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的讲义基础知识
离心压缩机12全解

同一半径r圆周液流相 对速度大小不一样, 叶片工作面侧w小; 叶片非工作面侧w大。
图1-16 流道内的轴向旋涡运动
一、液体在有限叶片数叶轮中的流动
叶轮出口处 w2 w2 w2u
Δw2 w2
w2∞
2β 2∞ β
结果
2
2
,
A
c2u c2u
叶轮入口处 w1 w1 w1u
c2
c2∞
c Δ 2u
Hab C p Tb Ta
cb2
ca2 2
kR k-1
Tb
Ta
cb2 ca2 2
此式为离心压缩机中的重要公式,可以用于 计算各截面处的温度T和速度c的变化规律。
离心压缩机计算中,求解气流参数变化规律 的基本方程式。
1.2 气体在级中流动的概念及基本方程
⑴ a、b取进出口截面时,则为一个级热焓方程: Htot Hab
Q—单位质量气体获得的热量,J/kg (包括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qab及气体从a截面到b截面时所有的能 量损失hlos转化成的热量qlos) u—单位质量气体的内能,J/kg
1.2 气体在级中流动的概念及基本方程
对于ab间开口系统,取坐标随气流流动,则为闭口系统,积分:
Qab
Hab
ib
qab
补充: 欧拉第二方程式
速度三角形中,按照余弦定理有:
w2 u2 c2 2uc cos
w12 u12 c12 2u1c1 cos1 u12 c12 2u1c1u w22 u22 c22 2u2c2 cos2 u22 c22 2u2c2u
u1c1u
1 2
u12
c12
vp4 dp p3
C
2 4
离心式压缩机知识.

⑤、隔套
隔套热装在轴上,它们把叶轮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且能保护没 装叶轮部分的轴,使轴避免与气体相接触。且起导流作用。
⑥、平衡盘
由于在叶轮的轮盖和轮盘上有 气体产生的压差,所以压缩机转子受 到朝向叶轮入口端的轴向推力的作用。 这种推力一般是由平衡盘来抵消的。
对于3BCL459压缩机平衡盘装 在最后一级叶轮相邻的轴端上。在设 计时使残余的推力作用在止推轴承上, 这就保证了转子在轴向不会有大的串 动。
16)润滑油变质的标志 闪点(开口)<160℃ 机械杂质超过0.1%(在油箱最低处取样) 黏度变化大于15~20% 酸值高于0.04 mg/g
17)、油滤器后:
油滤器
V-1
V-2
V-3
取压0.85MPa(取冷压)
取压0.25MPa
第二节 换热器
1、段间冷却器:
1)、结构为U型管式换热器。 2)、组成部分:壳体、管束、管箱组成。
流量:进口容积流量、质量流量。 容积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进口法兰横截面的气体的体积。 质量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压缩机流到某一横截面的气体的质量。
2、P-Q曲线(一定转速)
ρ1=P1/(RT1) Q1=qm/ρ1 ρ2=P2/(RT2) Q2=qm/ρ2 T1=t1+273.15 T2=t2+273.15 P1:进口压力;T1:进口温度 P2:出口压力;T2:出口温度 n:为额定转速
5、油系统的操作维护
1)、两个油泵两个吸入口。 2)、高位油箱是常压,其最底端距压缩机轴心线大于或等于6米。 3)、开车前高位油箱必须充满油。(开车条件之一) 4)、大油箱最高油位1.696m。(停机油位) 5)、大油箱最低油位1.232m,(运行期间不能小于此有位)报警。 6)、油泵吸入口滤网(不锈钢)不小于40目。 7)、润滑油一般选用N46型号的油,密度:0.85kg/L 8)、油泵位三螺杆泵。(容易气蚀)泵出口压力:1.5MPa。 9)、切换泵是一般将润滑油压力提高至0.27~0.28MPa。 10)、开车时油温必须高于35℃。(开车条件之一)
离心压缩机详细讲义

离心压缩机的未来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
未来离心压缩机将采用更先进的新型材料, 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寿命。
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未来离心压缩机将更加智能化,实现更加精 准的控制和监测。
高效节能技术的发展
未来离心压缩机将采用更加高效节能的技术, 降低运行成本。
拓展应用领域
未来离心压缩机将拓展应用到更多领域,如 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
离心压缩机最初起源于19世纪末期, 主要用于工业气体压缩。
全球离心压缩机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 的趋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离心压缩机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离心压缩机的 性能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广泛应 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
离心压缩机的发展趋势
高效化
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离心压缩 机的高效化发展成为了重要趋势,通 过优化设计、采用新型材料等方式提 高压缩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率的比值。
压力比
表示压缩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的比 值。
转速
表示压缩机转子的旋转速度。
03 离心压缩机的操作和维护
离心压缩机的操作规程
启动前检查
启动操作
在启动离心压缩机前,应检查润滑系统、 冷却系统、密封系统等是否正常,确保设 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按照规定的启动步骤启动离心压缩机,注 意控制转速、流量和压力等参数,确保设 备平稳启动。
运行监控
停机操作
在离心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各 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声音等是否 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按照规定的停机步骤停机,注意控制转速 降和停车时间,确保设备安全停机。
离心压缩机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对离心压缩机的各个系统和零部件进 行检查,如润滑系统、密封系统、轴承、
《离心压缩机》讲义

钳工集中培训讲义离心压缩机2007年8月本章主要讲述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型号,总体结构,各种流量损失,功率和效率,离心压缩机性能曲线的特点及性能调节,离心压缩机中的工况及喘振,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及结构、原理,特别是轴承和密封部分。
离心压缩机开停车注意事项,以及离心压缩机维护。
另结合考试穿插讲一部分有关的知识。
第一部分压缩机概述泵和压缩机是输送流体的机器。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统称。
两者的共同点是:没有固定形状,随盛装容器而定。
不同点是:液体是不可压缩流体,气体是可压缩流体。
泵是输送液体的机器。
压缩机是输送气体的机器。
压缩机是给气体增加能量的机器。
用来输送气体或提高气体的压力。
压缩机的作用:1 压缩气体作为动力。
如:风动工具、仪表自动化控制。
2 用于制冷或把气体分离。
如:制冷机(冰机)、石油裂解气的分离。
3 用于合成及聚合。
如:氮与氢合成氨、高压聚乙烯。
4 用于气体输送。
如:天然气远程输送。
压缩机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两大类。
1 容积型靠工作室容积周期性的变化实现对气体的压缩和输送。
它又分为两类:活塞式液环式往复式柱塞式回转式滑片式隔膜式转子式螺杆式2 速度型靠叶片高速旋转,使气体得到很大的速度能,再把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的机器。
按气体排出的流动方向分为:离心式气体沿叶片径向排出。
速度型轴流式气体沿叶片轴向排出。
混流式气体沿轴向45˚排出。
图1-1活塞式图1-2 罗茨式图1-3 滑片式图1-4 螺杆式图1-5 离心式图1-6 斜流式机图1-7 轴流式机械图1-8 横流式第二部分离心压缩机一概述1 离心式风机的分类。
根据排气压力的高低,可分为:通风机,排气压力低于0。
015MPa(或小于1500mm水柱)鼓风机,排气压力在0。
015—0。
35MPa压缩机,排气压力高于0.35MPa 图1-9 喷射式2 离心式压缩机的分类。
根据结构分为:水平剖分型、筒型、等温型三种。
注:等温型是把各级叶轮压缩的气体,通过级间冷却器冷却后再导入下一级的一种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基础知识

离心式压缩机基础知识一、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压缩机是产生压力的机械,是透平(旋转的叶轮)压缩机的一种。
离心压缩机气体的运动是沿垂直于压缩机轴的径向进行的。
为了达到缩短气体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提升气体压力的目标,采用气体动力学的方法,即利用机械的作功元件(高速回转的叶轮),对气体作功,使气体在离心式的作用下压力得到提高,同时动能也大为增加,随后在扩压流道内这部分动能又转变为静压能,而使气体压力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二、离心式压缩机的分类1、压缩机的分类2、离心式压缩机的分类(1)按轴的型式分:单轴多级式,一根轴上串联几个叶轮;双轴四级式,四个叶轮分别悬臂地装在两个小齿轮的两端,旋转靠电机通过大齿轮驱动小齿轮。
(2)按气缸的型式分:水平剖分式和垂直剖分式。
(3)按级间冷却形式分类:级外冷却,每段压缩后气体输出机外进入冷却器;机内冷却,冷却器和机壳铸为一体。
(4)按压缩介质分类:空气压缩机、氮气压缩机、氧气压缩机等。
三、离心式压缩机的特点1、优点:由于是连续旋转式机械,可以大大地提高进入其中的工质量,提高功率。
所以,离心式压缩机的第一个特点是:功率大。
由于工质量可以提高,必然导致叶片转速的提高,所以第二个特点是高速性。
无往复运动部件,动平衡特性好,振动小,基础要求简单;易损部件少,故障少、工作可靠、寿命长;2、缺点:单机容量不能太小,否则会使气流流道太窄,影响流动效率;因依靠速度能转化成压力能,速度又受到材料强度等因素的限制,故压缩机每级的压力比不大,在压力比较高时,需采用多级压缩;特别情况下,机器会发生喘振而不能正常工作;四、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参数1、常用性能参数名词解释:级:每一级叶轮和与之相应配合的固定元件(如扩压器等)构成一个基本的单元,叫一个级。
段:以中间冷却器隔开级的单元,叫段。
这样以冷却器的多少可以将压缩机分成很多段。
一段可以包括很多级。
也可仅有一个级。
标态:0℃,1标准大气压。
离心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概述

图5-3 (c)末级
末级:叶轮,扩压器 + 出口蜗壳
首级:叶轮,扩压器 弯道、回流器 + 进口蜗壳
末级 中间级 首级
图5-3 离心压缩机的级
中间级:叶轮,扩压器 弯道、回流器
末级:叶轮,扩压器 + 出口蜗壳
2. 段
① “段”以进气口为标志,压缩机只有一个 进气口和一个排气口,就称为一段压缩。
二、离心压缩机的总体结构
1. 结构组成
① 离心压缩机是由转子、定子、轴承等组成。 ② 转子是由主轴、叶轮、平衡盘、联轴器等组成。 ③ 定子是由机壳、扩压器、弯道、回流器等组成。 ④ 密封装置是由轴端密封和级间密封组成。见图5-2.
5-2 离心压缩机的结构实物图
2. 各部件的功能
① 吸气室:为了将需要压缩的气体,由进气管(或中间冷却器)的出口均匀的导入 叶轮中去增压,所以在每一段的第一级进口处都设有吸气室。见图5-2所示。
5-2 离心压缩机的结构实物图
② 叶轮:叶轮是离心式压缩机中唯一对气体做功的部件。气体进入叶轮以后,在叶片的 作用下,随叶轮高速旋转,通过叶片对气体做功,气体能量增加,气体在叶轮出口时 的压力和速度均得到明显提高。见图5-2所示。
5-2 离心压缩机的结构实物图
③ 扩压器:是离心压缩机中能量转换部件,由于气体从
度时,会产生“喘振”现象。 ③ 离心式压缩机单级压力比不高,不适用于较小的流量和压力比较高的场合。 ④ 离心式压缩机稳定工况区较窄,尽管气量调节较方便,但经济性较差。
离心式压缩机的分类、型号、性能参数
目
1
离心式压缩机的分类
录
2
离心式压缩机的型号表示
3 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离心压缩机学习资料

压缩机学习资料一、压缩机的定义所谓压缩机就是一种用来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机器。
从能量观点来看,压缩机就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一种机械。
压缩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容积式压缩机,它是利用气体容积的减少来提高压力;另一类是透平式压缩机,它利用旋转叶片对气流的作用来提高压力。
二、压缩机的分类透平压缩机一般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1、离心式压缩机:被压缩气体在离心式压缩机中的运动是沿着垂直于压缩机轴的径向进行的,离心式压缩机中气体压力的提高是当气体流经叶轮时,由于叶轮旋转使气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使其速度升高,当气体流经扩压器、弯道、回流器这些截面积扩张的通道时,流速逐渐降低,从而使速度能转变为压力能,气体的压力得到提高。
2、轴流式压缩机:气体在轴流式压缩机中的运动是沿着平行于压缩机轴的方向进行的。
在轴流式压缩机中,同样由于转子的旋转使气体产生很高的速度,当气体流经与动叶片间隔排列的静叶栅时,气体的流速逐渐减慢,从而速度能被转化为压力能。
三、离心式压缩机与其它压缩机对比,具有以下优点1、排气量大、尺寸小、重量轻、占地少、不用备机。
而且离心式压缩机和蒸汽透平的价格低,设备投资少。
2、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运转可靠,连续运行周期在一年以上,维修方便,操作和检修人员少,维修费用低。
3、供气均匀,运行平稳,调节方便,易于自动化操作。
4、可直接由蒸汽透平驱动,有利于生产中副产蒸汽的合理利用,节约了全厂的能量消耗。
5、气缸内不需注入润滑油,所以被压缩的气体不受油的污染。
特别对于压缩不允许与油接触的气体(如氧气)与怕被润滑油污染的气体更为适用。
缺点:1.离心式压缩机目前还不适用气量太小及压缩比过高的场合。
2.离心式压缩机的稳定工次还较窄,气量调节方法虽较方便,但经济性差。
3.离心式压缩机的效率比活塞式压缩机低。
4.在同一叶轮速度下,由于气体分子量的不同,所获得的动能量不同,因此离心式的压缩机的工况将随被压缩的气体的性质和组成而变化。
离心压缩机基础知识

定期保养
检查轴承与密封件
定期检查离心压缩机的轴承和 密封件,确保其完好无损,密 封性能良好。对于磨损严重的
部件要及时更换。
更换过滤器
定期更换离心压缩机的空气过滤 器和润滑油过滤器,以保持设备 正常的运行状态。
清洗冷却器
定期清洗离心压缩机的冷却器,以 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
殊需求。
05
离心压缩机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观察离心压缩机的电流、压力、 温度等参数是否正常,以及设备 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振动。
清洁与润滑
定期对离心压缩机进行清洁,特 别是对进气过滤器和冷却器要进 行定期清洗,以保持良好的散热 效果。同时对关键部位进行润滑 ,以减少机械磨损。
记录设备运行数据
保证其散热性能。
06
离心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升级
节能减排技术
采用高效节能设计,利用新能源和绿色技术,提高离心压缩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智能化控制技术
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离心压缩机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自主调控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 运营成本。
复合材料的应用
气体经过多级压缩后,最终从压 缩机出口排出。
离心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流量
指压缩机每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气体体积。
效率
指压缩机所做机械功与输入的电功率之比 。
压比
指压缩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
功率
指压缩机主轴输出的机械功率。
转速
指转子的旋转速度。
03
离心压缩机的系统组成
工艺系统
压缩机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