决定,并与患方进行沟通。

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职责1.在业务院长领导下工作,负责全院病历管理,质量控制,成员由富有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护师以上人员组成;2.病案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住院病历、归档病历、门诊病历的质量监督、检查、评比,提出奖惩意见;3.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讨论、通报病案质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会议,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4.对全院病案管理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意见,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使医院的病案管理逐步正规化、科学化。

工作制度1.每周1次业务查房,检查科室运行病历,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2.每月1次对全院病历进行抽查,并对全院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3.每年2次对医院的青年医师进行培训,学习《病历书写规范》;4.每年召开1—2次会议,分析、讨论、通报病案质量;5.每年至少1次举办优秀病历和最差病历展览,以督促医师提高病历书写质量;6.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会议,研究相关事宜。

医院安全委员会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制定医院的安全质量目标,工作计划;2.督促检查上级部门颁发的医疗、科研、生产等安全法规落实情况;3.组织实施医疗、科研、生产安全保卫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4.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工作的制度和安全操作常规;5.把安全工作列入医疗、科研、生产管理的内容;6.督促保卫科、医务科、总务科等职能部门,作好安全管理、防范工作;7.组织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不断改善安全条件,完善安全工作设施;8.对安全工作做出优异成绩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对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者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