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摘要:孔子“孝”的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无违、孝敬父母。孝以仁为本,以礼为表现姓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孝”具有某些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的“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礼仁

一、综述

(一)孔子“孝”的基本观点

“孝”的观念在西周时就已经产生和流行,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最终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

1、“无违”谓之“孝”

《论语·为政》中有一章是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 维护父母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父母活着的时候, 按照礼节伺候他们;死了, 按照礼节埋葬他们, 按照礼节祭奠他们。”

一般认为,“无违”有两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依礼行孝;二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另外,不违背父母意志还表现为继承父母遗志。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看法是孔子片面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个性和自由。比如陈国庆、何宏在书中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道”是指父亲的人生准则,他生前的愿望、志向。比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父之道”解释为“父亲的途径、方向”,他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真正原因是保持氏族生存经验的重要性。

2、不使父母担心谓之“孝”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唯其疾之忧”,是指子女非常关心和担忧父母生病呢?还是指子女使父母只关心自己的疾病而

不关心别的事,即对其他方面都非常放心呢?后一种理解更深一层。孟武子一向勇猛,父母经常为他在外惹事生非而担忧,所以在孟武子问“孝”时,孔子作了这样的回答。做子女的要做到让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担惊受怕,这样也就做到了“孝”。

3、奉养父母且恭敬谓之“孝”

孔子在子游问“孝”时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实,“孝”之中应该包括养,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敬,养要以敬为前提。孔子在这里明确地区分了孝和养,把孝和敬联系起来,提出了“孝敬”的概念。

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对于“色难”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从精神内涵上来说,孔子仍然是强调“敬”的精神,子女如果要做到对父母始终和颜悦色,一定是内心含着“敬”才行的。

(二)“孝”与“礼”、“仁”的关系

有人统计,《论语》中“孝”字出现近20次,没有出现“孝”字但与孝有关的有10多处,可以看出“孝”在孔子思想体系的地位之高。

1、“孝”为仁之本,表现为礼

孝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对父母、亲人的一种感情,孝被认为是一切善德的基础。《论语·学而》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孝是最基础的道德要求,要实现仁首先要做到孝。

对双亲行孝,要符合周礼的要求,不得违背周礼的规定。所以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说,对待父母生养死葬祭祀,都要按周礼的规定办。孔子认为孝必须要受礼的约束,各种程序都有礼的规定。其实质就是让孝得到一种制度上的保证。

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家庭关系中的一个角色,父亲有父亲的角色,儿子有儿子的角色,各自在各自的角色中尽自己的义务。亲情,是仁在家庭关系中的表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孝是表示亲情的形式,仁是孝的内在核心。就孔子的“孝”思想体系而言,孝以仁为本,以礼为表现形式。

2、“孝”是实现“仁”的途径

周予同先生在论及仁与孝关系时所指出:“仁,广大而抽象;孝,狭窄而具体;由狭窄而具体的下手,以渐渐进入广大而抽象的仁。”王祥龄先生说:“孝在儒家哲学中乃是一

切仁心流行之根源”,“一切仁心之流行固可遍及一切,然仁心之起点,必原自一人始”

《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日:‘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及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平常人都认为治国平天下才是为政,孔子的意思是用孝悌把家庭化成和气春风,“而治国平天下,亦不过使它化为和气春风,与事功固相等,何必治国平天下方为政,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亦相同。”孔子认为,践履孝道,这也是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日:“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忠由孝延伸而来,孝是一切善德的基础。孔子说:“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鲜矣。”孔子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是为政的根本,因为仁是抽象的,孝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所以孝是实现仁的途径。

(三)“孝”的政治精神

夏商周时期,在氏族、部落共同体的社会结构中,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并非只是私人关系,也是政治体制的直接体现。家长首先要在这种共同体中树立起权威,才有可能进一步联合其它氏族、部落,实现政治上的目标。因此,孔子强调“孝”这一家庭伦理,实际上也是当时的一种政治伦理,二者之间是一体的。

孔子表达了孝与政治活动的一致性,孝之中体现出政治原则,或者孝必然产生政治影响。例如,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去参与政治活动时,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引用《尚书》中的话说:以孝为本,友爱兄弟,这就足以影响政治,还要另外再搞什么政治呢?他认为,政治的根本目标在于确立健康的人伦秩序,所以,竭尽孝悌的血缘道德中,就已经包含了政治精神。

季康子问孔子,怎样才能使老百姓认真、忠诚而且勤勉。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意思是你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他们就会对你认真;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忠诚;你提拔好人。扶持弱者,他们就会勤勉努力。因此,当政者只要行孝悌之道,就能赢得老百姓对自己的忠诚,从而巩固自己的政权。

孔子对“孝”的论述超出了父子关系的范围,而是看到了孝与政治的某种联系,他认为孝包含着某种政治精神。

二、论述

(一)“孝”的基本观点之我见

1、无违

(1)无违于礼

孟懿子问孝时,孔子回答“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孟懿子的父亲在临终前嘱咐孟懿子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