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景德镇市图书馆古籍保护

合集下载

浅谈图书馆的古籍收藏与保护

浅谈图书馆的古籍收藏与保护
图 书 与档 案

Caco n Ong ow , cad OOy v h Sn tl j l l 0 ThOR o n
浅谈 图书馆 的古籍 收藏 与保 护
徐景 和
( 黑龙江 省图书馆 黑龙 江 哈尔滨 l 0 9 ) 5 0 0 [ 要]文章论述 了图书馆古 籍文献 的保护 问题, 古籍修补 装帧保护 以及利用 现代技术 对古 籍文献进 行的再 生性保护 。并结合有关 古籍 摘 收 藏 与 保 护 的 一 些 问题 , 为 古 籍 保 护 工 作 提 几 点 建 议 。 [ 键 词 ] 籍 文 献 保 护 图书 馆 关 古 中 图 分 类 号 :C 3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1 x( 0 9 1 a - 3 6 0 0 9 9 4 2 0 ) ) 0 3 - 1 9(
多 年来 ,各 地 图书 馆 在 古 籍文 献 的 保 护 方面 积 累 了 丰富 的经 验 。古 籍书库 的防光 、防有害气体 、防尘 以及温 、湿 度控制与调节等 已有详尽论 述 ,笔者 结合 多年古籍保 护工作实 践体会,对古籍 的修补 装帧 和再生性保护 等方面做 探讨 。 做 好 古 籍 修 补 装 帧 工作 1、古籍 修 复属 于 文 献保 护 ,它 是文 献保 护 的重 要环 节 。 古 籍 文献 大 多 是 线装 ,书 背较 软 ,极 易 受 到虫 蛀 、潮 霉 、 鼠 咬和 磨 坏 , 了 函套 后 能 有 效 防 止 有 害 生 物 入 侵 。 由于 时 间 原 因 ,加 之 加 人 为 的 、 自然 的因 素 影 响 ,许 多 古 籍 都 遭 到 不 同 程 度 的 虫 蛀 , 形 成残 破书页。修复之前 必须先 了解 古籍破损程度 、原因 ,然后 制定修复方 案 , 检 查 不 当会 导致 返 工 ,造 成 不 必 要 的浪 费 。 古 籍 修 复 时 备 料 也 十 分 重 要 ,因 为制 订 修 复 方 案 仅 是 操 作 时 有 章 可 循 ,而 备 料 好 坏 则 关 系

景德镇市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研究报告

景德镇市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研究报告

景德镇市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研究报告隨着六项普查结束,普查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相继浮出,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标签:古籍普查普查平台古籍目录古籍著录古籍修复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了解我国古籍的品种数量、年代版本和保存状况的重要工作。

自从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开始全国范围内进行古籍普查以来,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展此项工作,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然而,随着六项普查结束,普查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相继浮出,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下面就我馆普查工作的现实情况谈点个人浅见。

一、取得成绩随着古籍普查工作的相继启动,我馆的古籍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前未开展的工作开展了,已经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1.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我馆与大多数中小图书馆一样,没有古籍专业人才,都是半路出家,除了能为读者提供查阅以外,能开展的工作十分有限。

自古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古籍部人员先后有4人7次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省古籍保护中心开展的各项业务培训,比如《古籍普查培训班》、《古籍编目培训班》、《古籍修复培训班》以及《审校培训班》等等。

先培训,然后进行普查,将实际工作与专业补缺相结合,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业务能力提升途径。

2.摸清了本馆的家底普查前,本馆古籍的现状是只有部分古籍有编目卡片,大部分古籍处于未编目,无签条,打捆装箱乱堆乱放的状态。

通过普查,所有未拆箱的古籍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剔除了民国古籍,未编目古籍全部进行了编目分类,加上了签条,并进行了登记。

弄清了本馆古籍的具体数量,以及保存状况。

3.改善古籍书库的状况,加强了古籍保护措施通过普查,我们搞清了本馆古籍数量以及生存状况,馆领导对古籍工作非常重视,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挤出了经费对其进行了改善。

购置了樟木书柜,将一些珍贵古籍放入樟木书柜保存,另安装了空调、红外线报警装置、防盗门、防火门、气溶胶灭火装置以及加湿机和抽湿机等恒湿恒湿设备,投放了药物进行防虫处理,将民国文献与古籍分开保存等等,书库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

古籍保护标准

古籍保护标准

古籍保护标准# 古籍保护标准## 一、前言嘿,朋友们!咱们都知道古籍那可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呀。

它们就像是时间的胶囊,里面装着过去的智慧、文化和历史。

但是呢,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古籍变得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损坏。

所以呀,咱们就得有一套标准来保护它们,就像给这些宝贝穿上一层坚固又合适的铠甲一样。

这个古籍保护标准呢,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照顾这些珍贵的古籍,让它们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把古人的智慧一直传递给我们的子子孙孙。

## 二、适用范围(一)图书馆在图书馆里,那可是收藏了各种各样的古籍。

不管是那些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线装书,还是一些比较少见的古代抄本,这个保护标准都适用。

比如说,国家图书馆里有海量的古籍藏书,要想让这些古籍保存得好,就得按照这个标准来做。

像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防止虫害,这些都是保护古籍的基本要求。

(二)博物馆博物馆有时候也会展出古籍。

这时候就更需要这个标准啦。

因为展览的时候,古籍会暴露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有更多的人观看,也就增加了受损的风险。

例如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一些古代书画典籍,就需要严格按照保护标准,从展示的灯光强度到展柜的密封性,都得考虑周全。

(三)私人收藏者有不少朋友喜欢收藏古籍,这也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呢。

对于私人收藏者来说,这个标准同样重要。

你想啊,要是你好不容易收集到一本珍贵的古籍,结果因为不懂保护,让它损坏了,那多可惜呀。

哪怕你就只有一本小小的古籍抄本,按照这个标准来保护,也能让它保存得更久。

## 三、术语定义(一)古籍简单来说,古籍就是古代的书籍。

一般来说呢,是指辛亥革命以前的书籍。

这些书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刻本、抄本、稿本等等。

就像是古代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想法和知识记录下来,然后传给我们。

比如说《论语》的古代刻本,那就是典型的古籍。

(二)酸化酸化就是古籍纸张里的酸性物质增加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你可以想象一下,纸张在长期的存放过程中,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一些酸性物质,或者纸张本身制作的时候就带有一些酸性成分。

图书馆古籍保护安全作业指南

图书馆古籍保护安全作业指南

图书馆古籍保护安全作业指南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

这些古籍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然而,由于古籍的年代久远、材质脆弱以及保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它们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

为了确保图书馆古籍的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安全作业指南至关重要。

一、古籍保存环境的安全要求1、温度与湿度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古籍保存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图书馆内古籍存放区域的温度应保持在 16℃至 22℃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45%至 60%之间。

温度和湿度的剧烈波动会对古籍造成损害,例如纸张变形、字迹模糊、霉菌滋生等。

因此,需要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光照控制过强的光照会加速古籍纸张的老化和褪色,因此应严格控制古籍存放区域的光照强度。

避免阳光直射古籍,可采用遮光窗帘、百叶窗等设施来调节光线。

同时,照明设备应选择无紫外线的灯具,减少对古籍的损害。

3、空气质量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于古籍保护也非常重要。

空气中的灰尘、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会污染古籍。

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定期清洁通风系统,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古籍库房的安全管理1、防火措施火灾是图书馆古籍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古籍库房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气体灭火器等)、消防栓等。

同时,要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馆员和读者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2、防盗措施加强古籍库房的防盗管理,安装防盗门、窗,设置监控摄像头和入侵报警系统。

严格限制人员进出库房,实行登记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

3、防虫、鼠害虫蛀和鼠咬会对古籍造成严重破坏。

定期对库房进行防虫、鼠处理,放置防虫、鼠药剂。

保持库房的清洁卫生,堵塞孔洞和缝隙,防止虫、鼠进入。

三、古籍整理与修复的安全操作1、整理操作规范在整理古籍时,应轻拿轻放,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古籍损坏。

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与古籍价值实现思考

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与古籍价值实现思考

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与古籍价值实现思考作者:杨怡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3期摘要: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古籍作为历史的传承和见证,是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瑰宝。

我国古籍具有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不断地保存着各种各样的古代文献,从甲骨文到竹简、木牍、帛书到纸张发明之后的古代图书、字画、拓片等。

古籍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本身具有档案、文书的内涵,同时也是珍贵的古董文物。

因此,做好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古籍价值,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性工作。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3-00-01古籍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出了文献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随着公众精神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古籍保护认知的不断加强,对古籍利用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出于保护的目的,不少图书馆所藏的古籍善本均无法轻易接触,即便专家学者想见到也非常不容易,并且由身份认证、复制范围、收费标准等规定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公共图书馆作为直接面向社会大众的服务机构和平台,应该正确看待“藏”与“用”的矛盾,延续并发扬近代公共图书馆已形成的服务民众思想,充分认识并发挥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职能,合理利用古籍保护的各项成果,积极开展阅览、整理开发与学术研究等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加真诚、便捷、优质的古籍服务,真正实现古籍的价值。

一、古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经费,硬件设施不足古籍保护经费的缺乏是古籍保护发展的瓶颈。

有文献指出,许多图书馆古籍收藏库中由于缺乏温控设备,库房的密封性较差,且部分书库还缺乏消毒、杀虫以及空气净化设备。

由于缺乏硬件设备,古籍的消毒杀虫、换气通风都只能通过一些常规方法,例如晾晒、放置驱虫药或是开窗通风的方式,这些方法不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效果也不是那么理想[1]。

浅谈图书馆古籍保护

浅谈图书馆古籍保护

浅谈图书馆古籍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技术也在逐渐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的文献资源。

然而,在数字化文化尚未普及的时代,宝贵的古籍文献只能通过传统的阅读方式来传承。

为了保护这些文献,图书馆在古籍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籍保护工作的范畴十分广泛,包括文献保护、文物保护、装帧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了许多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

对于文献保护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古籍的损毁。

古籍的损毁原因很多,包括虫害、潮气、阳光、磨损等。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献将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破坏。

因此,图书馆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这些古籍文献。

一、环境条件的控制环境条件的控制是古籍保护的基础,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等方面。

图书馆需要根据古籍的特性和文献保存的需要,制定相对应的保护措施。

对于一些易受潮气影响的书籍,需要控制湿度,而对于一些易受阳光侵蚀的书籍,需要避免阳光暴晒。

制定好环境条件保护的规划,保障好图书馆的环境条件,才能够更好地保护馆藏的古籍文献。

二、妥善的保存方式古籍文献的保存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冷藏、干燥、禁水、禁虫等。

对于一些冷藏的书籍,需要控制好储藏环境的通风、温度、湿度等条件,保障书籍的保存。

而对于一些易受虫害侵袭的书籍,则需要使用化学和物理两种手段来对它们进行防腐处理。

另外,对于一些较旧的书籍,则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免在长时间的贮存过程中受损。

三、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图书馆需要加强管理,建立并完善比较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对馆藏进行分类储存管理,并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防止古籍文献的丢失。

同时,要将古籍的保护质量纳入馆员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责任的落实,保障古籍文献的安全。

四、开展文化传承活动通过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可以提高大众对古籍的重视程度,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促进古籍文献的普及和使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使用古籍文献资源,为古籍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多的保障。

图书馆的古籍与文化遗产

图书馆的古籍与文化遗产

古籍的艺术鉴赏价值
01
古籍作为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装帧、 版式、书法、绘画等方面都体现了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
02
通过对古籍的鉴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古籍的收藏和鉴赏也有助于推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促进文化
03
产业的繁荣。
古籍的历史研究价值
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数字化图书馆具有便捷性、可检索性、可复制性和可分享性等优势,使得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下 载和打印古籍文献。
挑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确保数字化图书馆的数据安全、版权保护以及长期保存成为亟待解 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平衡古籍的保护与利用,防止过度商业化也是数字化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03
图书馆古籍的数字化与数 字化图书馆
古籍数字化技术
扫描与OCR识别
数字化存储与备份
通过高分辨率扫描将古籍转化为数字 图像,并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 技术识别文字,实现全文检索。
将数字化的古籍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或 云端,并定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 全可靠。
数字化修复
针对古籍的破损和老化现象,采用数 字化技术进行修复,如数字拼接、去 污、增色等,以恢复古籍原貌。
图书馆的古籍与文 化遗产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8
目 录
• 图书馆古籍的概述 • 图书馆古籍的类型 • 图书馆古籍的数字化与数字化图书馆 • 图书馆古籍的文化遗产价值 • 图书馆古籍的保护与利用 • 图书馆古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图书馆古籍的概述
古籍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古籍是指古代的文献资料,包括 手抄本、印刷本、石刻本等,具 有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 价值。

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管理 论 坛

21 7・
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刘 宝 华
( 吉 林 省 图书馆 ,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8 )
摘 要: 古籍是 时代发展过程 中遗留下来的一笔 宝贵的历史文物 , 充分体现 了我 国古人 的智慧 , 随 着时间的推移 , 古籍所具有的价值 会愈发的凸现 出来 , 所 以我们应该重视 古籍的保 护工作 , 尤其是要对 已损坏的古籍进行及时的修 复, 保证我 国当前 的古籍数量。主要研 究 的重点就是 当前古籍管理 的现状 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 在今后 的发展 中能够充分体现 出古籍所具有的价值 。


经过油料的浸泡 , 可以有效 的防止尘 埃对 古籍 的伤害。我们要 向古 点 , 从培训学习中获得书籍修 复方 面的诸 多知识 和经验 。由于纸浆 人学习 , 加强对古籍管 理制度 的实施 , 将这项工 作重视起来 , 将“ 保 补洞机对破损 书的修复有一定的纸质要求 ,使用范 围有局限性 , 所 护第一“ 作为 当前古籍保护工作 的首要任务 。 以手工修 复方法仍为 当前抢救破损古籍 的主要方式 。
关键词 : 图 书馆 ; 古 籍保 护 ; 问题
我 国是 一个历史悠久 的国家 , 通 过古籍 的记 载 , 能够将我 国的 中国古代 藏书楼毁 于火 灾的事例不计 其数 ,为后人 提供 了警 发展历 史一一记 录下来 , 所 以古籍对于我们探究 历史 , 提高人们对 示 。因此 , 在现代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 中, 防火亦 为重 中之重 。为了 历史 的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前的古籍管理工作 中, 主要存 在 防止火灾带来 的毁灭性威胁 , 不少古籍善本库房 已安装有 防烟警报 的问题是优秀的古籍修复人员较少 , 无法对大量 的古籍进行 有效 的 感应器和气体灭火装置 , 一旦库房 内出现烟火 , 立刻 自动断电 , 扑灭 修复 , 这就对古籍 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 因此 , 我们要在今后的管 火源 。 同时 , 在库房 内安装冷光灯 , 用 以减少对古籍善本的光辐射损 理 中, 重视古籍 的重要性 , 进一步发展古籍的管理事业 , 同时培养 古 害。 籍修复人员 , 有效 的解决 当前我 国古籍保护工作中存 在的问题 。 2 . 2库房防潮设 备 1 中 国 古籍 保 护 的历 史 遗 产 气候潮湿对古籍的危害十分严重 。书库湿度过大 , 图书受潮 发 首先 , 影响古籍完 整性 的首要 因素是环境 的影 响。根据 相应 的 霉 , 加上适当的温度 , 极易滋生书虫。 古代藏书楼 的防潮主要靠通 风 历 史资料记载 ,我 国在很久 以前就对 古籍 的处理制 定过严格 的规 等方 法 , 如今现代化 的图书馆 采用恒温 、 恒湿 的中央空 调来控制 库 定, 在 古代文 献 中也 有过记 载 , 要想保 护好古 籍除 了要 防火 、 防潮 房的温湿度 ,可 以长年将温度控 制在 1 4 ~ 1 8  ̄ C,湿度 控制在 5 0 % 外, 还要防潮 、 防盗 , 可见管理古籍 的过程是相 当复杂的 , 因此 , 在储 6 0 %的最佳状态 , 以保持古籍善本不受温 、 湿度超标的威胁 。 藏 古籍的房间 中 , 应该对 环境进行严格 的管 理 , 在满 足上述条件 的 2 . 3防虫 、 防尘 、 防 光 措施 基础上 , 还要定期 对古籍进行整理 , 这样才能有效 的保护古籍 , 得到 蛀虫对古籍 的损坏是致命的 , 而古籍遭受蛀虫 的现象 又极为普 世代相传 , 直至科 学发展的今天 。我们要充分 吸取 古人 对保 护古籍 遍。 有些蛀虫严重的图书千疮百孔 , 惨 不忍 睹。因此 , 防虫措施是古 的态度 以及管理古 籍的方法 , 在此基础上进 行改 良与创新 , 使其 满 籍保 护的重要方面 。2 O世纪 9 0年代以前 , 图书馆的防虫措施 多为 足当前 时代发展 的要求 ,这样才能将古籍一代又一代 的传承下去 。 在库 房内投放樟脑粉 、 樟脑块等 防虫药 。 例如为了对古籍进行有效 的保护 , 湖人在 建筑 方面下足了功夫 , “ 天 3古籍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 的问题 阁“ 是 历史上较 为有 名的建筑 , 该处建筑 中存 放了大量 的古代 文 3 . 1加 紧培养高水准的古籍修 复人员 献, 并且保 留完好 , 究其原 因, 是 因为充分做 到了防水 、 防火等要求 , 面对全 国古籍普查 , 古籍修 复量 大、 人力不足的矛盾 , 全 省已初 并 且通风 良好 , 使古代 文献不仅能够得 到有效的通风 , 还能免受 阳 步拥有 了一支 掌握 古籍修复 的各项基 本技能 的古籍整 理和修 复的 光的干扰。 与此 同时, 该 建筑 的地 面也经过 了严格的处理 , 方砖都是 人才队伍 。学员 了解书籍的不同装帧方式 , 了解 它们各 自的装帧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景德镇市图书馆古籍保护
古籍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献资源。

目前有大量古籍存在于地市、县级图书馆中,各馆保存条件不一,数量悬殊也较大,做好古籍的管理是各个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随着国家对古籍非常重视,建立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普查平台》等平台整合资源工作,并且在全国开展了《古籍修复培训班》,以对古籍进修抢救般的保护。

标签:古籍管理古籍修复古籍保护古籍普查
一、景德镇市图书馆面临以下问题:
1.人才缺乏问题
古籍因其特殊性,对从业人员要求比较高,首先是专业素养,古籍所用的文字是繁体字,其中还有篆书、草书、隶书、和异体字,语法方面使用古汉语。

这些因素在无形中形成了古籍工作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古籍管理人员的特殊性。

合格的古籍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图书馆学和版本学、文字学、目录学、训诂学、校勘学、音韵字等古文献方面的专业知识。

其次,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素养。

目前老职工凭经验进行管理,而至于古籍专业毕业生,基本上没有。

管理人员或因不明分类而找不到书,因不知版本找错书,更有甚者,因不认识书名而当场拒绝读者说“没有此书”,这些现象都可能存在。

2.古籍管理工作问题
2.1古籍普查平台录入
当前各馆都在开展古籍普查平台的录入工作,由于各馆重视程度不同,普查工作也是进展不一。

古籍普查平台对专业要求非常高,虽然受过短期培训,但受限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进展都是十分缓慢。

首先,受训人员较少,我馆也就是一、二个人能开展平台工作,平台设计程序繁琐,各方面要求较高;其次是编目难度较大,我馆工作人员基本没有受到过这方面的培训,以前的工作是请专家帮助完成,目前独立工作完全凭各人的古汉语基础素养,遇到没有碰到过的问题都需向省级馆请教与请示,故进展较慢。

2.2古籍修复工作
近年来古籍保护中心开展了多期修复人员培训班,培养了一些古籍修复人才,虽然名额有限,但部分中小型图书馆也能开展古籍修复工作了。

但从我馆目前的修状况来看,问题还是很多。

虽然有了修复员,但是修复工具、設备简陋,只有一套培训班带回的小设备,大型设备无从采购,修复材料奇缺,很多材料当地根本没有零售,到外地订购还存在数量问题,量少了不卖,量多了又存在闲置、
保管问题。

在设备上还能将就凑和,材料没有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饮了。

2.3古籍保护工作
受限于经费短缺,中小型图书馆大多数尚未有恒温恒湿设备。

我馆虽在恒温恒湿设备方面已完全达标,但我们南方地区本身就气候潮湿,霉变现象非常严重。

防虫驱虫方面还相对较弱,缺乏专业指导和缺少专业冷冻设备,基本就是定期放置樟脑一种简单措施,虽然也听说过许多其他药物的防虫驱虫效果,但对使用剂量、如何使用都是一知半解,不敢较易使用,所以大多数馆藏虫蛀现象都很严重。

3.古籍的开发利用问题
古籍因其年代久远而又稀少,藏而不用,秘不示人,只注重其保存价值,而不进行必要的开发利用,是很多图书馆的通用做法。

另外还存在旧的观念不改变,就会筑起一道无形的堡垒禁锢你的思想,束缚你的手脚,阻止你去创新、开拓和进取。

二、对当前工作管理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建立健全古籍管理制度和落实规范读者检阅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全面的管理措施对古籍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籍管理制度从对象来分,包括馆员和读者必须遵守的两种规章制度。

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我馆已制定了古籍文献室管理规则、古籍善本保护管理制度、特藏文献阅览服务制度。

我们的管理规章制度中应有非工作人员不得进人库区;古籍不得外借;读者阅读古籍时,不得折角、随意涂画,如有损坏,按原价的若干倍罚款等条款。

这些制度相应地减少了古籍的破损率,而且切实可行。

但在通常工作中,会碰到读者检阅时损坏无从定价等方面问题,碰到读者折角无从发现等现象,这些问题都需待读者素养的提高。

2.提高古籍资料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敬业精神
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古籍文献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做到服务热情周到;熟悉了解藏书内容,就可以为读者分析、查找文献,达到使古籍文献得以充分利用的目的。

对待读者要像对待朋友一样,使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样也有利于古籍资料的充分利用。

其次,有关机构可不定期举办短期古籍管理培训班,从古籍保护,古籍鉴定,修复托裱,古籍编目分类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

鼓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注重是青年人才的培养,防止人才断层。

另外,要保持古籍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培养一个古籍管理方面的人才不易,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才能对古籍工作得心应手。

3.省馆加强平台录入的指导工作
除了培训之外,还应该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通报各图书馆的工作进展,工作中曾出现过哪些问题并如何解决,建立提问窗口,请专家及时解答等等。

各馆之间也可以加強馆际交流,互相帮助解决彼此问题。

对于修复材料以及工具的采购,最好由地市馆上报需求,省级馆统一采购。

还应该加强对防虫驱虫专业知识的培训,由省馆专家指导各级图书馆进行防虫驱虫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4.结合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保护古籍
近几年,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图书馆在保护和抢救古籍方面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特别是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冻冷杀虫、真空包装等技术的推广使用,缩微技术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保护古籍提供了先进而又可靠的手段。

在古籍修复工作中,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纸浆修补技术,简便适用,经修补的纸张,它的强度、耐老化能力、防虫防霉能力都与以前比较起来有很大的提高。

各地县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对成本低效果好的技术,应及时引进。

5.运用现代手段对古籍进行管理,促进古籍的开发利用
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是对立统一的。

为了保护古籍而密不示人,就失去了保护古籍的意义,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保护好是前提,但最终目的是利用,让读者阅读。

首先,运用现代技术建立馆藏古籍档案,采用多媒体进行图文扫描。

并做相应的编辑处理,使之既能保持古籍的原貌,又具有现代文本的检索功能。

其次,加大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力度,以便尽早在网上发布古籍资源的相关数据。

对利用率较高的古籍进行再版发行,一方面保护古籍,另一方面方便读者。

参考文献
[1]李晓艳.对古籍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07(4)
[2]陈微.对我国图书馆古籍管理数字化的三点认识[J].图书馆论坛,2008 (3).
[3]浅谈甘肃省地县公共图书馆古籍管理工作[J],图书与情报.20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