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 —— 溶出介质的选用与配制

合集下载

溶出度

溶出度

溶出度总结一、溶出度方法得确立1、溶出方法得选择(1)篮法(B)/浆法(P),不提首选浆法或蓝法非崩解型药物(B)崩解型药物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得成分(P)主药或辅料为一定胶性物质(P)悬浮得制剂(B),如辅料易堵塞网孔(P,使用沉降篮)(2)小杯法:≥500ml浓度过低,较灵敏得方法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不能使用沉降篮,测定不能再稀释测定)。

2、溶出介质得选择(1)水:不提以水为主(pH 值无法控制,在试验过程中易发生改变,适合非pH 依赖释药)(2)人工胃液(0、01~0、1mol/L盐酸溶液, 必要时可加胃蛋白酶)(3)人工肠液(必要时可加胰蛋白酶)(4)其她缓冲液(pH值一般不超过7、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范围pH7、0~9、5,低离子强度(二氟尼柳胶囊)(5)其她: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醇溶液(一般<5%)人体生理pH值在胃内为1~3、5,小肠内约为7,结肠内约为7、5(6)表面活性剂----尽量避免使用,种类与浓度需通过多个试验来验证。

•FDA 溶出度指导原则: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提倡使用有机溶剂,推荐SDS,但必须证明表面活性剂得选择与用量得合理性。

即应考察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得增溶量,以确定最少且最佳得使用浓度。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sulfate SLS或SDS) —纯度;pH≮2、5聚山梨酯(吐温)20-80 (Tween20-80 ) —茴三硫片/吉非替尼片/盐酸雷洛昔芬片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粘度大月桂基二甲基氧化铵—替代SDS 用于胶囊剂(可以与酶配伍)3、溶出介质体积得选择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小规格品种一般不提倡将2粒/片投入1个溶出杯中来满足测定得灵敏度需要。

常用:大杯法:500 ~1000ml ,900ml为最普遍小杯法:100~250ml。

漏槽条件:即所用介质得体积应达到被测物质在37℃时在此介质中达到饱与溶液浓度得体积得3~10倍。

No.4 —— 溶出介质的选用与配制

No.4 —— 溶出介质的选用与配制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谢沐风撰写【No.4 ——溶出介质的选用与配制】——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1. 溶出介质的选用 建议采用多条溶出曲线对产品的内在品质进行评价。

选取原则建议如下: 【普通制剂】 (1)酸性药物制剂 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5.5~6.5、6.8~7.5 和水; 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3.0~5.0、6.8 和水;(2)中性或碱性药物/包衣制剂 (3)难溶性药物制剂 (4)肠溶制剂 【调释制剂】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4.0~4.5、6.8 和水;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6.0、6.8 和水;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3.0~5.0、6.8~7.5 和水。

2. 其他事项 (1) 以上含有 pH 值范围的,可分别按 0.5 或 1.0 间隔测试,如差异较大,应分别予以关注; 如无明显差异,酌情选择即可。

pH 值 1.0 或 1.2,系因各国要求不同。

(2) 在了解了该药物 pKa 值之后,如 pKa±1.0 值未能涵盖于以上各 pH 值中,建议测定 pKa±1.0 值溶出曲线,以更好地把握该药物的溶出特性。

(3) 如能测定更多 pH 值曲线,自然可得到更多关于该制剂内在品质信息;当然工作量亦会 增加。

(4) 无论何种制剂都不建议采用 pH8.0 以上的介质进行表达。

如确有必要,应提供充足的理 由。

(5) 某些品种还可根据临床使用情况, 考虑在“含有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和“含有胰酶的模拟 肠液”中的体外溶出情况。

含有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英文全称为 Simulated Gastric Fluid,简写为 SGF。

有时 亦可附有下标“sp” ,缩写为 SGF[sp]。

其配制方法—— 【中国药典】 取稀盐酸 16.4ml(相当于盐酸 3.84ml) ,加水约 800ml 与胃蛋白酶 10g,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1上海市药品检验所谢沐风撰写摇匀后,加水稀释成 1000ml,即得。

溶出度方法学研究

溶出度方法学研究

and f2 Limit
平均偏差(Average difference) 2% 5% 10% 15% 20%
F2 临界值(f2 Limit)
83 65 50 41 36
f2 因子的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1.在进行参比与受试制剂的溶出曲线比较的过程中,时间点间隔 无需相等,但两者所取各时间点必须一致,一般除 0 时外,选择 3 点以上,即 n≥3。 2.f2 计算公式只适用于受试与参比制剂的平均累积释放度差值 <100 时的溶出曲线比较(如果二者的差值>100,就会得到一个负 值),普通口服制剂要保证药物溶出 90%以上,缓释制剂、肠溶 制剂药物释放需达到 80%以上,或达到释放平台。 3.受试与参比制剂释放曲线上各时间点的平均累积释放度差异, 在平台区达到最小(如果外推到释放 100%,差值将为 0),在该

水:纯化水(质量标准见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
1.4 注释
溶出曲线一般要考察至少 3 种介质,对于仿制药,在标准介质中的
溶出曲线必做,如果标准介质与上述常用介质不一致,与标准介质最接
近的介质不再做。
溶出介质第一次配制时,要测定 pH 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应不超过
0.1。溶出介质使用前要加热或超声脱气。
超声使充分溶解后定量稀释至标准规定浓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进
样。
对照品溶液:取对照品适量,按标准方法配制。
判断标准:空白溶液在主成分的位置不出峰;供试品溶液色谱峰的
理论板数、拖尾因子要符合要求;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相
差不超过 10% 。
4.2 系统精密度
取专属性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6 次。结果见下表。
在制剂的开发研究中,通过对比不同处方之间的溶出曲线,可以 较准确地反映药物处方、工艺、生产场地及规模等因素变化对药物体 外释放行为的影响。近年来,国外针对溶出曲线的相似性评价方法报 道很多,其中 f2 因子方法因为计算简单、判定结果可靠,作为评价 体外溶出曲线相似性的方法,已经被美国 FDA 的 CDER 和欧盟 EMEA 收 载并推荐使用。

欧洲及美国日本药典不同pH溶出介质(缓冲盐溶液)配制

欧洲及美国日本药典不同pH溶出介质(缓冲盐溶液)配制

1.1 溶出介质的配制2.2.1 欧洲药典配制法(1) pH值1.0~2.2 盐酸溶液pH值1.0:精密量取盐酸溶液9.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其他pH值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0.2mol/L盐酸液(量取盐酸18.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加水稀释至200ml,摇匀,即得。

pH值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0.2mol/L盐酸液(ml) 85.0 67.2 53.2 41.4 32.4 26.0 20.4 16.2 13.0 10.2 7.8 (2) pH值3.8~5.8 醋酸盐缓冲液2mol/L醋酸溶液:取120.0g冰醋酸(经查,冰醋酸密度为1.049g/ml,故体积约为114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取下表中规定物质各量,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pH值 3.8 4.1 4.3 4.5 4.7 4.9 5.1 5.2 5.3 5.4 5.5 5.8 三水醋酸钠(g) 0.67 1.5 1.99 2.99 3.59 4.34 5.08 5.23 5.61 5.76 5.98 6.23 2mol/L醋酸液(ml) 22.6 19.5 17.7 14.0 11.8 9.1 6.3 5.8 4.4 3.8 3.0 2.1 (3) pH值4.5~8.0 磷酸盐缓冲液取6.80g磷酸二氢钾,加一定体积0.2mol/L氢氧化钠液(取8.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即得)和适量水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pH值 4.5 5.5 5.8 6.0 6.2 6.4 6.60.2mol/L氢氧化钠液(ml)0 9.0 18.0 28.0 40.5 58.0 82.0pH值 6.8 7.0 7.2 7.4 7.6 7.8 8.00.2mol/L氢氧化钠液(ml)112.0 145.5 173.5 195.5 212.0 222.5 230.52.2.2 美国药典配制法(1) pH值1.0~2.2 盐酸/氯化钾溶液同欧洲药典配制法,但其中要溶解入0.75g氯化钾。

美国药典溶出介质缓冲液的配制

美国药典溶出介质缓冲液的配制

美国药典溶出介质缓冲液的配制
美国药典配制法
1、在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指导下配制:0.2mol/L 盐酸溶液;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
2、0.2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在水中溶解40.85g邻苯二甲酸氢钾,稀释制1000ml
3 、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在水中溶解27.22g磷酸二氢钾,稀释制1000ml
4 、0.2mol/L硼酸氯化钾溶液:在水中溶解12.37g硼酸和14.91g氯化钾,稀释至1000ml
5、0.2mol/L氯化钾溶液:在水中溶解14.91g氯化钾,稀释至1000ml
6 、2N(当量浓度)的乙酸:在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指导下配制
标准缓冲液
盐酸缓冲液:将50ml氯化钾溶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

酸性邻苯二甲酸缓冲液:将50m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

中性邻苯二甲酸缓冲液:将50m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将50ml磷酸二氢钾溶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

碱性硼酸缓冲液:将50ml硼酸氯化钾溶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

醋酸缓冲液:将规定量的三水乙酸纳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规定量的乙酸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pH值
0.2mol/L氢 氧化钠溶液 (ml)
• 3.4 注释 • 溶出曲线一般要考察至少3种介质,对于仿制药,在标准 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必做,如果标准介质与上述常用介质不 一致,与标准介质最接近的介质不再做。 • 溶出介质第一次配制时,要测定pH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应 不超过0.1。溶出介质使用前要加热或超声脱气。 • 测定溶出曲线时取样点不宜过多,通常为5~6个点,例如: 5、10、15、30、45、60分钟;小规格的制剂因采用100~ 250 ml溶出介质,所以溶出曲线一般可选3~4个时间点。
溶出度的方法学 验证
1.方法学验证
定义: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 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目的 要求。
• 方法验证的目的是判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科学、 合理,是否能有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 方法验证在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并成为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的组成部分
4 滤膜吸附(此项试验要在准确度和精密度 之前做) 供试品溶液配制:
取胶囊1粒 置量瓶中 加标准中 规定的溶剂 适量
超声溶解, 定量稀释至 标准规定 浓度
滤过,弃去不同的体积,分别取续滤液测定 摇匀 分为两份
离心,取上清液测定
• 比较峰面积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样品
离心
峰面积
吸附量(%)
弃3ml
弃5ml
3.8
4.0
4.5
5.5
5.8
0.67
1.22 20.5
2.99
5.98
6.23
22.6
14.0
3.0
2.1
3.磷酸盐缓冲液
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取27.22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并 稀释至1000ml。 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8.0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取250ml 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与下表中规定量的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再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溶出指导原则

溶出指导原则

附件1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一、前言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包括以下内容:(1)溶出度试验的一般要求;(2)根据生物药剂学特性建立溶出度标准的方法;(3)溶出曲线比较的统计学方法;(4)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即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代替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一般考虑。

本指导原则还针对药品的处方工艺在批准后发生变更时,如何通过溶出度试验确认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提出了建议。

附录对溶出度试验的方法学、仪器和操作条件进行了概述。

二、背景固体制剂口服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或释放、药物在生理条件下的溶解以及在胃肠道的渗透。

由于药物的溶出和溶解对吸收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体外溶出度试验有可能预测其体内行为。

基于上述考虑,建立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如片剂和胶囊)体外溶出度试验方法,有下列作用:1.评价药品批间质量的一致性;2.指导新制剂的研发;3.在药品发生某些变更后(如处方、生产工艺、生产场所变更和生产工艺放大),确认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

在药品批准过程中确定溶出度标准时,应考虑到药物的溶解性、渗透性、溶出行为及药代动力学特性等因素,以保证药品批间质量的一致性、变更以及工艺放大前后药品质量的一致性。

对于新药申请,应提供关键临床试验和/或生物利用度试验用样品以及其他人体试验用样品的体外溶出度数据。

对于仿制药申请,应在溶出曲线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溶出度标准。

无论是新药还是仿制药申请,均应根据可接受的临床试验用样品、生物利用度和/或生物等效性试验用样品的溶出度结果,制定溶出度标准。

三、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推荐以下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Amidon 1995):1类:高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2类: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3类:高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4类:低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上述分类原则可作为制定体外溶出度质量标准的依据,也可用于预测能否建立良好的体内-体外相关性(IVIVC)。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试验条件及介质配制方法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试验条件及介质配制方法

附录溶出度试验条件一、仪器篮法和桨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具有装置简单、耐用及标准化的特点,适用于大部分口服固体制剂。

中国药典收载的小杯法可视为桨法,适用于低剂量规格固体制剂的溶出试验。

通常应选用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如篮法和桨法,必要时可采用往复筒法或流通池法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

对于某些药品或剂型,必须采用专门的溶出装置时,应进行详细的论证,充分评价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应考虑对法定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装,确定是否能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随着对生命科学及药剂学的深入研究,可能需要对溶出度方法及试验条件进行改进,以保证获得更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二、溶出介质(一)溶出介质的选择溶出度试验应尽可能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这样可以从药品体内行为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体外溶出数据。

但常规的溶出度试验条件不需要与胃肠环境严格一致,应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口服给药后可能的暴露条件确定适当的介质。

溶出介质的体积一般为500、900或1000 mL,溶出介质的体积最好能满足漏槽条件,一般应采用pH值1.2∼6.8的水性介质。

可采用不含酶的pH 1.2、6.8的溶出介质作为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高pH的溶出介质,但一般不应超过pH 8.0。

有研究表明,胶囊制剂在贮存过程中,由于明胶的交联作用可能会形成膜壳,因此可能需要在介质中加入胃蛋白酶或胰酶,以促使药物的溶出。

但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在人工胃液或人工肠液中加入酶,并充分证明其合理性。

另外,尽量不采用水作为溶出介质,因为其pH值和表面张力可能随水的来源不同而不同,且在试验过程中也可能由于药物、辅料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药物,可考虑在溶出介质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他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但需充分论证加入的必要性和加入量的合理性。

另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应注意不同质量的表面活性剂对试验结果带来的显著影响。

使用标准化的或高纯度的表面活性剂可避免上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osphate (KH2PO4) in water, and dilute with water to 1000 mL. 4. Boric Acid and Potassium Chloride, 0.2 M—Dissolve 12.37 g of boric acid (H3BO3) and 14.91 g of potassium chloride (KCl) in water, and dilute with water to 1000 mL. 5. Potassium Chloride, 0.2 M—Dissolve 14.91 g of potassium chloride (KCl) in water, and dilute with water to 1000 mL.
1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摇匀后,加水稀释成 1000ml,即得。 【美国药典】 取 2.0 氯化钠和 3.2g 胃蛋白酶(标识应为每 mg 中含 800~2500 个活度
单位),加 7.0ml 盐酸和水使溶解至 1000ml,即得。该溶液 pH 值应为 1.2。 ¾ 注释:两配制法有一定差异,研究者可酌情选择。
(3) 如能测定更多 pH 值曲线,自然可得到更多关于该制剂内在品质信息;当然工作量亦会 增加。
(4) 无论何种制剂都不建议采用 pH8.0 以上的介质进行表达。如确有必要,应提供充足的理 由。
(5) 某些品种还可根据临床使用情况,考虑在“含有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和“含有胰酶的模拟 肠液”中的体外溶出情况。
至于种类,日本倾向采用吐温-80 的原因系为:一者药物较易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相互作 用,对试验结果带来影响,而吐温-80 作用较少;二者系因其一般不会因为来源不同而对试 验结果带来显著性影响。研究者可根据试验情况加以综合考虑。
(7) 禁止使用有机溶剂(因为患者是不可能“先喝二两白酒在吃药”的!所以,国外现已规 定必须革除有机溶剂。当体内生物利用度优良,必须放宽体外溶出度试验参数时,可通过加 大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方式得以实现,绝无任何必要性添加有机溶剂!)。
水稀释至 1000ml。
— pH5.5 醋酸盐缓冲液。将 5.98g 醋酸钠用水溶解。加入 2mol/L 醋酸溶液 3.0ml 并用
水稀释至 1000ml。
— pH5.8 醋酸盐缓冲液。将 6.23g 醋酸钠用水溶解。加入 2mol/L 醋酸溶液 2.1ml 并
用水稀释至 1000ml。
z 磷酸盐缓冲液
各 pH 值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见表 4。即将 250ml 0.2mol/L 磷酸二氢钾试液加至
1000ml 量瓶中,加入表中规定量的 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 1000ml,即得。
表 4 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pH 值
4.5 5.5 5.8 6.0 6.2 6.4 6.6
NaOH(ml) 0 9.0 18.0 28.0 40.5 58.0 82.0
6. Acetic Acid, 2 N—Prepare and standardize as directed under Volumetric Solutions.
Composition of Standard Buffer Solutions
Hydrochloric Acid Buffer
Place 50 mL of the potassium chloride solution in a 200-mL volumetric flask, add the specified volume of the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then add water to volume.
【美国药典】 取磷酸二氢钾 6.8g,加水 250ml 使溶解,加 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 77ml 和 500ml 水,再加胰酶 10g 使溶解后,用 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或 0.2mol/L 盐酸溶液调 节 pH 值至 6.8±0.1,再加水稀释至 1000ml,即得。 ¾ 注释:两配制法基本一致。
以遴选与验证。现分别列举如下:
【欧洲药典配制法】
各溶出介质列表
pH 值
溶出介质
1.0 盐酸溶液
1.2 盐酸溶液
1.3 盐酸溶液
1.4 盐酸溶液
1.5 盐酸溶液
1.6 盐酸溶液
1.7 盐酸溶液
1.8 盐酸溶液
1.9 盐酸溶液
2.0 盐酸溶液
2.1 盐酸溶液
2.2 盐酸溶液
3.8 醋酸盐缓冲液
4.5 醋酸盐或磷酸盐缓冲液
pH 值
6.8 7.0 7.2 7.4 7.6 7.8 8.0
NaOH(ml) 112.0 145.5 173.5 195.5 212.0 222.5 230.5
【日本配制法】 (1) pH = 1.2 溶液:取氯化钠 2.0g,加水适量使溶解,加盐酸 7ml,再加水稀释至 1000ml, 混匀,即得。 (3) pH 值 3.0~6.0 介质:取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 17.91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即 得 0.05mol/L 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另取一水合柠檬酸(亦称“枸橼酸”)5.25g,加水溶解并 稀释至 1000mL,即得 0.025mol/L 的柠檬酸溶液。然后用柠檬酸溶液调节磷酸氢二钠溶液, 使最终 pH 值至目标值即可。 (3) pH = 6.8 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 1.7g 和无水磷酸氢二钠 1.775g,加水适量使溶解 后,定容至 1000ml,即得。其中的离子浓度(亦称“离子强度”)较我国药典附录中记载的 约低一倍。
【美国药典配制法(请原谅、尚未进行翻译)】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4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1. Hydrochloric Acid, 0.2 M, and Sodium Hydroxide, 0.2 M—Prepare and standardize as
directed under Volumetric Solutions.
5.5 醋酸盐或磷酸盐缓冲液
5.8 醋酸盐或磷酸盐缓冲液
6.8 磷酸盐缓冲液
7.2 磷酸盐缓冲液
7.4 磷酸盐缓冲液
7.5 磷酸盐缓冲液
7.6 磷酸盐缓冲液
7.8 磷酸盐缓冲液
8.0 磷酸盐缓冲液
上述各溶出介质的组成和配制详述如下。
z 盐酸溶液
制备一系列不同 pH 值的溶出介质时,取规定量的盐酸置 1000ml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No.4 ——溶出介质的选用与配制】
——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1. 溶出介质的选用 建议采用多条溶出曲线对产品的内在品质进行评价。选取原则建议如下:
【普通制剂】 (1)酸性药物制剂 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5.5~6.5、6.8~7.5 和水; (2)中性或碱性药物/包衣制剂 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3.0~5.0、6.8 和水; (3)难溶性药物制剂 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4.0~4.5、6.8 和水; (4)肠溶制剂 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6.0、6.8 和水;
【调释制剂】 pH 值分别为 1.0 或 1.2、3.0~5.0、6.8~7.5 和水。
2. 其他事项 (1) 以上含有 pH 值范围的,可分别按 0.5 或 1.0 间隔测试,如差异较大,应分别予以关注; 如无明显差异,酌情选择即可。pH 值 1.0 或 1.2,系因各国要求不同。
(2) 在了解了该药物 pKa 值之后,如 pKa±1.0 值未能涵盖于以上各 pH 值中,建议测定 pKa±1.0 值溶出曲线,以更好地把握该药物的溶出特性。
pH 值
2.2
2.4
2.6
2.83.03.2源自3.4 3.6 3.8 4.0
0.2 M HCl, mL 49.5 42.2 35.4 28.9 22.3 15.7 10.4 6.3 2.9 0.1
Neutralized Phthalate Buffer
Place 50 mL of the potassium biphthalate solution in a 200-mL volumetric flask, add the specified volume of the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then add water to volume.
(8) 不建议采用推荐以外的溶出介质。如必须,应提供详细验证资料和充足理由。
(9) 试验前应首先进行原料药在各 pH 值溶出介质中的稳定性考察,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 测定。
3. 溶出介质的配制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2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现阶段,各国对于用于溶出度试验要求的缓冲液配制互不相同,研究者可酌情选用并加
pH 值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0.2 M NaOH, mL 3.0 6.6 11.1 16.5 22.6 28.8 34.1 38.8 42.3
3
z 醋酸盐缓冲液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撰写
— 2mol/L 醋酸溶液。取 120.0g 冰醋酸用水稀释至 1000ml。
— pH3.8 醋酸盐缓冲液。将 0.67g 醋酸钠用水溶解。加入 2mol/L 醋酸溶液 22.6ml 并
用水稀释至 1000ml。
— pH4.5 醋酸盐缓冲液。将 2.99g 醋酸钠用水溶解。加入 2mol/L 醋酸溶液 14.0ml 并用
含有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英文全称为 Simulated Gastric Fluid,简写为 SGF。有时 亦可附有下标“sp”,缩写为 SGF[sp]。其配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