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导学案)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导学案)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学案编号034 编制人:胡永燕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使用说明】1、同学们先带着学习目标认真阅读一遍教材内容,用15分钟时间根据自学引导中的问题研究文本,勾画标注课本,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然后,构建知识体系、完成体验探究。

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

2、预习中重点把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非正义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认识一战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2、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感知积累【自学引导】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1、如何理解“战争催生了新世界”?2、理解重要概念:债权国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提供了哪些进步的契机?【我的知识树】(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梳理出本课的知识体系。

不要拘于形式,既要有创新,更要有内涵)【我的疑问】体验探究主题大战的影响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卷入人口超过15亿,参战人员 7000多万,伤亡人员 3000多万,其中死亡1000多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1)材料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世界制造业生产指数(1913—1925年)1913 1920 1925世界100 93.6 121.6欧洲100 77.3 103.5苏联100 12.8 70.1美国100 122.2 148.1世界其他地区100 109.5 138.1--------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三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

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导学案--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导学案--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

141导学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学习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基础知识】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帝国主义:19 世纪晚期至20 世纪初,随着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酝酿(1)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20 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订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3.爆发:年6 月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三条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

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2.进程(1)1914 年,德军进攻法国,双方以150 多万兵力在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2)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3)1915—1916 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在英法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4)1916 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5)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6)1917 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胜利后退出了战争。

(7)年11月11 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建立: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高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4---导学案

高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4---导学案

第四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5月19日)【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一战的性质;大战造成的直接后果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法指导】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战后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人类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大战还对战后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政府机构只能的改变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归纳】一、战争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的战争。

虽然对于和来说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二、催生了新世界(导致世界格局变化)(欧洲相对衰落;和日本崛起;建立国际联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亚非拉运动掀起新高潮)1、对欧洲的影响:相对衰落,带来了深刻的和危机。

⑴经济危机:①失去了大量海外;②工业遭严重破坏;③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力不断减弱。

⑵政治危机:①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②俄国十月革命,激励了欧洲;③苏俄(苏维埃政权)成为欧洲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⑶精神危机: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怀疑,充满了幻灭和危机感。

⑷国际地位: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2、对美日的影响:迅速崛起,挑战欧洲主导的国际格局⑴美国:①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和最大的输出国;②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越来越大。

⑵日本:①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国变成国。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推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⑴原因:①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②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得到发展;③俄国的鼓舞⑵表现:中国的运动;印度的运动;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4、建立了战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三)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1、摧毁了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促成了新型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出现;2、一战成为一系列发展的催化剂。

高中历史导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学案(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导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学案(人教版选修3)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1.就整体来看,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欧洲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________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而参战;战争期间,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__________、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2.就局部来看,塞尔维亚、________所进行的战争是出于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它们所从事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但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1.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1)对欧洲①经济方面:大战使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__________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②政治方面:大战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________四个帝国;十月革命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____________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③国际关系方面:欧洲在国际上的________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严重影响。

(2)对美国①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________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占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8.5%。

②美国对____________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在欧洲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3)对日本①一战使日本获得了扩张的良机:它乘机占领了中国的________、太平洋上原来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大大扩张了势力范围。

②一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的良机:日本几乎独占了中国________的市场,并加紧向英、法等国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________因战争迅速膨胀;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4)其它方面①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________,这些国家和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精品导学案川教版3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精品导学案川教版3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指要】1.课标要求(2011版课标要求)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

2.学法指导(1)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内容、影响,凡尔登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简要战况和作用结果等。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3)结合战争武器和战争场景插图,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并探讨突发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概念解读: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有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流传。

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

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各国的国家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战争进程:1 、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史称“①__________”。

2、交战双方:一方为②______等;另一方为英、法、俄、塞尔维亚等。

3、爆发:1914年7月,③____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战争爆发。

4、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其④________对战争具有决定作用。

5、三大战役:①1914年的⑤_______战役;②1916年2月至7月)的⑥______ 战役,德军以密集的炮火和大量的毒气弹等猛攻凡尔登,这次战役异常残酷,双方一共伤亡70多万人,人们把这场战役称为⑦_____,但是,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此后,德军在⑧_____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③1916年,为了牵制德军,英法军队于7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优秀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优秀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的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后果、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俄【教学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性质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述法,朗读法,提问法,录像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帝国主义的本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一战的爆发(一)萨那热窝事件—大战的导火线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明争暗斗中巴尔干半岛是争夺尔干半岛,的焦点。

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展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思考:20世纪的巴尔干半岛是不是已成为火药库?(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到1914年时,巴尔干半岛已是战云密布。

但恰恰就在这个敏感时候,奥匈帝国的王储即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却挑衅似的来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

6 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耀武扬威地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突然冲上前去,勇敢地投出了炸弹。

(播放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的资料片)两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性命,这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小结: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一战的关系(二)大战的开始和主要战役1.大战爆发的标志和交战双方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同盟国协约国双方对阵形势:同盟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协约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2.欧洲战场的三条战线和主要战役: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西线和东线。

学案4: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学案4: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1.从全局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几十年来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掠夺殖民地和压迫其他民族的政治的继续。

交战双方的目的都是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

从双方来说,都是的非正义战争。

2.从局部看: 抗击奥匈帝国侵略、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的战争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它们所从事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斗争的性质。

但从全局看,这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1.欧洲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从整体上看,欧洲的经济、政治受到战争的严重打击,其地位、作用不断下降。

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2.美日迅速崛起(1)美国原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美国的参战和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军火、商品与贷款,进一步刺激了其经济的发展。

表现:战后美国取代欧洲经济统治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成为世界银行和世界工厂;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 ;战后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日本原因:在大战中接受了协约国的大量订单,利用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地区扩展势力。

表现:趁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日本在一战中大发横财,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3.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1)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表现: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影响: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2)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原因:战争把世界各国都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表现:中国的、印度的运动等。

4.国际联盟的出现史实: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认识: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后果》导学案编者:李远利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后果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大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和进程;知道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新旧知识分析大战的爆发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探究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模拟报道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的概况,培养学生综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历史的领悟能力;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性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价值目标通过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通过讨论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对大战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以凡尔登战役为例,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帮助学生分析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培养学生关爱人类命运之情。

【重点难点】一、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二、难点: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知识准备】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是-------------------------------------------------。

【学习内容】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914年夏触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发事件是什么呢?(课件显示标题一)一、“萨拉热窝事件”(播发剪辑“萨拉热窝事件”的视频资料,并提出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观看视频,阅读课文大字,思考:“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概况如何?有什么影响?请同学给大家讲述。

(学生讲述后,教师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给予充分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案
姓名:
一、点击新目标:
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
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线,记住重要战役——凡尔战役。

2、结合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什么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二、课前小热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
根本原因:
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交战双方:国和国
战争爆发:时间:标志: 主要战场:洲
三条战线:
西线;英法对
东线;俄国对
南线:奥匈对
重要战役:、、
战争结束;时间: ,以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激化了的 ,促进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的觉醒。

三、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
这幅画反映了一战前的哪一重大事件?画中的刺客是谁?遇刺的主角又是谁?
这一突发事件有何重大影响?一个国家皇储的遇刺是否足以引发一些场世界性的战争?如果不是,引发一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找一找:看课本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找到交战国双方的主要国家:
同盟国;
协约国:
主要战场:
三条战线;线;线;线
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线
重大战役:战役;战役;战役
列举一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型武器:
(三)、想一想:阅读课文10——11页,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目的:
结果:
影响;
(四)、小组讨论:材料一: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根据材料一说说一战产生了什么后果?
(1)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
(2)打击了:
(3)激化了:
(4)促进了:
(5)建立了:
(五)、根据材料说说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认识是否正确,请你说说理由?
(六)、知识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

四、课堂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概况——性质——影响。

课后谈收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几十年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一战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启示,通过本课和上一节课的学习,请说说对这段历史的启示和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