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简介
岳阳楼周边旅游景点

岳阳楼周边旅游景点一、岳阳楼简介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也是中国三大名楼之首。
岳阳楼始建于北宋至南宋时期,历经多次修建,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岳阳楼背靠岳阳楼山,面临洞庭湖,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岳阳楼被誉为江南建筑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二、岳阳楼周边景点1. 洞庭湖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湖南的母亲湖。
湖水辽阔,波光粼粼,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有“洞庭三-魏碑”之称。
在洞庭湖上可以乘船游览,欣赏湖光山色,感受湖南的独特魅力。
2. 杨花洲杨花洲是岳阳楼旁边的一片湖中岛屿,以杨花著名。
每年春天,岛上的杨树会开满了洁白的杨花,景色美不胜收。
在杨花洲,游客不仅可以观赏杨花,还可以参观岳阳楼内的展览,了解岳阳楼的历史文化。
3. 君山岛君山岛位于洞庭湖东南部,是岳阳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岛上有君山寺、王城公园等景点,君山寺是君山岛上的一座古老寺庙,建于唐朝,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寺庙之一。
王城公园是君山岛上的一个公园,园内有君山秘境、水上乐园等多个游览项目,适合全家出游。
4. 金鸡山金鸡山位于岳阳楼南面,是一座著名的名胜风景区。
金鸡山景区是岳阳市的城市绿肺,山上有范闲宫、南岳庙等景点,还有许多户外活动项目,如登山、徒步等,适合喜欢户外运动的游客。
子陵岛位于洞庭湖上,是岳阳楼的重要组成部分。
岛上有孝感亭、玉皇阁等景点,可以俯瞰洞庭湖的美景。
岛上还有一座大型公园,是郊游和休闲的好地方。
三、岳阳楼周边美食1. 岳阳楼蒸鱼头岳阳楼蒸鱼头是湖南的传统名菜,以鲜嫩的鱼头为主料,搭配特制的蒸鱼酱汁,口感鲜美,香气四溢。
2. 洞庭湖大闸蟹洞庭湖大闸蟹是中国四大名蟹之一,蟹肉鲜嫩,肥美可口,是岳阳楼周边的特色美食之一。
3. 岳阳楼烧鸭岳阳楼烧鸭是岳阳的特色传统烹饪之一,以鸭肉鲜嫩,皮脆肉烂而闻名。
4. 农家小炒肉在岳阳楼周边的一些农家乐,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农家小炒肉,以猪肉和蔬菜为主要原料,做工精细,味道独特。
长江三口及洞庭湖简介

长江三口及洞庭湖简介一、长江三口情况1.淞滋口。
1870年长江大洪水决口形成。
淞滋河分东、西两支,西支自湖北大口起,经新江口、淞滋县城,在王家汊接纳洈水后经杨家垱进入澧县,至青龙窖再分为中、西两支,西支至官垸壕口注入七里湖与澧水交汇,全长113公里,其中青龙窖至壕口又称官垸河,长27公里;中支从三汊佬起经夹夹、自治局至汇口与五里河汇合,再至小望角与淞滋东支合流,长38公里,其中三汊佬至汇口又称自治局河。
东支自湖北的岔河口起经沙道观、甘家厂入安乡,在小望角接纳中支后经安乡县城至小河口与虎渡河交汇,再经武圣宫至肖家湾注入目平湖,全长162公里(其中湖南境内80公里)。
在长江向洞庭湖分流比逐渐减小的情况下,淞滋口的分流量有所增加。
1981年7月19日达10510m3/s,比1954年多380 m3/s。
现在中支洲滩发育,泥沙淤积严重,而东、西两支流量比逐年加大。
对淞滋河进行治理的两条根本措施:一是淞滋口建闸,控制中低水位时的分流量;二是恢复淞澧分流工程。
2.太平口(又称虎渡口)。
十六世纪后期大洪水决口而成。
经黄山头过南闸后进入安乡,再经董家垱、陆家渡至小河口与淞滋东支汇合,全长110.7公里。
1952年修建荆江分洪区时,在黄山头附近建南闸,控制下泄流量不超过3800秒立米。
3.藕池口。
1852年长江大水决口而成。
分三支,东支为主流,并歧出多支。
东支自管家铺至梅田湖入湖南南县,再往东至注滋口入东洞庭湖,全长106公里,中途歧出两支,一支称鲇鱼须河,一支称沱江(2000年封堵)。
中支自东支黄金岔歧出,经南鼎垸的陆家岭分成东西两河入南县,至任和垸复合后经荷花嘴到下柴市与西支汇合,长54.2公里。
西支又称官垱河,自康家岗分流,经石首市入安乡,再经麻河口至下柴市与中支汇合,从茅草街西侧注入西洞庭湖,长86.6公里。
藕池河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迅速抬高,过流能力逐年萎缩,犹以西支最为严重,1954年实测河床平均高成26米,1980年淤高至32米,过流能力仅630 m3/s,常年250天左右时间断流。
洞庭湖资料简介旅游胜地基本内容

洞庭湖资料简介旅游胜地基本内容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
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
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洞庭湖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上的断陷盆地,形成于燕山运动,延续至喜马拉雅运动。
白垩纪为盆地发展扩大时期,第四纪以来,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积,成为湖南省第四纪分布最广、厚度最大、沉积层序最全的地区。
存在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陆的演化过程,相应拗陷盆地解体,形成断拗盆地。
早更新世早期,在目平湖、澧县、沅江等凹陷成湖,中期湖侵扩大到汉寿、鼎城、安乡、湘阴等地,出流由安乡经澧县凹陷排入长江,末期凹陷转为缓慢上升,湖泊萎缩一部分成陆。
早更新世晚期,目平湖与沅江两凹陷相连,湖盆扩大。
赤山凸起成为两湖间的孤岛,湖水从南县、鲇市、藕池口排入长江,为第四纪湖面最大的兴盛时期。
amazing china洞庭湖简介

amazing china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和南方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七大淡水湖。
洞庭湖面积约为2,681平
方公里,湖泊由汨罗江、湘江和长江水系的支流构成。
洞庭湖地处中国南北交通要地,湘长平原中部,四周被山脉环抱,湖区自古就是物产丰富的地方,被誉为“鱼米之乡”。
湖区盛产大米、鳗鱼、螺蛳、鸭蛋等农副产品,也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基地。
洞庭湖因其壮观的自然景观而吸引着众多游客。
湖区有丰富的湿地和湖泊生态系统,是众多鸟类和植物的栖息地。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有着湖光山色、蓝天白云和独特的湖滨草甸景观。
湖区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岳阳楼、洞庭山风景区、湖南省博物馆等。
岳阳楼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建于公元公元
公元716年,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也是湖南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洞庭山风景区是湖南省最大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和文化底蕴而闻名。
总的来说,洞庭湖是中国一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洞庭湖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
湖南洞庭湖简介

湖南洞庭湖简介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仅次于鄱阳湖。
洞庭湖东临长江,西接湘江,南北长约170公里,宽约31公里,总面积为2,700平方公里。
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五大湖泊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内陆湖泊之一。
湖中有30多个大小岛屿,其中大岛有岳阳楼、君山等著名景点。
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之一,盛产鲢鱼、鳙鱼、鲤鱼、白鲢、鲫鱼等淡水鱼类,是中国著名的淡水鱼类产地之一。
同时,洞庭湖周边还盛产茶叶、柑橘、荔枝、莲藕等农产品,是中国著名的农产品产地之一。
洞庭湖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洞庭湖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古代中原文明和南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唐代,洞庭湖曾经是贡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水中珍品”。
在宋代,洞庭湖地区成为文化、经济和交通的中心。
明清时期,洞庭湖地区成为商业繁荣和文化发达的地方,岳阳楼、君山等景点成为了旅游胜地。
洞庭湖的自然景观非常美丽,湖中有30多个大小岛屿,其中大岛有岳阳楼、君山等著名景点。
岳阳楼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始建于东晋时期,历经数次修复,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的岳阳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品之一。
君山位于洞庭湖南岸,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君山风景区包括君山、洞庭湖、岳阳楼等景点,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洞庭湖的文化底蕴深厚,湖区历史上曾经是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洞庭湖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风情也非常丰富,湖区的渔民、农民、工人等人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传统的文化和风情为洞庭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之,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内陆湖泊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和淡水鱼类产地之一。
我们应该珍惜这片美丽的湖泊,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让洞庭湖永远保持着它的美丽和魅力。
荆江分洪

荆江分洪荆江大堤又叫保命堤,守住荆州城。
荆江北岸自荆江大堤连成整体以后,荆江洪水即向南分流。
洞庭湖分洪洞庭湖与荆江四口简介: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地跨湘、鄂两省,全流域集水面积约为25.5万km2,湖区面积18 780 km2,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在长江中游起着重要的滞洪消峰的作用,一方面承蓄四水来洪,另一方面分担了汛期长江干流通过三口分入大量洪水。
1860年和1870年藕池、松滋相继决口以来,即形成荆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四条河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四条和河连江口)形成四口松滋口、太平口(原名虎渡口)、藕池口、调弦口(调弦口于1958年封堵)分泄长江来水来沙向南分流。
湘、资、沅、澧四水水沙入湖,经湖区后由城陵矶注入长江.(这种江湖关系的自然调节作用,总的来说,对降低荆江河段的洪水位,减少泥沙淤积有积极作用,但却加重了湖区的防洪压力和泥沙淤积)2荆江-洞庭湖关系荆江与洞庭湖的关系极为密切,不仅水沙出入相连,而且两者的演变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1洞庭湖的来水来沙状况据统计,下荆江裁弯前,三口入湖水量占46.6%,而入湖沙量占85.3%,四水入湖水量占53.4%,而入湖沙量仅占14.7%.裁弯后,三口入湖水量减少,仅占36.4%,而入湖沙量虽有减少,但幅度稍小,仍占77.4%形成的问题:(由三口及四水入湖的泥沙,由城陵矶进入长江的不到1/3,相当大的一部分则淤积在湖区.)1.悬湖:洞庭盆地整体沉降,淤积的速率远大于沉降的速率,每年净淤积约60mm。
而周围的民垸堤防的保护,基本不存在淤积,洪道湖泊的地势抬高,水位高于周围的民垸,形成了悬湖,造成洞庭盆地洪涝灾害。
2.湖泊面积减少:泥沙的大量淤积,使湖区面积和容积缩小;湖区大量的人工围垦和洲滩种植(使湖泊损失的容积占70%以上);2.2下荆江裁弯藕池口至城陵矶称为下荆江。
下荆江河道曲折,为蜿蜒型河道。
裁弯前河长243km,全河道总弯曲系数为3,几个大弯段,弯曲系数均为10。
八百洞庭湖的简介

八百洞庭湖的简介
八百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洞庭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八百洞庭湖原称湘鄂西、鄂中、鄂南,后因地处鄂、湘、赣三省交界处而改称八百洞庭湖。
古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八百洞庭湖总面积4114平方公里,湖盆面积3362平方公里,湖水面积3292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6米,蓄水量1198
亿立方米。
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洞庭特产丰富:有南丰蜜桔、岳阳瓜片、临湘百合等;物产丰饶:有鸭、鹅、鱼等。
湖水水质优良:有“长江流域第一大湖”之称。
湖面上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其中较大的岛屿有湖口的君山、东沙、北港、杨林山等;较大的岛屿有湘阴的洞庭湖和湘阴北港等;较大的岛屿有湖区的石公山和岳阳楼等。
湖区盛产鱼类:主要有鲤、鲫、鲢、鳙、草鱼等。
其中以鲤鱼为最多。
八百洞庭湖区盛产多种鱼类,其中尤以南丰蜜桔和湘莲最为著名。
南丰蜜桔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其肉细多汁而甜如蜜而得名。
—— 1 —1 —。
中国五大淡水湖简介

中国五大淡水湖简介
公认的五大淡水湖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但是,随着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五大淡水湖实际排名已经得到更新。
鄱阳湖面积3960平方公里。
洞庭湖面积2740平方公里。
太湖面积2445平方公里。
洪泽湖面积1851平方公里。
巢湖面积782平方公里。
淡水湖是湖水含盐量较低的湖泊。
中国的淡水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中下游和山东南部,这一地带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中国主要的五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简介(一):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透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
洞庭湖简介(二):
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
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
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此刻东洞庭湖的写照。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
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
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
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
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
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
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
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那里每一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
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
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
湖,真是一举两得。
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
之后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
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
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
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
那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
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珍贵的河鲜,还有君山名茶、罗汉竹、方竹、实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类产品,种类亦很繁多。
洞庭湖简介(三):
洞庭湖
洞庭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延用至今。
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下荆江南岸,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
110°40'—113°10,面积2820平方千米,海拔高
度:30-35米,号称“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
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现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
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