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1-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百家争鸣,诸侯割据一方。
在这个乱世
之中,有一位名叫刘邦的年轻人,他出身寒微,却有着雄才大略,
一心想要结束战乱,统一天下。
刘邦自幼聪慧过人,却因家境贫寒,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学习,不断钻研兵法和治
国之道。
他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成为他一生的
信条。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之后,刘邦终于在项羽的帮助下,成为了汉王。
他开始了他的统一天下之路。
刘邦深知,要想统一天下,就必须烽火连天,戏诸侯。
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征战,不
断征服各个诸侯国家,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征战的过程中,刘邦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统帅风范。
他善于用兵,善于用人,能够化解危机,稳住军心。
他还善于善待
俘虏,让他们加入自己的军队,士气大振。
然而,刘邦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他还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
君。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加强了对官
员的监督,使得国家逐渐恢复了生机。
最终,经过数十年的征战,刘邦终于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王。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
的事迹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更离不开智慧和胆识。
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才能最
终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内在修养,善待他人,勇
于担当,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
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

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周宣王死了以后,他儿子即了王位,就是周幽王(公元前781-771年)。
这位天王什么国事也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除了酒肉,就是女人。
他打发人上各处去找美人儿,国家大事压根儿就没往心里搁。
谁奉承他,他就喜欢;谁劝告他,他就头疼。
顶叫他头疼的是赵叔带大夫,因为他乍着胆子奏了一本,说:"这会儿正是国家有难的时候,地震、山崩、饥荒这么些灾害都有。
天王应当想法子找些能干的人来办事才是正理。
怎么能在这会儿去找美人儿呐!'周幽王不听这话也就罢了,他反倒恼羞成怒,革去赵叔带的官职,把他轰出去了。
这原来是"杀鸡给猴儿看'的意思,省得别人再去唠叨。
没想到惹起了另外一位大巨,叫褒?,他凭着一股忠臣的劲儿去见天王,说:"天王不怕天灾,不问国事,反倒亲近小人,轰走大臣。
您这么下去,咱们的国也要保不住啦。
'周幽王挺生气,也不乐意跟他争,吆喝了一声,当时就把他下了监狱。
从这儿起,再也没有人敢劝他了。
褒?在监狱里呆了三年,眼看着没有放出来的指望了,他家里的人一直给他想法儿。
他们想:"天王既然顶喜欢美人儿,我们得在这上头打主意。
'他们就上各处去找美女。
还真始他们找着了。
他们花了些绢、帛,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
小姑娘怎么也不乐意,哭哭啼啼,就是不走。
她爹娘拾穷逼得没有法子,不肯错过这笔好买卖,一边哭着,一边劝女儿发发孝心,照顾照顾他俩这又穷又苦的老两口子。
小姑娘叹了口气,一咬牙,跟着人家上京城里来了。
褒家把她训练了一下,教了些歌舞,把她献给周幽王,算是来赎褒?的。
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挺出名的美人儿褒姒。
周幽王一看见褒姒,那股子兴奋劲儿就不用提了。
褒姒那份儿漂亮,他梦也没梦见过,他觉着宫里头的美人儿都加到一块儿也抵不上褒姒的一丁点儿。
他当时就免了褒?的罪,把他放了。
从这儿起,天王日日夜夜陪着这位天仙,把她看成心肝宝贝儿。
周幽王这么宠着褒姒,褒姒可不喜欢他。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的秦国国君是秦穆公,他派出了一个名叫苏秦的大臣去游说其他国家,希望能够让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秦国。
苏秦首先来到了齐国,他向齐国国君提出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苏秦告诉齐国国君,如果齐国愿意和其他国家一起联合起来对抗秦国,那么他就会在山顶上点燃烽火,向其他国家发出信号。
齐国国君对这个计划很感兴趣,他答应了苏秦的请求,并且派人去通知其他国家。
接下来,苏秦又去了赵国、楚国和魏国,他向这些国家的国君提出了同样的计划,并且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于是,在一个暗夜,苏秦在山顶上点燃了烽火,向四面八方发出了信号。
当时的人们都知道,这意味着各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秦穆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他立刻派人去向其他国家求和。
最终,各国都同意了秦国的条件,和平降服于秦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烽火戏诸侯并不是指真的在战场上玩弄火焰,而是指利用巧妙的策略,让各国相信自己的强大,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战争并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候,通过智慧和策略,也能够达到和平的目的。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学会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武力和战争。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善于联合他人,共同对抗强大的对手,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希望我们都能够像苏秦一样,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去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有个特别宠爱的妃子叫褒姒,可褒姒总是不笑。
周幽王为了让她笑,就想出了个荒唐的主意。
他点燃了烽火台,烽火台的烟一冒起来,各地的诸侯看到了,以为有敌人入侵,赶紧带着兵马赶来救援。
当诸侯们气喘吁吁地赶到时,却发现没有敌人,这才知道被周幽王骗了。
看到诸侯们狼狈的样子,褒姒终于笑了。
可是,周幽王这样戏弄诸侯,诸侯们心里都很生气。
后来,真的有敌人来了,周幽王再点燃烽火台,诸侯们都不相信了,没有人来救援。
结果,周幽王被敌人打败了,西周也就灭亡了。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像周幽王那样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欺骗别人。
同学们,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教育意义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来听听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哟!小朋友们,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叫周幽王,他有个很漂亮但是不爱笑的妃子叫褒姒。
周幽王可着急啦,他想让褒姒笑一笑。
有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让人点燃了烽火台,那烽火台一冒烟,远处的诸侯们以为有坏人来攻打周幽王了,就带着好多好多士兵跑来了。
可是,诸侯们来了才发现,根本没有坏人,是周幽王在骗他们。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诸侯们都生气啦。
后来,真的有坏人来了,周幽王再点烽火台,诸侯们都不来帮忙了。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有个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说:“周幽王太坏啦,不能骗人。
”小朋友们,咱们可不能学周幽王骗人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同学们,咱们接着讲讲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干了件蠢事。
他一次次点燃烽火台,把诸侯们当猴耍。
第一次诸侯们着急忙慌地赶来,累得够呛。
第二次他们还是来了,心里已经有点不高兴。
等到第三次,诸侯们都不相信了。
结果,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没人来救周幽王。
这就像我们在学校,如果总是骗同学,等我们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不会相信我们了。
我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对这个故事的不同解读,让我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
烽火戏诸侯故事

烽火戏诸侯故事
烽火戏诸侯,是一个源自于《战国策》的典故,它讲述了楚国
的君王楚庄王在战争中利用虚假的烽火来愚弄其他国家的故事。
这
个故事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有
着深远的影响。
在战国时代,楚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楚庄王为了
保护自己的国家,经常使用各种策略来应对敌人。
其中,烽火戏诸
侯就是楚庄王使用的一种独特的战术。
楚庄王在面对敌人时,故意
点燃烽火,让其他国家误以为楚国遭受敌军侵袭,于是纷纷前来支援。
而当他们赶到楚国边境时,才发现一切都是楚庄王的一场戏耍,这样楚庄王就成功地躲过了敌人的袭击。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战争策略,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它告诉我们,有时候并不需要用硬碰硬的方式去对抗敌人,而
是可以通过巧妙的手段来化解危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
鉴这种智慧,学会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武
力和暴力。
此外,烽火戏诸侯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考,即使是在
战争中,也可以通过智慧和策略来取得胜利。
这种智慧不仅仅可以
应用在军事领域,还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在现代社会,
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
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烽火戏诸侯故事是一则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故事。
它
告诉我们,智慧和策略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也可以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思考,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
自信。
烽火戏诸侯历史典故故事

烽火戏诸侯历史典故故事
幽王得褒姒之后,万分宠爱,然褒姒却冷若冰霜,入宫以来从未展颜一次。
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想尽一切办法而不能,于是重金悬赏寻求计策,佞臣虢石父提议可用烽火台一
试,可点燃烽火台,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幽王采纳虢石父意见,在虢石父陪同之下带着褒姒登上骊山烽火台,令士兵点燃烽火。
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以为犬戎来犯,于是连忙带齐本部兵马赶来救驾。
来
到骊山脚下之后,却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子也没见到,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
抬头却见周幽王和褒姒正高坐台上饮酒作乐。
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
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
十分有趣,便禁不住嫣然一笑。
周幽王见之大喜,重赏虢石父之后,此后又数次戏弄诸侯,
诸侯们屡次被骗,便再也不愿上当了。
后来,犬戎果然来攻,周幽王再度命人点燃烽火,却再也没有一个诸侯前来。
于是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褒姒和太子伯服全部被杀,西周灭亡。
Classified as Internal。
烽火戏诸侯故事

烽火戏诸侯故事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段著名的历史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叫做荆轲的人。
荆轲原本是秦国的一个刺客,后来被派往齐国刺杀齐国的君主田文。
然而,在刺杀失败后,他又被送到了楚国。
在楚国,荆轲结识了楚国的太子,他向太子建议说,如果能够杀死秦国的君主,就可以让楚国得到更大的利益。
太子听从了荆轲的建议,派他前去刺杀秦国的君主。
荆轲在前去刺杀秦国的途中,遇到了秦国的宰相蒙恬。
蒙恬看到了荆轲手中的利剑,问他是来干什么的。
荆轲便说出了自己的来历和目的。
蒙恬听后,对荆轲说,“你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己。
你所谋划的只是一场烽火戏诸侯。
”。
在蒙恬的劝说下,荆轲最终没有刺杀秦国的君主,而是被秦国的士兵击毙。
然而,荆轲的行为却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秦国趁机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楚国的太子也在战争中丧生。
这场战争被后人称为“烽火戏诸侯”,意指荆轲的行为引发了一场大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国家乃至更大范围的人群。
荆轲的行为虽然是出于个人的目的,但却导致了战争的爆发,给无辜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因此,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到整体的利益,而不是只顾个人的私利。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战争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它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因此,我们要珍爱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
只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够持续发展。
总之,烽火戏诸侯是一段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避免个人行为带来的灾难,珍爱和平,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共同努力。
关于谣言的著名故事

关于谣言的著名故事文章一:《谣言的威力:烽火戏诸侯》(儿童版)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叫“烽火戏诸侯”。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叫周幽王。
他有一个特别漂亮的妃子叫褒姒,可是褒姒总是不笑。
周幽王为了让她笑,就想了一个坏主意。
他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烽火,这些烽火本来是在敌人来的时候才点的,是为了告诉其他的诸侯快来帮忙打仗。
结果诸侯们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来了,就带着士兵们急急忙忙地赶来。
可是来了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敌人,原来是周幽王在开玩笑。
褒姒看到诸侯们被戏弄的样子,终于笑了。
但是,周幽王这样做可不好哦!后来,真的有敌人来了,周幽王再点燃烽火,诸侯们都不相信了,就没有来帮忙。
周幽王的国家就被敌人打败啦!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随便说谎话,乱开玩笑,不然别人就不会再相信我们啦!文章二:《谣言的恶果:烽火戏诸侯》(青少年版)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讲一个历史上因为谣言而引发大麻烦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那可是周朝的大王。
他的妃子褒姒美若天仙,可就是整天愁眉苦脸不笑。
周幽王这心里着急啊,为了博美人一笑,他干了件荒唐事。
他竟然下令点燃了烽火台的烽火。
要知道,这烽火可不是随便点的,那是在国家遭遇外敌入侵时,向各路诸侯求救的信号!诸侯们一看到烽火,那是心急火燎地带着兵马赶来救援。
可到了才发现,啥敌人也没有,纯粹是周幽王瞎闹,为了让褒姒笑。
第一次,褒姒笑了,周幽王觉得值了。
但这事儿可没完,等真有敌人来袭,周幽王再点烽火时,诸侯们都以为又是玩笑,谁也不来了。
结果呢?周幽王丢了江山,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这故事告诉咱们,谣言的危害可大了,千万别为了一时的好玩或者私利去编造和传播谣言,不然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文章三:《烽火戏诸侯:谣言的代价》(成年版)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看看谣言能带来多大的代价。
周幽王,身为一国之君,本应明智稳重。
可他为了讨好不爱笑的妃子褒姒,竟然拿军国大事开玩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有没有听过《狼来了》的故事?(等同学们回答)但是同学们肯定不知道,第一个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就是中国的历史之父司马迁。
当然,他讲的故事版本跟我们小时候听到不大一样,名字也不叫《狼来了》,而叫做《烽火戏诸侯》。
这就是我今天要带给大家的故事: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西周, 周幽王的父亲宣王在位的时候,一首童谣就在镐(hào)京陕西省西安市)城里传唱,“月将升,日将没。
檿(yǎn)弧箕(jī)服,实亡周国。
”童谣越传越凶,很快就传进了王宫,传到宣王的耳朵。
宣王问大臣们是什么意思?大臣都很聪明,心里明镜似的,嘴上却不敢说什么,万一说错了,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勇敢的太史伯阳父分析说:“太阳象征君王,月亮代表女人,这句话是说阴阳颠倒,女人惑乱君王。
檿弧是桑木弓,箕服是装箭的草袋子,这说明周国的灭亡与弓箭有关。
”伯阳父劝说衰老的宣王要修德化灾,宣王却反过来理解:既然跟弓箭有关,那就收缴全国的弓箭,禁止民间私自制造弓箭,否则格杀勿论。
命令下达之后,官兵四处搜捕制造和私藏弓箭的人。
一对老夫妻靠制造弓箭的手艺吃饭,吓得赶紧逃跑。
他们躲在山里避风头,忽然发现树丛里有个弃婴。
女孩长得眉清目秀,非常漂亮。
老夫妻正好无儿无女,便带着这个可怜的弃婴继续逃跑。
最后,他们跑到褒国,暂时安定下来。
这个从小没见过父母的女孩就是褒姒(bāo sì)。
褒姒慢慢长大的时候,宣王去世,太子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当上了国王,就是周幽王。
真是知子莫若父,周宣王对自己的儿子宫湦还是很了解的。
这个人脾气粗暴,贪婪腐败,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老百姓都敢怒不敢言。
大臣叔带看不下去了,奉劝幽王。
幽王哪里肯听,二话不说就把叔带抓进了监狱。
善于阿谀奉承的大臣们高兴了,使出各种手段,变着法儿地哄幽王开心。
幽王开心了万事大吉,丰厚的赏赐源源不断。
最有名、最能干的当数虢(guó)石父。
眼看着王宫里的钱不够花了,虢石父重新捡起了周厉王时代的“专利”政策,增加王宫收入,保证幽王的享乐生活不受影响。
也许是天怒人怨吧,幽王上台的第二年,泾、渭、洛等地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地震,岐山崩塌!试想,岐山乃是古公亶父创业的根据地啊,这个现象意味着什么?傻子都能看出来。
伯阳父就说:山岳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兆!幽王囚禁忠臣叔带,惹恼了褒国的国君褒珦(xiàng)。
他跋山涉水赶到镐京为叔带求情,不料幽王的昏庸超出想象,顺便把他也抓起来,准备挑个好日子砍头。
褒国沸腾了。
因为褒珦是有德之君,深受百姓爱戴,于是有人建议,起兵攻打镐京,营救被囚禁的国王。
这显然是鸡蛋碰石头啊,很不理智。
褒珦的儿子洪德更是急得团团乱转,怎么办,怎么办?有位大臣想到了商纣王时代姬昌被囚于羑里的往事,为洪德献上了妙计:“当年文王被囚,散宜生等人求得有莘(shēn)国美女妲己献给商纣王,结果,不仅文王被释放,还加封为西伯呢。
我们也只能采取这个办法了。
”洪德大喜过望,连忙安排人马,到处寻找足以媲美妲己的美女。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天,褒姒就被带到了洪德面前。
洪德看到褒姒,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
这哪里是人啊,简直是仙女下凡!褒珦回家。
褒姒留下。
幽王的心里乐开了花。
从此以后,朝廷里再也看不见幽王的身影。
他带着仙女褒姒吃喝玩乐,纵情享受,不仅封她为贵妃,还为她修建豪华奢侈的宫殿,冷落了原来的王后申氏。
过了好长时间,幽王忽然发现褒姒怎么从来不笑啊?“吃得不好吗?宫殿不美吗?衣服不够华丽吗?要不,你喜欢观看杀人吗?”听了幽王的问题,褒姒只是摇头,还是没有笑容。
褒姒是个苦命的孩子。
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山林,没有享受过真正的父爱母爱,她怎么开心得起来?如今又被洪德卖来,当成货物送给幽王,她怎么会高兴呢?当然了,如果幽王能懂得理解人心,他也不至于昏庸到国破身死的地步。
周幽王无计可施了,只好向手下的大臣们征求意见。
虢(guó)石父这人鬼主意最多,他趴在幽王耳朵边嘀咕了半天,幽王哈哈大笑。
第二天,幽王、褒姒和虢石父登上了骊山的烽火台。
虢石父命令士兵点燃烽火,敲响锣鼓。
我们知道这烽火台可不是游乐场,烽火也不是逢年过节的鞭炮,想放就放。
这是军事设施,那时候,为了防止敌人进攻,周天子跟各路诸侯约好,在大路旁建了很多高台,如果敌人进攻,就点燃高台上的烽火,把消息传给各路诸侯,这烽火就是军情,只要烽火升起,各地诸侯必须赶来保护镐(hào)京。
很快,诸侯们带着军队赶来了。
看着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的幽王,大家一边擦汗,一边紧张地问:“大王,出什么事了?敌人在哪儿!”幽王面带微笑,冲着下面严阵以待的诸侯们挥了挥手,说:“没事了,你们回去吧!”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辛辛苦苦跑来,原来没事啊?这不是闹着玩吗?看着诸侯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却又无可奈何的狼狈模样,褒姒终于笑了。
听见褒姒的笑声,幽王比打了胜仗还有成就感,重重地封赏了虢石父。
后来,幽王和褒姒又玩过几次烽火游戏,然而赶来的诸侯越来越少了。
公元前771年,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镐京。
睡梦中的幽王让虢石父赶紧去烽火台点火,向诸侯搬兵求救。
烽火倒是点着了,烧得很旺,然而等了很久都没有人来。
再点,还是没人。
诸侯们没看见吗?不,看见了,他们以为幽王和新王后又在玩游戏呢,懒得配合了。
幽王彻底绝望了。
联合部队轻松攻破镐京城,杀死了幽王、褒姒、伯服、虢石父等人,还把王宫抢了个干干净净。
伟大的西周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同学们,这个故事领悟到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有哪位同学可以回答,请举手~1.愚弄和欺骗别人都是不对的,就像“狼来了”故事一样,撒谎的孩子只能被狼吃。
2.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3.不顾百姓死活贪图美色,拿国家大事当儿戏的人,命中注定了会被狼吃掉。
4.那些昏君就不知道感谢命运吗?上天让你投胎到了帝王之家,对你有恩,你就不能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吗?就不能仁义治国吗?就不能以礼治国吗?周幽王荒淫无度,不顾百姓死活,他的灭亡是理所应当的。
5.领悟到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的道理6.很多东西失去了还可以追回,信誉一旦丧失,就很难挽回了。
7.人不可以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8.我们要懂得俭以养德的道理,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牢记烽火戏诸的教训,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诗经》都在感叹:“赫(hè)赫宗周,褒姒灭之!”然而从公刘(创立部落国家,部落国家由畜牧转为农业,周文王的祖先)到古公亶父[dǎn fù](文王的祖父),从文王武王到成王康王,将近三百年的伟大西周真的毁于那个柔弱的弃婴——褒姒之手吗?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尽人皆知。
这个故事能够传播得如此广泛,因为它与纣王造鹿台一样,作为封建统治阶级荒淫无道的明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样的。
骊山上的烽火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
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
有个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珦下了监狱。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
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
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幽王,替褒珦赎罪。
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音sì)。
幽王得了褒姒,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释放了。
他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心情闷闷不乐,没有开过一次笑脸。
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怎么也笑不出来。
周幽王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有个马屁鬼叫虢(音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
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骊音lì)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
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
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
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
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
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他们上了骊山,真的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
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
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楞了。
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知道上了当,蹩了一肚子气回去了。
褒姒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
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
褒姒真的笑了一下。
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连结犬戎进攻镐京。
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
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
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
那个不开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
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音jiù)为天子,就是周平王。
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戎又打过来,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了去。
平王恐怕镐京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洛邑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人物介绍周幽王姬宫湦(?―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1年―前771年在位。
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
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
姬宫湦死后,谥号幽王,诸侯共同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