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性能与使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汽车结构参数测量一、实验内容汽车外廓尺寸、通过性参数测量。
二、实验目的、要求熟悉汽车主要结构参数和通过性参数的实际含义,并能正确的进行测量。
三、仪器设备1.主要结构参数测量仪器设备1)高度尺:量程0~1000mm,最小刻度:0.5mm;2)离地间隙仪:量程0~500mm,最小刻度:0.5mm;3)角度尺:量程0~180°,最小刻度:1°;4)钢卷尺:量程0~20m,最小刻度:1mm;2.实验车四、准备工作1.实验车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达到完好技术状态。
2.按规定值添加汽车用油、水。
五、实验步骤1.汽车结构参数测量步骤1)基准面和基准点确定;2)测量外部宽度尺寸;3)测量外部高度尺寸;4)测量长度尺寸;5)测量轴距;6)测量前轮距;7)测量后轮距;8)测量前悬;9)测量后悬。
2.汽车通过性参数测量步骤1)测量接近角;2)测量离去角。
六、注意事项(1)测量场地应是具有水平坚硬覆盖层的支承表面;(2)汽车转向车轮应以直线前进状态置于测量场地上;(3)汽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设计要求;(4)车门、发动机罩,行李舱盖及通气孔盖等均为关闭状态;(5)货车的货箱栏板应处于关闭状态;(6)不包括汽车牌照,但包括汽车牌照架。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测量日期:实验地点:车VIN码:车轴数:测量仪器和设备:参数名称单位测量结果主要尺寸参数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轮轮距后轮轮距前悬后悬通过性参数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实验二:车辆预检一、实验内容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检查实验车的技术状况。
二、实验目的要求熟悉国家标准中有关规定及要求,对实验车技术状况作出初步诊断。
三、仪器设备1.地沟用升降平台1台2.实验车1辆四、准备工作1.清洗实验车,并干燥;轮胎花纹沟槽内应无杂物,使轮胎气压符合规定值。
2.地沟用升降平台应能上、下灵活,无卡滞现象。
五、实验步骤1.车辆外观检查检查内容:1)车身、车架装置——包括货车驾驶室、车箱(或客车车厢)、车门的外观质量(车身、车架的铆钉和螺钉;栏板;底板;栏板钩环;合页以及汽车的保险杠;档泥板;货车车箱前部的安全架;门窗玻璃等)。
全套电子课件: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第二版)

• (1)路面湿滑、油污或结冰等。 • (2)制动时四轮受到的阻力不平衡。 • (3)制动不当,如动作过猛、过量等。 • (4)转向操作不当。
• 3.影响悬架装置性能的因素
• 造成悬架装置性能变差的因素主要有减振器失效、 部件松动、润滑不良、橡胶衬套泄漏或疲劳损坏、减振 器功能不良、部件安装松动、球铰磨损、驱动轴弯曲或 龟裂、车轮轴承磨损、钢板弹簧折断尤其是主片折断、 钢板弹簧弹力过小或刚度不一致、更换的钢板弹簧与原 弹簧刚度不一致、钢板弹簧销或衬套及吊耳磨损过量、 稳定杆变形、上下摆臂变形、各铰接点磨损或松旷等。
◆ 掌握汽车排放污染物指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了解气体分析仪的种类、结构及基本原理。 ◆ 了解烟度计的种类、结构及基本原理。 ◆ 掌握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 掌握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 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 制动稳定性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 二、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因素
• 1.轴间负荷分配的影响 • 2.制动力的调节和车轮防抱死 • 3.汽车载质量的影响 • 4.车轮制动器的影响 • 5.制动初速度的影响 • 6.利用发动机制动 • 7.道路条件的影响 • 8.驾驶技术的影响
• 6.汽车安全性
• 分为汽车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个方面。
• 二、 汽车性能检测站
典型的汽车检测站内部环境
• 1.检测站的功能
• (1)依法对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 • (2)依法对车辆维修竣工质量进行检测。 • (3)接受委托,对车辆改装 (造)、延长报废期及其相关 新技术、科研鉴定等项目进行检测。 • (4)接受交通、公安、环保、商检、计量和司法机关 等部门、机构的委托,为其进行规定项目的检测。
汽车检测试验指导书

汽车检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发动机(汽油机)的检测和故障诊断1、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学会对发动机各种性能、工作状态、运行参数的检测和相关故障诊断。
1、检测发动机的起动电流、启动电压;2、检测发电机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3、点火性能的检测,检测初级点火、次级点火信号波形,并进行分析,对点火提前角的角检测;4、检测发动机进气岐管真空度波形;5、发动机功率检测,无外载测功,各缸功率均衡性检测;6、汽缸密封性检测,相对汽缸压缩压力的检测;7、发动机冷却性能的检测,测试发动机机体温度、进气温度;8、转速稳定性分析;9、进气歧管真空度测量2、实验所使用仪器设备及其说明所用仪器:EA2000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它有7个部分组成:1、信号提取系统2、前端处理器3、主电缆4、机柜5、PC主机6、显示器7、打印机;信号提取系统:它有各类加持器、探针、传感器组成,与发动机的被测部位直接或间接连接以拾取被测信号。
该系统有12组拾取器组成。
1280401 初级信号拾取器,测试点火系初级电压波形;1280402柴油机喷有压力拾取器,拾取柴油机喷油过程信号(波形);1280403 电瓶电压拾取器,作用测量电瓶电压值,红正、黑负;1280404起动电流拾取器,测试发动机的启动电流;1280405 充电电流拾取器,测试发电机的充电电流;1280406 一缸信号拾取器,测试发动机转速,各缸的点火时刻,曲轴位置等;1280407 点火提前角和进气压力拾取器,接正时灯和进气歧管真空度;1280408 点火次级信号和温度信号拾取器,检测次级高压点火信号波形,检测发动机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等;1280409 万用表探针,检测电流、电压、电阻;1280410 充电电压探针,检测发电机电压;128041上止点位置拾取器检测发动机上止点信号;1280412 通用信号拾取器;3、实验步骤接上测试仪电源,打开主机,热机20分钟左右,将测试仪前端信号拾取系统按要求连接到发动机上,启动发动,对其各运行参数进行测试;4、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发动机检测的实验步骤和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
3.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1.2 教学内容1. 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
3. 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汽车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汽车使用性能的理解。
1.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3. 讨论: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分析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2 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视觉检测、仪器检测、无损检测。
3. 汽车检测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维护。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检测技术的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 实践:演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让学生参与操作。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
3. 学会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
3.2 教学内容1.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台架试验、道路试验。
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测功机、排放分析仪等。
3.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验指导书

XX学院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验学时: 4 适用专业:汽车服务工程制定人:制(修)订时间: 2020年9月专业负责人审核:专业建设工作组审核:2020年9月实验纪律要求1.明确实习目的、端正态度、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2.努力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3.服从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
4.不迟到、不早退。
5.实习期间不穿拖鞋,做好自我身体安全保护,女生长发要扎起。
6.不做危险有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事情。
7. 学生在实习场地内未经许可不准随意搬动机件和乱按电器开关,损坏自赔,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第一部分实验大纲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在系统掌握现代汽车检测的理论、方法和标准,掌握诊断参数的获取方法及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实验,以验证或发现问题为主要目的;2、熟悉典型检测仪器与设备的结构特点、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汽车检测的基本规范;3、掌握并应用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4、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掌握实验科学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三、实验成绩评定、考核办法1.实验报告(1)每个学生按照实验课内容自己总结实验的结果及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处理办法;(2)按照规定的时间,学生都能动手实际操作试验面板和实验设备。
2.考核方式(1)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实际操作形式进行;(2)实验课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由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综合给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四、参考资料(参考书、网络资源等)1.使用教材及实验指导书《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朱镜瑾主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7实验指导书:自编。
2. 主要参考书《汽车检测技术》凌永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8《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陈焕江崔淑华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6第二部分单元实验实验(项目)一发动机功率检测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元征EA2000型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对发动机系统相关性能进行检测,并对发动机的参数进行分析;会分析发动机所测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教案-项目02 汽车动力性试验

项目二汽车动力性试验一、教学目标对汽车底盘测功机结构认知的基础上,对汽车动力性进行检测,主要运用双滚筒式底盘测功机检测汽车最高车速检测、加速性能检测、滑行性能检测、爬坡性能检测、发动机输出功率检测、底盘输出功率检测。
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分析。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1个任务,安排2课时。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最高车速。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加速性能。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滑行性能。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爬坡性能。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输出功率。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底盘输出功率。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最高车速。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加速性能。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滑行性能。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爬坡性能。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输出功率。
能正确的利用台架检测汽车底盘输出功率。
五、教学内容一、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1、汽车加速性汽车加速性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通常用汽车加速时间或加速距离表述。
它对汽车平均行驶速度影响很大。
(1)加速时间加速时间分为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2)加速距离加速距离也分为原地起步加速距离和超车加速距离。
2、最高车速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平直的良好道路(混凝土或柏油)上所能达到的平均最高行驶车速。
3、汽车上坡能力二、汽车行驶原理1、汽车驱动力汽车驱动力Ft是发动机曲轴输出转矩经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分动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及轮边减速器)传递至车轮作用于路面的力(图)。
2、汽车行驶阻力汽车行驶阻力=滚动阻力Ff+空气阻力Fw+坡道阻力Fi+加速阻力Fj(1)滚动阻力Ff滚动阻力是当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以及相应的轮胎和支承面变形所产生的能量损失的总称。
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①轮胎的结构、帘线、花纹及橡胶品种。
胎面花纹越粗滚动阻力越大,F1比赛为了减少滚动阻力通常采用无花纹或花纹很少的轮胎,下雨天才采用有花纹的轮胎,如图。
汽车使用性能检测实训指导书

《汽车使用性能检测实训》指导书主编方全双北川七一职业中学汽修教研组2012.10前言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
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带来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汽车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
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在汽车发展的早期,人们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发现汽车的故障并作有针对性的修理。
即过去人们常讲的“望(眼看)”、“闻(耳听)”、“切(手摸)”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飞速发展。
目前人们能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并且在室内就能检测、诊断出车辆的各种性能参数、查出可能出现故障的状况,为全面、准确评价汽车的使用性能和技术状况提供可靠依据,安全、迅速、可靠。
本课程是让学生了解汽车基本基本结构和汽车合理使用方法,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提高汽车安全技术状况,保证行车安全的操作方法。
掌握汽车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环保性等性能和它相关检测仪器使用。
本次实训共60课时,分三组不同内容同时进行,做完每组内容后轮换。
目录1.前言 (1)2.目录 (2)3.课题一 X-431电眼睛的使用与检测 (3)4.课题二平板制动实验台的使用与检测 (6)5.课题三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与检测 (9)6.课题四四轮定位仪的使用与检测 (12)7.课题五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与检测 (14)8.课题六四气分析仪的使用与检测 (17)9.课题七烟度计的使用与检测 (22)10.课题八车轮平衡机的使用与检测 (26)11.课题九轮胎拆装机的使用与检测 (28)12.课题十声级计的使用与检测 (31)课题一解码器的使用与故障诊断实验目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电脑(ECU)由于其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汽车电子控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实验指导书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验指导书编著:施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5.8实验一汽车发动机性能诊断一、实验目的1.了解加速测功仪及异响诊断仪的结构和基本原理;2.应用异响诊断仪判断发动机的主要异响,使用加速测功仪快速测定发动机的功率,从而学习汽车发动机的诊断方法。
二、实验内容汽车发动机性能不良的主要表现为:不能起动、动力不足、燃料及机油消耗增加、有异常响声。
噪声及废气污染等。
本实验是对一台技术状况不佳时的发动机或汽车通过外观检查并借助诊断仪具,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技术诊所。
用加速测功仪测定发动机的额定有效功率,用异响诊断仪检查发动机曲主要异响及故障部位,从而判断发动机技术状况是否良好.本实验分A与B两部分。
A.发动机王要异响诊断试验;B.发动机元外裁加这测功试验。
三、实验设备及仪具1.2021型汽车一台2.发动机无负载测功仪一台3.发动机异响诊断仪一台4.一般常用工具四、实验原理1.无负荷测功发动机的点火系、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工作不良或机件磨损,都会导致功率数值下降。
因此,发动机功率是发动机技术状况诊断的一项综合指标。
通常发动机功率的测量是在专用的功率吸收装置上进行,如水力测功机、电力测功机等。
然而,在进行发动机诊断时,为了方便地获得发动机功率的数值,可采用无外载测功方法。
发动机无外载测功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动态加速方法。
对于汽油机而言,该方法是在发动机无外载荷、节气门全开的加速过程中,通过测量最大功率点的加速度值或一定转速范围内的加速时间来表示发动机的功率大小;对于柴油机,其功率通常是以各单缸运转时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值来表示功率的大小。
发动机无外载测功仪的基本原理是:在测量发动机功率时不加外负荷,而以发动机自身内部运动部件加速时的惯性为负荷。
即在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时,发动机产生的全部有效功率来克服加速时的惯性力矩,其值为9549ee e n T P =(1-5a)dt dnJ dt d JT e πω2== (1-5b)式中:e P— 发动机功率,kW ;eT —发动机扭矩,N ·m ;en —发动机转速,r/min ;J —换算到曲轴上的全部发动机运动件的转动惯量,Nms 2; dt d /ω—曲轴的角加速度,1/s 2; dt dn /—曲轴的加速度,r/s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交通工程系目录1.目录 (1)2.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 (2)3.实验二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8)4.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8)5.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11)6.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测定 (13)7.实验六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与检测 (15)8.实验七柴油机烟度检测 (17)9.实验八汽车空调的检测 (18)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工艺布局和检测线的工位布置和设备配备;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工艺流程;熟悉汽车检测站各个检测工位的检测项目;了解车辆检测员的岗位责任;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检测线的工位布局。
实验内容:参观汽车检测站;学习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实验步骤:1.按步骤观察汽车检测站的布局、各工位、检测设备;2.学习汽车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思考题:1、简述汽车检测站的车辆检测流程。
实验二发动机功率检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无负荷测工原理;熟悉无负荷测工设备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掌握发动机整机功率和单缸功率的检测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功率偏低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1、汽油发动机或汽油车;2、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测试仪;3、车用启动电源、工具。
实验内容:无负荷加速测量发动机在规定转速范围内的加速时间或瞬时的角加速度。
实验要求:1、掌握无负荷加速测功的原理、方法和测功步骤;初步掌握无负荷测功实验的操作步骤。
2、根据无负荷测功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做出判断。
3、了解测量条件、实验操作方法、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电路的调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准备:1、启动并预热发动机至正常的工作温度(80-90℃),然后熄火。
2、接通仪器的电源并进行预热之规定的时间。
利用仪器的模拟转速信号对测功初始转速和测功终止转速进行调试,并进行检查数码的显示以及仪器的各功能键的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调整发动机的燃料系、点火系至最佳的工作状态。
4、按仪器的接线要求将各信号传感器连接与规定的位置。
实验步骤:1、启动发动机,按下午负荷测功仪的测量键,观测仪器工作是否正常。
2、根据无负荷的测功要求,调整发动机的怠速。
有怠速逐渐的加大发动机的油门的开度,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并注意仪器的计时的显示。
当发动机的转速达初始转速时,计时开始;当达到终止转速时,计时终止。
若初始转速和终止转速与测试要求有偏差时,可在发动机运转的状态下对仪器进行调试,并进行重新的检查,直至满足要求。
每次检查结束,须按下仪器的复零键,使计时显示请零,并使仪器处于待测状态。
3、按下仪器的测量键,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稳定运转状态。
迅速的全开油门,当发动机的转速达到初始转速时,计时开始;当达到终止转速时,计时终止。
并迅速的将油门全关。
4、纪录并打印发动有转速到转速的加速时间,并将测试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中。
5、当一次的测试结束后,应将发动机在中速状态下运转一段时间,然后退回怠速状态,并准备进行再次实验。
6、逐缸短路,并进行上述实验,将逐缸断火状态下的发动机的功率记录实验报告。
7、调整发动机的点火系、供油系,并重新进行测试,进行调整后的性能对比。
将测试结果记入实验报告。
8、检测完毕;将被测发动机恢复至良好状态。
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1、检测结束后,应将检测数值偏差太大的测试参数剔出。
2、按实验报告中检测记录的要求,计算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并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比较,以确定发动机的动力性。
3、发动机的单缸功率的测定,用于分析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和比较发动机的调试结果分析。
对于故障发动机,可在此的基础上确定进一步对发动机的检测诊断内容、方法等。
为发动机的维修提供依据。
4、试分析无负荷测功的应用特点和测量因素对发动机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测试仪器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电缆、所有接插件、传感器等应可靠、有效;并防止发动机的运转件和灼热零件的损伤。
2、每一次的检测结束时,应将发动机的油门退回怠速位置。
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检测实验内容:转向车轮定位值的检测(前束、外倾角、后倾角、内倾角)。
实验要求:1.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及实验操作技能。
2.根据被检测车辆的技术条件,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判断。
3.了解定位值变化的原因,并分析由于转向轮定位值的变化所引起的转向系的故障。
仪器设备:1.实验汽车;2.转向车轮定位仪;实验准备:1.汽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以及无异常磨损;2.轮毂轴承、转向主销、衬套无松旷。
检查车论制动器是否良好。
3.将被检测车论停放于水平路面上,并使其处于直线行驶状态。
用千斤顶支起汽车,使前论放在支承盘的转盘上,且使主销中心线的延长线基本通过转盘的中心,用千斤顶支起后桥,用一厚度和支承盘总高形态的平垫垫起后轮,以使前后轮的接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4.安装转向支架总成。
使支座的中心孔与车轮的中心重合。
5.检查轮辋的变形。
将聚光器的销轴插入调整支座的中心孔,接入电源。
将标杆一规定的距离放于被测轴的前后方。
并调整聚光器的光束。
实验步骤:1.前束值得测量1)汽车车轮处于直线行驶状态。
2)调整标杆的长度,使之略大于被测车轮的轮距,并使两标杆的长度相等。
3)将调整好的两标杆,按轮胎直径的7倍的距离,分别放置于转向桥的前后方,并使其与被测车桥平行。
4)车轮的一侧按装聚光器,将光束投向标牌,调整光束和扇形的指针使其清晰、方便与观测;记录读数。
将光束转向另一标杆的标牌,平行移动标杆使其指示相同的数值。
5)在车轮的另一侧安装聚光器,相同的方法使聚光器分别照向前后的标牌,读取标牌上的数值的差值;既转向轮的前束值。
2.车轮外倾角的测量1)车轮处于直线行驶状态,将水准仪标有“αγ”的定位销轴插入调2)整支架的孔中,并使水准仪处于水平状态,固定水准仪。
3)转动标有“α”的调节盘,直到水准仪的气泡位于中间位置,由调节盘4)上读取读数,即为该车轮的车轮外倾角。
5)按同样的方法测量另一侧的车轮外倾角。
3.主销后倾角的测量1)按2中1)的测量要求,不动水准仪。
将车轮先向内转20度角度(左2)轮向左转,右轮向右转),缩紧并调整水准仪水平。
3)转动“γβ”调节盘,使其红色指示刻线与仪表板上的0线重合。
4)调整“γβ”水准仪气泡的调整旋钮,使气泡处于中间位置。
5)车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40度角度,调整“γβ”调整盘直至气泡处6)于中间位置,读出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主销后倾角。
7)相同的方法测量另一侧的主销后倾角。
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4.主销内倾角的测量1)将水准仪上标有“β”的销轴插入支架的孔中比锁紧。
2)车轮先向内转动20度角,并使岁准仪处于水平位置且紧固。
转动“γβ”调节盘,使其红色指示刻线与仪表板上的0线重合。
3)调整“γβ”水准仪气泡的调整旋钮,使气泡处于中间位置4)车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40度角度,调整“γβ”调整盘直至气泡处于中间位置,读出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主销内倾角。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1.根据被测车辆的技术条件,判定被测车辆的前轮定位值得正确。
2.分析所测参数的异常原因、对车辆的性能的影响以及调整方法。
思考题:1.分析车轮定位不准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注意事项: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实验目的:车轮不平衡会使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振动,同时使汽车附着力减小,操纵稳定性能变坏;加速轮胎磨损;损坏减震器及转向、悬架系统零件。
车轮平衡可消除轮胎的振动或使之减少到许可范围之内,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其造成的损坏。
车轮平衡机的作用就是检测和消除轮胎的不平衡,保持汽车止常、安全地行驶。
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车轮平衡机使用。
实验设备:车轮平衡机、轮胎实验内容:一、检测内容:车轮的动平衡二、车轮平衡机的结构原理:离车式车轮平衡机按动平衡原理工作,汽车修理和维护作业中因车轮已拆离车桥,其平衡检测都在离车式平衡机上建立系统的进行。
与静平衡不同,动平衡将轮胎视为一个有限宽度B的田旋体,并假设不平衡质量m分别为m1和m2。
两部分,集中在轮辋的边缘处该两平面称为校正面,旋转时形成两个离心力,F1和F2为这两个离心力在传感器平面的投影,当F1≠F2,或F1=F2,但两者相位不同时,不仅形成不平衡力,还要形成不平衡力矩,因而动平衡机必须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传感器A和B以采集支反力f1和f2,动静力学平衡式,以求取F1和F2,从而计算不平衡质量m1和m2。
三、检测使用方法:1.打开机箱电源开关,平衡机进行自检,自检完毕默认。
2.把车轮装好。
3.选择动平衡测试,输入车轮数据1)输入距离值:在等待测量的状态下,拉出自动尺,将标尺头放在车轮内车轮辋上,保持标尺头与轮辋接触,直至在面板上显示出其距离值,或人工输入测出的距离值(每次按键[A↑]和[A↓]增减0.5cm,总长25cm)。
2)输入轮辋宽度L:用宽度测量尺量出轮辋对边宽度,按宽度人工输人按键[L↑]和[L↓],选择输人正确的轮辋宽度。
每次按键增减5mm或0.25in。
3)输入轮辋直径D:在轮胎上标有直径,确认后按轮辋直径输人键[D↑]和[D↓]输人轮辋直径,每次按键增减12/13mm或0.5in。
4)盖上保护盖,按[START]启动按钮,数秒钟后,机器自动停止。
左侧显示屏显示车轮内侧不平衡值,右侧显示屏显示车轮外侧不平衡值,根据内外侧不平衡值选相应的平衡块备用。
5)用手缓慢转动车轮,至外侧不平衡指示灯全亮,表示此时轮辋外侧最高点(12点钟位置)为不平衡位置,在此位置加上相应的平衡块。
6)再用手缓慢转动车轮,至左侧不平衡指示灯全亮,表示此时轮辋内侧最高点(12点钟位置)为不平衡位置,在此位置加上相应的平衡块。
7)盖上保护盖,按[START]启动按钮,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至两边显示器都显示“[o][o]”为止。
一般重复操作三次以内正常。
8)从平衡旋转轴上拆下轮胎,平衡结束。
四、检测结果记录:思考题:1、怎样从车轮的磨损看故障?2、车轮不平衡对车辆有什么影响?注意事项:1、使用时,非操作人员请勿靠近机器。
2、平衡机旋转轴部分不能受到任何撞击。
3、车轮平衡机正常运转时,如果突然出现异常的噪声、烟雾或其他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并拔掉电源插头,然后通知相关的维修服务人员。
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的测定实验目的:通过汽车最小转弯半径的测定,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转弯半径基本测量方法。
并通过汽车最小转弯半径的测定,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汽车结构参数与汽车转弯半径之间的关系。
实验条件:1、试验场地为平坦、硬实、干燥、清洁的混凝土或沥青地面,其大小应能允许汽车作全圆周行驶。
2、汽车的前轮最大转角应符合该车的技术条件规定。
3、汽车应装载均匀且为满载情况,同时要保证全轮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