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课标说教材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精品PPT课件

三年级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精品PPT课件

实际运用
时间的简单计算,一段时间的感受体验 (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
感悟秒 的短暂
理解 1分=60秒
时间单位 间的简单换算
估量一段 时间的长

第一条线索:观察体验,建立秒的概念
(在直观操作中学习)
已学知识
已认识时针分针
会看会写几时几分
本册知识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与同伴交流方法
结合直观操作
经历体验过 程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周长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一些形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
的周长等
量。”
图形与几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周围现 实生活中有关事例以及实 际活动,了解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不确定现象。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
内 和减法笔算,有余
数的除法标,准多中位,数时分秒内容让学生
容 乘一位数获 的等得感运有性算关经量验数与。计让与量学代知生识 了数应 解用 时
“秒”
感悟时间
时间单位
之间的简单换算
简单换算
计算简单的
经过时间
实际运用
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说课标
说教材流程
说教材
说建议





立教评课





体学价程





式建建资





整议议源






教材立体整合 时分秒
感悟 “秒”
、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在直观操作中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版

教材结构
该教材由八个单元组 成,每个单元包括课 文、生字、词语、拼 音、练习等部分。
每个单元的课文主题 不同,涵盖了家庭、 学校、自然、历史等
方面。
每篇课文后面附有生 字、词语和拼音,方 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练习部分针对课文内 容设计,包括朗读、 理解、写作等多种形
式。
02
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与计算
语文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
阅读和理解浅显的寓言、故事

01
、古诗等
02
03
难点
写作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学习简单的修辞手法和文学常

04
05
06
英语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习基本的日常对话和交 际用语
理解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
掌握基本单词和短语
难点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 力
科学重点与难点
02 地球与宇宙
了解地球的构造、宇宙中的天体和空间探索等基 础知识。
03 实践与探究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 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01
02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计算
掌握基本图形和几何体的认知
03
04 难点
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05
06
掌握单位换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语文教学案例
案例一
小松鼠找花生
教学内容
通过文本阅读,让学生了解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情节,学习生字和 新词,培养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观看小松鼠找花生的动 画,跟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毫米的认识 ...................................................... - 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四边形.............................................................. - 6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有余数的除法................................................... - 7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 9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秒的认识........................................................ - 1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 13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可能性............................................................ - 14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毫米的认识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王秀华三年级上研课标说教材

王秀华三年级上研课标说教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标、说教材”松山一小三年级组王秀华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我将从课标、教材和建议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一、说课标这里我将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方面进行说明,本册书的课程目标中,(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数学思考方面: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问题解决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研说教材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研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材。

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立体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三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本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二、三位数笔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笔算;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及相应的除法;自觉验算的习惯;会用短除法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2、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并进行有关的简单换算。

3、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知道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含义,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的材料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5、结合实际情境,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

6、结合实例,感知位置与变换。

7、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统计与可能性知识数学思考: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解决问题:1、发现并提出能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的问题,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学课标说教材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学课标说教材

17.凭借水罐的多次变 化,朗读感受,体会文 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 灵。
内 容 结 构
百花园五以“爱”为主 题内容,一是由生活实 际为基本,二是运用了 读写方式交流经过结果, 目的是培养学生一种心 理体验。
选文比较贴近儿童生活,密切 联系儿童的经验和想象世界。 使儿童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6.学习贝贝为 亲人的健康幸福,献出 爱心的美好品质,懂得只要人人都献 出自己的爱,大家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2.学习一边读, 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认识25个生字,会写37个字。
单 元 目 标
7.体会倾斜的伞包含的意思,感悟 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 献给亲人。
19.倾斜的伞
2.加强课堂管理,督促学生形成良好 的听课习惯,形成规范和谐的课堂氛围。 3.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和 不懂就问的习惯。在阅读 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 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 方法,并能迁移到习作中。
教 童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 经验,力求识用结合。阅读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 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 浏览。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 上,表达真情实感。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用在具体 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 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
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 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 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 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 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 予鼓励。同时也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

笔算乘法-学课标说教材-定稿

笔算乘法-学课标说教材-定稿

学课标,说教材——《笔算乘法》锦山小学高婧媛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教材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四课时《笔算乘法》。

下面我从三方面对这一内容进行解读: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

一、说课标:(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学课标说教材

学课标说教材

学课标说教材陈文红说课标、说教材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说课标(1、课程标准,2、内容标准),二是说教材(1、编写特点,2、编写体例,3、内容结构,4、立体式整合),三是说建议(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三年级属于第一学段,依据第一学段课标制订本单元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时间的过程;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掌握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数学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 解决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 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字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λ1、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3、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图形与几何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统计与概率λ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综合与实践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我所交流的内容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时、分、秒”这部分知识,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说教材(一)教材编写特点:特点一: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王秋慧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语文是终身受益的学科,学好语文就如拨开荆棘,寻找到一条通向广阔之路,引领孩子走进文学的殿堂,探索文化,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

今天,学课标说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中,我与大家交流的是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心。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说课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生字27个、会写生字35个。

2、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能力,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为了让世界美好,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思想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朗读贯穿教学过程、读中悟情
2、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3、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感人画面。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课文优美语言
2、引导学生感悟有关爱的问题,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领悟到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二、说教材
我将从内容和结构、编写意图和体例、教材处理策略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

1、内容和结构
第三单元由四篇课文和百花园组成,其中《七颗钻石》、《搭石》《倾斜的伞》为精读课文,《一颗小豌豆》为略读课文,这四篇课文都以“爱”为题,写了不同人物在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关爱的事情,下面我就以《倾斜的伞》为例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写的是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长大后“我”为外
公撑伞的事,表现了外公和“我”之间的温馨情意,以及学会把爱心献给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现了“爱”这一主题,告诉人们“爱”像甜甜的蜜汁,我们应该用清纯的眼睛和透明的心,去发现世界的美丽,去用真情酿造爱的蜜汁,学会给自己的心中注满爱,并把爱心献给亲人,献给别人,让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

百花园包括: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口语交际、笔下生辉其中,阅读短文《第一次汇款》讲了“我”给贫困学生汇款的事情以及在汇款过程中一位阿姨帮助我填写汇款单的事情,也是配合本单元主题编排的。

通过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和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编写意图和体例
(1)、抓住课文讲述的具体事例,感悟有关“爱”的主题
(2)、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围绕学习主题整合各部分内容,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本单元课文写的都是得是关于“爱”的事,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任务特点鲜明,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儿童情趣,可读性强,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讲《倾斜的伞》这一课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记叙的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懂得给予别人更多的爱,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3、教材处理策略
(1)、重视朗读、读中悟情。

(2)、发挥课件优势,升华学生情感。

(3)、注重自主、合作、探究。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内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建议
我将从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两个方面来说。

(1)教学建议
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2、重视朗读,背诵训练,积累优美语言。

3、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2)评价建议
教学中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的热情,评价时应: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的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1、立足课本、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参、工具书及教师的教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平台,我们应改变简单“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

2、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学校利用图书室、校园墙壁等为学生创造了语文学习和实践的有利环境。

3、加强渗透、整合学科资源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整合,在教学中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4、重点训练、培养主题资源
班级中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效果,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

只要合理运用、寻找切入点、重视学科特点、整合提炼资源,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滋味方知教材魅力无限。

只有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感悟教材,才能探索到教育的真经所在。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我的研说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