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钤记--藏书印

合集下载

2024-2025年 初中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藏书印》

2024-2025年 初中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藏书印》

方寸钤记——藏书印
定义: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或收藏印,系 指藏书者(或书籍拥有者)专门钤于 所藏图书、字画之上的印章。以表明 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情趣的一种 印迹。
藏书印的功能:
1、所有权标志 。
2、身份地位的象征 。
3、保护和管理图书。
4、寄托藏家理想和情怀。
发展历史:
1、典籍中最早可以见到的关于藏书印的记载始 于唐代。
2、至唐太宗时使用“贞观”印,宋太祖时使用 “秘阁图书”收藏印鉴,藏书印的刻制与使用 已成为风气,此后越发风行。
3、明清之际,私家藏书蔚为大观,加之篆刻艺 术有了大的发展,流派印在藏书印中争奇斗艳, 使得藏书印的数量和内涵都超越了前代,藏书 印的使用更加普遍。
藏书印的形制 :
用料: 主要有金属、玉料、石料、木竹 , 以石料印为最多。
印色:Biblioteka 藏书印的印色有朱色、墨色、青绿色、等等,多 数为朱色。居丧期间用墨色印,这是明清两代的一个
特点。清代各期的朱印印色也有差别,大致前期较紫,
晚期较黄,清末以后比较红。
怎样钤盖藏书印?
通常最主要的一方印,要钤盖在书的正文第 一页下方;倘若是线装书,要钤盖在著者或编纂 者的姓氏下面,以贴近书脊的边框为好。如果还 有其它藏书印,则盖在每一页正文最后一页的下 方,叫做“压卷章”。
藏书印作为印章的分支,刚兴起时 用的是铜印,后来石章逐渐多了起来。 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或云:石不能 言最可人。印石的种类,主要有浙江青 田、福建寿山、浙江昌化、内蒙古巴林 四大系列。
印文字体:
印文以小篆为主,也有用金文、隶 书、楷书入印的。清末由于甲骨文的发 现,藏书印文中开始有甲骨文出现。另 外,清代流行满文、清代官印的印文多 用满汉合文,左满右汉,这种情况在私 人藏书印中也偶尔发现 。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3方寸钤记__藏书印课件2新人教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3方寸钤记__藏书印课件2新人教版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方寸钤记——藏书印
定义: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或收藏印,系 指藏书者(或书籍拥有者)专门钤于 所藏图书、字画之上的印章。以表明 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情趣的一种 印迹。
藏书印的功能:
1、所有权标志 。
2、身份地位的象征 。
3、保护和管理图书。
4、寄托藏家理想和情怀。
发展历史:
1、典籍中最早可以见到的关于藏书印的记载始 于唐代。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 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 的“隐患”。
藏书印作为印章的分支,刚兴起时 用的是铜印,后来石章逐渐多了起来。 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或云:石不能 言最可人。印石的种类,主要有浙江青 田、福建寿山、浙江昌化、内蒙古巴林 四大系列。
印文字体:
印文以小篆为主,也有用金文、隶书、 楷书入印的。清末由于甲骨文的发现, 藏书印文中开始有甲骨文出现。另外, 清代流行满文、清代官印的印文多用满 汉合文,左满右汉,这种情况在私人藏 书印中也偶尔发现 。

方寸钤记-------藏书印

方寸钤记-------藏书印

藏书印的形式
莹波珍藏
妙作藏书之印
藏书印者阳文。 印章文字刻制成凹状称白文,或者阴文。
藏书印的用处是什么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 统艺术,是藏书者专门将其钤印于书本图 册等的扉页,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 其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迹。
传统篆刻艺术赏析--------------汉印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汉官印:也就是官员用的印,由官府监督制造。 特点:线条风格比较凝重,文字安排匀整。
汉私印
汉私印:是指汉 代私人的印章, 由私人作坊制作。
印文除了姓名之 外,往往还加上 “之印”、“私 印”、等辅助文 字。
方寸钤记-------藏书印
东关九年一贯制中学 张海山
导学
藏书印是篆刻艺术的一种,它始于唐代, 后经历代的沿革和发展,传承至今。
初步了解我国传统篆刻艺术---汉印的特点。
体会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特点,并学习其 刻制方法,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情趣。
初步了解藏书印
悟道翁藏
文东藏书
读不厌斋珍藏
一般来讲 ,藏书印所选用的文字多为篆体, 印中往往有“藏、藏书、收藏、珍藏”等 字样
切刀法:将刻刀的外角刀锋入石,慢慢由 外向内切下,直至内角入石,称为切刀。 其线条有古朴,含蓄之美。
看视频感受!
使用刻刀时, 请大家注意安全!!
藏书印的刻制方法步骤
尝试与实践
学习了藏书印的刻制方法,查阅篆书字典, 为自己设计并尝试刻制一方藏书印,并钤 印于自己所藏的图书扉页吧!
让我们一起爱书,藏书吧!
特点:比官印随 意,宽松很多。
将军印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 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篆刻艺术风格有 很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优质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优质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朱印文:红色字、白底、刻 背景、字凸起(养刻法)
课堂实践:制作一个自己的印章
题材(可临摹): 1.名字 2.生肖 3.其他

本节课学习了藏书印的相关知识, 欣赏和分析不同藏书印个性化特

征及学习了制作方法,感受中国

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后同学

。 们可以自己收集更多藏书印资料
谢谢观看
书法
隶书
篆书
章法
1 二字印 2
2
三字印
1
3
四字印 3 1 42
21
1 32
2 41
3
321
章法
单字
其他 印章
遵循“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方法,形成
切刀法
冲刀法
线条古 朴含蓄
线条流 畅挺拔
藏 书 印 分 类
藏书印的分类
观察两张图片有何不同?
白印文:白色字、红背景、 刻文字字凹(阴刻法)
藏书印应用在哪里?
国画中
书法中
方寸钤记 藏书印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藏书印的含义
藏书印又称为“藏书章”,始 于唐代,专门钤印于书本图册 等的扉页,借以表明图书所有 权和表达其个性情趣的一种印 迹。 印中往往有“藏书”“收 藏”“珍藏”“过目”等字样。
藏书印的构成
印纽
印面
边款
①书法
藏 书
②章法

③刀法

第三课 方寸铃记——藏书印

第三课 方寸铃记——藏书印
•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 (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书术, 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 百多年的历史。 • 在三千七百多年漫长历史中,历经十余个 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出现 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 秦汉、魏晋六朝时代二是明代
齐白石
名章
文彭之印
第三课 方寸铃记——
藏书印
藏书章
•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 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记。又称藏书印。 • 早在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古代藏书家 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 的藏书上盖章。通常刻有自己的姓名、字、 号、乡里、祖籍、藏书处、、官职、鉴别、 接受、告诫、记事、言志等内容
篆刻艺术
闲章
肖 形 章
印章的形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阴刻 阳刻
自己动手做印章
橡皮章

方寸钤记——藏书印

方寸钤记——藏书印

方寸钤记——藏书印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朱文与白文,知道蔵书印的一般分类,学习蔵书印的一般制作过程。

2、能利用所学为自己制作一枚姓名章。

学习重点藏书印的朱文与白文,橡皮章的制作方法学习难点学习藏书印的刻制方法并为自己制作一枚姓名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会徽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转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代表着中国文化。

篆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篆刻的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吧。

)什么是篆刻?(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

凡是在金铜玉石雕刻的文字通称为“金石”,其字体多为篆书,故称篆刻。

篆刻也叫刻章,是中国镌刻印章的通称。

)我们在生活中见过篆刻印面的是刻什么内容的?篆刻的分类:(按照印面内容)1、姓名章——名字章2、肖形章——指印面中只有图像没文字的篆刻形式3、闲章——除了镌刻姓名,公用、职官、藏书印以外的印章(出示图片)让学生辨认印章分类藏书印的作用1、所有权标志2、身份地位的象征3、保护和管理图书4、寄托藏家理想和情怀大家仔细看下图(课本14页)有什么不同?藏书印的特点:朱文(阳刻)——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凸状,白底红字刻背景白文(阴刻)——印章文字镌刻成凹状,红底白字刻字请判断以下藏书印属于朱文还是白文。

(出示图片)如何制作一枚藏书印请欣赏以下视频,刻制藏书印的步骤1、设计印稿2、写稿上石将印稿反写在石面上或写在纸上后反拓上石。

3、刻制修整选用适合的刀法进行刻制。

4、蘸泥钤印均匀将印泥蘸满印面,钤盖于纸上。

课堂练习请根据藏书印的制作方法尝试为自己动手刻制制作一枚藏书印,并钤印在自己收藏的图书扉页上。

学生作品课堂展示赏析(学生课堂作品)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篆刻的相关知识,并欣赏藏书印及制作藏书印的方法,同学们也尝试为自己设计制作了藏书印,体验了其制作过程的乐趣。

第3课 方寸钤记—藏书印

第3课 方寸钤记—藏书印

2切刀法:
篆刻步骤 • 步骤一
章法的筹布:亦即打稿,与作品的好坏 息息相关。有人说:治印之难,不难於 刻,而难於章法。 步骤二 上石:通常上石有二种方法:一为把印 稿用毛笔反写在印面刻制;二为用耐水 纸反拓上石 刻制与修整:依据印文选用合适的刀法 来刻制,刀法可分切刀与冲刀二种 步骤四 钤印:将蘸好印泥的印章,对准应钤盖 部位轻轻落下,用力镇压
• 章法:(构图、布局、经营位置)篆刻的章法犹
如绘画的构图,在形式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方印章的篆法、刀法无论有多精彩,章法平庸, 就会前功尽弃。章法,是把所要刻的文字,根据 印面位置一字一画地置于印章之中,使其各得其 位,整体虚实相间,顾盼生情,妙趣横生。
1.一字印,常见的有置于中央,或靠上或靠左、右。 2.两字印,布排方式有两种:
3、三字印,布排方式有四种: Nhomakorabea4.四字印,布排方式有六种:
•1.平均法
2.疏密法
•3.轻重法
•4.呼应法
•5.借边法
•6.增损法
•7.收放法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画
上正方形或长方形,然后 在你画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中去布置自己的姓名可以 加上“藏书”或“收藏” 等字样。
刀法:
1 冲刀法:

• 步骤三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 准备的工具材料,为自己 设计和制作一枚藏书印或 一枚印章,可以是朱文印 也可以是白文印
大家见过 这个徽标吗? 有谁知道它的 制作形式吗? 制作在什么材 料上?
•有谁见过印章?谁家的亲
戚或朋友有印章?上面刻 了什么内容?用的是什么 字体?都干什么用?
方寸钤记—藏书印
• 藏书印始于唐代、传承至今( 汉字
艺术---篆刻艺术) •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 一种传统艺术,是藏书者专门将其 印与书本、图册等的扉页,借以表 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人性情志 趣的一中印迹。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方寸钤记——藏书印》课件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方寸钤记——藏书印》课件
2、至唐太宗时使用“贞观”印,宋太祖时使用 “秘阁图书”收藏印鉴,藏书印的刻制与使用 已成为风气,此后越发风行。 3、明清之际,私家藏书蔚为大观,加之篆刻艺 术有了大的发展,流派印在藏书印中争奇斗艳, 使得藏书印的数量和内涵都超越了前代,藏书 印的使用更加普遍。
藏书印的形制 :
用料: 主要有金属、玉料、石料、木竹 , 以石料印为最多。
藏书印的刻制常用以下的刀法:
冲刀法 切刀法

方寸钤记——藏书印
定义: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或收藏印,系 指藏书者(或书籍拥有者)专门钤于 所藏图书、字画之上的印章。以表明 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情趣的一种 印迹。
藏书印的功能:
1、所有权标志 。
2、身份地位的象征 。
3、保护和管图书。
4、寄托藏家理想和情怀。
发展历史:
1、典籍中最早可以见到的关于藏书印的记载始 于唐代。
印色:
藏书印的印色有朱色、墨色、青绿 色、等等,多数为朱色。居丧期间用墨 色印,这是明清两代的一个特点。清代 各期的朱印印色也有差别,大致前期较 紫,晚期较黄,清末以后比较红。
怎样钤盖藏书印?
通常最主要的一方印,要钤盖在 书的正文第一页下方;倘若是线装书, 要钤盖在著者或编纂者的姓氏下面, 以贴近书脊的边框为好。如果还有其 它藏书印,则盖在每一页正文最后一 页的下方,叫做“压卷章”。
藏书印作为印章的分支,刚兴起时 用的是铜印,后来石章逐渐多了起来。 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或云:石不能 言最可人。印石的种类,主要有浙江青 田、福建寿山、浙江昌化、内蒙古巴林 四大系列。
印文字体: 印文以小篆为主,也有用金文、隶 书、楷书入印的。清末由于甲骨文的发 现,藏书印文中开始有甲骨文出现。另 外,清代流行满文、清代官印的印文多 用满汉合文,左满右汉,这种情况在私 人藏书印中也偶尔发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月春风等闲度
篆刻的应用
http://seal.skyfont .com/
制印的步骤:
1、打磨石料
2、写印稿
3、镌刻 4、修改
5、钤印
材料
新大橡皮(3.5——4厘米边长)
安昌里玺 战国
秦古印
汉印
边款
印钮
印面
姓 名 章
杨春富印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 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
玉兔迎春
肖形章:指印面中只有图像没有文字的篆刻形式。
章法(布局)




阳刻手法
情深缘浅
朱文:白底红字,用阳刻手法。
缘喜斋
自强不息
文章司马
白文:红底白字,用阴刻手法。
怀玉
出则弟
--藏书印
藏书印就其材料而言,或铜或 金,或玉或石,明代篇短文;从其印面形状来看, 有方印、套印、亚字印、六面 印、葫芦印、琵琶印等;就字体 而言,有大篆、小篆、鸟虫篆、 楷书、隶书、
鸟虫篆
篆刻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早起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 写后刻,被称为篆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