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文化知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数的认识:认识0-20的数,理解数的意义,如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能够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数的运算: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初步认识减法和退位减法,能够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图形的认识: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4.位置与顺序: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能够用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初步认识行和列,能够用行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5.时间的认识:初步认识钟表,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能够识别整时和半时。
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也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有趣的数学文化读后感一年级

有趣的数学文化读后感一年级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有趣的数学文化》,这是数学老师推荐给我们读的,这本书里介绍了许多数学知识。
第一章讲的是长度。
里面介绍了各式各样的尺子,还有许多小故事,比如说“米”是怎样产生的,曹操和拿破仑谁的个子高等等。
第二章讲的是不同角度看物体。
里面讲了《题西林壁》、盲人摸象里的数学文化,还让我知道了万花筒里的数学原理。
第三章讲的是有关统计的知识。
里面说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统计方法。
第四章讲的是除法大扫盲,里面讲了中国古代算筹中的除法、除号的来历等有关除法的知识。
第五章讲的是图形的运动。
这里讲的是图形运动,比如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水漩涡里的运动图形。
第六章讲的是大数的认识,里面讲了计算工具,比如算盘与计数,唐僧训徒等故事。
第七章讲的是到底有多重,里面讲了很多秤,还有载重量。
第八章讲的是数独,比如中国古代的九宫图,花样数独,对角线数独等。
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第一章,因为里面的故事很有趣,还让我认识了很多尺子。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了数学的神奇。
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它们。
一年级数学大概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大概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孩子们接触数学的起点,对于他们来说,数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需
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辅导来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和技能。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主
要包括数字、加法、减法、比较大小、图形、量的概念等内容。
下面我们来简要总结一下
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数字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孩子们首先需要学会认识和书写0-100的数字,并且了解数字1-
20的大小顺序。
加法
在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加法运算。
他们需要学会用实物或图片演示加法运算,如1+1=2、2+1=3等,逐步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减法
一年级的学生也会开始学习减法运算。
他们需要学会用实物或图片演示减法运算,如2-
1=1、3-1=2等,并能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比较大小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孩子们需要学会比较大小,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图形
在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分类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够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量的概念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孩子们需要学会认识和使用长度、重量、容积等物理量,并能够
进行简单的比较和估算。
以上就是一年级数学的大致知识点总结。
当然,一年级数学教学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的知识点,如时间、金钱、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建
立牢固的数学基础,让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更加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有趣的数学文化》一年级PPT

1. 四色定理四色定理又称四色猜想、四色问题,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
四色定理又称四色猜想、四色问题,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
四色定理是一个著名的数学定理,通俗的说法是:每个平面地图都可以只用四种颜色来染色,而且没有两个邻接的区域颜色相同。
1976年春季借助电子计算机证明了四色问题,问题也终于成为定理,这是第一个借助计算机证明的定理。
四色定理的本质就是在平面或者球面无法构造五个或者五个以上两两相连的区域。
2. 芝诺悖论阿基里斯追赶乌龟乌龟在阿基里斯前方1000m处,假设阿基里斯的速度为10m/s,乌龟的速度是1m/s。
阿基里斯追乌龟跑1000米用100s,此时乌龟又跑了100米阿基里斯继续追乌龟跑10s,此时乌龟又跑了10米阿基里斯继续追乌龟跑1s,此时乌龟又跑了1米阿基里斯继续追乌龟跑0.1s,此时乌龟又跑了0.1米阿基里斯继续追乌龟跑0.01s,此时乌龟又跑了0.01米额额,额,,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不对呀悖论解释当阿基里斯无限接近于乌龟之时,时间也停滞了。
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阿基里斯永远无法追上乌龟。
从这个意义上讲,阿基里斯悖论倒不是悖论了,只是有个隐含件没有被大家所发现——有限时间内。
3. 希尔伯特旅馆某一个市镇只有一家旅馆,这个旅馆与通常旅馆没有不同,只是房间数不是有限而是无穷多间,房间号码为1,2,3,4,……我们不妨管它叫希尔伯特旅馆。
这个旅馆的房间可排成一列的无穷集合(1,2,3,4,…),称为可数无穷集。
有一天开大会,所有房间都住满了。
后来来了一位客人,坚持要住房间。
旅馆老板于是引用“旅馆公理”说:“满了就是满了,非常对不起!”。
正好这时候,聪明的旅馆老板的女儿来了,她看见客人和她爸爸都很着急,就说:“这好办,请每位顾客都搬一下,从这间房搬到下一间”。
于是1号房间的客人搬到2号房间,2号房间的客人搬到3号房间……依此类推。
最后1号房间空出来,请这位迟到的客人住下了。
第二天,希尔伯特旅馆又来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要求住旅馆,他们声称有可数无穷多位代表一定要住,这又把旅馆经理难住了。
一年级全部知识点总结数学

一年级全部知识点总结数学一年级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加法、减法、数字比较、形状和空间、时间和数据收集。
1. 数字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认识20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进行数的排序和数的比较。
他们也会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数字和数量来表示物品或人数。
2. 加法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加法,他们将学习简单的加法口诀和如何用算术表达式来解决问题。
他们还将学习用物品模型、数线、数学游戏等方式进行加法练习。
3. 减法一年级学生也将学习减法,他们将学习简单的减法口诀和如何用算术表达式来解决问题。
减法的概念将通过实际情境和玩耍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数字比较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用大小号来比较数字,以及如何用大小号来比较物品的数量。
他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阿拉伯数字符号和物品数量的比较来形成大小概念。
5. 形状和空间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各种各样的图形,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区分。
6. 时间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天、周和月等时间单位,并且学会用时间序号来表示日期的顺序。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用钟面来读时间。
7. 数据收集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用图表、表格和图片来收集和呈现数据。
他们将学习如何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应用数据。
总的来说,一年级数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且利用生活实践和游戏活动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希望学生们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能够建立起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数学是一门运用逻辑和推理解决问题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科。
在一年级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以下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数字认知在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数字0-100的认知,包括数字的阅读、写法和大小对比。
学生还需要学会用数字表示数量,并且能够完成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数学运算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书写数字和符号来完成算术题目,培养算术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空间几何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基本的几何概念,如点、线、面等。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建立对二维图形的认知,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4. 时间和日期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读取时间和日期,包括小时、分钟、日期等基本的时间单位。
学生还需要掌握时间的前后顺序和用数字表示时间的概念。
5. 数据统计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图表和图形的形式展示数据。
学生需要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6. 逻辑推理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培养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和推理结果,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的重要环节。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成为未来的数学小能手!第二篇示例: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开始,是孩子们接触数学知识的起点。
在这一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为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在一年级,主要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整数、加减法、数字比较、形状和空间、时间等内容。
分享给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文化三篇

【导语】数学不仅是⼀门科学,⽽且是⼀种普遍适⽤的技术。
它是科学的⼤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变的理性的⼀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也有⾃⾝的乐趣。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墨⼦与鲁班 再说这春秋战国乃百家争鸣、百“⼦”并⽴的热闹时期,内中单道⼀位姓墨名翟⼈称墨⼦的先⽣。
墨⼦是主张“⾮攻”的,是当时“绿⾊和平组织的”,他与咱中国⼯程技术的祖师爷鲁班倒有过⼀段过节。
鲁班是当时有名的能⼯巧匠,会造各种器械,后来楚王把他延揽了去,造了攻城的云梯,准备攻宋。
墨⼦⼀听,⽴即从鲁国出发,⾛了⼗天⼗夜,鞋都⾛没了,就⽤破⾐服裹⼀下脚。
到得楚地,就给楚王做了番⽐喻,说了番道理。
他说,你们楚国地⽅⼴阔,宋国才⼀点点;楚国物产丰富,⽽宋国还⽐较贫困,何必去攻宋呢?不有点像⼀个富⼈去偷穷邻居⼀样可笑吗? 楚王回答说,对是对,但现在鲁班⾼级⼯程师已经为寡⼈造了云梯了,⼀定要攻宋,没办法啦。
墨⼦笑道,那不要紧,我就和鲁先⽣演练⼀下,来⼀次沙盘演习。
咱要是⽃败了,掉脸就开路。
于是墨⼦解了⾐带做⼀个城的模样,和鲁班演习起攻守之策。
鲁⼯改变了9次攻城的战术,墨⼦都把他挡了回去。
鲁班的攻城器械⽤完了,⽽墨⽼先⽣的守御办法还富富有余。
鲁班这时有些不起好⼼,对楚王说,我想还有最后⼀个办法。
谁知墨⼦微微⼀笑说,鲁先⽣的意思是让楚杀掉我,可惜迟了,我的*早已拿着守城器械在宋国恭候您的⼤驾呢。
这⼀场化⼲⼽为⽟帛的故事说明墨⼦和鲁班都有相当丰富的⼏何知识。
试想想,没有⼏何⽅⾯的认识,城墙的建造,距离、⾼低、⼟⽅等测量,器械的修造,⼜怎么可能呢?要知道,当时建筑中已开始绘制平⾯图,图上有建筑物的墙线、名称和墙之间的距离等等。
墨⼦他⽼⼈家不仅实践上数得着,理论上也独树⼀帜,有相当⽔平。
《墨⼦》就是⼀本包含着逻辑学、⼒学、光学和⼏何学等⽅⾯内容的典籍。
墨⽼先⽣⽤严格的逻辑⽅法来说明⼏何概念,这种做法和古希腊亚⾥斯多德有些相似。
一年级课外书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课外书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在一年级阶段,通过课外书籍的辅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课外书中的数学知识点,帮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和有趣。
一、基本数学概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首先,孩子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例如,孩子可以通过课外书籍学习数字的表示、数的大小比较、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等。
这些概念的掌握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二、数的分类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书籍了解不同类型的数。
例如,整数、自然数、偶数和奇数等。
通过对这些数的分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性质和规律。
三、简单的几何图形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几何图形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课外书籍,孩子们可以学习认识和绘制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
同时,课外书籍也可以教授孩子们如何辨认这些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基本属性。
四、时间和日历时间和日历是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因此,课外书籍能够提供更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学习。
孩子们可以通过课外书籍学习读表、日历的使用以及时间的概念等。
五、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课外书籍,孩子们还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方法。
比如,他们可以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了解数据的呈现方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学习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外书籍,孩子们可以接触到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并学习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七、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孩子们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来提升他们的数学兴趣。
课外书籍中通常会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如数独、迷宫等,这些活动既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一年级课外书籍中的数学知识点包括基本数学概念、数的分类、几何图形、时间和日历、数据分析、问题解决以及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文化知识
a:b≈0.618:1约在2000多年前,在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的直径的3倍。
几何学和欧几里得
几何学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空间图形的有关问题。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在数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书从17世纪初开始传入我国。
哥德*猜想
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最先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猜想。
这个猜想至今无法证明。
人们把这个猜想比喻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陈景润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完全数
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1+2+3=6。
像6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也叫完美数)。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篇二】
阿拉伯数字
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
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
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这就是现在的阿拉伯数字。
我国《量和计量》国家标准规定,写多位数的时候,可从个位起,每三位分作一节,节与节之间空半个数字的位置。
例如,一亿两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写作:123456000。
亩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用亩作为土地的面积单位。
一亩约为667平方米。
第一次数学危机(毕达哥拉斯悖论)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唯心主义学派,兴旺的时期为公元前500年左右。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指整数),数学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的,而且可以应用于现实的世界,数学的知识由于纯粹的思维而获得,不需要观察、直觉和日常经验。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希帕索斯发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其斜边不可通约。
这个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希帕索斯正是因为这一数学发现,而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投进了大海,在大约公元前370年,这个矛盾被毕氏学派的欧多克索斯通过给比例下新定义的方法解决了。
数学发展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数学形成时期(——公元前5世纪)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创造简单的计算法,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
二、常量数学时期(前5世纪——公元17世纪)也称初等数学时期,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三角。
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三、变量数学时期(公元17世纪——19世纪)第三个时期的基本结果,如解析几何、微积分、微分方程,高等代数、概率论等已成为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现代数学时期(公元19世纪70年代——)1.康托的“集合论”2.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人的“数学分析”3.希尔伯特的“公理化体系”4.高斯、罗巴契夫斯基、波约尔、黎曼的“非欧几何”5.伽罗瓦创立的“抽象代数”6.黎曼开创的“现代微分几何”7.其它:数论、拓扑学、随机过程、数理逻辑、组合数学、分形与混沌等
【篇三】
数学家
祖冲之
大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大约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这一比国外大约要早早1000年。
刘徽(大约1700年前)是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注中提出把割圆术作为计算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周率的基础。
刘徽从圆内接六边形开始,
将倍数逐次加倍,得到的圆内接正多边形就逐步逼近圆。
恩格尔系数
19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就越大。
这一定律是通过恩格尔系数反映出来的。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