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必修一配套课件: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政治)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必修一配套课件: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政治)

探究点 情境链接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异同
2017 年是“十三五规划”重要的一年,是供给侧改革深化之 年。“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 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2020 年我国要实现国内生产 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问题导入 第一个百年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要求?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一框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 二十 世纪末。 (2)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 (3)特点: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 低水平 的、不全面 的、
发展很不平衡 的小康。 ______________
2.全面小康的目标。 (1)时间:二十一世纪头 二十 年。 (2)特点:① 工业化 基本实现、 综合国力 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 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 人民富裕程度 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 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④ 各方面制度 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 安定团结 。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探究导学
比较
标 准
不 同 点 生 活 质 量
总体小康 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00多 美元,只是刚刚跨过小康的 门槛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 小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 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 面;二是指小康生活的实际 内容不全面,目前的小康基 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 足,而发展性、享受性消费 还没有得到满足,社会保障 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 提高
④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提高农
解析: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 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面 协调工作, 精准扶贫, ①③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共享发展, 不是协调发展,②不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故选 D 项。

5第五课经济政治与社会_课件

5第五课经济政治与社会_课件

我国三大产业发展变化图表
我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年份 比重 产业
第一产业
1978 28.1
1998 18
2008 11.3
第二产业
48.2
49.2
48.6
第三产业
23.7
32.8
40.1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比重是:三、二、一
我国的产业结构比重是:二、三、一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东部地区 形成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带,珠三角、 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成为拉动经济发 展的增长极,但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 落后。
பைடு நூலகம்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10倍,实现从温饱 不足到总体小康;
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 到53.7%左右;
外贸规模从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一位,外汇储 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82万亿美元;
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 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总结: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 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探究活动之二: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 什么是“新三步走”战略部署?
邓小平的“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 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时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经济实力: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
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冀人新课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开课PPT课件_5

冀人新课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开课PPT课件_5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14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的确定 解决“三农”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的确定
1.小康目标的提出
2.小康目标的确定
1.“小康”目标的提出(邓小平——中国的
现代化)
小康最早源于《诗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恩格尔 系数越 低,人 民生活 水平越 高
基尼系数 是居民收 入差距的 指标,系 数越大, 不平等程 度越高。
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物质文明(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
政治文明(民主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三农问题的定义
PICTURE
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 议上胡锦涛首次提出解决好“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
所谓农村问题,实际上指的就是 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这 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 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 点不一,必需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 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 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 强。
崇文 融和 创新 致远
问题探究
说一说,我国现在都有哪些矛盾和问题。想一 想,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着重 从哪些方面着手?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 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 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 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 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 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 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 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 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件(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件(1)

【方法技巧】措施类问答题解题策略 “措施类”问答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 设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如:“…是如何(怎样) 做到…的?”“…是如何(怎样)坚持…的?”。解答这类题 目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主体定位法、客体定位法、内 容定位法。即根据设问不同,分别从主体、客体或具体内容 等不同角度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的措施。
1.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初步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 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 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较低 C.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仍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我国现阶段总体小康水平的认识, A说法本身有误;总体小康不是全面小康,B说法不正确;某 些人的小康,不是国家的小康,D说法不正确,正确答案为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1:40: 3101:4 0:3101: 40Monday, January 11, 20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1.1 121.1.1 101:40: 3101:4 0:31January 11, 2021
(2)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中指出,要基本实现工业 化,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 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在逐步扭转。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达到 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必须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提高农业 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劳动人口的比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及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③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第四课走向小康课件精讲

第四课走向小康课件精讲
一天三顿难见油
现在
----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 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 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体会小康
• 从衣 食 住 行四个方面看小康
600
500
400
300
棉纱产量(万吨)
棉布产量(亿米)
200
100
今天,
0
1949年
1998年
全国棉纱、棉布产量图
一样的 蓝色,
不一样
的感觉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49年
1998年
60年代,人们
平均2个月才
可以领到半斤
肉,并且还要
凭票供应。
(右图)
全国油、肉 产品产量图
人均油料产量 (公斤) 人均猪牛羊肉 产量(公斤)
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阅读27页第二段思考: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
21世纪头20 2、全面年小康社会有什么特点?
较高标准的小康 共同富裕的小康 精神文明的小康
较高标准的小康
所谓“较高标准”,是 指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 GDP要超过3000美元,达 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 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今天,超市出售 的方便食品,种 类繁多。
建国以来,城镇建造新房已超过50亿平方
住 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31.6平方米,农村共建 造新房超过140亿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34.1平方米。
80年代初的大杂院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六页,共20页。
全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社会
【例2】 (2013·邯郸调研)党的十八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yāoqiú),到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 )
①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②提高科技进步对
第五页,共20页。
2.有人(yǒu rén)认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各地区可 以同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么?
【答案】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 特点和要求来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 展过程。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 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发展和完善
第八页,共20页。
2.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个误区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经济发展(fāzhǎn)上建成小×康社
会( )
剖析: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经济发展(fāzhǎn)上建成
小康社会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全国同时建成小康社会( )
第十八页,共20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背景材料】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zhèngfǔ)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把改 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九页,共32页。
探究点一 总体小康社会

学 某校高一(18)班同学在学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

栏 目
标》一框时,同学们围绕“生活的变化和小康社会”展开了热烈

关 的讨论,并搜集了一些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十页,共32页。
材料一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 1984 年 3
月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又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

栏 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发展不平衡,是

开 关
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水平差距不小。
想一想: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什么变化?
提示: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谈谈,具体内容略。
第四页,共32页。
2.全面小康目标
(1)时间:到 2020 年。
(2)特点: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
刚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不全面,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环
本 学
境保护、文化发展等问题重视不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

栏 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十五页,共32页。
【核心归纳】
总体小康的表现
(1)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本 学
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

栏 目
提示
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侧重强调经济方面;

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还涉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社会建设等方面。
第八页,共32页。
三、简要回顾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能够辩证地分析(fēnxī)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3.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九页,共40页。
导学线索
第十页,共40页。
第十一页,共40页。
主干知识梳理
第十二页,共40页。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shí2j0iān):____世纪末。 (2)特点:__低__水__平____的、__不__全__面__(_q_u的ánm、i发à_n_展_) _(_f_ā_z_h_ǎ_n_)_很__不平 的小康。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shèhuì)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十八页,共40页。
[解析(jiě xī)] 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居 民收入倍增,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选项①②正 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选项③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 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选项④错误。故答案选A。
[答案] D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全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13·天津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
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
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shèhuì)生产力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 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至20世纪末,我们顺利走完了第一 步、第二步,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从微观上看,现阶段人民的消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国现在的社会状况是( )
A.刚解决温饱问题,刚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步目标
B.达到了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实现 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C.达到了全面小康 D.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总体 1.成就 小康 2.不足(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很不平衡
全面 1.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目标
(1)经济方面: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 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2)民生、环境方面: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 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3)政治、文化方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 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4)社会方面: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 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5)对外开放方面: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 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过去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 是:吃过了吗?现在人们见 面的问候语是:买车了吗?
探究活动1
根据上述图片展示结合个人的感受跟同学 们的交流一下,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 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主要从城市建设和个人的衣、食、住、用、 行的变化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 义
3.从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过30年的奋 斗,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 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探究活动2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请你描绘 一下你心中的中国梦。 (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生 态环境等方面考虑,结合国家层面或者个人 生活层面均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
总体 1.成就 小康 2.不足(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很不平衡
全面 1.目标
小康
2.新要求 3.特点: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更平衡
1 、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一 墙 相 隔 两 重 天 真 的 是 同 一 代 人 吗 ?
某新华书店冷 清门可罗雀
中国人境外抢购奢 侈品拥挤如春运
探究活动3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上述图 片,反视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亟 待解决的问题。
(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 方面考虑,结合国家层面或者个人生活层面均可。)
“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 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 和社会发展状态。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 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 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 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 平。
从总体小康到 全面小康
“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 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 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1年寿光中心大街
今天寿光中心大街(渤海路)
80年代初期的百货大楼 今天的百货大楼(全福元中心店)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对比我们生活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以及存在的不足,培养能 够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
2、通过自身对中国梦的描述,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宏伟蓝图,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 求,从而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 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 且还要凭票供应。
今天,超市出售的蔬 菜水果,种类繁多。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今天,不一样的着装感觉
过去有三间瓦 房就已满足
今天高楼大 厦还要多套
现在使用的家庭音 响,比比皆是
过去使用的收音机, 这是时髦
娱乐产品
以前,买一辆自行车 是人们多年的梦想
总体小康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 高。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 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三步走”战略
1.从2000年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 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2.从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到建党一百年时 力争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集中力量,全面 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 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
2.新要求 3.特点: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更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