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及临床意义1课件

合集下载

尿液红细胞与形态护理课件

尿液红细胞与形态护理课件
ERA
病例一:尿路感染引起的红细胞异常
总结词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引起尿液红细胞异常的原因之一,通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 等症状。
详细描述
尿路感染时,由于炎症刺激,泌尿道黏膜受损,红细胞进入尿液中,导致尿液红 细胞计数升高。同时,尿路感染还可能引起尿液白细胞计数升高,需同时关注。
病例二:肾小球肾炎引起的红细胞异常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体与尿红细胞抗原结合的原理,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 存在和数量。
04
尿液红细胞护理建议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日常护理建议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尿液检查,以便及 时发现尿液中红细胞异常情况。
观察症状
留意自己是否有血尿、尿痛、尿 急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可引起泌尿 道黏膜损伤,导致红细胞 进入尿液中。
泌尿系统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可侵犯泌尿 道黏膜,引起出血,导致 尿液中红细胞异常。
红细胞异常的分类
非均一性红细胞尿
多见于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 等,由于红细胞变形、破碎,出 现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红细 胞。
均一性红细胞尿
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 肿瘤等,红细胞形态大小一致, 形态规则。
总结词
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可引 起尿液红细胞异常,表现为血尿、蛋 白尿等症状。
详细描述
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膜受损, 红细胞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中,导致 尿液红细胞计数升高。同时,肾小球 肾炎还可能引起尿液蛋白计数升高, 需同时关注。
病例三: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红细胞异常
总结词
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的引起尿液红细胞异常的原因之一,通常伴有腰痛、血尿等症状。

尿液红细胞位相PPT课件

尿液红细胞位相PPT课件

.
26
G型红细胞注意与真菌孢子鉴别
.
27
SUCCESS
THANK YOU
2020/6/3
.
28
均一性血尿:指红细胞大小 较一致,红细胞直径6~8um, 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呈微 黄色,与血液中正常红细 胞大小相似。整个尿标本 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
3
.
4
非均一性血尿
非均一性血尿:即变 形红细胞性血尿,红 细胞大小不一,体积 可相差3—4倍,尿中 可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 形性变化的红细胞, 如大红细胞、小红细 胞、棘形红细胞、皱
THANK YOU
2020/6/3
.
15
新月形红细胞
此型红细胞较少见,工作中暂时未见到, 没有相应的图片。估计是下面的样子
.
16
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
沉积,血红蛋白丢失。
.
17
皱缩红细胞
.
18
影形红细胞
.
19
.
20பைடு நூலகம்
盔形红细胞
盔 形 红 细 胞
.
21
红细胞碎片
RBC碎片
.
22
或胞浆聚集,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 ⑤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如半月形。 ⑥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白
丢失。 ⑦皱缩红细胞:高渗尿中多见。 ⑧影红细胞:低渗尿中多见。 ⑨红细胞碎片。
.
10
大红细胞
.
11
小红细胞
.
12
棘形红细胞
.
13
环形红细胞
.
14
SUCCESS
G2型红细胞呈小球形,细胞膜厚折 光增强

尿液红细胞位相ppt

尿液红细胞位相ppt
预测疾病进展
尿液红细胞位相分析可以预测 疾病进展,有助于制定预防措
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02
尿液红细胞位相的病理改变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均一性红细胞尿
总结词
红细胞大小、形态一致,常见于非肾小球性血尿。
详细描述
均一性红细胞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染色深浅一致,这种类型的 血尿通常是由于非肾小球性病变引起的,如泌尿道感染、结石、肿瘤等。
肾肿瘤
总结词
尿液红细胞位相在肾肿瘤中具有一定的辅助 诊断价值,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详细描述
肾肿瘤时,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可能侵犯肾 实质或破坏血管,导致出血。尿液中可能出 现畸形红细胞。然而,尿液红细胞位相检查 在肾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有限,还需结合其他 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04
尿液红细胞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膀胱疾病
详细描述
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通过滤过膜时受到挤压和损伤,出现畸形红细胞。尿 液红细胞位相检查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肾小球肾炎,并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和预 后。
肾盂肾炎
总结词
尿液红细胞位相在肾盂肾炎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详细描述
肾盂肾炎时,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红细胞通过受损部位时受到挤压,出现畸形红细胞。然而 ,尿液红细胞位相检查在肾盂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有限,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尿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分泌物增多等。
尿液红细胞位相表现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PPT课件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PPT课件

下细胞浆粘滞性增加、顺应性下降,呈皱缩形;在低渗环境中细胞表面
积与体积比上升,滤过阻力下降,稀释的血红蛋白漏出细胞外而呈现环 形、戒形。因此,尿中畸形红细胞增多、但形态单一不能诊断肾小球性
血尿;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征是尿中出现多种形态的畸形红细胞,且畸形
红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2、尿畸形红细胞并非肾小球性疾病所特有 尿畸形红细胞不只出现于肾小球性疾病,健康人尿中 的红细胞均为畸形红细胞,但其数量小于5×106/L。因
原理:利用尿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均具 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使过氧氢茴香素或过氧化氢烯钴释放出新生态 氧,后者可氧化有关色原(如邻甲苯胺) 显色。因此,它既可检测红细 胞,也可检测游离血红蛋白,还可作为红细胞镜检的筛选法。 不足:吩噻嗪类或吩嗪类药物、肌红蛋白、对热不稳定酶、氧化剂或 细菌过氧化物酶、尿pH值偏高等均可使隐血出现假阳性。尿液中存在 大量维生素C时,可由于竞争性抑制反应而使干化学隐血出现假阴性。
因插管常被污染其培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在不同部位取血,2次分离出同样菌种才是确定病原菌的
有力证据。
采血量: 成人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血液中含菌量较少,平 均1~3ml血液中仅有1个细菌。所以采血量一定要足够。 成人一般为10ml,新生儿与婴幼儿为1~2ml。对成人每增 加1ml血量平均能提高阳性率3.2%。 无菌操作: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在血液培养的全过程,从
(甲苯)。门诊病人将全部尿液送化验室体液检验窗口。
住院患者将全部尿液送护理站,混匀并量取总尿量后,留 取10-20ml尿液于一次性尿杯中送化验室检测,请务必在 化验单上记录总尿量。 注意:甲苯系有机溶剂,应避免与塑料制品直接接触。
OGTT试验
WHO建议:成人75g葡萄糖,孕妇100g,儿童

尿液红细胞位相医学PPT课件

尿液红细胞位相医学PPT课件


陷症 (如蚕豆病等)的
急性溶血。
22
G型红细胞
肾性红细胞形态:
G1型红细胞呈各种形态,都带有一 个以上的芽胞,当血红蛋白丢失后 为带芽胞的双圈淡影
G2型红细胞呈小球形,细胞膜厚折 光增强
G3型红细胞膜周围凹凸不规则如花 环形或细胞表面有颗粒样沉积
G4型红细胞呈酵母菌样中间凹陷的 小口形,面包圈形、靶形
G5型红细胞呈明显缩小和折光减弱 的小环形、不规则破碎小环形、脱 落芽胞、细胞碎片等
23
G形红细胞相差镜像
24
G形红细胞相差镜像
25
G型红细胞注意与真菌孢子鉴别
26
15
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
沉积,血红蛋白丢失。
16
皱缩红细胞
17
影形红细胞
18
19
盔形红细胞
盔 形 红 细 胞
20
红细胞碎片
21
咬红细胞
咬细胞(bite cell) 为
红细胞边缘似被咬掉
一个半圆形小口,常
见 1个,也有的为2个。

见于红细胞葡 萄糖6-
红 细
磷酸脱氢酶(G6PD)缺
相差3—4倍,尿中可
可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 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形
形性变化的红细胞,
性变化的红细胞,如
如大红细胞、小红细
大红细胞、小红细胞、
胞、棘形红细胞、皱
棘形红细胞、皱缩红
缩红细胞等。非均一
细胞等。
性血尿与肾活检的诊
断符合率可达96.6%。
5
非均一性血尿
6
非均一性血尿
7
混合性血尿
指尿液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 一性两类红细胞。依据哪一 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 为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和以 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两组。

尿红细胞位相检验及临床意义

尿红细胞位相检验及临床意义

尿红细胞位相检验及临床意义概述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利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一种方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

推测血尿是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

一般认为,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者约4%,其中红细胞数(0.5~5.0)×1012/ml,多为畸形红细胞。

如尿中发现畸形红细胞(其大小,形态呈多型性,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占75%以上,且红细胞数≥8000/ml者,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

尿红细胞形态学和尿畸形红细胞产生的机制尿红细胞形态学正常形态的尿红细胞具有末梢血涂片所见的红细胞同样的形态,双面中央凹陷、圆盘状,呈淡黄色。

尿红细胞呈现环形(炸面包圈样)、棘形、锯齿(皱缩)形、靶形、影形、口形、裂形、小型、球状等异常形态称为尿畸形红细胞。

尿畸形红细胞产生的机制目前认为尿畸形红细胞的产生主要是由于:①尿红细胞通过病变的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物理性损伤,②尿红细胞在流经肾小管时受到尿pH、渗透压及尿酶、尿素等化学因素的影响。

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尿中多样畸形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80%以上,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尿红细胞表面光滑、大小和形态均一,且畸形红细胞20%以下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若尿中畸形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20%以上,但小于80%则为混合性血尿。

作用用位相(相差)显微镜来区分尿中正常形态红细胞和异常形态,以区分血尿来源,是近十几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首先发表,以后国内也发表不少相类似文章。

临床应用血尿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两大类。

肾小球性血尿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常见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慢性及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1]合征、l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遗传性肾炎(Alport 综合征)、薄基膜肾病(家族性良性血尿);剧烈运动后一过性血尿等。

尿液红细胞与形态课件

尿液红细胞与形态课件

收集尿液样本
收集受检者的尿液样本,要求使用清洁、 干燥的容器进行储存。
显微镜观察
将尿液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 形态、大小、数量等指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染色检查
如需要,用特殊染料对尿液样本进行染色, 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红细胞形态及结构。
结果记录与分析
记录观察到的红细胞形态及数量等信息, 进行综合分析。
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结果分析
病理学检查
通过肾穿刺等病理学检查, 可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病变 情况,对预后做出更准确 的评估。
预后评估的结果分析
良好预后
如果尿液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 等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未 发现明显异常,且无伴随症状, 提示病情得到控制,预后良好。
不良预后
如果尿液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 等指标持续异常,影像学检查发 现肾脏损伤明显,且伴随症状未 得到缓解,提示病情加重或难以
他部位的结核。
04
尿液红细胞形态与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 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氟 喹诺酮类等,用于治疗尿 路感染、肾炎等引起的尿
液红细胞异常。
免疫抑制剂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 的尿液红细胞异常,可采 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糖 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
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需使用抗高血 压药物,如利尿剂、钙通 道阻滞剂等,以降低血压, 减少尿液中红细胞数量。
控制,预后不良。
需要进一步治疗
如果经过上述评估后仍无法确定 预后情况,或病情较为复杂,需 要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更
深入的检查和治疗。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红细胞形态
根据观察到的红细胞形态,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如肾小球肾炎时,尿液中可 见到畸形红细胞;尿路感染时,可见到均一形态正常的红细胞。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汇报人:目录•尿液红细胞概述•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尿液红细胞异常形态•尿液红细胞的其他应用•总结与展望01尿液红细胞概述0102正常尿液中应无红细胞,或仅含少量红细胞。

尿液红细胞是指存在于尿液中的血液细胞,通常是由于肾脏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

尿液红细胞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

中,这种红细胞通常较小,形态正常或变形。

液中,这种红细胞通常较大,形态异常。

可能提示肾脏或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

尿液红细胞升高通常无临床意义,可视为正常情况。

尿液红细胞降低尿液红细胞的临床意义02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将尿液样本置于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等特征。

显微镜观察用特殊染料对尿液样本进行染色,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染色检查使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样本进行定量分析,获取红细胞数量等信息。

定量分析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

收集尿液样本将尿液样本滴在玻片上,轻轻摊开,盖上盖玻片,静置一段时间。

制作玻片将制作好的玻片放入显微镜中,调整焦距和光线强度,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等特征。

显微镜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红细胞形态学特征,如红细胞大小、形态是否规则、有无芽孢等。

结果记录尿液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结果分析红细胞形态01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红细胞形态,可以判断出血尿的来源和病因。

例如,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红细胞形态多不规则,而尿路感染引起的血尿则以正常形态的红细胞为主。

红细胞大小02不同病因引起的血尿,红细胞大小也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红细胞大小多不一致,而尿路感染引起的血尿则以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为主。

其他特征03根据观察到的其他特征,如红细胞内部结构是否正常、有无芽孢等,可以对病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03尿液红细胞异常形态肾小球源性血尿是指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受阻,在肾小球内破裂而导致的血尿。

这种血尿通常伴有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提示患者可能患有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险的信号,可能是泌 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唯一临床表现。因此,对血尿患
者必须及早诊断其基础疾病。而血尿的诊断首先 要鉴别其是肾小球性血尿,还是非肾小球性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常见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 肾炎,非肾小球性血尿则常见于肾结石、肾肿瘤等。 如果是肾小球性血尿,我们需要做有关检查排除继 发性肾炎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炎。最好做肾脏 病理检查。如果是非肾小球性血尿,我们需要进行 B超、IVP检查,必要时做CT、核磁共振检查 以尽早明确其病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来,区分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新方法有:①棘 形红细胞百分率法:即红细胞具有1个或多个胞质 突起的炸面圈样细胞≥5%为标准。②红细胞容积 曲线法:肾性血尿,呈不对称曲线,尿红细胞医 学教育网整理平均容积(MCV)小于静脉血MCV; 非肾源性血尿,红细胞容积曲线法呈对称曲线, 尿红细胞的MCV大于静脉血红细胞的MCV。③流 式细胞术:测定抗血红蛋白抗体或抗TammHorsfall蛋白抗体染色的红细胞,以鉴别血尿来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尿畸形红细胞并非肾小球性疾病所特有
尿畸形红细胞不只出现于肾小球性疾病,健康人尿 中也可出现畸形红细胞,但其数量小于5×106/L。 因此,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的前提条件是尿红细胞数 量大于8×106/L。此外,尿路感染患者尿红细胞体 积分布曲线也可呈现肾小球性分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肾小球性疾病也可是非畸形红细胞性血尿
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小管内渗透压梯 度的丧失和肾小球基底膜的严重破坏,尿红细胞可 为正常形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尿畸形红细胞的分类
黄锋先等关于畸形红细胞分类 ①面包圈 样红细胞。②古钱样红细胞。③红细胞膜 呈颗粒样、串珠样。④红细胞大小不等,大 者为正常的1~2倍,小者为其1/2,颜色变浅。 ⑤残碎红细胞。⑥芽孢样红细胞。⑦棘状 样红细胞。⑧其他形状,如细胞膜破裂成各 种形状,马蹄形、月牙型等。其他如红细胞 呈锯齿型、固缩型、大小一致的均称均一 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尿畸形红细胞产生的机制
一般认为,红细胞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时受损 和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漏出时受挤压而变 形,同时还与尿渗透压、pH等因素有关。 因此来自肾脏的红细胞,除外形发生图相变 化外,其体积的大小也有显著性差异。采用 显微镜观察检查尿内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对 诊断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和鉴别诊断是 有一定价值和临床意义的。棘形、靶形红 细胞的出现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尿畸形红细胞的分类
Birech报告畸形红细胞分类 红细胞大小 不等,形态异常多样,归为以下7种:①酵母菌样红细 胞:在红细胞外膜有小泡突出或细胞呈霉菌孢子样 改变。②炸面包圈样红细胞:红细胞膜呈明显的内 外两圈、四周肥厚、形似炸面包圈。③古钱样红 细胞:形似中国古钱币。④膜缺损红细胞:红细胞膜 不完整,部分血红蛋白(Hb)丢失。⑤大红细胞:细 胞体增大,中心淡,无双盘凹陷感。⑥小红细胞:胞 体小,外膜增厚,折光增强。⑦手镯样红细胞:胞体 较大,呈明显内外两层膜改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
尿中多样畸形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80% 以上,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尿红细胞表面 光滑、大小和形态均一,且畸形红细胞20% 以下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若尿中畸形红细 胞占红细胞总数20%以上,但小于80%则为 混合性血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尿红细胞形态
正常形态的尿红细胞具有末梢血涂片所见 的红细胞同样的形态,双面中央凹陷、圆盘 状,呈淡黄色。尿红细胞呈现环形(炸面包圈 样)、棘形、锯齿(皱缩)形、靶形、影形、 口形、裂形、小型、球状等异常形态称为 尿畸形红细胞。
4.尿中红细胞数量要充足
尿中红细胞每高倍(400倍)视野少于30~40个,将 影响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对血尿定位判断的可靠性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综上所述,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在血尿的定位 诊断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任何一种检 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非100%。非畸 形红细胞血尿并不能排除肾小球肾炎,需做 多次检查。畸形红细胞尿对诊断肾小球性 血尿虽有重要意义,然而,血尿的定位诊断不 能完全依赖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应结合患者 临床表现、尿蛋白情况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尿红细胞分析注意事项
1.尿中畸形红细胞增多、但形态单一不能诊断肾小球性血 尿
单纯尿pH、渗透压的变化也可引起尿红细胞畸形,但此时尿畸形 红细胞为单一形态。尿红细胞在酸性尿液中肿胀呈现球状、口形; 在碱性尿液中血红蛋白溶解丢失呈现锯齿形、影形;尿红细胞在高 渗环境下细胞浆粘滞性增加、顺应性下降,呈皱缩形;在低渗环境中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上升,滤过阻力下降,稀释的血红蛋白漏出细胞 外而呈现环形、戒形。因此,尿中畸形红细胞增多、但形态单一不 能诊断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征是尿中出现多种形态的 畸形红细胞,且畸形红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