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课后练习题
高中地理《城乡规划》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城乡规划》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城市与乡村相比,最基本的特征是( )A.密集B.以非农业活动为主C.高效率和高效益D.多功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乡景观是指城镇和乡村自然景观B.城乡景观空间尺度是固定的C.地域文化仅体现在城乡生产景观、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主体建筑物风貌D.广东、福建、海南的骑楼,见证了我国湿热多雨的南方地域文化3.古诗云: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处没人家。
该地区的聚落特点是( )A.呈点状,分布在山间盆地B.呈点状,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C.呈带状,分布在高原边缘D.呈团状,分布在盆地中央4.从文化品位的角度上来说,成功的城乡建设,实际上是()A.经济建设B.物质文明建设C.道德文明建设D.文化建设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和10:00的人口聚集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M区域应为()A.工业区B.住宅区C.绿化区D.商务区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最可能位于()A.平原地区B.丘陵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7.在小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①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要求②将市场需求和本地优势相结合③努力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④把经济建设列为主要内容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目前广东呈现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经济发展格局。
珠江三角洲地区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451万,其中农业人口678万。
按户籍人口计算,此地区城市化水平是(保留整数)( ) A.72% B.73%C.27% D.28%某岛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海域,南北长6.5km,东西宽6km,面积24.74km²。
该岛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较少,形成了特有的海岛农耕聚落景观。
下图为“该岛某剖面土地利用示意图”。
高考地理区域发展与规划练习题

高考地理区域发展与规划练习题1. 什么是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是指一个相对连续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和变化。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2. 为什么需要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对区域资源、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措施的过程。
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来促进均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活质量等。
3. 列举几个区域发展规划的目标。
- 经济发展目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 社会发展目标:改善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服务等公共资源,提升居民福利水平,增强社会稳定性。
- 环境发展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4. 解释什么是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等方面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的规划。
它是对区域发展规划的进一步细分和落实,旨在实现区域内各项发展目标的有效实施。
5. 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协调性原则:保持区域内各项规划之间的协调一致,避免相互冲突。
-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公平性原则:将资源和利益合理分配,避免产生明显的区域差距和社会不公。
- 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分析和专业知识,以数据为依据,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 参与性原则: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促进公众参与决策过程。
6. 请解释什么是给排水规划。
给排水规划是区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对城市供水、排水、水处理等方面的规划。
给排水规划旨在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和排水,确保城市的卫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7. 解释什么是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是区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对交通网络、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的规划。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同心圆理论是由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的。
根据他的理论,城市可以划分成几个同心网的区域,其中错误的是()A.过渡区B.工人居住区C.良好住宅区D.科技区【答案】 D2、城市组成要素空间布局基础是( )。
A.扇形理论B.有机集合理论C.区位理论D.有机疏散理论【答案】 C3、平遥历史文化名城属于哪种类型?()A.古城格局风貌比较完整B.古城风貌犹存C.存在若干体现传统历史风貌街区D.文物古迹较多,并有保存较好周围环境【答案】 A4、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表述,错误是()。
A.各级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组织和管理B.政府部门通过对具体建设项目开发建设进行管制才能达到规划实施目C.城乡规划实施包括了城乡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建设性活动D.政府运用公共财政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直接参与城乡规划实施【答案】 B5、 2002年12月3日颁布修改的文物法中,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定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
A.不仅包括半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B.单看这里的每一栋建筑,其价值可能尚不足以作为文物加以保护,但它们加在一起形成的整体面貌却能反映出城镇历史风貌特点的地域C.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D.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构筑物且传统风貌完整的生活地域【答案】 D6、在华北地区某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下列哪个地块指标比较合理?( )A.①B.②C.③D.④【答案】 A7、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便起见和易于进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比较,我们通常采用国际通行方法,将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过程最主要指标,称为( )。
A.人口集聚程度B.劳动力转移程度C.城镇化水平D.城镇化进程【答案】 C8、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动态规划练习例题

动态规划方法总结
动态规划算法的设计步骤
– – – – – – – 将问题表示成多步判断 确定是否满足优化原则——必要条件 确定子问题的重叠性——估计算法效率 列出关于优化函数的递推方程(或不等式)和边界条件 自底向上计算子问题的优化函数值----非递归的算法 备忘录方法记录中间结果 标记函数追踪问题的解
• S(i)表示结束于位置i的最大子区间和 • max{S(i)}即为所求最大子区间和 • 考虑如何递推求解并反算问题解
最大子矩阵
• 已知矩阵的大小定义为矩阵中所有元素的 和。给定一个矩阵,找到最大的非空(大小 至少是1 * 1)子矩阵。 • 例如这个矩阵的最大子矩阵大小为15。
0 -2 -7 0 9 2 -6 2 -4 1 -4 1 -1 8 0 -2
动态规划练习例题在棋盘上移动在一个nn的棋盘上棋子可以向上方右上方或左上方移动每次从x方格移动到y方格将获得pxy元钱pxy不一定是正数现求一个获得钱最多的从底边到顶边的一种移动棋子的方案
动态规划练习例题
在棋盘上移动
• 在一个n×n的棋盘上,棋子可以向上方、 右上方或左上方移动,每次从x方格移动到y 方格将获得p(x,y)元钱, p(x,y)不一定是正 数,现求一个获得钱最多的从底边到顶边 的一种移动棋子的方案。
解题思路
Qx, y 1 Q x, y max Qx 1, y 1 Q x 1, y 1 y 1 px, y 1, x, y y 1 px 1, y 1, x, y y 1且x 1 px 1, y 1, x, y y 1且x 字符串X=x1,x2,…xm和Y=y1,y2,…yn 使用一系列编辑操作将字符串X转变成Y。允许使 用插入,删除,修改三种操作,每种操作都有 一定的代价,求一个总代价最小的操作序列。 – 设从字符X中删除符号xi的代价为D(xi) – 将符号yj插入X的代价为I(yj) – 将X中的符号xi修改成yj的代价为C(xi,yj)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占行政区域内耕地的()A.40%B.80%以上C.65%以下D.可以自行规定【答案】 B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从事建筑活动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条件不应包括( )A.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技术装备B.有符合国家规定企业名称、办公场所C.有符合国家规定注册资本D.有与其从事建筑活动相适应具有法定职业资格专业技术人员【答案】 B3、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
A.15日B.20日C.25日D.30日【答案】 D4、《城市规划法》于()正式颁布,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国家法律。
A.1989年10月13日B.1989年12月26日C.1990年12月26日D.1989年4月1日【答案】 B5、城市规划权利体现在改变和协调管理对象行政行为。
下列选项中城市规划内容与行政行为对应不正确是()A.城市规划成果审批权——抽象行政行为B.“一书两证”审批权——具体行政行为C.城市规划惩治权——具体行政行为D.编制城市规划——具体行政行为【答案】 D6、近期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实施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其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
A.3年B.4年C.5年D.6年【答案】 C7、下列描述属于《行政许可法》中信赖保护原则是(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行政许可B.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应当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C.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D.行政许可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依据【答案】 A8、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是()。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城市规划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城市规划专题练习题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
长三角经济圈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辐射的城市。
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 )A.交通状况B.经济发展水平C.科技实力D.对外开放水平2.引起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市经济水平下滑B.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C.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D.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下图为“钢都”鞍山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2011~2018年期间,鞍山( )①处于逆城市化阶段②就业机会显著增加③人口的老龄化加剧④住房的空置率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鞍山成为“收缩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有( )①产业结构单一②铁矿趋于枯竭③人口出生率下降④上海的虹吸效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城市公园是指供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休闲、游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
城市公园伴随着城市趋同发展,其发展方向和速度与城市发展基本一致。
下图示意2018年芜湖市市辖区各级城市公园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从芜湖市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看,城市公园( )A.与自然景观无关B.大多沿河流分布C.邻近人口密集区D.多位于城市中心6.对城市东北部出现较高等级公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房地产业行为B.政府行为C.文化行为D.企业行为(2020·山东济南模拟)城市热岛现象是下垫面状况、城市人口密度、地理位置、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是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表现。
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的不断增长、政府行为的改变,区域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明显(如图)。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单项选择题1一、单项选择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区域B.区域规划C.区域开发D.区域发展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的学科A.经济增长B.区际关系C.区域资源D.政府管理3.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A.特殊规律B.模式C.一般规律D.历史4.区域经济学是()相结合的产物A.哲学与经济学B.地理学与经济学C.政治学与经济学D.管理学与经济学5.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很强的边缘学科A.基础性B.独立性C.复杂性D.应用性6.经济区域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 同质区域和()A.极化区域B.扩散区域C.行政区域D.自然区域7.区域规划的主体是A.企业B.政府C.企业与政府D.社会组织8.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的总和A.社会活动B.政治活动C.文化活动D.经济关系9.()在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 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 A.杜. B.胡. C.韦. D.赫特纳10.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A.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经济应用工具B.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政策C.区域经济发展、区经济政策及区域经济关系D.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关系11.()出版了《区域科学导论》一书, 标志着区域经济学的正式形成。
A.艾萨德B.杜能C.韦伯D.胡佛12.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 按照赫特纳的观点, 无非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上()的因素A.经济B.人类C.政治D.人类与经济13.农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A.韦伯B.胡佛C.克里斯塔勒D.杜能14.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A.杜能B.胡佛C.克里斯塔勒D.韦伯15.运输区位论的提出者是()A.杜能B.胡佛C.克里斯塔勒D.韦伯1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工业区位论的假设条件()A.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的地点, 并假设该地点为已知B.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C.研究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地区D.劳动力供给已知且不能流动, 在工资率固定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17.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是()A.杜能B.谢费尔C.克里斯塔勒D.韦伯18.在农业区位论中, 农业圈的第一个圈层主要()A.生产薪材、木料B.生产鲜奶、蔬菜C.生产谷物、马铃薯、苜蓿D.放牧牛羊19.在农业区位论中, 农业圈的最外面的圈层主要()A.生产薪材、木料B.生产鲜奶、蔬菜C.生产谷物、马铃薯、苜蓿D.放牧牛羊20.杜能的农业圈层理论分为几个圈层()A.4B.5C.6D.721.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A.运费与劳动费B.运费、集聚与分散带来的利益C.劳动费、集聚与分散带来的利益D.运费、劳动费、集聚与分散效益22.胡佛在运输区位论中提出的运输成本由()构成A.线路运营费用与劳动费用B.站场费用与劳动费用C.线路运营费用与站场费用D.运输费用与损失23.根据中心地理论, 当k=3时为()原则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行政最优原则D.区位最优原则24.根据中心地理论, 当k=4时为()原则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行政最优原则D.区位最优原则25.根据中心地理论, 当k=7时为()原则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行政最优原则D.区位最优原则26.埃德加·胡佛在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时, 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基石是()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B.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D.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27.如果仅用原料指数来判断工厂区位的选择, 当原料指数=1时, 工厂区位布局在()A.消费地B.自由区位C.原料地D.燃料地28.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不同规模市场领地之间的数量关系由高级到低级为()A.1, 2, 6, 18, 54, …。
城市规划原理选择题练习50题三(含答案)

1、下列不属于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的是( D )。
A、掌握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规划指标的依据B、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C、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及数量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D、计算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 C )。
A、城市人口分布B、城市发展趋势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用地的分布3、城市防灾措施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 D )。
A、战略性措施和实施性措施B、纵措施和横措施C、硬措施和软措施D、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4、以下城市中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 ABCE )。
A、广州B、扬州C、漳州D、宝鸡E、洛阳5、下列不是城市交通政策内容的是( C )。
A、政策目标B、政策背景C、政策范围D、政策种类6、文艺复兴和斯洛克时期,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BC )。
A、教堂占据城市中心B、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C、壮丽的宫殿花园D、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核心E、广场和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核心7、三块板道路的红线宽度至少为( C )m。
A、30B、35C、40D、508、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部署是( D )。
A、城市形态B、城市分散式形态C、城市集中式形态D、城市总体布局9、下列关于城市规划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纲领B、城市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C、实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和城市规划师的事D、城市规划是由政府来引导,城市规划师全权设计,不需他人合作10、岩石受二氧化碳、硫酸盐、氯等化学成分的地下水侵蚀,内部形成空洞,这种现象称为(AC )。
A、岩溶B、风化C、喀斯特D、侵蚀E、冲沟11、客运站的布置形式有( ABD )。
A、通过式B、尽端式C、环式D、混合式E、叉口式12、《雅典宪章》核心的规划思想是( D )。
A、有机疏散B、卫星城C、城市交通D、功能分区13、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A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你家乡(或者你所熟悉的地区)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认为解决的关键是什
么?
3、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的关系?
答:区域规划是一项综合性极强,包括物质、非物质部门,集自然、经济、社会多项要素,包括从历史到未来的时间跨度的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种学科,它需要科学发展论对其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因此,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前提、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3、何为外部性?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的对策有哪些?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1、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教育成本与收益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试比较说明适度人口、人口承载力、人口容量、土地承载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1、简述技术进步的概念和类型。
2、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
3、如何评价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条件?试对你熟悉的区域的技术条件做一评价。
4、技术扩散和技术引进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1、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它是如何计算的?
2、什么是区域竞争力?如何计算?
3、简述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原因,如何减小区域差异?
第六章*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1、区域分工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2、区域分工有何特点?
3、区域分工有哪几种模式?如何运用这些模式?
4、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哪些?
5、什么是参数法?它有何特点?
第七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1、产业的划分?
2、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3、区域产业结构烟花的规律有哪些?
4、何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特征?
5、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区别:
第八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1、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规划可分为哪些类型?
3、课后查找和阅读有关《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资料。
第九章区域规划的发展战略(一两道简答题)
第十一章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治
1、反映土地利用状况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2、在区域规划中对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是什么?
3、区域空间管治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4、从中国的土地利用实际出发,土地分区时应充分注意如下几点:
5、土地利用分区与土地利用布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