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进出口备忘录
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最新)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我国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大国,通过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国际上对节能减排产品的青睐,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抢抓发展机遇,迅速发展壮大。
2017年我国销售了77.7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3.3%,占世界新能源销量的54.71%。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在国际新能源汽车生产上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主要出口东南亚、东亚、欧美国家,产品深受当地消费者喜欢,并且迅速占领当地市场。
(一)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我国新能源汽车只有10多年发展历程,有记录的出口数据从2017年1月开始,由于海关在2017在《协调制度》中单独为新能源机动车1设立HS编码,分别是870304、870305、870306、870307、870308。
2017年中国出口了10.51万台新能源汽车,进口6.93万台。
从出口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每季度出口量都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第二季度出口量是第一季度的7.6倍,第三季度出口量环比增长90.5%,第四季度出口量环比增长3.2%,2017年出口量月均增长率达62.9%,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潜力大,增长速度快,且整车出口数量远远高于进口数。
从贸易金额来看,2017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额为2.36亿美元,进口额为30.77亿元,平均每台新能源汽车出口价格约2252美元,平均每台进口新能源汽车价格为44595美元,每台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为进口均价的1/20,出口金额低于进口金额,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
(二)新能源汽车出口种类我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分为纯电动型和混动型,其中混动型包括插电混动型和非插电混动型。
2017年我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中97.86%是纯电动型,混动型只占2.14%,在进口的新能源汽车汽车中,纯电动车型占比28.16%,混动占71.84%。
纯电动车型出口多进口少,混动车型进出口少进口多,由于目前非插电混动车国家补贴较少,纯电动车的国家补贴高,激励厂家生产纯电动车型,并且非插电混动车的生产专利主要在丰田公司中,国内企业掌握更多的是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型的技术,在生产能力还没有跟上。
中高端车惨烈战

必 将在 中国 上演 一 场 惨 烈 的竞 争 大 戏 。
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征等刺激政策 的退
市,已经削弱了自主 品牌 车的实力。如今, 更为糟糕的是 ,上 汽通用五菱、东风 日 产、 东风本田、一汽大众、北京 现代 、长安福 特 等近 1 0家合资 车企,发力 中高端 市场 的时候 ,已经不满足 现有的市场 ,他们觊
背 水 一战
其 实,跨 国车企 对 中国车 市 的挤压 ,
业 内认 为 未 必 是 件 坏 事 。
觎更大 的蛋糕 ,合资生产的自主 品牌 车型
上海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蔡斌 认为,现
井 水 惦 记 河水
—
新赛欧、雅力士、东风标致 2 6 0 、威驰等, 直接把触角伸向了 自 品牌车 l 万元 以下 主 0
已经 开 始 ,要 么 生 ,要 么 死 。
网络。从侧面证实,中国汽车市场对进 口
车的青 睐。 跨国车企 的加速 扩张引起了中国 自主 品 牌 车 的恐 慌 。本 来 2 1 年 汽 车估计离国产 化 已不远 。菲亚特、克莱斯勒、西亚特 等 跨国车企也已经开始与中国厂商磋商。
T0 】 汽车
中 高端 车 惨 烈 战
面 对跨 国车企 的不断入侵,中国 自主品牌 车企 的日 更加难过 。尤其是 子 被大 家一致看好的中高端市场,一场惨烈的竞争正在上演。
G文 j 小康 ・ 《 财智》记者 胡柯
来看 一组数 据,2 1 年,中国整车进 口数 01
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 上 ,我们看到广汽 吉 奥奥轩 G 、奔腾 B 5 9概 念车、 比亚 迪 s 6
汽车运输涉外规定

汽车运输涉外规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汽车运输涉外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规范要求。
为了确保汽车运输涉外活动的安全、规范和公平,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规定。
本文将针对汽车运输涉外规定进行综合论述,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相关规范和制度。
一、汽车进出口规定1. 出口规定在国际汽车运输中,出口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国家的法规,出口汽车需要进行严格的申报手续,包括车辆证书、出口许可证等文件的齐全和审批。
同时,出口车辆的性能和排放标准也需要符合目的地国家的要求。
2. 进口规定与出口相反,进口汽车需要通过海关等相关部门办理进口手续。
这些手续包括海关报关、缴纳关税、办理进口许可证等。
此外,进口车辆还需要符合目的国家的法规和标准,如安全性能、环保排放等方面的要求。
二、汽车运输许可证1. 国际道路运输许可证国际道路运输许可证是进行跨境汽车运输的必备文件。
持有者可以凭借该许可证在国际上自由运输车辆和货物。
申请国际道路运输许可证通常需要提供车辆信息、保险凭证、道路运输合同等相关文件。
2. 国内道路运输许可证国内道路运输许可证是指在国内范围内从事汽车运输活动所需的许可证件。
该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和流程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车辆信息、驾驶员资格、保险等证明文件的提交和审批。
三、汽车运输合同汽车运输涉外活动的核心是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一份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交易的公平和合法性。
以下是一份典型的汽车运输合同应包含的要素:1. 合同主体合同主体指的是承运人和发货人,分别代表运输服务提供商和货物所有人。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名称、联系方式、注册信息等。
2. 运输方式和路线合同应明确运输方式和具体路线,包括起点、途经地点、终点等。
同时应注明是否需要中转、运输时限等。
3. 费用和付款方式合同应明确运输费用和付款方式,包括运输费、保险费、货物价值保险等费用的承担和支付时间。
4. 责任和索赔条款合同应明确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的责任,包括货物损坏、丢失、延误等情况下的索赔方式和责任限制。
汽车出口业务国际贸易协议示例

汽车出口业务国际贸易协议示例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合同双方1.2 出口产品1.3 进口国1.4 交货期限1.5 交易货币1.6 违约1.7 争端解决第二条产品规格与质量2.1 产品描述2.2 质量标准2.3 检验与验收第三条数量与价格3.1 出口数量3.2 价格条款3.3 价格调整第四条付款条件与方式4.1 付款期限4.2 付款方式4.3 支付货币第五条交货与运输5.1 交货地点5.2 运输方式5.3 运输保险5.4 运费承担第六条进出口许可证与手续6.1 出口许可证6.2 进口许可证6.3 海关手续第七条检验与认证7.1 出口检验7.2 进口认证第八条知识产权与专利8.1 知识产权保护8.2 专利授权第九条责任与义务9.1 出口方责任9.2 进口方责任第十条不可抗力10.1 不可抗力事件10.2 不可抗力后果第十一条违约责任11.1 违约行为11.2 违约后果第十二条合同的变更与终止12.1 合同变更12.2 合同终止第十三条争议解决13.1 争议方式13.2 争议地点13.3 适用法律第十四条合同的生效与终止日期14.1 合同生效日期14.2 合同终止日期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合同双方出口方: [出口方全称]地址: [出口方地址]代表人: [出口方代表人]进口方: [进口方全称]地址: [进口方地址]代表人: [进口方代表人]1.2 出口产品出口产品指的是由出口方生产的,按照本合同约定的规格、数量和质量的汽车产品。
具体产品描述见本合同附件一。
1.3 进口国进口国指的是进口方所在地国家,即 [进口国名称]。
1.4 交货期限出口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向进口方交付产品。
具体的交货日期和时间见本合同附件二。
1.5 交易货币本合同交易货币为 [交易货币名称]。
1.6 违约一方违反本合同的任何条款,均被视为违约。
违约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和损失。
1.7 争端解决双方因本合同的解释或履行发生的任何争端,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9月国内车事回眸

能过剩 ,并 警告资 本不要 轻 易进入 。 这对 于某些还在等待准 生的企业 , 无疑是一 个 巨 大 的噩耗 。汽车行业是技术和 资金密集型行业 , 需要
除作 为上海汽 车 的控股 股东 外 ,还 直 接管理 零部件
和 服务 贸 易,形成 了整 车、零 部件 、服 务 贸易等 明
晰的业 务板块 , 管理更 为扁平 化 , 结构 也更 为清 晰。 7 .9月 2 1日,商务部 副部 长魏建 国在 全 国汽车 出 口工作会 议上 公布 合肥 、广州 、保 定 、柳州 成为 第 二 批新入 选 国家汽 车及零 部件 出 口基地 。 至此 ,加 上第 一批 的长春 、上海 等 8个城 市 ,
“ 识产权 ”游戏 规则 ,也在 以一种 前所 未有 的压 知 源 和环 境都 造成 了一 定的压 力 。因此 ,鼓 励汽 车生 产 企业 生产 节 能和环 保型汽 车 ,引 导汽车 消费者 购 买节 能环保 型汽 车 ,促进节 能环 保 型 汽 车 实施 关税 优 惠 的
长安集 团、福特 汽 车和马 自达三方 合作成 功而 富有 成效 。几年来 ,长安福 特 马 自达汽 车公 司不断 向中 国 市场 推 出精 彩 产 品 ,取 得 了辉 煌 的 市场 业 绩 。南 京公 司的顺利 竣工投 产 是三方合 作又一 新成 果 。该 公司 与 比邻 的长安福 特 马 自达 发动机有 限公 司将 产生 空前 的协 同效应 ,进一 步提 高 长安福特 马 自达 汽车 公司产 品的 市场 竞 争力 。
维普资讯
本期 特 稿
国 内车事 回眸
李永 钧
1 .9月 4日~ 7日,戴 姆 勒一 莱斯 勒公 司及德 国 宝 克 马汽 车公 司分 别表示 :中 国双环 汽 车存在 明显 抄袭 迹象 。对 此 ,将保 留使 用法 律手 段 的权 利 。 随着我 国汽 车消 费和保 有量 的迅速 增加 ,对 能 随着 中国与 WT 全面 接 轨 ,国际社 会通行 的 O
进出口汽车项目一般交易流程

进出口汽车项目一般交易流程1.项目准备阶段:在进行进出口汽车项目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项目准备。
这包括市场调研、设计产品规划、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种类和质量标准等工作。
2.寻找合作伙伴:3.签订合作协议:当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后,双方需要签订合作协议。
该协议需要规定双方的权责,商业条款和合作细则,包括生产标准、售后服务、产品质量、价格和支付条件等内容。
4.准备订单:在签订合作协议后,买方需要向卖方提交订单。
订单通常包括产品的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交货地点和日期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提交相关文件,如付款方式和进口许可证等。
5.产品生产:一旦订单确认,卖方开始生产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买方可能需要进行现场验货,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6.运输和清关:完成产品生产后,将进行产品的运输和清关手续。
这可能涉及到国际物流和海关程序,包括货物打包、运输方式选择、运输保险和报关手续等。
7.收货和验收:产品到达目的地后,买方进行收货和验收。
这包括检查商品是否符合订单要求,包括数量、质量和外观等。
8.付款和结算:买方根据合同约定进行付款和结算。
这可以通过电汇、信用证或托收等方式进行。
付款前通常需要提交相应的付款证明和购销合同。
9.售后服务:完成交易后,买方和卖方之间仍然需要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卖方应履行售后服务的责任,包括产品保修、技术支持和维修等。
10.市场推广和销售:买方在收到产品后,开始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
这可能涉及到渠道建设、广告宣传和销售推广等。
以上是一般的进出口汽车项目交易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因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双方需要密切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并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了解汽车行业的国际贸易和进出口政策

了解汽车行业的国际贸易和进出口政策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汽车行业成为了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领域之一。
了解汽车行业的国际贸易和进出口政策对于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汽车行业的国际贸易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并探讨其对该行业的影响。
一、汽车行业的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对于汽车行业具有重要影响,涉及关税、配额限制、贸易协定等方面。
首先是关税政策,不同国家对汽车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不同,这直接影响了汽车产品的进出口成本。
同时,一些国家还可能对汽车产品征收额外的进口税或增值税。
其次是配额限制,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会对汽车产品的进口数量进行限制。
此外,贸易协定也对汽车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协定降低汽车产品的进口关税,促进汽车产品的跨国贸易。
二、汽车行业的进出口政策进出口政策是指为了调整汽车行业自身结构和国家整体经济需求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其中,出口政策主要包括贸易补贴和出口配额的设定。
贸易补贴可以通过减免关税、退税和财政补贴等形式提供给汽车行业,以鼓励企业增加出口量。
出口配额是指对汽车产品的出口数量进行限制,以确保国内市场供应和稳定出口价格。
而进口政策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
进口关税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而进口配额的设定则会对国内生产企业的发展产生限制性影响。
三、国际贸易和进出口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1. 技术交流和合作机会增加:开放的贸易政策提供了汽车行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2. 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和进出口政策的调整可能导致汽车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进口汽车的流入会增加国内市场的竞争,对国内汽车产业形成竞争压力。
3. 产业结构优化:汽车行业的国际贸易和进出口政策调整,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4. 制造业转移和国际产业链合作:汽车行业的国际贸易政策和进出口政策调整还可能引发制造业转移的趋势。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等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等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公布日期】2006.12.31•【文号】商产发[2006]629号•【施行日期】2006.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等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发布日期:2012年9月6日,实施日期:2012年9月6日)废止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06]6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企业:为规范汽车出口秩序,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依据《对外贸易法》、《海关法》、《商检法》、《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认证认可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决定对汽车整车产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底盘及成套散件,产品目录详见附件1)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领汽车整车产品出口许可证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一)汽车生产企业1.列入发展改革委《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2.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且持续有效;3.具备与出口汽车保有量相适应的维修服务能力,在主要出口市场建立较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
(二)出口经营企业(含汽车企业集团所属的进出口公司)1.应获得符合出口条件的汽车生产企业的出口授权,并根据授权出口该企业的产品;2.出口经营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应在授权中约定共同承担出口产品的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连带法律责任。
设在出口加工区内、经国家批准的产品全部出口的汽车生产企业(独立法人企业)不受以上条件的限制。
二、符合上述条件的汽车生产企业须于每年10月15日前,将相关证明材料和授权的出口经营企业名单(3家及以内),报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机电办),经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机电办)初核后,于10月31日前报至商务部(产业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口MPV成热点
一个新兴的热点是MPVo MPV也是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 增速最为迅猛的细分市场,满足中 国家庭化出行需要,7座SUV和7座 MPV正在越来越受中国用户的追 捧。相信未来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会 更加加重这一车型比例的销售。
的进口车,成为它们在中国市场的新 战略目标。 尤为明显的是卡车领域。 2013年,中国卡车进口数量同比 下降47.04%,从2012年的18240辆下 降到9660辆。进口金额也17.5246亿 美元下降到9.819亿美元,同比下降
1103
05c
54.450
63 089
24 994
20986
1舷AUIO
BUSINESS
REVIEW
201 4.02
万方数据
口鬻群
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缓解了贸易逆差的尴 尬。2
0 l
至第二大市场。 排名三到十位的国家分别是智
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
利、伊朗、哥伦比亚、埃及、伊拉克、 乌拉圭、乌克兰和沙特阿拉伯。 在出口量前十的国家中,亚洲国 家3个、南美国家3个、非洲国家2个、 欧洲国家2个。 而从近4年的出口国排名分析 看,伊拉克、叙利亚等中东地区国家 受到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等因素的影
进口SUV是主力
2013年,中国乘用车进口车数 量为1179881辆,占全部整车进口数 量的98.74%,进口金额为474.4387 亿美元,占全部整车进口车金额的
96.83%。
SUV车型成为乘用车进口的主
力产品一一进口数量为505246辆,
同比增长10.71%,占乘用车进口比例 的42.82%,进口金额为231.9402亿美 元,同比增长13.16%,占乘用车进口 金额比例的48.89%。 中国汽车市场对SUV车型的需
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累计销量349.63
万辆,同比增长5.8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贝1J2014年全
长,2013年则恢复增长。 2013年商用车销售405.52万辆,同
年需求量约为2385万辆至2429[万"辆左 右,中国汽车全年销量为2374万辆至 2418万辆,增长率为8%.10%。W
比增长6.40%,相比2012匀识有客车增长
场,并开始把业务渗透到法规更为严 格的欧洲地区。 但美中不足的是,客车出I:Zl的单 车价格出现了下滑,从2012年的3.55 万美元降低到了3.39万美元。虽然在 出口数量上大幅增长,但是海外市场 给企业带来的实际利润可能将不断 被缩减。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许多,一 是海外市场的竞争激烈,高利润大 单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小,二是客车 企业开始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在海外 的服务上。 卡车出口则出现了双降的局 面。受到亚洲整体出口量缩减的影 响。2013年,中国货车出口数量同比 下降12.32%,牵引车数量同比下降 16.04%,并且出口的单车价格均呈现 下降趋势。 一直以来,商用车企业都把海
一升一降一一进口市场数量同比增长555%,出口市场数量同比下降661%,2013年,中国汽车进、
出口大相径庭的表现让整车进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ABR记者盂为
一升一降一一进口市场数量同
比增长5.55%,出口市场数量同比下 降6.61%,2013年,中国汽车进、出口 大相径庭的表现让整车进出口贸易逆 差进一步扩大。
在新一轮的开拓中,俄罗斯市场已经 成为完全开放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 要直接面对国际汽车巨头的竞争,未 来能否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仍然是个 未知数。圜
万方数据
汽车商业评论201 4.02
1帕
相比于乘用车进口车市场,商 用车进口车市场进一步呈现下降趋 势。2013年,商用车进口量为15088 辆,同比下降35.39%,进口金额为 15.5494亿美元,同比下降30.16%。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中国的 商用车市场已经呈现国际化竞争的 趋势,国际商用车巨头几乎全部完成 了在中国新一轮的合资布局,合资公 司生产的中高端产品开始替代纯粹
过去的一年,中国汽车整车 进口数量为1194969辆,进口金额 为489.9881亿美元。中国汽车整车 出口数量为94885l辆,出口金额为 129.1688亿美元。
好在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缓解了贸 易逆差的尴尬。2013年,中国汽车零 部件出口金额380.9936亿美元,同比 增长9.83%。 但不容乐观的是,零部件的进口 增速为10.39%,也就是说零部件可以 给中国汽车进出口缩小贸易逆差的能 力正在不断被弱化。
2013if-,得益于MPV车型的增 长,9座以下小客车进口量为230914 辆,同比增长28.49%,进口金额为 60.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6.13%。
当然,中国市场对于商用车进口 车的需求仍然明显,最重要的市场体 现在物流、石化领域需要的高端牵引 车市场。 2013年,牵引车进口市场增幅高
商用车进口持续下降
43.97%。
在乘用车出吐呈现出了两个特
点:
、
一是MPV和微车出口量大幅
增长。2013年,9座以下小客车的出 口数量达103059辆,同比增长高达 44.74%,这要得益于上汽通用五菱、
注:此表教据由汽车贸促套整理,
2012年I
016,039
2013≈
948.851
攀鼍
195.456
424.471
71 201
395512辆,同比下降7.65%。其中,客 车行业成为了商用车出口的唯一亮
点一一出口数量为63089辆,同比增
长15.87%。 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几年前,中国 客车企业开始纷纷制定海外战略,有 计划地开辟亚、非、拉等重点新兴市
俄罗斯、南美是主攻方向
从出口国别看,阿尔及利亚依然 是中国汽车出口数量的第一大市场, 备受中国车企关注的俄罗斯市场仍在 一步步重新恢复,从第三大市场攀升
达24.52%,进口数量为1564辆。但在 单车的价格上,随着各个厂家的竞争 愈发激烈,单车价格从10.1万美元下 降到了9.57万美元。
轿车单车出口价格上升
201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的形 势不容乐观,出口数量为948851辆, 同比下降6.61%,出口金额为129.1688 亿美元,,同比下降5.99%。 其中,乘用车出口数量为553339 辆。同比下降5.85%,出口金额为 41.0425亿美元,同比下降4.38%。
响,出口也不断出现波动,这也是中 国汽车出口一直以来面临的一个严 峻问题。 相比之下,近两年南美市场的稳 定发展开始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新兴 市场。 从汽车出口到各大洲的比例看, 这个趋势也十分明显。 2009年,南美洲的出口比重只占 9.56%,2011年,其比重达到最高的 31.61%。虽然近两年受到南美市场 法规要求和准入门槛的提升,这一比 例有所下降,但2013年它依然保持了 28.89%的比例,位列中国汽车出口第 一大洲。 因此,未来中国车企的主攻方向 势必在南美市场。 相比而言,亚洲市场的比重正 在不断下降。2009年,其比例高达 40.19%,至iJ2013年,其比例已经下降 至1J27.9%。 南非和阿尔及利亚两个非洲汽 车需求量最大的国家经济和政治较 为稳定,使得非洲市场的比例一直维 持在22%.25%的区间,较为稳定。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出口方向是 欧洲,重点是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
1∞AUTO BUSINESS
REVIEW
20"1 4 02
万方数据
_-I.,。.,
罂
●I●・,
。I
●C,=C
慕
,
。——’,。————。●■———————————一
—一—●I,!—、—j一一
02013年.中国轿车出口数量为424471辆,同比下 降14 33%.出口金额为31 1264{Z,美元,同比下降
4
34%。单车价格从0 73万元上升到0 74万元。图 为几年前出口到古巴的吉利汽车.
万方数据
求在进口车市场上也表现得淋漓尽 致,并且进I:1SUV的单价也从2012年 的4.49万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4.59万 美元。 相对于SUV进口的火爆,轿车 进口则开始处于下降趋势,一个重 要的原因是,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 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品牌 越来越多的轿车产品开始转向本地 化生产。 2013年,轿车进口数量为423439 辆,同比下降5.22%,进口金额为 176.2122亿美元,同比下降9.93%。轿 车产品进口的单车价格也从2012年的 4.38万美元下降到T4.16万美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贝,tJ2014年全年需求量约为 2385万辆至2429万辆左右,中国汽车全年销量 为2374万辆至2418万辆,增长率为8%一10%。
年下降1.57%。 商用车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
后,201 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
的隋况,载货车也重新回归增长状态。 客车(含非完整车辆)累计销量 55.89万辆,同比增长10.15%,货车(含半
商用车出口难言金饭碗
商用车的出口也呈现下滑趋势, 客车出口的火热在一定程度上修饰了 商用车出口的成绩单。
201
外市场当做金饭碗,名利双收。但随 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各地区经济 发展的转向,中国商用车企业必须重 新审视海外市场,有针对性地制定战 略,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出口所带来的 利润增长。
3年,商用车出口数量为
380.9936'17,美元,同比增长9.83%。但不容乐观 的是,零部件的进口增速为10.39%。
上汽大通等一批国内企业在出口上 开始投入较大力度,并在市场上不断 取得业务突破。 二是虽然轿车整体出口数量下 降,但单车出口价格上升。 以轿车出口为例。2013年,中国 轿车出口数量为424471辆,同比下降 14.33%,出口金额为31.1264亿美元, 同比下降4.34%。单车价格从0.73万元 上升到0.74万元。 suV出口也呈现了单车价格上升 的趋势,从2012年的1.12万美元上升 到约1.5万美元。但是在出口数量上, 受到一些车型在海外市场召回的影 响,出口数量同比下滑达37.01%.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中国汽车产 品质量和配置等各方面的提升,单车 的出口金额呈现向上的趋势,这是一 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