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小学建设标准
中小学专用教室建设标准及管理要求

中小学专用教室建设标准及管理要求参考河北省中小学装备管理手册(2007)一、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专用教室配置的个数及面积标准◆城市完全小学:以下所说全是基本指标,非规划指标(一)必配专用教室1、科学实验室:30个班以内1套,面积不小于147平方米,含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室并且三室相邻,实验室86平方米,仪器室和准备室61平方米。
30个班以上2套。
数学教具放在科学仪器室。
2、音乐教室:30个班以内1套,面积不少于96平方米,音乐教室73平方米,乐器室23平方米3、计算机教室:1套109平方米,其中计算机教室86平方米,计算机辅助用房23平方米。
4、劳技教室:1套109平方米,其中教室86平方米,辅助用房23平方米。
5、多功能教室:1套,12个班123平方米(100平方米+23平方米电教资料辅助用房),18个班153平方米(130平方米+23平方米电教资料辅助用房),24个班183平方米(160平方米+23平方米电教资料辅助用房),30个班213平方米(190平方米+23平方米电教资料辅助用房)。
6、图书阅览室:1个,12个班120平方米,18个班170平方米,24个班220平方米,30个班270平方米。
7、体育器材室:1个,12-18个班40平方米,18-30个班61平方米。
8、语言教室:1套109平方米,其中教室86平方米,资料用房23平方米。
(不做要求)(二)选配专用教室:1、科技活动室:1个,12-18个班36平方米,24个班54平方米,30个班72平方米。
2、心理咨询室:1个,18平方米。
3、美术教室:1套109平方米,其中美术教室86平方米,美术教具室23平方米。
4、书法教室:1套86平方米。
◆农村小学:1、科学实验室:初小4个班不设置专用的实验室,宜以多功能教室兼用;完小每校设置1间,使用面积71平方米,另配仪器室一间23平方米。
2、音乐教室:初小4个班和完小6个班不设置专用的实验室,宜以多功能教室兼用;完小12个班以上每校设置1间,使用面积52平方米,另配乐器室一间18平方米。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其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教育部制定了新的中小学建设标准,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为中小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首先,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明确了教学设施的要求。
校园环境的优美与舒适
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新标准要求学校建设要有合理的布局和美观的环境,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也要按照标准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其次,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强调了教学设备的配备。
现代教育需要先进的教
学设备来支持教学活动,新标准规定学校要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体育器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此外,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还注重了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教育事业
的基石,新标准要求学校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另外,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还关注了学校管理和安全保障。
学校管理的规范
和安全的保障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标准要求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总的来说,中小学建设标准2018的出台,为中小学的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
指导,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认真贯彻实施新标准,确保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建设用地 校舍建设标准)

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学校建设用地、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说明:表中红色加下划线部分为按照《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补充规定》(教基字〔〕号)调整后的名称和数据,请照此标准施行。
小学部分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说明:(1)田径场内设足球场和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注:体育用地增加:12个班以下规模的学校,田径场地及跑道、篮(排)球场、室外乒乓球区(台)均按12个班标准要求设臵。
普通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说明:(1)表3-2依据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和体育、绿化用地标准测算而成。
其面积不含校园四周代征土地面积。
(2)表中建筑用地不含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和选配功能室等建筑用地面积。
普通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说明:(1)本表按照校舍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0.6计算,小学平房校舍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8计算。
(2)表中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和选配功能室等建筑面积。
附件1:注:1、语言实验室调整为选配。
2、综合电教室更名为多功能教室,与多媒体教室、农远教室合用。
3、机动教室、科技活动室为补充规定中新增校舍。
4、体育活动室24班以上调整为必配,面积为300平方米。
初中部分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说明:(1)田径场内设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3)补充规定中,18个班以下田径场按18个班标准要求设臵,篮(排)球场按每6个班1片、室外乒乓球区(台)按每3个班1个设臵。
各种规模的学校其田径场均应设臵100米直跑道。
(2)本表校园占地面积不含选配功能室、寄宿生食堂、餐厅、宿舍、自行车存放用地等占地面积。
普通初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说明:(1)本表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6计算,平房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应按0.8计算。
普通中小学操场建设标准

普通中小学操场建设标准一、操场面积根据普通中小学学生人数的不同,操场的面积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中小学操场的面积应根据学生总数的倍数来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小学:每个学生至少4平方米的操场面积;- 初中:每个学生至少6平方米的操场面积;- 高中:每个学生至少8平方米的操场面积。
二、操场设施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中小学操场应配备以下设施:1. 足球场:标准足球场尺寸为105米×68米,应具备足球比赛的条件和设施。
2. 篮球场:标准篮球场尺寸为28米×15米,篮球架应稳固、耐用。
3. 田径跑道:标准田径跑道应为400米,跑道表面应光滑平整,设有专门的跑道线。
4. 羽毛球场:标准羽毛球场尺寸为13.4米×6.1米,场地应平整,无碍事物。
5. 网球场:标准网球场尺寸为23.77米×10.97米,场地边界应清晰,球网应牢固。
三、操场安全中小学操场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场安全要求:1. 地面:操场地面应平整、结实,不得有明显的凹凸或破损。
2. 围墙或栏杆:操场周边应设有围墙或栏杆,保证学生的安全。
3. 避光设施:操场应设有遮阳棚、凉亭等设施,以提供适当的遮阴和休息地方。
4. 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完好。
四、其他要求除了以上内容,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建设环保:操场建设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
2. 多功能利用:操场可以设置多功能区域,如休闲区、健身区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3. 操场规划:操场应有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确保各个设施的有效利用和空间合理分配。
总结中小学操场建设标准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提供安全和合适的运动环境。
根据学生数量确定操场面积,配备各种必要的设施,并注重操场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同时,合理规划和多功能利用操场,可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和活动乐趣。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2008 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8】159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8)24号)的要求,由教育部负责编制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同时废止。
在农村普通中小学校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考虑到全国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在具体执行时要实事求是,根据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规范相设计,不要不顾条件硬性追求达标。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教育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八年九月三日前言修订《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工作是根据原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开展《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局部修订工作的函”(建办标函【2006】437号)的具体要求和安排,按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7】144号),由教育部负责主编,并委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具体承担修订工作。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标【1996】640号)自1997年6月1日起试行已10多年,在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10多年来教育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国家规范的修改,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也应修订,以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
广东省中小学建设标准

广东省中小学建设标准一、引言。
广东省中小学建设标准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广东省中小学校园建设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实施将对广东省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则。
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涉及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地等建筑和设施。
2. 标准依据。
本标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同时参考国内外中小学建设标准和相关经验,力求科学、合理、实用。
三、建设标准。
1. 教学楼。
教学楼是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建筑结构稳固,设计合理,教室宽敞明亮,通风良好,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保证师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
2. 实验楼。
实验楼是中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重要场所,应当配备各类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应当建设成为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配备丰富的图书和资料,提供良好的阅读和借阅服务。
4.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应当符合卫生、安全、舒适的标准,保证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5. 食堂。
食堂是学生就餐的场所,应当符合食品卫生和营养均衡的要求,提供健康、美味的饮食,保证学生的营养需求。
6. 运动场地。
运动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的场所,应当符合安全、健康、多功能的要求,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和场地设施。
四、管理和监督。
1. 建设管理。
中小学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建设质量,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 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学建设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确保建设质量和安全。
3. 效果评估。
对中小学建设项目的效果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建设标准和管理措施,提高中小学建设质量和水平。
中小学建设标准

中小学建设标准一、房屋建筑1.1房屋建筑说明1.2房屋建筑做法说明二、建筑设施设备2.1建筑设施设备说明2.2建筑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三、场地3.1场地说明3.2场地设施配置标准1.1房屋建筑说明普通中小学校房屋建筑,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后勤及生活用房。
其中:一、必配用房:(一)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相应的辅助用房。
1. 教室:包括普通教室、机动教室、选修课教室。
2. 专用教室:包括科学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劳动教室、技术教室及相应的辅助用房。
3.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多功能教室及辅房、合班教室、图书室(馆)、学生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展览室、体质测试室、室内体育用房、体育器材室及辅助用房。
(二)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包括行政管理用房、教研室、网络控制室、安防监控室、广播社团活动室、卫生保健室、会议接待室等。
(三)后勤及生活用房:包括食堂、总务用房、传达值宿室、配电房、厕所等。
二、选配用房:(一)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史地教室(小学)、综合实验室(中学)、演示实验室(中学)、远程教育室、微格教室、舞蹈教室、心理活动室、室内游泳池及相应的辅助用房。
(二)后勤生活用房:包括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学生浴室、单身教师宿舍、教工值班宿舍、室外厕所、地上地下停车库。
1.2房屋建筑做法说明建议走廊配电箱、消防箱均为内嵌式;如地暖取暖,则分水器建议为内嵌式,非地暖的,暖气主管道开关须高位设置;走廊吊顶为格栅吊顶,桥架、各种管线设置在吊顶上;走廊地面管线检修口须避开教室门口位置;1、室内装修1.1门厅:1.2普通教室:1.3多功能教室:1.4音乐教室:1.5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1.6美术、书法教室:1.7办公室:1.8科学、劳动教室:1.9舞蹈教室:1.10风雨操场:1.11走廊:1.12楼梯:1.13卫生间:1.14厨房:1.15餐厅:1.16设备用房:1.17其它:1、屋面上人屋面面层铺贴防滑地砖;非上人屋面面层为细石混凝土屋面;绿化屋面为种植草皮。
中小学建设规模和用地指标参考标准

中小学建设规模和用地指标参考标准
一、普通高中: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 18个班,最大不宜超过 60 个班,班额 50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 30平方米。
示范性高中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二、初级中学: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 12个班,最大不宜超过 36 个班,班额 50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 24平方米。
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三、小学: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 6个班,最大不宜超过 36个班,班额 45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 22平方米。
寄宿制学校可根据
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四、学校要有与规模相适应的体育运动场地。
高级中学一般应有400米标准环形跑道;初中一般应有 300米以上环形跑道;小学应有 200
米以上环形跑道。
条件不具备的现有初级中学最低应有不少于6道的100米直跑道;小学应有不少于 6道的 60米直跑道。
有条件的学校可根
据需要,增加建设体育馆或风雨操场、游泳池等其他体育设施。
五、校园环境要有一定比例的绿地。
人均绿地面积应在1平方米以上。
幼儿园千人指标35 人 / 千人,小学85 人/ 千人,初中 50 人 / 千人,高中 45 人 / 千人,测算学生规模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标109-2008)
表1-2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基本指标
学校类别
面积(㎡)
建设规模
4班
6班
12班
18班
24班
非完全小学
建筑面积
543
—
—
—
—
生均面积
4.52
—
—
—
—
完全小学
建筑面积
—
2120
3432
4655
6117
生均面积
—
7.85
6.35
5.75
5.66
初级中学
建筑面积
—
—
4678
6310
7988
生均面积
—
—
7.8
7.01
6.66
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
表1-3农村全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
学校类别
面积(㎡)
建设规模
12班
18班
24班
全寄宿制完全小学
建筑面积
7752
10785
14185
生均面积
14.35
13.31
20
初级中学
12
17824
30Leabharlann 182567629
24
29982
25
注:1、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含学生宿舍用地面积。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地(1.50㎡/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表2-2农村全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学校类别
学校规模
用地面积(㎡)
生均用地面积(㎡)
完全小学
12
21292
39
18
27901
34
24
34226
32
初级中学
12
23487
39
18
35059
39
24
41307
34
注: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地(1.50㎡/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13.13
全寄宿制初级中学
建筑面积
10050
14097
18375
生均面积
16.75
15.66
15.31
表2-1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学校类别
学校规模(班)
用地面积(㎡)
生均用地面积(㎡)
非完全小学
4
2973
25
完全小学
6
9131
34
12
15699
29
18
18688
23
24
2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