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

2009 — 2010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7级应化、材料专业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答案题号 分数 一 二三 四(1) 四(2) 四(3) 四(4)总分 评卷人复核人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试卷类别:开卷( )闭卷(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10 年 1 月 9 日 下 午 考试地点: 文(202)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息考 生信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填上正确答案)1.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 ,C ) (A) 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 (B) 恒容绝热升温,无非膨胀功 (C) 恒压绝热膨胀 (D) 恒温绝热膨胀2.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bp (b 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 A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3.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这容器中同时放入锌粒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以锌粒和盐酸为系统,则 ( A ) (A) Q < 0,W< 0,ΔU < 0 (B) Q < 0,W= 0,ΔU > 0 (C) Q = 0,W< 0,ΔU < 0 (D) Q = 0,W< 0,ΔU= 04.使气体致冷的节流膨胀,其焦耳-汤姆逊系数μJ-T 必须 ( A ) (A) > 0 (B) < 0 (C) = 0 (D) 难判断5.下列哪个关系式既是化学势又是偏摩尔量 ( B )6.1 mol A 与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65 dm 3,当x B = 0.8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m = 0.090dm 3·mol -1,那么B 的偏摩尔V B,m为 ( A ) (A) 0.140 dm 3·mol -1 (B) 0.072 dm 3·mol -1 (C) 0.028 dm 3·mol-1(D) 0.010 dm 3·mol -17.下列过程中能适用方程 的是 ( A )(A) I 2(s)I 2(g) (B) Hg 2Cl 2(s)2HgCl(s)(C) C(石墨)C(金刚石) (D) N 2(g,T 1,p 1)N 2(g,T 2,p 2)8.有四杯含有不同溶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m=1.0mol·kg -1)的水溶液,分别测定其沸点,沸点升高最多的是 ( A ) (A) Al 2(SO 4)3 (B) MgSO 4 (C) K 2SO 4 (D) C 6H 5SO 3H9.可逆机的效率为η,冷冻机的冷冻系数为β,则η和β的数值满足 ( D )(A) η<1,β<1 (B) η≤1,β≤1 (C) η<1,β>1 (D) η<1,β≤1或β>110.下图中哪个是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T-S 图?( A )11.按下图的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环境做的功W 为最大。
2007-2008年下学期物理化学A考试卷

广西工学院 2007 — 2008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考核试题考核课程物理化学( A 卷)考核班级生化系2006级学生数印数考核方式闭卷考核时间 120 分钟一、填空题(15小题,共23.0分)1.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的要点是及。
2. 范德华方程是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基础上分别进行_____修正和_____修正所得到的,其压力适用范围为______。
3.临界温度是气体能够液化的_____温度,超过此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均不能使气体液化。
4.在同样T,p下,A气体的压缩因子Z = 0.8,B的Z = 0.5,则气体______对理想气体偏离更大?5.关系式= 常数只适用于。
( γ= C p/ C V)6.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ΔU = Q+W只适用于系统7.物理量T,p,V,U,H,Q,W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有,属于广度性质的有,属于强度性质的有。
8. 使一过程的ΔS = 0,应满足的条件是 。
9.某实际气体经可逆过程(R)与不可逆过程(I)两条途径由同一始态到达相同的终态,则ΔS RΔS I。
(选填>,=,<)10. 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
11. 气相反应2NO(g) + O2(g) == 2NO2(g) 是放热反应, 当反应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达平衡时, 若升高温度, 则平衡向______移动; 若增大压力, 则平衡向_____移动( 选填左,右)。
12. 等温等压下影响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 已知0.2mol·kg-1的CuSO4水溶液中Cu2+的迁移数为0.379,则SO42-离子迁移数为_____________ 。
14. 0.1 mol ·kg -1LaCl 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等于_____________。
15. 25℃时NaCl溶液的,Cl-的,则Na +和Cl -的迁移数t (Na +)= ,t (Cl -) = 。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试题(A)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终试题(A)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C2 D 3A 4D 5A 6B 7A 8B 9C 10B 11D 12D二、填空题(共21分,1-7题每空1分,8题3分,9题4分)1稳定、不可逆 2实验活化能, T无关 3接触角θ,θ> 90°4 改变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5 降低;先增加,后降低6 r < 10-9m, 10-9< r < 10-7m, r > 10-7m7最慢(或最难进行)的一步反应 8 Γ = B/RT9 Zn(s)|ZnCl 2(m1)||AgNO3 (m2)|Ag(s);饱和KNO3(或NH4NO3)盐桥。
三、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1答:碰撞理论基本论点分子碰撞理论是在接受了阿仑尼乌斯活化态、活化能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分子运动论于1918年由路易斯建立起来的。
其基本论点是:1)应物分子要发生反应必须碰撞,反应物分子间的接触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前提;2)是任何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均能发生反应,只有那些能量较高的活化分子、并满足一定的空间配布几何条件的碰撞反应才能发生;3)化分子的能量较普通能量高,它们碰撞时,松动并部分破坏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旧键,并可能形成新键,从而发生反应,这样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或非弹性碰撞,活化分子愈多,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就愈大;表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A,B分子碰撞总数,以q代表有效碰撞在总碰4)从ZA,B中所占的百分数,则反应速率可表示为,d[A]=-=dtABZrqL。
撞数ZA,B基本模型是硬球模型。
2 胶团结构式为:四、问答题(共45分,每题15分)1解:(1)lnk=lnA-Ea/(RT),对照已知公式lnA=20.27 A=6.36 108s-1(2分)Ea/R=12886.7K Ea=107.1 kJ·mol-1 (2分) (2)NO2(g) NO(g) + 1/2O2(g)t=0 26.66kPa 0 0t=t 26.66-p p 1/2pp总=26.66+1/2p=32.0 kPa p=10.68 kPa (2分)lnkc=12886.7/673+20.27=1.122kc=3.07mol-1dm3s-1kp=kc/(RT) (3分)二级反应公式:x/[a(a-x)]=k2t (2分)s 69.45p)-626.66(26.6p kc RT x)-a(a x k 1t 2=== (4分) 2解:电池反应:AgCl(s)=Ag(s)+1/2Cl 2(g) (3分) ∆r H m θ=-∆f H m θ( AgCl)=127.04(kJ ·mol -1) (1分) ∆r S m θ=1/2 S m θ( Cl 2)+S m θ( Ag)-S m θ( AgCl)=58.067(J ·mol -1·K -1)(1分) ∆r G m θ = ∆r H m θ - T ∆r S m θ=109.74(kJ ·mol -1) (1分)(1) E =E θ=-∆r G m θ/F =-1.137(V ) (3分)(2) Qr =T ∆r S m θ=298×58.067=17.304(kJ ·mol -1) (3分)(3) (∂E /∂T)p =∆r S m θ/F =6.02×10-4 (V ·K -1)(3分) 3.证明:因为反应速率取决于最慢的一步,所以 ][Cl][COCl k dt dx22=(5分) 由(1)式得 ][Cl [Cl]K 22= 则 [Cl ]=(K[Cl 2])1/2(5分) 所以212121]][Cl k[COCl ]][Cl [COCl K k dt dx 22222==(5分)。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末练习答案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末练习 第 1 页 共 2 页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末练习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每题2分,共28分。
错选、多选、不选,该题不得分。
)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CBBBADBCAABCC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每题3分,共12分。
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该题不得分。
)15 16 17 18 ABCBCACDABC三.填空题 (19—32题每空1分,33题2分,共25分)四.作图题(每图1分,共3分) 34. 图略五.简答题(每空1分,共3分) 35.ρgh ;深度;大六.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末练习 第 2 页 共 2 页36.(1)右;水平;力臂(2)动力x 动力臂=阻力x 阻力臂(或F 1 l 1 =F 2 l 2) 实验次数 动力F 1/N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阻力臂l 2/cm 1 2 5 1 10 2 3 6 2 9 34108537. (1)乙和丙;(2)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38. (1)0.5;0.5(2)重力;(3)遵从39.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液体B 中受到的拉力F 2。
ρB =(G- F 2)ρ水/(G- F 1)。
七.计算题(2+3+3+3+4=15分) 40.12N41.2×105 pa ;4000N 42.4N43. 1.7×105 pa 44.0.96×103 kg/m 3。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A卷答案

一 、 填 空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0 分 )
1、 阴极,阳极 2、 相同;不同 (或填“是”“否”)
3、 4、 φ =φΦ- RT/F lnα1 5、 一定温度下,氢气的分压为标准压力,氢离子活度为 1 6、 正,氧化态 7、 红,蓝 8、 ﹦﹥ 9、 发生有效碰撞的两个相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所必须超过的临界值; Ea=Ec+1/2 RT 10、 一 11、 12、 13、 14、 15、 1:2:3 12.5% k=A exp(-Ea/RT) ;A、Ea 较高 势能;势能面
ln
c A,0 cA
kt
lncA=-kt+lncA,0 (1-0.0979 所以 k=0.0979 h-1 ②t1
2
ln 2 =0.693/0.0979 h-1=7.08 h k
③t=1/k ln
c A,0 cA
=( -0.14 - ln0.37)/ 0.0979 h-1=8.68 h
Λm∞(HAc)= Λm∞(HCl)+ Λm∞(NaAc)- Λm∞(NaCl)
二 、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6 分 )
C B D CA ABDBB CADBB DCC
三 、 判 断 题 ( 每 小 题 1 分 , 共 10 分 )
对 错 对 错 错 错 对 对 错 对
四 、 解 答 题 ( 每 小 题 6 分 , 共 24 分 )
第 1 页 共 2 页
电池反应 2H2(p1) + O2(p2) = 2H2O(l) - (3)Cd(s)︱Cd2+ (a1)‖I (a2)︱I2(s),Pt - 验证:左边负极氧化 Cd(s)- 2e = Cd2+ (a1) - - 右边正极还原 I2(s)+ 2e = 2 I (a2) - 电池反应 Cd(s) + I2(s) = Cd2+ (a1) + 2I (a2) 2、证:d[CH4]/dt= k2 [CH3][H2] + k3 [C2H6] [H] 由稳态近似,d[H]/dt= k2 [CH3][H2] - k3 [C2H6] [H] =0 (1)+ (2):d[CH4]/dt=2 k2 [CH3][H2] 因为 K=[CH3] 2/ [C2H6] ,即[CH3] =K1/2[C2H6]1/2 代入(3),即得 d[CH4]/dt=2k2K1/2[C2H6]1/2[H2] (1) (2) (3) (1.5 分) (1.5 分) (1 分) (1.5 分) (0.5 分)
2007-2008(二)物化试卷A

南京工业大学 物理化学 B 试题(A )卷(闭)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使用班级班级 学号 姓名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答案务必填入下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温度、压力一定时,A 、B 两物质组成理想气体混合物,则B 物质的分体积为:( )A .B B P RT n B. P nRTC .P RTn B D .B P nRT2.下列关于临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相等B .气相摩尔体积大于液相摩尔体积C .气体性质接近理想气体D .临界温度随临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3.一定量的某理想气体恒容下由T 1升温到T 2,相同量的该气体恒压下也由T 1升温到T 2,则两个过程热量的关系和热力学能变化的关系为:( ) A . Q V = Q p ,ΔU V = ΔU p B . Q V < Q p ,ΔU V = ΔU p C . Q V > Q p ,ΔU V < ΔU p D . Q V < Q p ,ΔU V < ΔU p4.H 2和O 2以2∶1的摩尔比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 2O ,在该过程中( )是正确的。
A .ΔH = 0B .ΔT = 0C .ΔS = 0D .ΔU = 0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已知反应A → 2B 的标准摩尔焓变为Δr H θm,1,反应2A → C 的标准摩尔焓变为Δr H θm,2, 则反应C → 4B 的Δr H θm,3 是 ( )A .2Δr H θm,1 + Δr H θm,2 B .Δr H θm,2 - 2Δr H θm,1C .Δr H θm,2 + Δr H θm,1D .2Δr H θm,1 - Δr H θm,26.一定量某理想气体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则熵变应是 ( )A. ΔS 体=0 ΔS 环=0B. ΔS 体=0 ΔS 环>0C. ΔS 体>0 ΔS 环<0D. ΔS 体>0 ΔS 环>07.根据亥姆霍兹判据ΔA ≤ 0判别过程变化方向时,其适用条件为 ( )A. 等温、等容的封闭体系B. 等温、等容、W ¹=0的封闭体系C. 等温、等容的孤立体系D. 等温、等容、W ¹=0、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8.已知某一定温度下,A 、B 、C 三种气体溶于水的亨利常数分别为400 kPa 、100 kPa 、21 kPa ,则在相同气相分压下,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x A 、x B 和x C 的大小顺序为( )A .x A >xB >xC ; B .x A =x B =x C ;C .x A <x B <x C ;D .x B <x A <x C9.A 、B 两组分在等温等压下混和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有( )A .Δmix H = 0B .Δmix S = 0C .Δmix A = 0D .Δmix G=010.1mol101.325kPa 、100℃H 2O(l)的化学势为1μ,1mol 同温同压下H 2O(g)的化学势为2μ,则( )A. 1μ>2μB.1μ <2μC. 1μ=2μD.无法判断 11.已知反应2 NH 3(g) = N 2(g)+ 3 H 2(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
2007-2008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08年6月一、填空(在以下各小题画有“ ”处填上正确答案。
)1.在298K ,101325Pa 下,将直径d =0.1m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已知水的表面张力γ水-气=0.0728N/m ,水的密度ρ=1.0g/cm 3,接触角θ=0˚,重力加速度g =9.8m/s 2,则平衡后液面上升高度h = m 。
2.在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 10-3(kPa)-1·s -1,若速率常数用 k C 表示,则k C = (mol ·m -3)-1·s -1。
3.设计一个可求AgI 溶液K sp 的电池: 。
4.某温度下,反应A —→B 为一级反应,若21t 和41t 分别代表该反应物A 消耗掉50%和75%所需时间,则比值21t :41t =________________。
5.若某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所适用于: 。
6.由AgNO 3和KI 生成AgI 溶胶,若Al(NO 3)3,Mg(NO 3)2和NaNO 3对该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0.067mol ·dm -3,2.60 mol ·dm -3和140 mol ·dm -3,则该AgI 的胶团结构为: 。
7.一维简谐振子振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线型刚性转子转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
8.一个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表示为1/[1-exp(- v /T )],该配分函数是以 为能量零点的振动配分函数。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答案表格中)1. 在25℃时,若电池Pb(Hg)(a 1)∣Pb(NO 3)2(aq) ∣Pb(Hg)(a 2)中,a 1> a 2,则电池电动势E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2.某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E /V=1.01845-4.05×10-5(T /K-293) -9.5×10-7(T/K-293)2 在298K 时,若该电池可逆放电,则过程热:A.Q > 0B. Q < 0C. Q = 0D.不能确定3.在溶胶的光学性质中,散射光的强度I 与入射光的波长λ、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折射率n 、n 0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 .I 与λ4成正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B .I 与λ4成反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C .I 与λ4成正比,I 与(n 2-n 20)2成反比D .I 与λ4成反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4.(N 、U 、V )确定的离域子系统中,某种分布的微观状态数W D 为:A .∏i i n i n g N i!!B .∏ii ni n g i !C .∑ii g in n i!D .∑ii ni n g i !5.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D C B B A kk k −→−+===-211,则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tdc BA .k 1c A − k 2cB cC B .k 1c A −k -1c B −k 2c B c C C .k 1c A −k -1c B + k 2c B c CD .−k 1c A + k -1c B + k 2c B c C6.HI 分解反应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时活化能为184.1kJ ·mol -1,反应速率常数为k 非,平衡转化率为α非,反应热为Q非,平衡常数为K 非。
《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

2009 — 2010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7级应化、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答案题号 分数 一 二三 四(1)四(2) 四(3) 四(4) 总分 评卷人复核人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与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得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得个人信息就是真实、准确得。
考生签名:ﻬ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填上正确答案)1。
对于一定量得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得过程就是 ( A,C )(A) 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 (B) 恒容绝热升温,无非膨胀功 (C) 恒压绝热膨胀 (D) 恒温绝热膨胀2.某气体得状态方程为pV m =RT +bp (b 为大于零得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得温度将( A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3.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得活塞,在这容器中同时放入锌粒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以锌粒与盐酸为系统,则 ( A )(A ) Q 〈 0,W 〈 0,ΔU < 0 (B) Q 〈 0,W= 0,U 〉 0试卷类别:开卷( )闭卷(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10 年 1 月 9 日 下 午 考试地点: 文(202)注意事项1、学生得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得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与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息考生 信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息生 信栏姓名 学号装……………………订……………………线……………………………………(C) Q = 0,W〈 0,ΔU 〈 0 (D ) Q = 0,W< 0,ΔU = 0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06级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2007 ~2008 学年 第二学期)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 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Sn 2+(aq) +2e -→Sn(s) φөSn 2+/Sn = -0.14VSn 4+(aq) +2e -→Sn 2+(aq) φөSn 4+/Sn 2+= 0.15V由此计算Sn 4+(aq) +4e -→Sn(s) 的φөSn 4+/Sn 值为: (D )(A )0.01V ; (B )0.29V ; (C )-0.01V ; (D )0.005V2、25℃时,电池反应Ag(s)+1/2Hg 2Cl 2(s) = AgCl(s)+Hg(l)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V ,反应时所对应的△r S m 为32.9J·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əE /əT )p 为: V·K -1 (D )(A )1.70×10-4;(B )1.10×10-6;(C )1.01×10-1;(D )3.40×10-43、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的热效应为Q r ,则: (C )(A )Q r =0; (B )Q r =△H ; (C )Q r =T △S ; ( D )Q r =△U4、弯曲表面上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 =2σ/r中,r 的符号: (A ) (A )液面为凸面时为正,凹面为负;(B )总为正; (C )液面为凸面时为负,凹面为正;(D )总为负5、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 (D )(A )温度; (B )液体密度; (C )重力加速度; (D )大气压力6、两个活化能不同反应,如E 1>E 2,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区间内升温,则(B ) (A )dln k 2/d T > dln k 1/d T ; (B )dln k 2/d T < dln k 1/d T (C )dln k 2/d T = dln k 1/d T ; (D )d k 2/d T > d k 1/d T7、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D )(A )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B )元反应的级数一般不大于3(C )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D )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8、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3需时10min ,若再消耗1/3还需时为: (C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9、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是: (A )(A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增加;(C )温度对表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10、对于反应AY ,如果反应物A 的浓度减少一半,A 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A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11、在反应 A B C ,A D 中,活化能 E 1>E 2>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C 的产量,温度如何选择: (A )(A)较高反应温度;(B)较低反应温度(C)适中反应温度; (D)任意反应温度 12、质量摩尔浓度为b 的K 3PO 4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为γ±,则电解质的活度是a B :(D )(A )a B =3( b / b ө )4γ±4; (B )a B =3( b / b ө ) γ±4;(C )a B =27( b / b ө) γ±4; (D )a B =27( b / b ө )4γ±413、低温下,反应 CO(g)+NO 2(g)==CO 2(g)+NO(g)的速率方程是υ= k {c (NO 2) }2 试问下列机理中,哪个反应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C )(A) CO + NO 2 −→−CO 2 + NO ;(B) 2NO 2 N 2O 4 (快),N 2O 4 +2CO −→−2CO 2 + 2NO (慢); (C) 2NO 2 −→−2NO + O 2 (慢),2CO + O 2 −→−2CO 2 (快) 。
14、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 (A )(A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 (B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C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不变的过程; (D )表面积缩小的过程。
15、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σ,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C )(A )r p σ2=∆; (B )r p 2σ=∆; (C )r p σ4=∆; (D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10分)1、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存在力图扩大液体的表面积。
(×)2、化学吸附无选择性。
(×)3、原电池的正极即为阳极,负极即为阴极。
(×)4、光的量子效率不可能大于1。
(×)5、零级反应的半衰期为 (√)6、由拉普拉斯公式rp σ2=∆可知,当p = 0 时,则σ = 0 。
(×) 7、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非体积功。
(√)8、活化能数据在判断反应机理时的作用之一是,在两状态之间若有几条能峰不同的途径,从统计意义来讲,过程总是沿着能峰最小的途径进行。
(√)9、用Λm 对c 作图外推方法,可求得NaAc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10、在临界胶束浓度(CMC )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变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15分)1、 纯水、盐水、皂液相比,其表面张力的排列顺序是σ(盐水) > σ(水)> σ(皂液)。
(选填 < 或 >)2、判别溶胶与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Tyndall 效应 。
3、对反应A P ,实验测得反应物的半衰期与与初始浓度c A,0成反比,则该反应为 二 级反应。
4、Tyndall 效应是因为光的 散射作用 而产生的。
5、溶胶粒子的半径一般在 1~100nm 之间。
6、ζ 电势与热力学电势φ0不同,φ0的数值主要取决于总体上溶液中与固体成平衡的 离子浓度 ;而ζ电势则随着溶剂化层中 离子的浓度 而改变,少量外加电解质对ζ电势的数值会有 显著影响 ,甚至可以改变其 符号 。
7、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 沿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 ; 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 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
8、反应A + B Y 的速率方程为:–dc A /dt =k A c A 2c B /c Y 2,则该反应的总级数是 一 级。
若浓度以mol·dm -3,时间以s 为单位,则反应速率系(常)数k A 的单位是 s -1 ⎽。
9、由于极化,原电池的正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低 ⎽,负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高 ;而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高 ,阴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低 。
(选填高或低)10、0.001 mol·kg -1的K 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 6.0×10-3 mol·kg -1 。
11、过饱和蒸气的存在可用 Kelvin 公式解释,毛细管凝结现象可用 Kelvin 公式解释。
(选填Laplace 、Kelvin 、Langmuir )12、连串反应AY Z ,它的两个反应均为一级的,t 时刻A ,Y ,Z 三种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 A , c Y , c Z , 则d d Y c t= k 1 c A - k 2 c Y 。
13、电池 Pb(s)│PbSO 4(s ) │SO 42- (a SO 42-) ║ Cu 2+(a Cu 2+)│Cu(s)的: (1)阳极反应是 Pb(s) + SO 42- (a SO 42-)-2e -= PbSO 4(s) ;020,2/1k A c t =(2)阴极反应是 Cu 2+(a Cu 2+)+2e -= Cu(s) ; (3)电池反应是 Pb(s) + SO 42- (a SO 42-) +Cu 2+(a Cu 2+) = Cu(s) +PbSO 4(s) 。
14、对基元反应 2A Y, 则d c Y / d t = k c A ,–d c A / d t = 2k c A 。
15、某反应速率常数为0.108 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 mol·dm -3变到0.6 mol·dm -3与浓度从0.01 mol·dm -3变到0.006 mol·dm -3所需时间之比为 1:1 。
四、简答题(10分)1、(本题5分)用FeCl 3在热水中水解来制备Fe(OH)3溶胶,试写出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并标出胶核、胶粒和胶团。
解: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表示式:2、(本题5分)简答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
答:①、单分子层吸附;②、固体表面是均匀的;③、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作用力;④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
五、计算题(50分)1、(本题10分)已知25℃时AgBr 的溶度积K өsp =4.88×10-13,φөBr 2/Br -=1.065V , φөAgBr/Ag =0.0711V 。
试计算 25℃时:(1)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φөAg +/Ag =? (2)AgBr(s)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解:(1)负极反应:Ag (s)-e -→Ag +(aq)φAg +/Ag =φөAg +/Ag +nF /RTlna Ag + (1分)正极反应:AgBr(s)+e -→Ag (s)+Br -(aq)φAgBr/Ag =φөAgBr/Ag -nF /RTlna Br - (1分)电池反应:AgBr(s)==Ag +(aq)+Br -(aq)E =φөAgBr/Ag -φөAg +/Ag -nF /RTlna Ag +a Br -=φөAgBr/Ag -φөAg +/Ag - nF /RTlnK өsp =0 (1分)φөAg +/Ag =φөAgBr/Ag -RT/nFlnK өsp =0.0711-8.314×298.15/96484.5ln 4.88×10-13 =0.0711-0.02569×(-28.348)=0.799V (2分)(2)负极反应:Ag (s)+Br --e -→AgBr(s) (1分)正极反应:1/2Br 2(l)+e -→Br -(aq) (1分)电池反应:Ag(s)+1/2Br 2(l)==AgBr(s) (1分)△r G өm =-nFE ө=-nF (φ өBr 2/Br --φөAgBr/Ag ) (1分)=-1×96484.5×(1.065-0.0711)=-95895.9J · mol -1=-95.90kJ · mol -1 (1分) 2、(本题10分)已知在273.15K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 3,其饱和吸附量为 93.8dm 3·kg -1,若CHCl 3的分压为13.375kPa ,其平衡吸附量为82.5dm 3·k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