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练习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1. 春日行
春日芳草绿如茵,蜂飞蝶舞乐陶陶。
田野间间麦秧长,朝霞微露草芽翘。
柳絮飘飞满天空,桃花娇艳迎春风。
远山如翠云悠悠,春日行乐心欢融。
2. 月夜思
寂静月夜思无尽,心绪时而起飞。
举头望破夜空闪,明月照映人间。
沉思流水舒洒,星光点缀长夜。
思归之情满胸中,月夜忆故乡。
3. 梦中情
清风徐徐拂面来,梦中情人入梦来。
共度花前月下夜,相伴到天明。
迷离幻境悄无声,倚窗思情念缱绻。
世间纷纷难觅寻,唯梦中情常在。
4. 故乡晨曦
晨曦照耀笔直街,故乡山水入画廊。
清晨小溪轻叮咛,古村古树幽香浓。
百鸟纷飞歌声鸣,乡间幸福叩心房。
故乡旧梦挥不去,晨曦中我心飞扬。
5. 微雨愁
微雨飘飘催人愁,思念心事缠绵休。
墨痕染尽眉梢湿,思绪被雨洗滩流。
行人匆匆人匆匆,故乡何处寻时空。
微雨中的相思苦,轻拂心头泪未干。
以上是五首练习题中的诗词曲作品,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九年级《诗词曲五首》每日练习

24《诗词曲五首》练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从军征》一诗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远景描写表达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作者李白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描写出一幅红白映衬,色彩鲜明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一腔豪气,思接千载,词最后一句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诗词曲五首》练习

《诗词曲五首》练习班级姓名记分(本卷卷面2分,附加题3分,总分103分;时间:40分钟)1、(10分)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闻笛赋.烂柯.人折.戟寥.落宫阙.长.精神不胜.寒潼.关峰峦.踌蹰.2、(32分)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作者,____朝人,字,“酬”_____。
②《赤壁》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字,号。
与另一位诗人一起被世人称为“”。
诗中用典的语句是,。
③《过零丁洋》选自《》作者_______,字______,又字______,自号。
④《水调歌头》选自《》作者______,字______,自号________,朝家。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作者_____,_____代_____家。
体裁是。
“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
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选择题①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 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
C. 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 尾联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比喻起笔,突出潼关地势的险要;接着由“望西都”联想到潼关通往西都路上伤心惨目的景象;曲末点明“潼关怀古”这一题旨,升华了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总括了全文。
B. 作者用“伤心”二字抒发了联想此地往昔兴衰后的感慨,秦汉宫阙楼阁、舞榭歌台都荡然无存了,所剩下的只有眼前一片萧条,怎能不伤心呢?C. 曲中联想潼关通往西都的路上,正面写到关中逃难的饥民,他们成群结队,在艰难地行走着。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doc

25.《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侧畔()折戟()铁未销()干戈()寥落()飘絮()宫阙()琼楼()低绮户()踌躇()潼关()婵娟()2、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致的•项是()A.沉舟则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项是()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暂凭杯酒长精神()②自将磨洗认前朝()③零丁洋里叹零丁()④高处不胜寒()⑤意踌躇()5、填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作者是,朝人。
《赤壁》选自,作者是朝.《过零丁洋》选自,作者是,字,又字,朝爱国诗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字,号,代文学家,和他的父亲,弟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作者是,字,号,代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赤壁》中表示议论的语句是,O《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
6、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巩固练习(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赤壁》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O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过零丁洋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
《诗词五首》练习

《诗词五首》练习一、基础知识2.《行路难》的作者是,文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3.“破阵子”是名。
作者辛弃疾是朝著名词人。
其词以为主。
4.《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名句是。
5.李白在《行路难》中说“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煜在《虞美人》中说“问君能有几多愁”,辛弃疾在《破阵子》里说“可怜白发生”,仔细揣摩诗人在各自的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二、课内巩固阅读(一)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将原诗补充完整。
2.比喻“行路难”的诗句是。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使用了,写出了诗人的心情已不再沮丧。
(二)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煤炭蕴藏极大的热能,但埋在地层深处,需要开采才能为人类所利用。
请将能体现这一意思的诗句写出来。
(三)虞美人李煜3.读完这首词,想一想与我们学过的其他词人的词相比,李煜的词具有什么特参考答案:一、1.“可怜”是“可叹”之意。
2.李白、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3.词牌、宋、豪放5.李白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抒发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的愁。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则是抒发自己在经历了从贵为天子到沦为阶下囚这一巨大的角色转变之后,对人生如梦的一种惆怅和感叹。
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则是对自己只能在梦中去实现杀敌报国的理想,醒来后还得去面对残酷的现实的一种愤懑和无奈。
二、(一)1.略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典故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二)1.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2.象征甘愿为国家利益自我牺牲的人是国家的根本。
3.不是。
这首诗借咏煤炭来表现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及甘愿为民自我牺牲的崇高品质。
(三)1.指他在南唐当皇帝时的事情。
《诗词曲五首》 习题精选

《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酬乐天()凄凉地()闻笛赋()侧畔()折戟()寥落()惶恐()绮户()宫阙()2.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______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2)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4)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5)把酒问青天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6)高处不胜寒_________千里共婵娟_________3.诗词中常见用典。
仔细阅读下列诗句,其中不含典故的一句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B.东风不与周郎便C.自将磨洗认前朝D.铜雀春深锁二乔4.下列诗句中不含比喻的一句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B.身世浮沉雨打萍C.惶恐滩头说惶恐D.留取丹心照汗青5.对下列诗句翻译欠准确的一项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
译:由于熟读经书而考试得中,取得人仕功名,从此遭遇坎坷不平。
B.干戈寥落四周星。
译:兵器不好使用,兵力单薄,在战斗中度过四年光景。
C.人生自古谁无死?译:自古以来,人生一世,谁能永存而不死亡呢?D.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留下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6.用原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比喻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赤壁》中发出议论感慨借物兴感,假设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写了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富有人生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表达美好愿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2.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把酒问青天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浓睡不消残酒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A. 春眠不觉晓B. 举头望明月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同是天涯沦落人答案:D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杜甫《望岳》B. 李白《庐山谣》C. 王维《终南山》D.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哪首词中的名句?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李白《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答案:《静夜思》通过描述夜晚宁静的月光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月光如霜的清冷,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抬头仰望明月时,心中涌起的乡愁。
2. 请简述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的内涵。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即使相隔千里,也希望能与他们共享明月,寓意着无论距离多远,真挚的情感都能跨越空间的界限,共同感受美好时光。
四、论述题1. 请结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望岳》,分析两首诗在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上的异同。
答案:《登鹳雀楼》和《望岳》都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九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训练《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基础存盘]1.诗词默写。
(1)中庭生旅谷, 。
(2),坐断东南战未休。
(3), ,山河表里潼关路。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5)《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借比喻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 。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松柏冢累累..(累累:众多的样子)B.将军角弓不得控.(控:控制)C.风掣红旗冻不翻.(翻:飘动)D.坐断..东南战未休(坐断:占据)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他与高适并称“高岑”。
C.词始于南宋,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隋唐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到唐代达到顶峰。
“南乡子”是词牌名。
D.《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课内精读]一、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练习。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地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兔从”和“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残。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2.全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练习。
3.赏析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练习。
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折戟.()宫阙.()峰峦.()暂.凭()潼关()长.精神()侧畔()铁未销()干戈()寥落()
飘絮()琼楼()低绮户()踌躇()婵娟()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折戟沉沙铁未销.()③意踌躇
..()
④伤心秦汉经行
..处()⑤千里共婵娟
..()⑥零丁洋里叹零丁
..()
3.文学常识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乐天”是
___________。
②《赤壁》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字,与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该诗选自
③《过零丁洋》选自其作者是____________,他字,又字
号。
二、阅读(一)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
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
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
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
5.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琼楼玉宇:____________ ②弄清影:____________
6.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 ,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______。
7.翻译词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8.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
9.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___ 。
10.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本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家。
山坡羊是___________。
13.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4.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5.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基础知识训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
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9、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10、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
(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11、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一、1.kējǐquèluán
2.①增长,振作②古代兵器③月亮④经过
3.①刘禹锡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白居易②病树前头万木春③东风不与周郎便④留取丹心照汗青⑤千里共婵娟⑥亡,百姓苦
二、(一)4.宋文学东坡居士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
5.①美玉做成的楼宇。
②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子由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
7.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
8.词人“欢饮”时的想象“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9.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10.天、年、寒、间、眠、圆、全、娟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二)12.张养浩元散曲曲牌名
1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5.“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
“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并联想到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
(三)16.词牌名题目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8.忽然回头一看,竟在那灯花稀落的僻静去处发现了她。
19.幼安稼轩宋西江月
20.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情景
21.通过描绘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歌舞的场面,记叙了一对意中人在长街偶然相遇的情景
22.雨、路、舞、去、度、处
2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5、《诗词曲五首》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低沉愤懑高昂乐观 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9、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12、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作者来到了一个农村。
意对即可。
13、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
可以看出不拘小节、
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