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摸底
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细则》的通知

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9.08.11•【字号】建建发[2009]201号•【施行日期】2009.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细则》的通知(建建发〔2009〕201号)各市、县(市、区)建委(建设局、建管局、建工局、房管局):为保障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83号)的要求,依据《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等国家标准,经商省教育厅同意,我厅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中小学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细则》2.浙江省部分具备乙级及以上建筑设计资质的工程设计单位名单(略)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名单(略)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附件1:中小学校舍建筑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细则为保障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依据《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等国家标准,制定本细则。
一、校舍建筑排查鉴定范围及内容1.浙江省范围内各级各类中小学已建校舍建筑;2.建筑排查鉴定内容: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校舍需进行建筑安全和抗震鉴定;地震烈度6度及以下的非地震重点防御区的校舍,需进行建筑安全鉴定;地震烈度6度地区经房屋安全鉴定需进行加固的C级危房的校舍,需作进一步抗震鉴定;台风严重威胁区内的校舍还应由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抗风能力验算。
学校建设用地、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说明:表中红色加下划线部份为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 补充规定》(鲁教基字〔2022〕 11 号)调整后的名称和数据,请照此标准施行。
表 3 - 1 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单位:平方米说明: ( 1 )田径场内设足球场和 1 ~ 2 个沙坑(长 5 ~ 6 米,宽 2.75 ~ 4 米,助跑道 25 ~45 米)。
(2)每 6 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 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注:体育用地增加: 规模的学校,田径场地及跑道、篮(排)球场、室 外乒乓球区(台)均按 12 个班标准要求设臵。
项目名称田径场(环形 跑道)篮球场(片)排球场(片) 室外乒乓球台 (张) 用地总面积18 班面积7031 ( 250 米环形跑 道 100 米直 跑道)12162868533 12 班面积5394 ( 200 米环形跑 道 100 米 直跑道)6082866288 24 班面积9105 ( 300 米环形跑 道 100 米 直跑道)12165721089330 班面积9105 ( 300 米环形跑 道 100 米 直跑道)18245721150136 班面积9105( 300 米以上环 形跑道 100 米直 跑道)243257212109数 量13210数 量14212数 量1114数 量1216数 量1228表 3 - 2普通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单位:平方米说明:(1)表 3-2 依据学校校舍建造面积标准和体育、绿化用地标准测算而成。
其 面积不含校园四周代征土地面积。
( 2 )表中建造用地不含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和选配功能室等建造用地面积。
表 4 - 1普通小学校舍建造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项目名称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 用房总面积生均面积12 班 540 人使用 面积1770 34246625784.77建造 面积2950570 77742977.9618 班 810 人使用 面积422659建造 面积703109824 班 1080 人使用 面积512850建造 面积853141730 班 1350 人使用 面积6161056建造 面积1027176036 班 1620 人使用 面积7071245建造 面积11782075备注说明: ( 1 )本表按照校舍建造平面利用系数(K 值) 0.6 计算,小学平房校舍建造平面利 用系数(K 值)按 0.8 计算。
中小学用地标准

中小学用地标准中小学用地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中小学校用地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所做的规定和要求。
合理的用地标准对于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教学区、功能区、生活区等方面来详细介绍中小学用地标准。
一、教学区。
教学区是中小学校的核心区域,包括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体育馆等。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小学校的教学区用地面积应占整个校园用地面积的50%以上,其中教学楼用地面积要满足每个学生的教学用地面积标准。
教学楼的建筑密度、绿化率、通风采光等也有相应的要求,以保证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二、功能区。
功能区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多媒体教室等。
这些功能区的用地面积和布局应符合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例如,图书馆的用地面积应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确定,同时要求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和藏书量满足一定的标准,以满足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的需求。
三、生活区。
生活区包括学生宿舍、食堂、活动场所等。
根据国家规定,中小学校的生活区用地面积应占整个校园用地面积的20%以上。
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和床位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学生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食堂的用地面积和就餐座位数也有相应的要求,以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
四、其他要求。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用地标准外,中小学校的用地还需要满足相关的安全、环保、节能等要求。
例如,学校周边要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疏散通道,学校建筑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学校要有节能减排的设施和措施等。
综上所述,中小学用地标准是保障中小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合理规划和利用学校用地,确保学校建设的质量和标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督和支持,共同努力,为中小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是指学校规划建设用地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校用地的总量、功能分区、场地布局等内容。
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学校建设用地的总量是学校规划建设的基础。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总量应符合学校规模和功能的需要。
一般来说,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总量应根据学校规模和功能设置确定,包括教学用地、生活用地、体育用地等。
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学校用地总量满足学校规模和功能设置的要求。
其次,学校建设用地的功能分区是学校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学校的不同功能需求,学校建设用地应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体育区等不同区域。
教学区应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生活区应包括学生宿舍、教师住房等生活设施;活动区应包括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等活动场所;体育区应包括体育馆、健身房等体育设施。
各功能分区之间要合理布局,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
此外,学校建设用地的场地布局也是学校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场地布局要考虑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保证各功能区域之间的便捷交通和合理利用。
同时,要合理安排绿化空间和景观设计,提高学校的环境质量,营造适宜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总之,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和规划设计者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学校用地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希望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能够高度重视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江西省普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

江西省普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附件一:江西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目录一、总则 5二、学校设置与规划 5(一)学校设置 5(二)学校规模8(三)校园规划设计8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 9(一)学校建设用地组成 91.建设用地 92.体育用地 93.绿化用地 10(二)学校建设用地面积 10四、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11(一)校舍建筑组成11(二)校舍建筑面积11(三)校舍用房面积12(四)校舍建筑标准12(五)校舍安全标准12五、学校装备条件标准12(一)通用教学设备12(二)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14)1.语文、英语和品德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14)2.数学、科学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14)3.艺术科专用教学设备 (15)4.体育科专用教学设备 (15)5.卫生与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 (15)6.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 (15)(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16)(四)图书馆藏书及设备配备16(五)办公及生活设备 (17)六、师资配备标准 18七、公用经费标准 18附件:1. 江西省普通小学各类校舍用房使用面积标准192. 江西省普通小学语文、英语和品德学科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213. 江西省普通小学艺术科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44. 江西省普通小学体育科专用设备配备标准275. 江西省普通小学卫生与健康教育专用设备配备标准306. 江西省普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327. 江西省普通小学图书馆(室)配备标准 33江西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一、总则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满足新课程实施对校园建设、师资、设施配备等办学条件的要求,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小学办学条件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10]15号),特制定《江西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南(doc 67页)

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南(doc 67页)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试行)2007.11.01深发改〔2007〕2235关于印发《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确保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合理性,适应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局参考现行国家及地方相关建设标准,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试行),供有关单位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参考使用。
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二○○七年十一月一日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试行)1 总则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适应深圳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以及投资效益,保证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实现学校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以下简称本建设标准)。
1.2 本建设标准是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有关学校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规模、用地规模及建筑标准等相关指标的地方性推荐标准。
1.3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深圳市由政府投资新建的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改建和扩建学校可参照执行。
1.4 学校建设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强调教育公平性,处理好近期需求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并结合深圳市教育资源、用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先进合理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1.5 本建设标准是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校园规划设计、申报校园建设用地的指导性文件;是深圳市各有关部门对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校园用地规模、建设投资进行审核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1.6 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 学校选址与规划设计2.1 选址2.1.1 学校选址应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完善的地段,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等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的区域。
中小学用地土地使用标准

中小学用地土地使用标准建筑容积率最大0.8,楼层数最多为三层,生均建筑面积按15平米(各种用房)估计,需要的最少土地面积应满足:学生人数*15/2.0(平均楼层数)/0.7(容积率)。
如果学生人数是1000人,则建筑占地面积应不小于10714平方米(约合16亩)。
我国针对土地使用出台了许多政策,对于不同性质的土地,国家规定了它的使用标准。
教育用地与商业、娱乐用地等的标准必然是不同的。
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中小学用地土地使用标准必然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下面就由小编为您提供相关的内容供大家了解。
▲一、中小学建设规模和用地指标参考标准。
1、普通高中: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18个班,最大不宜超过60个班,班额50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30平方。
示范性高中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2、初级中学: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12个班,最大不宜超过36个班,班额50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24平方。
示范性高中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3、小学: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6个班,最大不宜超过36个班,班额45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22平方。
示范性高中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4、学校要有与规模性适应的体育运动场地。
高级中学一般应有400米标准环形跑道;初中一般应有300以上环形跑道;小学应有200米以上环形跑道。
条件不具备的现有初级中学最低应有不少于6道的100米直跑道。
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需要,增加建设体育馆或风雨操场、游泳池等其他体育设施。
5、校园环境要有一定比例的绿地。
人均绿地面积应在1平方米以上。
▲二、各种性质的土地的使用年限规定1、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据市国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
根据1990年5月19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2、住宅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品房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3、工业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厂、工业区):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普通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

普通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
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是指在城市规划中,为了满足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对中小学建设用地的规划和标准进行的一系列要求和规定。
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对于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应充分考虑学校的规模和功能定位。
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学校的用地面积和建筑规模。
对于小规模的中小学,应该有适当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满足学校的基本教学和生活需求;对于大规模的中小学,应该有更大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体育等多方面的需求。
其次,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应注重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配置。
在确定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时,要合理配置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宿舍等教学和生活设施,以满足学校的教学和生活需求。
同时,要注重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确保学校的教学和生活设施能够满足教学和生活的需要。
另外,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应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和美化。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校园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确定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时,要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合理规划和设计校园绿地、花坛、草坪等景观,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最后,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应注重安全和便利的原则。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校的安全和便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确定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时,要注重学校的安全和便利,合理规划和设计学校的交通、消防、供水、供电等设施,确保学校的安全和便利。
综上所述,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此,在确定中小学建设用地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规模和功能定位,合理配置教学和生活设施,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注重安全和便利的原则,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20
9131
34
现有
计划增加
标明时间
小学
备注 12班标准
6021
6438
150
5394
608
286
—
3240
15699
29
现有
计划增加
标明时间
备注
12班标准
7500
6724
—
5394
608
572
150
3600
17824
30
18班标准 10038
11138
—
9150
1216
572
200
4500
25676
29
初中
现有
计划增加
标明时间
备注
12班
11074
6438
150
5394
608
286
—
3780
21292
39
寄宿制小
现有
学
计划增加
标明时间
备注
12班
12563
6724
—
5394
608
572
150
4200
23487
39
寄宿制初 中
18班 现有 计划增加
17621
11138
—
9150
1216
572
单位: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标准(摸底)
年月日
体 育 运 动 场 用 地 (㎡)
学校类别及规模
建筑用地 (㎡)
总计
其
中
游 环形跑道(含
绿化用地 (㎡)
合计
平均每生用地 面积(㎡/生)
备注
地戏 场
100米直跑 篮球场地 排球场地 器械场地 道)
6班标准
3183
4328
150
3570
608
200
6300
35059
39 标明时间
备注
注:1、非寄宿制小学、初中的建筑用地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设用地。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用地(1.50㎡/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3、建筑用地面积按确定的建筑容积率(小学不宜大于0.7,初中不宜大于0.8)计算,公式如下:建筑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容积率
学校可根据实际规模按上述公式测算实际建筑用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