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DTA抗凝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使用EDTA抗凝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使用EDTA抗凝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季明德;魏源华【期刊名称】《血栓与止血学》【年(卷),期】2009(015)003【摘要】目的比较病人用EDTA抗凝血和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PT、INR结果的差异.方法 120位受试对象用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各采两管血,分离血浆后在STAGO仪器上检测PT,对两种抗凝方式所得PT、INR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其相关性及其结果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以枸橼酸钠法测得PT为y,EDTA法测得PT为x,两者间PT线性方程为Y=0.86x-2.8,R2=0.97,PT结果相关性好,但差异有显著性.INR线性方程为y=0.95x+0.03,R2=0.98,相关性好且差异无显著性.讨论 EDTA抗凝血浆检测PT在临床上是可接受的,但前提条件是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报告INR结果时还应统计EDTA抗凝血的MNPT(正常人平均PT),根据公式INR=(PT/MNPT)ISI计算INR值.【总页数】2页(P140-141)【作者】季明德;魏源华【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EDTA抗凝血和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PT、INR、PTA的结果分析 [J], 范英华2.促凝血清标本与EDTA抗凝血浆标本在检测ACTH浓度时的差异 [J], 冯新3.促凝血清标本与EDTA抗凝血浆标本在检测ACTH浓度时的差异 [J], 冯新4.EDTA-K2抗凝血浆与血清七项酶检测结果的比较 [J], 汪仙德;程金莲5.EDTA-K2抗凝血浆与血清中心脏标志物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验证 [J], 杨郝亮;张萍;武利涛;周航宇;郝金莉;王昊;丁然;陈维华;杨曦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方法操作规程一.【产品名称】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试剂盒(凝固法)二.【预期用途】用于体外人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用于辅助诊断。
三.【临床意义】PT测定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理想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也可作为外源性途径及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同时,也可用于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控。
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VitK缺乏,肝病,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等。
PT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四.【检验原理】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的含钙组织凝血活酶,重新钙化的血浆在组织因子存在时激活因子X成为Xa,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五.【主要组成成分】1.PT试剂:10瓶(内含组织因子、缓冲液、稳定剂、防腐剂)2. PT缓冲液:1瓶(内含缓冲液、稳定剂、防腐剂)3.说明书:1份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份不可互换。
六.【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启试剂于2℃~8℃保存可稳定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试剂复溶后于+2℃~+8℃可保存7天。
试剂保存应防止冷冻。
七.【适用仪器】血凝分析仪。
八.【样本要求】1. 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橼酸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的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rpm(或2500g)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液(血浆,黄色)。
2.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或硅化玻璃注射器,贮血必须使用塑料试管或硅化玻璃管。
不宜使用普通玻璃器,避免凝血因子活化。
3.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而且不应超过5分钟,否则导致凝血及纤溶因子活化。
4.不宜使用EDTA●Na2、肝素、草酸盐作为抗凝剂。
5.红细胞比容超过55%或小于20%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
抗凝剂体积(ml)=0.00185x血液体积(ml)x(100 - 比容)。
使用EDTA抗凝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使用EDTA抗凝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作者:季明德,魏源华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现阶段进行凝血项目检测都是用枸橼酸钠抗凝,抽取血液量与枸橼酸钠的比例是9:1,在真空采血管中包含固定量的0.3 ml抗凝剂,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保证了从血管中吸出2.7 ml血液。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偶尔会发生血液量不足的问题,比例发生改变会影响凝血结果[1]。
使用EDTA抗凝管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因为EDTA粉末在抗凝过程中几乎不对血液造成稀释,也就不会发生稀释比例的改变。
本文研究在于诠释用EDTA抗凝时所测得的PT、INR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时的相关性。
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和试剂 Stago 公司生产的STA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使用Stago 公司配套试剂,配套质控品。
Dade-Behring公司生产的INR校准血浆;1.2 标本来源收集本院健康体检者标本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20~53岁;收集本院心胸外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其它原因致PT延长病人标本60例,男35 例,女25例,年龄21~55岁。
1.3 实验方法1.3.1 枸橼酸钠抗凝血MNPT的计算同一仪器使用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批号的凝血活酶试剂所计算出的正常人平均PT(MNPT)值是不一样的,故我们应重测所用凝血活酶试剂匹配的仪器MNPT 值,而不应使用生产厂家给我们提供的MNPT值[2]。
计算MNPT需要至少20份正常血浆。
本实验我们挑选60名健康体检者,经过仪器测试PT值,剔除>2S的数据, 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得出枸橼酸钠抗凝血的MNPT值。
1.3.2 EDTA抗凝血MNPT的计算 60名健康体检者的EDTA抗凝血,测试PT结果后,剔除>2S的数据, 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得出EDTA抗凝血的MNPT值。
1.3.3 Local ISI(仪器区域国际敏感指数)的建立仪器不可使用试剂说明书上附带的ISI值,因为此ISI值是试剂制造商用手工方法所测出的,并非是实验室仪器对所用批号凝血活酶试剂的Local ISI[3],所以要重新建立Local ISI。
凝血功能检测技术

凝血功能检测技术凝血功能是人体血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凝血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出血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凝血功能检测技术中的四个主要方面: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以及凝血酶时间(TT)。
一、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它通过检测血液在特定条件下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能力来评估凝血系统的完整性。
在PT测试中,血液与试剂混合后,观察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约为12-14秒。
PT 延长通常表明缺乏凝血因子或存在抗凝物质。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反映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
它检测的是血液在特定条件下,由血小板释放的促凝物质引发的内源性凝血过程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约为30-45秒。
APTT延长可能表明缺乏内源性凝血因子或抗凝物。
三、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血小板计数是衡量血小板数量的直接指标,而血小板功能检测则包括血小板聚集试验和释放试验等,以评估血小板的反应性和聚集能力。
这些指标对于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疗效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是反映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的多聚体,并形成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的多聚体,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约为16-18秒。
TT延长可能表明存在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
凝血功能检测技术对于评估人体凝血系统功能、诊断出血性疾病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四个方面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以及凝血酶时间,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人体凝血系统的不同方面。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患者的凝血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凝检验这方面的知识,你了解吗?

血凝检验这方面的知识,你了解吗?血液凝固功能是人体内维持稳定循环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血凝检验作为一种常规实验室检验方法,可以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状态,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凝血异常等相关疾病。
那么,关于血凝检验这方面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作一些简单介绍。
什么是血凝检验?在正常情况下,当血管受损时,凝血机制会被激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和细胞相互作用,形成血凝块以停止出血,这就是常说的血凝,或凝血。
然而,当凝血功能存在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凝检验是一种通过实验室检验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血液在凝血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表现,以确定个体的凝血能力是否正常。
血凝检验主要通过测量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来评估血液的凝血状态。
血凝检验的内容有哪些呢?对于血凝检验来说,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检测,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bg)。
检验内容1:血酶原时间(PT)。
PT测量血浆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所需的时间。
它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Ⅶ、Ⅹ、Ⅴ、Ⅱ和纤维蛋白原等在外部凝血通路中的活性。
当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或异常时,可能提示凝血因子Ⅶ、Ⅹ、Ⅴ、Ⅱ和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存在异常。
这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药物使用或肝功能异常等情况相关。
PT常用于评估患者对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治疗反应,通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监测抗凝治疗的范围。
检验内容2: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
APTT测量血浆中活化了的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所需的时间。
它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Ⅴ和Ⅱ在内部凝血通路中的活性。
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或异常时,可能提示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Ⅴ和Ⅱ的活性存在异常。
这可能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药物使用或出血性疾病等相关。
APTT常用于评估患者对肝素治疗的反应,也可以用于筛查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
【2017年整理】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血型抗体效价

不规则抗体筛查●申请单项目:不规则抗体筛查●标本要求:EDTA抗凝管抽取2ml,标本不得有溶血、脂血及凝块,否则视为不合格标本给予退回。
●检测时间:每次收取标本,当天发出报告。
●费用:50元/次●临床意义: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或抗AB以外的其他抗体。
目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是采用O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被检者的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
由于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病人生命;此外,对孕妇而言,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脏器的发育,并使其智力发育受到伤害,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抗筛选择是很必要而且必须的。
●其筛选的意义主要在三个方面:1.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以防止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输注给病人,避免由于献血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病人红细胞的破坏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浪费,可将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制备成抗体血清,用于稀有血型的检测。
2.对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助于血液的选择,从而有充分的时间来选择不含有针对某抗体的影响抗原的血液,从而防止因为输注含有某种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3.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尽早发现不规则抗体,可以在孕期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防治,减少不规则抗体对胎儿或新生儿带来的伤害,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程度,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身体素质。
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可以使患者受到免疫刺激而产生不规则抗体。
因此,输血前对有输血史,人生史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非常必要,有利于早起发现和确认具体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并可以在配血前鉴定此抗体,已获得充足的时间来选择缺乏相应抗原的相配合的供者,确保输血安全。
临床意义:1.孕妇及产妇必查此项目。
2.有输血史者(血制品),输血前必查此项目。
3.建议入院检测血型时一同检测,每次输血前检测。
凝血酶时间(TT)测定

凝血酶时间(TT)测定1. 实验原理凝固法确定量的血浆样本(100μl),加入凝血酶时间(TT)反应试剂(50μl)经过一定时间(3min)加湿后,采用波长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中血浆的混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凝血酶时间。
2. 标本采集2.1 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2.23.8%(w/v)枸椽酸钠0.2ml+静脉血1.8ml,混匀。
3. 标本存放:1小时内(3000r/min×15min)分离血浆,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2~8℃保存不超过4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70℃不超过6个月),只能冻融1次,在37℃迅速解冻,以减低凝血因子的消耗,解冻后立即测试。
4. 标本运输:低温条件下运输。
5. 标本拒收的标准:抗凝剂不符合,采血量不准确,凝固,溶血,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实验材料:6.1 德国Dade Behring Marburg 公司凝血酶时间测定试剂,每瓶5ml(用配套稀释液溶解)共50人份,未开封试剂2~8℃贮存到说明书上有效期,复溶试剂2~8℃保存不超过7天。
6.2 Dade Citrol质控血浆.用蒸馏水1ml溶解后放置30分钟,才能使用或分装。
复溶后,室温保存2小时,2~8℃4小时。
7. 仪器设备:7.1 仪器名称:xxx CA-15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7.2 仪器厂家:xx公司7.3 仪器型号:xxx CA-15007.4 仪器技术参数:7.4.1 速度:最快检测速度180测试/小时,组合检测约140测试/小时7.4.2 试剂位:36个,具冷藏功能。
7.4.3 样本位:50个,可自动连续添加。
7.5 仪器校准程序:7.5.1 校准频率:当方法改变,试剂厂家或试剂型号改变,仪器维修影响测定结果等情况时,必须进行校准。
7.5.2 校准操作:设置标准曲线分析(由仪器提供商指定工程师执行)8. 操作步骤:8.1 检查前准备:8.1.1 清空废液瓶,清空反应杯抛弃槽。
使用不同抗凝管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简析

使用不同抗凝管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简析摘要】目的探讨用常规抗凝管和血常规管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规范采血。
方法对40例患者分别用常规血凝管和血常规管各抽取一管血液,分离血浆后在BE全自动血凝仪Compact-XR上检测凝血四项指标(PT,APTT,TT,FIB),对用两种抗凝管抗凝血浆所得的PT,APTT,TT,FIB结果进行比较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其相关性及结果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与常规血凝管的抗凝血浆比较,血常规管抗凝血浆的PT,APTT,TT延长,FIB含量降低。
并且两种抗凝方式的PT,APTT,TT,FIB结果间相关性好,但两种抗凝方式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现有的技术及参考范围下用血常规管来检测凝血四项指标不可取,临床上应该规范采血。
【关键词】血常规管(EDTAK2抗凝血浆)常规抗凝管(柠檬酸钠抗凝血浆)凝血四项指标【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19-02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液体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1964年,Macfarlane,Davies和Ratnoff分别提出了凝血过程的“瀑布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凝血是一系列的酶解反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凝血因子相继通过酶解激活,由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而每步酶解反应均有放大效应[1]。
凝血功能四项指标(PT,APTT,TT,FIB)的检测对临床疾病的病程发展,诊断,预后及治疗的监测和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些项目的检测影响因素很多,抗凝剂的选择就是其中之一。
我院现阶段凝血项目检测都用的是常规血凝管即用柠檬酸钠抗凝管,但在实际情况中偶尔会发生不规范采血的情况,临床上会用血常规管即EDTAK2抗凝管来抽取抗凝血。
不同的抗凝管对应的是不同的抗凝剂,抗凝剂的改变会使凝血结果发生何种变化,两种抗凝管能否通用。
为了解决这个疑惑,现本人抽取40例无出血倾向和肝脏疾病患者,用两种不同的抗凝管各抽取血液,检测PT,APTT,TT,FIB的结果并对比分析,现总结分析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EDTA抗凝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作者:季明德,魏源华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
现阶段进行凝血项目检测都是用枸橼酸钠抗凝,抽取血液量与枸橼酸钠的比例是9:1,在真空采血管中包含固定量的0.3 ml抗凝剂,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保证了从血管中吸出2.7 ml血液。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偶尔会发生血液量不足的问题,比例发生改变会影响凝血结果[1]。
使用EDTA抗凝管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因为EDTA粉末在抗凝过程中几乎不对血液造成稀释,也就不会发生稀释比例的改变。
本文研究在于诠释用EDTA抗凝时所测得的PT、INR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时的相关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Stago 公司生产的STA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使用Stago 公司配套试剂,配套质控品。
Dade-Behring公司生产的INR校准血浆;
1.2 标本来源收集本院健康体检者标本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20~53岁;收集本院心胸外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其它原因致PT延长病人标本60例,男35 例,女25例,年龄21~55岁。
1.3 实验方法
1.3.1 枸橼酸钠抗凝血MNPT的计算同一仪器使用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批号的凝血活酶试剂所计算出的正常人平均PT(MNPT)值是不一样的,故我们应重测所用凝血活酶试剂匹配的仪器MNPT 值,而不应使用生产厂家给我们提供的MNPT值[2]。
计算MNPT需要至少20份正常血浆。
本实验我们挑选60名健康体检者,经过仪器测试PT值,剔除>2S的数据, 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得出枸橼酸钠抗凝血的MNPT值。
1.3.2 EDTA抗凝血MNPT的计算 60名健康体检者的EDTA抗凝血,测试PT结果后,剔除>2S的数据, 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得出EDTA抗凝血的MNPT值。
1.3.3 Local ISI(仪器区域国际敏感指数)的建立仪器不可使用试剂说明书上附带的ISI值,因为此ISI值是试剂制造商用手工方法所测出的,并非是实验室仪器对所用批号凝血活酶试剂的Local ISI[3],所以要重新建立Local ISI。
用已标注INR值的校准血浆复溶后,在Stago仪器上测PT 2~3次,得出PT秒数均值,INR=(PT/MNPT)Local ISI,将枸橼酸钠及EDTA抗凝血各自的MNPT 结果及已知的INR结果代入上式,即可求出Local ISI=lgINR/(lgPT-lgMNPT),故能分别求出两种抗凝方式各自的Local ISI。
1.3.4 PT、INR的检测本院健康体检者标本60例,本院心胸外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其它原因致PT延长病人标本60例用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管各抽一管血,3 500 r/min离心5 min,以制备乏血小板血浆,在4 h内完成检测。
根据公式INR=(PT/MNPT)Local ISI,得到INR值。
1.4 统计学方法对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所得的各120份标本的PT、INR 结果进行线性回归统计,分析其相关性,并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者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MNPT结果橼酸钠抗凝血MNPT为1
3.8 s,EDTA抗凝血MNPT为18.6 s。
2.2 Local ISI结果橼酸钠抗凝血Local ISI为1.24,EDTA抗凝血Local ISI为1.33。
2.3 枸橼酸钠抗凝血的PT结果为y,EDTA抗凝血的PT结果为x,结果见表1。
经线性回归统计,两者间PT线性方程为y=0.86x- 2.8,R2=0.97, PT结果相关性好,经配对t检验,t=-29.8,P=0.0<0.05, 差异有显著性。
2.4 枸橼酸钠抗凝血的INR结果为y,EDTA抗凝血的INR结果为x,结果见表1。
经线性回归统计,两者间INR线性方程为 y=0.95x+0.03,R2=0.98, INR 结果相关性好,经配对t检验,t=0.699,P=0.492>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1 枸橼酸钠与EDTA抗凝血的PT、INR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研究发现PT、INR结果间是有相关性的,在临床上使用EDTA抗凝管检测PT是可行的。
但同时也发现,PT结果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种抗凝方式下PT 的生物参考区间是不同的,所以要建立EDTA抗凝下PT的参考区间。
INR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因为我们重新计算了EDTA抗凝下的MNPT,从上述结果可见,EDTA抗凝下的MNPT比枸橼酸钠抗凝下MNPT要长,通过PT/MNPT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EDTA抗凝下PT的延长,INR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
因此我们可以报告INR结果或者通过公式换算PT结果y=0.86x-2.8。
3.2 PT结果间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标本的稀释不同造成的,因为枸橼酸钠抗凝管中存在0.3 ml抗凝剂,血液:抗凝剂=9:1,而EDTA管中抗凝剂是固体粉末,加入血液后几乎不对血液稀释,因而抽取血液量的多少十分关键,这也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环节。
3.3 使用EDTA抗凝血的优势在于抗凝管可与血液学分析使用同一管血液,血样进行完血液学分析后可分离血浆,用于凝血项目检测,便于检验科仪器自动化的建立。
使用一管血液不仅节省抗凝管,而且病人没有必要抽取更多管血液,也便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不会因为血量的多少造成稀释不同而影响结果。
3.4 本文使用经过计算的EDTA抗凝下的Local ISI,与枸橼酸钠抗凝下的Local ISI是不一样的,因为现阶段没有EDTA抗凝下的INR定值血浆存在,以后若有INR定值血浆来校准ISI会使得EDTA抗凝的使用更方便,更有市场。
【参考文献】
[1] 徐爱丽,毛庆民,张乐研.标本采集量对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6):913.
[2] 倪赞明,徐明光,王晓明,等.凝血酶原时间ISI/INR系统测定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意见[J]检验医学,2006,21(5):492 495.
[3] 许蕾,王学锋,李泳,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中建立仪器区域国际敏感指数的实验控讨[J]检验医学,2004,19(5):441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