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监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测量课件 PPT

护理 (1)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准备
(2)设法提高室温 24.0 -- 26.0℃为宜
(3)采取相应保暖措施
注意事项
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防撞 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 中煮,防爆裂.
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鼻腔手术或呼 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用口腔测温,刚 进食或面颊部热敷或冷敷者,剧烈运动、 洗澡者,应间隔30分钟后测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病人不可由直肠测 温.坐浴或灌肠后须30分钟后测温.
测量脉搏、呼吸的操作步骤
2.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复测,驱尽 袖带内气体,汞柱降至“0”.稍待片刻再测 量听准为止.
3.对要求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尽量做到 “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利于病 人的监护.
生命体征测量课件 PPT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的范围及生理变化
(一)、正常体温
口温 平均 37.0℃ (范围 36.3---37.2 ℃) 直肠 36.5---37.7 ℃ (较口温高0.3---0.5 ℃) 腋下 36.0---37 ℃ (较口温低0.3---0.5 ℃)
(二)、生理性变化 0.5 – 10C
(2)保暖 (3)降温 物理降温 39.0℃ 头部冷敷
39.5 ℃ 酒精擦浴 无论采取药物或物理降温, 均应30分钟后测体温一次
(4)补充营养和水份 (5)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 (6)去除导致发烧的原因 (7)卧床休息与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在35.0℃以下 常见于: 早产儿、休克、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常见于 败血症、风湿热
(3)间歇热
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 规律地反复出现,间歇为数 小时、1天、2天
(2)设法提高室温 24.0 -- 26.0℃为宜
(3)采取相应保暖措施
注意事项
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防撞 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 中煮,防爆裂.
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鼻腔手术或呼 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用口腔测温,刚 进食或面颊部热敷或冷敷者,剧烈运动、 洗澡者,应间隔30分钟后测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病人不可由直肠测 温.坐浴或灌肠后须30分钟后测温.
测量脉搏、呼吸的操作步骤
2.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复测,驱尽 袖带内气体,汞柱降至“0”.稍待片刻再测 量听准为止.
3.对要求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尽量做到 “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利于病 人的监护.
生命体征测量课件 PPT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的范围及生理变化
(一)、正常体温
口温 平均 37.0℃ (范围 36.3---37.2 ℃) 直肠 36.5---37.7 ℃ (较口温高0.3---0.5 ℃) 腋下 36.0---37 ℃ (较口温低0.3---0.5 ℃)
(二)、生理性变化 0.5 – 10C
(2)保暖 (3)降温 物理降温 39.0℃ 头部冷敷
39.5 ℃ 酒精擦浴 无论采取药物或物理降温, 均应30分钟后测体温一次
(4)补充营养和水份 (5)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 (6)去除导致发烧的原因 (7)卧床休息与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在35.0℃以下 常见于: 早产儿、休克、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常见于 败血症、风湿热
(3)间歇热
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 规律地反复出现,间歇为数 小时、1天、2天
生命体征的测量ppt课件

运动、情绪激动、紧张 、恐惧、兴奋、吸烟 、饮酒、药物等
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
各有一个高峰,晚上8时后
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表现 为“双峰双谷” 14-13
体温计的种类
水银体温计(mercury thermometer) 口表、肛表、腋表
电子体温计(electronic thermometer) 采用电子感温探头测量体温,测得的温度值直接
呼吸过缓 (bradypnea)特点:呼吸频率<12次/分 深度异常
深度呼吸 特点: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浅快呼吸 特点:浅表而不规则 节律异常 潮式呼吸 特点:浅慢-深快-浅慢-暂停,周而复始 间断呼吸 特点: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声音异常
蝉鸣样(strident)呼吸特点: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似蝉鸣样音调
体呼脉温吸血搏(压(pb:uolds血ye)管tem内p流er动at着ure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在力称(收每 也 为又的特机氧之压缩个发动称温点体气间强压心生脉体度:在,所并):动周脉核稳新进把,心周期搏温定陈行自一室期性(a度;代气身般收r中的t较,谢体e产所缩,变r皮是i过交a生说时由化l肤指程换p的的,于,u导温身中过二血动ls心致度体程,e氧需压脉脏)动高内,,化要是血的脉部简称碳不指压收管胸称为排断动上缩壁腔脉呼出地脉升和产、搏吸体从血达舒生腹((p外外压到r张eu有腔s,界的.l,sp节和ei机环最r动)a律中体境高t脉i的o枢与中值n内搏神环摄的动经境取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异常体温临床分级
体温过高 低热 37.3~38.0℃(99.1~100.4℉) 中等热 38.1~39.0℃(100.6~102.2℉) 高热 39.1~41.0℃(102.4~105.8℉) 超高热 41.0℃以上(105.8℉以上)
生命体征监测仪PPT演示课件

报警
用户可选择的上下限报警
呼吸率规格
*
通道数
1
测量和报警范围
0.0~50.0ºC
体温探头25℃标称电阻
2522Ω
分辨率
0.1ºC
误差
±0.2ºC(包括探头)
显示单位
ºC, ºF
报警
用户可选择的体温上下限报警
更新时间
每隔大约1~2s
体温(TEMP)规格
*
参数
PI
PVI
SPOC
显示范围
0.1%~20%
SpHb Resposable Reusable Sensors
2754
(成人)Rainbow ReSposable R2-25r reusable sensors – SpO2, SpHb, SpMet , 5/box
2756
(儿童)Rainbow ReSposable R2-20r reusable sensors – SpO2, SpHb, SpMet, 5/box
误差
8-17g/dL时:± 1g/dL;<8g/dL或>17g/dL时无定义
报警
用户可选择的SpHb上下限报警
*
参数
规格
测量范围
0~15%
分辨率
0.1%
误差
± (0.2vol%+读数的2%)
报警
用户可选择的CO2上下限报警
测量更新周期
1s
CO2规格
*
参数
规格
测量范围
0~150
分辨率
1
误差
± 1
可选血氧传感器列表
*
主流式CO2传感器
*
旁流式CO2传感器
*
用户可选择的上下限报警
呼吸率规格
*
通道数
1
测量和报警范围
0.0~50.0ºC
体温探头25℃标称电阻
2522Ω
分辨率
0.1ºC
误差
±0.2ºC(包括探头)
显示单位
ºC, ºF
报警
用户可选择的体温上下限报警
更新时间
每隔大约1~2s
体温(TEMP)规格
*
参数
PI
PVI
SPOC
显示范围
0.1%~20%
SpHb Resposable Reusable Sensors
2754
(成人)Rainbow ReSposable R2-25r reusable sensors – SpO2, SpHb, SpMet , 5/box
2756
(儿童)Rainbow ReSposable R2-20r reusable sensors – SpO2, SpHb, SpMet, 5/box
误差
8-17g/dL时:± 1g/dL;<8g/dL或>17g/dL时无定义
报警
用户可选择的SpHb上下限报警
*
参数
规格
测量范围
0~15%
分辨率
0.1%
误差
± (0.2vol%+读数的2%)
报警
用户可选择的CO2上下限报警
测量更新周期
1s
CO2规格
*
参数
规格
测量范围
0~150
分辨率
1
误差
± 1
可选血氧传感器列表
*
主流式CO2传感器
*
旁流式CO2传感器
*
生命体征测量PPT课件

或海拔)
2019/9/19
47
异常呼吸的观察
呼吸过速,超过24次/分,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 增加3-4次/分。
呼吸过慢,低于10次/分,见于麻醉或镇静剂过量。 2深度异常 呼吸过度:呼吸的深度增加但有规则 呼吸浅快: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2019/9/19
48
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通气需要量增加而引起的呼 吸费力,称为呼吸困难。
(2)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 =====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体温每增加1 ℃,心率增加10-15次/分
2019/9/19
6
(3)退热 特点特点 期
特点 散热↑ 产热 趋于正常
方式
骤退 渐退
3、热型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0---40.0℃ 左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 波动范围不超过1.0 ℃
(6)去除导致发烧的原因
(7)卧床休息与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在35.0℃以下
常见于: 早产儿、休克、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护理
(1)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准备
(2)设法提高室温
24.0 -- 26.0℃为宜
(3)采取相应保暖措施
2019/9/19
10
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要求 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且能促进食欲,少量多餐。
16
步骤:
核对姓名、床号 检查是否甩到35℃以下 根据病情选择测量方法:测量口温.腋温.肛温
2019/9/19
17
口温
测量部位:舌下热窝
2019/9/19
18
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处 嘱病人闭口,勿用牙咬体温表 3分钟后取出
2019/9/19
47
异常呼吸的观察
呼吸过速,超过24次/分,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 增加3-4次/分。
呼吸过慢,低于10次/分,见于麻醉或镇静剂过量。 2深度异常 呼吸过度:呼吸的深度增加但有规则 呼吸浅快: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2019/9/19
48
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通气需要量增加而引起的呼 吸费力,称为呼吸困难。
(2)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 =====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体温每增加1 ℃,心率增加10-15次/分
2019/9/19
6
(3)退热 特点特点 期
特点 散热↑ 产热 趋于正常
方式
骤退 渐退
3、热型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0---40.0℃ 左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 波动范围不超过1.0 ℃
(6)去除导致发烧的原因
(7)卧床休息与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在35.0℃以下
常见于: 早产儿、休克、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护理
(1)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准备
(2)设法提高室温
24.0 -- 26.0℃为宜
(3)采取相应保暖措施
2019/9/19
10
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要求 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且能促进食欲,少量多餐。
16
步骤:
核对姓名、床号 检查是否甩到35℃以下 根据病情选择测量方法:测量口温.腋温.肛温
2019/9/19
17
口温
测量部位:舌下热窝
2019/9/19
18
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处 嘱病人闭口,勿用牙咬体温表 3分钟后取出
最新常用监护仪生命体征监测及意义PPT课件

一、目 的
• 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 2、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 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 (1)三电极
•
右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右肩
•
左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左肩
•
剑突下偏左或左小腹上
•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 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 (2)五电极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或靠右肩
小结
临床上用于监测的手段非常多,各种监测设备也在日新 月异的发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应用 、正确分析、及时反馈从而保证抢救成功率。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9
• 4、测压手臂不应有补液通路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 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 5、测压手臂不易同时用来测量血氧,会影响血氧数值的 准确。
五、血氧饱和度
• Spo2是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经皮测得的动脉血氧 饱和度值。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是利用氧合血红蛋 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吸收光谱不同设计而成。
• 测量原理
• 2、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和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 。
• 3、病人和医护人员不应碰撞及牵拉探头和导线,以防损 坏而影响使用。
• 血氧监护时注意事项:
• 4、血氧饱和度探头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 时阻断血流,测不出血氧饱和度。
• 5、因为探头为红外线或红射线,照蓝光患儿应将探头覆 盖,以免损伤探头。
• 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
• 4、末梢循环差: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都会导致测量部 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
• 5、同侧手臂测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微循环。 • 6、指甲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致测量困难。 • 1、保证血氧饱和度探头各个连接处连接紧密。
• 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 2、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 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 (1)三电极
•
右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右肩
•
左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左肩
•
剑突下偏左或左小腹上
•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 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 (2)五电极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或靠右肩
小结
临床上用于监测的手段非常多,各种监测设备也在日新 月异的发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应用 、正确分析、及时反馈从而保证抢救成功率。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9
• 4、测压手臂不应有补液通路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 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 5、测压手臂不易同时用来测量血氧,会影响血氧数值的 准确。
五、血氧饱和度
• Spo2是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经皮测得的动脉血氧 饱和度值。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是利用氧合血红蛋 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吸收光谱不同设计而成。
• 测量原理
• 2、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和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 。
• 3、病人和医护人员不应碰撞及牵拉探头和导线,以防损 坏而影响使用。
• 血氧监护时注意事项:
• 4、血氧饱和度探头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 时阻断血流,测不出血氧饱和度。
• 5、因为探头为红外线或红射线,照蓝光患儿应将探头覆 盖,以免损伤探头。
• 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
• 4、末梢循环差: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都会导致测量部 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
• 5、同侧手臂测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微循环。 • 6、指甲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致测量困难。 • 1、保证血氧饱和度探头各个连接处连接紧密。
《生命体征监测》PPT课件 (2)

精选ppt
9
E.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 在平静呼气后,用力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
气量。即VT+IRV。 正常:成年男性:2.6L,女性2L。 IC与呼吸肌的力量大小、肺弹性和气道通畅情
况有关,最大通气的主要来源。
F.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在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的气量,即ERV+RV。 正常:成年男性2300ml,女性1600ml。 FRC在呼吸交换过程中,缓冲肺泡内气体分压的
正常值:FEV1.0 -2.83L,FEV2.0 -3.30L, FEV3.0-3.41L。
所占 FVC的百分比: FEV1.0%(FEV1%VC)为83%意义最大。 FEV2.0%为96%。 FEV3.0%为99%。
精选ppt
14
D) 最大呼气中段流速 (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MMEF或FEF25%-75%)。
气量。 正常值:1.5-2L。 RV起着缓冲肺泡内气体分压、防止呼吸过程 中小气道闭塞的作用。
精选ppt
8
RV/TLC可用来评价肺气肿的严重程度, RV/TLC:20%-35%为正常; RV/TLC:36%-45%为轻度肺气肿; RV/TLC:46%-55%为中度肺气肿; RV/TLC:≧56%为重度肺气肿。
生命体征的监测
(包括:血液气体、呼吸功能、 血流动力学等监测)
精选ppt
1
监测(mornitoring),是利用一定的仪
器设施,采集病人的生命信息或标本,将其转 换成数字和/或图形,直观地、动态地、连续或 相对连续地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为医护人员 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或帮助。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ppt课件

二、评估
1、病情评估: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 姓名,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2、沟通解释:告知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的目 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仪器性能:检查并擦干体温计,将体温 计甩至35℃以下;检查听诊器及血压计各 部件是否完好。
三、体温的测量
(一)操作 1、协助患者区舒适卧位,解开衣扣,擦干 腋下。 2、将体温表水银端置对侧腋窝深处,紧贴 皮肤,曲臂过胸,嘱患者夹紧体温表,防 止滑落。 3、测量5-10分钟,取出体温计,读数。
(三)、异常脉搏的护理 1.指导卧床休息,适当活动,必要时吸氧。 2.加强观察。 3.准备急救药品和物品。 4.稳定患者情绪,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5.饮食清淡、戒烟戒酒、控制情绪、勿用 力排便,学会自我监测脉搏及观察药物的 不良反应。
五、呼吸的测量
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 测量30秒(误差小于2次/分)。呼吸不规 则者测量1分钟,并告知患者。 若患者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稳定后再 测量。
(三)、体温计消毒及检查 浸泡于75%酒精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 内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放入清洁 容器内备用。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检查:将全部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 ℃以下, 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 ℃以下水中3 分钟后取出,误差在0.2 ℃以上、玻璃管有 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使用。
其他体温测量方法 1、口温:舌下热窝,测量3分钟。 2、肛温:插入肛门3-4cm,婴儿1.25cm, 幼儿2.5cm。
异常体温(口温) ℃ 低热 37.5-37.9 中等热 38-38.9 高热 39-40.9 超高热 41以上 体温低于35 ℃为体温不升。 体温骤升1.5 ℃、骤降2 ℃应在体温单上标示复测, 体温超过39 ℃,体温单上应有降温及复测符号, 降温后应复测体温并记录、
《生命体征测量》PPT课件

兴奋冲动
心脏收缩 左心室
主动脉 动脉压力增加 动脉管壁扩张
心脏舒张
动脉管壁弹性回缩 动脉管壁随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 起伏搏动形5 成动脉h 脉搏
(二)脉搏的生理变化
脉率
脉律
脉搏强弱
动脉壁状况
脉➢则➢➢➢➢➢脉 ➢➢它触正触 脉 正律,正 正率反诊常诊搏常:间常常:映时动时 的 情脉隔情成是了可 脉血 强 况律时况 人每左感 管液 弱 下是间下 在分心觉 壁流 与 每指相, 安钟室到直经 心 搏脉等脉静脉的的、血 搏 强搏率状搏收动光管量弱的和态搏缩脉滑的、相节心下动情壁、感脉同律率脉的况性柔觉压性是率次,质软差一为数正、等致6(0常有有的~频脉弹关1率0律性0)次是/跳分动均匀规 ➢➢不脉规率则受的诸脉多律因称素为影心响律而不引齐起变动
2020/11/16
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10 心包炎h 、心包填塞
㈠ 异常脉搏的评估
脉率 脉律 脉搏强弱
动脉壁状况
多见于动脉硬化的病人
早期仅可触知动脉壁弹 性消失,呈条索状
严重时不仅硬且迂曲甚 至呈结节状
2020/11/16
11
h
㈡ 异常脉搏的护理
1. 加强观察 2. 休息和活动 3. 备齐急救物品 4. 心理护理 5. 健康教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h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的评估 ❖(二)异常脉搏的护理
7
h
㈠ 异常脉搏的评估
脉率 脉律 脉搏强弱
动脉壁状况
1.速脉
成人安静状态下 脉率>100次/分
2.缓脉
多见于发热、甲状腺 功能亢进、失血、心 肌炎、心力衰竭
成人安静状态下 脉率<60次/分
心脏收缩 左心室
主动脉 动脉压力增加 动脉管壁扩张
心脏舒张
动脉管壁弹性回缩 动脉管壁随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 起伏搏动形5 成动脉h 脉搏
(二)脉搏的生理变化
脉率
脉律
脉搏强弱
动脉壁状况
脉➢则➢➢➢➢➢脉 ➢➢它触正触 脉 正律,正 正率反诊常诊搏常:间常常:映时动时 的 情脉隔情成是了可 脉血 强 况律时况 人每左感 管液 弱 下是间下 在分心觉 壁流 与 每指相, 安钟室到直经 心 搏脉等脉静脉的的、血 搏 强搏率状搏收动光管量弱的和态搏缩脉滑的、相节心下动情壁、感脉同律率脉的况性柔觉压性是率次,质软差一为数正、等致6(0常有有的~频脉弹关1率0律性0)次是/跳分动均匀规 ➢➢不脉规率则受的诸脉多律因称素为影心响律而不引齐起变动
2020/11/16
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10 心包炎h 、心包填塞
㈠ 异常脉搏的评估
脉率 脉律 脉搏强弱
动脉壁状况
多见于动脉硬化的病人
早期仅可触知动脉壁弹 性消失,呈条索状
严重时不仅硬且迂曲甚 至呈结节状
2020/11/16
11
h
㈡ 异常脉搏的护理
1. 加强观察 2. 休息和活动 3. 备齐急救物品 4. 心理护理 5. 健康教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h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的评估 ❖(二)异常脉搏的护理
7
h
㈠ 异常脉搏的评估
脉率 脉律 脉搏强弱
动脉壁状况
1.速脉
成人安静状态下 脉率>100次/分
2.缓脉
多见于发热、甲状腺 功能亢进、失血、心 肌炎、心力衰竭
成人安静状态下 脉率<60次/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
Page 31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频率异常
呼吸过速>24次/分
过
发热、疼痛、甲亢
快
T每升高1℃,R增加 3~4次/分
呼吸过缓<12次/分
颅内高压、巴比妥
药物中毒
正
常
过 慢
Page 32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深度异常
深度呼吸 Kussmaul’s呼吸,深而规则,见于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
生命体征监测
遵化市第二医院内科张玲
什么是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体温 (temperature) 脉搏 (pulse) 呼吸 (respiration) 血压 (bloodpressure)
Page 2
监测的意义:
➢ 护理人员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生命体征,可获 得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重要器官 的功能活动情况。 ➢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 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30min内无剧烈活动、情绪波动 患者有无偏瘫、功能障碍
测量部位 最常用--桡动脉
病人手掌向下,测量者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 在桡动脉上,勿用拇指。一般患者用中等压力,测 30s×2
脉搏微弱触不清时,听心率 1min
Page 25
第三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过程
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 交换的过程
Page 49
收集痰标本
24h痰标本 广口集痰器加少量清水,注明起止时间,作好交接班 从清晨醒来(7am)未进食前漱口后的第一口痰开始,次日晨 (7pm)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 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混入痰标本中 集痰器放于阴凉处 洗手,记录痰的外观、性状和总量 送检
Page 50
Page 56
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化
正常血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 30~40mmHg
生理变化 年龄:随年龄增长,血压增高 性别:更年期前,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差别不大 昼夜和睡眠:清晨低,傍晚高 环境:寒冷环境,血压↑;高温环境,血压↓ 体形: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体位:立位 > 坐位> 卧位 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左上肢,下肢>上肢
浅快呼吸 浅表而不规则,有时呈叹息样,见于呼吸肌麻痹、 某些肺与胸膜疾病及濒死患者
Page 33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节律异常
潮式呼吸(陈-施呼吸) 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 段呼吸暂停(5~20s)后,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可 长达30s至2min。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Page 37
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有效咳嗽 叩击 体位引流 吸痰法
Page 38
吸痰法 ( aspiration of sputum)
Page 39
两人配合吸痰
吸痰间歇简易呼吸器给氧
Page 40
氧气疗法(oxygenic therapy)
缺氧程度判断及氧疗的指征
正常范围 (36.2-37.2) (35.9-36.9) (37.1-37.4)
Page 6
生理变动:不超过0.5-1℃
① 昼夜: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 ② 年龄:儿童>成年人>老年人 ③ 性别:女性>男性 ④ 饮食:饥饿、禁食时↓,进食后 ⑤ 运动: ↑ ⑥ 药物影响:麻醉药物 ⑦ 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24h痰标本 检查24h痰液的量及性状或浓缩查结核菌
Page 47
用物准备
收集痰标本
Page 48
收集痰标本
常规痰标本 病人可自行留取者 清晨醒来未进食前先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 液(晨起后第一口痰液) 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协助患者取合适的卧位,自下而上叩击患者背部,按吸痰法吸取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原因: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药物中毒、 重症疾病。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内分泌疾病:如 甲低等。
散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醉
Page 12
(二)体温过低
临床分度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中等热
38.0-38.9°C
高热
39.0-40.9 °C
超高热
41.0°C以上
Page 9
(一)体温过高
3、发热过程及症状
时期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过程 产热大于散热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 衡
散热大于产热
表现
疲乏无力、皮肤苍白、 干燥无汗、畏寒,甚 至寒战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口唇干燥、呼吸脉搏 加快,头痛头晕、食 欲减退、全身不适、 软弱无力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腋温
特点 安全易接受,但准确性不高
部位 时间
腋窝 8-10min
适应
口鼻手术、、消 瘦者
Page 20
体温的测量方法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测肛温
准确,但不方便 肛门内3~4cm
3min 婴幼儿、精神异常
禁忌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 肌梗死病人
Page 21
Page 53
第四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blood pressure)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血压单位:KPa 或 mmHg
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氧疗的绝对适应证(4~6L/min)
Page 41
给氧方法
单侧鼻导管给氧 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
Page 42
给氧方法
双侧鼻导管给氧 长度:插入鼻孔内约1cm
Page 43
给氧方法
头罩给氧
氧气罩法
Page 44
给氧方法
氧气帐
Page 45
氧疗的注意 事项
用氧 “四防”,即防震、防热、防火、防油 不在病人身上调节流量: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应保留筒内压5Kg/cm2,以防再次充气引起爆
Page 3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体核温度: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 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高、稳定、不易 测量。
体表温度: 皮肤温度 较低,易测量,易受影 响。
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 核温度。
Page 5
正常范围:
部位 口温 腋温 肛温
平均温度 37.0°C 36.5°C 37.3°C
PaO2正常值:80-100mmHg 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a(50mmHg);SaO2> 80%,无紫绀,一般不
需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低流量吸氧(1~2L/min) 中度低氧血症:PaO2 4~6.67kPa(30~50mmHg);SaO2 60%~80%,有紫绀、呼
吸困难,需氧疗(2~4L/min) 重度低氧血症:PaO2 < 4kPa(30mmHg);SaO2 < 60%,显著紫绀、呼吸极
Page 7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 是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 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调节系统失去调控或发生调节障碍所 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Page 8
(一)体温过高
1、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2、发热程度判断
以口温为标准
低热
37.5-37.9°C
7.5 mmHg
1 KPa =
0.133 KPa
1 mmHg =
Page 55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血压的形成
足够的血液充盈 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各种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影响因素
每搏输出量
↑
心率
↑
外周阻力
↑
大动脉弹性
↓
血容量
↓
收缩压 ↑↑ ↑ ↑ ↑↑ ↓↓
舒张压 ↑ ↑↑ ↑↑
↓
↓
脉压 ↑
↓ ↓ ↑ ↓
症状
皮肤苍白冰冷、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感 觉和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Page 13
体温计的种类
三、体温的测量
水银体温计
Page 15
体温计的种类
电子体温计
Page 16
体温计的种类
可弃式体温计
感温胶片
Page 17
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体温计的消毒 消毒液浸泡5min ,取出后用冷开水冲洗,擦干后 放入另一容器中进行第二次浸泡,30min后取出擦 干,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
咽拭子标本采集
目的 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实施要点 点燃酒精灯 嘱病人发“啊”音 用培养管内的无菌长棉签擦拭腭弓两侧,咽、扁桃体的分泌物 消毒瓶口,将长棉捡插入试管,塞紧 洗手、记录、送检
Page 51
咽拭子标本采集
【注意事项】 作真菌培养时,须在口腔溃疡面采集分泌物 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位,防止污染标本,影响检验结果 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标本,以防呕吐
Page 30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正常呼吸:16-18次/分
男性:腹式 女性:胸式 儿童:腹膈式-胸腹式呼吸
生理变化
年龄: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性别:女性稍快 运动:因说话、唱歌、哭等动作而改变 情绪:强烈的情绪变化使呼吸加快 血压:升高时,呼吸减慢减弱 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加深加快,高原空气稀薄,氧分
Page 31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频率异常
呼吸过速>24次/分
过
发热、疼痛、甲亢
快
T每升高1℃,R增加 3~4次/分
呼吸过缓<12次/分
颅内高压、巴比妥
药物中毒
正
常
过 慢
Page 32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深度异常
深度呼吸 Kussmaul’s呼吸,深而规则,见于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
生命体征监测
遵化市第二医院内科张玲
什么是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体温 (temperature) 脉搏 (pulse) 呼吸 (respiration) 血压 (bloodpressure)
Page 2
监测的意义:
➢ 护理人员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生命体征,可获 得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重要器官 的功能活动情况。 ➢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 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30min内无剧烈活动、情绪波动 患者有无偏瘫、功能障碍
测量部位 最常用--桡动脉
病人手掌向下,测量者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 在桡动脉上,勿用拇指。一般患者用中等压力,测 30s×2
脉搏微弱触不清时,听心率 1min
Page 25
第三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过程
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 交换的过程
Page 49
收集痰标本
24h痰标本 广口集痰器加少量清水,注明起止时间,作好交接班 从清晨醒来(7am)未进食前漱口后的第一口痰开始,次日晨 (7pm)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 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混入痰标本中 集痰器放于阴凉处 洗手,记录痰的外观、性状和总量 送检
Page 50
Page 56
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化
正常血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 30~40mmHg
生理变化 年龄:随年龄增长,血压增高 性别:更年期前,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差别不大 昼夜和睡眠:清晨低,傍晚高 环境:寒冷环境,血压↑;高温环境,血压↓ 体形: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体位:立位 > 坐位> 卧位 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左上肢,下肢>上肢
浅快呼吸 浅表而不规则,有时呈叹息样,见于呼吸肌麻痹、 某些肺与胸膜疾病及濒死患者
Page 33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节律异常
潮式呼吸(陈-施呼吸) 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 段呼吸暂停(5~20s)后,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可 长达30s至2min。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Page 37
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有效咳嗽 叩击 体位引流 吸痰法
Page 38
吸痰法 ( aspiration of sputum)
Page 39
两人配合吸痰
吸痰间歇简易呼吸器给氧
Page 40
氧气疗法(oxygenic therapy)
缺氧程度判断及氧疗的指征
正常范围 (36.2-37.2) (35.9-36.9) (37.1-37.4)
Page 6
生理变动:不超过0.5-1℃
① 昼夜: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 ② 年龄:儿童>成年人>老年人 ③ 性别:女性>男性 ④ 饮食:饥饿、禁食时↓,进食后 ⑤ 运动: ↑ ⑥ 药物影响:麻醉药物 ⑦ 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24h痰标本 检查24h痰液的量及性状或浓缩查结核菌
Page 47
用物准备
收集痰标本
Page 48
收集痰标本
常规痰标本 病人可自行留取者 清晨醒来未进食前先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 液(晨起后第一口痰液) 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协助患者取合适的卧位,自下而上叩击患者背部,按吸痰法吸取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原因: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药物中毒、 重症疾病。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内分泌疾病:如 甲低等。
散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醉
Page 12
(二)体温过低
临床分度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中等热
38.0-38.9°C
高热
39.0-40.9 °C
超高热
41.0°C以上
Page 9
(一)体温过高
3、发热过程及症状
时期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过程 产热大于散热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 衡
散热大于产热
表现
疲乏无力、皮肤苍白、 干燥无汗、畏寒,甚 至寒战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口唇干燥、呼吸脉搏 加快,头痛头晕、食 欲减退、全身不适、 软弱无力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腋温
特点 安全易接受,但准确性不高
部位 时间
腋窝 8-10min
适应
口鼻手术、、消 瘦者
Page 20
体温的测量方法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测肛温
准确,但不方便 肛门内3~4cm
3min 婴幼儿、精神异常
禁忌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 肌梗死病人
Page 21
Page 53
第四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blood pressure)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血压单位:KPa 或 mmHg
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氧疗的绝对适应证(4~6L/min)
Page 41
给氧方法
单侧鼻导管给氧 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
Page 42
给氧方法
双侧鼻导管给氧 长度:插入鼻孔内约1cm
Page 43
给氧方法
头罩给氧
氧气罩法
Page 44
给氧方法
氧气帐
Page 45
氧疗的注意 事项
用氧 “四防”,即防震、防热、防火、防油 不在病人身上调节流量: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应保留筒内压5Kg/cm2,以防再次充气引起爆
Page 3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体核温度: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 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高、稳定、不易 测量。
体表温度: 皮肤温度 较低,易测量,易受影 响。
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 核温度。
Page 5
正常范围:
部位 口温 腋温 肛温
平均温度 37.0°C 36.5°C 37.3°C
PaO2正常值:80-100mmHg 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a(50mmHg);SaO2> 80%,无紫绀,一般不
需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低流量吸氧(1~2L/min) 中度低氧血症:PaO2 4~6.67kPa(30~50mmHg);SaO2 60%~80%,有紫绀、呼
吸困难,需氧疗(2~4L/min) 重度低氧血症:PaO2 < 4kPa(30mmHg);SaO2 < 60%,显著紫绀、呼吸极
Page 7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 是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 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调节系统失去调控或发生调节障碍所 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Page 8
(一)体温过高
1、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2、发热程度判断
以口温为标准
低热
37.5-37.9°C
7.5 mmHg
1 KPa =
0.133 KPa
1 mmHg =
Page 55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血压的形成
足够的血液充盈 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各种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影响因素
每搏输出量
↑
心率
↑
外周阻力
↑
大动脉弹性
↓
血容量
↓
收缩压 ↑↑ ↑ ↑ ↑↑ ↓↓
舒张压 ↑ ↑↑ ↑↑
↓
↓
脉压 ↑
↓ ↓ ↑ ↓
症状
皮肤苍白冰冷、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感 觉和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Page 13
体温计的种类
三、体温的测量
水银体温计
Page 15
体温计的种类
电子体温计
Page 16
体温计的种类
可弃式体温计
感温胶片
Page 17
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体温计的消毒 消毒液浸泡5min ,取出后用冷开水冲洗,擦干后 放入另一容器中进行第二次浸泡,30min后取出擦 干,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
咽拭子标本采集
目的 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实施要点 点燃酒精灯 嘱病人发“啊”音 用培养管内的无菌长棉签擦拭腭弓两侧,咽、扁桃体的分泌物 消毒瓶口,将长棉捡插入试管,塞紧 洗手、记录、送检
Page 51
咽拭子标本采集
【注意事项】 作真菌培养时,须在口腔溃疡面采集分泌物 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位,防止污染标本,影响检验结果 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标本,以防呕吐
Page 30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正常呼吸:16-18次/分
男性:腹式 女性:胸式 儿童:腹膈式-胸腹式呼吸
生理变化
年龄: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性别:女性稍快 运动:因说话、唱歌、哭等动作而改变 情绪:强烈的情绪变化使呼吸加快 血压:升高时,呼吸减慢减弱 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加深加快,高原空气稀薄,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