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汽车试验学》课程试验指导书刘文婷编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09年8月目录试验一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制动性能试验 (2)一、试验目的和要求 (2)二、试验原理和步骤 (2)三、试验结果和分析 (5)试验二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蛇行试验 (6)一、试验目的和要求 (6)二、试验原理和步骤 (6)三、试验数据采集 (8)四、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9)试验三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瞬态转向特性试验 (12)一、试验目的和要求 (12)二、试验原理和步骤 (12)三、试验结果与数据采集 (13)四、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14)试验一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制动性能试验一、试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并能简单操作ADAMS软件中的ADAMS/Car专业模块。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258—2004。

3.掌握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直线制动试验方法。

4.熟练测量本试验中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和侧向位移等性能参数。

二、试验原理和步骤(一)试验原理1.整车虚拟样机的建立利用ADAMS/Car轿车模块,将前悬架、后悬架、转向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轮胎、刚性底盘等子系统和试验平台组装成具有97自由度的整车虚拟样机,如图1-1所示。

图1-1. 整车虚拟样机2.路面模型的建立在ADAMS中,‘3D’路面是由一系列三角形的平面单元组合成的一个三维表面,如图1-2所示。

字母A、B等表示路面单元(Element),数字1、2、3等表示路面节点(Node)。

路面节点的x、z坐标要满足一定的规律,y坐标仅仅表示路面的宽度,由这些路面节点按一定的规律组成路面单元;再在路面单元里设置摩擦系数来模拟真实的路面。

因本文用到的是平滑路面,所以只需把每个路面节点的z坐标全都设置为零,x、y坐标也仅仅用来描述路面的长度与宽度。

文中的路面模型正是以ADAMS中的‘3D’平直路面为基础,模拟了高附着系数、低附着系数、对开、对接四种虚拟路面用于汽车直线制动过程的仿真试验,分别是附着系数分别为0.8高附着系数路面、附着系数为0.4的低附着系数路面和左、右侧附着系数分别为0.8、0.4的对开路面,以及前、后附着系数分别为0.8、0.4的对接路面。

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doc

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doc

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不太全供参考)2004年9月目录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实验1实验二汽车制动性实验4实验三汽车平顺性实验・・・6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的理解.掌握汽车的滑行阻力和加速时间的测定.熟悉用CTM-4F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滑行实验汽车滑行时的行驶方程式:■滚动阻力,■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系数,对于本实验车,■迎风面积,=2.2,・滑行平均速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1.05,-整车总质量,=1450kg,-滑行减速度,•摩擦转矩,,•车轮半径.根据通过实验测得■曲线,计算平均滑行减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最后通过计算得到汽车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系数:.2连续档加速实验根据汽车的整车行驶方程式汽车处于不同档位时、不同,因此汽车处于变加速行驶,通过实验测得曲线得到汽车的加速时间. 3实验前,选择并布鱼好实验路段,以不短于加速行程的两倍为宜.在路段两端各竖两根标杆作为标志.4滑行实验时,汽车先以略高于预直车速行驶,在接近试验路段时摘档滑行,试验人员发出实验信号,当汽车车速达到预置车速时上I动记录汽车在加速过程屮的吋间、行-程和速度的关系. 以同样的方法在相反方向做第二次试验.5原地起步加速实验时,将车停于试验路段起点,试验人员发岀信号,驾驶员迅速挂档,并踩下加速踏板.当汽车车速达到预直车速时,自动记录汽车在加速过程屮的时间、行程和速度的关系.三、实验仪器设备I实验车…桑塔纳30002CTM-4F汽拖综合测试仪3OES-II非接触速度传感器四、实验步骤(一)滑行试验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按扭,奏开始Illi,显示Good字样择工况:按滑行键,奏开始音乐.预宜数据:按B键,最高位LED显示b,然后按二位数字键,表示滑行速度由最低位二位显示滑行初始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B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需要从15km/h初始滑行, 则先按B 键,再按1和5两个数字键.按C键,最高位LED显示C,然后按两位数字键,表示采样速度间隔,由最低两位LED显示采样速度间隔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C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希望速度每变化3km/h,得到一组相应的距离值,则先按C键,再按数字0和3两个数字键.顺便指出,本机最小采样速度间隔为lkrn/h.准备实验:按执行键,奏完输入音兀,LED显示汽车速度,当汽车实测速度等于预萱初速时,仪器发出节奏蜂鸣声,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可待实际车速略人于预宜初速后,摘扌当进行滑行.5试验过程:按执行键,计算机对汽车速度进行•监视,当汽车速度降低至预宜初速时,测试过程开始.显示器显示即时速度值.最低位LED显示U.如果测试过程屮欲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用键盘改变显示内容.按B键,显示器显示距离值,单位为m,最低位LED显示d;按c键显示时I'可值,单位为秒,最低位LED显示;按D键显示滑行减速度,单位为,最低位LED显示A, 次低位LED显示“■”说明为减速度;按A键从新显示速度值,单位为,最低位LED显示U.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故障,试验不能正常工作,可按停止键,屮止测试后再按作废键转冋步骤2, 但步骤3可以省略,重新进行试验.6打印阶段:当滑行结束,计算机自动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计算结果.打印滑行速度•滑行距离,滑行速度•滑行时间的变化情况•按曲线键计算机自动打印V-S曲线和V-t曲线.汽车连续挡加速实验准备T作:对于手动档汽车,做连续扌当加速实验时,先把脚踏板开关妥善的]古I定在离合踏板上, 另一端接在插座上.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按扭,奏开始Illi,显示Good字样.选择工况:按加速键,奏开始音乐.预直数据:按A键,最高位LED显示A,然后按二位数字键,表示加速末速度,由最低位二位显示加速末速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A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按B键,最高位LED显示b,然后按两位数字键,表示加速初速度.由最低位二位显示初速度值. 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B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按C键,最高位LED显示C,然厉按二位数字键,表示采样速度间隔值,由最低两位显示采样速度间隔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C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希望速度每变化5km/h, 得到一组相应的距离和时间值,则先按C键,再按数字0和5两个数字键.准备实验:按执行键,奏完输入音乐,LED显示汽车速度,当汽车实测速度等于预置初速时,仪器发出节奏蜂鸣声,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做加速准备.5试验过程:按执行键,加速开始,计算机对汽车速度进行监视,测试过程开始.显示器显示即时速度值,最低位LED显示U.如果测试过程屮欲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用键盘改变显示内容.按B键,显示器显示距离值;按C键,显示时间值;按D键显示加速度值;按A键从新显示速度值.如果测试过程屮出现故障,试验不能止常工作,可按停止键,屮止测试后再按作废键转冋步骤2, 但步骤3可以省略,重新进行试验.6打印阶段:当计算机监测实际车速达到预宜末速度时,计算机白动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计算结果•打印速度•加速距离,速度•加速时间的变化情况.按曲线键计算机自动打印V-S 曲线和V-t曲线.五、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份•报告要用实验报告纸,装钉整齐,并后附原始记录•报告应字迹整齐,数据、曲线等符合要求.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儿个部分(1)封而(包括:实验名称、班号、姓名及学号、同组同学姓名、实验日期、报告完成日期)(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及方法(不包括实验步骤).(4)实验仪器设备(5)实验纪录、数据处理及分析3.实验数据处理包括:⑴绘制速度一滑行吋I'可1111线,速度一滑行距离〕111线.(2)计算平均滑行减速度、汽车滚动阻力和滚动阻力系数.⑶绘制速度•加速距离,速度•加速时间曲线.六、思考题I汽车加速行驶时,行驶阻力有哪些?2手动档和白动档汽车在加速性能上有何不同?实验二制动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的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的测定.熟悉用CTM-4F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操纵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止为止所驶过的距离.2.汽车制动性实验主要测试汽车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3.制动加速度,■制动初速度,■制动时I'可.4.制动过程主要包括制动器起作用阶段和持续制动阶段.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5.本试验要求汽车在选定的道路上以•定的初速度(15km/h)开始紧急制动(使车轮“抱死”).6.汽车以略高于预宜车速接近试验路段,试验人员发出信号,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当汽车车速达到预置车速时,白动记录汽车在加速过程中的时间、行程和速度的关系.7.使汽车朝相反方向稳定行驶,重复上述实验.8.在整个实验过程屮,学生必须注意扶紧屎椅,以免跌伤或碰坏仪器.实验时,应精神集屮,操纵仪器要准确无课.三、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车…本山奥徳赛CTM-4F汽拖综合测试仪OES-II非接触速度传感器四、实验步骤准备工作:先把脚踏板开关,妥善的固定在制动踏板上,另一端接在制动插座上.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按扭,奏开始曲,显示Good字样.选择工况:按制动键,奏开始音乐.预置数据:按B键,最高位LED显示b,然后按二位数字键,表示制动速度,由最低位二位显示制动初速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B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从20km/h制动,则先按B 键,再按数字键2和数字0两个数字键.按C键,最高位LED显示C,然后按二位数字键,表示采样时间间隔值.如果键入数字有错,可重新按C键,再键入正确的数字.例如希望速度每变化5km/h,得到一组相应的距离和时间值,则先按C键,再按数字0和5两个数字键.准备实验:按执行键,奏完输入音乐,LED显示汽车速度,当汽车实测速度等于预置初速时,仪器发出节奏蜂鸣声,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可待实际车速略人于预宜初速后,做制动准备.5试验过程:按执行键,表示制动准备就绪,司机监测车速等于预直车速时,迅速踩制动踏板,测试过程白动开始.显示器显示即时速度值.最低位LED显示U.如果测试过程屮欲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用键盘改变显示内容.按B键,显示器显示距离值,按c键显示吋间值;按D键显示减速度值;按A键从新显示速度值.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故障,试验不能止常工作,可按停止键,中止测试后再按作废键转冋步骤2, 但步骤3可以省略,重新进行试验.6打印阶段:当制动结束,计算机自动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计算结果.打卬制动速度■制动距离、制动速度■制动时间的变化情况.按曲线键计算机动打印V・S曲线和V-t曲线.五、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一份.报告要用实验报告纸,装釘整齐,并厉附原始记录.报告应字迹整齐,数据、曲线等符合要求.简述实验目的及原理.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儿个部分(1)封面(包括:实验名称、班号、姓名及学号、同组同学姓名、实验日期、报告完成日期)(2)实验目的.(3)实验内容(不要求具体步骤)及原理.(4)实验仪器设备(5)实验纪录、数据处理及分析3.实验数据处理包括:(1)绘制速度一制动时间曲线,速度一制动距离曲线.(2)计算制动减速度六、思考题1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因素有哪些?2产生制动侧滑的原因有哪些?实验三平顺性实验一、实验日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的座椅和地板振动加速度的测定.熟悉用DASP智能数据采集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振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汽车行驶时,由于不平路面的随机输入产生振动,通常用廉椅和地板上的振动加速度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选择典型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以30匀速行驶,用加速度传感器和DASP智能数据采集分析仪测得座椅和地板上的振动加速度.测试系统原理框图如下:三、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车…本出奥徳赛2.DASP智能数据采集分析仪3.BZ电荷放大器一・组4.YD系列加速度传感器3个四、实验步骤1试验准备(1)将测试系统按图示接好.⑵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每攵度调整电荷放大器的灵每攵系数.(3)进入DASP主界面,点击采样图标,输入文件名和试验号.(4)接通电荷放人器和数据采集箱电源,汽车以30试行驶.首先示波,调整电荷放人倍数,保证信号清楚而且不过荷.(5)输入标定系数.2实验过程(1)点击采样图标,输入文件名和试验号(2)输入采样频率100Hz,采样通道数2,采样长度2页(3)当车速达到预定车速时,按采样键,测试开始.(4)实验结束后,点击数据分析菜单的功率谱分析,选择测点号(座椅为1#,地板为2#)和窗函数(hanning).(4)得到加速度的白功率谱、加速度的时间历程、加速度的均方根植.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一份•报告要用实验报告纸,装钉整齐,并厉附原始记录.报告应字迹整齐,数据、曲线等符合要求.简述实验目的及原理.2.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儿个部分(1)封而(包括:实验名称、班号、姓名及学号、同组同学姓名、实验日期、报告完成日期) ⑵实验目的.(3)实验内容(不要求具体步骤)及原理.(4)实验仪器设备(5)实验纪录、数据处理及分析3.实验数据处理包括:(1)加速度白功率谱、加速度的时间历程的变化.(2)计算加速度均方根值.六、思考题1车身和车桥振动的频率范围是多少?2人体在垂直方向上墩感频率范围是多少?附录:汽车动力性能试验记录表汽车型号底盘号码发动机号码岀厂日期:天气气温试验地点风向风速路而状况载质彙总质量变速器扌当位试验日期滑行实验记录加速实验记录序号记录值1速度V(km/h)1086420时间t(s)正向反向平均2速度V(km/h)1086420距离S(m)正向反向平均制动实验纪录序号记录值1速度V(km/h)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t(s)正向反向平均2速度V(km/h) 05 10 15 20 25 30 距离S(m)正向反向平均序号记录值1速度V(km/h) 30 25 20 15 10 5 0时间t(s)正向反向平均2速度V(km/h) 30 25 20 15 10 5 0 距离S(m)正向反向平均。

汽车综合实验指导书(N)

汽车综合实验指导书(N)

汽车综合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02490830课程名称:汽车综合实验编写:唐永琪2011年6月实验一动力性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课是为配合汽车理论专门设置的综合实验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通过本实验能够加深对所学课程的基本原理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即时掌握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汽车车速试验、加速试验、滑行试验方法,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学会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最高车速实验、最高档最低稳定车速实验、原地起步加速实验、直接档加速实验、滑行试验。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AM-2600S汽车性能测试仪、蓄电池、逆变器、卷尺等四、实验条件1.试验车车辆技术状态(如轮胎气压、胎面花纹高度、制动、转向性能及发动机工作状态等)及车用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牌号、规格应符合该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新车须经过250Okm磨合行驶。

2.车辆加载质量,除有特殊规定外,轿车为规定乘员数的一半 (取整数),城市客车为总质量的65%,其它车辆为额定满载。

乘员质量按每员65kg计算。

载荷按试验车技术条件要求放置在车厢内,固定牢靠,试验时不得晃动和颠离,不得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其质量大小。

3.试验车必须清洁,试验时关闭车窗和驾驶室通风口,只允许开动驱动车辆所必须的设备,由恒温控制的空气流必须处于正常调整状态。

4.试验道路必须清洁、干燥、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的直线路段上进行,道路长度、宽度应满足试验需求,纵向坡度<0.1%。

5.气象条件试验应在无雨无雾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气温为0~40℃,相对湿度<95%,风速<3m/s 6.仪器精度非接触五轮仪的精度不低于0.5%。

试验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使用;在使用前进行调整,确保功能正常,符合精度要求。

五、实验原理非接触式汽车性能测试仪配置的光电传感器(又称光电头),光电传感器应用了光的成像技术,即能从路面上的小石块、砂粒、柏油路面的各种粒子,或轮胎印在路面上的不规则纹路中,提取特定的反射斑纹(如色斑、凹凸斑纹等),而提取的是间隔2.3mm、排列整齐的成分,把由此产生的反射光量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送到二次仪表,经过滤波器进行波形整形,变换成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在将一定时间内的计数值乘以2.3mm,即可求出速度和距离,其光电传感器的截面图如图示:光电传感器对于路面上的各种斑纹通过物镜和光栅,在梳型结构的特殊受光器件组成的空间滤波器上成像,其成像测试原理如图示。

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

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
1)汽车结构参数测量结果
表1-1 汽车外部宽度参数测量结果
2)测量结果分析
表1-2 汽车外部高度参数测量结果
表1-3 汽车通过性参数测量结果
表1-2 汽车外部高度参数测量结果 单位:mm
表1-3 汽车通过性参数测量结果
2.汽车质量参数及转弯直径测量 测量日期: 测量地点: 实验车型号: 制造厂名: 轴数: 天气: 测量仪器和设备: 实验指导: 驾 驶 员:
2)轴载质量修正值 当轴载质量之和不等于整车质量时,以整车质量G0为基准,用各轴轴载பைடு நூலகம்量之比例 分配整车质量G0,即:
(1-3)
式中:
——第i轴轴载质量修正值,kg。
3.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报告中的表1-6,并判断所测参数是否 合格,如不合格分析其原因。
2.汽车质量参数测量注意事项 1)实验车必须清洁; 2)无特殊规定时,一般只测量空车及满载质量; 3)测量时,汽车应停稳,发动机熄火,变速器置于空档,制动器放松。
3.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量注意事项 1)测量场地为平坦、硬实、清洁的水泥或沥青地面,其大小应允许汽车作全圆 周行驶; 2)汽车的前轮最大转角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3)保证汽车全部车轮着地。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 1.汽车结构参数测量结果应填入实验报告中的表1-1~表1-4,与该车的技术条件进行比较,判断所测参数是否合格,对不合格参数分析其产生原因。 2.计算汽车质量参数测量结果,并填入实验报告中的表1-5。 1)采用车轮负荷计法一次显示值不必计算,地秤法计算如下: (1)整车质量
3.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量步骤 1)在前外轮和后内轮胎面中心线的上方,在车体离转向中心最远点和最近点 的垂直地面方向分别安装行驶轨迹显示装置。 2)汽车以低速行驶,方向盘转到极限位置、保持不动、待车速稳定后,起动 显示装置,使测点分别在地面上显示封闭的运动轨迹之后,将车开出轨迹 外。 3)用钢卷尺测量各测点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应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 向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汽车向左转和向右转各测量一次。 前外轮、后内轮、最远点和最近点最小转弯直径分别以d1 、d2 、d3 、d4 表 示,见图1-1。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共6项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共6项

汽车平顺性与通过性试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影响汽车平顺性与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2、掌握测量设备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3、掌握平顺性与通过性试验的过程与方法。

4、掌握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1、试验车辆。

2、米尺。

3、加速度传感器。

三、实验主要内容1.基于平稳随机振动理论,通过测定道路不平度所引起的汽车的随机振动,分析其对成员和货物的影响,以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2.通过测量汽车的通过角、离去角和最小转弯半径,研究汽车的几何参数对汽车通过性的影响。

四、试验方法和步骤4.1 平顺性试验(一)试验准备试验道路为平直的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纵坡不大于1%,路面干燥,不平度应均匀无突变,试验时风速不大于5m/s,汽车技术状况符合该车设计技术条件的规定,汽车载荷为额定最大装载质量。

测试部位的载荷应为身高(1.70±0.05)m、体重为(65±5)kg的真人。

测试部位的成员应全身放松,佩戴安全带,双手自然地放在大腿上,其中驾驶人的双手自然地置于转向盘上,在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坐姿不变。

将凸块置于试验道路中间,并按汽车轮距调整好两凸块间的距离。

为保证汽车左右车轮同时驶过凸块,应将两凸块放在与汽车行驶方向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驾驶人及同侧最后排坐椅椅垫上方、座椅靠背、脚部地板上。

(二)试验步骤试验车速为10km/h 、20km/h 、30km/h 、40km/h 。

试验前,将凸块置于试验道路中间,其中凸块的尺寸如图1所示。

按汽车轮距调整好两凸块间的距离。

为保证汽车左右车轮同时驶过凸块,将两凸块放在与汽车行驶方向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试验时,汽车以规定的车速均匀驶过凸块。

在汽车通过凸块前50m 时稳定车速。

当汽车前轮接近凸块时开始记录,待汽车驶过凸块且冲击响应消失后停止记录。

图1 三角形凸块(三)试验数据处理1.最大加速度响应∑==n j j Z n Z 1max ..max ..1式中,n 为脉冲试验有效试验次数,n ≧5;j Z max ..为第j 次试验结果的最大加速度响应(m/s 2)平顺性试验所需试验数据 车速(km/h )加速度(m/s 2)102030401 4.35 5.29 6.48 7.72 2 4.21 5.22 6.57 7.883 4.13 5.51 6.22 7.21 44.235.376.337.554.2 通过性试验(一)试验准备试验场地为平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其大小应能允许车辆做直径不小于30m的圆周运动。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工位综合式——即把各检测项目及设备按几个组合工位进行排列的工艺布局方式。例
如:分为检测和诊断两大部分进行工艺布置。在大型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工艺布局中,也有按
车间布置综合式的方案,即安全环保检测车间、动力经济性检测车间等。这种按检测项目划
分检测间可以并行排列,也可以
U形排列布局。
4.思考题:
发动机是一种产生动力的机械,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将被采用到各种工程机械中(如汽车、
拖拉机、发电机、工程机械、船舶等),判断性能优良与否则是要通过大量试验来验证或检
验的。验证或检验通常分为两大部分进行。其一是室内试验,其二是在使用机械上实况试验
(比如整车试验)。发动机台架实验就属第一部分。这是一种专门的装置,在该装置中可以
底盘测功仪、油耗试验仪、发动机综合测试仪、声级计、烟度计、废气分析仪、地沟等设备。
作为中心站的
A级站,还应配备相应的标定设备。
B级站应配备: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前照灯检测仪、前轮转角仪、轴重计、踏板
力计、车速表校正仪、加速度仪、车轮动平衡检验仪、油耗试验仪、发动机检测仪、声级计、
1.4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和判读方法。
1.5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正确绘制柴油机调速特性曲线,对柴油机调速特性实验的结果进
行分析评价,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2.设备与器材
2.1发动机总成(柴油机、柴油机)。
2.2测功机(水力、电力、电涡流)。
2.3控制柜(控制、报警、数据采集与显示)。
一条线检测,且因所检项目单一和工位停留时间较短,各工位的连接及工艺节拍性好,有较
好的工艺调整和组合能力。
单线综合式——即综合性能检测的所有项目及设备均布局在一条直线的各个工位上。各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XX学院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 1215146003课程名称:汽车试验学实验学时: 12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制定人:屈辰鸣制(修)订时间: 2019年7月专业负责人审核:贾爱琴专业建设工作组审核:2019年 7月实验纪律要求1.请按照时间安排准时进入实验室。

2.请不要带入与实验无关的各类用具及杂物。

请保持安静、整洁的实验环境。

3.请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安排。

4.实验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时,请不要擅自处理,并请立即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

5.实验完毕时,请按指定位置摆放实验物品,把工作凳排列整齐,有序地离开实验室。

6.学生操作实验过程中,请不要随意更换实验配置,坚决杜绝盗取配件等行为。

7.请爱护实验室的各种设备。

第一部分实验大纲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选用测试装置、初步掌握汽车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实用是汽车试验方案,并能够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汽车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1.任课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操作能力的;2.具有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3.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参与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能力;4.具有汽车设计工程师核心岗位相应的车辆设计和应用能力;5.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常识,操作过程中零部件和工具的正确放置、分类;操作完成后进行检查和场地及工具的清洁,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6.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实验成绩评定、考核办法1.实验报告(每个实验均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的报告纸、统一的原始数据记录纸。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简要步骤、数据处理、讨论与小结、原始记录单。

学生要认真书写,字迹整洁、清晰。

教师认真批改每一份报告,批改后签字,在报告上标明成绩。

汽车修理实验指导书(学生)

汽车修理实验指导书(学生)

实验一气缸的镗修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气缸的镗、磨方法及要求,掌握镶换气缸套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工具、仪器与设备外径千分尺、量缸表、镗缸机、螺丝刀、钳子三、实验步骤测量和搪缸(1)组装量缸表根据被测气缸的直径的大小,选择合适长度的接杆接于量缸表的下端,并将百分表装于表杆的上端的安装孔中;(2)校对量缸表的尺寸将外径千分尺调到所量气缸的标准尺寸,然后将量缸表校对到外径千分尺的尺寸,并转动表盘使表针对正零位。

(3)测量气缸直径在气缸的中取上、中、下三个截面,在每一个截面上沿着发动机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分别测量气缸的直径。

(4)计算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

(5)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超过规定值时,应进行镗磨修理。

(6)修理尺寸选择测量磨损最小直径是102.08mm,采用第四级修理尺寸(102.60mm),这一级活塞群部的最大直径为102.06mm,取0.10mm的配合间隙和0.08mm的磨缸余量,这样镗削量=102.60-102.08-0.08+0.10=0.54mm,于是选择第一刀直径102..11mm、102.19mm、102.27mm、102.35mm、102.43mm、102.51mm、102.52mm磨缸(1)进行清洁(2)选择砂条,开始粗磨时选择180或者240粒度的砂条,细磨时用320粒度的砂条。

(3)安装砂条(4)安装磨头(5)调整砂条压力实验二连杆组的检修一、实验目的对活塞连杆组各零件进行检验、选配及对活塞连杆组进行正确的拆装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使学生掌握连杆变形的校正方法及活塞销座孔与连杆衬套的削方法。

二、实验工具、仪器与设备(1)套筒扳手、扭力表、活扳手、尖嘴钳、锤子、阶梯冲头;(2)台虎钳、活塞环钳、锉刀、刮刀等;(3)平台、塞尺、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4)活塞环弹力检验仪、连杆校正仪。

三、实验内容连杆的检验与校正和活塞环弹力的检验。

1 连杆的检验实验步骤:(1)将连杆盖安装到连杆杆身上,按规定力矩拧紧连杆螺栓;(2)将专用测量心轴装入已拆除衬套的连杆小头中;(3)将连杆大端套装到检验仪的可张心轴上并张紧;(4)用支承块支住连杆小头;(5)将百分表装于表架上,使其测杆与测量心轴接触,并有1mm左右的预压量;(6)转动百分表表盘使其指针对正零位;(7)推拉表架使百分表沿测量心轴轴向移动,测出连杆的弯、扭变形量,记录数据;2连杆校正(1)先安装好连杆盖,并按规定力矩拧紧连杆螺栓;(2)将连杆大端夹紧在垫有软金属垫块的台虎钳上;(3)装上专用扳钳进行校正;(4)检验期间,进行不断的进行检验,直到连杆恢复到正确的几何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试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选用测试装置;2、掌握汽车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3、接触工程实际的各种实验规范和要求;4、能够根据要求选择确定的汽车实验方案,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汽车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熟悉汽车基本性能的检测方法。

1、汽车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通过实验了解汽车悬架性能检测时常见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汽车悬架性能检测的基本原理。

2、发动机参数测试实验:通过实验熟悉发动机实验台架,掌握发动机调速特性实验的方法,正确操作、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分析、评价。

3、汽车动力学测试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汽车动力学测试的设备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测试流程并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三、实验注意事项:1、服从实验指导教师的管理,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

2、实验室应保持肃静、文明、整洁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秩序,禁止在室内高声喧哗、打闹。

3、实验前认真预习,熟悉实验相关内容。

4、实验期间注意安全,不得乱动与本实验无关的实验设备与器材,如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造成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5、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和思考。

爱护实验设备。

6、实验完毕后,清理现场,清点工具,摆放整齐,在老师允许下方可离开。

7、课下认真且及时完成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工整,图表清晰,并作好总结,如有疑问请在下次实验中提出。

实验一汽车悬挂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测定汽车车身部分固有频率、阻尼比和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

根据要求组成测量系统,掌握测量点的布置及测试系统的调试。

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并编制实验报告。

二、实验条件实验应在汽车满载时进行。

根据需要可补充空载时的实验。

实验前需称量汽车总质量及前、后轴的质量。

悬架弹性元件、减振器和缓冲块应符合技术条件规定。

实验车辆轮胎花纹完好,轮胎气压符合技术条件规定的数值。

三、实验原理及仪器实验所用仪器的连接如下图。

1、传感器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前轴车身及车架的相应位置。

2、放大器采用电荷放大器,对加速度信号进行放大。

电荷放大器具有传感器灵敏度调整功能,可根据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对传感器输出的电荷信号进行放大,并将其转换成归一化的电压信号输出。

3、采集仪器采用WAVEBOOK数据数据采集器,并采用Dasylab软件记录振动加速度的时间历程并处理计算、显示、打印。

整个测量系统的频率范围必须满足0.3—100Hz的要求。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用下述方法使汽车悬挂系统产生自由衰减振动。

滚下法:让汽车被测试的车轮沿斜坡驶上凸块,(凸块断面如下图所示),其高度根据汽车类型与悬挂结构选取60、90、120mm,横向宽度要使车轮全部置于凸块上。

在停车、挂空档,发动机熄火后,再将汽车车轮从凸块上推下。

滚下时应尽量保持左右车轮同时落地。

60—五、实验数据或现象记录记录车身及车轴上振动加速度的时间历程图。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采用时间历程法记录车身及车轴加速度自由衰减振动曲线,将曲线相邻的同相峰值间的时间求出,计算固有频率,并求出车身部分的阻尼比。

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

阻尼比的计算方法。

实验二发动机参数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悉发动机实验台架的基本组成,掌握发动机调速特性实验的方法,正确操作、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分析、评价。

二、实验设备设备主要由发动机,MT9000 发动机智能测控系统等组成。

MT9000 发动机智能测控系统用于控制和测量发动机的转速、转矩、功率、燃油/燃气消耗率、温度、压力、流量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参数。

MT9000 发动机智能测控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MT9010 发动机智能测控仪、MT9012 油门、测功机驱动仪、MT9011 数据采集系统、MT9001 智能油耗仪、MT9002电喷发动机回油处理器、MT9003恒温冷却系统、MT9004角行程油门执行器、DW系列电涡流测功机以及MT9000 发动机智能测控系统配套软件。

三、测控仪前面板布局a. 转矩设定电位器---- P/P模式下为负荷给定,n/M、P/M、M/n 控制模式下为转矩给定。

当转动电位器时,液晶屏显示的负荷或转矩的给定值,当停止转动电位器2 秒后,液晶屏显示的是负荷或转矩的实际值。

b. 转速设定电位器---- 设置各控制模式下的发动机转速。

当转动此电位器时,液晶屏显示的的转速的给定值,当停止转动电位器2 秒后,液晶屏显示的是转速的实际值。

c. 油门开度设定电位器---- 设置发动机的油门开度。

d. 控制按钮---- 远程控制和本地控制切换按钮,当处于本地控制时,计算机的控制指令将被忽略。

当处于远程控制时,除控制按钮本身的操作,其他按钮和液晶屏的触摸操作以及设定电位器的给定均锁定无效。

测控仪由计算机通过以太网或RS485总线接收控制指令。

e. n/M键---- 油门恒转速,测功机恒转矩方式。

f. P/M键---- 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转矩方式。

g. P/n键---- 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转速方式。

h. M/n键---- 油门恒转矩,测功机恒转速方式。

i. P/P键---- 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位置)恒电流方式。

j. 未描述的按键---- 为保留功能,目前无实际效果。

k. 触摸屏 ---- 所有参数的设置和某些功能的启动均在触摸屏上完成。

四、设备操作及参数设置测控仪采用物理按键加触摸屏的操作实现人机互动,而控制值的给定则通过面板上的数字电位器给定,物理按键主要用来作控制模式的切换,触摸屏主要用来作各种参数的设置和传感器的标定。

测控仪的主界面显示发动机转矩、转速、功率、油耗、油门位置、负荷共6项基本数据,并可同屏显示发动机水温,机油温度,燃油温度,机油压力等参数(来自数据采集系统),燃油温度的数据则来自回油处理器。

在本地控制模式下,可按触摸屏的设置按钮,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1、参数设置2参数设置分五个菜单条,一为PID设置,此菜单下用来作数字PID 参数的整定。

二为报警设置,此菜单可设置转矩,转速,温度的越限报警值。

三为仪表标定,此菜单下可对转矩值,数据电位器初值进行标定,设置测速齿轮的齿数等,标定时,可自动标定,也可以手动输入标定值。

四为其他设置,该菜单下可设置油耗仪测油耗时间。

在参数设置界面中按主界面,可回到主测试界面。

2、 PID设置MT9010 测控仪对转矩转速的调节是通过数字PID 调节的,如果在发动机测试过程中,发现工况不稳定,可对测控仪的PID 参数进行重新整定。

测控仪的PID 参数分油门PID 和测功机PID。

对应两个控制对象,两套PID 参数分别需要单独整定。

PID 参数整定时,发动机需要启动。

整定方式如下:进入PID 设置界面,触摸选择需要修改的PID 参数,输入期望的参数,然后按确定。

所有参数修改完毕后,按确定修改,等待3秒后,系统返回参数设置界面。

触摸按下主界面按钮,系统回到主测试界面,给定一个转矩或转速值,观察发动机运行效果。

如果还是不稳定,则重新进入PID整定界面,反复修改参数,直到达到所需的效果为止。

3、报警参数设置可设置转矩、转速、温度的报警值,当实际值达到预设的报警值时,仪器会发出声光报警,同时,超标的参数会闪烁显示,仪器内部的报警执行继电器吸合,用户可自行外接保护装置,比如进气门电磁阀或油泵断油电磁阀等。

报警执行继电器为继电器输出通道(RL1)。

RL2-RL4为备用继电器输出。

4、远程本地控制切换在本地控制状态下,按“控制”键,远程控制指示灯亮,测控仪进入远程控制模式,此时,测控仪只受计算机控制,测控仪面板上只有“控制”按钮有效。

在远程控制状态下,按“控制”键,本地控制指示灯亮,测控仪进入本地控制模式,面板和触摸屏的所有操作恢复,计算机的远程控制指令将被忽略。

5、控制模式a. 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位置(恒电流)模式(P/P模式)控制。

按下测控仪面板P/P 键,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位置指示灯亮,同时,液晶屏显示当前控制模式,控制回路切换到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位置模式。

将 MT9012 油门、励磁驱动仪的油门控制方式和励磁控制方式切换开关切换到自动档。

转动油门设定电位器,主测试界面的油门开度设定值按顺时针转向递增,逆时针方向为递减,电位器旋转速度越快,设定值变化越快。

转动扭矩设定电位器,主测试界面的负载设定值按顺时针转向递增,逆时针方向为递减,电位器旋转速度越快,设定值变化越快。

设定值才会生效。

此处的负载设定值,只是表示励磁电流的百分比。

为了防止误操作,设定电位器停止旋转后2 秒钟,控制才开始生效。

b. 油门恒转矩,测功机恒转速模式(M/n模式)控制。

按下测控仪面板M/n键,油门恒转矩,测功机恒转速指示灯亮,同时,液晶屏显示当前控制模式,控制回路切换到油门恒转矩,测功机恒转速模式。

转动扭矩设定电位器,主测试界面的扭矩值变换为设定值,并且背景颜色与测试值不同,设定值按设定电位器的旋转方向递增或递减,旋转速度越快,变化越快。

电位器停止旋转后,设定值将保持显示2 秒钟,然后重新显示实测值,背景颜色恢复正常,控制回路开始控制油门,将扭矩值调整到新的设定值。

转动转速设定电位器,主测试界面的转速值变换为设定值,并且背景颜色与测试值不同,设定值按设定电位器的旋转方向递增或递减,旋转速度越快,变化越快。

电位器停止旋转后,设定值将保持显示2 秒钟,然后重新显示实测值,背景颜色恢复正常,控制回路开始控制励磁电流,将实际转速值调整到新的设定值。

c. 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转速模式(P/n 模式)控制。

按下测控仪面板P/n 键,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转速指示灯亮,同时,液晶屏显示当前控制模式,控制回路切换到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转速模式。

转动油门设定电位器,主测试界面的油门开度设定值按顺时针转向递增,逆时针方向为递减,电位器旋转速度越快,设定值变化越快。

停止旋转电位器2 秒后,控制回路开始控制油门开度到新的设定值。

转动转速设定电位器,主测试界面的转速值变换为设定值,并且背景颜色与测试值不同,设定值按设定电位器的旋转方向递增或递减,旋转速度越快,变化越快。

电位器停止旋转后,设定值将保持显示2 秒钟,然后重新显示实测值,背景颜色恢复正常,控制回路开始控制励磁电流,将实际转速值调整到新的设定值。

d. 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转矩模式(P/M 模式)控制。

4按下测控仪面板P/M键,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转矩指示灯亮,同时,液晶屏显示当前控制模式,控制回路切换到油门恒位置,测功机恒转矩模式。

转动油门设定电位器,主测试界面的油门开度设定值按顺时针转向递增,逆时针方向为递减,电位器旋转速度越快,设定值变化越快。

停止旋转电位器2 秒后,控制回路开始控制油门开度到新的设定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