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奥迪A8 空气悬架(SSP292)

目录
页次
简介 基 本 原 理 . . . .. . . .............................................................4 新技术......................................................................4
+ 25 mm “lift”(提升)模式: + 25 盘 :
“automatic”(自动)模式:
底盘高度与标准底盘的“dynamic”(动态)模式是一样的,以运动性为主并配有与之相适应的减振特
5
操纵和显示
车 辆 底 盘 类 别
A8车有两种底盘:一种是标准底盘(自适应空气悬架),另一种是运动底盘(运动型自适应空气悬架)。
标准底盘:
可 以 手 动 或 自 动 选 择 下 列 程 序 : “automatic”(自动)模式 基 本 高 度 底 盘 , 以 舒 适 性 为 主 并 配 有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减 振 特 性 曲 线 。 在 车 速 超 过 1 2 0 k m / h 的30秒钟后, 底盘会下沉25mm (高速公路底盘下沉)。底盘下沉可以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并降低燃油消耗。
操 纵 和 显 示 车辆底盘类别................................................................6 操纵和显示系统..............................................................9
重要!
新!
说明!
3
简介
基本原理 空气悬架的基本原理在自学手册SSP242和SSP243 中已经介绍过了,这些基本原理同样也适用 于 A 8 车上使用的悬架系统。
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万方数据 2008一;ii!囊APT霾霎囊墓囊|藿萋蓦零业l
Ⅸ汽车与配件"技术与市场APT(№1)2008~1
EE譬圈墨塑垒璺堑主鱼适堕室墨墨塑墨笙
调控方案 由于标准型底盘和运动型底盘之间存
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需要两种不同的 控制单元(软件应用程序)。
1.普通调控方案 车身高度调整主要是调节同一车桥上 左右两侧的高度差(例如由于单侧负载引 起的)。 在车速小于35km/hIt,-j-,储气罐优先作 为能量来源。前提是储气罐和空气弹簧之 间有至少3bar的压差。 车身高度调节过程(图1 2): 提升:首先后桥被提升,然后是前桥; 降低:首先前桥被降低,然后是后桥。 设置这个顺序的目的是:在前照灯照 明距离调节装置失灵的情况下,避免前照 灯在悬架调控时导致其他路人炫目。 除了带有氙气前照灯的车辆之外,车 辆均安装了前照灯照明距离调节装置。 对于A8轿车来说,可以选择标准型底 盘(自适应空气悬架)和运动型底盘(运动型 自适应空气悬架)两种调整方式。 (1)标准型底盘调控方案: 可以手动或自动选择以下模式: a“自动”模式:(标准车身高 度)(图13) 目标车身高度,以舒适性为目标,沿 着相应的减振曲线自适应调控。以超过 1 20km/h行驶30秒种后下降25mm(“高速 公路车身降位”)。通过降低车身高度能
奥迪A8原厂悬挂资料

页码 31/43
版本:07/02
服务培训
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EX 3Z5
系统组成部件 电磁阀块 电磁阀块由压力传感器、气体弹簧的控制阀和 累加器控制阀组成。 它位于轮胎槽的槽壳和车身 A 柱之间。
构造/功能 相同模式的全能四驱车
I/VK-35
页码 32/43
版本:07/02
服务培训
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页码 36/43
版本:07/02
服务培训
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EX 3Z5
压力传感器 G291
构造: G291 与磁阀块铸为一体,无法单独更换。 功能: 压力传感器能测量出前、后车轴或蓄压器的压力。 G291 的工作原理是电容测量: 测量压力时,会导致瓷膜片偏折。因此,附在膜片 上滑动的电极与固定在传感器外壳上的反电极之间 的距离随之不断改变。 这些电极形成了电容。
服务培训
EX 3Z5
减震器概念
I/VK-35
页码 13/43
版本:07/02
服务培训
EX 3Z5
I/VK-35
页码 14/43
版本:07/02
服务培训
EX 3Z5
I/VK-35
页码 15/43
版本:07/02
服务培训
EX 3Z5
I/VK-35
页码 16/43
版本:07/02
服务培训
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EX 3Z5
I/VK-35
页码 44/43
版本:07/02
服务培训
EX 3Z5
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行车模式 (发动机运转)
接线柱 15 关闭
随动模式 60 秒 无信号进入
睡眠模式
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 系统 引 入 减 振 调 控 功 能 , 减 振
调控取决于受控制的制动压力, 因 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车身的俯仰和 侧倾运动。 起步过程: 在起步过程中, 由 ,) 于车身的质量惯性,首先存在着俯 仰运动, 通过合适的、 与当前状态匹 配的减振力,能将这些运动限制在 最小的程度。 调控行车 - )预 动 和 随 动 模 式 : 前或点火开关打开前相对于额定高 度的偏差。 在一定情况下, 通过操作 车门、 行 李 厢 盖 或 .! 号 线 , 能将系 统从睡眠模式唤醒并进入预动模 式。例如, 点火开关关闭之后, 在随 动模式下,调控因乘员下车或卸载 行李而造成的车身高度差。 在进入随动模式 ! )睡 眠 模 式 : 系 "/0 后 没 有 输 入 信 号 的 情 况 下 , 统进入保证能量节约的睡眠模式。 在 &1!2 和 ./2 后 , 睡眠模式将短时 间关闭,以便再次检查车身高度状 况。 在挂车与拖 " )挂 车 运 行 状 态 : 车建立电气连接时,挂车运行状态 会被自动识别。对于标准型底盘来 说,在挂车运行状态下,无法选择 “ 动态” 模式。 奥 迪 $3 轿 车 信 息 交 换 系 统 图! 标准底盘减振曲线 通过对车身高度进行持续时 .) 间为 ,/0、下移量为 &55 的降低动 作来完成对每一个空气弹簧支柱的 检测; 储压罐的充气和排空; &) 改变电流实现对减振器的电 ,) 气控制。 系统初始化包括校准车 身 高 度 传感器。在每次更换传感器或控制 单元之后, 必须进行此操作。 系统初 始 化 利 用 诊 断 测 试 仪 41$1(!/!. 来 进行,地 址 编 码“ : ,- ” —车 —— 身 调 控。
<)) 、 <)" 、 <)(
项目五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

随着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不断追求,已有不少 豪华轿车和豪华SUV纷纷装上了性能优越的电子控制式主 动悬架,以满足越野与公路行驶的双重舒适性需要。
从悬架的组成来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 控制式主动液压悬架,它能通过车载电脑计算出悬架受 力大小和加速度,利用液压减振器的伸缩来保持车身平 衡;另一类则是电子控制式空气悬架,它也是通过车载 电脑计算悬架的受力及感应路面情况,适时调整空气减 振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令车身的振动始终保持在一定 范围内。目前电控主动空气悬架比液压悬架应用更广泛。
3.“dynamic”(动态)模式 与“automalic”(自动)模式相比,底盘下沉20mm,
并且自动调整到运动模式的减振特性,在车速持续超过 120km/h的30s后,底盘会再下沉5mm(高速公路底盘下 沉)。当车速低于70km/h的时间达到120s或车速低于 35km/h时,底盘会自动恢复到运动高度。
主动悬架系统主要缺陷是成本高,液压或气动装置 噪声大,功率消耗较大。
4. 电子控制悬架 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可分为机械控制系统和电 子控制悬架系统两类。电子控制悬架在汽车行驶过程 中,它的刚度和阻尼随时调节,使其达到最佳的行驶 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电子控系统的控制装置主要由 ECU、信号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组成。信号输入装置 主要由;车速传感器、高度传感器、转角传感器、节 气门位置传感器等,信号输出装置即执行器主要是进 气阀、排气阀、高度控制排气阀等组成。
【相关知识】 电控空气悬架以空气弹簧和减振器为基础,引人ECU控
制单元、转向角度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空气压缩机、 速度和制动传感器,通过ECU的精密计算,利用电磁阀改变 空气弹簧内的气体容量和压力来实现软硬调节,使悬架兼有 舒适性和运动性的特性。例如直线行驶偏软,提高舒适性; 转向和高速运动时加硬,增加侧向支撑提供更好的路感。此 外还可通过ECU和空气压缩机实现车身高度的自动或手动调 节。
奥迪A8轿车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奥迪A8轿车作为奥迪品牌的顶级车型,配备了新开发的自适应空气悬架(图1)。
它利用电子减振调控装置可以实时跟踪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测得车轮的运动状态(非簧载质量)和车身的运动状态(簧载质量)。
在四个可选模式范围内实现了不同的减振特性曲线。
每个减振器都可单独进行调控。
因此,在设定好的每种模式(舒适型或运动型)下均能够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在设定的模式的框架下,车身高度自动调控程序和减振特性曲线被整合成一个系统。
系统的组成及原理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
主要部件及功能1.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采用外部引导式。
它被封装在一个铝制的圆筒内。
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圆筒和(空气弹簧)伸缩囊之间,用一个密封圈密封线圈活塞和气缸之间的区域。
密封圈可在维修时更换,空气弹簧伸缩囊不能单独更换。
出现故障时,必须更换整个弹簧/减振支柱。
为了保证行李箱具有尽可能大的可利用空间和最大储物宽度,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空气弹簧的直径。
为了满足舒适性的要求,空气弹簧体积应最小。
此冲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与减振器相连的容器存储额外的空气。
空气弹簧不仅替代了钢制弹簧,而且相对于钢制弹簧还有独特的优点。
空气弹簧使用了铝制气缸的新式外部引导性装置减小了空气弹簧伸缩囊的壁厚。
这样,在路面不平情况下响应更加灵敏。
2.减振器(图3和图4)构造:使用了一个无级电子双管气压减振器(无级减振控制系统=CDC减振器)。
活塞上的主减振阀门通过弹簧机械预紧。
在阀门上方安装有电磁线圈,连接导线经由活塞杆的空腔与外部连接。
功能:减振力主要取决于阀门的通流阻力。
流过的油的通流阻力越大,减振力也就越大。
以弹簧挠度(弹性)跳动(等于压力分段减振)为例从原则上说明工作原理(图5):当电磁线圈上没有电流作用时,减振力达到最大。
减振力最小时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大约为1800mA。
在紧急运行时不对电磁线圈通电。
这样就设定了最大减振力,并通过其来保证车辆行驶时动态稳定。
奥迪A8_空气悬架经典教学

Audi A8'03上使用一种新开发的全浮式空气悬架。该悬架系统与C D C (根据车辆行驶状况进行调节的 电 子 阻 尼 系 统 ) 联 合 使 用 后 , 就 可 以 在 物 理 极 限 内 更 好 地 满 足 这 些 矛 盾 的 要 求 了 。
重要!
新!
说明!
3
简介
基本原理 空气悬架的基本原理在自学手册SSP242和SSP243 中已经介绍过了,这些基本原理同样也适用 于 A 8 车上使用的悬架系统。
新技术
新A8上使用了一种新系统,这种系统在技术和功 能方面都是全新的,与大家熟知的四轮驱动系统 相 比 , 有 如 下 不 同 之 处 :
“automatic”(自动)模式和“comfort”(舒适)模式: 基本高度
292_005
6
“ d y n a m i c ” ( 动 态 ) 模 式 : 与“automatic”(自动)模式相比,底盘下沉 20 mm ,并且自动调整到运动模式的减振曲线,在
车速超过120 km/h的30秒钟后,底盘会再下沉5mm (高速公路底盘下沉)。
- 20 mm
“ d y n a m i c ” ( 动 态 ) 模 式 : - 2 0 m m
292_004
“ l i f t ” ( 提 升 ) 模 式 : 与“automatic”(自动)模式相比,底盘提升了25 mm ,与“automatic”(自动)模式一样是以舒适为 主 的 。
每个模式(舒适的或运动的)都可以保证获得最佳 的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见“系统部件”中的“减 振器”中的内容)。 所谓“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它就是指悬架调节程 序与减振特性曲线的一种完美组合形式。
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奥迪A8轿车作为奥迪品牌的顶级车型,配备了新开发的自适应空气悬架(图1)。
它利用电子减振调控装置可以实时跟踪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测得车轮的运动状态(非簧载质量)和车身的运动状态(簧载质量)。
在四个可选模式范围内实现了不同的减振特性曲线。
每个减振器都可单独进行调控。
因此,在设定好的每种模式(舒适型或运动型)下均能够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在设定的模式的框架下,车身高度自动调控程序和减振特性曲线被整合成一个系统。
系统的组成及原理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
主要部件及功能1.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采用外部引导式。
它被封装在一个铝制的圆筒内。
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圆筒和(空气弹簧)伸缩囊之间,用一个密封圈密封线圈活塞和气缸之间的区域。
密封圈可在维修时更换,空气弹簧伸缩囊不能单独更换。
出现故障时,必须更换整个弹簧/减振支柱。
为了保证行李箱具有尽可能大的可利用空间和最大储物宽度,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空气弹簧的直径。
为了满足舒适性的要求,空气弹簧体积应最小。
此冲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与减振器相连的容器存储额外的空气。
空气弹簧不仅替代了钢制弹簧,而且相对于钢制弹簧还有独特的优点。
空气弹簧使用了铝制气缸的新式外部引导性装置减小了空气弹簧伸缩囊的壁厚。
这样,在路面不平情况下响应更加灵敏。
2.减振器(图3和图4)构造:使用了一个无级电子双管气压减振器(无级减振控制系统=CDC减振器)。
活塞上的主减振阀门通过弹簧机械预紧。
在阀门上方安装有电磁线圈,连接导线经由活塞杆的空腔与外部连接。
功能:减振力主要取决于阀门的通流阻力。
流过的油的通流阻力越大,减振力也就越大。
以弹簧挠度(弹性)跳动(等于压力分段减振)为例从原则上说明工作原理(图5):当电磁线圈上没有电流作用时,减振力达到最大。
减振力最小时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大约为1800mA。
在紧急运行时不对电磁线圈通电。
这样就设定了最大减振力,并通过其来保证车辆行驶时动态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奥迪A8轿车作为奥迪品牌的顶级车型,配备了新开发的自适应空气悬架(图1)。
它利用电子减振调控装置可以实时跟踪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测得车轮的运动状态(非簧载质量)和车身的运动状态(簧载质量)。
在四个可选模式范围内实现了不同的减振特性曲线。
每个减振器都可单独进行调控。
因此,在设定好的每种模式(舒适型或运动型)下均能够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在设定的模式的框架下,车身高度自动调控程序和减振特性曲线被整合成一个系统。
系统的组成及原理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
主要部件及功能1.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采用外部引导式。
它被封装在一个铝制的圆筒内。
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圆筒和(空气弹簧)伸缩囊之间,用一个密封圈密封线圈活塞和气缸之间的区域。
密封圈可在维修时更换,空气弹簧伸缩囊不能单独更换。
出现故障时,必须更换整个弹簧/减振支柱。
为了保证行李箱具有尽可能大的可利用空间和最大储物宽度,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空气弹簧的直径。
为了满足舒适性的要求,空气弹簧体积应最小。
此冲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与减振器相连的容器存储额外的空气。
空气弹簧不仅替代了钢制弹簧,而且相对于钢制弹簧还有独特的优点。
空气弹簧使用了铝制气缸的新式外部引导性装置减小了空气弹簧伸缩囊的壁厚。
这样,在路面不平情况下响应更加灵敏。
2.减振器(图3和图4)构造:使用了一个无级电子双管气压减振器(无级减振控制系统=CDC减振器)。
活塞上的主减振阀门通过弹簧机械预紧。
在阀门上方安装有电磁线圈,连接导线经由活塞杆的空腔与外部连接。
功能:减振力主要取决于阀门的通流阻力。
流过的油的通流阻力越大,减振力也就越大。
以弹簧挠度(弹性)跳动(等于压力分段减振)为例从原则上说明工作原理(图5):当电磁线圈上没有电流作用时,减振力达到最大。
减振力最小时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大约为1800mA。
在紧急运行时不对电磁线圈通电。
这样就设定了最大减振力,并通过其来保证车辆行驶时动态稳定。
3.空气供应机组(图6)空气供应机组安装在发动机舱的左前方。
由此可以避免工作噪声传入汽车内部。
除此之外还能实现有效的冷却。
这样能提高压缩机的可能开启持续时间并且由此提高调控质量。
为保护压缩机不至过热,在需要时(如气缸盖温度过高时)会将其关闭。
最大系统静态压力为16bar。
4.电磁阀组(图7)电磁阀组包括了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空气弹簧和储气罐的阀门。
它安装在汽车左侧车轮外壳和A 柱之间的车轮罩内。
5.储气罐(图8)储气罐位于汽车左侧行李箱底板和后部消声器之间。
储气罐由铝材制成。
其容积为5.8L,最大工作压力为16bar。
系统布局的目的是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压缩机打开的阀值设置为最小)。
要使调控动作仅通过压力存储器进行,在储气罐和空气弹簧之间必须有一个最小为3bar的压差。
6.传感器(1)压缩机温度传感器(G290)用于探测压缩机汽缸盖的温度。
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急剧降低(NTC:负温度系数)。
此电阻的变化由控制单元进行处理。
空气压缩机最大运行时间取决于当前温度。
维修时不得单独更换零件。
见图6空气供应机组图中标示6。
(2)压力传感器(G291)根据电磁阀的控制情况,用于测量前桥和后桥弹簧支柱或储气罐间的压力变化情况。
(3)车身加速度传感器(G341、G342、G343)(图9)为对每种行驶状态实行最理想的减振调控,必须知道车身运动(簧载质量)和车轴运动(非簧载质量)的时间曲线。
使用三个传感器测量车身的加速度。
其中有两个位于前桥的弹簧支柱拱顶上,第三个位于右后轮罩内。
通过处理车身高度传感器信号来获取车轴部件(非簧载质量)的加速度。
(4)车身高度传感器(G76、G77、G78、G289)(图10)四个传感器在结构上相同,支架和连接杆位于车轴的侧面和特定的位置上,传感器测得悬臂和车身之间的距离并由此测得车辆的高度状态。
以800Hz 频率进行感应探测(全时四轮驱动车为200Hz)。
采样频率可以确定非簧载质量的加速度。
7.控制单元(J197)(图11)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核心元件为控制单元。
它安装于车内贮物箱前。
它用于处理其他总线部件的相关信息和独立的输入信号。
处理生成控制信号,这些信号用于控制压缩机、电磁阀和减振器。
调控方案由于标准型底盘和运动型底盘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需要两种不同的控制单元(软件应用程序)。
1.普通调控方案车身高度调整主要是调节同一车桥上左右两侧的高度差(例如由于单侧负载引起的)。
在车速小于35km/h时,储气罐优先作为能量来源。
前提是储气罐和空气弹簧之间有至少3bar的压差。
车身高度调节过程(图12):提升:首先后桥被提升,然后是前桥;衔氏:首先前桥被衔氐,炽后桥。
设置这个顺序的目的是:在前照灯照明距离调节装置失灵的情况下,避免前照灯在悬架调控时导致其他路人炫目。
除了带有氙气前照灯的车辆之外,车辆均安装了前照灯照明距离调节装置。
对于A8轿车来说,可以选择标准型底盘(自适应空气悬架)和运动型底盘(运动型自适应空气悬架)两种调整方式。
(1)标准型底盘调控方案:可以手动或自动选择以下模式:a“自动”模式:(标准车身高度)(图13)目标车身高度,以舒适性为目标,沿着相应的减振曲线自适应调控。
以超过120km/h行驶30秒种后下降25mm(“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通过降低车身高度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空气动力性,并且能够降低燃油消耗。
当车速低于70km/h的时间超过120秒种,或车速低于35km/h时,又自动提升至标准车身高度。
b“舒适”模式:(标准车身高度)(图13)车身高度与“自动”模式一样,在低速范围内减振功能比“自动”模式弱,比“自动”模式更舒适为依据进行调控,相对于“自动”模式来说,乘坐舒适性有进一步提升。
不能自动进行“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c“动态”模式:(-20mm)(图14)车身高度比“自动”模式降低了20mm。
控制曲线自动调整为运动型减振特性曲线。
以超过120km/h 行驶,30秒后车身继续下降5mm(“高速公路降位”)。
在整个车速范围内设定了一条严格的减振特性曲线。
当车速低于70km/h的时间超过120秒钟或车速低于35km/h时,又自动提升至运动型车身标准高度。
d“高位”模式:(+25mm)(图15)此模式只在车速小于80km/h时才能选用。
从100km/h开始,此模式自动退出。
然后调控为先前所选模式(“自动”、“动态”或“舒适”)。
即使车速以后再次低于80km/h,也不再自动运行“高位”模式。
相对于“自动”模式车身高度上升了25mm,与“自动”模式一样具有舒适性调整。
(2)运动型底盘调控方案与标准型底盘的区别:弹性和减振以运动型为依据进行调控;在车速小于120km/h时,“自动”、“动态”和“舒适”模式下的高度位置相同,但减振特性曲线不同;车身标准高度比标准型底盘低20mm。
a“自动”模式:(-20mm)(图16)车身标准高度相当于标准型底盘“动态”模式,带有相应减振特性曲线以运动型为依据的调控(比“动态”模式更舒适的调控)。
以超过120km/h行驶,30秒钟后再下降5mm(“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b“动态”模式:(-20mm)(图16)车身高度和运动型底盘“自动”模式一样,带有相应减振特性曲线的运动型调整。
从120km㈩开始30秒钟后下降5mm(“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c“舒适”模式:(-20mm)(图16)车身高度和运动型底盘“自动”模式一样,在低速范围内减振比“自动”模式更低。
不能自动进行“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d“高位”模式:(+5mm)(图17)相对于运动型底盘“自动”模式来说,车身高度上升了25mm,以运动型为依据的调控。
相对于标准型底盘的标准车身高度提高了5mm。
2.特殊运行状态下的调控方案弯道行驶:在弯道行驶时悬架调控中断,弯道过后调控继续进行。
通过转向角传感器信号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识别弯道行驶。
减振力根据实时的行驶状况进行自动调节。
因此,能够有效防止行驶中那些不希望出现的车身运动(例如侧倾)。
制动过程(图18):首先,在ABS/ESP制动时引入减振调控功能。
减振调控取决于受控制的制动压力。
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车身的俯仰和侧倾运动。
起步过程(图18):在起步过程中由于车身的质量惯性首先存在着俯仰运动。
通过合适的、与当前状态匹配的减振力能将这些运动限制在最小的程度。
预动和随动模式:调控行车前或点火开关打开前相对于额定高度的偏差。
在一定情况下,通过操作车门,行李箱盖或15号线能将系统从睡眠模式唤醒并进入预动模式。
例如点火开关关闭之后,在随动模式下调控由于乘员下车或卸载而造成的车身高度差。
睡眠模式:在进入随动模式60s后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系统进入保证能量节约的睡眠模式。
2.5h和10h后睡眠模式将短时间关闭,以便再次检查车身高度状况。
在一定情况下,与额定值的高度差异通过存储器得以补偿(例如,通过冷却空气弹簧内的气体来补偿)。
升降台模式:通过对车身高度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以及静止车辆控制的持续时间来识别升降台运行状态。
没有故障被写入故障存储器。
此模式不会通过指示灯显示。
车辆千斤顶的使用(维修模式):不能进行自动识别。
使用车辆千斤顶时调控系统必须关闭。
通过操作MMI系统中菜单的控制按钮CAR→SETUP来完成。
此模式可以通过在MMI中设置转入非激活状态,也可以通过以15km/h的速度行驶转入非激活状态。
挂车运行状态:在挂车与拖车建立电气连接时,挂车运行状态会被自动识别。
使用SETUP按键可调用系统状态(打开或关闭挂车运行状态),在一定情况下使用MMI控制钮可激活系统状态。
对于标准型底盘来说,在挂车运行状态下无法选择“动态”模式。
仪表指示警告1.车身高度最低位通过高度低位指示灯以及警告灯的闪烁显示车身高度最低位(低于正常水平高度65mm以上)。
车身高度最低位可能在车辆长时间静止后出现。
2.车身高度最高位通过警告灯的闪烁显示车身高度最高位(高于正常水平高度50mm以上)。
在重物卸载时,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车身高度最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