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关于《光色心情》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模块:高中美术《绘画》(选修)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第三课5、学时数:40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㈠、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表现和创造生活美、艺术美;2、学会运用色彩来表现和调节心情的方法;3、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色调的规律,感受色彩的和谐统一美;4、学习色彩的味道、温度、重量、纯度等知识,加深对色彩的理解。

㈡、重点难点1、重点:传授色调的知识,学习用色彩来表现情感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能。

这是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和能力提升的环节,要注重实践的练习。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调的知识,并对色调和谐统一有感性认识,能够组织较为和谐的色彩,在绘画实践中运用。

㈢、内容分析本课是绘画色彩的第三课,除重点给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色调的一些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引导对色彩味道、温度、重量、情绪等方面的感受;同时本课内容比较多、信息容量较大,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浅出地进行授课。

㈣、学情分析本课所教对象为非美术专业的高二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审美情趣和水平个体差异较大,且有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对美术学科有较浓兴趣,但对美术及美术学科本身的一些知识并不很明确。

㈤、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对色彩的感受认识,理论的深度较浅,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范画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对色调等知识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学生去感悟色彩的情感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是色彩理论知识的灌输。

㈥、教学准备透明玻璃杯3个、饮料若干、色彩绘画工具、相关图片范画若干幅、多媒体课题:光色心情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一、问题导入1、问题:人生病了怎么办(打针吃药住院治疗学生回答)2、有没有更令人轻松愉快的治疗方法啊(教师举出一个“色彩治疗”的.案例)3 、色彩为什么能治病呢(学生讨论)4、教师小结、概述:色彩疗法是目前在欧美比较流行的一种治疗手段,其起源受古印度、中国文明的影响,现在英国就有色彩治疗医师600多人。

《光色心情》教案

《光色心情》教案

《光色心情》教案——第二单元绘画中的色彩第三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丰富的影,音,图等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的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的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体性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让这些非专业的学生学会有目的的选择和运用色彩语言,快乐并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思想与情感.将音乐,影视与绘画色彩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达到教学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色彩运用的的实践体验中进一步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建构起形象生动的色彩观。

二、学习活动分析本课设置了三个始终围绕色彩的不同心里属性由浅表感性逐层进入较深层理性认识而展开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体验,进一步了解绘画中色彩语言的情感体现.三、教学重点:色彩三种对比形式四、教学难点:对色彩三种对比形式的体验活动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教学法,比较法,讲解法,提问法六、学习学法:分组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新课:以红楼梦36回影片片段引入问题: 这段影片反映了王熙凤的人生,影片中她生前与死后遭遇给你带来的心情感受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可以用什么样色彩来分别表达她的生前于死后呢?(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并谈谈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出新课《光色心情》(二)、学生阅读课文:设问:书中指出色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感受?(三)、讲授新课:色彩是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感受的.1、出示两张不同冷暖色调的客厅图片提问: 假如你是设计师,你会把你家的客厅装饰成下面的那种风格?(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大家看了书就知道,一般来说红、黄、橙等色常让人联想到暖烘烘的太阳、火光,感到温暖,所以称为暖色;而青色、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冰川、河流、海水等,感到寒冷,所以称为冷色。

所以我们要营造家的感觉,在颜色的选择上面要偏向暖色系列,才能给人温暖的感觉。

(1)色彩三对比之一冷暖对比(2)出示两种色调的同一张照片,提问学生对照片的感受(3)练习:出示是三张分别代表三个季节的装饰画,让学生猜猜各自代表的是那个季节。

《光色心情》教学

《光色心情》教学

从明度上对比欣赏《闹房》 与《许多年的大风景》
• 绘画色调从明度上有高调
与低调之分。 • 低调的画面往往使人感觉 厚重、深沉、压抑等。 • 高调的画面往往给人以轻 柔、明快、理性的感觉。 • 色调是画家传达作品主题 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课题二:画笔抹出的
喜怒哀乐
• 青春、热血、
欣赏《都市红茶》
比较作品《故宅》与 《浙东石城》
• 提问“两幅作品同样是
画房子、墙壁,你觉得 重量感是否一样?”得 出:色彩是有重量感的。 在同类型中,同一材质 对象的情况下,明度较 高的色彩,给人的感觉 较轻;相反,明度较低 的色彩,给人的感觉较 重。
• 让学生说出
每一个小图 的主要色彩, 导出什么是 色调。每一 个画面的色 彩,都有其 主要的特征 和基本倾向, 称为色调。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运
用色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能 够结合生活中的色彩体验并运用绘画的相 关知识来欣赏、评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现; 能够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通感 体验,并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 个体性特征,在色彩运用的实践体验中进 一步深化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构建形象 生动的色彩观。
色彩 黄 红 白 联想 秋叶 感觉 枯萎 情感经验 衰败
• 针对学生的答案:设问为什么同一种色彩
有些同学的感觉完全不同? •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生活经验的人,会对色 彩有不同的感受。色彩的感受会因性别、 年龄、种族、风俗习惯而有个体与群体的 差异。(学生讨论) • 另外,不同的形状、肌理、构图、空间也 会对色彩的表达形成制约。(展示图片)
生命、兴奋、 激动以及活 力是不是你 从画面中感 受到的?分 析是什么因 素让你感受 到这些?

光色心情教案

光色心情教案

光色心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三原色、色彩的混合等知识。

2、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光色所带来的情绪和心理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光色表达心情和情感的能力,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光色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情感属性。

(2)掌握运用光色表达心情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将抽象的心情与具体的光色相结合,并准确地表达出来。

(2)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光色的搭配和组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光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让学生对光色有初步的认识。

2、观察法通过展示各种光色的图片、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光色所传达的心情和情感。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光色与心情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光色心情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色彩斑斓的灯光秀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学生:“在这段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颜色的光?这些光色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光色与心情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色心情。

2、知识讲解(15 分钟)(1)光的三原色讲解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并通过实验演示三原色的混合过程,让学生了解光色的混合原理。

(2)色彩的情感属性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如红色的玫瑰、蓝色的大海、黄色的向日葵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颜色所传达的情感和心理暗示。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热情、活力和兴奋;蓝色代表平静、安宁和忧郁;黄色代表快乐、温暖和希望等。

3、案例分析(10 分钟)展示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蒙克的《呐喊》等,分析作品中光色的运用以及所表达的心情和情感。

让学生了解艺术家是如何通过光色来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从而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光色心情》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光色心情》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光色心情》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1、《纲要》提出: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列在首位,可见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力。

每个孩子都会有各种情绪体验,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但负性情绪过多,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教师有责任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孩子极端不快的情绪体验,保持积极愉快的情感,情调。

2、《好心情坏心情》这篇故事通过开心猪由坏心情变成好心情的经历,启发幼儿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选择好的'方法来让自己保持好心情。

教学目标1、随着故事情节,逐步体验怎样让坏心情变成好心情。

2、讨论坏心情的心理调节方法,让幼儿学习主动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说教法,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学法:欣赏法、讲述法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出示开心猪图片小朋友们好,今天开心猪到我们班来做客(出示),咦,开心猪怎么啦?(不开心)问:开心猪不开心,那他为什么不开心呢?孩子体验坏心情,并寻找原因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开心的开心猪后来遇到了什么事。

(二)、欣赏故事1、讲述故事《好心情坏心情》2、交流活动:你听了这个故事,想到了什么?(三)、再次欣赏故事刚才我们听了;好心情坏心情;的故事,下面我们来一边看,一边听故事一段:(1)我们刚才看到谁帮开心猪想办法?想的什么办法?(吹口哨)(2)他的办法好吗?你怎么知道?二段:接着往下看,谁来说说,小兔子想的什么办法?(打滚儿)你觉得他的办法怎么样?三段:小松鼠,小兔子很会想办法,开心猪也是会动脑筋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心猪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的坏心情变成好心情。

开心猪想了什么办法?(来回地跑,直到跑不动)开心猪最后怎么样了?(好心情回来了)你听了故事,你学会了什么?6、讨论:(1)开心猪有坏心情,小朋友有过坏心情吗?什么事会让你有坏心情呢?请孩子举起不高兴的脸谱讲讲自己的不开心的事。

最新-《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精品

最新-《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精品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美术《绘画》选修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第三课5、学时数40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㈠、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表现和创造生活美、艺术美;2、学会运用色彩来表现和调节心情的方法;3、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色调的规律,感受色彩的和谐统一美;4、学习色彩的味道、温度、重量、纯度等知识,加深对色彩的理解。

㈡、重点难点1、重点传授色调的知识,学习用色彩来表现情感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能。

这是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和能力提升的环节,要注重实践的练习。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调的知识,并对色调和谐统一有感性认识,能够组织较为和谐的色彩,在绘画实践中运用。

㈢、内容分析本课是绘画色彩的第三课,除重点给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色调的一些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引导对色彩味道、温度、重量、情绪等方面的感受;同时本课内容比较多、信息容量较大,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浅出地进行授课。

㈣、学情分析本课所教对象为非美术专业的高二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审美情趣和水平个体差异较大,且有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对美术学科有较浓兴趣,但对美术及美术学科本身的一些知识并不很明确。

㈤、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对色彩的感受认识,理论的深度较浅,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范画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对色调等知识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学生去感悟色彩的情感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是色彩理论知识的灌输。

㈥、教学准备透明玻璃杯3个、饮料若干、色彩绘画工具、相关图片范画若干幅、多媒体。

光色心情教案

光色心情教案

光色心情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当能够: - 了解光和颜色的基本概念 - 掌握颜色的基本组合和混合方法 - 了解不同颜色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 - 创作表达个人情感的光色作品二、教学重点•颜色的基本组合和混合方法•不同颜色的心理影响三、教学难点•创作表达个人情感的光色作品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介绍彩虹的构成和颜色,引出光和颜色的基本概念,并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来引起学生对颜色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颜色的基本组合和混合方法–基本颜色:红、黄、蓝–二次颜色:橙、绿、紫–三次颜色:橙红、黄绿、蓝紫–颜色混合方法: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2.不同颜色的心理影响–红色:兴奋、激情、力量、热情–黄色:智慧、快乐、活力、幸福–蓝色:平静、冷静、清新、稳定–绿色:平和、和谐、生命、自由–紫色:神秘、华丽、浪漫、深沉–橙色:温暖、活力、自信、热情–黑色:神秘、力量、忧郁、悲伤–白色:纯洁、清澈、明亮、安静3.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所选的情感选择相应的颜色进行表达,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制作表现自己情感的作品。

4. 展示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作品的创作和展示,来评价学生掌握颜色的基本组合和混合方法、了解不同颜色的心理影响以及创作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对颜色的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对颜色的混合方法不够清晰,需要增加例子的讲解,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创作环节中的创造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通过更多的启发性问答和绘画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光色心情

光色心情

《绘画》模块第二单元第三课光色心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色调知识,掌握如何运用色调来表达人的心理感受的绘画色彩表现规律与技能;2,通过游戏体验、欣赏评价、填色练习、作品分析等活动深入理解绘画作品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人的心理感受,突出主题的。

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关注自我内心审美感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在绘画作品中不同色彩与人的心理感受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在绘画中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人的内心感受的规律与技能。

教学准备:○1教材、电脑课件、多媒体设备;○2教材、笔记本、色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体验游戏1,教师准备好橙汁、柠檬汁、咖啡、辣椒酱各一杯(用盒子装好,不让学生看见);2,请一位学生上台并将其眼睛蒙上,然后分别将四种饮料递给该学生尝一口;3,请他分别说出四种饮料的名称和味道,并猜猜四种饮料的颜色;4,提问,当我们再次看到相同的颜色的时候,我们能够联想到这些饮料的味道吗?5,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

二,对比欣赏1,课件出示两幅分别描绘夏天和冬天的绘画作品;2,请学生比较两幅作品的色彩,并谈谈两幅作品给人的心理感受有何不同;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并讲述绘画中“色调”的知识;4,课件继续出示一组不同色调的大师作品,请学生自主欣赏加深理解。

三,填表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的色彩联想表格;色彩————→联想————→感觉————→情感体验2,请一位学生完成表格,并谈谈为什么这样填?3,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尝试将表格中的黄色分别换成红色和蓝色,按表格要求展开联想;4,每组派一位代表将本组公认填表结果表述出来;如果有同学有与此结果不同意见,也请每组派一位代表谈谈自己的看法;5,教师小结学生的看法。

四,作品分析,巩固知识1,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少女像》,请学生谈谈自己欣赏感受;2,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的三幅改变了色彩搭配的《少女像》,再请学生分别谈谈每一幅作品的色彩所表达出的不同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体性特征,在色彩运用的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深化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建构形象生动的色彩观。

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从中品味绘画色彩语言丰富的情感内涵。

能够结合生活中的色彩体验并运用绘画的相关知识欣赏评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现,在感知、领会、感悟作品的过程中,养成敏锐观察、细致比较、逐层分析的学习习惯。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三个始终围绕色彩的不同心理属性而逐层展开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体验,进一步了解绘画中色彩语言的情感表现。

活动一:目的在于学生能运用色彩的心理属性初步尝试用不同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体验在绘画中色彩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活动二:结合绘画中的“形”的相关学习经验,通过形、色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组表达不同心情的色彩作业。

活动三:在掌握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综合已知,尝试对同一种颜色采用不同表现手段来表达不同的绘画主题。

教学基本思路
教学从通感切入,在学生切身体验看得见的冷、热、酸、甜中阐述色彩的心理属性。

从艺术家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会用色彩语言表达情感。

接下来的教学便围绕怎样通过色彩的共性与个性心理属性创作出能表达一定主题和情感的色彩作品,逐一展开有关色彩知识的实践活动。

首先是色调的教学,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确色调的形成因素和构成色调的基本元素——主导色、辅助色与点缀色,在尝试练习中理解色彩运用的关键在于能否较好地对各元素进行对比与调和,从中导入对色彩表现中的冷暖、远近、轻重、强弱等感觉的深入学习。

通过练习实践,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会发现不同的色彩搭配结果能导致不同的心理反应,同样的色彩搭配结果因个性心理各异也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反应。

这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深入探究这种色彩表现的差异性的 ___,从而帮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逐步揭开色彩心理属性的神秘面纱。

当学生理解了色彩表现中艺术家们正是利用了色彩的心理属性,通过一定的表现技法与色彩调和经验才创作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时,尝试运用
色彩来表达情感的创作欲望便油然而生。

最后通过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与评价,为色彩教学圆满地画上句号。

教学材料分析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