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一个句子

合集下载

赏析句子三个步骤是什么

赏析句子三个步骤是什么

赏析句子三个步骤是什么
1.描绘文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按照文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何赏析句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2.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赏析句子答题模板
首先看修辞方法如果有按下面步骤
修辞方法+表达效果+事物特征+表达感情表达效果
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亲切生动
排比:增强语式
夸张:吸引读者,丰富主旨
现代文阅读中句子赏析的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形式加内容。

形式就是修辞手法之类的,例如比喻的生动形象,排比的增强语势、渲染气氛,设问的启发思考,引人注意等。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解题思路:1. 品析语言技巧方法2. 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 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

具体化4. 揭示表达效果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人物情感、性格、品质……答题样式: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 +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1、了解历年中考记叙文句子赏析题型特点。

2、总结句子赏析题的做法。

3、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技巧解题。

1、总结中考中句子赏析题的特点2、研究解题的一般方法,掌握规律3、认真练习,灵活运用07年河北省中考《江南陶公柳》22、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二段进行简要赏析。

3分答:示例: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08年河北省中考《小扇轻摇的时光》2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答:“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第一篇赏析句子的方法:诗歌句子赏析方法篇一 : 句子赏析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⑴示例:“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 一个“悬”字将星星挂在空中而无所依绊的情态生动地描写出来;“半明半昧” 写出了海上看到的繁星有一些光亮,却又有些昏暗,这柔和的光亮使人产生亲近之感,让人仿佛渐渐地陶醉其中,油然而生喜爱之情。

⑵词语赏析步骤:①、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⑶练习:①、赏析动词: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答案:“扫、露、支、撒、系、牵、看、啄、走、拉、罩”这几个动词,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捕鸟时紧张等待、充满希望及小心谨慎的情景。

②、赏析形容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如果把名词前面的形容词抽掉,效果会有何不同?答案:如果把“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这些形容词抽掉,就使事物缺少了色彩、形状和神态,就没有原文生动、形象、具体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第一类:比喻句⑴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

⑵示例:“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本句把“无数的星星”(本体)比喻成“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到的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富有情趣。

如何赏析句子(精选11篇)

如何赏析句子(精选11篇)

如何赏析句子〔精选11篇〕篇1:赏析句子赏析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历、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赏析句子的方法1、它的修辞手法,2、对整个文章或者是情节的作用,3、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4、它提醒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5、它在文章构造中的作用6、句式特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p例句赏析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顺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例句3:“森林是宏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巩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可以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欢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大方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赏析句子]篇2:赏析句子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张爱玲《秋雨》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赏析: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活力的景象.句子: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商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突然直驰,像惊狂了的精灵,扯天扯地地疾走,突然慌乱,四面八方地乱卷,像不知怎么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突然横扫,乘其不备地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赏析: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惊狂了的精灵”、“不知怎么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唱着、叫着、吼着”是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情形,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角度

赏析句子角度

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1)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物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

(2)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强调了。

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3)拟人的作用:赋予。

以人的动作(情感),生动形象写出了。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4)对比的作用:通过。

与。

相比,突出了。

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二)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如何赏析句子

如何赏析句子

如何赏析句子如何赏析句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赏析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赏析句子1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6.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何赏析句子2在低低的呼唤声传过之后,整个世界就覆盖在雪白的花荫下了。

从表达效果赏析句子的方法

从表达效果赏析句子的方法

从表达效果赏析句子的方法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那么从表达效果上要如何赏析句子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从表达效果方面赏析句子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表达效果角度赏析句子方法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从表达效果角度赏析句子方法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如何赏析一句话

如何赏析一句话

如何赏析一句话
赏析一句话,在文学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经过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句话,深入探究它所蕴含的思想深意,发现它背后的蕴藉,进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学熏陶和内涵,并加深人们对文学的了解和热爱。

一句话的赏析,要从其组成成分的整体性手段与形式来解析,进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要仔细揣摩句子中的文字搭配,以便更好地了解句子的精神实质。

句子中单词的搭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有助于增强对文字的阅读感知。

其次,要分析句子中暗含的意蕴,以便深入挖掘出句子中更多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从句子的语法结构以及文学表达形式出发,从句子背后的思想意念中分析甚至发现句子中的晦涩隐喻,充分体现语言的博大精深。

此外,把该句话与其他句子组成一个段落,甚至一篇文章,从更大的角度来分析句子中的使用意义,以便从句子所蕴含的主题或更深层次的意义,以及它与其他句子的联系与作用,去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最后,要考虑句子的文学风格,以便更好的理解句子的审美美学功能。

文学作品的艺术意义,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句子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结构,比如用什么词汇、如何组成句子的结构等等,在赏析过程中,要注意捕捉语言表达形式和结构中的审美功能,以便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学背景,更好地把握句子中蕴藉的艺术美感。

总之,赏析一句话,对提升文学素养和理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入探究句子中的语言表达形式、暗含的思想、以及文学结构
与艺术美感等,以便从整体上了解句子中的蕴藉。

通过句子的赏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文学的信心,将启发性的文学精义带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最终受益匪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赏析一个句子(或者给某个句子加批注)句子赏析和加批注是同一个题型,答题方法也完全一样。

赏析一个句子,包括三个方面:一、指明作者采用的表达形式;二、指明作者表达的内容;三、指出作者用这种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带来怎样的艺术效果。

一、一句话表达形式的判定及对应效果分析姚鼐的桐城派明确提出好文章要兼备“义理、考据、辞章”三个方面,表达一种思想情感,用哪种方式能够表达得恰到好处,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辞章”。

它包括人称、线索、结构、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描写角度、写作手法、修辞方法、句式等等多种形式。

在句子欣赏中,需要判定:1.作者在这句话中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2.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刻画人物的句子,要指出哪种描写方法);3.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如何用的(一)写作手法的判定种写作手法的记忆7常用: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正衬、反衬);4“借物”: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4“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1“聚焦”:以小见大。

种写作手法的内涵及对应的表达效果(好处)(1)铺垫:在文章的开头或正文的前部分,先交代一定的内容,为下文某个情节的发生或发展做好条件上的准备。

例如后面写妈妈给我送伞,前面交代天突然变得阴沉,下起了大雨。

【运用铺垫的好处】让读者感到故事情节发展自然,不突兀。

(2)设置悬念:运用写作技巧,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一系列疑问,并带着问题思考。

常见的形式有:A、倒序设置悬念——先交代故事的结果或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及结果,然后再续写故事的来龙去脉;B、提问设置悬念——如魏巍写的报告文学,题目“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问句,直接引发读者的思考;C、对比反常式设置悬念——将一个场景的平常状态和某个特定时间的状态进行对比,让人明显感觉这个特定的时间,事物表现非常特殊。

如都德《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写小弗朗士到校的情景:平常上课前总要喧闹一阵,开课桌了、关课桌了.....可是今天,韩麦儿老师的小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平常的嘈杂和今天的安静构成鲜明的对比,然人感到今天非同一般,不自觉地就会发问——今天怎么了,这里发生了什么D、信息反常式设置悬念——读一句话,获得的信息和平时自己积累的经验完全不同,例如:公鸡下蛋、穿裙子的男人、1+1大于2等等;E、读不懂——比如《红与黑》,一看题目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意思;除了标题,文中有很多句子也是这样,因为读不懂,猎奇心理往往驱使读者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一探究竟。

F、悬疑式设置悬念——文章开头就暗含一个个问题,作者运用曲折的情节吊着读者的胃口,始终不告诉问题的答案,直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设置悬念的好处】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3)对比:包括不同事物间的横向比、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特征特点的纵向比两种形式。

【运用对比的好处】A、横向比——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共同点;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不同点;或者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

B、纵向比——突出事物的变化,表现事物的某种变化规律。

(4)象征——A、以具体的事物代表抽象的含义。

如玫瑰象征爱情;青松象征着百折不挠。

B、以事物的象征人——实际就是借物喻人。

例如用八九点钟的太阳象征年轻人;用花朵象征孩子,用夕阳红象征老人;C、以事物外在的形象特征,象征人物的内在品质。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的“笔直”这一外在特点,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正直的品质;D、以自然物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者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启迪人生的哲理。

【运用象征的好处】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和理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5)抑扬法——分为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两种形式。

“抑”是贬低、否定、批判的意思,“扬”是赞美、颂扬、肯定的意思。

“先×”为虚,“后×”为实;“先×”为表,“后×”为里。

【运用抑扬法的好处】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加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以外在的美丑为反衬,突出人物的性格、本质特点;增强文章表现的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读者回味无穷。

(6)渲染气氛——借助特定的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以及事物独特的特征,共同营造一个环境,表现某种环境氛围,突出人物的某种特定感受,表现人物的某种心境。

【运用渲染气氛的好处】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突出环境的氛围特点,突出人物的某种心理或情绪。

(7)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为了凸显核心人物的形象和品质,以其他人、物、环境或景物、影响主要人物的条件和因素,为背景,通过背景来表现核心事物的写作方法,就是衬托。

以小衬大、以黑衬白、以乐衬悲、以恶劣的条件衬美好的行为,为正衬,以美衬美、以优衬优,以高大衬高大,为正衬。

【运用衬托的好处】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凸显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能有效地深化主题。

(8)借景抒情——同样一个白色的窗帘,在心情愉悦者的眼里,它是洁白无暇的;在心情抑郁、烦躁、悲伤者的眼里,它是苍白、晦暗的;在心情平静者的眼里,它是白色的。

不同的心情下,人对同一物体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反过来,用笔把一个场景中各种事物给人的感受描绘出来,也可以折射人的心情。

人们发现了这种规律后,就把这种规律转化为写作技巧,这就是借景抒情。

【运用借景抒情的好处】表达形式委婉艺术;感情表达具体、细腻、感人;文章感情饱满,情景交融。

(9)借物喻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单一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抽象,性格、精神、品质缺乏形象性,表现手段单一,为了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具体形象,作者常常根据人物的各种本质特点,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例如一个孩子内心非常纯洁,不写孩子,而写洁白的雪花,以雪花之小对应孩子年龄、身形之小;以雪花轻灵、跃动对应孩子的天真活泼;以雪的洁白无暇来对应孩子纤尘不染的圣洁圣洁心灵。

作者写雪花,醉翁之意不再雪,而在孩子。

文章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全篇写物,具体要表现的人物并不出场;另一种是以叙事为主,对物的描绘穿插在叙事之中。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艺术,曲径通幽;人物形象具体形象,形神兼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给读者更多品位余地。

(10)借物咏怀——就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抓住事物触动自己神经的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思想感受的方式艺术委婉;感受借助事物形象表达得更具体、形象、细腻;物象和思想互为印证,使这种思想感受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11)托物言志——就是借助事物的独特特征、特点,表达自己的追求、志向。

例如想表达自己要做一个虚怀若谷、心胸宽阔的人,就去刻画空间开阔的事物,如果想表达自己想做一个目光远大的人,就去描绘幅员辽阔的事物,以空间之大表达心胸之大,以视野之广阔,表达目光之长远。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理想、志向、追求方式艺术委婉;把自己的追求表达得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

(1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有三种具体形式:一是画面中有的事物是动的,有的是静止的,二者共同构成富有生气的意境。

如:两个黄鹂鸣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鸣叫的黄鹂、扶摇直上的白鹭为动,纤纤垂柳、一碧青天为静。

二是以动写静,就是事物本来是不动的,但在作者的笔下,赋予其人性化的形象,让它在笔下动起来,活起来。

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作者的笔下用动的“舞”和“驰”去描绘不动的群山和高原。

三是以静写动——就是用静态去描绘本来是动态的东西。

例如:远望那片海,就像一块蓝的不见一丝杂色的宝石。

用宝石这一景物来刻画本来动态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刻画的画面意境优美、富有生气;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行文感情饱满,情文并茂。

(13)虚实结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但刻画眼前有的——实际存在的事物,同时以眼前有的事物为触发点,引入联想、形象、展望的虚的——眼前不存在的内容。

例如朱自清在描绘“春花图”的时候,先写各种鲜花的现实状态,后写“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现事物的角度更多;语言表达更细腻形象;更能凸显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事物的特点;为作者增加更多回味的空间。

(14)点面结合——这种手法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先刻画事物整体——铺开一个面,然后细致刻画这个事物的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局部细节——聚焦一个或几个点;二是先立足一个广阔的时间背景,改写人物的行为常态,然后着眼一个特定的时间,具体刻画在这个时间点上,某人或某物的具体表现。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点面相互印证,突出人或事物的形象;可以立体构建人物的形象;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5)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先刻画正面人或事物——要表现谁(什么)就直接刻画谁(什么),然后将笔从直接刻画的主要人或物的身上移开,去描绘与之相关的其他的人、物、环境、条件,借助周围可借助的因素来凸显核心人或事物的形象。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描写角度灵活多样;正面人或事物形象突出;语言变化多姿;情节缓急张弛有致。

(16)以小见大——借助小事,表现大节、大义;或者借助局部,表现事物的整体状态或性质。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凸显选材的艺术性;凸显作者看问题的敏锐性、深刻性;用笔事半功倍。

(二)表达方式的判定1.表达方式的记忆利用问题记忆法记忆:人从出生到上高中,先后接触的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四种文体,对应的五种表达方式是: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及其好处(1)记叙:简单记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不注重人或事物的形貌、状态、特征、特点。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记述过程简洁明快(2)说明:抓住某个对象及其最突出的特征特点,向读者做以介绍说明,其目的一是解说,让人理解明白;二是传承文化。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简练,通俗易懂。

(3)议论——一共有5种形式:一是概括表达作者观点态度;二是剖析行为、现象的本质;三是推理;四是归纳总结。

五是号召、警示。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体现语言表达的严密逻辑性,增强说服力;能透过现象,揭示共性规律;具有组织功能、判定辨别功能。

(4)描写——依托事件的发展进程,着重刻画人和事物的外在形貌、状态、特征。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

(5)抒情——直接表达人对人或对其他事物的爱、憎等情感。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感情饱满、感人。

(三)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1.描写人物方法的记忆采用情境记忆法——设定这样一个情景:一个陌生的老师进教室给学生讲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