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民版)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二原创资料)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
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
理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对其统治的特殊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进行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
教师应注重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现实意义。
另外还要学生明白节俭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爱之情。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重农抑商1、“重农抑商”的目的⑴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此后,中国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⑵“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2、《吕氏春秋》的重农思想《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特别强调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可以安定人心。
如此,则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这种思想,对于后来历代统治者有很大的影响。
3、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及结果⑴西汉初年,政府曾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商人社会地位虽低,但经济实力却越来越强,大商贾以财力同朝廷抗衡。
商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迫使他们弃其本业,流亡他乡,成为所谓的“末技游食之民”。
⑵“百姓多离农亩”的状况,使执政者深感不安。
汉武帝商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4、直到唐代,西汉时期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一人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实行,商人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必修2_1[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必修2_1[1].4](https://img.taocdn.com/s3/m/41a51505581b6bd97f19ea59.png)
充足资金的作坊 主、商人 自由劳动力
土地买卖制 度和高额地 租吸引商业 资本买田置 地,影响了 资本的积累。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资金
国内 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 政策,农民被 局限在土地上
国际 市场
劳动力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
国家 政策
“重农抑商” 、 “海禁” 、 “闭关锁国”
材料一:“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 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 宅,治园池,多蓄奴婢,被服骑毂,设钟鼓,备女乐。 ——《汉书· 成帝纪》
材料二:”外戚王凤及其家族“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 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童奴以千百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 狗马驰逐” ——《汉书· 元后传》 思考:
2. 这些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
特征
重农抑商政策 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 海禁与闭关政策 禁奢侈
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 2、内容:
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
建王朝所继承 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1)直接目的 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
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 劳动力,资本家剥削雇 佣工人的劳动 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状态。
实质:雇佣关系
机户雇佣机工
商人雇佣居民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
高中历史课件专题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2)

实行“海禁”政策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A.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使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D.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C.②③④
材料二 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 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意识。
三、抑商表现之二:海禁政策
1、含义:
禁止中国人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贸易的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2、时期: 明清时期 3、实施原因:
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具体原因: 倭寇因素;台湾因素;殖民因素;官方垄断;心态因素
观点: 材料一:农本商末;(1分) 材料二: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1分) 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2分) 原因: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为了稳定社会,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确保赋役和地租的征收; ③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3分) 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 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4分) (2)工商皆本。 黄宗羲的观点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有利于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4分) (3)农工商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 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2分)
36、“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优秀课件(24张)(共24张PPT)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租庸调制 D.初税亩
2021/8/2
D
2、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 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 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 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D
B.豪强地主拥有
2021/8/2
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 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22 021/8/2 2021/8 /28/2/2 021 4:43:30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2202 1/8/220 21/8/2 Aug-21 2-Aug-2 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8/2202 1/8/220 21/8/2 Monda y, August 02,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 22021/ 8/2Aug ust 2,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8/22 021/8/2 2021/8 /22021 /8/2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西方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 问世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正式投 入使用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 死 179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使华, 谋求商务利益 181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第二 次使华,无功而返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民版)

主要是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
促进
天下已平,高祖乃 命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 为吏。 ——《史记•平准书
4、表现
1.西汉初年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2.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政策 (1)经济原因: 商业比农业获取更大利益 (2)客观原因: 商人侵夺农民财产土地 3.西汉至唐实行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制度
一、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抑末) 1、最早提出: 商鞅变法(战国) 2、含义: 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 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 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 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 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请思考:以上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的时期: 明清时期(与欧洲大致一致)
2、出现的行业: 明: 丝织业
清:多行业、规模大
3、出现的标志: 商品经济+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具体现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日受值”
• 实行“抑商”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雍正说)今苦于器 用服玩,争尚华巧,必 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 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 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一、重农抑商
3、目的:
①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②维护专制主义政权的经济基础。(根本)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自然经济 内容
决 定
实 施
重农抑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共26张PPT)

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上
下
退
课堂导入
甲骨文的田字
小篆的田字
楷书的田字
上
下
退
课堂导入
开始田地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但是,有了犁耙后,便有了整
课 周的边界,形状是不定的,而中间的横线直线却一定是直的。后 堂 来不同的字形,都简写成“田”字形,四周的“口”,代表田地 导 的边界,中间的“十”田园田字,代表了或横或直的田垄。所谓 入
自 主 学 习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问 题 情 境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主的地位。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重农抑商”
问 题 情 境
思考重农抑商政策演变的过程。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重农抑商”
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但后来出 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等现象,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商鞅变法中就有许多重农抑商
自 的政策措施,如制止弃农经商;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实行盐铁 主 专卖等。 学 习 西汉武帝时,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
南沿海进行侵略活动,清朝统治者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 ,危及其统治,所以康熙帝、乾隆帝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实行“海禁”。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海禁”政策
问 题 深入分析“海禁” 政策的影响。这一影响是什么? 情 境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海禁”政策
妨碍了我国古代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 自 主 使中国开始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世界上一些先进的 学 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都被拒之门外,中国士大夫也开 习 始养成夜郎自大的思想观念,中国的发展步伐开始落 后于世界潮流。 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优质课件(31张)(共31张PPT)

把 常 规 教 育 和培养 幼儿良 好的行 为习惯 作为本 周工 作 的 重 点 ,根 据幼儿 的年龄 特点组 织
贝夏 币商
和 西 周 的
两秦 半
汉 五 铢
宝开 元 通
布币
2、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实质是雇佣关系产生)。
养蚕图
手工工场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 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 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 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 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创实成果。 二 、 主 要 工 作及措 施
(一 )德 育 工 作 1、 飞 速 发 展 的幼教 形势使 我们清 醒地认 识到,在 改革 大潮的 冲击下 ,幼儿园 产生了 严 重 的 危 机 感和紧 迫感,要 想在激 烈的竞 争处于 不败之 地,必须 更新教 师观念 ,本着 “ 一 切 为 了 孩子,为 了孩子 的一切 ,为了一 切孩子 ”的宗 旨,加 强师德 队伍建 设,开展 爱 岗 敬 业 教 育,提高 服务意 识,时时 刻刻以 身作则 ,为人 师表,教 书育人 ,按照“ 三个代 表 ” 的 思 想 要求,加 强理论 学习,健 全学习 制度,实 行“ 三统一 ”即统 一时间 、统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ppt 人民版

3.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西汉“汉休文养帝生经息”常政对策下(汉臣高们祖说“:十“五黄税一金”珠,“文景 之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 • 和东治丝汉”光麻时武。期帝的”的““三休十养税生一息””等政等策)
•唐代“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 •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 清初的奖励垦荒政策和赋税制度改革等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 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 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 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 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 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明清政府政治经 济的发展,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都有重 要的意义。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 它的成长、发展,说明封建生产关系不能容纳 新的生产关系。
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周围及少数重镇 2、古代中国经济重心转移:由黄河中下游到江南
关中 中原 江南(东南---中南)
三.工商业管理
1、秦:全面、具体、严密 (1)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2)设《均工律》
2、汉:重税;以官营工商业抑制;市的严格 管理;盐铁官营---汉武帝开始。
3、新:管制专卖。 4、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处.
—清
思考:
1.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社会推行了哪几项经济政策? 2. 这些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思想文化 封建制度衰落 农耕经济繁荣 闭关锁国 轻视科技,文化专制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海外殖民、奴隶贸易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2、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3、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萌芽,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 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 策的严重阻碍,发展异常缓慢。
3、《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
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 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基本特征:雇佣剥削劳动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1)经济:明清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 产力的发展。 (2)政治: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场手 工业的发展。 (3)思想: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没有形成社会思潮, 缺乏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民主政治环境。 (4)文化: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实行八股取 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脱离实际,培养不 出务实的科技人才。 (5)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使中国丧失了吸引西 方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条件。
②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
严格限制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绝对禁止
闭关政策则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
禁海政策具体有何表现?是否完全禁绝? 有何影响?
表现:拆船、迁民、禁止出海贸易等。 没有。康熙年间曾一度开放海禁,至乾隆二十年 (1757年)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
倭寇浙东…..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 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 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1655年6月,在闽浙总督的建议下,清政府严令禁止 官民擅自出海贸易,违者按通敌罪论处。如果有人胆敢出 洋将违禁货物贩往外国,或“潜通海贼(即郑成功)”,都 将交给刑部治罪。人们即使将船只租售给洋人,也属重罪。
一、重农抑商 5、评价:
•积极: 经济: 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
展,巩固封建国家经济基础 政治: 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保 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政治稳定
•消极: 社会经济活力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 的萌芽得到抑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工商业的管理(抑商的表现之一)
1、秦
表现: 统一、校正 特点: 全面、具体、严密
一、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抑末) 1、最早提出: 商鞅变法(战国) 2、含义: 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 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 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 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 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2.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 3.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材料一: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 —战国
材料二:“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 之”,“算缗” 、“告缗” 。 —汉
材料三:“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 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 ,否则“重则杀 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 —明
消极: (1)一种消极防御,暂时的稳定
(2)扼杀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可能性,使中 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封闭面貌走向近代 化世界,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3)阻碍了资萌芽发展
1、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商人奸滑不利于经济秩序的正常管理 B.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 C.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 D.古代中国自给自足,不需要商业经济
(6)根本: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生产组织形式:
——手工工场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反映了 什么或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 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的阻碍作用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 和商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 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养蚕图
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 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 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 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 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
请思考:以上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的时期: 明清时期(与欧洲大致一致)
2、出现的行业: 明: 丝织业
清:多行业、规模大
3、出现的标志: 商品经济+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具体现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日受值”
5、原因:
(1)明初统治者担心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 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3)统治者盲目自大、天朝上国的观念。
(4)西方殖民扩张
(5)根本原因:自给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暂时
维护了国家安全
主要是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
促进
天下已平,高祖乃 命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 为吏。 ——《史记•平准书
4、表现
1.西汉初年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2.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政策 (1)经济原因: 商业比农业获取更大利益 (2)客观原因: 商人侵夺农民财产土地 3.西汉至唐实行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制度
• 实行“抑商”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雍正说)今苦于器 用服玩,争尚华巧,必 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 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 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一、重农抑商
3、目的:
①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②维护专制主义政权的经济基础。(根本)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自然经济 内容
决 定
实 施
重农抑商
B
4、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D
5、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 C. 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材料二 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 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意识。
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的 广州商馆区
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会实行海禁政策?
《 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 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 耀兵异域,示国家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 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计算)。”
材料四: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 处 —清
思考:
1.据材料可得知封建社会推行哪几项经济政策? 2. 这些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 理由。
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二、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抑商的表现之一) 三、海禁与闭关政策(抑商的表现之二)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2、时期: 明清时期
3、表现:(1)明太祖朱元璋宣布通番禁令
(2)清顺治颁布海禁令、迁海令
4、短暂官方性质对外开放
(1)雍正:解除外国商人到福建进行贸易禁令,允许 浙江进行海外贸易 (2)乾隆:限制外商只准在广东海关贸易
广州十三行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 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国 人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 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 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私营:加强管理、加重税收、严格控制“市”
2、汉
官营: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实行统一 生产和消费
影响: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抑
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力的出现和生长(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①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严禁人民出海贸易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B
本专题学习完后,你是否发现我们在铺 设知识体系时候缺少了一步?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王景治黄河 田庄手工业 工官制度,汉武帝盐铁官营 素纱禅衣,丝绸之路 东汉杜诗水排 长安9市,有严格时空限制 … 试着查找事件比较多的朝代,做下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