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说课稿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说课稿一、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夏商周期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归纳和评价从夏到周政治发展的特点以及内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沟通,提高自主探究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政治制度的不断更新是古人制度创新的结果,而这种制度的不断更新也推动文明的发展。
这是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学生要引以为豪。
而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科书:本课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认识整个古代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本课总共有三个子目,主要讲述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主要介绍了夏朝公共权力的出现,分封制的内容、分封的对象、“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介绍了宗法制的来源、内容,以及礼乐制度的大致内容。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出现了中央权力,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此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么本课作为高中历史的第一节课,能否设计得好,将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与实质。
难点:学生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的规律。
五、学情: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参与意识较强,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的掌握能力也较强。
另外一方面,他们尽管进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还不充分,思维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教法与学法:授课过程中,教师会采用资料、图片等内容来一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教师也会通过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学生通过学习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归纳。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4篇】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4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4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一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国家行政管理制度、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夏商时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与作用;并通过探究性学习探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教材列举的图标;引导学生借读教材及教师提供的有关史料;通过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出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文明古国的依据;认识到分封制的实行不仅是国家统治的需要,也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认识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2、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教学内容安排(一学时)第一目“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教学要点:①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制度体系第二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教学要点:①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目的、时间、对象;②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③分封制的历史作用④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第三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教学要点:①西周宗法制实行的目的;②宗法制的核心及基本原则;③宗法制的主要内容;④宗法制的作用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导入环节:情境导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对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由来有着许多古老的传说,比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
引导学生明确中国从部落聚居到国家体制的由来这一过程。
问题设计:①中国最早的国家是怎样产生的?②为什么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和原来的部落联盟有何区别?③国家产生早期,人们是怎样参与国家政治的呢?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通过阅读教材,思考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出现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物。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说课教案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说课教案第一章:夏朝的政治制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
2. 掌握夏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
2. 夏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世袭制、部落联盟等。
3. 夏朝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演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历史地位和政治制度特点。
2. 史料分析法:分析夏朝政治制度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夏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3. 分析夏朝政治制度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史料,分析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二章:商朝的政治制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
2. 掌握商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
2. 商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度等。
3. 商朝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演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历史地位和政治制度特点。
2. 史料分析法:分析商朝政治制度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商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3. 分析商朝政治制度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史料,分析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三章:周朝的政治制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周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
2. 掌握周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朝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
2. 周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度等。
3. 周朝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演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周朝的建立背景、历史地位和政治制度特点。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习目标】①全面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政治制度的概念、内容。
②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
③归纳概括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联系当今社会现实探究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预习及思考】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后禹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_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_王位世袭制_所取代。
【思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是历史的进步。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2.目的:为了巩固统治3.内容:①分封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土地和人民_分别授予_ 王族_、_功臣_和_ 古代帝王的后代_,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权利义务:诸侯必须对周天子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_和朝觐述职。
③等级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评价:①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强国。
②消极: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到西周随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思考】据说周公东征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封建”指的是什么?封建指的是封邦国家,实行分封制,以拱卫周王室。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概念: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4.内容:①王位和各种爵位由嫡长子继承;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学情、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小结八个方面进行本节课的说课。
(首先)一、说教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是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掌握好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知道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归纳西周政治制度与夏商政治制度的关系;(2)掌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3)探讨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表格和图片了解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2)通过分析史料理解西周政治制度与夏商政治制度的关系、分封诸侯的义务;(3)通过视频、故事创置情境,感悟历史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感受古人的智慧,领悟我国古代文明的魅力;(2)通过对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分析,理解早期政治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三、说学情本堂课面授的是高一新生,他们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是在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弱势,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其积极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高一新生有着浓厚历史学习兴趣和高度参与的积极性,我将通过创置情境、师生互动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四、说重难点在阅读分析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分封制和宗法制之间的关系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五、说教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的分析,本堂课我将采用讲解法、史料分析法、创设情境、图示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学法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七、说教学过程我将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堂导入、新课讲授、知识巩固三个环节。
课堂导入部分,我将向学生展示祭祀活动图片,提出“图片展示的习俗与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观察图片后积极发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说课教案

一、说课概述1. 说课内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2. 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特点,认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说课重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演变。
4. 说课难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夏商周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夏朝政治制度:介绍夏朝的建立、禅让制、世袭制等,引导学生认识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2)商朝政治制度:介绍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宗法制等,引导学生了解商朝政治制度的发展。
(3)周朝政治制度:介绍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等,引导学生认识周朝政治制度的完善。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演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
4. 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比较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总结其异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 总结拓展:总结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古代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史》2. 参考资料:夏商周政治制度相关论文、书籍等。
3. 网络资源:夏商周政治制度相关网站、视频等。
4. 实物资源:夏商周时期的文物、图片等。
六、教学课时与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安排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进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变,第二课时进行课堂讨论和总结拓展。
七、教学实践与反思1.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分析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因。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开场白:各位评委,您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历史必修第一册第一个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她在这个单元中是很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世界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而艰难的历史过程的开始,所以这节课的历史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我就对这节课的教学构思做一概括的阐述。
一、说教材(一)整体感知: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
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二个:宗法制和分封制。
(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夏商时期的世袭制;建立的基本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深远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思维看待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并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解析让同学们懂得分析,掌握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分析历史的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在当时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而分封制的推行是出于巩固政治的需要也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同时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是从原始社会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难点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说教学、教法主要以讲解法为主,通过分析图表、史料解读让学生对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个全面的渗透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究出上述的两个主要问题。
三、说学生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材分析】本课处于本单元政治制度的第一课,对以后有关政治制度的学习有打牢基础的作用,所以应该认真对待。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
本节课分三个部分:第一目“夏商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讲述王位世袭制的产生、夏商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第二目“西周的分封制”则着重阐明分封制的产生、内容、作用以及后来的弊端;第三目“西周的宗法制”主要是介绍宗法制的来源、特点、内容和作用。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来学习相关疑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教学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以及嫡长子继承制度和大小宗这两个概念。
【教学设计】:导入:师: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哪位同学给我们讲一讲。
生:(略)师:因禹治水有功舜将首领的位子传给他,这种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叫“禅让制”,那么什么事件打破了这一制度,又是什么制度取代了禅让制呢,让我们进入第一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后来王位传承制度有什么影响呢?学生:臣民—部落首领—国王,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由禅让制转变为王位世袭制。
师: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吗?生:回答观点:(不同意,王位世袭制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XXX,很高兴在此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章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了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而这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源头,使我们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后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课文中涵括了大量的图片、资料等,为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学会归纳和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2.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培养分析、研究历史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历史故事,探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设置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朔源,感受宗法制等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意义。
3.以史为鉴,用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学习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四、说学情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但是由于这一部分内容在初中没有涉及,对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一点,加强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说教法学法(在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我制订了以下教法学法)
(一)教法
1.讲述法:讲述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含义等的一些历史知识点
2.谈话法:通过师生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讲解法:通过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转变,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4.图示法:引导同学们《大禹治水》和《尧舜让位》等图片和西周分封示意图等地图,使学生学会读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学法
1.阅读法:学生阅读课本材料,并归纳回答相关问题。
2.合作学习法:组织同学们对分封制进行评价,培养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这部分我使用的是故事导入法。
首先,通过PPT展示《大禹治水》和《尧舜让位》两幅图片,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先鼓励学生起来讲述大禹治水而后尧舜让位的故事,并由此提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那么在中国古代还有哪些政治制度呢?”从而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
(4分钟)
(讲授新课)这部分我主要运用了对比式、理解性、运用性的提问技巧,利用示意图、疆域图的教具,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这部分我运用了对比式、理解性的提问技巧。
展示启与儿
子的对话图,比较前面提到的尧舜让位的制度,让学生思考有什么不同?讲述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转变,给出王位世袭制的含义,再展示占卜祭祀的图片,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启与儿子的对话、王位世袭制的含义和祭祀的图片中理解王位世袭制的特点以及从禅让到世袭制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补充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这个知识点,再通过学思之窗引导学生感受相权的发展。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讲述西周的建立,换位思考,引导学生站在周武王的角
度思考建国后为维护国家统治采取的措施,再结合课文中分封示意图,从而引导学生葱分封制的内容、目的、以及分封对象方面,构建出分封制的知识框架;再通过阅读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材料中思考诸侯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相伴而生,再补充诸侯的权利,由分封诸侯的权利,再展示层层分封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最后通过楚王问鼎的故事,探究分封制的瓦解和根本原因所在。
(这个部分是重要的知识点,大概需要30分钟)
3.血缘关系维护的宗法制
为当今的出现的家产纠纷,国家颁布了继承法,在联系古代,通过王位之争的故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这样学生更能够理解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以及以宗法制的概念、作用。
在学生对宗法制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展示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示意图,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分封制的内容,理解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从当时的君臣关系和今天的认祖归宗两方面,理解宗法制的影响。
由于这是一个难点,先对学生进行评价,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是整合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在新课内容教学结束后。
教师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堂练习是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在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后我选择如下三道习题,这三题第一道对应的是世袭制度的内容,第二道对应的是分封制度的内容,第三道对应的是宗法制度的内容,当堂讲解,巩固学习。
本课的教学过程就到此结束。
请各位多多指教!
六、板书设计:(这部分在课堂导入部分学生思考思考问题时,板书出课文标题。
最后总结时同时进行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