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生端午节活动方案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7篇通用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7篇通用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宗旨。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镇安小学在端午来临之际,开展“寻根溯源粽叶飘香”端午特别活动,旨在提高队员们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队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活动时间:__年6月2日或3日各班调换安排一节班队课的时间。
三、活动内容(各班可根据本班特色挑选两——三个活动参加)。
1、五月五品粽味各班在教室开展“寻根溯源粽叶飘香”——端午品粽会。
同学们可以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了解粽子有许多种类:从外形上,粽子有枕头粽、三角粽等;从内容上,粽子有红枣粽、肉粽、蛋黄粽、红豆粽等;老师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活动;大家一起品尝了香喷喷的粽子,教室里充满快乐端午的节日气氛。
2、五月五唱歌谣中国的端午节有着__多年的悠久历史,期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产生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民谣。
例:“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等。
3、五月五是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午》知识抢答板块,知识题:a、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除了端午节之外还有那些?(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b、你知道近__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吗?c、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d、端午节的由来?(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e、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如:吃粽子、喝雄黄、挂艾草、菖蒲、悬钟馗像、赛龙舟竞赛等。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5篇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5篇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1时间:20xx年x月x日地点:主办单位: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端活动主题:“粽”爱端午时间:20xx年x月x日地点:主办单位: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风俗,普及端午知识,加深同学们对于端午以及其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给端午增光添彩。
活动特点:活动生动有趣,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溶爱国情、师生情、友情于一体。
表达对我传统节日的热爱与支持,祝愿大家节日快乐。
活动形式及内容:一、办一期有关端午节的展板,普及宣传端午知识。
二、举办包粽子比赛,做香袋比赛,学生可自愿参加。
三、举办欢庆端午的晚会,演出节目由学生报名参加,经筛选登记录用后方可上演,形式不限。
晚会主要是文艺节目,可以使用各种活跃气氛道具和横幅,也可以有互动节目。
晚会中可以拍照和录象,来记录这一时刻,晚会结束后,相关文艺内容可以编辑成册,在系刊上发表。
创意阐述:1、特色统一性:端午活动积极有趣,包粽子、做香袋比赛源于端午节吃粽子,佩香袋的习俗,遵循中国传统节日的特色和特点。
晚会节目形式不限,歌曲,舞蹈,朗诵,相声小品,乐器演奏等均纳为主题,内容清新向上。
服装、饰品、鞋等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展现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日气氛。
2、加强互动性:包粽子,做香袋活动具有节日意义,由学生自愿参加,主动动手,活动互动性强。
晚会以节目单为主,先报上固定的节目和表演者,晚会上穿插几个互动性节目,如端午小知识有奖问答,端午故事奇缘话等。
3、扩大参与性: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参加,比如:老师、学生会干部、班组长、友人,也就是特邀嘉宾。
4、丰富欣赏性:所有节目的筛选将本着“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参与比赛的同学可自愿上台,调动活动气氛。
参与节目者和节目单要经过严密的审核,固定节目数量控制在20个左右。
一些有自己节目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有一个专门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3篇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3篇(一)方案一:亲子包粽子比赛活动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包粽子,并举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包出漂亮的粽子。
活动准备:准备好糯米、粽子叶、枝头等包粽子的器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首先,老师介绍粽子的由来和制作方法,然后步骤一步一步地教给家长和孩子们,让他们动手包粽子。
最后,评选出包得最好看、最快完成的家庭,给予奖励。
方案二:习俗知识问答活动内容:准备一些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问答题目,分成小组进行答题竞赛。
活动准备:准备好与端午节习俗有关的问题和答案。
活动过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老师问问题,队员按规定时间答题,答对的得分。
最后,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前三名的小组,给予奖励。
方案三:手工制作艾草香包活动内容:教孩子们如何制作艾草香包,以增加对端午节习俗的了解。
活动准备:准备好艾草、彩色布料、线、针等制作香包的材料。
活动过程:老师先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艾草的相关知识,然后给他们示范如何制作艾草香包。
学生们跟着老师的示范,动手制作自己的艾草香包。
最后,带回家里放在衣柜或书桌上,起到驱蚊和去湿的作用。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3篇(二)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龙华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校在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难忘的节日体验。
首先,在小学的操场上搭建了一座巨大的彩龙舞台。
这条彩龙是由学校的美术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合作制作而成的。
当天上午,全校师生齐聚操场,共同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彩龙舞表演。
学生们穿上了传统的汉服,手持五色丝带,载歌载舞,欢庆端午节。
其次,学校组织了一场传统的粽子包制比赛。
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食材和包粽子的步骤,亲手制作粽子。
比赛中,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积极参与,每一颗粽子都包得非常精致。
最后,由老师评选出每个年级的“最佳造型奖”、“最美味奖”等多个奖项,让学生们在比赛中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开展端午节活动方案(10篇)

小学开展端午节活动方案(10篇)小学开展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端午节的文化背景,通过“弘扬传统文化,食粽思贤过端午”主题教育活动,为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气节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按照市文明办《关于20__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的通知》(十文明委办20__号)及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弘扬传统文化,食粽思贤过端午三、活动时间20__年6月3日至6月14日四、活动内容(一)看电影写心得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主题,贯穿在主题活动之中,通过观看爱国电影,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
倡导全体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品粽子说端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宣扬传统节日文化,举行让学生在加积极参与包粽子,把粽子带到学校跟同学们分享,并把品尝的过程用手抄报展现出来,做到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活动。
继承传统,让孩子懂得包棕子、采艾草、祭屈原、赛龙舟等端午传统习俗活动,使优秀民俗文化深入社区,深入学校,深入家庭。
(三)传真情送温暖为倡导人际互助,共建和谐社会,把“和谐端午,温情端午”的指导思想融入到喜庆的节日氛围中。
由大队部组织少先队员代表和自发的少先队员们开展关心慰问孤寡老人和在校就读的孤儿,为他们送去学校的问候和慰问品等,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四)过端午画情景为了更好地展现孩子们过快乐端午的情景,倡导孩子们在过端午时的所见所闻用书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展示在端午期间积极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的情景,体现爱十堰,爱家园的思想道德。
(五)重道德诵经典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学校大力推行诵读。
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小学端午节的教案(精选11篇)

小学端午节的教案小学端午节的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端午节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端午节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并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
教学重点:学社自己动手做“龙舟”、“粽子”。
教学难点:学生合理利用废旧物。
教学方法:讨论、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
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
板书课题。
二、授课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
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
”2、读儿歌“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
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师示范1)将纸杯剪开;2)用胶水粘好;3)用吸管做船桨;4)做龙头和小人。
4、学生讨论,尝试做。
5、示范做粽子1)把纸裁成长方形;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6、小组制作1)选择合适的废旧挂历、包装纸、彩色丝线或毛线,做个纸粽香囊。
2)用纸杯和吸管来做一只“龙舟”。
7、老师指导点评作业8、展示作品填写意见卡,填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人对作品的建议。
2023年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

2023年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2021年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时间:2019年5月27日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一】端午说由来(一)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二)端午讲故事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2.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一)赛龙舟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二)话粽子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多媒体课件:粽子)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小学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3篇

小学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3篇
方案一:传统游戏活动
目的:通过传统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背景,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内容:1.龙舟竞赛:组织学生分成数支队伍,每支队伍有一条自己制作的龙舟。
选手在队长的指挥下比赛,并按照规定的路线划定获胜。
2.粽子包装比赛:教导学生如何包裹粽子,并根据速度、外貌、整洁程度等评分标准进行评判。
3.五花八门的竞赛项目:比如踩气球、跳绳、踢毽子、拔河等节日喜庆的活动。
方案二:亲子活动
目的:通过家长参与节日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亲子关系,增强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和体验。
活动内容:1. 手工制作活动:家长带着孩子制作不同样式的艾草,学习相关节日知识。
2. 龙舟竞赛:家长和孩子一起组成队伍,竞赛。
3. 粽子品尝:家长和孩子搭配比赛或品尝比赛,增强亲子感情。
方案三:文化体验活动
目的:通过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文化世界,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
活动内容:1. 参观龙船:将学生带到当地景区或博物馆进行参观及学习端午节的历史、民俗和文化知识。
2. 传统文化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汉字书法、茶艺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让他们深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3. 广场舞与健身:组织学生在广场上学习舞蹈或者健身锻炼,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激发他们的热情。
以上三种方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性组合,旨在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端午节所呈现出的文化魅力。
同时,也要注意团队的协作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
端午节活动方案小学(通用11篇)

端午节活动方案小学(通用11篇)端午节活动方案小学【篇1】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1.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 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端午节前两天。
将学生分为4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端午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端午的相关资料。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端午节故事演讲。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情境导入,激情朗诵有关端午节诗歌。
这次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活动的节目,端午故事演讲等等。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行“五月五,是端午。
吃粽子,看龙舟。
齐欢聚,贺佳节”的班会活动。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端午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可研究关于,端午的诗词,端午的食品等,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队员带来快乐与幸福。
活动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准备阶段的评价主要由家长来评,目的是督促学生做好资料的收集,可用优、良、及等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