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几何题集

七年级上册几何题集
七年级上册几何题集

《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习题集

一、概念填空

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_____________.

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

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

_______________.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

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

与_________两种.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熟悉以下各题:

1、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

2、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3、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

解:∠B +∠E =∠BCE

过点C 作CF ∥AB ,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

∴____________( )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

4、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

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 证明:∵AB ∥CD ,

∴∠MEB =∠MFD ( ) 又∵∠1=∠2,

∴∠MEB -∠1=∠MFD -∠2, 即 ∠MEP =∠______

∴EP ∥_____.( ) 5、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

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 证明:∵AB ∥CD ,

∴∠MEB =∠MFD ( ) 又∵∠1=∠2,

∴∠MEB -∠1=∠MFD -∠2, 即 ∠MEP =∠______

∴EP ∥_____.( )

6、一张正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 /

=700

,则∠B /

OG =______.

7、(1)如图,EF ∥AD,∠1=∠2,∠BAC=70°.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 解: 因为EF ∥AD ,

所以∠2=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因为∠1=∠2

所以∠1=∠3 (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B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BAC+______=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BAC=70° 所以∠AGD=_______

(2)如图,BD 是∠ABC 的平分线,ED ∥BC ,∠FED =∠BDE,则EF 也是

∠AED 的平分线。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 BD 是∠ABC 的平分线,(已知)

∴ ∠ABD=∠DBC( ) ∵ ED ∥BC(已知)

∴ ∠BDE=∠DBC( ) ∴ ∠ABD=∠BDE(等量代换),又∵∠FED=∠BDE (已知) ∴ EF ∥BD( ), ∴ ∠AEF=∠ABD( ) ∴ ∠AEF=∠FED( ),

所以EF 是∠AED 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定义)

9、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

10、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7题图

A

E

B C

D

F

11.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

12、如图,点A 、O 、E 在同一直线上,∠AOB=40°,∠EOD=28°46’,OD 平分∠COE , 求∠COB 的度数(7分)

E

D

C

B

A

O

13、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COE ∠是直角,OF 平分AOE ∠,34COF =∠,求B O D ∠

的度数.

14、如图9,点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OD 是∠AOC 的平分线,OE 是∠COB 的平分线,若∠AOD =14°, 求∠DOE 、∠BOE 的度数.

15、如图10,将长方形纸片沿AC对折,使点B落在B′,CF平分∠B′CE,求∠ACF的度数.

16、如图所示,已知∠AOB=165°,∠AOC=∠BOD=90°,求∠COD .

图10 A C B E

F

B '

17、如图14,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 (1)若∠DOB 与∠DOA 的比是2∶11,求∠BOC 的度数.

(2)若叠合所成的∠BOC =n °(0

18、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厘米,CB = 6厘米,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A

B

C

M

N

(1)求线段MN 的长;

(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厘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

理由。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 b 厘米,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

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19、如图,已知C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D 点为BC 的中点,AB =10cm ,求AD 的长度。

20、如图9,AD=

1

2

BD,E是BC的中点,BE=2cm,AC=10cm,求线段DE的长.

21、有一张地图(如图),有A 、B 、C 三地,但地图被墨迹污损,C 地具体位置看不清楚了,但知道C 地在A

地的北偏东30°,在B 地的南偏东45°,你能确定C?地的位置吗?

22、、如图8,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有A 、B 两个观测站,在A 地发现它的北偏东30°方向上有一条渔船,同一时刻,在B 地发现这条渔船在它的北偏西60°方向上,试画图说明这条渔船的位置.

图9 A D C B E

45?

80?

A

C

B

D

A

B

23、如图,OA 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 的方向是西偏北50°。 (1)若∠AOC=∠AOB ,则OC 的方向是___________;

(2)OD 是OB 的反向延长线,OD 的方向是_________; (3)∠BOD 可看作是OB 绕点O 逆时针方向至OD,

作∠BOD 的平分线OE,并用方位角表示OE 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4)在(1)、(2)、(3)的条件下,求∠COE 。

24、如图,三角形ABC 中,AB=AC,延长CA,用量角器量∠B 、∠C 、∠BAD 。

(1)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猜想∠BAD 、∠B 、∠C 的关系(可多画几个类似图形尝试) (2)用你得出的结论和猜想的关系解决下列问题:

一暗礁边缘有一标志C 在灯塔B 北偏西80°的方向上,与灯塔B 的距离为30海里, 轮船从灯塔正南方30海里的A 处出发,若航行方向是北偏西45°, 轮船能避开暗礁吗?说明理由.

25、如下图,在已知角内画射线,画1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角;画2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

角;画3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角,求画n 条射线所得的角的个数 。

26、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 ,取三边中点依次为D 、E 、F (如图16),连结DE 、EF 、FD 得到三角形DEF . (1) 分别量出三角形ABC 的周长与三角形DE F 的周长,你会发现什么?

(2)用量角器量一下三角形ABC 中∠A 、∠B 、∠C 的度数之和;再量一下三角形DEF 中的∠1、∠2、∠3的度数之和,你会发现什么?

(3)多画几个试一试,你会得到哪些猜想?

27、已知:如图(6)∠ABC =30°,∠CBD =70°BE 是∠ABD 的平分线,求∠DBE 的度数。

图(6)

28、已知:如图(7),B 、C 是线段AD 上两点,且AB :BC :CD =2:4:3,M 是AD 的中点,CD =6㎝,求线段MC 的长。

29、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AG 的大小.

30、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

12∠=∠.

31、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32.(6分)如图,已知AB∥CD,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2成立(?要求给出两个答案).

22.(8分)如图,AB∥CD,∠1:∠2:∠3=1:2:3,说明BA平分∠EBF的道理.

33.(8分)如图,EF⊥GF于F.∠AEF=150°,∠DGF=60°,试判断AB和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4.(8分)已知:如图,∠B=∠C,AE∥BC,求证:AE平分∠CAD.

35.(10分)如图,有一条小船。

①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 移到点B ,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②到达点B 后,小船坏了,想立即靠岸(直线a ),请在图中画出小船行走的最短路线,并求出靠岸点(船的A 点移动到直线a 的某处)与A ,B 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36.如图,∠1=60°,∠4=120°,判定m//n 吗?为什么?写出理由过程.(7分)

37,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与O ,∠EOC=80°,OA 平分∠EOC ,求∠BOD 的度数?(7分)

B

E

C

38,如图,∠1=∠2,能得到∠3=∠4吗?为什么?写出理由过程(7分)

39,如图,已知:DE ∥CB,∠1=∠2,为什么:CD 平分∠ECB ?写出理由过程(7分)

40、如图,EB ∥DC ,∠C=∠E ,请你说出∠A=∠ADE 的理由。(6分)

41、如图,若360B E D ∠+∠+∠=°,则CD AB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4分)

42.已知:如图,∠=∠∠=∠123,,B AC DE //,且B 、C 、D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E BD //

43.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

,。 求证:∠=∠E F

44、如图所示,AB//CD ,∠A =135?,

∠E =80?。求∠CDE 的度

数。

E

2

1

D

C

B

E

D

C

B

A

A

E

3

1

2

4 B

C

D

A B 1 E F 2 C P D

45、如图已知AB 平分∠DAC ,BC 平分 ∠ACE ,∠1+∠2=90o.求证:AD ∥CE

46.如图,已知CD AB //,CF AE //, 求证:DCF BAE ∠=∠。

47.如图(19),∠1+∠2=180°,∠DAE=∠BCF,DA 平分∠BDF.

(1)AE 与FC 会平行吗?说明理由. (2)AD 与B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BC 平分∠DBE 吗?为什么.

48、如图,若∠1=∠2,∠C=∠D,问∠A 与∠F 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49、如图,若∠DEC+∠ACB=180°,∠1=∠2,CD ⊥AB,试问FG 与AB 垂直吗?说明理由.

50、如图 ,已知AB ∥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F ,∠E = 140

51、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

OE 的位

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F

E

D

C

B

A

F E

2

1

D

C B

A

E

3 1 2 G

D B

A

52、.如图,已知直线AB 与CD 交于点O ,OE ⊥AB ,垂足为O ,若∠DOE =3∠COE ,求∠BOC 的度数.

53.如图,直线//a b ,求证:12∠=∠.

5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 ∥DC ,试说明∠A =∠C ,∠B =∠D 。

55、如图,已知∠A =∠1,∠C =∠D 。试说明FD ∥BC 。

56、如图,已知AD ⊥BC 于D ,EF ⊥BC 于F ,∠E =∠1,AD 平分∠BAC 吗?若

平分,请写出推理过程;若不平分,试说明理由。

57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58、如图,已知直线AB 与CD 交于点O ,OE ⊥AB ,垂足为O ,若∠DOE =3∠COE ,求

B D

A

C 2B

D

F

A C

1

E C

B D E

F A 1

∠BOC 的度数.

59、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

解:∠B +∠E =∠BCE 过点C 作CF ∥AB ,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

∴____________( )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

60、如图,CD ⊥AB 于D ,E 是BC 上一点,EF ⊥AB 于F ,∠1=∠2.试说明∠BDG+∠B=180°.

A

B

C D E F

G

1

2

3

61、如图,已知AB ∥CD ,EF 交AB,CD 于G 、H, GM 、HN 分别平分∠AGF ,∠EHD , 试说明GM ∥HN.

62.如图11,EF ⊥GF ,垂足为F ,∠AEF=150°,∠DGF=60°。试判断

AB 和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11

63.如图12,AB∥DE,∠ABC=70°,∠CDE=147°,求∠C的度数.

64.如图13,CD∥BE,则∠2+∠3?∠1的度数等于多少?

65.如图14:AB∥CD,∠ABE=∠DCF,求证:BE∥CF.

66. 如图,∠B=∠C,AB∥EF 求证:∠BGF=∠C

67.如图,EF∥AD,∠1 =∠2,∠BAC = 70°。求∠AGD

68.已知:如图∠1=∠2,∠C=∠D,那么∠A=∠F吗?试说明理由

69.已知:如图,AB//CD,试解决下列问题:(1)∠1+∠2=___ ___;

H

G

2

1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2)∠1+∠2+∠3=___ __; (3)∠1+∠2+∠3+∠4=_ __ __;

(4)试探究∠1+∠2+∠3+∠4+…+∠n = ;

70.如图11,E 、F 分别在AB 、CD 上,1D ∠=∠,2∠与C ∠互余且EC AF ⊥, 垂足为O ,求证://AB CD .

71.如图,//AC BD ,//AB CD ,E ∠=∠1,F ∠=∠2,AE 交CF 于点O ,试说明:CF AE ⊥.

72.如图,AEB NFP ∠=∠,M C ∠=∠,判断A ∠与P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73.如图,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EF 交AD 于点O .

请问:(1)DO 是EDF ∠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若将结论与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P

A

D B

C

E

F 1

2

3 4

中的任一条件

交换,?所得命题正确吗?

74.如图,AD 是∠EAC 的平分线,AD ∥BC ,∠B = 30°, 你能算出∠EAD 、∠DAC 、∠C 的度数吗?

75. 如图, ∠1=∠2 , ∠3=105o

, 求 ∠4的度数。

76.如图,EF ∥AD ,∠1 =∠2,∠BAC = 70°。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 因为EF ∥AD ,所以 ∠2 = 。 又因为 ∠1 = ∠2,所以 ∠1 = ∠3。 所以AB ∥ 。

所以∠BAC + = 180°。 又因为∠BAC = 70°, 所以∠AGD = 。

77.已知,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

AD 与BE 平行吗?为什么?。 解:AD ∥BE ,理由如下: ∵AB ∥CD (已知)

∴∠4=∠ ( ) ∵∠3=∠4(已知)

∴∠3=∠ ( )

∵∠1=∠2(已知)

∴∠1+∠CAF=∠2+∠CAF ( ) 即∠ =∠

∴∠3=∠ ( )

∴AD ∥BE ( ) 78..如图∠1+∠2=180°,∠DAE=∠BCF,DA 平分∠BDF. (1)AE 与FC 会平行吗?说明理由.

(2)AD 与B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BC 平分∠DBE 吗?为什么. ?

79.如图10,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EF ,GH 所截,且∠1=∠2, 求证:∠3+∠4=180°. 证明:∵∠1=∠2

又∵∠2=∠5 ( ) ∴∠1=∠5

∴AB ∥CD ( ) ∴∠3+∠4=180°( ) 80.如图11,EF ∥AD ,∠1=∠2,∠BAC=70o

,求∠AGD 。 解:∵EF ∥AD , ∴∠2= ( )

又∵∠1=∠2, ∴∠1=∠3, ∴AB ∥ (

∴∠BAC+ =180 o

∵∠BAC=70 o ,∴∠AGD= 。

81.已知:如图,∠1+∠2=180°,∠3=100°,OK 平分∠DOH ,求∠KOH 的度数.

F 2

1

D

C B

A

(图10)

(图11)

82.如图,AD 是∠EAC 的平分线,AD ∥BC ,∠B=30o , 求∠EAD 、∠DAC 、∠C 的度数。

83、如图,已知∠1 =∠2,∠B =∠C ,试说明AB ∥CD 。 解:∵∠1 =∠2(已知), 又∵∠1 =∠4( ) ∴∠2 =∠ (等量代换) ∴ ∥BF ( ) ∴∠ =∠3( ) 又∵∠B =∠C (已知)

∴∠ =∠B (等量代换)

∴AB ∥CD ( )

84、如图,AB ∥DF ,DE ∥BC ,∠1=65°求∠2、∠3的度数

85、已知:如图,∠=∠CDA CBA ,DE 平分∠CDA ,BF 平分∠CBA ,且∠=∠ADE AED 。 试说明DE FB //

86、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 ,。求证:∠=∠E F

B

E D

F C

A E B

A

D

F

B

E

C

1

2 3

87、推理填空:如图,DF ∥AB ,DE ∥AC ,试说明∠FDE=∠A 解:∵DE ∥AC

∴∠A+∠AED=180o

( ) ∵DF ∥AB

∴∠AED+∠FDE=180o ( ) ∴∠A=∠FDE ( )

88、推理填空:如图17,AB ⊥BC 于B ,CD ⊥BC 于C ,∠1=∠2. 求证:BE ∥CF .

证明:∵ AB ⊥BC ,CD ⊥BC ∴ ∠1+∠3=90o,∠2+∠4=90o 又∵ ∠1=∠2

∴ ∠3=∠4( ) ∴ BE ∥CF ( ) 89、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2=4∠1, 求∠2,∠3,∠BOE的度数

90、如图,AB∥CD,∠B=40o

,∠E=30o

,求∠D的度数

91、如图,AD 是∠EAC 的平分线,AD ∥BC ,∠B=30°,求∠C 的度数

92、如图,直线AB ∥CD,EF ⊥CD ,垂足为F ,射线FN 交AB 于M 。∠NMB=136o,则∠EFN 为多少度?

N A E

D C

B F

E

D C

B

A

F

E

O D

C

B

A

3

2

1

E

D

C B

A

93、如图,∠ABD=?∠CBD ,?DF?∥AB ,?DE?∥BC ,?则∠1?与∠2?相等吗?为什么?

94、如图,AB ∥DE ,∠1=∠ACB ,∠CAB =21

∠BAD ,试说明AD ∥BC .

95、如图,AB ∥CD ,∠1=∠2,∠3=∠4。试说明:AD ∥BE 。

96、如图,EF ∥AD ,∠1 =∠2,∠BAC = 70°。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 ∵EF ∥AD ,( ) ∴ ∠2 = 。( ) 又∵ ∠1 = ∠2,( ) ∴ ∠1 = ∠3。( ) ∴AB ∥ 。( ) ∴∠BAC + = 180°。( ) 又∵∠BAC = 70°,( )

∴∠AGD = 。( )

97、如图所示,已知∠B=∠C ,AD ∥BC ,试说明:AD 平分∠

CAE

A

D B

C

E

F

1 2 3 4

初一几何应用题及答案

初一几何应用题及答案 期末考试快到了,给大家精心准备了30题初一数学应用题,快来做做吧。 1.甲、乙两地相距189千米,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2千米,一列慢车从乙地去甲地每小时行54千米。若两车同时发车,几小时后两车相距31.5千米? 2.一个筑路队要筑1680米长的路。已经筑了15天,平均每天筑60米。其余的12天筑完,平均每天筑多少米? 3.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12把椅子,共付215.40元,每把椅子7.5元。每张桌子多少元? 4.菜场运来萝卜25筐,黄瓜32筐,共重1870千克。已知每筐萝卜重30千克,黄瓜每筐重多少千克? 5.用两段布做相同的套装,第一段布长75米,第二段长100米,第一段布比第二段布少做10套。每套服装用布多少米? 6.红光农具厂五月份生产农具600件,比四月份多生产25%,四月份生产农具多少件? 7.红星纺织厂有女职工174人,比男职工人数的3倍少6人,全厂共有职工多少人? 8.蓓蕾小学三年级有学生86人,比二年级学生人数的2倍少4人,二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9.某校有男生630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8,这个学校女生有多少人?

10.张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少4页,这时已看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7。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11.一个书架有两层,上层放书的本数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取30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两层书架上各有书多少本? 12.第一层书架放有89本书,比第二层少放了16本,第三层书架上放有的书是一、二两层和的1.5倍,第三层放有多少本书?艺书的本数与其他两种书的本数的比是1∶5,工具书和文艺书共有180本。图书箱里共有图书多少本? 13.有甲、乙两个同学,甲同学积蓄了27元钱,两人各为灾区人民捐款15元后,甲、乙两个同学剩下的钱的数量比是3∶4,乙同学原来有积蓄多少元? 14.小红和小芳都积攒了一些零用钱。她们所攒钱的比是5∶3,在“支援灾区”捐款活动中小红捐26元,小芳捐10元,这时她们剩下的钱数相等。小红原来有多少钱? 15.学校买回315棵树苗,计划按3∶4分给中、高年级种植,高年级比中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16.三、四、五年级共植树180棵,三、四、五年级植树的棵树比是3∶5∶7。那么三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7.学校计划把植树任务按5∶3分给六年级和其它年级。结果六年级植树的棵数占全校的75%,比计划多栽了20棵。学校原计划栽树多少棵?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1) ①能熟练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存在性问题; ②能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并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 探究案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 (0,1),B (2,0),C (2,1.5). (1)求△ABC 的面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0.5),试用a 的式子表 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x P O C B A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3,0),B (-2,-2),将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连AC 、BD . 图1 y x D O C B A 图2y x D O C B A 图3 y x O B A 图4 y x O B A (1)如图1,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平行的线段; (2)如图2,若线段AB 移动到CD ,C 、D 两点恰好都在坐标轴上,求C 、D 的坐标; (3)若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一象限内,且S △ACD =5,求C 、D 的坐标; (4)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线段AB 平移至线段PQ 时,由A 、B 、P 、Q 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0,若存在,求出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3】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是A (1,0),B (-2, 3),C (-3,0). (1)求△ABC 的面积; (2)若把△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得到△A B C ''',请你在图中画出△A B C '''; (3)若点A 、C 的位置不变,当点P 在y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 2ACP ABC S S =; (4)若点B 、C 的位置不变,当点Q 在x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2BCQ ABC S S =. 【例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C (b , 2),且满足2(2)20a b ++-=,过C 作CB ⊥x 轴于B . (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 ∠CAB ,∠ODB ,如图2,求∠AED 的度数; (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CP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训练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压轴题 1.请观察下列算式,找出规律并填空. 111122=-?,1112323=-?,1113434=-?,1114545=-?. 则第10个算式是________,第n 个算式是________. 根据以上规律解读以下两题: (1)求 111 1 122334 20192020 ++++ ????的值; (2)若有理数a ,b 满足|2||4|0a b -+-=,试求: 1111 (2)(2)(4)(4) (2016)(2016) ab a b a b a b ++++ ++++++的值. 2.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将一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90MON ∠=). (1)若35BOC ∠=,求MOC ∠的大小. (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②,使边OM 恰好平分BOC ∠,问:ON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③,使边ON 在BOC ∠的内部,如果 50BOC ∠=,则BOM ∠与NOC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1 (1)求线段AB 长度 (2)若点D 在数轴上,且3DA DB =,求点D 对应的数 (3)若点A 的速度为7个单位长度/秒,点B 的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点O 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点A ,B ,O 同时向右运动,几秒后,3?OA OB = 4.已知线段AB =m (m 为常数),点C 为直线AB 上一点,点P 、Q 分别在线段BC 、AC 上,且满足CQ =2AQ ,CP =2BP .

初一上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B. 延长线段AB 和延长线段BA 的含义是相同的 C. 延长直线AB D.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一条直线 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AOB 是同一个角 B.B. ∠AOC 也可用∠O 来表示 C. 图中共有三个角:∠AOB, ∠AOC, ∠BOC D. ∠ 与∠BOC 是同一个角 3.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 A. 南偏东60° B.南偏西60° C. 南偏西30° D.南偏东30 ° 4.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5.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 6.一个角的度数为54°11′23〞,则这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35°48′37〞, 125°48 ′37〞 B. 35°48′37〞, 144°11′23〞 C. 36°11′23〞, 125°48′37〞 D. 36°11′23〞, 144°11′23〞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如图,从学校A 到书店B 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得到这个结论的根据是: . β1O C B A (第2题) (第4题) (A ) (B ) (C ) (D ) (第5题) (A ) (B ) (C ) (D ) (第7题)

8.如图,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绕着直线l 旋转36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是 . 9. 如图,以图中的A ,B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10.如图所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AOB=128°,那么∠BOC=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如图,若CB=4㎝,DB=7㎝,且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DC 和AB 的长度. 12.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 1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90°,∠1=40°,求∠2与∠3的度数. 14.虚线对折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请你画出打开后的几何图形. E D C B A D C O B A D C B A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4题) ① ② ③

七年级数学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平面几何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2. 如图,l l 12//,AB l ABC ⊥∠=1130, ,则∠=α( ) A. 60 B. 50 C. 40 D. 30 A l 1 B l 2 α C 3. 如图,l l 1211052140//,,∠=∠= ,则∠=α( ) A. 55 B. 60 C. 65 D. 70 l 1 1 α 2 l 2 4. 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1个 B. 2个 C. 5个 D. 4个 α 5. 如图,已知AB CD //,∠α等于( ) A. 75 B. 80 C. 85 D. 95 A B 120° α 25°C D 6. 如图,AB CD MP AB MN ////,,平分∠∠=∠=A M D A D ,,4030 ,则 ∠N M P 等于( )

A. 10 B. 15 C. 5 D. 75. B M C A N P D 7.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 ) A. 42138 、 B. 都是10 C. 42138 、或4210 、 D. 以上都不对 二. 证明题: 1. 已知:如图,∠=∠∠=∠123,,B AC DE //,且B 、C 、D 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AE BD // A E 3 12 4 B C D 2. 已知:如图,∠=∠CDA CBA ,DE 平分∠C D A ,BF 平分∠C B A ,且∠=∠ADE AED 。 求证:DE FB // D F C A E B 3. 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 ,。 求证:∠=∠E F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汇编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汇编 一、线段类: 1.(本题8分)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线段BD的中点 (1) 若CD=2CB,AB=10,求BC的长 (2) 若CE=BC,求 2.(本题12分)如图,点P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点从P点、D点从B点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a、b 厘米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并满足下列条件: ①关于m、n的单项式2m2n a与-3m b n的和仍为单项式 ②当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时,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 (1) 直接写出:a=________,b=________ (2) 判断=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 在C、D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CD、PB的中点,运动t秒时,恰好t秒时,恰好3AC=2MN,求此时 的值

3.(本题8分)如图1,点A、B分别在数轴原点O的左右两侧,且OA=OB,点B对应的数是10 (1) 求A点对应的数 (2) 如图2,动点M、N、P分别从原点O、A、B同时出发,其中M、N均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4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点P向左运动,速度为5个单位长度/秒.设它们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P是MN 的中点时,求t的值 4.(本题12分)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C=2AB,点A对应的数是40 (1) 若AB=60,求点C到原点的距离 (2) 如图2,在(1)的条件,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2) 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 (3) 如图3,在(1)的条件下,O表示原点,动点P、T分别从C、O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P、T、R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 动过中,如果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OR的中点,证明的值不变.若其他条件不变,将R的速度改为3个单位长度/秒,10秒后,的值为________

七年级(上册)几何练习题50道

一.选择题 1.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等于另两个角的度数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下列给出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5,12,13 (B)5,12,7 (C)8,18,7 (D)3,4,8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5,20和25,则它的最大边上的高为()(A)12 (B)10 (C) 8 (D) 5 4.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8,第三边长是整数的三角形一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无数个 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线段 MN (B)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AOB 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夹的钝角为() (A)125° (B)135° (C)145° (D)150° 7.已知∠α,∠β是某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若∠α=50°,则∠β为( ) A.40°B.50° C.130° D.140° 8.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若∠1=∠2,则AD∥BC B.若∠1=∠2,则AB∥DC C.若∠A=∠3,则AD∥BC D.若∠3=∠4,则AB∥DC 9.下列图形中,可以折成长方体的是( )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11.如图1,在△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A.30° B.36° C.45° D.70° 12.、如图2,AB∥CD,AC⊥BC于C,则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图1 图2 图3 13. 如图3,直线AB、CD、EF相交于O,图中对顶角共有() A. 3对 B.4对 C.5对 D.6对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内的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B.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有1个或3个 C.若a∥b,b∥c,则a∥c D.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5. 2. 设α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0<α<90°(B)α<90°(C) 0<α≤90° (D) 0≤α<90° 二.填空题 1. 有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它的第三边等于 2.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3. 如图,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BOC=136°,则∠A= 。 第3题第7题 6.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那么它的底角为度 7. 如图,已知:△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垂足为D,如果∠A=40?,那么∠BEC= ;如果△ABC的周长为35cm,△BEC的周长为20cm,那么底边BC= 。 9. 如图,∠AOC=2∠COB,OD是∠AOB的平分线,已知∠COB=20°,则∠COD=_________。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OD于点O,∠1=40°,则∠2=,∠4=。

七年级几何题大题大全

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 ,点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 (1)求线段MN 的长;(2分) 2、已知;两个角互补,且角度之比为3∶2,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3、如图,已知∠AOC=∠BOD=90o,∠AOD=150o, 则∠BOC 的度数为: 4、一个角的补角加上20o,恰好等于这个角的5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5、如图,已知∠AOC=∠BOD=90o,∠AOD=150o, 则∠BOC 的度数为 F E D C B O A 6. 如图,∠AOB = 110°,∠COD = 70°,OA 平分∠EOC , OB 平分∠DOF , 求∠EOF 的大小。 C D B A O 第5题图 C D B A O

O A B C E F 6.如图3所示,?=∠90AOB ,OE 、OF 分别平分AOB ∠、BOC ∠,如果?∠=∠60EOF ,求∠AOC 的度数.(10分) (图3) 1 7.如图,已知110AOC BOD ∠=∠=?,75BOC ∠=? 求:AOD ∠的度数 8.(1)已知,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且6AC cm =, 14BC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求线段MN 的长度; (2)在(1)中,如果AC acm =,BC bcm =,其他条件不变,你能 猜测出MN 的长度吗?请说出你发现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9.一副三角扳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 比∠2的度数大50°,则∠1=多少度 10.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是这个角的补角的4 1,求这个角.

七年级几何证明压轴题

一、选择 1.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 ,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DF ⊥AC 于点F ,E 在AB 边上,ED ⊥BC 于D ,∠AED=155°,则∠EDF 等于( ) A .50°B.65°C.70°D.75° 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 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 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二、压轴题 1.(11分)如图12-1,点O 是线段AD 上的一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 (1)求∠AEB 的大小; (2)如图12-2,△OAB 固定不动,保持△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 绕着点O 旋转(△OAB 和△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2.(本题9分)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P 为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 PE ⊥AD 交直线BC 于点E. ⑴若∠B=35°,∠ACB=85°,求∠E 的度数; ⑵当P 点在线段AD 上运动时,猜想∠E 与∠B 、∠ACB 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无需证明. 3如图1,△ABC 的边BC 直线l 上,AC ⊥BC ,且AC=BC ;△EFP 的边FP 也在直线l 上,边EF 与边AC 重合,且 EF=FP . O 图 12-1 A 图12-2 P E D C B 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docdoc 一、压轴题 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 (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B=,AC =,BE=; (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 ①设AF长为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E=(结果需化简 .....); 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 (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8),求t为何值时,P、Q 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2.综合与探究问题背景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所示位置摆放,分别作出∠AOC,∠BOD的平分线OM、ON,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求出∠MON的度数. 特例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从特例入手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将三角尺分别按图2、图3所示的方式摆放,OM和ON仍然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其中,按图2方式摆放时,可以看成是ON、OD、OB在同一直线上.按图3方式摆放时,∠AOC和 ∠BOD相等. (1)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进行计算:图2中∠MON的度数为°.图3中 ∠MON的度数为°. 发现感悟 解决完图2,图3所示问题后,“兴趣小组”又对图1所示问题进行了讨论: 小明:由于图1中∠AOC和∠BOD的和为90°,所以我们容易得到∠MOC和∠NOD的和,这样就能求出∠MON的度数. 小华:设∠BOD为x°,我们就能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出∠NOD和∠MOC度数,这样也能求出∠MON的度数. (2)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求出图1中∠MON的度数. 类比拓展 受到“兴趣小组”的启发,“智慧小组”将三角尺按图4所示方式摆放,分别作出

初一数学上几何题

-可编辑- 初一第一学期几何训练题 1、如果线段AB=7.2cm ,点C 在AB 上,AC=3 1 AB ,点M 是AB 中点,那么MC 的长为_________。 2、已知线段AB 与它上面一点C ,画线段AC 中点D ,线段BC 中点E ,那么DE 是AB 的几分之几?_________ 3、已知线段AB ,画它的中点C ,再画BC 中点D ,再画AD 中点E ,则AE 等于AB 的几分之几?_________ 4、已知线段MN ,在MN 延长线上取一点P ,使MP=2NP ,再在MN 反向延长线上取点Q ,使MQ=2MN ,那么MP 是线段NQ 的几分之几?_________ 5、已知线段AB 与它上面一点C ,画线段AC 中点D ,线段BC 中点E ,那么DE 是AB 的几分之几?_________ 6、已知线段MN=10cm ,P 点在直线MN 上,MP=4.5cm ,点S 是PN 中点,那么线段PS 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 7、已知A 、B 、C 、D 是直线l 上顺次四个点,而且AB :BC :CD=4:5:6,M 、N 是AB 、CD 中点,MN=20cm ,求AB 、AC 、AD 长。 8、已知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两点,M 、N 是AC 、CB 中点,若MN=a ,BN=b ,那么AN 的长是_________。 B D C A O

-可编辑- 9、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OD 是∠BOC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COD=∠AOC (B )∠AOD=32∠AOB (C )∠BOD=31∠AOD (D )∠BOC=3 2 ∠AOD 10、已知∠α=600,画∠AOB=1800,如果OC 是∠AOB 的平分线,那么( ) (A )∠α= 21∠AOC (B )∠α=∠AOC (C )∠α=31∠AOC (D )∠α=4 3 ∠AOC 11、如图,已知OB 是∠AOC 的平分线,且∠AOB :∠AOD :∠COD=1:3:4,求∠AOB 、∠AOD 、∠COD 的度数。 12、如图,∠AOC=2∠COB ,OD 是∠AOB 的平分线,已知∠COB=200,则 ∠COD=_________0。 13、如图,AB 、CD 交于O ,OD 平分∠EOB ,如果∠BOC 的度数是1580,则∠AOE 的度数是。 14、如图,已知∠AOB=900,∠AOC 是锐角,ON 平分∠AOC ,OM 平分∠BOC ,求∠MON 的度数。 15、在直线MN 上,过O 点引涉嫌OA 、OB ,使OA 、OB 在 B D C A O B D C A O B D E C A O B N M C A O B N M A O

七年级几何题大全

( ) A B C D 3.轮船航行到C 处观测小岛A 的方向是北偏西48°,那么从A 同时观测轮船在C 处的方向是( ) A.南偏东48° B.东偏北48° C.东偏南48° D.南偏东42° °32′5″+______=180°. 7.八时三十分,时针与分针夹角度数是_______. 6.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2 3 还少40°,求这个角。 6.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求线段MN 的长;(2分) (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你发现的结论吗(2分)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 b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 长度吗 A B C M N 4、 6 1 平角是 度, 25o32ˊ×3= 。 6、已知;两个角互补,且角度之比为3∶2,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 。 7、时钟指向5:30,则时针与分针所成较小的那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度. 6、如图,已知∠AOC=∠BOD=90o ,∠AOD=150o , 则∠BOC 的度数为:( ) A .30o B .45o C .50o D .60o 8、已知:线段AC 和BC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AC=cm , BC=cm ,线段AC 和BC 中点间的距离是 。 1、下列图形中,能够折叠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6、一个角的补角加上20o ,恰好等于这个角的5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1.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则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个。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9.用一副三角板画角,不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 C D B O

中考数学超好几何证明压轴题大全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BCD=90°,且AB=1,BC=2,tan ∠ADC=2. (1)求证:DC=BC; (2)E 是梯形内一点,F 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 ,DE=BF ,试判断△ECF 的形状, 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的条件下,当BE :CE=1:2,∠BEC=135°时,求sin ∠BFE 的值. 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 ∥DB 交CB 的延长线于 G . (1)求证:△ADE ≌△CBF ; (2)若四边形 BEDF 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 是什 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 绕斜边EF 的中 点O (点O 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13-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 ,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 ,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 于E ,连结AD 、BD 、OC 、OD ,且OD =5。 (1)若,求CD 的长; (2)若 ∠ADO :∠EDO =4:1,求扇形OAC (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5、如图,已知: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上一点,CH ⊥AB 于点H ,直线AC 与过B 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 ,E 为CH 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D 于点F ,直线CF 交直线AB 于点G. (1)求证:点F 是BD 中点; (2)求证:CG 是⊙O 的切线; (3)若FB=FE=2,求⊙O 的半径. 6、如图,已知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4,3), ⊙A 的半径为2.过A 作直线l 平行于x 轴,点P 在直线l 上运动. (1)当点P 在⊙O 上时,请你直接写出它的坐标; (2)设点P 的横坐标为12,试判断直线OP 与⊙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7、如图,延长⊙O 的半径OA 到B ,使OA=AB , DE 是圆的一条切线,E 是切点,过点B 作DE 的垂线, 垂足为点C . 求证:∠ACB=31∠OAC . 8、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与地 面OM 垂直的墙壁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 60. E B F C D A 图13-2 E A B D G F O M N C 图13-3 A B D G E F O M N C 图13-1 A ( E ) C O D F C A B D O E

七年级数学压轴题专题

压轴题专题 1.(1)如图,点E 是AB 上方一点,MF 平分∠AME ,若点G 恰好在MF 的反向延长线上,且NE 平分∠CNG ,2∠E 与∠G 互余,求∠AME 的大小。 A B C E D N M F (2)如图,在(1)的条件下,若点P 是EM 上一动点,PQ 平分∠MPN ,NH 平分∠PNC ,交AB 于点H ,PJ//NH ,当点P 在线段EM 上运动时,∠JPQ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请说明你的理由。 H A B C E D N M P J Q 2.如图,已知MA//NB ,CA 平分∠BAE ,CB 平分∠ABN ,点D 是射线AM 上一动点,连DC ,当D 点在射线AM (不包括A 点)上滑动时,∠ADC+∠ACD+∠ABC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说明理由,并求出度数。 C B E N A M D

3.如图,AB//CD ,PA 平分∠BAC ,PC 平分∠ACD ,过点P 作PM 、PE 交CD 于M ,交AB 于E ,则(1)∠1+∠2+∠3+∠4不变;(2)∠3+∠4-∠1-∠2不变,选择正确的并给予证明。 4 3 2 1 P C B E A D M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5,0),B ( 5.0),D (2,7), (1)求C 点的坐标; (2)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A 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 从C 点出发也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y 轴正半轴方向运动(当P 点运动到A 点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 秒。 ①请用含x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P,Q 两点的坐标; ②当x=2时,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AQE 的面积与△APQ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x y C D A o x y B C A o Q P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练习题及答案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可以是椭圆 B、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C、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体,截面可以是梯形 D、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不能是正方形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球的截面一定是圆 B、组成长方体的各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C、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都是正方形 D、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 3、下列图形中,是棱锥展开图的是() A、 B、 C、 D、 4、下面图形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 A、 B、

C、 D、 5、下列图形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6、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7、将选项中的四个正方体分别展开后,所得的平面展开图与如图不同的是()A、 B、

C、 D、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正方体可能是() A、 B、 C、 D、 9、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棱柱 B、棱锥 C、圆锥 D、圆柱 10、在下面的图形中,不可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 11、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12、下列四个图形中是如图展形图的立体图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一个棱锥有7个面,这是________棱锥. 14、如果一个棱柱共有15条棱,那么它的底面一定是________边形. 15、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顶点. 16、六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 17、如图是由________、长方体、圆柱三种几何体组成的物体.

最新初一几何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三角形初一几何---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4 分)一以下列各组数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1.117,6 (D) 3,,(B)1/3,1/4,1/5 C) 4,5((A)17,15,8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等于另两个角的度数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2. (D)等腰三角形(C)(B)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A)锐角三角形 3.)下列给出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5,12,,87 (D)3,41813 (B)5,12,7 (C)8,, ),连接,AD平分∠BAC,AE=ACDE,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中,∠如图已知:4. Rt△ABCC=90°∠(D) ∠BDE=DAE ADE (B) (A) DC=DE ∠ADC=∠(C) ∠DEB=90° ,则它的最大边上的高为()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 15,2025(D) 5(C) 8 ))(A12 (B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6.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C 角平分线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全等(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D 7.两条边长分别为2,第三边长是整数的三角形一共有(8 )和(C)5个(A)3个(B)4 个(D)无数个)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8.钝角∠(D) AOB C) BMN )线段(A ()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9.如图已知:⊥ADBC),此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于D BE=CF ,中,△ABCAB=AC,(B)3 (A)2对对对(C)4对(D)5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夹的钝角为(10.)(B)135°(A)125°(C)145°(D)150°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夹的钝角为()(B)135°(C)145°(D)150° (A)125° △DEF,那么还应给出的条件是()∠D,∠C=∠F,如果△ABC≌12.如图已知:∠A= ∠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1) ①能熟练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存在性问题; ②能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并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 探究案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 (0,1),B (2,0),C (2,1.5). (1)求△ABC 的面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0.5),试用a 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x P O C B A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3,0),B (-2,-2),将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连AC 、BD . 图1 y x D O C B A 图2 y x D O C B A 图3 y x O B A 图4 y x O B A (1)如图1,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平行的线段; (2)如图2,若线段AB 移动到CD ,C 、D 两点恰好都在坐标轴上,求C 、D 的坐标; (3)若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一象限内,且S △ACD =5,求C 、D 的坐标; (4)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线段AB 平移至线段PQ 时,由A 、B 、P 、Q 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0,若存在,求出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3】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是A (1,0),B (-2,3),C (-3,0). (1)求△ABC 的面积; (2)若把△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 到△A B C ''',请你在图中画出△A B C '''; (3)若点A 、C 的位置不变,当点P 在y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 2ACP ABC S S =V V ; (4)若点B 、C 的位置不变,当点Q 在x 轴上什么位置时,使2BCQ ABC S S =V V . 【例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C (b ,2),且满足 2(2)20a b ++-=,过C 作CB ⊥x 轴于B . (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 如图2,求∠AED 的度数; (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CP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训练案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0),B (7,0),C (9,5),D (2,7) (1)在坐标系中,画出此四边形; (2)求此四边形的面积;

数学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

数学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 一、压轴题 1.如图1,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AOC =30°,将一直角三角板(其中∠P =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Q 在射线OA 上,另一边OP 与OC 都在直线AB 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 (1)如图2,经过t 秒后,OP 恰好平分∠BOC . ①求t 的值; ②此时OQ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 (2)若在三角板转动的同时,射线OC 也绕O 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 平分∠POQ ?请说明理由; (3)在(2)问的基础上,经过多少秒OC 平分∠POB ?(直接写出结果). 2.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三点 A ,B ,C ,若用 AB 表示 A ,B 两点的距离,AC 表示 A ,C 两点的 距离,且 BC = 2 AB ,点 A 、点C 对应的数分别是a 、c ,且| a - 20 | + | c +10 |= 0 . (1)若点 P ,Q 分别从 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 2 个单位长度/秒、5个单位长度/ 秒,则运动了多少秒时,Q 到 B 的距离与 P 到 B 的距离相等? (2)若点 P ,Q 仍然以(1)中的速度分别从 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2 秒后,动点 R 从 A 点出发向左运动,点 R 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点 M 为线段 PR 的中点,点 N 为线段 RQ 的中点,点R 运动了x 秒时恰好满足 MN + AQ = 25,请直接写出x 的值. 3.已知AOD α∠=,OB 、OC 、OM 、ON 是AOD ∠内的射线. (1)如图1,当160α=?,若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求MON ∠的大小; (2)如图2,若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20BOC ∠=?,60MON ∠=?,求 α. 4.已知120AOB ∠?= (本题中的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 (1)如图1,在AOB ∠内部作COD ∠,若160AOD BOC ∠∠?+=,求COD 的度数;

中考数学几何证明压轴题

(i (2)若四边形BEDF 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13- 1, 一等腰直角三角尺 GE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 ABCD 勺两条边分别 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 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 GEF 绕斜边EF 的中点0(点O 也是 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 如图13- 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 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 或 测量BM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 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x 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F 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 F O (1)若 s i n / A G ) B( E ) 5 勺延长线相交于点N,此 弭■若不成 辺CD 于E ,连结ADg BD 3 OC OD 且0吐5 E (2)若图/3ADO / EDO= 4: 1,求13形OAC(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5、如图,已知: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 O 上一点,CHLAB 于点H,直线 AC 与过B 点的切线相交于点 D, E 为CH 中点,连接 A ¥ 延长交BD 于点F ,直线 F CF 中考专题训练 1、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 CD , / BCD=90 ,且 AB=1, BC=2 tan / ADC=2. (1) 求证:DC=BC; ⑵E 是梯形内一点, F 是梯形外一点,且/ EDC 2 FBC DE=BF 试判断△ EC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的条件下,当BE: CE=1: 2,Z BEC=135 时,求 sin / BFE 的值. 2、已知:如图,在 □ ABCD 中,E 、F 分别为边 AB 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 DB 交CB 的 (1) 求证:△ ADE^A CBF ; D ( F ) 4、如图, =r D -,求CD 的长 C D M B 勺直径AB 垂 请证 立,请说明理由. A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