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李清照简介
南宋词之李清照简介

区)人。与张元干是南宋 初期词坛双璧。
宋高宗时,廷试进士第
一。历任中书舍人、直学士 院等。在建康留守任内,支
持张浚北伐,受到免职处分。
他追踪苏轼,词风豪放,然
亦有婉约之作。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 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 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
会,妙处难与君说。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 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 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 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 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 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 儿底下,听人笑语。
诗作篇什逾万,至今尚存九 千余首。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南唐书》行世。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东 风恶,欢情薄,一怀 愁绪,几年离索。错 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 花落,闲池阁,山盟 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莫!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 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 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 以后,他们伉俪相得,是一对 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 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 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 游休弃唐氏。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 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
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乾道二 年(1166)从广南西路经略安 抚使任被谗罢职,经湖南返芜
湖过洞庭时的感受。
上片写湖上的景象。湖上无 风,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月光
映水,星月与湖共影。“悠然”
词人李清照简介资料

词人李清照简介资料词人李清照简介资料引导语: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大家对她了解多少呢?下文是她详细的简介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人物简介/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1084~约1155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
01
ONE PART
乱世才女
02
TWO PART
婉约词宗
03
THREE PART
写愁高手
04
FOUR PART
酒鬼赌徒
个性鲜明率真的 乱世才女
人物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 人,婉约词派代表,北宋末期的公元 1084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公元1155年 逝世。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可 以说是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有“千 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存世作品虽 然只有70多篇,但却取得了巾帼不让 须眉的骄人成就,被后人誉为婉约词 派的“一代词宗”。
家庭背景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 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 工于词章。
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宸(ɡǒnɡ chén)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家庭氛围——书香门第、家境优渥、文 学氛围浓厚、家庭教育开明。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 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曾受到当 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李清照是词人是因为她是书香门第,喝 酒和赌博或许跟丈夫赵明诚有关。
李清照和赵明诚本来琴瑟和弦,可以说很有共同语言, 但是好景不长,李家因为党争牵连不得不回老家,李清照 和赵明诚过上了聚少离多的生活,在加上后来靖康之变, 李清照和赵明诚颠沛流离,见面的机会很少,李清照很多 词都是想念丈夫所作,难免会通过喝酒喝赌博来转移注意 力,或许只有醉了或者全神贯注的时候,李清照才能暂时 忘却相思之苦。
李清照是什么居士

李清照是什么居士李清照是易安居士,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清照易安居士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清照易安居士的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出身于官宦家族,从小的传统思想观念并没有束缚她,而是让她有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作风,虽然家里是官宦,但是她却对荣华富贵没有一点兴趣,并且敢于与权贵做斗争,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李清照这个人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从这一点可以体现出李清照柔弱的心里却是异常的坚定,她高风亮节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权贵,最突出的还是李清照心怀国家、心系黎明百姓。
在国家受到侵扰的时候,她不甘做亡国奴,和丈夫一起漂泊江南,看到了南宋国的屈辱心理悲愤交加,可是却无能为力。
在兵荒马乱之中,丈夫接到了南宋的任命,赴任的路上身缠病疾去世,李清照听闻噩耗,心痛如绞再加上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痛苦,写下了一首首消极而又充满不甘的诗词来表达她心里的痛。
李清照简介短篇

李清照简介短篇一、生平简介1. 李清照的基本背景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性文学家、词人。
她出生于南宋嘉定五年(1082年),逝世于绍熙四年(1151年),享年70岁。
李清照是南宋古文运动和词坛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2. 家庭背景和早年生活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李观,曾任徽州(今安徽省属地)知县。
她自幼聪慧好学,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的父亲对她的文学才华很是赞赏,并鼓励她广泛阅读,培养才情。
二、文学成就1. 李清照的词作李清照的词作以爱情、离别和怀古为主题,既有婉约柔情的作品,也有直抒胸臆的作品。
她擅长运用意象独具匠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世界。
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她的词作风格独特,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
2. 李清照的散文作品李清照的散文作品虽较少,但其京城四记成为了宋代散文的经典之一,被誉为”小品文之祖”。
她的散文文字简练、意蕴深远,写实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 李清照的文学影响力李清照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词作被广泛传唱,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文学风格开创了纵情抒怀、含蓄细腻的女性写作传统,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三、人物评价1. 李清照的文学才华李清照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
她的词作情感真挚,充满诗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她对语言的运用也非常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 李清照的性格特点李清照是一个聪明、感性且坚韧的女性。
她对人生充满热情,楚楚动人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她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痛苦思考,体现了她对命运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3.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作为中国古代文坛上少有的女性文学家,李清照的作品也体现了她的女性意识。
她对女性命运和社会地位的关注,使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性别问题的思考。
结语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李清照,是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一位以天真烂漫、美丽多情的形象带给人们无尽欢笑与感动的才女。
初中文学常识: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北宋元丰七年—1155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
她主张“词,别是一家”(《词论》),强调词要有歌唱性,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
李清照的创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都散失了。
现在只有后人所辑的《漱玉词》。
她流传下来的所有作品加起来不过七八十篇,但艺术手法高妙,为后人称道。
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它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郑振铎《中国文学史》)”,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她是中国古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女文学家。
在全世界都有较高声誉。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
我们可以看看以人名命名天体的都是些什么人物:祖冲之、郭守敬、张衡、一行,都是这些大科学家呀!文学家也有,比如近代的巴金,都是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人呀!李清照是外太空唯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命名的天体,这也体现了李清照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就,和在人们心中的一种价值。
李清照的父亲叫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人,为人正直不阿。
母亲王氏,出身显赫,这个王氏的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时的科举状元,曾作吏部尚书,三司使。
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李清照的心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也为她创造了一个远比当时一般女孩子更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她没有被束缚在“三从四德”的狭窄空间,从而使她的才、学、识能够达到一般古代女子难以企及的高度。
所以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是令人艳羡的,她的生活富足、优越、高雅,她眼中充满了色彩,充满愉快,充满生机和乐趣。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首《如梦令》就是她这一时期的作品,17岁。
这样一个少女,有着与从不同的才华和见识,自然名声在外。
李清照简介古诗

李清照简介古诗李清照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有关李清照简介与古诗,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主要作品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评价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
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简介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简介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家世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
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好苏黄诗文 陈师道《后山居士集》卷十四 《与鲁直书》:
正夫有幼子明诚,颇好文义。每遇 苏黄文诗,虽半简数字必录藏,以 此失好于父,几于小邢矣(邢恕之 子邢居实)
六.《瑯环记》 明诚幼梦诵一书曰: 言与司合(词) 安上已脱(女)
芝芙草拔(之夫)
赵挺之
1102年(崇宁元年):
试吏部尚书、兼试读、 修国史、编修国朝会要、迁 中大夫、尚书右丞。
词分“婉约”和 “豪放”两派,而李清照 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 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取得了这一词派的最高成
就。
“擅名闺阁”
“词采第一”
“不徒视巾帼,直须压倒须眉。”
•清照欲以所学传孙氏女。 •陆游《孙氏夫人墓志铭》: 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 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 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 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孙氏卒于绍熙四年,年五十三, 生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 •若事发生于十四、五岁。清照 1155年尚在世,73岁。
易安前期词
1107年(崇宁六年):
三月,罢右仆射,授特进、 观文殿 大学士,后五日卒, 赠司徒。(七 月追落)
赵明诚
1103年(崇宁二年): 出仕(以门荫弟子) 1105年(崇宁四年): 授鸿胪少卿
1107年(崇宁六年):
父死,明诚与清照屏住乡里青州 1121年(宣和三年):
三月四日,中书舍人 赵明诚言添
受苏轼株连:
一.不得与在京差遣第五;
二.据《通鉴长编》元祐党人 120人, 余官第25; 三.重订元祐党籍309人,余官 第26。
一说为状元王拱辰之孙女 《宋史·李格非传》
另一说为宰相歧国公王 珪之孙女,宰相王准曾孙女。
秦桧妻王氏亦为王准曾孙女,
不出王珪门。
一、山东历城县柳絮泉
清· 田雯
《古欢堂集》
上推:元丰七年 (1084年)李清照 出生
以上据: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 俞正燮《易安居士事辑》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丈夫:赵明诚
一、其父:赵挺之 明诚为赵挺之季子 (二兄:存诚、思诚)
二、好金石 著有《金石录》
与欧阳修《集古录》并称“欧
赵”;
洪适、朱熹称赏此书。
三、长李清照三岁,结婚时21岁。
1128年春:
清照抵江宁。
1129年春: 二月,明诚罢守江宁
三月,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当 涂)、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赣水上。 四月,赵构至江宁。 五月,至池阳(池州),赵被旨
知湖州。
1129年夏: 六月十三日,赵独赴建康。
七月末,清照闻赵明诚病,自池
阳赴建康。
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卒。年四十
九。
1129年(建炎三年):
1103年(崇宁二年):
自中大夫、尚书右丞除中 书侍郎。
1104年(崇宁三年):
九月,赵挺之自右光禄大 夫中书侍郎,除门下侍郎。
1105年(崇宁四年):
三月,自门下侍郎授右银 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 书侍郎。 六月, 罢右仆射, 授金紫光禄大夫, 观文 殿大 学士。
1106年(崇宁五年):
二月,授特进光禄大夫、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 清 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 士。一生跨越南北宋两个 时代,经历了南北宋之交 国破家亡的惨痛变化,属 于南渡词人之列。
宋代的李清照是中国古 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 家。
家世
父:李格非
母:王 氏
李格非(字文叔)
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廖正一、李禧、董武。
与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关系
密切。
晁受王拱辰赏识 张为李格非撰墓志
陈为赵挺之连襟
文学家
韩淲《涧泉日记》: 尹少稷称:李格非之文,自
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
《洛阳名园记》
经学家
《礼记说》数十万言 (佚) 《史传辨志》五卷 (佚)
•八月,金兵南下,赵构自建康 逃至浙西。 •十月,赵构之越州。
•十一月,金人陷建康,清照抵 越州。 •十二月,赵构次明州,再次定 海 ,再次昌国。
1130年(建炎三年):
•正月,赵构泊台州,次章安,泊温州。
•二月,清照至温州。
•三月,赵构至越州,清照至越州。
•1132年:夏,适张汝舟,秋离异。49岁 •1134年:作《金石录后序》51岁 •1143年:撰《端午帖子词》60岁 •1150年:清照访米友仁为米芾帖求 跋67岁
《柳絮泉访李易安古宅》
二、山东章丘县
《廉先生序碑》:“元丰 八年九月十三日绣江李格 非文叔序” 绣江:山东章丘明水镇 (今为章丘县城)
生年与嫁年(1101年)
“余自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金石录后序》
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 年,至过蘧 瑗之两岁,三 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 何其多也。
陆机作赋20岁→少2岁→18岁出嫁
差兵马都监事,赵 明诚守莱州。
秋八月十日,清照到莱州。
1126年(靖康元年): 赵明诚守淄州。
逋卒狂悖,惊扰东州,提兵帅
属,斩获为多,转一 官。
1127年:
奔母丧南下(清照44岁) 秋八
月,以朝散大夫,秘阁修撰。 知江
宁府事、仍兼江南东路经制使。
清照南下,载书15车,过淮, 渡江,之建康(今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