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指南]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指南]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指南]《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5、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通“耶”)二、一词多义1、诚: ?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2、幸: ?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3、以: ?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4、省: ?不自所怙(知道,动词) ?汝来省吾(探望,动词)5、孤: ?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6、长: ?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7、终: ?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8、致: ?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9、就: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 ?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11、世: ?皆不幸早世。

(通“逝”) ?两世一身。

(父子相继为一世,名词)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世间,天下,名词)12、其: (本文中“其”的用法比较典型,故另行总结)三、词类活用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2、东: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

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4、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5、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6、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7、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8、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四、古今异义的词1、成家: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古义:安家。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

①吾去汴州去:(古义)离开(今义)离开所在地方到别处去②明年,丞相薨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③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④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动摇:(古义)松动(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⑤未可以为信也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⑥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几何:(古义)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今义)多少(用于反问)⑦其无知,悲不几时无知:(古义)(我)死后无知(今义)不懂情理;缺乏知识⑧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无意:(古义)没有心思(今义)不是有意的⑨然后惟其所愿然后:(古义)这样之后(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⑩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古义)安家(今义)男子结婚(11)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虽然:(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与之呼应(12)志气日益微志气:(古义)精气神(今义)为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13)既又与汝就食江南既:(古义)不久,后来。

(今义)已经,既然。

也可作连词,与“且,又,也”等副词呼应(14)汝来省吾,止一岁。

止:(古义)留居。

(今义)停止;阻拦;到........ 截至;仅,只。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通“垗[zh d 0] ”,墓地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曷:通“何”,什么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已:通“以”,表示时间的界限⑧. 以待余年余:通“馀”,剩下的三重点实词衔(含着)哀致(表达)诚掇汝而就(就职上任)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不克(能够)蒙其泽吊(抚慰)汝之孤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四重要虚词其:其能久存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选择的连词)其无知,悲不几时(表假设的连词)乎:(助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见“其”的例句)矣:其信然矣(判断语气,语气较重)文言实词:孤、怙、孥、薨、辍、嗣、蒙、窆、尤等。

祭十二郎文总结

祭十二郎文总结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总结一、通假字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二、词类活用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2、东: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

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4、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5、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6、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7、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8、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三、古今异义1、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安家。

②今义:男子结婚。

)2、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

②今义: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3、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精神。

②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多少。

②今义:几何学。

)5、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强壮的人(生理上)。

②今义:坚强的人(心理上)。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义:成长立业。

②今义:创立,有根据。

)7、当不复记忆(复:①古义:再,又。

②今义:重复,往复)8、吾去汴州(去:①古义:离开。

②今义:往,到……去)9、而齿牙动摇(动摇:①古义:这里是“松动”。

②今义:不稳固,不坚定)五、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2、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5、孤:①吾少孤(幼年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7、终: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靠近,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知觉。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祭十二郎文》知识点特殊句式⒈宾语前置①惟兄嫂是依②其又何尤③何为而在吾侧也⒉状语后置(1)吾佐董丞相于汴州(2)吾佐戎徐州⒊被动句吾又罢去⒋省略句(1)汝从(吾)于东(2)既(吾)又与汝就食江南(3)吾佐戎徐州⒌感叹句呜呼!其信然邪⒍反问句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一古今异义:①吾去汴州去:(古义)离开(今义)离开所在地方到别处去②明年,丞相薨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③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④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动摇:(古义)松动(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⑤未可以为信也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⑥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几何:(古义)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今义)多少(用于反问) ⑦其无知,悲不几时无知:(古义)(我)死后无知(今义)不懂情理;缺乏知识⑧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无意:(古义)没有心思(今义)不是有意的⑨然后惟其所愿然后:(古义)这样之后(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⑩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古义)安家(今义)男子结婚(11)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虽然:(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与之呼应二通假字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通“垗[zhào] ”,墓地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曷:通“何”,什么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已:通“以”,表示时间的界限8.以待馀年馀:通“余”,剩下的三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汝又不果来果:实现业其家业:继承……的事业东亦客也客:做客②名词作状语莫如西归西:向西中年兄殁南方中年:在中年毛血日益衰日:一天天地③动词作名词而视茫茫视:视力惟其所愿愿:愿望传之非其真也传:传来的消息④使动用法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夭:使......夭折成家以致汝成家:使家成致:使......来长吾女及汝女长:养育,使……成长,⑤形容词作名词乃能衔哀致诚诚:诚意苍苍者欲化为白矣白:白发⒍形容词作动词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全:保全。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17页PPT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17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

其然乎?其不然乎? (连词,表选择)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语气助词或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语气助词或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
• • • • • • • • • • • •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代词,他们) 诚知其如此。 (代词) 不克蒙其泽 (代词,他的) 然后惟其所愿。 (代词,我的)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代词,你的)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连词,表选择)
• • • • • • • • • •
8、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辍:停止,这里指离开。就:就职上任。 9、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忧伤 10、其信然邪。 信然:真实,确实。 11、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能。 蒙:蒙受,承受。 12、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
• • • • • •
13、死而有知。 而:表假设,如果。 14、比得软脚病。 比:近来。 15、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抑:还是,或者。连词,表选择
• • • • • • • • • •
16、汝殁以六月二日。 以:在。 17、如耿兰之报。 如:这里相当于“而”。 18、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抚慰。 19、汝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遂:立即。 20、窆不临其穴。 窆:葬时下棺入穴。
二.古今异义 1、明年,丞相薨 古:第二年 2、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成长立业 3、将成家而致汝 古:安家 4、吾与汝俱少年 古:古代指未成年男子 5、志气日益微 古:精神 6、然后惟其所愿 古:这样之后
• • • • • • • • • •
三.词类活用 1、莫如西归: 名词做状语,向西 2、而视茫茫: 动词活用为名词,视力 3、汝之纯明宜业其者: 名词活用为动词,继承事业 7、乃能衔哀致诚: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诚意。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祭十二郎文》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2、怙: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亲)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6、蒙:而不克蒙其泽矣(承受)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也可作"垗",墓地)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9、尤:其又何尤(怨恨)二、通假字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三、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4、省:①不自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7、终: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11、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⑥其又何尤?(这,代词)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一古今异义①吾去汴州去:(古义)离开(今义)离开所在地方到别处去②明年,丞相薨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③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④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动摇:(古义)松动(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⑤未可以为信也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⑥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几何:(古义)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今义)多少(用于反问)⑦其无知,悲不几时无知:(古义)(我)死后无知(今义)不懂情理;缺乏知识⑧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无意:(古义)没有心思(今义)不是有意的⑨然后惟其所愿然后:(古义)这样之后(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⑩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古义)安家(今义)男子结婚⑾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虽然:(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与之呼应⑿志气日益微志气:(古义)精气神(今义)为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⒀既又与汝就食江南既:(古义)不久,后来。

(今义)已经,既然。

也可作连词,与“且,又,也”等副词呼应⒁汝来省吾,止一岁。

止:(古义)留居。

(今义)停止;阻拦;到......截至;仅,只。

二通假字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通“垗[zhào] ”,墓地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曷:通“何”,什么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已:通“以”,表示时间的界限⑧.以待余年余:通“馀”,剩下的三重点实词衔(含着)哀致(表达)诚掇汝而就(就职上任)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不克(能够)蒙其泽吊(抚慰)汝之孤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四重要虚词其:其能久存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选择的连词)其无知,悲不几时(表假设的连词)乎:(助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见“其”的例句)矣:其信然矣(判断语气,语气较重)文言实词:孤、怙、孥、薨、辍、嗣、蒙、窆、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5、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通“耶”)
二、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①不自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11、世:①皆不幸早世。

(通“逝”)②两世一身。

(父子相继为一世,名词)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世间,天下,名词)
12、其:(本文中“其”的用法比较典型,故另行总结)
三、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东: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

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
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4、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5、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6、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7、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8、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的词
1、成家: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安家。

②今义:男子结婚。


2、少年: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

②今义: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3、志气: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精神。

②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几何: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多少。

②今义:几何学。


5、强者: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强壮的人(生理上)。

②今义:坚强的人(心理上)。


6、成立: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义:成长立业。

②今义:创立,有根据。


7、当不复记忆(复:①古义:再,又。

②今义:重复,往复)
8、吾去卞州(去:①古义:离开。

②今义:往,到……去)
9、而齿牙动摇(动摇:①古义:这里是“松动”。

②今义:不稳固,不坚定)
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前置)
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
6、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

“以”之后省略宾语“之”)
7、吾念,汝从于东(省略句。

即“汝从我于东”)
六、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

韩愈倡导的顾问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

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

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代表做是《马说》《师说》等。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 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