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的管理学思想

合集下载

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

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

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第一篇: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管理思想及现实意义儒家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建立起了系统的人性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的道德性,把“道之以德”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建立了一整套的人才管理理论体系,提出了“和为贵”的社会生态平衡的和“刚柔相济”、“宽严结合”的领导原则指导原则,以“阴阳互补”的方法论为指导,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富民”“安民”的管理目标。

所以,在现如今的许多企业中,都运用了儒家的管理思想。

除了儒家的管理思想之外,主要还有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的管理思想,仍然可为我们现代的企业管理兼容并包,借鉴运用的。

如道家的管理思想是以“道法自然”,“无为而不为”的柔性管理为特征。

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则来进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只柔弱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刚性的事物很快要走向反面。

人们在认识问题时,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状况,要看它的发展和将来;管理还要像水一样,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利,它虽然柔弱,可是其力量却强大无比。

法家的管理思想强调法治,强调他律,强调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集权的权威,强调管理手段的运用,强调尚贤。

法家的管理思想追求效益,充满着强力、竞争、严密控制的倾向。

墨家的管理思想强调“兼爱”、“尚同”、“尚贤”,同时还赞成劳动过程分工的合理性,提出“各从事其所能”的原则。

强调“利”和“力”是墨子管理思想的又一显著特征,墨子强调“交相利”,“义者,利也”,“万民被其大利”;“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民无食,不可为事”。

还强调“非命”,认定人生在世要竞力而争,“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要与命运、自然进行抗争。

人只要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自然争战就能求得生存兵家十分重视管理中谋略的运用,管理的战略和策略的正确运用,是获得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还强调管理的环境,即天时、地利、人和的运用等。

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班级:农经111 学号: 1111010336 学生姓名:罗雪2012年12 月18 日兵家管理思想人类社会自形成之日起,就必须协调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以及事与事、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由此便促生了最早的管理活动。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了灿烂的管理文化,成为人类管理思想宝库中独具特色的部分。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与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相伴而生的也有这种“其乐无穷”的斗争史。

据不完全统计,从神话传说到鸦片战争,中华大地曾经发生过3000多次战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是这些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破坏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这些战争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管理人才以及我们所谓的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战争管理的实践。

虽然我国原始社会也不乏战争,但囿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人们的认识能力,战争呈现更多的是一种“匹夫之勇”的武斗状态,还谈不上对战争的组织管理,遑论所谓的战略战术。

随着战争的次数增多战争规模扩大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不约而同把战争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一条捷径。

为谋求战争的最大利益,战争战略战术的要求日益凸显。

战场上不再是“匹夫之勇”的斗士,而是侦察、伏击、奇袭等战略战术的运用。

在观察战争实践、总结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历经军事管理专家的系统管理概括,先秦出现了诸多兵家管理思想典籍。

在这些典籍中,我们不难发现先秦时期兵家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强调“师出有名”,以合“民心”,强调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力求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战争,战争过程中迷信成分减少理性成分逐渐增加。

谈到兵家,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孙子兵法》。

以“全”取胜,是贯穿起其中的核心思想,运用“令文齐武”“造势治众”的管理手段,进行“分数”的组织管理(即通过对士卒的组织编制来分门别类对士卒进行管理),培养领导者“五德并举”的修为。

《兵家管理思想》课件

《兵家管理思想》课件
数字化转型
通过数字化转型,兵家管理思想 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环境,实现灵活的组织结构和运 营模式。
兵家管理思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发展
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兵家管理思想可 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 ,形成具有国际特色的管理理念。
全球化战略
通过制定全球化战略,企业可以利用 兵家管理思想的智慧,拓展国际市场 ,实现跨国经营。
信息收集与分析
兵家强调对市场、对手和自身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以获取 竞争优势和制定有效的战略。
以谋制胜:创新与竞争策略
创新思维
兵家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创新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创 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打破市 场格局,获得竞争优势。
快速响应
兵家强调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以抓住市场机遇和应对竞争挑战。
03
兵家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兵家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兵家管理思想强调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有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目 标。
兵家管理思想注重权变和应变能力,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快速调整策略和 资源分配。
兵家管理思想提倡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有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 制。
兵家管理思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
环境保护
兵家管理思想强调整体性和长远性,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领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社会责任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运用兵家管理思想,关注员工 福利、社区发展和社会贡献,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05
结论
兵家管理思想的独特价值与贡献
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价值在 于强调战略思维、竞争策略和领

第六组:兵家的管理思想

第六组:兵家的管理思想

二、兵家代表人物及著作
孙武(约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 (今山东广饶)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 兵学的鼻祖。 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 臣伍员举荐,被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 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 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 《武经七书》之首。成为最著名的兵学典范。
因时
相时 及时
争时
3 . 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甄选和培 训
1.管理能力
人员激励
榜样激励
关怀激励 士气激励 投险激励
人员组织
2.决断能力
3.应变能力
管理幅度原则
4 . 目标和决策管理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
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慎重初战,务求全胜” ——《孙子兵法》
四、兵家管理理念的优劣
兵家的优点是在残酷的战争现实面前,摒弃了迷信鬼神、命运占卜等 错误观念,重根据客观情况来判断和指挥。并且认识到人是决定战争胜 负的决定因素,在军事上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倡导群体凝聚的精神。 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了诸多管理思想,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兵家的缺点在于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只是散见于诸多著作之中。 只是对有利于作战的经验进行一些并不成熟的总结。再者兵家更关心的是 实践,无心进行理论研究。它的思想涵盖了众多的管理领域,却没有更深 层次的探讨,只有广度没有深度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理论。

古代兵家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哲学所用

古代兵家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哲学所用

古代兵家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哲学所用前言古代兵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承载了千年的智慧与思考。

这些古代军事家们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兵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方面的具体运用。

一、战略思维与企业定位古代兵家思想中的战略思维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原则是企业定位的核心。

现代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和竞争环境,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实施有效的战略。

在企业定位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古代兵家思想中的“攻守兼备”原则。

企业在竞争中不仅要有进攻的决心,还要做好防守准备,避免被竞争对手击败。

只有在战略规划中考虑到攻守兼备,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组织架构与指挥体系古代兵家思想注重组织架构和指挥体系的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个高效的组织架构能够提高企业的协作效率和决策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在组织架构设计中,可以借鉴兵家思想中的“将帅制”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领导者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建立起高效的领导体系。

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指导团队取得成功。

同时,组织中的各个层级也需要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信息畅通和决策高效。

古代兵家思想中还有“兵分多路”的原则,这一原则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

通过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团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同时,这也能够保证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迅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人才选拔与团队建设古代兵家思想强调选才用人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这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选择合适的人才并组建高效的团队。

兵家的管理智慧

兵家的管理智慧
(《孙子兵法·势篇》) ——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 (一)奇正相生
• 具体方法: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 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 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yi而劳之, 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 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解说
• (三)以迂为直、迂直兼用的制胜策略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迂”:弯曲遥远 “直”:直接切近
奇法:不直接正面与敌人交锋 正法:直接正面接触敌人
“巧商”不仅会走“直路”,更懂得走“弯 路”。
• 案例1:
• 日本著名商人印井见深起家时是一家玻璃制品公司的 工程师,但他希望经营石油生意。一次他从一位朋友 处获悉:巴西即将在市场上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 体。他立即飞赴巴西,但他对石油生意既无经验,也 无老关系。可他发现了另一件事,即巴西牛肉过剩。 他飞往西班牙,那里一家造船厂因无人订货而濒临倒 闭。他告诉他们:“如果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牛肉, 我就在你们造船厂定购一艘造价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 轮。”西班牙人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这样, 印井见深把巴西的牛肉转卖给了西班牙。 印井见深离开西班牙后直奔纽约的一家石油公司, 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租用我正在西班牙建造的2000 万美元的超级油轮,我将向你们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 烷气体。”石油公司欣然接受了他的条件。这样,印 井见深利用四边形的迂回战术,实现了进入石油海运 业行列的夙愿,并开始了其经营生涯。
• 汉朝初年,淮南王英布兴兵反汉,汉高祖刘邦向 薛公询问对策。高祖问:“英布曾是项羽手下大 将,能征惯战,我想亲率大军去平叛,你看胜败 会如何?” 薛公答道:“陛下必胜无疑。” 高祖 道:“何以见得?”薛公道:“英布兴兵反叛后, 料到陛下肯定会去征讨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所以有三种情况可供他选择。第一种情况,英布 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赵纳入自己的 势力范围,然后固守自己的封地以待陛下。这样, 陛下也奈何不了他,这是上策。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一、兵法经营——《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国外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第一兵书”。

其作者孙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后人尊称他为“兵圣”。

《孙子兵法》现存十三篇,即《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1. 未战庙算,以道为首——战略计划思想(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没有航向的帆船,任何风向都是逆风。

/战略制胜)“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计篇》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管理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谋攻》3.因敌制胜,践墨随敌——灵活管理思想“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虚实篇》《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军事管理无常势,企业管理无常形。

“动态管理”“灵活管理”是必然要求。

所谓践墨随敌,就是说选择作战方向,制定作战方针,直至实施作战计划都应随改变化,随敌行止。

4.上兵伐谋,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谋略“兵者,诡道也。

”——《孙子·计篇》《孙子·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5. 治众如治寡——组织管理思想“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孙子·势篇》孙子论述治理组织,管理人数不论多与少,道理只有一个,就是靠“分数”,即按一定的管理层级和幅度建立组织机构。

他极其重视组织的日常训练,强调组织的纪律,“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文”指以仁义之心去教化,相当于现在的企业文化;“武”指公司的规章、制度等比较硬性的东西。

文武兼具也就是德治和法治兼具。

孙武还指出,领导者要“静以幽,正以治”,在谋虑上,镇静而深透;在作风上,公正严明而有法度。

2020年中国古代兵家的管理思想

2020年中国古代兵家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兵家的管理思想兵家的管理思想及主张(一)信息管理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信息对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预测和判断的依据,是及时纠偏、防止失败或减少损失的前提。

先秦兵家的军事论著中对此有比较成熟的思想,特别重视信息管理在用兵作战中的决定性价值,它的著名论断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一书开篇即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而索其情”。

所谓“索情”,即掌握信息。

兵家认为,高质量的索情必然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客观真实性和全面精细性。

客观真实性,是指在索情活动中应该摒弃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方法或手段。

孙武就明确反对三种“索情”方法,一是“取于鬼神”,认为占卜问神无济于事,一是“象于事”,即对信息作 ___的模拟揣测,一是“验于度”,即运用陈旧方法对信息作教条主义演绎、验证,强调“索情”的正确方法是“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不允许掺杂一点迷信或主观的成份,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客观与真实。

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就说:“料敌者,料其彼我之形”,而他所说的“彼我之形”,就包含了将吏、主客、排甲、器械、教练、地势、城池、骑畜、粮储、工匠、资货等等。

而孙武将影响战争胜负的诸多信息归纳为“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指敌友我的国情政情,“天”指各种气象情况,“地”指各类地形、地物,“将”指将帅统领军队、训练士卒、提高战力的各种才能。

“法”指军队管理、后勤供应的各种制度、法令等等。

可以说与军事有关的所有方面的信息都在搜集之列。

其实,不惟军事谋略如此,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谋略的成功,都离不开全面掌握信息。

收集到信息之后,兵家还主张要进行分析。

因为搜集到的信息往往是零碎的、杂乱的,仅凭这些信息素材,仍然无法形成正确决策,因此,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对信息的分析,即孙子所说的“较计”。

“较计”包括、分析、比较诸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领导者的选任和管理 • 强调优秀的领导者或管理者要有领导智慧, 决策智谋,以诚治众,以仁怀人,勇于负 责,办事果敢,严明纪律,赏罚分明等品 质 • 大体可以概括为德、学、识、才四个方面, 其中才的探讨最为详细深刻。“才”指处 理事物的能力。包括:1. 使用权柄的能力 2. 管理能力 3. 决断能力 4. 应变能力
兵家成功商人范蠡
•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战国初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商业家。范蠡在齐国经商的传说 很多,比较著名的是范蠡贩马的故事。范蠡看到吴越一带 需要好马。他知道,在齐国收购马匹不难,马匹在吴越卖 掉也不难,而且肯定能赚大钱。问题是把马匹由齐国运到 吴越却很难:千里迢迢,人马住宿费用且不说,最大的问 题是当时正值兵荒马乱,沿途强盗很多。怎么办?他通过 市场了解到齐国有一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 巨商姜子盾。而姜子盾因常贩运麻布早已用金银买通了沿 途强人。于是,范蠡把主意打在了姜子盾的身上。这天, 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城门口。其意是:范蠡新组建 了一马队,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 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求运麻布。范蠡满口答应。 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 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范蠡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 范蠡贩马的故事,可以说是协同竞争、合作双赢 的最初案例。范蠡不仅是一位资历雄厚的实业家、 商业家,而且还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的开创者和 实践者。《史记· 货殖列传》说范蠡曾拜老子的弟 子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计然为师,学习了 我国古代最早的商业理论,诸如《贵流通》、 《尚平均》、《戒滞停》等七策,只用了其中五 策,便使越国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齐国 后,范蠡运用计然的七策积极从事商业活动,19 年之中三致千金,大获成功。范蠡的成功表明, 他的商业思想比较成熟,如与时逐利、薄利多销、 科学预测、选择经商环境、富好行其德等。
• “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 与之生,而不畏危。”
• 按今天的意思来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在于 通过保障员工利益,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唤醒 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和组织保持上下一心, 同心同德,即使组织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员工也 能奋不顾身,和组织一道同生死、共存亡,直到 最后取得胜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确立上下同心 的目标至关重要,而因时势、节令变化,根据区 域特点、地理位置,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尤为关键, 选任“智、信、仁、勇、严”兼备的管理干部, 设置合理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更是人力资源管 理取得成功的保证。
(二)、《孙子兵法》对危机管理思想有启 示
• 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是以兵众管理为对象 的。诞生于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被 誉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790《孙子兵法》提出了生死、进退、强弱、 奇正、虚实、攻守、治乱等辨证且矛盾的 对立项。时至今日,《孙子兵法》仍是最 受推崇的军事战争经典著作之一。《孙子 兵法》中的危机管理思想对当代领导干部 正确处理危机事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作用。
五、兵家的管理思想在当下企业中的应用实 例 •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兵家的管理思想也 渗透到当下企业之中。 •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的“经营之神”,松 下电器公司在他的领导之下成为举世闻名 的跨国性企业,NATIONAL和 PANASONIC的品牌也名扬世界。长期经 营松下电器公司,松下幸之助对经营管理 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由以下的格言中可以 体会出松下善待员工之道,颇符合孙子兵 法“上下同欲者胜”的精神。
• 客观真实性,是指在索情活动中应该摒弃 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方法或手段。不允许 掺杂一点迷信或主观的成份, 这样才能确保 信息的客观与真实。 • 全面精细性,是指应当搜集所有的相关信 息。可以说与军事有关的所有方面的信息 都在搜集之列。
• 收集到信息之后,兵家还主张要进行分析。 • 即孙子所说的“较计”。“较计”包括整 理、分析、比较诸方面的内容。剔除与军 事无关的其它信息, 从而使表面上互不相关 的信息素材系统化、条理化, 从中找出最有 利用价值的信息。
(五)、目标和决策管理
• 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评价 等一系列的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的心理管 理功能。 • 目标管理是收集信息直至最终决策的基础。 “全胜而非战”的管理心理目标,是以孙 武为代表的先秦兵家提出来的。先秦的兵 家著作对此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因而这一 时期有比较丰富而成熟的目标管理心理思 想。
一 、 兵家与兵家思想
•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暴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 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 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武、 司马穰苴、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各家学 说虽有异同,但都以研究军事理论与军事活动为主,影响 当时及后世甚大,是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 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 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 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 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 ”、“将 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 一系列战法。
• • • •
(3)人员的组织
• 战争的指挥者肩负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军队的责任。 然而。即使是三军统帅,也和普通人一样,能力有限。有 人研究认为,一个人能直接有效指挥的下级的数目,一般 是六个,这就是管理幅度原则。 • 孙子说:“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意思是要做到领 导许多人像领导几个人一样,办法是将众人分别人数划分 一定的组织结构,例如形成“军—师—团—营—连—排— 班—组”的结构。这就解决了领导者有限管理幅度和被管 理者人数众多的矛盾。 • 但是这样的组织结构有个缺陷,信息的传递是不及时的, 于是在实际的作战管理中,选择当时最佳的信息传递工 具——金鼓和旌旗,用来克服指挥员和战斗员之间空间障 碍。
我们不为管理而管理。管理是一个最好 能去掉的工具,管理是为了不管。用兵家 的说法,管理的目标是道。道就是大家所 走的路,也就是西方管理学里头所说的方 针(Mission)。
三 、 兵家管理的对象、种类
• 兵家著作既是兵书和政书,又是管理哲 学书,包含了丰富的管理学思想。兵家管 理的对象可以分为人力、财力、物力、时 间、空间、信息六个基本要素;管理种类可 以分为正己管理、安人管理、训练管理、 指挥管理、军市管理五个基本类别,其管理 对象和种类都有独特的内涵。这些思想无 论对军事管理还是企业管理、行政管理都 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四)、 信息管理思想
•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信息对管理都具有 重要的影响,因为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 预测和判断的依据,是及时纠偏、防止失 败或减少损失的前提。先秦兵家的军事论 著中对此有比较成熟的思想,特别重视信 息管理在用兵作战中的决定性价值,它的 著名论断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方法和手段
• 兵家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很讲究方 法和手段,用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 用敌方的普通人做间谍或收买敌方的官员 做间谍 • 识破对方间谍而将计就计地使用反间计。 收买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方效力 • 故意制造各种假象,使敌方怀疑自己的间 谍或者了解我方弱点的人,乃至将其处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借刀杀人。
• 《孙子》一书开篇即说: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 五事, 较之以计而索其情”。五事指各国国 情政情,气象情况,各类地形、地物, 将帅统 各种才能,军队管理、后勤供应的各种制 度、法令等等。所谓“索情”,即掌握信 息。兵家认为,高质量的索情必然具备两 个方面的特征——客观真实性和全面精细 性。
• 公司兴隆,我有前途;公司倒闭,我也完蛋。像 这样决心与松下共存亡的人,才是公司渴望争取 的人才。 • 松下是培养人才的公司,并兼做电器的生意。 • 企业领导者为了保障员工的生活,在企业危难之 时必须有负责到底的担当。 • 把员工当顾客一样看待。 • 只要勤奋而忠诚工作,钱自然会找上门来。 • 每位员工工作绩效的好坏,都会影响公司整体营 运的优劣,“企业真正的经营者是企业的全体员 工”。松下秉持的理念正合好兵家的“上下同欲” 的主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松下因为大家共 存共荣的努力而更为成功。
(三)、 兵家与人力资源管理
• 保全对方,实现双赢是兵家仁义思想在军 事学上的体现,战争的胜利在于上下一心, 形成冲决一切的气势,官兵一致,任用贤 才是决定战争走向的本质因素。这些闪耀 智慧之光的思想融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就产生新的理念和思路,为中国式的人力 资源管理构建独异的模式。
(1)人员的甄选和培训
二、兵家的管理思想
• 兵家的管理正是从春秋到战国(公元前 八到三世纪)历经五百年生死存亡的严格 要求所总结的产物。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 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 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战争作为人类的一种暴力对抗形式,蕴含 着计谋、策划、指挥、组织、协调、督导 等管理要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是人 类最富有技巧的一种特殊管理行为。
兵家的以“道胜”为宗旨的治道思想
• 素书说,道就是人所走的路,也就是现代人说的 路线。俗话说,有道者昌无道者亡;素书说,国 家的盛衰取决于道,正是这个意思。兵家讲道, 经商一样也要讲道。唯利是图是不能长久的,因 为他天天就在身教他的下属见小利而忘义,教他 们为了蝇头小利而出卖他。假如管理的道是为了 升官发财,那么领导无意的身教就会培养出一群 专会搞权术而不会搞增值的太监。 • 松下幸之助相信,商人的责任是改善人民的生活。 三菱的道也是为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组织内部人员的选拔 • 除了对将领的管理之外,兵家也注意到士 卒的管理 • 1 、 精选士卒 • 2 、人员的培训。一个是训练作战技能,另 一个是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培训
(2)人员的激励
• 人员的激励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即赏与罚。除了赏 罚,兵家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对于现代人 力管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 一是榜样激励 二是关怀激励 三是士气激励,这是我国古代兵法中特有的一种激励模式 四是投险激励,即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 后存”与现代管理学中的“救灾式管理”相似,即利用灾 难式的情况,来激发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 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内在的潜力,产生特殊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