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称为毒物。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毒效应)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7、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其基本形式是U型,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8、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9、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10、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11、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 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12、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而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13、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变化。

13、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14、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15、不确定系数(LIF):根据所得的有害作用阈值量或最大无有作用剂量提出的安全限值时,为解决由动物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而设置的转换系数。1、生物转运(biotransport):外源化学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2、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特点:反应的连续性、反应类型的多样性、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3、蓄积(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4、肠肝循环(enterohepati circulation):一部分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为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被肠道重吸收,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5、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又称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

6、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脂相中溶解度/水相中溶解度,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8: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为

7、首过消除: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静脉系统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体循环,这种现象称----

1、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指与直接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2、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在其外层轨道中

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特

点: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②反应性极高,半减期

极短,作用半径短。

3、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

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

4、解毒(detoxication):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

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解毒可能

与中毒竞争同一外源化学物。

1、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

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

2、相加作用(addition joint action):剂量相

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

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它

们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

相同的靶,仅仅效力不同。

3、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各外源化

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

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

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4、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外源化学

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

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5、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外

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

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6、加强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一

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

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1、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

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

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

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

积作用。

2、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当实验

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

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

积。

3、损伤蓄积(damage accumulation):如果在机

体内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

性作用,称之为损伤蓄积(功能蓄积)。

4、一般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的接触剂量,

一定的接触时间和一定的接触方式下对动物产生

综合效应的能力。

5、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机体一次或24

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

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1、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引起

的变异称为突变,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可分为自

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和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外来

因素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

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4、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中DNA序列

的变化,因基因突变限制在一特定的部位,也称为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 DNA中发生碱基

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5、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指染

色体的结构改变,是遗传物质大的改变,一般

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细胞有

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来发现。

6、S9混合液:经多氯联苯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

再经9000g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加上适当的缓冲

液和辅助因子。主要含有

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

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7、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

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

的平均水平。

1、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

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大多数是亲电子活性

产物。

2、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

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3、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s):本身直

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

致癌。

4、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s):本身

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

的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

5、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指不需代

谢活化的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经代谢活化所

形成的具有致癌作用的代谢物的统称。

1、畸形(malformation):指出生前因素引起发育

生物体的严重的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异常)。

2、畸胎(terate):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3、致畸性(teratogenicity)和致畸作用

(teratogenic effect):均指在妊娠期(出生前)

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

作用。(致畸作用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在出生

后立即可被发现)

4、致畸物或致畸原(t eratogen):凡在一定剂量

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

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

形的化学物。

5、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通常是指外源

性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

的所有的毒性。表现为:胚胎

期染毒而出现畸胎、生长迟缓、着床数减少和吸收

胎,也偶有晚死胎。

6、发育毒理学(deve1opmenta1 toxico1ogy):

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

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

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7、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出生

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

的任何有害影响。

8、致畸作用敏感期:器官形成期的胚胎对致畸物

最为敏感,一般称为危险期(critical period)

或致畸敏感期。

9、致畸指数:致畸指数=母体LD50/胎体最小致畸

作用剂量。

10、出生缺陷:婴儿出生前已形成的发育障碍。

1、安全性(safety):即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

对人体和人群不引起健康有害作用的实际确定性。

(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

健康不产生损害)。

2、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利用规定

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

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

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

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4、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

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3、危险度:指在具体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

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可分为绝

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5、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以损害作用

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

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

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

6、VSD:实际安全剂量,相应于可接受危险度的外

源化学物暴露剂量称为实际安全剂量。

7、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收集,

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

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

决策。

8、基准剂量BMD: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

结果,用一定得统计学模型求得的受试物引起一定

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下

限值。

9危险性管理:依据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权衡出管

理决策的过程,必要时,选择并实施适当的控制措

施。

简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

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

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②机制毒理学③管

理毒理学

1、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答: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

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

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

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效应生物学标志:机

体中可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指标。

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

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

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

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毒作用分类: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局部或全身

作用,可逆或不可逆作用,超敏反应,特异质反应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

及影响因素。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

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

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影响胃肠道吸

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

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

蠕动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

一定的影响。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

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

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器官——

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

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

而分布全身。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

浓度;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

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

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⑶经皮肤吸收:外

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

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①

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

分配系数接近于 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

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

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

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

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

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⑵意义: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

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

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

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

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

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

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

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

易于排泄;

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

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

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

的主要机制。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相反应和

II相反应;①I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

解反应。②II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⑶影

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

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

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1、简述终毒物的四种类型。答:⑴亲电子剂:指

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的分

子。⑵自由基: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

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⑶亲核物;⑷活

性氧化还原反应物:一种特殊的产生氧化还原活性

还原剂的机制。

2、简述靶分子反应的几种类型。答:⑴非共价结

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氢键与离子键的形成,

具有代表性的是毒物与膜受体、细胞内受体、离子

通道以及某些酶等靶分子的交互作用。⑵共价结

合:亲电子剂以共价结合方式与靶分子结合。⑶

去氢反应:自由基可迅速从内源化合物去除氢原

子,将这些化合物转变为自由基。⑷电子转移。⑸

酶促反应。

3、多数毒物发挥毒性作用经历的4个过程:1、

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

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

分子发生交互作用(反应);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

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

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作用,当

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

超过机体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

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无法修复)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答:影响毒作用

的主要四类因素:⑴化学物因素:①化学结构(取

代基不同毒性不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同

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②理化性质(脂

/水分配系数;大小;挥发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

配系数;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③不纯物和外

源化学物的稳定性。⑵机体因素:①物种、品系

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②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性作

用敏感性的影响⑶环境因素:①气象条件;②季

节或昼夜节律;③动物宠养形式;④外源化学物的

接触特征和赋形剂。⑷联合作用:①非交互作用;

②交互作用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答:⑴非交互作用:①

相加作用:剂量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

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

应的算术总和。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

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它们的效力不同;②

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

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

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⑵交互作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造成比预期的相加

作用更强的(协同,增强)或更弱的(拮抗作用)

联合效应,在毒理学中称之为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

交互作用(interaction)。

①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

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

和,即毒性增强

②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

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

效应增强,称为加强作用。③拮抗作用:外源化学

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

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2、毒理学试验染毒途径有哪些答:①经口灌胃染

毒:是最常用的染毒途径;②经呼吸道静式吸入

染毒、动式吸入染毒;③经皮肤染毒:研究外源

化学物经皮肤吸收应当尽量选择皮肤解剖、生理与

人类较近似的动物为对象,目前多选用家兔和豚

鼠。但由于研究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毒性(求经皮

LD50)所需的实验动物较多,使用家兔、豚鼠不够

经济,也常用大鼠代替。④注射染毒。

3、简述急性毒性试验动物的选择。答:急性毒性

试验动物的选择:大鼠为首选的啮齿类动物,动

物要求刚成年,健康,未曾交配和受孕的,试验动

物的体重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常用的动物体重范

围:大鼠180~220g,小鼠18~25g,兔2~;动物

的性别是雌雄各半。

4、简述 LD50概念、毒理学意义。答:⑴LD50:

引起一组收拾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⑵

意义:①标准化药物毒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

体毒性的大小;②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

和毒性剂量的距离;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有效量(ED50)。③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

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④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

LD50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⑤试验结果推测

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

应提供监测参考。

7、简述短期重复剂量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和慢

性毒性作用的概念、目的。答:⑴短期重复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