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动物笑谈(公开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9动物笑谈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9动物笑谈课件
看《所罗门王的指环》,常常为作者与动物们 的默契与温情发出会心的微笑:他所驯养的鸟儿, 白天去和野鸟玩耍;可是他回家时,鸟儿们已经在 回廊里向他大声问候了。
字词清单
课件PPT
鹦鹉( yīng wǔ) 温驯( xùn) 禁锢 (gù) 虐(nüè)待 余晖( huī) 咒(zhòu)骂 柠檬(níng méng) 嚎( háo) 敛(liăn) 蹿(cuān) 鹳(guàn) 神采奕( yì)奕 匍匐(pú fú) 麝(shè)香 蹒跚(pán shān)
随堂测试
课件PPT
1.本文语言文字
,谈论了和动物有关的趣事,
读了觉得很好笑 。
2.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麝香( ) 嗔怪( )蹒跚( )
温驯( ) 余晖( )哺乳( )
随堂测试
答案: 1.幽默风趣。 2. shè chēn pán shān fú xùn huī bǔ gù
课件PPT
②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 紧紧地抓住裤腰。
①“逗笑”是全文的文眼,全文写了令人好笑的趣 事。 ②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写出了父亲的为难。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请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与大 家分享。
课件PPT
主题概括
课件PPT
本文讲述了一只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既有作者 与大鹦鹉相处的荒谬经历,又有大鹦鹉的“恶作 剧”。
怪诞不惊 大相径庭 谢天谢地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件PPT
1.初读,体会诵读中的语气、语速、停顿等。 2.再读,读出作者对动物的爱好之情。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1.为什么可可“叫人觉得可怜”? 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
的模样,真叫人觉得可怜。

《《动物笑谈》公开课课件》

《《动物笑谈》公开课课件》

《《动物笑谈》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物笑谈》。

本课主要讲述了科学家与动物进行交流的故事,通过讲述科学家为了研究动物,与动物建立起深厚感情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对动物的热爱和尊重,以及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潜心”、“窥视”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与动物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对动物的热爱和尊重。

难点:理解科学家与动物交流的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朗读录音、相关动物图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相关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动物笑谈》。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画的生词和理解的课文内容,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如科学家与动物交流的过程,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等。

5. 实践环节:学生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6.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动物笑谈科学家 + 动物→ 交流、研究热爱动物、尊重生命严谨态度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故事情节。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动物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与动物有关的纪录片,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开展户外活动,亲身体验与动物的互动,提高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尊重。

第19课《动物笑谈》PPT课件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9课《动物笑谈》PPT课件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凫:野鸭。 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 需索:索取,需求。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二、交流分享——生生对话
整体感知之梳理文脉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几件“可笑的 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9 动 物 笑 谈
康拉德·劳伦兹
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 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 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除了在 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 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 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 有《所罗门王的指环》、 《攻击的秘密》、《雁语 者》、《狗的家世》等。
二、交流分享——生生对话
第一件可笑的事是作者做有关水鸭子的实 验(2-9) 第二件可笑的事是学鸟叫唤回试图远飞的 大鹦鹉“可可” (10-14) 第三件可笑的事是大鹦鹉“可可”咬掉老 教授的扣子。 (15-18) 第四件可笑的事是大鹦鹉把毛线缠到门前 的柠檬树上。(19)
三、聚焦文本——师生对话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总结: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动物 和人类一样拥有在地球上安定生活的权利,敬 畏自然是人类正确的生存态度,人类亲近自然 、与其他动物友好相处,是地球宜居环境存在 的保证。
五、总结评价——对话自己
• 这节课,我们从作者诙谐幽默的笔触之下了解 了一位细心严谨、仁爱而又极富耐心的动物学 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劳伦兹这样与动物朝夕 相处,成为专家。但劳伦兹却用她的行动告诉 人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的责 任和义务。不妄自尊大,不任意胡为,用心地 去尊重生命的神圣和权威,是人类的最佳选择 。
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所罗门王的指环》是 他的第一部通俗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行全球已经 近半个世纪。这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用生花妙笔向 一般大众讲述动物故事。作者之所以取名为《所罗门 王的指环》,是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 兽虫鱼交谈。”“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 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即便与 动物不同种,也能和他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动物笑谈》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动物笑谈》公开课教案

19《动物笑谈》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能力目标学习第一人称叙事手法,体会衬托手法的作用。

情感目标爱护动物,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幽默风趣,注意体会这种幽默的效果。

2.学会使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动物。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语言揣摩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情景激趣: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先驱。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部通俗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行全球已经近半个世纪。

这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用生花妙笔向一般大众讲述动物故事。

作者之所以取名为《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即便与动物不同种,也能和他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

”作者认为如果有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同情,便能和周围的动物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真正融入它们的种群,甚至不惜为野生动物朋友作出巨大的牺牲,完全无需借助所罗门王的魔戒,便能与动物心灵相通,倾听它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

《动物笑谈》就是《所罗门王的指环》中若干生动动物故事的一篇,我们今天学习它,能感受到怎样“至美至真的故事”呢?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校正语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关键语句,用序号标出意义段。

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滑稽(jī)蜥蜴(xīyì)河豚( tún ) 两栖(qī)脊椎(jǐzhuī)鳃(sāi)鳍(qí)嗔怪(chēn)敛翼(liǎn yì)孜孜不倦(zī)母凫(fú)匍匐(púfú)差事(chāi)禁锢(jìn gù)鹳(guàn)蹒跚(pán shān)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注意就采取行动。

部编本《动物笑谈》课教案-课件

部编本《动物笑谈》课教案-课件

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画出运用修辞的语句和幽默风趣的语 句,做批注;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风趣幽默的语句
【交流点拨】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 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 呢!”“这只鹦鹉还有一样好把戏,可以跟猴子和 小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比美,也许是因为它对我母亲 的热爱而触动了灵机吧。”还有,“我”做水鸭子 母亲的不易,鹦鹉“可可”让人忍俊不禁的恶作剧 等,都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
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画出运用修辞的语句和幽默风趣的语 句,做批注;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1.修辞句
【交流点拨】
“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 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引用布什的诗句,佐证了 作者关于水鸭子靠声音来辨别母亲的结论。深层点 拨: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自然、亲 切,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科学小 品文,介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动物行为 时发生的笑谈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 爱,引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 考:任何艺术化的表现形式,都不能描述生命的真 实与感动。
板书设计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激情导入
说几个动物笑话。两只青蛙相爱了,结婚后生了一 个蛤嫫,公青蛙见状大怒说:贱人,怎么回事?母青 蛙哭着说:他爹,认识你之前我整过容。鸭子和螃蟹 赛跑,一起到达终点,难分胜负,裁判说:你们来个 剪刀石头布吧?鸭子大怒:妈的,算计我?我一出是 布,他总是剪刀。老鳖调戏河蚌,被咬,老鳖忍痛拖 着河蚌来回爬,青蛙见了敬佩的说:乖乖,鳖哥混大 了,出入都夹着公文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动物笑 谈》。

七上17《动物笑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上17《动物笑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上17《动物笑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上《动物笑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概括作者和动物相处的趣事。

2.引导学生在圈点勾画中,品味生动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严谨求实,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唤醒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概括作者和动物相处的趣事;引导学生在圈点勾画中,品味生动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概括作者和动物相处的趣事。

2.引导学生在圈点勾画中,品味生动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

教学方法圈点批注法情境创设法质疑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养过小动物的经历吗?说说在这期间发生过哪些令你记忆犹新的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2.通过大家的讲述不难看出,动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今天让我们走近《动物笑谈》,去感受一位科研工作者和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3.读题释题:阅读提示中对题目做了这样的诠释,找出来。

读一读:动物笑谈,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和笑话。

4.质疑题目:针对题目,你有哪些疑问?预设:(1)谈论了哪些趣事和笑话?(2)是用怎样的手法谈论的?(3)谈论的目的是什么?5.齐读学习目标。

(1)在默读中概括作者和动物相处的趣事。

(2)在圈点勾画中,品味生动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严谨求实,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二、导学(一)初读课文,说“笑谈"快速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和动物相关的哪几件“笑谈”?1.学生概括。

2.学生发言。

3.教师明确:(1)为验证小水鸭凭声音认领母亲,学鸭子鸣叫并行走,吓呆观光客。

(2-9)(2)试图唤回远飞的大鹦鹉可可,学鹦鹉怪叫,让旅客惊异不已。

(10-14)(3)咬下父亲衣裤上所有的扣子,分类整齐排列,惹得父亲怒不可遏。

(15-18)(4)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让客人疑惑不已。

(19)(二)欣赏感悟,品“笑谈"作者通过许多细节描写,将这些“笑谈”写得生动而有趣,读后令人忍俊不禁,画出你认为的“笑点”,结合你的感受和体验分析为什么这是“笑点”。

第十九课--《动物笑谈》市级公开课课件

第十九课--《动物笑谈》市级公开课课件
2020/10/13
四、笑谈的启示:
作者以专注忘我的精神研究动物,仅仅收 获了科学成果吗?他还收获了什么?我们学到了 那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2020/10/13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 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 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发生的笑谈故事。 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引发人 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2020/10/13
五、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A、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 ,而是观察者自己。意思是说动物一点也不逗笑。 B、“我”学着母凫的叫声,给小凫做妈妈,它们却赶 紧逃开,躲到暗角里不肯出来。 C、文中写道鹦鹉“可可”的变化,虽然没有详写“可 可”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但我们也可知道作者为此肯 定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D、文中写到鹦鹉即将逃跑时,我模仿它的叫声喊它, 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
2020/10/13
康拉德·劳伦兹(1903— 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 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 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 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 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 环》、《攻击的秘密》、 《雁语者》、《狗的家世》 等。
• 【2、字词读一读,写一写】
19 动 物 笑 谈
2020/10/13
康拉德·劳伦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能用简洁的 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 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第十九课--《动物笑谈》市级公开课课件

第十九课--《动物笑谈》市级公开课课件

六、 布置作业: 1、你与动物的故事也一定非常有趣,非常精彩 。回忆一下,选一个你印象深刻的情景,用你同 样精彩而独到的文笔写一写。
2.推荐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昆虫记》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再见
例如: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 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 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 拉长了脸一样。 ①、妙用拟声词,让人如听着作者幽默的叫声 一般,很幽默有趣味。 ②、巧用比喻,把小凫拉长颈子的神情比作 小孩子拉长了脸,生动幽默地写出了小凫找不到 母亲时的惊恐、着急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对小凫 的关爱。
怪诞不经(dà n)
二、感知笑谈: 1、文章题目是什么意思?
“动物笑谈”就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2、作者具体说到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那些趣事呢? 水鸭子: “我”给小凫当妈妈。 可可鹦鹉: “我”呼唤高飞的可可。 淘气可可咬扣子。 机灵可可绕毛线。
三、品悟笑谈: 小组讨论交流下面两个问题,勾画出重要语句 或段落,从关键词、修辞、写法技巧等方面加以 品悟,选出最逗笑的一处在组内练习品读,然后 在全班展示。 ①、你觉得文中那些语句、语段最逗笑,说说自 己的感受。 ②、你认为作者仅仅是一位“逗笑”的人吗?说 说想法。
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3.感受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培养
良好的个人素养。
一、走近笑谈: 1、作者简介:
康拉德· 劳伦兹(1903—尔生理医学奖。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 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 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 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 环》、《攻击的秘密》、 《雁语者》、《狗的家世》 等。
五、达标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能用简
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体味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比 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重难点) 3. 培养关心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学习 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
自主预习
◆生难字
鹦鹉( yīnɡ wǔ ) 麝香( shè ) 羞怯( qiè ) 嗔怪( chēn )

ɡuàn ( )冠军 ɡuān ( )皇冠

(jiào)睡觉 ( jué)觉悟
文题解读
《动物笑谈》
“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 有关的趣事、笑话。
整体感知
1.概括作者围绕“笑谈”,谈了哪些趣事? 谈谈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 2.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整体感知
1.(1)记叙研究水鸭子的趣事
(2)与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趣事。 ①可可到处追寻“我”。
你如何看待劳伦兹和动物间的趣事,你对他 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深入探究
拓展延伸
你与动物之间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吗?学了这 篇课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结构梳理
水鸭子的实验 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差事 专注动物研究
动物笑谈 到处寻找“我” 可可的故 事 恶作剧 亲密无间 善待生命 和谐相处
玩毛线
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记叙“我”和动物之间发生 的趣事,生动地描绘了“我”与动物之间 相互信任、和平共处的生活情境,字里行 间流露出浓浓爱心和渴望人类与动物和谐 相处的心情,以及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与热 爱.
②可可的恶作剧。
③可可把线缠到树上。
整体感知
中心句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 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 察者自己。
品味语言
再读课文,用—线画出你认为幽默诙谐的 语句,用﹏线画出运用修辞的句子,并加以 赏析。 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式: 我最喜欢 段 句,因为它 。
深入探究
19 动物笑谈
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你看到一个人蹲在地上爬行,还
不停地嘎嘎叫的人的时候,你一定会把他看做一 个疯子,其实,他不是疯子,而是一位科学工作 者。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的《动物笑谈》,看看 他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工作者。
作者名片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 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是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 的开山鼻祖,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代 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 语者》《狗的家世》等。
) xùn 禁锢( 神采奕奕( ) y 余晖( ì liǎn 收敛( ) 咒骂( 蹒跚( pán ) shān 匍匐(
温驯(
)
ɡù ) huī
) zhòu ) pú fú
自主预习 ◆多音字
壳 ( chāi )差事 差 ( chā )阴差阳错 ( chà )差不多
( ké )蛋壳
(qiào )金蝉脱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