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内容】: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 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物的⼀种反应特征。
他的实验⽅法是,把⾷物显⽰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物反复给⼀个中性刺激,即⼀个并不⾃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
⼀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CS),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响。
第⼆个刺激是⽆条件刺激(UCS)。
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
对于⽆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条件反应(UCR)。
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的反应。
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开始发⽣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应(CR),即没有⾁,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
通常,⽆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
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
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
⼀度中性的条件刺激(铃响)现在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
⼀切来⾃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另⼀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级条件反射。
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狗实验

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心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狗实验是条件反射理论的经典案例之一。
通过观察和实验,巴甫洛夫揭示了动物行为中的条件反射现象,并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以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主要侧重于对狗的唾液分泌作用的研究。
实验一开始,巴甫洛夫在狗的口腔中放置了一根导管,用于收集唾液。
随后,他开始用一块响铃和食物之间建立联系。
每当响铃响起时,巴甫洛夫就给狗提供食物。
这样,反复多次后,狗在听到响铃的时候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就算没有食物的刺激。
这一实验观察到了一种条件反射的现象,也被称为“巴甫洛夫反射”。
当狗连续多次听到响铃和食物的组合后,响铃逐渐成为一个无条件刺激,而唾液分泌则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狗已经习惯性地将响铃与食物的到来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旦听到响铃,就会自动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
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揭示了动物行为中的条件反射现象,将这一现象正式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这为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使得学者们开始关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其次,巴甫洛夫的实验也为之后的条件学习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对狗实验的观察,巴甫洛夫认识到,刺激的关联可以通过重复和联想建立。
这一观点与后来的条件学习理论相吻合,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学对于学习和记忆的研究。
此外,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也帮助人们了解了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反应。
他发现,当环境与刺激的联系改变时,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当狗听到响铃的同时并没有得到食物奖励时,响铃逐渐失去了引发唾液分泌的能力。
这说明环境对于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已经有过百年的历史,但其对心理学的影响仍然深远。
它不仅揭示了条件反射现象的存在,还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人类行为和学习的规律。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过程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过程1. 实验背景好吧,大家都知道,巴甫洛夫可是心理学的传奇人物,他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想象一下,在19世纪末,巴甫洛夫这个老兄正忙着研究狗的消化系统。
谁知道,他一不小心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关于条件反射的神奇世界。
嘿,他原本是研究食物的,结果却成了心理学的先锋,真是意外的惊喜!那么,巴甫洛夫究竟是怎么搞定这一切的呢?1.1 实验准备首先,巴甫洛夫把一群可爱的狗狗们搬到实验室里。
他可没想过要把它们变成实验小白鼠,而是想看看狗子们是如何反应的。
他准备了一些食物和铃铛,嗯,没错,就是那种铃铛,听起来可好玩了。
每次喂狗的时候,他都会摇响铃铛。
结果,你猜怎么着?狗狗们开始期待铃铛响起,然后就流口水,哈哈,这种画面真是太逗了!1.2 条件反射的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狗狗们就开始把铃铛声和美味食物联想在了一起。
就像我们听到“快餐”就想到薯条一样,哈哈,太有趣了!这就叫“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发现,狗子们不仅是吃到食物的时候流口水,即便只是听到铃声,它们也会兴奋地流口水。
想想看,这得有多聪明啊,直接把食物和声音关联在一起,真是狗狗界的小天才!2. 实验的深入随着实验的深入,巴甫洛夫决定进一步探究这个现象。
他开始试着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刺激,看看狗狗们的反应。
老实说,实验室里的狗狗简直就像在上演一场“狗界的奥斯卡”。
有时候他会用铃铛声,或者是轻拍桌子,甚至用手指敲击。
每次新的声音出现,狗狗们都像小孩子一样期待,真是可爱得不行。
2.1 结果与分析巴甫洛夫发现,只要他把某个声音和食物的给予频繁结合,狗狗们就会渐渐学会这个规律。
好比我们听到“放假”就开始想象海滩一样,这种反应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想象一下,一开始狗狗们只是在响铃的时候流口水,后来即使没有食物,只要铃声响起,它们就开始流口水,真是太神奇了!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的魅力所在,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2.2 应用与影响这个发现不仅改变了巴甫洛夫的研究方向,还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 的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 着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 起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 个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 地大骂:“这头蠢驴!”
以后的几天里,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 对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利学官作揖,每次都让驴把 学官摔得鼻青脸肿。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敢让 学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
• 从1903年起,巴甫洛夫连续30多年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的 研究。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了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 规律。巴甫洛夫创立的动物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给唯心主义心理学以致命的打击,为创立科学的唯物主义 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 主要著作:《心脏的传出神经》 (1883 )《主要消化腺机 能讲义》 (1897 )《消化腺的作用》(1902)《动物高级 神经活动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1923)《大脑 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等
这个实验• 让人现疑象惑的:是,只小给艾伯狗特似以乎铃推广声了他,的反狗应是,在不实验会的有17天唾后液,当分华生泌将的一只。(非白色的)兔子带到房间,艾伯特也变得
不安。
见现贫象寒 :士只• 子给,狗中则以性另铃换声刺一,幅狗激面是(孔不N,会S必有)令唾:其液对分铃他泌声作的揖。行礼,甚是傲慢。
郑板桥决心教训一下这个狗官,为贫寒学子们出口恶气。
巴浦洛夫条件反射实验-(3)
食物
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配对呈现,中性刺激将有 可能成为条件刺激(CS),能够引起原先只有无条件刺激 才能引起的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条件反应(CR)。
巴浦洛夫条件反射实验-总结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 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2. 刺激泛化与分化 3. 恐惧性条件作用 4. 高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论

2017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公告预计在4月份发布,5月份进行笔试,想考2017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的同学们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准备了,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备考资料,备考指导。
巴甫洛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往年的教师招聘考试当中常会成为考试热点。
而讲到经典性条件作用,就不得不先聊聊巴甫洛夫的一场关于狗的实验。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甫洛夫和同事在研究狗的进食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时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关于经典性条件作用之记忆技巧1.四个概念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巴普洛夫最著名的理论,也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出题较为灵活的内容。
若想这部分考点不失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实验中所提到的四个概念——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简单地说,不学而能的反射,其实就是本能反应。
所谓条件反射,简单地说,通过后天学习才有的反射。
二者共同的特点是无论人或动物都具有无条件反射或是条件反射。
而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天生的,一个是后天通过学习形成的。
2.两个信号系统在后天学习形成的条件反射中存在两个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二者的共同的特点是无论是第一或第二信号系统,都属于条件反射,而无条件反射中不存在这两种信号系统。
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是物理性质的,即声音,颜色,形状等,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也就是说,第二信号系统只存在于人类的条件反射中。
为了更好的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我们看一个例题加深理解: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A.望而生畏B.谈梅生津C.尝梅止渴D.望梅生津【解析】答案B。
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分泌的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 激替代原先的、能自然引发某种反应的无 条件刺激。
无条件刺激 → 无条件反应
建立前 (食物)
(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 → 引起注意
(铃声) (无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
建立中 (铃声)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 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 奇--俄国生理学家、心理 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 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 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 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 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 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 尔奖。
四个研究阶段
准备阶段:在狗的嘴边开一个洞,将唾液 腺和导管相连将另一端与唾液计量装置相 连。
第一阶段:给狗喂食,测量狗的唾液分泌 量
第二阶段:先呈现铃声刺激,然后喂食, 测量唾液分泌量(多次重复)
第三阶段:仅呈现铃声刺激,观察分泌反 映,测量分泌量
实验过程
/v/b/630501321777921765.html
概念
无条件反应:先天的本能固有的先天反应 无条件刺激:自然引发无条件反应的刺激
↘
(多次重复) 无条件刺激 →
无条件反应
(食物)
(唾液分泌)
建立后 条件刺激 →
条件反应
(铃声)(唾液分泌)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需要区分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本能,比如:见风流泪、婴儿吸吮、尝梅生津、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后天学习的。
那在条件反射当中,我们还需掌握两个系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人和动物都有的,物理性条件刺激(声、光、电、味),比如:狗听到名字就会跑过来、风声鹤唳、望梅生津等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人所独有的,与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包括口头语言(谈虎色变;谈到考试就焦虑);书面语言(画饼充饥;看到红灯停等交通标志);肢体语言(交警的手势)等,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才有。
综上可知,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是呈现具体的刺激,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肢体语言等。
例如,人看到红灯停,并不是看到具体的刺激,而是把“红灯”赋予了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比如,铃声与食物相结合,狗学会只有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例如,只摇铃不给它食物,慢慢地狗就不会分泌唾液。
(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其应用1. 简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动物和人类在学习和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研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基本部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
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
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
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
其过程如下:
(一)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
食物是一
种无条件刺激。
(二)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
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三)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四)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引导学生写出) 无条件刺激反应=见到食物流唾液
条件刺激反应=听到声音流唾液 (设计意图)四个过程用投影仪给学生呈现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行为—联想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
结。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在这个实验当中,有什么样的刺激,发生了哪些反应,
(一)刺激无条件刺激:在这个实验中,狗看见食物就会分泌唾液,这是
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
条件刺激:本来单独的铃声是不可能引起狗分泌唾液。
对狗来
说,铃声属于一个中性刺激,当这个中性刺激(铃
声)与无条件刺激(肉)联结就变成了条件刺激。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三)列表
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形成前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无反应
(阶段1) (肉) (唾液分泌) (铃声)
中性刺激(铃声)
形成中 +
(阶段2)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
(肉) (唾液分泌)
形成后条件刺激?条件反应
(阶段3) (铃声) (唾液分泌)
(设计意图)回想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填充此表。
(四)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例一)其实在人的生理过程中也有非常类似的情况。
哺乳期的妈妈,当婴儿吮吸的时候,乳汁开始分泌。
后来,当孩子一哭的时候,母亲会认为孩子饿了,就抱起孩子喂奶,如果持续几天以后,这位母亲一听到孩子的哭声,乳汁就开始分泌。
(提问)在这个例子中,什么是无条件刺激,(孩子的吮吸)什么是条件刺激,(哭声)什么是无条件反应,什么是条件反应,
(例二)大家都见过警车。
警车开过的时候有闪烁的红蓝灯,还有刺耳的警报声。
我们一般人走在大街上看到警车经过有没有反应,应该没有反应。
警车的光和声音对我们来说属于中性刺激。
可当一个人因为某次开车超速,而被警车拦截受到
罚款,这次经历使他感到害怕或尴尬。
如果这个人经常因为超速而受到罚款,那么他以后一看到警车,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让学生试填以下此图:
警车的灯光、超速害怕
警报声罚款尴尬
警车的灯光、害怕
警报声尴尬
三、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的意义
幼儿同我们成人一样,在生活环境里会接触到无数的信号刺激,如物体
的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甚至抽象的刺激物,如言语等,都可以引起幼儿的联想,并产生某种相应的反应。
平时人们常说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绪性反应,如恐惧、焦虑等有可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产生的。
华生曾经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做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
(略)
了解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规律,可以主动建立积极的联想,同时也可
以避免建立消极的联想,或者祛除已经建立的消极联想。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
例如,
许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这些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历联系了起来。
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反射,可能泛化到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习机构的恐惧,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
了解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有助于消除自己的坏习惯。
(提问)有没有一种习惯你从未意识到,但你确实养成了这种习惯,你认
为这种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例如)肥胖的人有时并不认为自己吃的太多。
当让他们注意自己行为的
时候,惊奇地发现自己只要看电视,就要找东西吃。
看电视和刚才我用手拍肩膀的实验一样,你已对此有了习惯的反应,是自己训练自己学习带来的结果。
如果你想改正自己的习惯,就去注意自己的习惯性的行为。
结束部分
实验设计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
我们知道,如果一股气流吹我们眼睛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会自动闭上。
气流是无条件刺激,闭眼是无条件反应。
设计一个实验,使一个人在没有气流的时候或不该闭眼的时候闭上眼睛。
教学后记
这节课重点是理解和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三个阶段,区分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反应四个概念。
在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刺激、两种反应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多举事例,举一反三,深入浅出。
关于经典条件反射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应让同学在课下进行讨论。
〈板书设计〉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过程(1)(2)(3)(4) (一)刺激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刺激反应= 条件刺激
见到食物流唾液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
条件刺激反应= 条件反应
听到声音流唾液 (三)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