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标准化
两台凝血仪国际标准化比值的一致性比对分析

两台凝血仪国际标准化比值的一致性比对分析张开民;梁影;王海涛;汪从祥【摘要】目的分析两台不同厂家生产的凝血仪所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INR)有无差别及差别可否被接受,能否为病人用药监测提供一致性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9-A2文件内容,对我科2台凝血仪所测的INR值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以法国STAGOcompact型凝血仪为参比仪器,日本Sysmex CA7000凝血仪为试验仪器;以我国卫生部规定的<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 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偏倚可接受标准,并对最终统计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两台仪器所测得INR值偏倚<CLIA' 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并且<生物学变异TEa的期望值,t检验统计分析(P>0.5)两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TAGO和Sysmex凝血仪所测INR值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偏倚可被接受,可为临床提供一致性参考结果.【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4(029)003【总页数】4页(P34-36,148)【关键词】凝血仪;凝血试剂;凝血酶原时间;INR【作者】张开民;梁影;王海涛;汪从祥【作者单位】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亳州236800;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亳州23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TH776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临床实验室凝血项目检查也从手工操作向自动化仪器普及。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已作为临床上重要的监测外源性凝血功能和血栓抗凝治疗项目[1-3],但在不同医院或仪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美国临床病理家学会(CAP)实验室认可标准中要求,每年要对凝血仪至少进行2次比对研究。
本文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颁布的EP9-A2文件,即《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比对及偏倚评估》的要求,对我科使用的2台不同厂家、不同测试方法的凝血仪进行INR测试比对分析,评估其一致性,以保证患者检查质量。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手工法与仪器法测定的比较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手工法与仪器法测定的比较发表时间:2018-04-23T11:29:06.9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期作者:齐绍伟[导读] 探讨采用手工法与仪器法对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比较。
方法:选取正常体检者和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肝炎患者和口服华法林患者齐绍伟(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手工法与仪器法对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比较。
方法:选取正常体检者和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肝炎患者和口服华法林患者,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品各20份样品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结果:PT精密度结果比较,采用仪器法与手工法重复对同一混合血浆测定,结果表明精密度比较,仪器法高于手工法。
对三组不同方法测定的PT结果进行比较,健康体检者与肝炎患者采用仪器法与手工法无显著差异P>0.05。
口服华法林组两种方法对比仪器法与手工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仪器法以纤维蛋白转变瞬间出现的浊变为测定终点信号,不损伤纤维蛋白的形成,灵敏度较高,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使用仪器检测可以提高正确性和精确度。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手工法;仪器法测定【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299-02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常规检测项目,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筛选性试验主口服华法林抗凝药物治疗监控的首选实验室指标[1]。
为提高检验质量和质控水平,对仪器法和手工法对比观察分析如下。
1.标本来源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健康体检者20例、肝炎患者20例,口服华法林患者20例。
1.2 标本采集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抽取空腹静脉血2.7ml,缓缓注入含0.109mol/L的枸橼酸钠溶液0.3ml的硅化或塑料试管中,充分均匀。
以2000~2500g,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贫血小板血浆,并在24小时内完成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注意事项

天 要 做 好 仪 器的 保 养 和 维 护 , 保 仪 器 的正 常 运 行 。 确 3 5 P 的报 告形式 . T 应 包 括 3个 内容 :1P ()T一 般以 秒() 告 , 要 注 明正 常 参考 s报 但 做检血浆P T 的秒数 ; ) ( 以凝血 酶 原时 间比值(T  ̄告 :T 2 P R)E P R
超 过 lmi, O n 过低 或过 高温 度均 使 P T延长 。标 本 不可接 触 湿润 的 实验 材 料 , 检 查 血 凝 杯是 否干 燥 。 如 此外, 实验 中仪器状 态 的好 坏 、移液 器的准 确度 、p H值 等很 微 小 的 变 化都 会 导 致 实 验 的 变化 , 接 影 响 实验 的 结 果 , 以每 直 所
一
爹 比 血 浆P T
() 本 采集 时 进 针要 顺 利 , 免 溶血 及混 入组 织 液 , 液 与 4标 避 血
抗凝 齐 要 充 分 混 匀 , l J 否 0 响凝 血 结 果 的 准 确性 。 影 3 2 标本 的储 存和运输 .
() 国际标 准 化比 值( ) 告 : 3以 I 报 NR I —P R NR T 。 I NR具 有局 限性 , 从理 论上讲 , 凝血 酶 原的 I NR值 对正 常人和 口服 抗凝 药 稳 定的 病 人的 血 浆来 说 是 准确 的 , 对 其 它凝 血 因子 但 缺 陷 和 E服 抗凝 药 初 期 , 浆 中凝 血 因子 的水 平 还 不稳 定 的病 人 l 血 来说 , 则相 对 是 不 准确 的 。 主要 是 由于 凝血 酶 原 的 II 是 针对 S值
() 集血标 本前要让病 人处于 空蝮和 静状 态 , 1 采 情绪 激动 、剧 烈运 动 和神 经 紧张 会 引起血 小板 数增 多 、凝 血 和纤 溶活 性 增强 ; () f 时 , 2采 f 止血带 不 可束缚过 紧或时 间太长 , 『 【 并不应超过 5 i , a rn
C3510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磁珠法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分析仪器法)1实验原理:光电磁珠法测试杯两侧的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
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小钢珠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另一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当运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凝固终点。
2 标本采集2.12.23.831长时间456.6.16.2 ,室温保存7.7.17.27.37.4 仪器技术参数:7.4.1 速度:最快检测速度350测试/小时,组合检测约140测试/小时7.4.2 试剂位:28个,具冷藏功能。
7.4.3 样本位:80个,可自动连续添加。
7.5 仪器校准程序:7.5.1 校准频率:当方法改变,试剂厂家或试剂型号改变,仪器维修影响测定结果等情况时,必须进行校准。
7.5.2 校准操作:设置标准曲线分析(由仪器提供商指定工程师执行)8. 操作步骤:8.1 检查前准备:8.1.1 清空废液瓶,清空反应杯抛弃槽。
8.1.2 添加足够反应杯(不能超出警告线)。
8.1.3 添加清洁液试剂,清洗用蒸馏水等。
8.2 开机先开打印机再开主机,开机后仪器自检,约15分钟,屏幕上方“Not Ready”变为“Ready”,表示仪器预热完成,进入系统准备工作状态,可进行测定。
8.31.2.目PT345.8.4按8.38.5 按“8.68.6.1 用蘸有清洗液的纱布或棉签擦拭加样针和试剂的外表面。
8.6.2 清空废液瓶,和已使用过的反应杯,检查清洗液是否充足。
8.6.3 检查预温及测量通道内是否有掉落的钢珠,如果有请清除。
8.6.4 仪器连续工作24小时后需要关机1次。
9.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9.1 仪器测定PT的线性范围在5-120秒,测定完成后仪器显示PT秒数、PT活动度、INR值等参数。
若不能对参数进行正确计算,将出现下列信息:﹡﹡﹡.﹡出现错误,不能得到分析数据ˉˉˉ.ˉ不能计算参数+++.+数值超出线性范围.9.2 仪器设定PT参考范围在9-13秒,如果得不到一个正常数值,在数据的左侧将出现下列标记:﹡出现错误信息< 数据低于可报告的低限> 数据高于可报告的高限10. 质量控制:每批样本同时测定两个浓度水平(高值和正常值)的质控品,以2S为警告限,3S为失控限,1111.111.2 PT11.3 PT、11.41212.112.2成结果变异。
开放性实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一期法)(实作、多媒体)

开放性实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一期法)(实作、多媒体)【要求】了解PT测定方法,掌握PT测定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兔脑、人脑、胎盘、肺组织等组织的浸出液)和Ca2+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使因子II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因子I 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本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筛选试验。
【试剂】1.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
2.25mmol/L氯化钙凝血活酶制剂(钙凝血活酶)一般为商品试剂,按使用说明书加一定量蒸馏水溶解,混匀后使用。
3.正常人混合冻干血浆,一般为商品试剂,用25个以上正常人血液经109mmol/L 枸橼酸钠抗凝(血液:抗凝剂为9:1),以低于3000r/min高心10min后,分离血浆(贫血小板血浆),混合后分装为1ml一瓶,经低温冷冻干燥后保存于冰箱中。
【器材与仪器】秒表、试管、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半自动凝血仪。
【凝血仪法操作】1.采血取空腹静脉血1.8ml,加入含有0.2ml 109mmol/L枸橼酸钠的试管中,混匀备用。
2.分离血浆抗血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贫血小板血浆)于试管中备用。
3.溶解试剂按说明书溶解钙凝血活酶和正常混合冻干血浆,置室温15min后使用。
4.预温将钙凝血活酶试剂、正常人混合血浆、待测血浆于37℃预热5min后使用。
5.测定按仪器操作方法将正常人混合血浆0.1ml与钙凝血活酶试剂0.2ml混匀。
仪器自动测定混合物凝固的终点并显示正常人混合血浆的PT秒数。
【试管法操作】1.2.3.4同凝血仪法的操作。
5.测定加正常人混全冻干血浆0.1ml于预热试管中,再加入混匀的钙凝血活酶试剂0.2ml混匀并开动秒表计时。
8s后,不时从水浴箱中取出试管观察混合液流动状态,当流动停止时终止计时,记录其秒数,即为正常人混合冻干血浆的PT秒数,一般应重复2~3次测定取平均值。
6.取待检血浆重复4~5步骤,测定待检血浆的PT秒数,重复2~3次取平均值。
凝血常规试验在血凝分析仪上的比对分析

凝血常规试验在血凝分析仪上的比对分析王念朋【摘要】目的:比对分析凝血常规试验在两台血凝分析仪上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方法:校准两台血凝分析仪所用的配套校准物,采用配套的质控物对凝血常规试验的稳定性进行质控评价,并通过比对试验对两台分析仪凝血常规检测的一致性及准确性展开评价.结果:经试验,INR(国际标准化比值)、PT(检测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Fib(纤维蛋白原)等比对结果的CV(变异百分率)值与临床检验中心制定的凝血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相符.在检测结果方面,两台血凝分析仪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且检测项目(除Fib以外)的相关系数r值均超过0.9750.结论:通过采用两种血凝分析仪对INR、PT及APTT等项目进行比对试验,可有效促进不同血凝分析仪之间的可比性及检验质量的提高.【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9(025)010【总页数】2页(P90-91)【关键词】血凝分析仪;\r凝血常规试验\r;比对分析【作者】王念朋【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辽宁鞍山 114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近年来,血栓性及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INR(国际标准化比值)、PT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项目的测定在临床中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药物及手术治疗重要的检测指标[1] 。
而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大部分综合医院会购置两台或以上的血凝分析仪,但不同分析仪由于购进时间、使用及维护方法等的不同,检测结果也有所不同[2] 。
基于此,本文以本院两台血凝分析仪为研究对象,就其凝血常规试验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展开评价,以确保不同分析仪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1.资料与方法1.1 材料仪器:型号为CA-500与型号为CS-2000i的两台血凝分析仪,均由日本Sysmex 公司生产。
试剂及质控品:PT、APTT及Fib的测定试剂盒,配套定标液及质控品,同样由日本Sysmex公司生产。
使用新鲜血浆建立凝血酶原时间的标准曲线

标 准 曲 线 , 以 明显 提 高不 同血 凝 分 析 仪 测 定 结 果 的 可 比性 。 可 【 键 词 】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 血 浆 ; 回归 分 析 关
林发 全 梁远 唐 劲光 李 明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要 】 目 的 使 用 新鲜 血浆 建 立 血 凝 分 析 仪 测 定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 T) 想 的 标 准 曲线 , 摘 P 理 以提 高 不 同 血 凝 分 析 仪 测 定 结 果 的 可 比性 。方 法 以 校 正 合 格 的 A L Ada e C - vn e全 自动 血 凝 分 析 仪 测 定 的
P T结 果 为定 值 , 择 P 选 T定 值 分 别 为 1 . 、10 1. 、2 0 1 . 、30 1. 、4 0 1 . O 5 1 . 、1 5 1. 、2 5 1. 、3 5 1 . 、5 0s的 9 不 个 同 数值 的 新 鲜 血 浆 , 别 对 S s xC -0半 自动 血 凝 分 析 仪 建 立 标 准 曲 线 ; 后 , 机 选 择 A L 分 yme A 5 然 随 C-
[ sr c] Obe t e To etb ih t eo t lp oh o i i ( Ab ta t jci v sa l h p i r tr mbn t s ma me PT) tn ad c r eme s rd sa d r u v au e
b l o o g lt n a ay e sn r s ls , n o i r v h o p r b l y o e u t a u e y b o d c a u a i n l z r u i g f e h p a ma a d t mp o et e c m a a i t fr s l me s r d o i s b i e e tb o d c a u a i n a a y e s M e h d PT r s l a u e y r c i e y d f r n lo o g lto n l z r . t o s f e u t me s r d b e t id ACL Ad a c n s f - v n ea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际标准化比值凝血时间与出血时间凝血酶时间等凝血五项指标意义疾病诊断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际标准化比值、凝血时间与出血时间、凝血酶时间等凝血五项指标临床意义及疾病诊断凝血主要途径及对应辅助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一般为 26 ~ 36s(仪器法),32 ~ 43s(手工法),与对照血浆比较大于 10 s 以上有意义,使用不同 APTT 试剂的参考区间可有显著差异。
延长1)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 XI 水平减低:如血友病 A、血友病 B 及因子 XI 缺乏症;2)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3)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4)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5)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缩短1)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凝血酶原时间(PT)PT 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活性的指标,是检测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抗凝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
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纤维蛋白原(Fg)缺乏(< 0.5 g/L)、无纤维蛋白原(Fg)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Fg)血症;DIC;原发性纤溶亢进;严重的急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Vit-K 缺乏;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等。
缩短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症、血栓性疾病、DIC 高凝期、口服避孕药等。
小贴士与 PT 结果缩短相比,APTT 缩短的几率要高出很多,但只有少数是因为因子 VIII 或因子 XII 的活性特别高,存在高凝状态,其余多是技术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