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尺寸.

合集下载

3.5米高楼梯高度标准尺寸

3.5米高楼梯高度标准尺寸

对于3.5米高的楼梯,其标准尺寸可以按照以下参数进行设计:1
1.梯步高度:170mm。

2.梯步深度:270mm。

3.根据3.5米的总高度,计算所需的步数。

3500mm / 170mm 约等于20步。

这意味着楼梯的净长至少为20步乘以每步的深度,即不少于5400mm。

4.规范要求梯级连续不得多于14步,并且需要设置休息平台,平台的长度不得小于楼梯的净宽,至少为1000mm。

因此,整个楼梯间的净长应不少于5400mm加上休息平台的长度,即至少为6400mm。

综上所述,3.5米高的楼梯的标准尺寸设计应确保楼梯净长至少为6400mm,以满足规范要求并确保行走的舒适性。

公共楼梯宽度标准尺寸

公共楼梯宽度标准尺寸

公共楼梯宽度标准尺寸
根据相关建筑规范,公共楼梯的宽度需要满足以下标准尺寸:
1. 宽度要求:
- 单向楼梯的宽度不得低于1.2米。

- 双向楼梯的最小宽度应不低于1.8米。

- 高峰时段并有大批人员使用的楼梯,宽度应适当提高。

2. 楼梯间宽度:
- 楼梯间宽度应不小于1.2米。

- 楼梯间内设置的门的宽度不得影响楼梯间的宽度。

3. 踏步宽度:
- 一般情况下,踏步宽度应不小于0.3米。

- 在高峰时段并有大批人员使用的楼梯,踏步宽度应适当提高。

4. 扶手:
- 室内楼梯应设置扶手,高度一般为0.8米至0.9米。

- 扶手应沿楼梯全长设置,并延伸至楼梯的起止位置。

- 扶手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请注意,以上尺寸为一般公共楼梯的标准要求,实际项目中,也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公共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钢结构楼梯尺寸标准

钢结构楼梯尺寸标准

钢结构楼梯尺寸标准
1. 钢结构楼梯的步宽应符合以下尺寸标准:
- 室内楼梯的步宽应在300mm至400mm之间。

- 室外楼梯的步宽应在600mm至900mm之间。

2. 钢结构楼梯的踏步高度应符合以下尺寸标准:
- 室内楼梯的踏步高度应在150mm至200mm之间。

- 室外楼梯的踏步高度应在125mm至175mm之间。

3. 钢结构楼梯的楼梯台间的扶手高度应符合以下尺寸标准:
- 在室内使用的楼梯上,扶手的高度应在900mm至1000mm之间。

- 在室外使用的楼梯上,扶手的高度应在1000mm至1100mm之间。

4. 钢结构楼梯的楼梯踏步之间的间隔应符合以下尺寸标准:
- 踏步之间的间隔应在250mm至300mm之间,确保行走时的安全性。

5. 钢结构楼梯的楼梯前进方向应符合以下尺寸标准:
- 楼梯的前进方向应以楼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标准,每步的垂直距离应在150mm至200mm之间。

6. 钢结构楼梯的楼梯踏步与扶手之间的间隔应符合以下尺寸标准:
- 楼梯的踏步与扶手之间的间隔应小于100mm,以防止行走过程中被卡住或受伤。

请注意,上述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钢结构楼梯设计尺寸应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楼梯使用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用性。

为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建议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咨询专业工程师的意见。

楼梯台阶设计尺寸

楼梯台阶设计尺寸

楼梯台阶设计尺寸
楼梯台阶的设计尺寸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来确定。

以下是一般来说常用的楼梯台阶设计尺寸:
1. 踏步宽度:踏步宽度通常为25cm至30cm之间,一般建议
为28cm。

这个尺寸可以根据使用人群的身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适当调整。

2. 踏步深度:踏步深度通常为20cm至30cm之间,一般建议
为28cm。

踏步深度的大小影响着上下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需要根据使用人群的步伐和舒适需求来确定。

3. 台阶高度:台阶高度通常为15cm至20cm之间,一般建议
为17cm。

台阶高度的大小影响着上下楼梯的努力程度和安全性,需要根据使用人群的身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确定。

同时,台阶高度也需要符合建筑规范的要求。

4. 台阶宽度:台阶宽度通常为80cm至120cm之间,一般建议
为100cm。

台阶宽度的大小需要根据使用人群的流量和楼梯的用途来确定。

5. 手扶栏高度:手扶栏的高度通常为85cm至95cm之间,一
般建议为90cm。

手扶栏的高度需要适合使用人群的身高,并
且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要求。

当然,楼梯台阶的设计尺寸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楼梯的倾斜度、台阶材料的选择和安装方式等。

因此,在具体设计过
程中,建议咨询专业的建筑师或设计师来确定最合适的楼梯台阶设计尺寸。

混凝土楼梯标准尺寸

混凝土楼梯标准尺寸

混凝土楼梯标准尺寸一、前言混凝土楼梯作为建筑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其尺寸的标准化对于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美观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混凝土楼梯的标准尺寸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二、混凝土楼梯的分类根据楼梯的形式和用途,混凝土楼梯可以分为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直梯和扶梯、主楼梯和辅楼梯等。

不同类型的楼梯尺寸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三、混凝土楼梯标准尺寸1. 一般室内楼梯(1)步距:一般为280mm-300mm,最大不得超过355mm,以保证行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踏步高度:一般为150mm-190mm,但最高不得超过200mm,以保证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

(3)踏步宽度:一般为800mm-1000mm,以保证楼梯的通行性和舒适性。

(4)楼梯扶手高度:一般为900mm-1100mm,以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

2. 一般室外楼梯(1)步距:一般为280mm-300mm,最大不得超过355mm,同样以保证行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踏步高度:一般为150mm-190mm,但最高不得超过200mm,以保证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

(3)踏步宽度:一般为800mm-1000mm,以保证楼梯的通行性和舒适性。

(4)楼梯扶手高度:一般为900mm-1100mm,以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

3. 直梯(1)步距:一般为600mm-650mm,以保证行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踏步高度:一般为200mm-210mm,以保证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

(3)踏步宽度:一般为800mm-1000mm,以保证楼梯的通行性和舒适性。

(4)楼梯扶手高度:一般为900mm-1100mm,以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

4. 扶梯(1)步距:一般为800mm-1000mm,以保证行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踏步高度:一般为200mm-210mm,以保证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

(3)踏步宽度:一般为800mm-1000mm,以保证楼梯的通行性和舒适性。

电梯楼梯设计规范

电梯楼梯设计规范

电梯楼梯设计规范1.楼梯宽度:楼梯宽度应根据楼层人员流量而定。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应保证两个人能够并肩通过,而低层建筑可以略窄一些。

楼梯宽度的最小标准应不低于1.2米。

2.楼梯坡度:楼梯的坡度要舒适,不易疲劳。

坡度不宜过大,以免用户使用时感到不适。

一般来说,楼梯坡度宜控制在30度至40度范围内。

3. 楼梯台阶尺寸:楼梯的台阶尺寸也是很重要的。

台阶的高度应保持一致,不得超过18cm,以免造成使用者走路时脚踝受伤。

另外,台阶的宽度应根据楼层人员流量而定,但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8cm。

4. 楼梯扶手:为了方便用户上下楼梯,楼梯的两侧应设置扶手。

扶手的高度一般应在80cm至90cm之间,以便用户能够舒适地抓住扶手。

扶手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防止因滑倒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5.楼梯照明:楼梯的照明很重要,应提供充足的光线,确保使用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台阶和楼梯踏板。

在设计时,应合理设置楼梯的照明设备,可以选择导光板、灯泡等多种方式。

6.防滑设计:为了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楼梯时发生滑倒事故,楼梯的踏板应采用防滑设计。

可以在踏板上设置防滑条或者使用防滑材料,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7.紧急疏散通道:电梯楼梯作为建筑物的紧急疏散通道之一,需要有相应的标识设置,以便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疏散通道。

标识应醒目易懂,如紧急疏散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等。

8.隔离设计:为了防止楼梯通道存在危险因素,应进行隔离设计。

可以设置防护栏杆、隔离栅栏等设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9.防火设计:楼梯通道作为建筑物的紧急疏散通道,需要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

楼梯间应设置防火门,以提供通道的防火分隔,同时需要保证通道畅通。

总之,电梯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和使用的方便。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楼梯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

楼梯的尺寸规范

楼梯的尺寸规范

楼梯的尺寸规范篇一:公共建筑楼梯标准及要求公共建筑楼梯标准及要求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 ,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0.16m ,踏步宽度不应小0.28m ;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30m ;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3m 。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 ,踏步高度不宜大于 0.15m ,并不宜小于 0.10m ,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 ( 步距 ) 要求确定的,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适的要求。

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对仅供少数人使用服务楼梯则放宽要求,但不宜超过45°。

步距是按 2r + g :水平跨步距离公式,式中 r 为踏步高度, g 为踏步宽度,成人和儿童、男性和女性、青壮年和老年人均有所不同,一般在 560 ~630mm 范围内,少年儿童在 560mm 左右,成人平均在 600mm 左右。

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 ,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0.32m ,每段阶梯不宜大于 18 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 1.5m 。

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8m ,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0.16m ,连续踏步不超过 18 级,超过 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10m ;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 ,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0.16m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8m ;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30m其它1.家装楼梯一个要讲究安全,另一方面又要讲究经济。

其中经济包括经费上的经济和空间的经济,家装楼梯的踏步高度一般设计在 180mm-200mm 之间,只有公共场所的楼梯踏步高度才会设计在 130mm-160mm 之间。

楼梯尺寸标准

楼梯尺寸标准

楼梯尺寸标准
楼梯作为连接楼层的通道,其尺寸标准对于建筑设计和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楼梯尺寸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楼梯的基本尺寸标准。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楼梯的踏步长度应该在280mm-300mm之间,踏步高度应该在150mm-180mm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尺寸设计可以保证人们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另外,楼梯的宽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室内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900mm,而室外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00mm,这样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快速疏散。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到楼梯的承重能力。

楼梯作为承载人员行走的结构,其承重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相关规范,楼梯的设计承载能力应该不小于4kN/㎡,这样可以确保楼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者破损,保障人们的安全。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楼梯的防护措施。

在楼梯的设计中,应该设置好扶手和栏杆,以确保人们在上下楼梯时有一定的支撑和保护。

扶手的高度一般应该在900mm-1000mm之间,栏杆的高度一般应该在900mm-1100mm之间,这样可以确保人们在使用楼梯时有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到楼梯的斜度和转角。

根据规范,楼梯的斜度一般不应大于45度,这样可以确保人们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此外,楼梯的转角处也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人们在转角处的行走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楼梯尺寸标准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设计合理的楼梯尺寸可以确保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楼梯与台阶目录第一节楼梯及构造组成四、楼梯间设计▼一、楼梯的作用及其他竖向交通设施▼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二、楼梯的形式和分类▼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构造▼三、楼梯的构造组成▼ 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构造▼四、楼梯的图示表达▼ 三、钢筋混凝土楼梯饰面及栏杆构造▼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第四节台阶及坡道构造一、楼梯空间尺度要求▼ 一、台阶构造▼二、楼梯安全疏散要求▼ 二、坡道构造▼三、无障碍楼梯设计要求▼ 复习思考题▼第一节楼梯及构造组成一、楼梯的作用及其他竖向交通设施楼梯的作用:连通不同标高的平面,满足楼层间的联系和疏散要求。

其他竖向交通设施:电梯、自动扶梯、坡道楼梯是经济、可靠的竖向交通设施,是两层以上建筑不可缺少的竖向联系构件。

二、楼梯的形式和分类按平面形式分:【楼梯形式1、2、3 】按构造材料分: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木楼梯按位置分:室外楼梯、室内楼梯、主要楼梯按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辅助楼梯、消防楼梯、疏散楼梯、内部工作梯、检修梯等按坡度分:楼梯一般坡度在45º以下爬梯坡度在60º以上三、楼梯的构造组成梯段:指楼梯的斜段部分,由多级踏步组成,是楼梯完成上升功能的构件。

踏步:由踏面和踢面组成的。

踏面:踏步的水平面;踢面:踏步的竖面,与踏面垂直或与踏面成小于90º的夹角。

踏口:即踏步前缘,踏面与踢面的阳角交线,亦简称踏缘。

平台:楼梯平台按其主要功能分为两种:休息平台——连接同一方向的两个梯段的平台为休息平台,满足换脚休息要求。

转折平台——连接不同方向的两个梯段的平台为转折平台,满足转换方向要求。

扶手及栏杆、栏板:起安全保护作用。

楼梯结构构件组成:梯段板、踏步板和梯段梁、平台梁、平台板四、楼梯的图示表达各层平面图:楼梯的各层平面图与其他建筑平面图一样是以楼地面以上1.2米左右处向下的剖视投影图。

平面图应表明楼梯的梯段宽度、平台宽度、梯段长度、踏步宽度及踏步数量、起止踏步的定位、各平台的标高及楼梯走线和上下方向等。

剖面图:理想的楼梯剖面图是对楼梯的一个梯段进行纵向剖切、往另一梯段方向做剖视投影图。

剖面图应表明梯段的结构、栏杆形式、扶手高度、各平台的标高、梯段高度、踏步的高度及关键部位的净空控制高度等。

详图:表示楼梯的踏步、踏口、栏杆、扶手等细部构造,包括它们的材料、尺寸、连接方式、表面处理等等。

【楼梯构造设计图】、【楼梯各部位名称】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一、楼梯的尺度要求楼梯尺度要求:楼梯宽度、踏步尺度、平台、空间高度、栏杆及扶手高度等。

楼梯宽度楼梯宽度=墙体粉刷表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至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确定楼梯宽度的依据:人流量、搬运物品的尺度、空间比例等。

表示人流量的单位一是人数,一是人流股数。

楼梯宽度按人流股数确定时,单股人流为800~900。

两股以上则每股人流宽度为550~700;公用楼梯按双股或三股、四股人流设计,内部专用楼梯按单股人流设计。

楼梯常用宽度:住宅公用楼梯宽度为1100,户内楼梯一般为800~1000;公共建筑楼梯最小宽度为1200以上,内部工作梯宽度常为800;人流较大的公共建筑为1400以上。

踏步尺度踏步尺度与人体尺度有密切的关系,踏步尺度依据人的步距确定。

中国成人的水平步距是 620(女)~ 680(男)。

一般认为在人在往上行时,水平步距会减小,且每上升 1mm,水平步距则减少约 2mm。

因此有踏步计算公式:b+2h=600~ 620mm。

踏步宽度尺寸应与人脚的长度相适应,280~300mm较为理想,一般不宜小于220mm。

踏步的尺度直接影响楼梯间空间的大小和面积。

确定踏步的高度和宽度尺寸,除满足人体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建造标准和模数等。

(通常踏步宽度应符合1/5M)踏步常用尺寸(mm):平台宽度转折平台——连接前进方向不同的两个梯段的平台。

按照人流量关系,转折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楼梯的宽度;考虑搬物需要,住宅公用楼梯的平台宽度应大于1300mm,医院主要楼梯的平台宽度应大于1800mm。

休息平台——连接前进方向相同的两个梯段的平台。

休息平台的宽度应考虑人的步距,并满足换脚休息要求。

《资料集》上关于休息平台的宽度是如图所示为≥2g+r。

这符合人行走的步距吗?如果以步距为依据,考虑一次换脚的平台宽度是为600~620+g吗?空间高度《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第2.0.7条规定:楼梯平台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000mm,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与顶部凸出物内边缘线距离不应小于300mm。

户内楼梯、内部作业梯等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扶手栏杆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至扶手顶面铅垂线的高度,不宜小于900mm;平台上的栏杆长度大于500时,其高度应不小于1000mm。

幼儿园等经常有儿童使用的场所应在500~600mm高度增设扶手。

扶手数量——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人防》规定:楼梯和梯阶宽度大于等于1.4米宜设双们扶手。

栏杆——经常有儿童使用的楼梯,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

楼梯尺度要求教材P85调整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二、楼梯安全疏散要求梯段舒适的楼梯坡度为26度左右,疏散楼梯坡度在20~45度。

每个梯段的连续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最小踏面宽和最大踢面高:疏散楼梯疏散楼梯:即满足疏散要求的楼梯。

疏散楼梯的基本要求:楼梯的坡度≤45°;踏面宽度≥220,若为弧形楼梯,距内圆扶手250处的踏面宽度不小于220,且上下两踏步形成的夹角不大于10°;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梯井宽不宜小于150;疏散楼梯间应有自然通风采光,不能满足是应采用机械通风。

疏散楼梯的防排烟要求: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建筑高度等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开敞楼梯间——即普通楼梯间,楼梯所在空间与门厅、走道等空间是连通的。

封闭楼梯间——楼梯间与门厅、走道之间有墙分隔,其联系门应为能自动关闭的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出入口前设有不小于规定面积、有防排烟设施的前室或有专供排烟的阳台、凹廊,且通向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二、楼梯安全疏散要求梯段踏步防滑——踏步前缘应有防滑措施;楼梯饰面应采用防滑、易清洁地面。

踏口处理——踏面宽度小于300mm时应采用凸缘构造。

相同使用功能的楼梯各踏步高度应尽量相同。

起止踏步: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二、楼梯安全疏散要求梯井设计梯井宽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的梯井宽度不宜小于150m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梯井宽度大于200m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楼梯间通风采光——楼梯间一般应有自然通风采光,满足通风要求的窗地比是1/20,满足采光要求的窗地比是1/14。

(《通则》)楼梯间应有直接对外的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当建筑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14m范围内。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二、楼梯安全疏散要求楼梯间数量、距离和楼梯总宽度一栋建筑一般应不少于两个楼梯间,并满足房间或走道的疏散距离要求。

楼梯的总宽度是按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的疏散宽度指标来计算、设计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楼梯的设计要求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三、楼梯无障碍设计要求楼梯形式及相关尺度供拄拐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应采用直行形式,例如直跑楼梯、对折的双跑楼梯或成直角折行的楼梯等,不宜采用弧形梯段或在半平台上设置扇步。

楼梯的坡度应尽量平缓,其坡度宜在 35°以下,踢面高不宜大于170mm,且每步踏步应保持等高。

踏步设计供拄拐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踏步应选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及饰面材料,注意无直角凸缘,以防发生勾绊行人或其助行工具的意外事故;注意表面不滑,不得积水,防滑条不得高出踏面5mm以上。

楼梯、坡道扶手栏杆楼梯、坡道的扶手栏杆应坚固适用,且应在两侧都设有扶手。

公共楼梯可设上下双层扶手。

在楼梯的梯段(或坡道的坡段)的起始及终结处,扶手应自其前缘向前伸出300mm以上,两个相邻梯段的扶手应该连通;扶手末端应向下或伸向墙面。

扶手的断面形式应便于抓握。

导盲块的设置导盲块又称地面提示块,一般设置在有障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所,利用其表面上的特殊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示该停步或需改变行进方向等等。

构件边缘处理凡凌空构件边缘,都应该向上翻起≥50mm,包括楼梯梯段和坡道的凌空一面、室内外平台的凌空边缘等。

这样可以防止拐杖或导盲棍等工具向外滑出,对轮椅也是一种制约。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四、楼梯间设计工作步骤(1)依据建筑功能和标准选定踏步高度范围;依据踏步高度范围和建筑层高计算每层的踏步数;依据踏步数和楼梯间初步形状和尺寸确定梯段数和每个梯段的踏步数。

(2)按踏步高、宽关系确定踏步宽度;按每个梯段的踏步数计算梯段长度:梯段长度(l)=踏步宽度(b)×(踏步数-1)(3)依据建筑功能和标准确定楼梯宽度、梯段宽度、平台宽度以及梯井的形式和尺寸范围。

(4)依据以上数据计算楼梯间开间和进深,按模数要求确定楼梯间开间和进深尺寸;调整楼梯相关尺寸。

(5)绘制平面草图。

(6)绘制剖面图,计算最不利点的净空高度。

如果净空高度不满足要求,可先试着调整构造形式,如折线形梯板、平台梁外移等;如再不能满足要求,就应调整梯段的踏步数分配或采取其他措施。

底层平台下作出入口的处理(p86图5-8) (也适用于底层楼梯下部空间利用)(a)底层长短跑适用于底层层高3.5米左右以上。

(b)局部地坪降低(室内外高差部分内移)适用于室内外高差大于600mm以上。

(C)底层长短跑加局部地坪降低适用于层高2.8米以上、室内外高差0.6米以上。

住宅常用。

(d)底层直跑上二楼适用于层高较低,一般3.0米左右以下。

多层住宅楼梯设计举例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板式楼梯——受力分析梁式楼梯——受力分析梁式楼梯——明步梁式楼梯——暗步梁式楼梯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分大型构件和小型构件两类:大型构件类由梯段板、平台梁、平台板组成;小型构件类由踏步板、梯段梁、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小型构件类中还有墙承式,即踏步板直接搁在承重墙上。

大、中型构件类装配工艺:小型构件类装配工艺大型构件类——板式、槽板式楼梯小型构件类——梁板式楼梯梯梁有锯齿形和斜梁型;踏步板常见有L型、倒L型、一字型和三角型。

小型构件类——单梁式楼梯小型构件类——墙承式楼梯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三、钢筋混凝土楼梯饰面及栏杆构造地面楼梯地面构造与楼地层基本相同,只是楼梯地面管线较少,面层总厚度可以薄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